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古羅馬的平民覬覦執政官的位置,他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才能成功?
讓我們合理的展開假設吧。可分為共和國時代和帝國時代兩種情況。
說參軍參政兩條路的。。。每個羅馬公民都要在軍隊服役,所有一切武裝包括軍職都需要以平民(civilian)身份進入羅馬城內,除非是參加凱旋閱兵(Triumph)。在古羅馬社會,仕途戎旅根本就是合二為一的。
這個問題在帝國時期根本invalid
只能在共和國時期討論。
要討論這個問題,必須對古羅馬的官職magistracy 有一定了解。必須要知道:
1 patricians 和 plebeians (還有equites)2 cursus honorum在具體的case上我們可以看
1 凱撒Caesar2 西塞羅Cicero3 克羅迪奧斯Clodius (tribune)首先
1. 秩序之爭Class Struggle504BC 布魯圖Brutus將傲王塔坤尼斯Tarquinius Superbus趕下王座後,共和國經歷了幾百年的Class Struggle。需要指出的是,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階級鬥爭,即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這種以財富定義的階級鬥爭。兩個階級,Plebeians和 Patricians 之間的區別連學術界都沒有找到準確的定義,一部分觀點認為可能和古羅馬宗教有關。儘管Patricians普遍比Plebeians來的富有,人數也少得多,但是Plebeians中不乏富有的單位。這兩個身份都是世襲的,在財產達到一定數量後,可以被稱為Equites騎士。在共和國初期,所有的重要職位都由Patricians擔任。Plebeians出於保護自己的權益,出現了Tribune保民官這個職位。在376BC,Lex Licinia Sextia被通過,法案規定最高行政官2個Consuls中的一個必須一個是Plebeians身份。又,在287BC,Lex Hortensia規定,Plebeians通過的法律對全體羅馬公民有效。一般來說這象徵著古羅馬 秩序之爭Class Struggle的結束。
所以首先題目中對「平民」定義就很不明確,Plebeians? 還是指真的什麼都沒有的屁民?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下羅馬的官職(magistracy)
2. Cursus honorum羅馬的晉陞機制我想字面翻譯為「名望之路」,或者就叫「仕途」。只是羅馬的文官和武官是不分家的,因為所有羅馬公民,成年男子都必須服役十年,服役後才能參加競選。(Sulla蘇拉的constitution把之前的傳統仕途體系化了,原來沒有年齡的限制,82BC之後開始有了)Quaestor
仕途中最低的職位,選上後直接進入元老院。最低年齡30歲。一共20個,之後不斷增加。職能是管理國庫。比較搞笑的是在龐培和凱撒內戰開始以後,龐培和元老院慌忙中逃走,連國庫里的錢都忘了,只留了一個Quaestor在國庫門口,凱撒來取錢,Quaestor不讓,凱撒就叫人把他抬走了。。。Aedile
分成兩種aedile plebis 和 aediles curules。各2個,還來繼續增加。最低年齡37。管3樣東西
1. 基建設施,比如水管,廟宇維護。2. 發麵包給屁民(失業金)。3. 負責娛樂活動(比如開個春晚之類的)。Praetor
Praetor主要管的法律,分成兩種,Praetor peregrinus和 Praetor urbanus,各4個,顧名思義,一個是管羅馬公民和非羅馬公民的糾紛,一個是羅馬公民之間。Praetor既可以立法,也可以司法。最低年齡40。從praetor開始的官職,是有Imperium的。Imperium的是一個法律權力,既決定他人生死的權力。羅馬軍官帶兵的法律依據既是Imperium。Consul
一共2個,擁有立法司法執法的各種權力,擁有Imperium戰時統帥。(緊急時刻元老院會指派一個作為Dictator,但為期六個月)。Consul之間又相互否決權veto。最低年齡43歲。以上四個職位,當上之後即可進入元老院。
Tribune
保民官一共10位。這個職位只能有Plebeians擔任。和其他執政官不同的是,這個職位主要是比較被動的。體現在:1.Tribune具有否決權。2. 任何人不能對起動武,既Sacrosanct, 任何動武者都可以被其他任何人殺掉,不受任何處罰。3.Tribune必須在羅馬城內。
在元老院開會的時候,Tribune是坐在門口的。以上所有的官職都是一年任期。任期內無法被起訴。
Censor
這是一個很特殊的職位。每五年選一次,18個月有效,主要負責人口普查,誰可以進元老院,誰不能。但是共和國後期這個職務基本就廢了。。。Pro-consul和Pro-praetor
古羅馬進入地中海與迦太基和古希臘城邦爭霸之後,領土不再限於義大利本土,於是有行省provincia出現。這些行省需要有政務官governer去督查,負責稅收,流動法庭等事務。往往擔任這些職位都可以讓政務官的一夜暴富,而只有在Praetor或Consul的職位上過完一年任期之後,才有資格被派往行省。這時就出現了Pro-consul和Pro-praetor,意為,在羅馬城內,前任consol和praetor為市民Civilian,而在被派往行省行政時,則是以consul和praetor的法律地位前往,擁有Imperium,可帶兵打仗。古羅馬的這一個晉陞體系的遊戲規則,主要還是在元老院階級的手裡玩轉的。也就是說幾大家族輪流坐莊,最典型的寡頭政治(oligarchy)。從布匿戰爭起,羅馬的戰事擴大,給許多在軍事上有才華的貴族提供了展現能力的舞台,比如大西庇阿Scipio Africanus只是Quaestor,沒有Imperium。在羅馬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得帶兵打仗,並且一舉成名。這個階段跳級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直到Marius7次當選Consul之後,開始出現了問題。你想一下,從Quaestor到Consul名額遞減,貴族這麼多人想要坐到Consul,競爭實在太激烈了。羅馬是一個特別重視傳統的民族(Mos maiorum),如果時勢沒有造就太多半路殺出的新星來跳過這個晉陞制度,那麼這個遊戲還玩的下去。反之則不然。所以蘇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82BC把整個晉陞的道路也就是Cursus Honorum給做死了。往後只有Pompeius龐培和Augustus奧古斯都遊離在外,甚至Caesar凱撒都是跟著遊戲規則來的。
1. Caesar
說到凱撒就不得不說龐培,就像劉邦和項羽。龐培並沒有按照仕途一步一步走,他的崛起 源自是其父龐培斯特拉堡Pompeius Strabo的突然死亡(有說是被雷劈死的。。。)。龐培斯特拉堡Pompeius Strabo本身就是在蘇拉同盟戰爭Social War時期最重要的將領之一,他死後,根據羅馬繼承法,類似多年之後19歲的奧古斯都繼承了凱撒的政治資本,龐培得以一夜之間成為舉足輕重的大將,當然,龐培本身也是個非常有能耐的軍事將領,通過各種巧取豪奪,一時權傾天下,無人能敵。
凱撒的崛起和龐培不同,是非常按部就班的。早年家裡雖然名字顯赫,但實際影響力卻並不出眾,有點家道中落的意思。像別人一樣,他現在軍隊中服役,表現出色,之後更是潛心學習法律和修辭,也受到克拉蘇的青睞。從69BC起被選為Quasetor,65BC被選為Aedile,62BC被選為Praetor,最終在59BC,與龐培克拉蘇結盟,成為Consul。凱撒是真正的文武全才,又有非凡的魅力(Charisma克里斯馬),一步一個腳印做完Consul之後行政算是已經到頂了,凱撒開始放眼於武功,征服高盧。論武功,凱撒未必比得過龐培,但是凱撒總能勝在出其不意,最終在內戰中獲勝。看凱撒的政治生涯,沒有跳過任何一個層級,即使龐培在70BC到60BC階段是羅馬最強大的軍閥,凱撒也沒有任何浮躁,可以說積累了從基層到頂端的全部經驗,也對體制本身的問題有自己的思考(不像龐培和其他元老),等到60BC到50BC已經能與龐培抗衡,有資本和整個元老院徹底決裂。看凱撒的一生,是真正的開掛的。2 Cicero
西塞羅在63BC當選上Consul時,被成為Novus Homo,字面意思為新人,特指祖上沒有任何進入這個元老階級的政治家。西塞羅的家庭背景非常不起眼,但並不代表他是一貧如洗的屁民。他生於Arpinum,而不是羅馬,和著名大將馬略Marius是同鄉。他的家庭是騎士階級,既非常富有。所以他從小就接受著最好的教育:古希臘的修辭,和古羅馬的法律。在軍隊服役之後,西塞羅決定開始仕途,師從古羅馬共和國時期最著名的法學家Jurist 斯凱渥拉Scaevola,又憑藉自己逆天的語言天賦,在羅馬的法界一舉成名,成為最耀眼的律師。75BC他成為quaestor,69BC aedile,66BC praetor,63BC成為consul。在當選consul之後,西塞羅幾乎憑藉一己之力,在元老院舌戰群雄,平定了喀提林陰謀Catiline Conspiracy,風光一時無二。西塞羅自然是有通天的簧舌,但是最終讓他喪命的也是他的雄辯之才。他在元老院雖然影響力重大,但是並不是最狡猾的政治家。由於多次辱罵馬克安東尼M.Antonius,在43BC被掌權後的安東尼下令殺死(proscription)。3 Clodius (tribune)
題主既然說 是覬覦對執政官的職位,那麼如果當不上執政官,也至少對其權力進行一定的挑戰。選擇看克羅迪奧斯Clodius 而不是更著名格拉古兄弟Gracchi Brothers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也用來反駁 夏秭仲 的回答。悉數共和國最後有一定影響力的保民官,只有Clodius和格拉古兄弟。格拉古兄弟分別在133BC和121BC利用保民官的身份煽動民眾試圖進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最終進行但是他們本人都被做掉,也就是說他們本人其實什麼都沒有做成,卻把性命賠了進去。元老院的警覺最終在40年後的蘇拉改革中徹底實現,既保民官這個職務被削弱了太多了。而克羅迪奧斯Clodius一時興風作浪,可以說是鑽了權力一時真空的的空子。Clodius 原來是Claudius,是一個顯赫Patrician的名字,但是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Clodius,更貼近大眾,然後找了一個比自己年輕很多的Plebeian收養了他,於是他就變成Plebeian,可以競選Tribune了。在58BC,Clodius當選保民官。此時,凱撒已經進軍高盧,龐培放下了兵權。Clodius為了爭取屁民的支持,通過lex frumentaria,給屁民免費得糧食,然後把之前被元老院禁止的幫會Collegia重新建立起來,自己暗中做老大,所以一時之間,羅馬變成了銅鑼灣,看誰不爽就揍。他不僅藉機把西塞羅流放,還羞辱了龐培。最後龐培忍無可忍,以彼之道還之比身,叫了一個手下米羅Milo招收角鬥士,也弄出了一個黑幫與之抗衡。最後53BC時兩個人狹路相逢,開始火拚,最後被Milo搞死了。Clodius的曇花一現,本身是借著體製作威作福,頗有小人得志的感覺,但對共和編製內真正能夠翻雲覆雨的人(比如龐培)是起不到任何威脅的。最終也是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總結一下,
如果是在中國,要揚名立萬,無非就是考取功名,要麼就是替天行道,沒有什麼投機取巧的機會。而在羅馬共和,又能有什麼投機取巧的方式?如果你是屁民一個,對不起,你真的沒有任何機會。但如果你本身雖不是寡頭之一,卻又或多或少掌握一些稟有的資源,那就只能在此基礎上靠自己的文韜武略,來改天幻日。有人說中國近代史是地獄模式,一步錯步步錯,那麼羅馬共和的轉型的百年,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終於寫完了。p.s 羅馬人似乎算年齡算的是虛歲。就是說生下來就一歲的。hmmm我都快忘了這裡還有個草稿來著。。。 @金煜寒 的回答已經非常好,我就只是補充一下。
=======================================可以很明確的說,完全不可能。古羅馬共和國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雖然不同社會階層之間可以流動,但從平民到執政官這樣大的跨越卻堪稱「傳奇」難度,不曾有過通關者。從羅馬建城到奧古斯都建立帝制的漫長的五百多年間,有的名門望族逐漸沒落,有的家族漸漸興起,但極少見到某個家族、甚至某個人在社會地位上火箭式的上升。由於羅馬共和國沒有君主,所以一個social climber只能一點點地混進那些名門望族的圈子,以期望逐漸提升自己家族的聲望,爭取幾代人之後出一個官員,然後才敢讓後代的後代去覬覦執政官。
題主所說的「平民」,想必指的應該是出身社會底層的普通貧困老百姓,而非古羅馬「平民階層」的Plebeian。羅馬傳統上的統治階層被稱為Patrician,詞源自Patres,有「父親」的意思,傳說中最早是羅慕路斯建立羅馬城時第一批一百位元老院成員的後代。傳說畢竟過於有浪漫色彩,更可靠的推測是,Patrician階層是那個最早建立羅馬城的氏族,而Plebeian階層則是幾百年來他們的門客、釋奴與其他或被征服或主動依附的其他氏族後代。時過境遷,這些昔日的平民中不少人在財富上與其他望族已經不分伯仲,其中的佼佼者經過漫長的鬥爭,也開始能夠獲得執政官的寶座。
總的來說,羅馬共和國的統治階層是一個雖然競爭激烈、但相當封閉的小圈子。在古羅馬,如果一個人是他的家族中第一個成為執政官的,那麼他便會被稱作「新人Novus homo」。在維基百科上可以查到這些「新人」的列表: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vus_homo#List_of_novi_homines:Lucius Volumnius Flamma Violens (elected 307 BC and 296 BC)
Gaius Duilius (elected 260 BC)Gaius Fundanius Fundulus (elected 243 BC)Gaius Lutatius Catulus (elected 241 BC)Gaius Flaminius (elected 223 BC and 217 BC)Marcus Porcius Cato (the Censor/Elder) (elected 195 BC)Lucius Licinius Lucullus (elected 151 BC)Lucius Mummius Achaicus (elected 146 BC)
Gaius Marius (elected 107 BC, 104–100 BC, 86 BC)Gnaeus Mallius Maximus (elected 105 BC)Gaius Coelius Caldus (elected 94 BC)Marcus Tullius Cicero (elected 63 BC)Marcus Vinicius (appointed suffect consul 19 BC)Gaius Pomponius Graecinus (appointed AD 16)Gaius Cornelius Tacitus (appointed AD 97)首先我們看這15位幸運兒中的最後三位,他們並非選舉產生,而是由皇帝委任(當時已經進入帝國時期,元老院已經開始淪為橡皮圖章)。這三人中前兩位是奧古斯都時期的將軍,被恩公破格提拔,是其在元老院中的心腹勢力。Marcus Vinicius是出身騎士階層,Gaius Pomponius Graecinus的社會出身我沒查到,但能跟帝國顯貴呼朋喚友,出身也不會差。Gaius Cornelius Tacitus就是大名鼎鼎的歷史學家塔西陀,他祖上是從事文書工作的釋奴,到父親這一代已經是帝國官吏了,出身也蠻不錯。
回過頭來看共和國時代五百多年間的這12個新人:
第1位仁兄是羅馬Plebeian階層中第一位當選執政官的人;
第2位Gaius Duilius,軍旅出身,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執掌海軍,是「阿非利加征服者」大西庇阿的同事;第3位Gaius Fundanius Fundulus是第二次馬其頓戰爭中的將領;第4位Gaius Lutatius Catulus,第一次布匿戰爭中海軍將領,曾做過騎兵將領和軍事保民官,也是個Plebeian;第5位Gaius Flaminius,陸軍將領,又是Plebeian,曾倡導改革;第6位,老加圖;第7位,Lucius Licinius Lucullus;第8位,Lucius Mummius Achaicus,曾下令摧毀科林斯城;第9位,馬略;第10位,Gnaeus Mallius Maximus,任上被Cimbri人擊敗;第11位,Gaius Coelius Caldus,Plebeian;第12位,西塞羅。大略看來,這12個幸運兒中恐怕也沒誰真正來自於社會底層,更多是來自殷實但並不顯赫的次級權貴。以最著名的三個人為例,老加圖的家族是Plebeian中的名門;馬略來自羅馬的「衛星城」Arpinum,祖上是被征服的羅馬同盟者,幾代之前才拿到公民權。雖然他的父親雖然按照普魯塔克的記載是一位農人,但現代歷史學家也認為他並不窮,這樣才能供兒子networking;西塞羅與馬略一樣來自Arpinum,祖上並非羅馬公民,到他父親這一代已經是一位騎士。這兩個人可能是所有獲得imperium者中出身最卑微的了,但也絕不是什麼屁民、屌絲。
總而言之,如果你作為一個立志取得最高權力的穿越者,不幸降臨到一個古羅馬貧苦人家,那麼還是趕快回來吧。下面我主要以羅馬早期帝國為例,試著回答這個問題,請多多指教:
一句話,在羅馬帝國那樣的等級社會裡,平民們你只活一輩子的話是幾乎不可能跨越幾個社會等級來當上consul的,題主可以洗洗睡了……
同意 @金煜寒同學的說法,在羅馬帝國想要往上爬,尤其是題目指定了要到consul這樣的位置,一定是要通過在軍隊服役這樣一個過程的。如金同學所說,題目對於平民的定義不清楚,為避免麻煩,我直接把從最低等級的slave如何走上consul甚至emperor大皇帝的全部通關攻略給你說了吧。首先請看社會等級,作為身處底層的slave和羅馬皇帝中間的等級差包括:Slave--Freeman--Roman citizen--Equestrian order--Senatorial
order (Consul)--Emperor.請注意,每一次階級的跨越都是幾乎需要幾代人的奮鬥的(下面會具體說明),所以如果理論上來看,平民和consul差的不是那麼幾十年的努力和運氣,完全就是徹徹底底地被甩了幾輩子的事情,拼爹拼爺爺都沒用。下面具體說:1.
從slave奴隸到自由人freeman:顧名思義,既然是slave就沒啥好說的,給主人好生伺候著,等著哪天主人舒服了還你自由身吧(也有公共奴隸,也就是為大眾服務的奴隸,由地方官magistrate解放)……當然slave也不是說就搞得像是美國黑奴一樣,奴隸也照樣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掙大錢,只是身份差人一等,沒有主人解放你就沒有辦法。對了,奴隸的子女也還繼續會是奴隸。2.
從freeman到Roman citizen: OK, 哪天你終於盼到了主人高興了,賜給你自由身。可是這個時候你的身份仍然和羅馬帝國沒什麼關係,它也不會保護你的諸多權益,因為你不是freeborn. 一種升遷的可能是你加入羅馬軍團的輔助部隊Auxilia,屢建戰功( @梁瀟華 同學指出是干到退役即可),通過服役被授予羅馬公民權利。不然的話,除非趕上了像212年羅馬皇帝賜予所有freeman羅馬公民身份或者其他皇帝授予的好事,你這輩子的等級跨域就算差不多了。可是你不是freeborn,你兒子是啊,所以你的兒子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會自動升級為citizen,恭喜。當然,前提還包括孩子他媽也必須是freewoman.
OK, 這樣就過去了一代。3.
從Roman citizen到Equestrian order. 終於你憑藉著自己老子的努力,成為了光榮的羅馬公民之一,以後就算犯了天大的罪過,也可以獲得直接砍腦袋而不是被釘十字架的權利了(羅馬公民的權利之一)!可是這個時候,你還是和羅馬的政治沒什麼直接關係啊。這個時候的升遷渠道有三個:
1)加入地區市政建設,成為一名光榮的市政貴族(municipal aristocracy), 然後就和freeman跨越到citizen一樣,看RP等著羅馬帝國的敕封吧,搞不好又是幾代人……
2)拚命掙錢,成為地區的富豪,引起帝國的注意,然後說不定哪天你就得到了皇帝的庇護(patronage),被光榮升級到Equestrian order。不過,和citizenship一樣,作為一個ex-slave,你是不可能擔任公職的……所以,有錢了也沒用,等你的兒子吧……
3)繼續參軍打仗,羅馬帝國就有這麼一條簡單粗暴的升遷法則。簡直就和科舉差不多,人人都能參軍(雖然要先去雜牌軍……),人人都能通過建立軍功來升遷。等到你死裡逃生,終於建立戰功(也就是干到centurion百夫長的等級),也就自動會被升入Equestrian order,不過你這一輩子就差不多……綜上所述,從citizen跳到Equestrian order絕對是個大坑啊,沒有個幾代人的努力是拿不下來的。對了,進入到Equestrian order貌似有一個財產的最低限制:400,000 sestertii(不知道怎麼翻譯啊,銀幣?)。就公元100年內的物價而言,900到1,200 sestertii大概是一個羅馬軍團普通士兵一年的工資,這麼說大概是當400個月,將近20年當兵不吃不喝存下來的錢。4.
從Equestrian Order到Senatorial Order.現在祖宗們要麼拚死沙場,要麼獲得敕封,你終於進入了位列帝國前10%高人一等的階層了,成為一名年輕的百夫長了(在這一點上Equestrian
Order的獲得是子承父位的)!而且因為Equestrian的身份,你開始可以進入帝國的政治和軍事的管理階層了!可是沒辦法,你得從最低一級的軍官作起,也就是tribunes,輔助部隊Auxilia的指揮官,然後是中級的procurator, 很可能是管理地區的財政官員;最後成為高級的prefecture, 可能被任命為埃及地區(帝國糧草重鎮)的糧草及戍衛部隊長官。從低級到高級,又不知道花掉了多少代人的努力……到了地區最高的長官,同志們你們就不要再妄想當consul了好不好,已經很不容易了……好……下面是往元老院senatorial
order,帝國前0.01%貴族的跨越(Augustus初期senator只有600人)!進入元老院階層首先又是要有錢:1,000,000 sestertii的准入門檻。然後大概有兩種情況可以進入元老院階層:
1)和皇帝搞好關係,有皇帝直接敕封進入元老院!
2)和元老院那群貴族們搞好關係,被任命為quaestor, 這個官職就如同centurion一樣,意味著進入相應的階層。而且剛進入的元老們被稱作novi
homines,就是新人的意思,你就慢慢熬,慢慢發展自己的羽翼成為元老中的元老再謀取更高的官職吧,一熬又是幾代人…………5.
Senatorial order到Consul. 其實從senator到consul並不算得是特別難的事情,相比於階層之間的跨越,從quaetor到consul畢竟也只是同階層不同官職的升遷而已。在這裡一系列的升遷, @金煜寒兄說得很清楚了。稍微要補充一點的是:羅馬帝國時期在元老院系列官職的仕途,非常取決於你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在和平時期(Augustus時期到第三世紀危機前)。比如著名的Pliny the Younger, 出身還在Equestrian order, 因為養父及其朋友的幫助,被選為quaestor. 其後即使沒有在軍事重鎮省份任職歷練的經歷,也憑藉著和皇帝Domitian的賞識,當上了consul和praetor一系列高官。不過當然帝國時期的consul自然不能和共和國時期的consul同日而言。所以,還剩下的一步:成為emperor羅馬皇帝。6.
成為羅馬帝國皇帝。這最後一步還真是完完全全看PR,看時勢的一步,非人力所致了。一般來說,在羅馬帝國前期(戴克里先以前)做成皇帝的除了繼承父輩以外,要麼通過內戰,要麼就是在五賢帝時期(安敦尼王朝)被前任皇帝收做養子然後承繼大位。前者可以看取代尼祿皇室一脈,改朝換代的Vespasian(中文翻譯做葦斯巴薌,這啥啊……), Vespasian所在的家族並不顯赫,只是在祖父一輩才進入到Equestrian階層,在他這一輩的大哥才進入到senator一系列的仕途中。最後還是在尼祿自殺,多人稱王的爭霸中才被元老院封為皇帝的;後者五賢帝時期悉心培養繼承人真是空前絕後的難得啊。能等上帝位的,同樣需要有和皇帝非常好的關係……比如Trajan的繼承者Hadrian,
兩人首先是來自西班牙的同鄉,然後有在多次征戰中共同坐鎮,同時Hadrian幾乎歷經帝國所有高位,最後Hadrian才繼承的帝位,承繼了就算了,Hadrian然後還搞出了同性戀的傳聞……真的不是好基友不成活啊……
值得一說的是,在羅馬帝國的危機時期(第三世紀危機),因為軍隊擁立的先例已開,出現了大量擁軍而起的皇帝,先後起來的皇帝高達數十位,但是鮮有善終者,先後不是被入侵的北方和東方敵軍殺死,就是被部下拋棄殺死。可見,羅馬皇帝也不是好當的,羅馬的軍國制度註定了皇帝必須同時是統軍的大將,而不能是深居宮中的書生。
好了,羅馬帝國時期從奴隸到皇帝之間的征途就是這樣。---------------------------------------分割線---------------------------------------------------------最後說說幾點結論:1.
古代的貴族等級社會裡,級別高一級就意味著相隔祖宗幾代的努力和運氣,你就算戰死沙場也沒用,收益的最多也就是你兒子。而在古代那樣惡劣的環境,要是子嗣們死得早或者遭遇個埋伏戰死沙場,那麼什麼努力都白費了,能從普通羅馬公民升到元老等級的,都是運氣極佳的人精啊。2.
要說羅馬帝國社會升遷的渠道也有,就是通過軍事立功一層一層往上走,可是這事情一靠自身素質;二靠指揮官指揮,雖然羅馬軍隊牛逼,要遇上森林埋伏軍團全殲也沒有辦法;三還要靠祖宗給的資本(freemen只能加入輔助部隊當普通士兵;citizen可以加入光榮的羅馬軍團,可是升上了Equestrian只能是輔助部隊的指揮官;只有senatorial階層的才能當上王牌軍隊的指揮官建立最大的功勛)。
3. 再扯遠一些:看起來還是我天朝的科舉制度等平等啊……寒窗十年,也就十年吧,就可以窺探「早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榮耀了,可是對於最普通的羅馬人來說,沒有家族上百年的基礎是絕不可能的。話又說回來,中國古代這些容易的得到的失去的也快,而羅馬苦心積慮經營建立的家族要毀滅也難,還是一個社會階層上下流動的問題,誰讓中國古代的大臣們(比如,和同時代的漢朝比較)動不動就被滅族;而羅馬元老院的那些家族們一把持帝國就是幾百年啊!
4. 在羅馬早期帝國時期(即第三世紀危機前),Consul的地位式微,自然不能和共和國時期的地位相比,相信這也是前面的答案將討論僅限於共和國時期的原因。不過無論怎麼說,因為早期帝國的皇帝們仍然沒有撕破臉直接稱帝的緣故(稱號是Principate),帝國的體制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附於舊的共和國體制上的,因此原來的共和國官制以及元老們的崇高地位還是鮮有大的變化的(當然皇帝的影響變得很大),Consul自然也保留了下來,紀年也仍然是按照所在年份的兩位Consul來記錄的。具體的考證可以從維基百科英文開始。
5. 術語翻譯的問題:
抱歉我是一是懶得去查,因為平時研究用慣了英語,而中文在羅馬史方面的研究尚未成體系,本大量依賴外文資料;
二則中文翻譯良莠不齊,關鍵是翻譯出來的名字不見得比原名好記,所以索性保留英文原名,也方面諸位在網上線下查證。對了,以上回答的材料和引述,大多採用自Roman Lives: Ancient Roman Life as Illustrated by Latin
Inscriptions一書的引論,最近在做羅馬墓志銘的研究,涉及到很多身份的問題,所以隨帶回答這個了。
如果不參軍的話,對於一個平民來說,首先要成為保民官,這個很簡單,能忽悠,熱愛政治,沒事兒發表點兒演說就差不多了;
接下來就是財務官,年齡下限32歲;
36歲後,前財務官可以參加市政官選舉,一般4個市政官中有兩個貴族,兩個平民。或者等到39歲後參選裁判官。再熬3年後就可以參選執政官了。
對於羅馬共和國來說,平民執政官並不少見。
----------------------補充一下:羅馬共和國的晉陞體系是非常完備的,平民和貴族皆有機會進入政壇一展所長,而體系中對待平民和貴族也基本上可以說是一視同仁(除了對貴族來說會放寬年齡上的要求)。仕途升遷基本上有文武兩個方向:從軍或是從法。對於貴族來說,參軍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因為畢竟軍隊是個講究裙帶關係的地方,升遷也相對容易;而對於平民來說,鍛煉自己的口才,在公眾集會上慷慨陳詞,在法庭上舌戰群儒顯然是一種更容易獲得注意和支持的方式。保民官這個職位並不算是晉陞體系里真正必須的一環,也就是說,你可以越過保民官這一職位,直接晉陞財務官。但通常來說,當保民官從而走上仕途是一個更投機的方式。《名人傳》《羅馬史》中經常會提到的與某些英雄人物同時代的保民官通常都是夸夸其談之輩,善於利用民粹心理,與當今的公知們實為一路貨色。共和時期和元首時期很難,不過到了帝國時代,普通人位列「執政官」並不是什麼特別難及的目標。在帝國時代,就有非常非常多的底層寒門位列實權百官之首,如魯費努斯,友皮特羅斯,彼得羅斯,約翰等等。在帝國時期,執政官實際上就是一個高級榮譽職務。不少高層文武官員都獲得過執政官的榮職,不過任期是一年。貝利撒留也獲得過執政官榮職,貝利撒留本身只是出身於色雷斯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罷了。約翰在出仕之前甚至連字也寫的很不好。也是一個標準的底層出身,被查士丁尼破格提拔為東方大區區長,吼擔任國務總理大臣,最後獲得執政官榮職。不過在那個時期,執政官這個職務沒那麼「緊俏」,算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東西,因為成為執政官就代表著要大量自掏腰包出資舉辦各種賽車運動以及參與市政公共建設,麽,反而真正的權貴倒是對這個避之而不及了。
贊同夏秭仲的說法,這裡補充一下。
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其實不僅是國家的政治首領也是軍事統率,當有戰事的時候一個執政官會率領兩個軍團(每個軍團大約4500-6000人)出征,所以執政官的軍事才能大多需要得到人民和元老會的認可。傳統上,執政官是是從貴族中產生的,但是人民參政的訴求無法被元老會忽視的時候,塞克斯提亞法就運而生,規定了執政官司必須有一個人是平民階級。
之後平民當選執政官的道路逐漸得到完善有了護民官這一職位,護民官由平民大會產生(全國人大代表,真正的代表),貴族無權干涉。職業發展如夏秭仲說的那樣,之後成為財務官(國家財政部兼管公務員人事)、市政官(國務院)、法務官(司法部,地位僅次於執政官,執政官不在時由法務官會代理執政官),之後進入元老院參選執政官。這是正常的平民參政的道路,也幾乎是平民成為執政官的唯一道路。
屋大維把共和國改為元首制後,羅馬執政形同虛設,更多的是一個榮耀頭銜和政治生涯中的一塊踏板。而且任命沒有什麼限制,憑著元首的喜好就可以任命。在帝國之下,皇帝經常地委任他們自己、被保護人或親戚為執政官,而無視年齡條件。例如,皇帝霍諾里烏斯(Flavius Augustus Honorius)一降生就被授予了執政官的職務。——維基百科
萬般皆下品,? 閉門造車也好。
在王政時代,世家背景很重要,平民要跟著自己家族的老大混,所以有的時候一個大家族有上萬人口;共和國時代,平民也有機會混出頭,最主要的一條路就是參軍,屢立戰功,像馬略一樣,就是個平民出身,共和時代執政官主要還是被世家大姓壟斷,平民有一個專門的官職叫護民官,護民官的身體是不容侵犯的,這個特權連執政官也沒有;後來到帝國時代基本上能給皇帝看中的人就可以當執政官了,而為了給皇帝看中,可以去做著名的律師,可以當皇帝的老師,當然也可以參軍立軍功
建議閱讀一本書——在凱撒的星空下全書不長,敘述方式還比較有趣,其中有專門一章提到了怎麼才能當上執政官
普通平民只能是參軍一條路,在軍隊中學習知識,如果能做到軍團財務檢查官的職位,那算是打開通往上層的大門了。對於家裡有點錢的平民也可以走律師這條路,比如西塞羅,但總體來講古羅馬是尚武的,走軍隊路線機會比較大,畢竟能成為西塞羅這樣的大知識分子概率基本為0。
參軍,戰功,轉從政。想辦法和貴族聯姻,然後進元老院。
中世紀羅馬帝國的主要行業,一個接一個都是世襲制,不允許那些從事這些職業的人改變其職業類,祖上是石匠後代還是石匠,祖上是船主,後代還是船主,如果逃離這個行業,其及後代將被判終身務農,把他們貶低到農奴的地位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這句話:「我在亞歷山大港,得知了龐培的死訊。」?
※SPQR在當今有什麼特殊意義?
※為什麼古羅馬公共衛生系統這麼出色結果到了中世紀歐洲卻反而退步了?
※古羅馬公共設施究竟有多強悍,中國為何沒有像羅馬一樣的完善交通網路,城市下水網路?
※義大利代表美食匹薩餅、意麵、意式燴飯Risotto等食物是由中國食物傳入產生髮展而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