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4集?


謝邀。

我昨天剛寫了一篇文章,不算是對這一集的點評(因為文章里只談到了跟粵菜有關的部分),但我覺得可以發上來讓大家看看。當然,這也是因為我懶,不想再寫這麼長的答案了。

原題:鄧潔導演,這是一個廣東人的憤怒

說來慚愧,《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開播時,我真是後知後覺。哪怕已經紅火起來了,我才陸陸續續地在網上看完。誠然,我的紀錄片看得不多,不過但凡跟飲食有關的,總是極盡搜羅之能事。在此存貨量之下,反觀《舌尖》,不得不說跟先進水平的紀錄片還是很有差距的。但看得出導演們有一種情懷在內,敘事也算流暢自然。幾番下來,真的為我國有這麼一部優秀的紀錄片而高興,因而也對第二季非常期待。

同時,從第一季開始我就明白:《舌尖》不能算是一部美食紀錄片。

也正因此,我對不少人對《舌尖》諸多「美食少了」、「美食不豐富」之類的批評,也是一笑置之。如果真想看美食或飲食相關的片子,還不如潛心去挖一些出來。何必去嘗一道端到你面前的、合乎大眾口味的菜,同時又咒罵這不是大手們的最高水平呢?所以,《舌尖》講人文、講故事,我都非常歡迎。誠如一位美食記者所說,當你抱著真的去報道美食、探討美食的心去採訪寫作,那自然就牽連出許多有意思、有文化、有底蘊的內容。反之,一味強調背景而忽略了眼前佳肴,那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是宣傳調的、乾巴巴的。

第二季開播以來,「舌尖」的部分的確下降,「中國」的部分略微上升,我是能接受這種成果的。眾口難調,這個系列希望嘗試一些新的想法,那也應當允許。第一集平平無奇,第二集雖略有瑕疵,但還是被我盛讚「裡面有我們東方人的精神」,尤其是看到李老先生與各位一起合照時,眼淚生生地就下來了。第三集看完非常失望,聽說是為了響應公眾號召而臨時剪輯的,故也一聲長嘆。

直到看完第四集,我出離憤怒了。

「家常」是一個很好的選題,我也能接受在此框架下,更聚焦於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而非「廟堂之高」的熟手大廚作品。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於本片哪怕再怎樣注重故事性、再怎樣注重底蘊和內涵,起碼你要把食物給講清楚。即便平平無奇,皆是灶前文章,來龍去脈還是要先交待好的。哪怕敘事混亂不知所云如第三集,在這一點上大體還是能符合要求的。

但鄧潔導演,你把《舌尖》的「光榮傳統」毀於一旦。此時距離我看完第四集已經過去一天了,我還認真重看了一遍,也盡量使自己在評述時更平和。但我依然要說,你不配做一個《舌尖》的導演,甚至不配拍跟飲食有關的紀錄片或節目。

有不少人批評第四集,認為太過煽情,許多故事與片段毫無必要。竊以為,講故事無妨,怎麼講是「各花入各眼」的,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鄧導演的個人處理。因此,這個討論我就不參與了。讓我憤怒的,是在於鄧導演對食物的處理,可以說除了泡菜部分基本符合此前要求以外,其餘部分要麼是殘缺不全(如:蒲的部分),要麼是蜻蜓點水(如:煲湯),要麼是完全廢離(如:糖水)。

我承認有個人情緒在內,但我還是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廣東人,看到引以為傲的、此前還未在《舌尖》中出現過的煲湯和糖水被處理成這樣,實在是七竅生煙。

中國的四大菜系中,都有其細分的類別足以傲視群雄的。於粵菜而言,竊以為是湯、甜品、粥。早茶的話應該劃入「早點」類,但這個差異性太大了,就不好討論。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湯、甜品和粥,此前都是沒出現在《舌尖》中的。雖然我知道本片不是美食紀錄片,但通過講解包括四大菜系在內的精要,展現我國深厚的底蘊與文化,我想並不偏離主旨。不妨說,自觀賞《舌尖》以來,我就一直很期待這三個分類是如何呈現的。第一季第六集中講過粵菜,基本上還是講到了「尊重食材」這個要義的。有此珠玉在前,當鄧導演的第四集出現糖水的畫面時,著實讓我內心「小鹿亂撞」了一把。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且這裡不是像第三集那樣的失望,是夾雜著憤懣的情緒。

在糖水界,廣東人堪稱獨步天下。糖水,既有粵菜的精髓,也有我們的情懷。在我眼中,它跟湯品、粥、燒味等一樣,是拍一部紀錄片都不為過的。《舌尖》篇幅有限,而且不以菜系分類,因而我不指望能把糖水講透徹。但起碼對於給了主要鏡頭的陳皮紅豆沙和鵪鶉蛋白果糖水(兩樣都是經典,我就不提堂堂姜撞奶竟然就給一個鏡頭,我想沒有幾個南蠻人民能答應),要把這兩樣講清楚其實並不困難。外界即便不能以此體會廣東糖水的精妙,起碼也能有所領悟。

而結果呢,鄧導演為了她的故事。不但鏡頭語言瑣屑(在第三集的反襯下,我對第四集的寬容了很多),而且渾然不講這個糖水是怎麼做的。什麼是陳皮、為什麼要加陳皮(雖然第一季里講過陳皮)、如何挑選與熬煮紅豆、怎樣才算是「起沙」。作為一個非飲食從業者,我都知道要呈現的東西,卻一樣都沒有!同理,另一道糖水中只見兩父女背對鏡頭在鼓搗處理,既沒有清明解說,也沒有細緻鏡頭。下一秒,男友就出現並吃上了糖水。這兩道糖水都是廣東甜品家常而傳統的,要講是可以講出很多東西。我細數了一下,以同樣的時段容量,完全足夠通過把食物講清楚,從而帶出背後的、廣東人的家長里短。

但這統統的一切,這樣的選材、時間,全部被鄧導演浪費!稍後的解說詞說「糖水是廣東人的驕傲」(大意)時,我心裡就一咯噔。雖說這句話一點都沒錯,但你拍成這樣,再配一句這樣的解說詞,外界會怎麼想?不懂得廣東糖水的人,肯定會想:你們這些廣東人有什麼好的,一天到晚自吹自擂!蒼天啊,以這樣的手法在《舌尖》中第一次呈現廣東糖水,如何不讓人仰天長嘯、吐血三升!

平心而論,比起在糖水中令人髮指的表現,鄧導演的惡劣在湯品一部分中有所收斂。但縱然有此前的鋪墊,我在觀看時依然處於揪心異常,看完茫然不知所措的狀態。

不得不承認,湯品這個選材是很好的。要想表現廣東人的「家常」,湯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昨天的母親節,網上流傳廣東阿媽的「金句」,肯定有「飲多碗湯」(喝多一碗湯)或「煲落湯啊,今晚翻嚟食飯」(家裡煲湯了,今晚回家吃飯罷)這樣的語句。對於廣東人來說,煲湯是家中熟悉的味道、是父母(大多是母親)無私的奉獻與無聲的關愛,更是讓我們終身難忘的點滴回憶。片中選取了孕婦臨盆為事件,切入了湯品(竊以為讓四川人跟我們比湯真是對人家的不公平,勝之不武),角度還是挺好的。問題是,哪怕加上了中間類美食節目手法拍攝的湯品處理鏡頭,也無法體現出湯在廣東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更不能體現出廣東湯品的底蘊與變化。

湯品在廣東與「不時不食」、「飲和食德」等觀念是密不可分的,什麼時節、體質、狀況,就要喝什麼湯。比較傳統的廣東人,只要比較留心,哪怕對生物學和醫學毫無了解,耳濡目染也大致知道了什麼藥材(食材)有什麼作用。據說中醫在廣東的接受程度很高,我想跟湯品和涼茶的普及是有關係的。而湯品的烹制更是各式各樣,也更不是簡單地把食材放好然後一鍋燉就可以了(這樣的做法更類似於佛跳牆之類的菜肴,而這不是粵菜)。遑論解說中既只說「文火」,殊不知不同食材、不同效果,對應的文武火兼用情況是不同的(當然也有只用文火的)。好比糖水較清洌,湯品較醇厚,這裡體現出粵菜中兩種不同的風格與方向,自然也是不同的情懷。

好比糖水如今的處理繁複、種類多樣,若不是點「糖水」為題的話,取一兩味詳講即可。湯品即便不談湯料選擇、烹制處理等,起碼也應該點名湯在廣東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罷。以我在外遊歷的感受而言,縱使嶺北再怎麼好,一沒湯品、二沒好雞、三沒糖水(滿記是給說普通話的人吃的),足以讓我對家鄉輾轉反側寤寐思服。如果《舌尖》真的要拍人文、拍底蘊,為什麼這些不拍呢?

如果鄧導演拍了甲,而我認為要著重於乙,這是不同觀感。我要是得閑也就提個意見,否則各持己見即可,我也萬萬談不上憤怒。但問題是,鄧導演坐擁如斯資源,卻把甲拍成了子,那就是水平上活生生的差距了。我無法得知全國人民是什麼感受,更不能代表所有廣東人發言。但我對鄧導演的不滿與憤怒,是實實在在的,我也希望陳總導演等領導,能夠認真考慮一下這種憤怒背後的原因。

最後說一句「誅心之論」,我不認識鄧導演,也不知道她是哪裡人、教育背景、工作履歷、生活環境等一系列因素,更沒有看過她的其他作品。但僅就第四集而言,她是一個不懂吃、不懂美食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拍出如此粗製濫造、恬不知恥的片子來。而對於這樣的人,尤其是在看了她對公眾質疑的回應言論後,我是抱有複雜的情緒的。這些情緒里有悲哀、憤恨與同情。

以上,不滿意請摺疊,謝謝。


作為一個兩年沒回過的留學黨,我是在美帝的機場看的這個第四集的。那天我剛結束了一天6個小時面試,面試結束後就在機場候機。反正在機場看的我幾次要淚流滿面。我覺得這一集大概只有我們這種身處異國他鄉的遊子們才會理解吧。很多人都覺得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其實在食物這個東西上邊,每個人都是民族主義者。同樣你們覺得精彩絕倫的糖水,如果放在美國人面前或許不如一杯健怡可樂更讓他們接受。這無關乎高低貴賤,僅僅是不同是生活軌跡罷了。其實每個人對於美食的理解,更多的是對於家或者家鄉的某種懷念或者寄託。樓上幾個吹毛求疵的同學,就算導演把糖水拍的再好,對於沒吃過的人也不會有多大的感覺。所以這種莫名其妙的憤怒來的很奇怪。So what? 還有那個得票最高的吐槽帖。不免有點抖機靈。所有站在神馬人性 人權 自由 平等的角度去評價某一個人的生活都是赤裸裸的耍流氓。多數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人都是在不斷的妥協再妥協。你認為重要的東西不代表別人不覺得重要。老人走了沒告訴孫輩是很殘酷,但是那走了老人如果知道自己的孫輩要面臨人生的某個坎兒,我相信他們也不希望告訴孫輩吧。當你面對同樣的情況的時候,你不見得比人家要做的更好。所以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態度真的是讓人作嘔。


作為一名普通吃貨,看完第四集真是起了殺心啊!

  我真的不知道,這到底是在幹什麼。我只是單純的想看吃的,我不想聽這些沒營養的睡前故事啊!

  第一個餄餎條的故事,拋開故事的滋味不提,就是這碗寡淡的餄餎條看著也不讓人食指大動。一碗餄餎條,鹵子是靈魂啊,這個看上去沒滋沒味的鹵子就是家裡為幹活的爺們兒們的犒賞么?

  第二個紅燒肉的故事,先不提媽媽辭掉工作來陪讀是對是錯,單單是家裡老人病重不告訴孩子,我就覺得這是個天大的錯誤,我不清楚這位母親是怎麼想的,也不清楚他們家究竟是怎樣的家庭環境。我從小是在姥姥姥爺身邊長大,我對姥姥姥爺的感情實在深厚,如果換做是我,我一定會非常惱火。老人是家裡的長輩,而我是家裡的一員,我是他們愛的孩子,所以他們有事我應該知道。而面對這樣的事情,該怎麼做出選擇,選擇好好比賽還是探望老人,權利在我手裡。我承認,比賽是很重要的機會,但是如果錯過了這一次,就再也沒辦法參加比賽了么?可是如果錯過了老人的這段時光,我們什麼時候還能握著他們的手聽聽他們想說的話,摸摸他們被歲月沖刷過的臉龐。有句詩我每次聽都難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能我天生就不是成大事的人,我總是被這種事牽絆,但我喜歡這牽絆。它們讓我覺得真實。

  微博上因為上海紅燒肉的爭論實在太多,有的上海人說讓兩個外地人做上海紅燒肉簡直是侮辱,有的在喊上海紅燒肉怎麼可以往裡放蒜,我已經無力去說這一部分上海人可笑的自黑,另外我也不明白節目組為什麼要這樣給一道菜取名?一道全中國都在做的菜,怎麼就變成上海的了呢?是為了突出這個城市的排外性,襯托漂泊在這裡的人的可憐,激發外來人口的共鳴?我不懂,我很不明白。

  最後我想說一句,那個紅燒肉,看起來確實不怎麼樣。

  第三個泡椒鳳爪的故事,離異家庭的孩子每次回家都是帶一堆大鹹菜走,有一天他突然想爸爸了,於是他把珍貴的大鹹菜都送給了爸爸。
不知道這一段大家怎麼看,反正我媽看的時候一直在喊,咋給孩兒帶這麼多大鹹菜,鹹菜吃多了致癌!

  不過 @軒轅若行 提醒我說,四川的泡菜腌制時間短,亞硝酸鹽含量低,吃的就是家鄉味。

  噹噹當!!!剛剛知道了泡菜的新吃法!由 @hh zz 提供。重慶火鍋收尾的時候,來一碗乾飯配泡菜!想我當初去四川的時候每天都沉浸在各種火鍋各種串串各種缽缽雞各種兔腿里,冷落了跑菜嗚嗚嗚。

  第四個糖水的故事,可能是我作為一個北方人,不懂南方人用一碗糖水招待未來女婿的這種方式。我姐夫當年來我家的時候,先和我姑姑姑父吃了一頓飯,姑姑姑父做了一大桌子菜,他們又到爺爺奶奶家吃了一頓飯,爺爺奶奶又做了一大桌子菜,基本都是過年吃的菜的規模。
另外糖水我覺得,還是紅豆啊芋頭啊什麼的好吃,加了蛋總覺得怪怪噠。也可能是因為我沒吃過加蛋的糖水的緣故啦。

@軒轅若行 告訴我說在那邊糖水蛋也很流行,而且也會給女婿做好吃的,所以都怪我沒見過世面了。誰讓節目不給我好好介紹的!就整了碗糖水放出來!【摔

  最後就是各種湯的故事,生孩子的過程好長啊。最後就開始做各種湯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爸爸媽媽給做的是促進傷口癒合的湯,而公公婆婆做的是促進產婦下奶的湯。

  恩,全世界還是爸爸媽媽最好了。

  我不喜歡這一期舌尖,不僅僅是因為他沒有給我介紹好吃的,關鍵是它連磨磨唧唧講了那麼久的故事也都不是什麼好故事。

  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做美食節目就做美食節目,拍感動中國就拍感動中國, 不要在美食節目里做感動中國。」

  如果連五年不回家,老人病危也不去看,也被央視宣傳的話,我真的建議導演好好想一想家的含義。

   打著家常的旗號,卻連家是什麼都不明白,這才是更大的敗筆。


煽情太過,跑題嚴重,拉小提琴片段冗長,拖沓,與主題相關性太差,簡直是插播了一期《藝術人生》,少有的點題部分除老師請客還在算在譜上,選擇河南媽媽燒上海紅燒肉出鏡簡直令人大跌眼鏡。畢竟作為美食紀錄片,煽情的故事不應該是主體。何況這個冗長的故事體現出的價值觀,家庭觀念實在有待商榷。看完之後甚至有覺得是推銷主人公自身,有為她將來打廣告之嫌。


太爛了 和美食沒有關係

煽情就算了 感覺還特假

一個學音樂的孩子 老媽全程陪讀 每年出國比賽 還有老師一對一授課 但是卻因為沒錢5年來沒回家和老爸見面

誰信?


中國人在舌尖上的技藝堪稱精深博大、源遠流長,當真磨礪了上千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2》乘了上部之盛威、口碑不絕於泣下,飽足了廣大人群眾的目欲、心欲或口腹之慾。眼見節目中一位母親為子女所做出的深沉付出與奉獻……我知道,用自己的舌尖體味不了別人世界,便不禁遙想起那部膾炙人口的《三國》來。

《三國》里有關口腹的事物數不勝數,故事中的人物在歷史上更不乏美食大家,其中首屈一指的是曹操,甚至有專著《四時食制》存世。我實在難以想像,擁有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這諸多頭銜的曹操竟然還是美食家,如此生動的名頭簡直將曹操從「偉人」向「人」拉近了一步,試想歷史上如果多些這樣豐富的人,就算有些奸詐倒也無妨。

探究美食者功力往往要以小見大,演義中,彰顯曹操舌尖上功夫的物事當屬梅子。那年,劉備落魄寄於曹操籬下,整天種菜澆園藏匿自己的雄心。一日孟德請來玄德,說:「適見枝頭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張綉時,道上缺水,將士皆渴;吾心生一計,以鞭虛指曰:『前面有梅林。』軍士聞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見此梅,不可不賞。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會。」說的正是「望梅止渴」的事,接下去,更有了著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梅子性平味酸,入肝肺,平火生津,與酒煮和,辛散與酸斂完美和諧於唇齒之間。所以,曹操是個內心細膩的人,品的出食性。劉備此來全以為是鴻門宴,處處謹小慎微。而曹操一定是喝酒喝得美了,才說得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這樣的酒話,他對劉備的戒備之心顯然遜於曖昧之情。兩人用舌尖品評了一個天下,正式拉開了《三國》的鴻篇巨幕。

要說劉備自己關於食物的故事就要糟糕的多。劉備匹馬來投曹操的時候「途次絕糧,嘗往村中求食」,由於劉備群眾基礎好,人們爭相供奉飲食。一天投宿到了一個叫劉安的獵戶小伙家中,小伙得知是劉備,又一時找不到獵物,竟將妻子殺掉取肉供劉備食用。劉備還問「此何肉也」,答「狼肉」,於是不疑,飽食一頓,大跌了讀者眼鏡。曹操得知此事後,命人「以金百兩往賜之」,也許正是因為有許多劉安這樣的人,成全了他人的舌尖,才成就了後世的三國。

當然,還有很多人憑著才智與舌尖功夫來實現理想和訴求,例如後來諸葛亮「舌戰群儒」。不過,總有些人愛好利用自己的功夫來謀動他人的乳酪,其中最有名的該是楊修。楊修的聰明,盡人皆知。他看見曹操在奶酥盒上寫了「一合酥」,便慫恿各位同僚一人來一口,曹操知道後雖然也笑了,但實際心裡卻是厭惡。又一次魏軍出征,正在僵持不下進退兩難之時,曹操傳下值夜的口令「雞肋」,楊修見傳「雞肋」,「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並對人解釋「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軍心也因此大動,楊修隨即獲罪慘遭殺身。他智商一流,情商確實在不敢恭維,畢竟,雞肋無肉也是肉,何況是對於最愛吃雞的美食家。不知道楊修至死時有沒有明白,自己逞了口舌之快,卻是替主公操了僭越之心。

舌尖上的三國說不盡,不過道理似乎有一個:如果你不理解我們的世界,不懂得我的口味,就別指望拿我去成就你的什麼「舌」與「國」


明顯沒有把握好美食記錄與人文情懷之間的平衡。相比第一季第二季融入了更多人文元素於其中,個人認為是一個不錯的改變,品味美食本身的過程中也能體會美食背後被人所忽略的勞動人民的艱辛,使整部劇更貼近中國,而不單單只是局限於「食」這個層面。但是!第四集無疑沒有把握好家常這個主題在這部劇中的表現方式。導演在如何通過美食引導主題的方面產生了偏差,過多的渲染了情感方面的話題而忽視了美食的表達,不免讓人感覺有喧賓奪主之嫌。當然也可能是由於這集的主題「家常」本身更需要融入更多的社會元素來表達,導演為了迎合天朝高層一貫喜歡的煽情路線用來同化人民的思想的習慣,迫不得已而為之。

由於舌尖2每集擔任的導演不同,所以我們並不能單單通過第四集差強人意的表現而為整個第二季的表現定下消極的基調。在融入了社會人文元素之後,舌尖2整體的表現還是更趨於飽滿的!


真的只想單純的看捎帶點人文特寫的美食紀錄片,第四集是紅燒肉歷史地位下降的一集,PS:我做的都比那媽媽好········我只想單純的吐槽!


推薦閱讀:

有沒有什麼精彩的西餐紀錄片?舌尖水平的。
台灣人怎麼看待《舌尖上的中國》?
如何把食物相關的文章寫出類似《舌尖上的中國》的風格?
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2》?
到目前為止,最讓你印象深刻的一道美食?可以有故事。

TAG:紀錄片 | 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