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語中「日」字如此常用,而發音「ri」的字這麼少?

查了一下漢典,發音為「ri」的字,只有以下這些:

日馹鈤氜馹囸釼衵釰

其中只有「日」是常用字,其他幾乎全是生僻字。而「ri」這個發音並不困難,「日」也算是非常常見常用的字了。

為什麼「日」在如此常見的同時,它的同音兄弟姐妹又那麼少?

(其他比如發音「den」的字也少,扽,但畢竟它本身就不常見)

此處漢語僅指普通話。


看到 @Prapoecus Gruis 的回答,不由得想進來補充一點,也是之前完全沒注意到的題目中的邏輯。

就是一個字常用與否,與其同音字的多寡,沒有必然聯繫。

所以,題目中隱含的「因為漢語『日』字如此常用,所以發音『ri』的字也應該有不少」的邏輯是不成立的。


「給」在北京話/普通話裡面也算是相當常用了,但是你會發現再也找不到第二個讀gei的字了,連生僻字也沒有,所以這兩個分布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我總結的一個規律:

一個中古日母字想要在現代漢語中讀作ri,中古音必須帶入聲韻尾(常用字中只有「日」【-t】、「入」【-p】符合)。

不帶入聲的,且有條件演變成ri的日母字,都已經進一步發展成了er。

帶入聲的「入」由於半路產生了粗俗含義,為了區別,所以被彊行改讀為ru;那個粗俗含義仍然讀作ri,但是現代普通話使用者一般用「日」字代替。

#

經樓下提醒突然想起日母p韻尾還有一個「廿」,但是應該也是為了和「入」的粗俗含義區別開給改讀了,日母改泥母,韻尾p改m。

#

經幾位專業人士指點我學習了一個,祭(*iei)這種韻母就算沒入聲也能和日母搭配變成ri……只不過中古日母剛好不和它組隊出現……嗯,悲傷的故事。


只有中古 njek, njik, njit, njip, njei 這些音節才能可能變成普通話的 ri 。

止攝的 nji/njw/nje 在《中原音韻》時期先變成類似普通話的 ri ,後來再變成 er 。

(個人以 w 表示後高不圓唇母音或中央母音, iw 為之韻)

根據《廣韻》, njek/njik/njei 三個音節碰巧空缺。

njip 就「入」「廿」兩字。這兩字雖然也較常用,但是改讀了。

於是只剩下 njit ,其中常用的只有「日」字了。


你要注意到至少在一批新辭彙和新說法進入漢語以前,「日」在(大部分官話)口語里不算什麼常用字。我能想到的口語里能說的好像就「日子」等幾個詞,畢竟你說話並不會把「太陽」說成「日」是吧。


這確實是一個與歷時演化有關的問題。

簡而言之,現代標準漢語是由歷代標準語演化而來。漢語語音的演化過程中確實存在著音節簡化的傾向(即向比較容易發音的音節變化),比如按照規律,數十個上古/中古音節都要演化為現代標準漢語「shi」。但反常地,只有5個中古音節可能演化到現代標準漢語「ri」。這是因為「ri」作為一個近音獨立音節可以繼續變化以增加辨識度,變成「er」,現在的「ri」都是從兩宋標準音的「ryi」(示意而已)演化而來。

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由於避諱,「入」應讀「ri」卻改讀「ru」,又比如「r」聲母本來就比較罕見,使得上述5個中古音節中的3個沒有對應的常見字。


強答一波

本來想好好寫一篇的,想想還是抖個機靈吧

由於漢字的存在,上古的各種複雜輔音和後綴,便不再被需要了。如強送氣好像沒有在上古擬音之後再聽到過,如早期中古漢語擬音(300-450)。又隨著語言的發展,我們的漢語由上古時期的無聲調或者弱聲調屬性,漸漸地變成了多聲調屬性,而聲調中的入聲,又在之後的演化中,由入聲變成了侯塞音,再隨機分配到了現代漢語的四聲中。大量的音節被簡化,乾脆淘汰,只有很少一部分音節,以被簡化的形式留了下來。所以說,像「日」「給」「你」這樣的字,不是它們的同音字少,而是它們頑強的在幾千年的淘洗中,留了下來啊!!! 這也要歸功於我們對漢語的使用習慣,一般在漢語中的生活常用字,其聲都會被保留下來。 如『父母』的古音就是我們現在讀的』爸媽『。所以說,像『日』這樣的字,是因為常用才被保留的,和它一樣的音節或者音素,都在合併中消失了


有部分上古質部的諧聲字轉到中古泥母去了吧。日-捏-涅 之類的。損失了一部分。


我的理解是,普通話里與「日」同音的常用字少,不等於其他漢語方言裡面也少,這要看普通話是怎麼形成的,當然這可能是另外一個話題。

吳語中,與「日」白讀(gniq)同音的常用字有「熱」、「業」、「逆」、「鑷」等。


推薦閱讀:

怎樣利用繞口令學習普通話?
有哪些普通話練習/糾正的資料(視頻、軟體)等?
北方官話中,兒化現象是由於什麼因素產生的?
為什麼普通話「yan」與「kan」「wan」「tan」等的「an」發音不一樣?具體有什麼規律?
長期使用某地方言(或某國語音)會改變人的嗓音嗎?

TAG:漢語 | 普通話 | 漢字讀音 | 音韻 | 漢語發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