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號》最打動你的是什麼?
如果有一天,「你們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街84號,能否代我獻上一個吻,我虧欠它實在太多。」
——海蓮·漢芙
2006年6月8日,我在英國倫敦。又是個難得的艷陽天,中午逛到Chinatown(中國城)吃午餐,出來時看到了Charing Cross Road的路牌,猛然想到了一本書——《查令十字街84號》。
天哪!我竟誤打誤撞地找到了大名鼎鼎的Charing Cross Road(查令十字街)。這條位於倫敦市中心繁華地帶的商業街,馬路並不寬,只有四車道,但路邊非常熱鬧。
在路口轉角處看到一個小書店,裡面擺放著許多舊書,再看門牌號碼是查令十字街48號,想必84號也不遠了。
我急忙按著門牌號碼朝一個方向找去,果然路上有好幾家舊書店,都是不起眼的小門面,櫥窗里陳列著各種珍貴版本的舊書。
門牌離84號越來越近,我心裡忽然湧出莫名的激動,似乎是冥冥中指引著我來到此地——查令十字街84號。我相信,這個普通的倫敦門牌號碼,早已成為了全世界愛書人的聖地。
1949年的某一天,居住在紐約的窮困女作家海蓮·漢芙,為了尋找書店裡買不到的絕版書,給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舊書店的老闆弗蘭克·德爾寫去了一封信。從此,這兩個人隔著大西洋鴻雁往來,不僅僅是買書和賣書,他們還在信中談論文學和生活,雖然未曾謀面,但真摯的情感卻飽含於筆墨之間。
這多像21世紀的網戀,只不過他們的工具比較原始,只用古老的信箋,言談間是典雅的紙墨味道,而查令十字街84號,則是他們永遠的聊天室。
當我走到查令十字街70多號,卻被路邊一家叫「謀殺專門店」的舊書店吸引住了。櫥窗里是福爾摩斯模型,四周擺放著許多關於福爾摩斯的書。禁不住走進書店,也算是去84號前的熱身吧。
在它的地下室,我看到了無數推理小說的舊書,自然還是以各種版本的《福爾摩斯》居多,作為阿·柯南·道爾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祖國,英國人對推理小說的喜愛至今依然未減。
走出「謀殺專門店」,離查令十字街84號只剩幾個門牌了,前頭還是幾家舊書店。我的心臟跳得越來越快,腳步卻越來越慢。
川流不息的倫敦街頭,一張張陌生的面孔里,我想曾經也有一張臉屬於海蓮·漢芙吧。終身未嫁的她,與弗蘭克·德爾保持通信長達二十年,也曾計划去倫敦一游,但因囊中羞澀而無法成行,直到她接到弗蘭克因病去世的消息——海蓮在悲痛欲絕之餘,將兩人多年來的書信結集出版,意外地暢銷了全世界。當成名之後海蓮得以踏上英國土地,來到令她魂牽夢縈二十年的查令十字街84號門前時,卻只能對著九泉之下的弗蘭克說:「我來了,弗蘭克,我終於來了。」
終於,我也終於來了。我一步步接近了查令十字街84號。
1986年,美國哥倫比亞公司根據《查令十字街84號》拍攝了由安妮·班克羅夫特和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同名電影。我相信,就像貝克街221號一樣,查令十字街也是很多書迷影迷心中的聖地。據說到現在,還有很多書迷情侶,相約在那個門牌前接吻留念。
當我走過82號的門牌,以為將看到聖地般的84號書店時,卻發現前面是一家必勝客——這是怎麼回事?我並沒有在必勝客上看到門牌,前面就是十字路口了,會不會在馬路對面呢?我又匆匆過了馬路,卻發現門牌已經是90號了。
從查令十字街82號到90號之間,我沒看到任何書店,傳說中的聖地到哪裡去了?會不會是我自己記錯了?不是84號而是48號呢?對了,我看到的第一家書店就是48號,我急忙又回頭走去,穿過中間許多舊書店,回到了街角處的48號舊書店。
在那一瞬間,我幾乎認定我是記錯了書名,應該是《查令十字街48號》才對!
然而,當我們走進書店詢問店員才知道,「查令十字街84號」是沒錯的,剛才我走過的必勝客,就是在當年84號舊書店的遺址上建造的。
原來「查令十字街84號」早已物是人非,飄滿幽幽墨香的舊書店,變成了匹薩香四溢的必勝客。忽然心底滿腹惆悵,想說什麼也只能搖搖頭作罷。
回國後,我查了資料,忽然看到一段當年記錄查令十字街84號舊書店的文字:
這是一間活脫從狄更斯書裡頭蹦出來的可愛鋪子,如果讓你見到了,不愛死了才怪……一走進店內,喧囂全被關在門外。一陣古書的陳舊氣味撲鼻而來。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是一種混雜著霉味兒、長年積塵的氣息,加上牆壁、地板散發的木頭香……極目所見全是書架——高聳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書架,橡木架面經過漫長歲月滌洗,雖已褪色仍散發光芒……
在查令十字街84號門口,我沒有獻上一個吻,這是我在倫敦的唯一遺憾。
「我一直以為:把手寫的信件裝入信封,填了地址,貼上郵票,曠日費時投遞的書信具有無可磨滅的魔力——對寄件人、收信者雙方皆然。其中奧義便在於"距離"——或者該說是"等待"——等待對方的信件寄達;也等待自己的信件送達對方手中。這來往之間因延遲所造成的時間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發菌時間之微妙差可比擬。」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這麼覺得
相比和Frank之間的通信和其他店員的通信更能打動我那些根本不曾見過面的人
教Helene如何做美國吃不到的布丁給英國鄰居送了一塊做工極好的布料給Helene做聖誕禮物不止一次的提到如果Helene到英國去不用擔心住宿所有人都願意在家裡為她騰出地方Helene不富裕 為電視台寫劇本 為童書出版社寫歷史啟蒙書 所有的積蓄看一次牙醫就花光 但仍然為他們寄去當時英國平民要靠分配才能拿到的肉和雞蛋 確保店裡每一個人都能夠分擔足夠的食物還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如果撇開這個故事裡書和Soulmate的部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非但沒有被距離縮小反而被襯托得更加可貴尤其是每一次當我想到
這些事都真實發生過的時候感動得一塌糊塗二十年。
我們總以為可以安排好我們的將來,只要滿足什麼條件我們就可以做成某件期待已久的事?然而並不是,我們會錯過,我們會錯過很多我們心安理得接受著的命運的饋贈而來不及鄭重的道別,因為他們消逝的猝不及防讓我們知道了珍惜的重要。所以看書的時候就在擔心他們的命運。看著他們發生過的經歷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
「願意手寫書信,烹煮食物,種植花草,欣賞一事一物。心存熱情與活力,享受情感又高於情感,懂得稍稍退後一步的餘地。略帶隱世的傾向,不沉溺物質和科技,個性質樸沉靜。」想擁有安妮筆下的這種狀態。
一直都很喜歡手寫書信的感覺。從遠方翻山越海來到手中的一封信,信紙上大大小小的文字,是有溫度的,也有寫信人的氣味。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問是否還有人願意手寫書信,有幾位認識的或不認識的友人留下了地址和郵編。費好一番心思才買到想要的漂亮的信紙,因此耽擱到現在都還未動筆,應該會有人說,用什麼樣的信紙並沒有那麼重要吧,重要的是寫信和讀信的過程,但我還是想要把每個細節都做到完美,想要看到美麗的信紙,在淡雅的信紙上寫上想表達的文字,心情都會好很多。是到該動筆的時候了。
五一大理之行並沒有太大驚喜和震撼,但回來的那天下午,在一條小街里偶遇一家書店,店名叫「渴望」,充滿意味的字。恰巧在書店裡又偶遇一直想買的一本書——《查令十字街84號》,應該是緣分吧。我相信緣分。
這本書記錄了一位美國女作家海蓮·漢芙與英國查令十字街84號上的一家名叫「馬克斯與科恩」的古舊書店的職員的二十年書信往來。海蓮以信件的方式給書店寄去錢幣並在信上寫明想買的書,而店裡的職員通過信件的方式給海蓮寄去為她找到的古書並在信上回復。
從1949年10月至1969年10月期間,書信往來的同時,海蓮經常會給書店的人們寄去一些雞蛋、火腿之類的包裹,改善了書店職員們家庭的窮困生活。海蓮在查令十字街84號的人們心中是一個大好人,並且他們多次邀請海蓮到英國來玩,海蓮也一直說有機會一定去看一看他們,但直到一直跟海蓮通信的書店「管家」弗蘭克逝世,直到海蓮逝世,她都沒有去成。
素未謀面,但二十年的書信情緣造就了一段跨洋佳話。
信中兩段話,感受至深。
海蓮寫給弗蘭克:「依我看,他們愛惜書本的方式才奇怪呢。他們買一堆新出版的暢銷書,囫圇吞棗似的看完,我常想:他們也未免讀得太潦草了吧。然後呢,因為他們從不重讀那些書,不消一年,書裡頭的內容早就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現代社會人們的閱讀方式太過迅速、太碎片化,讀過一遍的書幾乎不會再讀第二遍,但有很多書,是值得讀很多遍、值得細細鑽研的。可是,還有多少人有耐心鑽研一本非專業書籍呢?很多人連看完一本完整的書的耐心估計都沒有了吧······
弗蘭克女兒希拉寫給海蓮:「雖然父親生前從未擁有財富、權勢,但他始終是一個快樂自得又具有豐富內涵的人,我們應該以擁有一位這樣的親人而深感欣慰。」人各有志,有人認為自己的人生意義在於掙很多很多錢,有人認為自己的人生意義在於當大官、掌大權,而有的人認為自己的人生意義就是快樂自得、豐富而有內涵。很羨慕像弗蘭克這樣能夠擁有平和內心且豐富而有內涵的人,世間的誘惑太多,身旁的聲音太多,走在獨木橋上的你一不小心就會滑落,從此離最初的心念越來越遠。
我想,能擁有弗蘭克這樣的心態跟生活,這便是我的嚮往了。但你不要誤會,我不是要與世無爭自命清高,把年輕人活成老年人的狀態,我要火辣辣地活著,為了心頭怎麼也放不下的初衷或執念,相信,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願意手寫書信,烹煮食物,種植花草,欣賞一事一物。心存熱情與活力,享受情感又高於情感,懂得稍稍退後一步的餘地。略帶隱世的傾向,不沉溺物質和科技,個性質樸沉靜。」
是的,這就是我的終極目標。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qiangwei_ji你看。
我們隔得那麼遠。可我們的心卻那麼近。有一天如果我們偶遇。
我不能保證我會第一眼認出你是你。但是我相信。擦肩而過時。我會回頭。知道這本書是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圖2之不二情書》。看電影的時候眼淚一直流。看書的時候反而安和很多。就算從未見過,但也能說對方是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
最打動我的是人與人之間純粹的感情。弗蘭克專心專業為海蓮服務書籍,隨著聯繫越來越久,書店其他成員加入進來,弗蘭克的妻子加入進來,甚至弗蘭克妻子的朋友一位老太太都加入進來。當然,這離不開直率純粹善良的女作家所作所為,英國那邊的人也是有恩就回報義。從這本書信集,如果有人把弗蘭克與海蓮之間的情緒(很多人認為愛情,我不認為)當主要看點,個人覺得未免錯過太多。這本書信集給我們呈現了那個時候人們是多麼善良單純。就算是妻子某方面羨慕海蓮,也會之間說出來,而不是嫉妒。
查令十字街84號,心中有愛的朝聖之旅
原創 2017-12-15 周女俠 每天都有事物在開始
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
——海蓮·漢芙《查令十字街84號》
對於全世界書迷來說,查令十字街永遠有不可替代的地標意義,因為那裡曾經書店林立,也因為《查令十字街84號》,曾發生過一個因書結緣的美麗故事:在一位美國女作家海蓮和一位英國書店老闆弗蘭克之間。
書中收錄了海蓮向英國一家位於查令十字街84號的舊書店買書的過程中,和店員弗蘭克之間的通信。一位妙語連珠的美國女作家和一位正直穩重的英國紳士之間的碰撞極有趣味,而那種因書而起的相知、相惜和若有若無的柏拉圖式的情愫,不事雕琢,卻感人至深。
然而,直到弗蘭克去世,海蓮都沒能去英國和他見上一面。等她終於到達心中的那塊聖地時,書店卻因為經營不善而面臨著拍賣。結局是遺憾的,淡淡的愁緒連綿不絕。
而我遇上《查令十字街84號》,讀著他們的書信往來,品味著兩個人隔著千山萬水,心卻慢慢交織在一起,感受到的是赤誠相待,是善良,是火山遇上熱風的奇趣,是惺惺相惜的友誼,是相同的愛好,是愉悅的交流,是知己,是溫柔,是愛,是暖。
我喜歡52年3月3日的那封:「到時候我會蹬著古董木梯,撣去你們的書架頂層的陳年積垢,順便也把你們的優雅端莊一併一掃而光。」彼時海蓮的好友瑪克辛已於51年到書店造訪過,並在給海蓮的信中形象的描繪了書店的英國紳士風格,親切的稱它為「一間活脫從狄更斯書裡頭蹦出來的可愛鋪子」,書店裡極目所見全是書架,橡木架面,高聳直抵天花板。店內混雜著古書的陳舊氣味,牆壁地板的木頭香,甚至還有霉味兒塵土味兒……可以想見,在這個書店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幾位可愛的店員,也必定是和書店同樣的氣質——海蓮想一掃而光的「優雅端莊」。
而海蓮呢,我想55年9月2號的那封信最能看出來咱們可親可愛的作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頑童樣兒:「你們店裡一直發行這麼棒的目錄,卻直到現在才寄給我!難道你還好意思跟我說你老是忘了嗎?汝等無賴!——忘了哪個復辟時代的劇作家老愛用「汝等無賴」這個詞兒數落別人,我好不容易終於逮到機會可以用它來造個句兒。」像一個小孩在幼稚的賭氣,只是因為這麼好的目錄到來的這麼遲。海蓮愛書,愛寫作,愛交流,愛著所有美好的事物,她的心中充滿善良與陽光。
此書經過中文版巧妙的翻譯,海蓮的幽默有趣躍然紙上,對上弗蘭克外表嚴肅內心火熱的性格,譯者深知其趣味,筆下妙筆生花。現在才發現書信集讀起來是這麼令人口齒生香,彷彿能當面聆聽他們的對話,說話時皺眉的「我現在趴在床腳下寫信給你——這本卡圖盧斯害我氣得滾下來」,還是滿帶笑意的自嘲「如果你們依照每本書的實際價值去標價的話,我肯定一本也買不起」,都讓人忍俊不禁。
人生知己難求,擁有一個可知是多麼難得,更別說可以在同一個頻道上讓彼此的神思自由的遨遊,你才能體會到打開心扉與人交流的感覺是多麼的美妙,比了解更好,比關懷更重要。
想起有次在南京站候車的時候,有幸與旁邊的女士進行了一次非常愉悅的交談。她愁於候車室沒有兩個相鄰的座位供她和丈夫結伴落座,我正巧聽到而拿起了旁邊座位上的大包小包。她頷首感謝,我微笑回應。
她非常健談,我們從金陵風景聊到江西人情,從香山的楓葉談到東北的春餅。她非常溫柔,聊天時不著不急的吐字,不輕不重的發音,說話時微笑的看著你的眼睛,眼神里都帶著這個年紀的修養與閱歷。
我當時在想,這應該是我永不會忘的一次經歷,她是我的海蓮,我,只是一個Frankie。
最後一封信來的讓人措手不及,明明上一封還是「依然健在,手腳靈光」,接著就「辭世未久,萬分悲慟」。書前的我早已是淚眼朦朧,諾拉(弗蘭克的遺孀)的回信也是字跡潦草,我想,不管是現實里,還是書中,這都是一個遺憾,是心頭突然被剜去的硃砂痣,留下空蕩蕩的心臟。
看這本書,總能看見我們想看的,你想看見愛,看見文學,看見歷史,它會告訴你:「就在那兒!」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
附上後記,海蓮最終,還是來了。
I started back downstairs, my mind on the man, now dead, with whom I』d corresponded for so many years. Halfway down I put my hand on the oak railing and said to him silently: 『How about this, Frankie? I finally made it.
文:周女俠
圖:來自網路
在冬天裡眯著眼享受陽光照在臉上的感覺
是一個暗號知道他的應該都是同類
現在有微信qq所以這種感覺不會很持久。在和喜歡的人發消息的時候,發出去之前都會反覆斟酌怕說錯話的感覺以及發出去之後心中等待對方回消息的期望與不知道會是什麼結果的擔心。這兩種感覺由於書信的長度以及通訊時間間隔之長將這兩種情感數倍地放大,雖然書中沒有寫出來,但這是可以體會到的。還有就是這種雙方都知道但不明說的微妙情感雖然會有遺憾和瑕疵,但這樣的瑕疵會讓這段情感在外人看來更美,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這麼火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個性熱情的靈魂遇到了深沉滿足的靈魂,彼此透過書信上的文字了解對方,產生難以言說的情愫,如果說是愛情,太狹隘了,摯友?又不太夠。這種感情只能發生在那個只靠書信往來的時代,距離和等待醞釀出一種力量、希望,跨國的每一封信給按部就班的生活里的帶來每一次令人期待的意外。所有人的善良,那麼美好,那麼真摯,那麼純潔乾淨。
最近無意間看了這本短短的由二十年間斷斷續續的通信組成的書。我也跟著書店店員們一起期待海蓮的倫敦之旅,可是知道最後,她都沒能踏上這魂牽夢繞的土地,所以她說「你們若恰好路經過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很多人在討論她跟弗蘭克到底是不是愛情,我想,扉頁上的「紀念FPD」作了最好的回答,這也是我看完之後再翻到這一頁時最感觸的地方。那是比獻吻給書店更難以言說的情愫
書信中的溫暖感吧。
像冬天一樣的東西,我做了一個類查令街的微信公號,平世郵館。
讀的中文版翻譯的不錯人物性格躍然紙上是我們現實里能遇見的人嗯,現實里的情景與書中重疊
最打動我的是一直用書信用文字來傳情達意。
推薦閱讀:
※你和書有哪些故事呢?
※有哪些書適合推薦給互聯網行業的 HR 看?
※《紅頂商人胡雪岩》一書和史實的相符度有多少?
※怎樣去寫一個編譯器(用C語言寫C語言編譯器),需要哪些知識做鋪墊,可以給一下相關網站和書籍的推薦嗎?
※在哪裡買書比較好?為什麼噹噹亞馬遜等的書經常會有缺頁破損的情況?
TAG:書籍 | 查令十字街84號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