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中的不同的避震器有哪些優缺點?

圖片來自【各類避震器】轉一個流弊的科普圖,我只見過六七種


謝謝邀請。

本人在怎麼判斷一塊機械錶的好壞,在京東和亞馬遜(中國)上網購是否靠譜?中曾就避震器的角度來甄別瑞士表是否是正品。在這個問題里再進行一個非專業、僅僅是做生意時所學補充的回答。

機械錶的一個核心部件就是擺輪遊絲。擺輪遊絲的作用就是相當於一個彈簧,在擺動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釋放動能,以使擺輪不斷地擺動。遊絲的來迴轉動被形象成為「馬仔」。在機械錶上發條的時候,相當於扭緊這個彈簧,然後讓它均勻的釋放能量,達到舉動指針的目的。遊絲作用的有效發揮直接影響了手錶的精度。(ps:除了手動上鏈,自動上鏈應是最常見的,其靠一塊重力陀上鏈。重力陀無論何時都會因重力而指向地面,相當於給遊絲上了鏈條。背透式機械錶經常能看到的那個能被你甩來甩去的就是這個玩意兒)

遊絲作為一個圓形,其圓心有一個紅色的點,一般選用紅寶石,其硬度高,相當之耐磨(ps,從紅寶石的色澤也能看出這個表真表假表,一般是人造紅寶石。色澤為深較好,帶點紫色那種。我們口頭常說一塊機械錶17鑽,21鑽,30鑽,就表示表裡面的紅寶石軸承的數量,一般來說越多越好)。這個東西就是擺輪軸尖,最細處大約和一個成人的頭髮直徑,非常嬌氣;而擺輪遊絲整個的質量大,有著槓桿的作用,如果沒有保護措施,一旦手錶受到劇烈震動後,擺輪軸尖肯定要被震斷或震歪。一旦壞了,維修是很麻煩的,而且修完也很難走准。這個時候就需要避震器吸收衝擊的能量,來保護這根軸。其關鍵的結構在於避震器底座和托鑽之間存在著45度的斜面,它們之間可以產生滑動位移,當托鑽沿防震器座斜面移動時,防震彈簧被迫隆起變形,因此吸收了來自擺軸的衝擊能量。除了起避震的作用外,避震器還有保油的作用,在托鑽和避震蓋眼之間,要加適量的手錶潤滑油;所以油槽越深越好(來自機械表避震器)。能夠實現上述功能的避震器,就為好的避震器。

入正題,講避震器。

就我所經歷的看來,不同的避震器,對這種避震作用的實現,效果不一樣。很多手錶專業書籍在理論上都闡述過防震器的工作原理,簡爾言之,手錶受衝擊或震動力的方向,可分解為典型的三種:(1)軸向的、(2)徑向的、(3)側向的。關鍵在於防震器座和防震器托鑽之間是斜面配合的(大約呈45度角),它可以產生滑動位移,防震器托鑽也俗稱「防震碗」, 當防震碗沿防震器座斜面移動時,防震彈簧被迫隆起變形,同時吸收了來自擺軸的衝擊能量。下一步,將是擺輪軸榫尖下端比粗的部位和防震基座孔的內沿相碰擊,擺輪軸這個部位直徑比粗,它能夠承受得住的。防震器僅僅保護的是擺輪哪個像髮絲般的軸尖,來自所有方向的受力(包括軸向和徑向的衝擊力)基本上都是這樣保護的(手錶防震器的結構、種類和作用)。但是通過早期瑞士製表師傅的實踐,印加百納那種衛生巾形狀的,是最有效的。其次如勞力士的KIF,就更有效的避震。就您的問題本身而言,避震器其中的作用機理是商業秘密專利,不好參透,要綜合性能美觀成本等方面(比如正品的印加百納,成本大概在10塊錢左右),不同的避震器的優缺點是很難回答的。只能夠說,市面常見到的手錶中,KIF與印加百納是最好的,其次是日系表,如蚊香型。基本上,它們避震功能都能很好實現。其次,成本(既入貨的價格)也能夠說明問題。即使有了貨,也沒有人能夠組裝,防塵、誤差,組裝工人的技藝等方面,對小企業來說都是很難控制的。早年我們廠做的機芯,就受到總是有頭髮和細毛掉進去的困擾,工人也很不聽指揮。一般來說,都是直接從印度、瑞士等進成品毛坯機芯,再根據需要打磨。本人家族企業做的機芯,有試圖仿印加百納的衛生巾的,但是不像。最主要受到精度的限制,使其主要效果在「山寨」上,而不是避震上。

附上一個綜合介紹避震器的文章,供諸君參考手錶防震器的結構、種類和作用


不請自來~

我們先來看看題主貼的圖片里,雖然有多達24種避震器,但是目前中高端機械錶中常用的只有兩種:Kif避震器和Incabloc避震器。

如圖

而在早些時候,常見的還有Kif A 和 Novodiac 避震器,它們分別是Kif和Incabloc的副牌。

如圖

目前Kif和Incabloc算是比較主流的兩種避震器。

從字面意思來看,無論是「避震」還是「防震」,其裝置都是為了通過自身結構的特點來對手錶脆弱的部件受到的衝擊進行緩衝,從而不致使機件產生損壞。避震器的作用究竟是怎樣體現的呢?這裡我用Incabloc避震器加以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當手錶從一米高的地方摔落地下時,疾速擺動的擺輪受到的衝擊相當於其自身重量5000倍之多,這對於直徑僅若干分之一毫米的擺軸軸尖來說,無疑是一個嚴酷的考驗。現在常用的避震器,通過其自身的彈性調節,基本能夠承擔的衝擊用重量來衡量在35克左右,如果安裝合理,基本能將這種瞬間的衝擊化解掉。避震器常見的工作模式有二,其一是外界的震動通過承載紅寶石軸眼及蓋石的托碗傳遞到避震器,並被避震器完全吸收,這種情況是對於較小的震動而言;其二是避震器通過迅速而精確的離心位移(形變)來緩衝震蕩帶來的擺軸移動,這種情況則適用於相對劇烈的運動。Kif和Incabloc的運作原理基本相同,有所不同的是Kif避震器簧片更加敏感,對於細微震動的調節性更佳。

示意圖

既然都說到了Kif和Incabloc避震器,那就多說幾句關於這兩種避震器的「坊間之爭」。現在鐘錶行業內流傳著一種說法,Kif相對於Incabloc更加「高大上」,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說法,或者說是基於表象的一種誤讀。我師父曾經和朗格等品牌的技術人員就此進行過討論,比較一致的觀點是:Kif適用於較小直徑的擺輪,而Incabloc則對較大直徑的擺輪調節效果更佳。

這仍歸結於二者結構的特點,Kif避震器相對纖弱,它能很準確地感知細微的震動並有效地做出反應,但是對於較大的衝擊則顯得稍微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Incabloc避震的簧片相對粗壯,能夠承擔的衝量更大,而對於細微的震動調節性也尚可,因此在使用範圍上便顯得很寬泛很多。獨立製表人新貴UrWerk的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獨立製表人協會(AHCI)成員之一的Felix Baumgartner就是Incabloc避震器的忠實擁躉,用他的話說,「Kif能辦到的事情,Incabloc同樣能辦到;而Incabloc所擅長的東西,Kif卻未必能行」。

由於Kif自身的特點所致,它的普及數量顯然不及Incabloc,不過其更佳「細膩」的屬性又是決定了其自身存在的價值。Kif的調節能力之細膩,還從另外一個方面體現出來,那就是很多高級製表還在擒縱輪的軸端採用Kif避震。在同樣的衝擊條件下,擒縱輪收到的影響遠小於擺輪,而這種變化仍能夠被Kif所感知並即時調節。

因此,盲目地說Kif比Incabloc高級的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很多高端表都同時使用了兩種避震器。

Kif與Incabloc的比較

以上~


推薦閱讀:

TAG:手錶 | 機械錶 | 避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