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中真正觸動了你內心的、不只是名氣大或者別人推薦的有哪些?
很喜歡《一個人的好天氣》,《東京塔》,《沉落的黃昏》,《挪威的森林》,《失樂園》還有《白夜行》,求推薦~
《嫌疑人X的獻身》記得當時哭得太慘,以至於到現在都不敢看第二遍壓抑了這麼久的淚點終於在石神痛哭那裡爆發花岡或者永遠不會知道 她不經意的一個微笑 成了隔壁那個男人一生中最美的信號
以此回答獻給石神
川端康成。
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他的作品,回想起來,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竟然是 花未眠 中輕描淡寫的第一句:我總是不可思議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我越來越意識到在人生當中那些真正的苦痛是終究無法索解的,時間洗刷不掉,在你一舉一動,一笑一蹙,字裡行間,它活在那裡,所以在不經意間,你都會留下淚來,但它始終在那裡,如影隨形,成為了你的一部分,隨你生伴你死。織田作之助 &<夫婦善哉&> 和幾個短篇.《賽馬》等,名字記不清了... 有一篇是&<天衣無縫&>吧,他有一篇寫棋手的,可與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媲美 . 不知道是翻譯還是什麼的關係,織田作之助的小說,不像無賴派那麼頹廢,反而有一股市井的鮮活.
田中英光 &<野狐&>相比他的老師太宰,我更喜歡田中英光小說裡面的那股子涼氣,他寫得比他老師的還要悲慘......致郁就找他了.
坂口安吾 肝臟大夫 櫻之花之開之下 其實更喜歡幾個寫泡女人和戰後世事無常的短篇........但是名字想不起來了.坂口隨筆里有大量寫嗑藥的
宇野浩二 枯木風景 講畫畫的,我特別喜歡講畫畫的小說,這篇又寫得這麼好.
森歐外 舞姬 雁 舞姬真情流露,雁是講做小妾的女人.
立原正秋 白櫻SU 漆花 漆花是立原的短篇小說最高峰
宮本輝 泥河 夢見街 蝴蝶
罓本加奈子 食物 最魔性的一篇...
不耐煩回憶了....基本上我看的日文小說都很偏呀.......
............唉,再說幾個罷.
安部公房 箱男 砂女 他人的臉
我不怎麼耐煩看卡夫卡和加繆,但是安部公房從頭到尾巴尖都喜歡得要命.村上春樹 禮拜二下午的草坪
這個短篇是最喜歡的...也不知為啥.樋口一葉 大年夜 行雲 濁流 十三夜
我不太喜歡青梅竹馬,太純潔了
林芙美子 浮雲 晚菊
浮雲是絕唱,晚菊是輓歌三島由紀夫 走盡的橋 旦角 志賀寺上人之戀
尤其是旦角和上人之戀,羨慕嫉妒恨,天縱之才,我一輩子要能寫出一篇這種水平的就好了大江健三郎 個人的體驗 我們的時代
............最愛!最近又發現一個:德田秋聲!!!假面人物 抗爭德田秋聲是和田山花袋同一時代的人物~~倆人都是自然主義的大手
太宰治 《人間失格》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三島由紀夫《假面自白》村上春樹《1Q84》乙一《ZOO》三浦紫苑《多田便利屋》都是極喜歡的。BTW,我很愛《白夜行》。《象的失蹤》
《獻給已故的公主》
1《多田便利屋》——故事真的很溫柔,人生真的很寂寞。2《惡意》東野圭吾——這絕對是一部讓人汗毛直立、背骨發涼的作品,直指一個人的心理能陰暗到什麼樣的程度。3《戀愛時代》野澤尚——兩個離了婚的男女,以各自陳述的方式推動著故事的發展。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互相鬥氣地為對方張羅新戀情,在轟轟烈烈的新戀愛時代過程里,最終選擇了正視內心的呼喚。故事挺好看,已拍成韓劇。雖一路糾結,幸喜劇結尾。4《深夜食堂》(漫畫)安倍夜郎——日式的小溫暖,總是我的菜。深夜的食堂,有關吃,有關情,每個客人身上總有一些故事只能在夜裡傾訴。5《野豬大改造》——其實看到最後,你會發現,那些嘻嘻哈哈的人,誰不是包裹著一層孤獨?
山本文緒《然後,我就一個人了》
昨晚臨睡前,想找本書翻一下。於是隨手拿起了山本文緒的這一本,想著是日記,讀起來不費勁,作為睡前讀物再好不過。
誰知竟然一路看了下去,凌晨一點的時候,肚子餓了,還跑到樓下美宜佳買了三個豆沙包。吃完又接著看,花了兩個小時全部看完。
沒有情節,沒有爆點,甚至連修飾都很少,但在閱讀過程中竟然有某種程度上的愉悅,吸引著我一口氣讀完。文筆清淡如水,好像一泓澄澈的小溪水,從你的心間流過,最後什麼都沒有留下,但你已經被治癒了。
嗯,其實,我也是一個人住。一個人吃飯、看電影、旅行、去醫院,這些事我統統都做過。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對山本筆下的生活特別有共鳴,只是我還不是自由撰稿人,但希望會有願望達成的一天。
中村光 Arakawa Under the Bridge 大江健三郎 《萬延元年的足球隊》 夏目漱石 《我是貓》 村上春樹 《1973 年的彈子球》 另外,前一陣子讀了一本雖然不太有趣但有些觀點很有啟發、很觸動了我的書,夢野久作的《腦髓地獄》。
人間失格 潮騷不過我最欣賞的作家是沙皇時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感覺托爾斯泰給他提鞋都不配啊。南無阿彌陀佛
德富蘆花《自然與人生》
「伊豆山已經銜住落日。太陽落一分,浮在海面上的霞光就後退八里。夕陽從容不迫地一寸又一寸,一分又一分,顧盼著行將離別的世界,悠悠然沉落下去。終於剩下最後一分了。它猛然一沉,變成一彎秀眉,眉又變成線,線又變成點——倏忽化作烏有。舉目仰視,世界沒有了太陽。光明消逝,海山蒼茫,萬物憂戚」。
這段太美
還有
「起身後,往外一看,滿天滿地白雪茫茫。
午前下的是細雪,紛紛霏霏。午後下的是棉雪,片片飄揚,雪終日不停地下。
打開拉門一看,白玉一般的雪片霏霏亂舞,後山也隱沒在雪片之中,朦朦朧朧。一陣強風吹來,積雪又被刮起來,滿天飛舞。到了午後,雪越下越大,連馬車也無法行駛了。積雪沉沉,壓彎樹枝,時而聽到輕而脆的折斷聲。
漫天遍地,白茫茫一片,唯見前川河,呈現出灰黑色。十幾隻鷗鳥飛來,泅於水面。時而有兩三隻飛離水面,奮力張開翅膀,迎著風雪搏擊,然而,每次都被強風擋回來,又陡然飛下河面。
白雪終日霏霏揚揚,天地迷迷茫茫,人被鎖在風雪之中。雪一直下個不停,漸漸迎來了黑夜。
夜十時,提著燈往外面一看,依舊飛雪紛紛。」
典型的日式美學,淡雅,恬靜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溫暖如一杯咖啡的小說,浪矢爺爺感動的稀里嘩啦。就像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對其他人的人生有什麼作用,但千萬不能因為自己覺得作用不大就造成負面影響。善待所有緣分。與《解憂雜貨店》完全相反,讓我讀完無法忘記的是芥川龍之介的《地獄變》(又叫地獄圖)。一個藝術至上的畫家在強權面前活活看著女兒燒死卻因此無比欣慰,因為他看到了這樣的慘象,畫出了最真實的地獄。芥川之所以稱作鬼才,是因為他無人能敵的想像力吧,不知他想到這一題材的時候自己的心又是多痛。我之所以對這篇很短很短的小說難以忘懷,可能是被親情的這種悲壯表達所震撼吧。慘烈又顯得燦爛,多麼像盛開之日就是凋謝之時的櫻花,美得讓人心碎。日本作家就是這樣,要麼小清新的要死,像忠犬八公把人感動的不知所措。要麼就是最狠最邪惡的直面書寫,12年日本電視劇《legal high》里男主古美門說得好:直面這世界的最好方法就是:你要學會愛上邪惡
終於碰到一個我在行的了!!!
夏目漱石:《我是貓》、《心》、《少爺》、《虞美人草》、《夢十夜》[我一直把夏目漱石看作是「日本的魯迅」,他的書我本本喜歡,這幾本我最常看,主要是刻畫明治時期的文人和商人的,幽默中帶著諷刺]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春雪》、《潮騷》、《奔馬》
太宰治:《人間失格》(說到日本「私小說」就必須看的一本書,簡直就是作者的一生)井上靖:《敦煌》(我沒想到一本類似考據歷史類的書可以寫得如此出色,雖然書很薄,但是絕對讓你震撼)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竹林中》、《蛛絲》、《河童》、《地獄變》(這只是其中幾篇,他的每篇文章都值得一讀,可惜天妒英才,早早去世了)
谷崎潤一郎:《細雪》(昭和文壇的代表作,文字很美的風俗小說,展現了現代關西上流社會的生活,村上龍:《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描寫的現代一些學生的墮落生活,吸毒,亂交,打架等等,讓人窒息) 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童話小說,但寓意很深)
島田莊司:《占星術殺人魔法》(我只說一本,這是我看的第一本書,然後一本本買來全部看完了)
森見登美彥:《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他的書都不錯,只是這本可讀性最高)
佚名:《古今和歌集》《萬葉集》、《古事記》(對日本文化有興趣可以看看)
山本弘:《艾比斯之夢》、《去年是個好年吧》(這是科幻小說,看著有可能有些無聊,但是看完後讓人沉思,很有哲學的味道) 小泉八云:《怪談》(另一個角度看日本妖怪)
由於我手機打字排版很麻煩,先說這幾個吧,如果不喜歡你可以問我你喜歡的類型,如果我知道,知無不言。
然後就是很無恥的求贊,我真的很缺贊啊。
#流量黨慎入##圖多!!!!#
因為可能推薦的有點多,我就不做評價,直接截豆瓣短評了。但推薦的每本都是很喜歡的。#森見登美彥#
1.《有頂天家族》(動畫也推薦)短評2.《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短評3.《四疊半神話大系》個人評價:我第一次看森見登美彥的書就是這本,有趣啊,從此入坑。btw,腐女可能會對故事中「我」和學長的男男告白比較感興趣吧……3.《太陽之塔》
短評##我特別喜歡森見登美彥的書,每一本都很有趣,都值得推薦,隨意推薦四本吧,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他的其他書。##――――我是第一個分割線――――
#三浦紫苑#1.《強風吹拂》個人評價:燃到哭!!!特別好看!!三浦紫苑的書都有保障,我最喜歡這一本!2.《編舟記》
這個就不上圖了,名氣挺大的。小田切讓演了電影,最近還有消息說要動畫化。(今年要動畫化了,十月播出)3.《多田便利屋系列》
這個系列都超級萌啊!其中一本的短評其實還有三浦紫苑披著馬甲寫的那本《月魚》我感覺是清水向bl啊……
腐眼看人基……3.《啊啊啊啊神去村》
電影火過一段時間,原著也很好看。推薦。短評――――我是第二個――――#遠藤周作#1.《深河》
短評第一個短評為@丹朱AI2.《沉默》
短評遠藤周作只看過這兩本,就不說其他了。――――我是第三個――――
#高野和名#《人類滅絕》短評――第四個來的有點快啊――#桐野夏生#《異常》短評――第五個不想說話――――#宮澤賢治#1.《春天與阿修羅》
短評2.《風之又三郎》直接上短評吧寫的有點多,還有很多沒推薦啊。青山七惠除了《一個人的好天氣》還有《窗燈》也很好看啊。伊坂幸太郎的書全都看過,有人特別不喜歡他,但是我就是看他順眼,就是喜歡他的書。乙一的書也出名啊,沒必要推薦了。
之後一本本的推,如果喜歡哪種風格直接找作家就好了。(如果有人看的話……)暫時寫到這兒吧。佐賀的超級阿嬤,很溫馨的一本書。。。很像那首叫《天黑黑》的歌。。。
白石一文的《一瞬之光》。「我們人活著,就是活在死亡當中。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人總是背負著不知何時死亡的不確定性,而這個不確定性遲早終將成為事實。最理想的情況是,所有人必須將人生的每一瞬間視為最後一瞬間。如果下一瞬間就是最後一瞬間,那麼任何瞬間都將是最閃耀的極致時光。」讀完了這本讓北非夜裡的陳阿信流下眼淚的書。「相愛的人交合的每一瞬間就好像一個小小的死亡。」大概也是對女人來說愛情美麗的地方吧。
川端康成 《古都》「北山的杉林層層疊疊,漫空籠翠,宛如雲層一般。山上還有一行行赤杉,它的樹榦纖細,線條清晰,整座山林像一個樂章,送來了悠長的林聲……」那些景象就好像在我眼前浮現般生動,甚至能看到千重子的舉止投足一顰一笑,深入人心。
乙一的《小飾和洋子》,我特別喜歡,在我心裡的地位超越了很多人認為神作的《七個房間》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簡直戳爆我淚點
簡單聊一下吉本芭娜娜與《廚房》。
《廚房》,是日本著名現當代作家吉本芭娜娜(本名吉本真秀子,生於東京,日本大學藝術系畢業)的重要代表作品。1987年,吉本芭娜娜以小說《廚房》登上日本文壇並引起轟動,獲海燕新人文學獎,次年再度以《廚房》獲泉鏡花文學獎。有人稱其為「革命性的小說」,具有「前所未聞的破壞性」,甚至說「現代文學因這一作品而發生了決定性的質變」。但也有一些評論家認為,《廚房》的暢銷只不過是日本獨特的消費社會所產生的暫時現象。無論褒貶毀譽,吉本芭娜娜在當代日本文壇引起的轟動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
《廚房》分為上篇《廚房》與下篇《滿月——廚房Ⅱ》。上篇描述了主人公櫻井美影失去所有親人後,只有在廚房的冰箱旁才能安睡。這時,曾受她祖母關照的田邊雄一與他的變性人母親惠理子收留了她,這個病態家庭卻使她感受到了溫馨。從廚房出發,她慢慢地從最黑暗的孤獨中走出來……下篇敘述美影開始獨立生活後不久,雄一突然來電告知惠理子已死,她聞訊連夜趕去,兩人又像過去那樣同室而居。隨即,她因工作關係外出,他隨後出了家門。輾轉得知他苦惱的緣由,她終於拋開顧慮,在一個滿月當空的晚上送飯到他住的旅館,藉此表明心跡,一個圓滿的結局至此終於成就。
嚴格來說,《廚房》是一篇短篇小說,它沒有提供宏大的故事舞台,沒有如20世紀早期的日本文學巨匠一樣展現文學的社會性質,反而更具有日本近現代文學的「私小說」傾向:脫離時代背景和社會生活而孤立地描寫個人身邊瑣事和心理活動。私小說的特點,一般有兩個方面:首先,大多使用第一人稱敘述,以自我告白與暴露的形式為主,心理活動豐富且描寫細膩。其次,結構上比較鬆散,題材上集中於孤獨,疾病,情感等個人因素,不涉及社會現象,不以描寫和反映社會為目的,大多數作品的文學基調較為陰沉憂鬱。
《廚房》開篇即寫道「這個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廚房。」「即便是一間邋遢得不行的廚房,我也難掩喜愛之情。」「什麼時候死亡降臨了,我希望是在廚房裡結束呼吸。」如果主人公生來便有這種偏好,我們或許可以把它歸結為一種病態的戀物情結。然而,事實上,主人公並非一直對「廚房」抱有如此高的喜愛之情。之所以「我」如此熱愛「廚房」,是因為「我」在唯一的親人奶奶(主人公父母早逝,上中學時爺爺去世)逝世之後,「難以入眠」。「因此,我搬出卧室,不斷在家中尋找更舒適的場所。直到一天清晨,我發現在冰箱旁睡得最安穩。」
「廚房」的第二次出場,在「我」被曾受祖母關照的男青年田邊雄一收留後,第一次參觀時觀察著田邊家的廚房。在這之後,廚房這一場所作為暗線隱匿在了故事發展之中。「我」驚訝于田邊的「母親」其實是其父親在田邊生母過逝後變性而來,並且現在做著陪酒女侍的職業。隨著共同生活的時間增加,「我」開始切身感受到田邊家曾遭受的不幸與痛苦,並深深地理解惠理子(田邊的「母親」,生父)與田邊的不易。
夢中是「廚房」的第三次出場。此時的「廚房」又變成了「我」家的廚房,而「我」與田邊在廚房中進行著對談。通過對談,田邊說出,收留「我」並非他和惠理子的任性而為,而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是為了「我」能夠真正走出陰影而做的階段性考慮。即使是夢境,主人公也被這種單純而善良的情愫所打動,「要把這份一旦化作語言便會消失不見的淡淡的感動收藏在心中。」
作為上篇的結尾,作者寫道「不知何時,我會在某些不同的地方懷念這裡吧?又或許,不知何時我還會再次站在同一間廚房?」「我會不斷成長,歷經風霜,歷經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淵,一次次飽嘗痛苦,更會一次次重新站起來。」而下篇《滿月——廚房Ⅱ》雖然繼承了上篇的故事框架,但廚房這一線索被月亮所替代,僅在主人公自學烹飪時有所提及。
毫無疑問,整篇小說中,「廚房」是最為醒目的場所。所謂「場所」,解釋為活動的處所,脫離了行為活動,則不能稱之為場所。所以一般而言,「場所」即是故事發生的舞台。在大多數的歐美文學中,人物活動與故事情節的展開都在場所中進行。影視作品也不例外,拿最近的昆汀《八惡人》舉例,其場所即是暴風雪中的那座小旅館。其所有的矛盾設計與爆發,基本都在場所中上演。
然而,在日本現當代文學中,頻繁出現的某一場所大多數時候卻並不是故事開展的舞台。而是作為某種構築的精神意象,擔當著貫穿著作品結構的精神線索這一職責。
比如說,對於直木獎得主青山七惠的代表作《一個人的好天氣》,著名作家村上龍評述到「這部作品的「核心」場所是這樣設定的:
「主人公寄宿的房屋「小院籬笆牆對面就是地鐵站,中間只隔著一條小路。小說一開始就很不經意地介紹了這個小站。之後它又多次出現在與主人公心情相對應的各種場合,就連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結尾也出現了。這個車站的站台,是作者依據自己的眼光和觀察力「構築」的,而且它在整個作品中還具有標誌性建築般的象徵意義。主人公以這一場所為媒介,眺望世界,描繪別人眼裡的自己。我想作者並非「有意識地」設定這一場所及其意義的。應該說是憑藉直覺捕捉了無意中浮現在腦海里的東西。」
當代的著名小說家中,白石一文以「我不上鎖的房間」作為《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男主人公周旋於三位女性之間的情感鏡像;江國香織用「被雨濡濕的東京塔」來折射「透」對有夫之婦詩史的求而不可得;最為出名的村上春樹,則對這樣的形而上的場所描寫喜愛有加,無論是其第一篇短篇小說《去中國的小船》中對「中國」這一場所的嚮往,還是最新作品《沒有色彩的多崎作》中對車站的敘述,都顯現出他對精神層面場所構建的非凡興趣。
當然,日本文學對於形而上學的場所的偏好,並不是從當代開始的。最為著名的「場所」描寫,大概要屬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在這部作品中,三島發揮了其令人驚嘆的文字功力,極盡其能事的描寫了主人公溝口與金閣寺在精神層面的交鋒與糾纏,最終促使溝口在一把火中將金閣寺的所有輝煌燒為灰燼。讓翻譯家林少華感嘆其文風「妖氣橫生」。
那麼,為什麼日本現當代作家對於這樣的場所描寫情有獨鍾呢?這牽扯到兩個方面,一個是「場所」所擔負的作用;另一個是日本文學與日本社會的精神特徵。
拿《廚房》來說,廚房超越了其本身的現實功能,而給主人公提供了一種精神上的寄託與慰藉。這種情感並非主人公有意為之,故意寄托在「廚房」這一場所上的,而是更多的營造了一種氛圍——唯有在這種氛圍中,主人公才得以擺脫現實中的離別,都市的喧鬧,人際關係的紛擾,生活的瑣碎與生存的艱難;才能把自己從這種憂然愁緒中抽出,讓飽經風霜的靈魂得以暫時的休憩;才能或多或少的溫暖自己脆弱而敏感的心靈。這樣的情愫恰恰是他人所給不了自己的,這樣的「場所」就好比一個驛站,是為了在片刻的休憩後獲得繼續前行的內生的精神動力。事實上,這種精神意義上的場所是外在的「我」與內在的「我」,具象的「我」與虛化的「我」,形而上的「我」與在現實生活中努力生活卻有著諸多困擾的「我」之間的對話之地,通過這樣的對話,主人公得以在現實生活中振作起來,繼續面對自己的生活。換句話說,這種場所具有典型的「私人性質」。
至於為什麼作者選擇「廚房」這一場所,有人認為: 廚房是一個小縮影,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生活的影子,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那麼其廚房也必定可愛美好。通過以「廚房」這一物象,作者在講述生活的悲傷與憂愁的同時,表述了美好最後會來到你的身邊這一願景。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在家庭的基本構成中,無論是對傳統的繼承還是習慣的養成,廚房的意象都是與女性聯繫在一起的。這種深刻的廚房情結,往往給女性帶來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精神特徵是不可忽視的另一方面。雖然說日本的「私小說」傳統並不是為了社會主體而寫作,但文學的根基依然來源與生活。通過對小說等文學作品的閱讀,我們可以窺見日本這個國度的某些精神特徵。吉本巴娜娜曾坦言道,自己在創作時「最先注意的即是情緒。然後再將與之吻合的情節由外部引入情緒之容器中醞釀成小說,所以情緒之於我是最重要的。」那麼當代小說家注入這樣的精神場所的情緒又是什麼呢?
答案是矛盾。既然是小說,不管作者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都會寫到矛盾。正因為有了矛盾,主人公們纖細敏感的內心才會憂傷糾結,痛苦躑躅。這對矛盾,淺層次上看,是「我」與「社會」的矛盾,就《廚房》來說——「其創作時期正值日本泡沫經濟最頂峰,口本國內興起投資熱潮,經濟高度增長,日本文學也變成一種商品或娛樂形式,浮躁華麗,文學作品中表現的大多是經濟高度增長背景下,精神極度空虛的人物形象,理想的世界與現實的巨大落差帶給了他們無盡的孤獨感。」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都需要一種精神性質的寄託,去充當他們的伊甸園與避難所。
深層次上看,其實是日本傳統的東方文化與嫁接的西方現代文明在近兩個世紀以來的交鋒,融合,糾纏。一方面,日本人的傳統精神本身就有著內在矛盾,既崇尚纖細的美感,禪意;又青睞重義理近乎偏執的武士道文化,極度自卑而又極度自負。正如《菊與刀》作者所概括的:
另一方面,隨著西方文化乘著「黑船」而來,這片土地上又衍生出了東方傳統精神與西方現代文明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反映在小說的主人公上,就是針對某一問題,某一事件,某一觀點而感到迷茫,糾結,不知所措而至煩惱——其實本質上是價值觀,世界觀的紊亂。又由於感受到個體力量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使得主人公們往往選擇逃避,放棄或者一種超脫,出世,只活在個人世界的生活狀態,強調個人的感受與情緒,這也就是滋生情感上的「場所」的沃土。「日本人生性極其好鬥而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布;忠貞而又易於叛變;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生活方式。」
但「場所」的意義不限於此,正如「場所」的定義一樣,它承載的是「人的活動」——連接或建立聯繫是人與人相互接觸,相互了解的必要環節,是人類社會得以組織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場所」的確是「私人性質」的東西,但其不可能僅僅局限於「私人」。它最後必定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而藉助這樣的聯繫,「我們」或許能夠在某種意義上重新審視所處的社會,認真積極樂觀的來看待自己的人生。
之所以能夠從日系小說中感受到溫暖治癒,大概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這一點。中國當前的社會現狀,與之前日本走過的道路相當類似。一方面是政治經濟現代化給予了社會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進步,一方面是傳統儒家文化的千年熏染。世俗主義與傳統道德在當今中國的時代舞台上發生著前所未有的碰撞,在這樣一對矛盾當中,作為芸芸眾生的渺小個體某種程度上所感知到的無所適從與無能為力是無法避免的,近年來以「太宰文學」為代表的頹廢派美學的重新興起,也是部分受到了這樣的現實的影響。如果能夠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一定程度上能夠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力量,是最好不過了,這也是不同的文學作品千百年來令人喜愛的緣由所在。
日本當代文學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生長的。
「後工業社會帶來的種種問題促使著當代作家經久不息的思考和探索,作為二戰以來具有特殊境遇的日本,雖然經濟高度發達,但這不僅無法掩蓋人性和精神內心的弱點與困惑,反而更彰顯了「困境」中的人的問題。憂鬱是日本文學的傳統特色之一,日本傳統的文學觀念認為在人的各種感情中,只有憂愁、苦悶之類才能讓人感受最深,而在當代日本文學中表現出來的憂鬱滲透著作家對現狀的觀察與批判,更值得我們關注。」
總的來說,《廚房》是這樣的文學現狀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吉本芭娜娜本人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作為小說來說,篇幅不長,閱讀起來沒有壓力,適合閑暇的時間。自己在閱讀《廚房》的過程中,確實感受到了內心的觸動與共鳴。綜上,我覺得推薦吉本芭娜娜的《廚房》是相當合適的。
三島由紀夫
只看過豐饒之海四部曲,還有《潮騷》《金閣寺》
最初接觸日本小說是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以及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後來因為名氣看過這兩位許多作品,對日本文學也一直停留在暢銷小說的階段。
後來開始看川端康成,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太宰治和三島由紀夫。其中最喜歡的,便是三島。
三島由紀夫的小說,可以算作日本文學的代表,幾乎每一本,主角的人格都是不健全的,以及一種悲傷感。不是矯情,不是造作。而是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一種無奈,而且幾乎都是悲劇告終,主人公都帶著一種使命,最終被現實的車輪碾碎,喜歡兩本《春雪》和《潮騷》。
可能 對《潮騷》更情有獨鍾,一個悲劇故事看到最後結局居然是驚喜。更難得的事,三島的文字是我見過最美的,故事可能不夠完美,但文字確實是我見過最優美的。
分享一些《潮騷》中的一些句子。
在年輕人去燈塔的上坡道上,雨水形成了一股急流,沖刷著他的腳。松樹梢在低吟。蹬長統膠靴走路很艱難,他沒有打雨傘,雨水順著他的分頭流進了他的領窩。但他依然迎著暴風雨繼續攀登。他倒不是要反抗暴風雨,而是恰恰相反,就像他的這股靜靜的幸福感,是在與靜靜的大自然的關聯中得到確認一樣。此刻,他感到自己內心對大自然的這種躁動,有著一種無以名狀的親切感。還有日本文學對性的描寫,真的太青澀純真了,三島對性的描寫場景都是這種(想到我國各種簡直面紅耳赤……)
嗯身邊沒有書,有機會繼續更。如果推薦最值得讀的日本文學,我只能說看三島由紀夫的吧~推薦閱讀:
※現在寫的好的武俠、奇幻作品有哪些?
※阿加莎的偵探小說結局為什麼總能在意料之外?
※有沒有好看度堪比《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陣雨》的小說?
※除了匪大,顧漫,顧西爵,南東北西,飄阿兮,書海蒼生,人海中,藍白色還有誰是現代寫的比較好看的,類似的?
※哪部小說讓你看完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