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各種海外人才計劃對於國內大學人才培養的衝擊(利弊都算),以及弊端該如何調整?
以「千人計劃」和「青年千人計劃」(中科院也有「百人計劃」)發端的各種海外人才引進計劃近年來確實給國家引進了很多高水平人才,並且給國內封閉的科研圈子帶來了一股新風,長久看來對於國家的科研實力當然是利大於弊的。但是最近卻想到另一個角度的問題,尤其是各種青年人才計劃,無疑對於國內大學自己的人才培養是不小的衝擊。會不會導致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海外讀博士和做博後?從而使得國內高校更加缺乏優秀的作為科研主力的博後和博士生?另外,是否目前還缺乏相應的針對國內青年人才的鼓勵措施?最好的狀態當然是無論出身大家都以論文和實力說話,但是現在很多人才計劃對於海外經歷的要求無疑是給國內人才關上了門。該怎麼辦?
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各個學校,研究所情況有很大不同.我所說的只代表個人經驗.
1.千人計劃和青年千人計劃,尤其後者,顯著提高中國的科研實力.
2.千人計劃和青年千人計劃是中組部項目,經費來自學校外,需要競爭獲得這筆經費.對學校來說,這是一筆額外的資助,可以聘請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高水平人才.因為錢是從中央來,也不用擔心老員工抱怨一碗水端不平.3.青年千人計劃對海外留學人員來說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工資.可以吸引到有能力未來在國外拿到教職的科研人員.4.科研就是靠人,有錢能招到優秀人才是機構提高競爭力的最佳途徑.
5.對本土科研人員,很大程度上是一件好事.因為原來小圈子嚴重,派系林立.現在必須被逼著和高手過招了.本土科研人員並不是水平很差,往往是視野不夠開闊.一旦放到同樣水平的舞台上,真正有能力的人會因為良性的競爭有很快的發展.6.但問題是,本土科研人員並沒有真的和海外留學人員放在同一個競爭平台.因為人才計劃不面向本土科研人員.所以再怎麼幹得好沒用.
7.考核機制也不一樣.青年千人的考核方式是國際化的.本土科研人員的考核方式是土鱉的,比paper,比基金,常常相互pk(嚴重妨害合作).所以就形成一個悖論,我們一方面招聘高水平留學人才,另一方面卻並不希望本土人才像海外人才一樣成長.8. 國內高水平的教授也沒法招到好學生,因為國內讀博士太虧了.同樣水平的人才,在國內讀博士比國外晉陞節奏要晚3-5年.同理,在國內做博士後也虧.所以現在本土人才造血系統破壞很嚴重.這裡強調一下,我不是說千人計劃衝擊了國內博士後工作,是說國內博士後待遇太低,讀完後晉陞太慢。
9.國內本身贏者通得情況過於嚴重。在沒有海龜之前,資深科學家佔有了大多數學術資源。海龜因為職稱待遇起點高,也很快加入到贏著通得的隊伍中。在一些行業,海外人才不但獲得了高工資,還輕易獲得了各種主導科研計劃的機會.這些機會本應該公平競爭.而且很多額外福利如子女入學,獎勵計劃,甚至健康體檢等也向海歸傾斜.妨害了公平.
10.我希望大家明白,以上幾點的意思並不是說海龜的待遇太高了.事實上我非常樂意看到真正有水平的科學家獲得好的待遇.國內現在各個領域都缺乏人才,海龜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但我們也要看到,最終要提高中國科研水平到世界水準,必須重視本土人才培養.我認為需要改變目前這種不平衡的體制。而改變決不能通過減低海龜的待遇實現,而是必須改進本土優秀人才的上升空間和待遇。希望不論海外還是本土的科學家只要達到標準都獲得同樣的待遇.
利益相關:本人非青千,有多位青千好友和合作夥伴.
以下是一些我覺得很有價值的評論:
王譞千人的工資放到國內看確實很高,但是我感覺在學校,本土畢業的老師中有不少人頗有想看這些千人計劃招聘人員笑話的意思。巴不得人家做不出東西出來就有吐槽的地方。這些想看人出笑話老師視野確實太狹窄了。這樣的老師,如果研究出一點東西,就會死命抱著,像是抱著金娃娃一樣,連學生都防著。希望千人計劃的老師們做出好的成果,該換換風氣了。陳晨
感謝答主。個人的感覺是一樣的,就像我在問題描述中提到的,最好的狀態當然是無論出身將科研人員拿到同一個平台競爭成果。但是無疑現在還做不到這一點,對於很多有水平的土博來說不是懼怕競爭而是根本就沒有在一個起跑線上的機會。不知道隨著「體制外」科研工作者數量的進一步提高而帶動整個系統的用人、評議和分配機制的改變,那樣就達到目的了。否則只會導致進一步地惡性競爭和互相拆台,誰也不願意看到。蘇顏謝謝答主。我是中科院一個地學類研究所的,一月份轉博報名的時候和老師認真聊過出國讀博和在本所讀博的問題。地學類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小圈子太嚴重,劃地盤很嚴重。一般海外留學人才回來之後,也需要選擇一個研究區域和研究對象,往往就會牽涉到爭地盤的問題。國內目前有話語權的還都是土生土長的那批老地學人(雖然他們大多也有留學經歷)。我們所的幾個百人計劃回來的老師,有幾個就是因為蛋糕分得差不多了,海外學生國內根基不深,吃完當年回來的基金後,學術生涯艱難。我們所回來的百人老師中,只有三四個在回國兩年後還能保持和本土同層次老師的競爭,其他的大多因為基金和地盤等問題喪失了競爭優勢。唉~我來給@陳浩源同學補個圖,國內高校畢業的博士佔46%,美國32%。
2014年青年千人的統計數據,圖片來源: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3521353.html
不管如何引進,洋博和土博應該全部從AP做起,給幾年時間獨立科研看成果競爭上位感覺直接給青千教授之類的嚴重操之過急,很多都沒證明過自己有獨立科研能力
我覺得題主多慮了。先說出國問題。想出國讀博和做博士後的人,一定會出國。不會因為千青才因此決定出國。千青對鼓勵人出國的邊際效應微乎其微,但對鼓勵人回國的效果則是非常顯著。再說本土人才培養問題。在國內高校培養博士的過程中,導師的重要性要高於學生。哪怕損失了一小部分搖擺是否出國的學生,但收穫了大量優秀的導師,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題主問題描述及其他回答中的一些觀點我不能完全贊同。第一:提問中將土博還有海歸派放在兩個陣營本身就有bug。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有沒有仔細關注今年青千的畢業院校,不難發現裡面還是有畢業於中國院校的博士,但是在國外有兩年左右博後經歷的。這種嚴格意義來看應該劃分為土博。所以青千在選拔的時候沒有把本土博士全排除在外。
第二,對於海歸派應該回來和本土博士競爭考評後再根據成果給千青的觀點,太理想化了。不知道題主對於現在海歸的形勢有沒有大致了解。13年的中國海歸發展報告裡面,有這麼幾個結論:未來五年中國會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多的歷史拐點。但即使在這樣越發強大的回國潮中,高層次人才(博士)迴流比例還是很低,並且在中國產業升級轉型需要科學工程類人才的敏感時期。07年中國社科院的報告中也指出: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全球居首位。09年青年千人計劃啟動。寫了這麼多背景,無非是希望題主理解這個計劃背後的深層意義。現在海外博士很多都是兩邊倒的心態,哪兒給的利益夠大,就往哪兒發展。中國除了以優於或者等價於國外的條件吸引這批人才回國,別無他法。所以你如果深究下青千給的條件,不難看出一種強烈的對等美國Assistant professor條件的即視感。如果現在要求他們回國和本土博士一起競爭,還在短期內看不到利益回報。簡單粗暴的說:誰回國和你玩兒……直接講道理可能沒有說服力,又要來隔壁家老王老李的例子了。今年身邊好幾個認識的都青千入選了。可是這些人有什麼共同點呢,在美國已經處於中產中位線上或更高點的收入了(大於等於五萬刀),有些在排隊等綠卡有些已經有了。現在國內如果給這群人十萬人民幣的年薪,其他條件和本土博士一樣,在生活科研上沒有扶持,在院系也不一定有人脈優勢,換作題主,還有動力回國忍受霧霾天地溝油再回解放前么…第三:高校會不會更加缺乏優秀的科研的博士或薄後?不一定。國外博士的position首先有限,給外國人的比例肯定也要控制的(照顧本土外加控制diversity)。假設現在中國所有的博士都想出國讀PHD,有那麼多position給中國人嗎,沒有。所以即使如其他答案里寫的:這個計劃導致海外PHD性價比更高,但是海外PHD也不是人人想去就能去的了的。所以不贊成國內博士水平會因為千青「更優秀或更不優秀」的觀點。第四,千青回國自帶國外人脈資源,這種隱形福利有多重要我就不贅述了。先寫這麼多。儘管是兩年前的老問題了,但還是回答一下吧。從題主的設問先進行一下角色分類:A.海外博士+海外博後經歷;B.國內博士+海外博後經歷;C.國內博士+國內教職(一般指副高);D.國內博士+國內博士後;E.正在糾結國內or國外讀博的小夥伴。那麼分好類了就數數幾個重要的人才計劃,以及對應的可申請的群體。
千人計劃青年項目:要求三年海外經歷,A(可破格年限)B(不可破格年限),2016年入選590人,資助率20%左右。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海外無正式聘用關係。A/B/C均可申請。2016年名額400,資助率10+%。註:A/B如已拿到青千千人,則優青基本拿不到,當然也有極少數特例,因為全職回國且剛好是在青千評審期。
長江學者青年項目:A/B(未入選千人計劃)/C均可申報,2016年入選229人。
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A/B(未入選千人計劃)/C均可申報,2016年入選189人。
這四類是目前公認的最重要的四類青年人才計劃。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實完全沒有海外經歷的人,只要有實力,也可以申請到其他三類人才計劃。從優青的資助率來看,能入選都是真刀真槍拼出來的。國內的認可度要比青千千人高的。除了這四類國家級項目以外,其他地方的、高校的人才計劃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你,都有海外、國內人才申請的通道。例如我們發的這篇文章學者計劃知多少,大美山河處處曉 這些地方性人才計劃,大多都涵蓋了海外引進以及本土培養。任何一個學校都不會只顧討好海歸群體冷落本土精英,來一個青千丟一個優青絕對是賠本買賣。現在很多高校四青的待遇都有趨於持平的現象。青千稍微高一點是是市場決定的,給的少了不願意來,給的再高也不可能,因為要照顧其他三青感受,好多學校都等著挖人吶。青千動輒幾百萬的啟動經費,看起來很多,其實花起來不夠用,實驗室建設、儀器耗材購買很快都用完了。從性價比上,青千絕對是最高的,資源給的多,申請難度低。青千回來了儘管拿著高薪,但承受的壓力也是四青中最大的,儘管在海外取得了一定成績(很可能是國外導師光環護體哦),還沒有得到國內同行、單位同事的認可。好多學校搞的兩個聘期非升即走,逼著青千賣力幹活,這碗飯端起來也不容易啊。
所以海外人才計劃雖然聲勢浩大,但不可能顛覆目前國內的學術生態。國內學術人才培養,不過是緊跟國家政策步伐,選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唄。比如學術一般在國內混肯定拿不到優青,不如出去做個博後,運氣好搞幾篇文章申請個青千再回來。青千搞了好幾年,套路都比較成熟了。個人覺得像B類這種國內博士出去搞三年博後回來申請青千是性價比最高的,國內國外兩種資源都能把握,上升通道很順暢。
關於D類國內博士後,看我這篇回答吧,基本相關,不再贅述。張宏雷:如何評價最近國家啟動的「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關於E類準備讀博的小夥伴。博士這個階段出不出國還是要看個人際遇,國內跟個牛老闆(例如院士級別)不比到國外差,有機會成為像B類這樣的也很好啊。我倒是比較擔心很多在國外一路讀過來(例如本科、碩士就出國後來再博士、博後)能否回來適應國內的學術圈,從人脈上肯定有點短板的。
總之,海歸不能輕易撼動現在的利益格局,好好想想如何儘快融入才是關鍵。
瀉藥,不知道
其實青年千人里大多數還是國內博士畢業之後出國做博後然後回去的,在海外拿博士學位的並不多,至少化學口是這樣,所以我覺得不能算對國內人才培養的衝擊。在國內讀博士期間做的好,可以爭取拿到國外大牛組的博後機會,鍍金之後青千回去。至於對國內博後的衝擊,據我所知在青千計劃啟動之前國內一共也沒有多少博士後吧。
青千回國的,都是在美國血拚多久的人,忍了多久不說,異國他鄉這份孤獨就是超越國內的同齡人。我覺得現在青千依舊待遇低吸引力差。
科研需要top大腦+top執行力+無經濟擔憂+強烈的興趣。
往前十五年看,符合這些條件的本科生大多流向國外,為外國人繼續領跑科技競賽做貢獻,這些計劃的目的就是將這批人招回來為自己國家做貢獻;當年留在國內的人很多都有各種各樣的經濟原因+家庭因素。現狀是一方面在政策的鼓勵下,當年流向國外的那批本科生中越來越多人有意向回國,但是其中的top大多選擇留在國外;另一方面當年本科畢業留在國內的、克服各種個人差距、學校差距、國家差距之後成為土博中的top的人,發現在政策的作用下,相同的成果得到的經濟利益和學術利益跟海歸差距很大。這種差距大到足以影響所有後輩的選擇。未來的利益加上公派的支持,越來越多經濟一般的學生只要學術上足夠優秀都選擇國外。top土本申phd選擇到國外,top土碩申博士時選擇到國外,更可怕的是土博中的top申博後時都選擇國外,而博後對一個實驗室的良性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長此發展下去,國內不會缺優秀的將軍,缺的是優秀的士兵。年輕海歸教授會越來越多,他們的idea很好、理念很先進、人脈也很廣,但是手下未必有人能實現他們的想法,想當將軍的士兵都先後出國打仗了,更別提為實驗室開闢新的方向了。而且海歸回國後還面臨考核壓力,想生存下去多半只能靠push學生,造成國內土博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再次刺激想當將軍的後輩儘早出國。造成中國最優秀的士兵在外國將軍的領導下自我push,幫助外國人領跑世界科技。其中最優秀的人最後也成為「外國將軍」,因為在那裡他們能招到很多敢拼、敢闖、敢想、敢幹、經濟負擔相對小的優秀士兵,而且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但這對於想擠進第一梯隊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不利的。往後十五年看,國家會注意到這個政策缺陷,給本土成長起來的優秀人才制定豐富的獎勵政策,給正在打拚的土博和博後提高待遇,情況會有所好轉,與第一梯隊的真正差距會縮小。但是國內push的研究氛圍並不會改變,有科研就沒生活的思維會導致越來越多年輕人離開科研,特別有興趣的一批人依然會為外國人打仗。而且在全社會百年多「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思維作用下,有能力的人選擇移民這一風潮在十五年內依舊不會變。想移民的學生依舊會選擇去國外深造。推薦閱讀:
※優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的嗎,還是天生的?
※喬布斯為什麼會形成「非黑即白」、「不是天才就是蠢蛋」 的人才觀?
※在互聯網搜索技術日趨成熟的今天,「博學」對於個人事業發展來說是不是一種雞肋?
※目前中國哪個行業可以說彙集了最多的人才和資源?
※什麼樣的人能叫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