華裔在美國寫的書有哪些值得推薦?

謝謝這麼多人的回答,大部分都是文學,當然文學也不錯啦,另外還有沒有經濟商業科學等等領域的人寫得書籍啦。…………~想看一些在美國打拚的中國人寫的書籍,之前看過黃西,嚴歌苓和張純如的書,想多看看其他人的,通俗的或嚴肅的都可以,不要百度後來回答啦,要大家自己看過的,覺得不錯的,謝謝……


鍾開萊,徐一鴻


文小剛的《量子多體理論》


劉宇昆,華僑

特德蔣,華裔

在華人中是頂級科幻家了,後者比劉慈欣地位高不少。


沒人提在美國文壇幾乎拿遍所有獎項的哈金么?

他是二十一歲才開始學英文,二十九歲才到美國。如果單純拼英文功力,他可能連華人作家的前十都進不去,但是如果拼在英語文壇成就的話,我個人覺得他就是只在林語堂之下了。

推薦他的《等待》和《自由生活》(不要看中譯版)

A Free Life by Ha Jin

Waiting by Ha Jin


歷史深處的憂慮- 近距離看美國系列-林達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27191/#!/i!/ckDefault!/introCard


謝喵

巫寧坤的 A Single Tear,作者是新中國建立時歸來的 English literature 的研究者,後來終於又跑出去了


伍綺詩《無聲告白》。如果你有一個期望,這個期望長期揮之不去,而且需要別人來滿足,這個期望就是妄念。該書描寫了文化衝突下,一個混血家庭中關於妄念的悲劇。


任壁蓮。第二代在美華裔,她的文風輕快、詼諧,觀察家的口吻描寫亞裔在美國的「奮鬥」。推薦《誰是愛爾蘭人》。她的新書《典型美國佬》很令我期待。


Bruce Lee ^,^ / Erika Lee / Sheryl WuDunn / Shawn Wong / Jeffrey Paul Chan / Gene Luen Yang / iris chang / Laurence Yep / Alexander Kuo / Arthur Sze / Yo-Yo Ma / Lan Samantha Chang ...


Amy Tan

在美國人當中也算有名氣。有一本書我記得好像是史蒂芬金給她寫的序。我的一個美國老師給我推薦過她的書。

她的書也會提到一些她(二代移民)和她媽媽(一代移民)之間的事情,比如語言,思維的差異。


《萬曆十五年》


Amy Chua《虎媽戰歌》

寫的是華裔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我看過,很真實,不得不承認華裔優秀的成績都要歸功於他們嚴厲的父母。這些內容在我們這些中國長大的孩子眼裡看來都很正常,當年這書在美國出版後卻引起很大反響,因為其他族裔可不是這麼教育小孩的,他們更希望孩子自己去選擇他們想要做的事,而不是父母去規定他們應該做什麼。


特德·蔣 《你一生的故事》

中篇科幻,說是當代最佳科幻之一也當之無愧。

跟《三體》不一樣的感覺。

關於語言方式影響思維方式的大膽假設,構思精妙。

另外作者的《巴比倫塔》也很不錯,曾獲最佳短篇小說星雲獎。跟劉慈欣的《山》有些相似。關於探索與好奇的故事。

附圖:


不得不說的joy luck club

中文名喜福會

作者是amy tan,譚恩美

講的是幾個華裔老太太和她們子女的故事,兩代人不同觀念的碰撞。裡面很多講中國文化的地方,所以一出版就吸引了很多美國讀者。

作者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已經改變為電影,陳冲等老一輩演員演的,挺不錯,你可以先看看電影然後再看書。書的話還是推薦原版英文,裡面句子簡單但富有美式幽默感。是學英語的上佳材料。


我主要來推薦一下虛構類的。

最喜歡的是哈金的書,如《等待》《南京安魂曲》《小鎮奇聞異事》。 哈金現在在Boston University任教,用英文寫作。

還有黃哲倫的《蝴蝶君》,是劇本。也改編成了同名電影。

李翊雲的《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中文叫《千年敬祈》,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我不確定作者是在美國還是在歐洲了,但一直是遠離中國大陸的。講的也是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故事。個人感覺這本書中的故事敘述都比較淡薄,力度不如哈金的作品,但值得一試。

最近比較流行的還有伍綺詩的《無聲告白》。是一本長篇小說。主題和前面我提到的幾本書有很大的區別。這本書不涉及過多的政治方面的內容(比如文革),更多關注的是探討華裔移民和他們的子女在美國面臨的身份認同。

還有白先勇的《紐約客》,是短篇小說集。有關同性戀、艾滋病等。199幾年去世前,白先勇一直在美國的大學教書。


說到美籍華人作家,我比較林達的書,這是一對夫婦合用的筆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林達的文字樸實自然,富有洞見,寫作領域涉及憲政、法治、歷史、國際關係,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我提供一些書中的句子,題主可以通過語錄來判斷這本書要不要讀。書簡介我就不扯了,百度、豆瓣一大把。

===========================

1林達 《帶一本書去巴黎》:文明出現得太早的話,就像一個不足月的嬰兒,他的生存可能幾乎完全取決於生存環境。就像雅典人在那裡發展文明,培育生長著民主制度的萌芽,臨近的斯巴達,紀律嚴明,全民皆兵。就像在狼群中,看到一隻浪漫的羊一樣。 同樣的,當社會的齒輪已經推動文明進步的時候,演變成民主制度的時代背景已經健全,抵制這種變革的是在舊時代鋒芒畢露的狼,卻怎麼也敵不過已經蛻變為擁有獨立思考精神的直立行走動物——人。

===========================

2林達 《我也有一個夢想》:

康有為對黑人這樣描述道:「然黑人之身,腥不可聞。……故大同之世,白人黃人,才能形狀,相去不遠,可以平等。其黑人形狀也,鐵面銀牙,斜頷若豬,直視如牛,滿胸長毛,手足深黑,蠢若羊彘,望之生畏。」

===========================

3林達《一路走來一路讀》:

美國是一個出了名的沒有歷史的國家。可是,你卻處處可以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歷史感」。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村鎮,都會有他們的歷史保護建築;他們都會在自己的小報館的銘牌上,標出它起始於18**年;有時,他們建一個小小的博物館……從這些中,能夠感覺出,這個年輕的國家,似乎有什麼東西是一直立在那裡的,是持衡而且穩定的。也許,那是對家鄉的一種熱愛;也許,那是對栽樹的前任的一種敬重;也許,那是對文化積累的一點意識;也許,對於他們那什麼都不是,只是自由自在生活的一個自然而然部分。

===========================

4林達 《掃好落葉好過冬》:

社會評判和社會關懷,變得悲壯和抽象,成為一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崇高理想「,而不完全是人性善良的自然延伸。矛盾本身體現著真實的人性和人生。假如誠實地面對自己,幾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是如此。人們只是更願意表現,甚至誇張地展示自己的某一面,而不由自主地在忽略迴避自己人性中的另一面罷了。所謂人性,不論善惡,只是人的屬性,本不為奇。

===========================

5林達 《西班牙旅遊筆記》:

人的快樂,是來自於對自己從善的信心,哪怕你是弱的、哪怕你正面對著一個強勢力量,你不可能「取勝」,但你有自己的精神樂土。如果你憤恨,你就和對方站到了同一個平面上;只有當你開始憐憫對方,你才終於有能力離開了腳下可悲的境地,你的心開始有能力隨著提琴的旋律上升了,你自己就有希望了。人對宗教的尋求,正是循著這樣一條路徑在走。當一個民族有這樣的精神,一個民族就有希望了。面對厄運災難的態度,面對歷史的態度,在表現一個民族內在的力量,也在塑造它的未來。

===========================

6林達 《歷史深處的憂慮》:在哪國的歷史上,造反都不新鮮,中國也有的是農民起義,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嘛,這種情況多的是。可是,美國的建國者好象和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領袖都不同,他們要的並不是「拉下老皇帝,我當新皇帝」。他們自認是在追求一種屬於人類的理想,他們在「獨立宣言」中說,他們要求是在這塊土地上生長平等,自由和幸福。

===========================

7林達《在邊緣看世界》

我常常想,人類得到切割時間的能力,確實堪稱是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因為只有這樣,大家才不會混混噩噩一頓水地過下去。人,有了停頓的概念,才會有反省的機會。

===========================

8林達《總統總是靠不住的》

坦白地承認一個事實,人是靠不住的。必須用一種機制去刪選不可靠的人,同時用這種機制去限制和規範人的不可靠的行為。

權力切割的原則就是,寧可切得支離破碎,自相矛盾,也不要全面統一,高度集中。

最高法院的職責是解釋和判定法律,是從司法的角度對政府的另外兩個分支進行制約。這就是「司法複審」的意義所在。

===========================

9林達《如彗星划過夜空》

分析任何一件事情要依據三個要素,時間,條件,地點。民主制度的推進也是有一個過程的,在不同的要素下,民眾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識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貿然的推進全民民主制度很可能是危險的。其結果可能是「多數人的暴政」,也可能帶來長久的社會動蕩,就如同法國大革命後幾十年的血腥政治。

===========================

10林達《歷史在你我身邊》

羅家倫層總結衰落原因,認為:一是「青年做事往往有一鼓作氣再衰三竭之勢」;二是「第一次學生運動」懂事用功學生負責,「但是到後來久動而不能靜,有許多人只知道動而不知道讀書,於是乎其動乃成為盲動」;三是,」最初動的學生,是抱著一種犧牲精神,不是為了出風頭「,而他們的」名聲較大,大家知道得多了,於是乎有許多人以為這是成名的快捷方式,乃是出風頭的最好方式,結果個個想起來動,結果必至於一敗塗地「;四是後來的各種政治成分加入,「往往起於內部的破裂」。也許還應該說,運動時短暫的事情,能夠達到的目標是有限的,自然會衰落。可惜熱血沸騰之中,很少有人肯在合適時機見好就收。


Amy Tan, second generation ABC

早年喪父的她主要描述了母女關係和中美文化差異


包栢漪的《春月》,原著由英文寫成。由吳世良,英若誠伉儷翻譯並校對。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ISBN:9787119083308,某jd有售。該封面為2013年印刷版本,我家那本為1988年版本。)

以下作者簡介摘自百度百科。

包柏漪,生於1938年,美籍華人。父親包新第曾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駐美代表,母親方婉華是清代文學家方苞之後。1946年其父被派往美國,次年母親帶著她和她的二妹包圭漪一同赴美定居,留下三妹包珊珊在國內由姨媽撫養,1962年三妹珊珊來到美國和全家團聚。1964她與同學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結婚,洛德後來在1980年代曾出任美國駐華大使。1973年她與丈夫隨基辛格一同來到中國,這也是她27年後第一次回到故鄉。1981年她根據其訪華經歷出版了其代表作《春月》,該書曾成為《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並獲美國圖書獎提名,還被《出版家周刊》譽為「中國的《亂世佳人》」,後來被譯為十八種語言。

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讀後感。

該書描述了名為春月的女孩和她的家族於晚清直到文革的悲歡歷程,描繪的是個人的歷史,又是國家的歷史。

這本書十分適宜對中國只有一知半解的外國人讀,又很適合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讀。

這本書將宏大的歷史貫穿於春月和其家人的經歷中,完整涵蓋了甲午海戰、維新運動、義和團、辛亥革命、五四、國共內戰、抗戰、文革等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大事,喪葬、嫁娶、新年等老派傳統風俗和近代中西合璧的新式潮流也一併包含在內。是中國近現代社會風俗的大繪卷。

我實在喜歡這本書里每一章的開篇,都是中國民間故事或者中國歷史或者春月家族的族史,由半文半白寫成,然而與其後的篇章緊密相承,有時又可以起到補敘、插敘的作用,妙趣橫生又渾然一體不顯突兀違和。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本書描寫了春月的兩段愛情。其中第二段是在其夫亡故之後,春月與自己的親大伯之間的感情。雖然不符合人倫,小說中二人更是生下了一個幾乎是天地不容的私生子,然而這一段感情卻描述得十分乾淨清澈,前有鋪墊合乎於情,而且春月最後能申禮防以自持,絲毫不顯淫亂猥褻。這讓我想起文藝復興時期許多人文主義作品中的「宣淫」故事,雖然不合常規,卻是一種違逆禮教和諷刺傳統的利器,我不知作者描寫這一感情是否亦有這一用意。

最後,雖然我不是文學專業人士,卻站在一個歷史系學生的角度,因為喜愛這本書里呈現的歷史(雖然肯定有美化和加工成份,卻有中國近現代史掃盲功效),再次推薦這一本小說,喜愛文學與歷史的同好不妨一讀。


這學期上了一門課,叫做Growing Up Asian American

其中有一本書就是Maxine Hong Kingston的"The Woman Warrior",這本書獲得了很多稱讚,也飽受爭議,尤其是在華裔美國作家圈子裡,趙健秀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批評她扭曲中國文化。但我覺得還是值得一看的,是一本故事情節很跳躍很神奇的書。可以看看華裔美國人解讀的Chinese folk tales以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The night my mother met Bruce Lee" 是我很喜歡的一本。主角因為混血的容貌而在兩邊的文化中都感覺無法fit in。

還有Kitty Tsui的詩。

(也許會繼續更)


eat a bowl of tea

講的是很早的一批華裔的文化身份的內心衝突


推薦閱讀:

懷孕時變漂亮或變醜有科學依據嗎?
貓抓老鼠,但不吃,是什麼原因?
如何科學地用1:1的方塊紙折出1/3?
為什麼把「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稱為「科學(Science)」,而不是「工程(Engineering)」?
信息的運動遵不遵循牛頓定律?

TAG:經濟 | 商業 | 華裔 | 美國文化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