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雲計算行業中的影響是否被過分誇大了?

原問題:請問雲計算是不是都在扯淡?

像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謝邀

==============================

由於置身於雲計算行業內,所以剛好對這個問題有些自己的看法。

若談雲計算的影響,其實首先應該了解其誕生的背景,然後再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為其重新定義。

誠然,目前大眾所理解的雲計算基本位於即買即用,彈性擴容的企業級iaas服務,僅提供最基本的設備,而內容則幾乎並不相關。但就像在對公司估值中,要考慮最大因素是來自未來用戶的收益一樣。

隨著現代互聯網的發展,全民參與勢必是雲計算髮展的趨勢,就如視頻和直播平台將內容從高高在上的傳媒一下子拉到普通民眾能夠自娛自樂一樣,雲計算的最終形態也一定是從單純的企業級服務轉變為全民皆為內容提供者。

試想當一個app的研發成本從一個團隊幾個月完成,到只需要幾分鐘既能上線工作,你會不會想要自己動手為朋友或家人做一個有趣的應用呢?(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在做這個事情)

==============================

有人可能會問,你這是在講軟體行業的發展吧?雲計算不就是在將所有設備抽象成服務么?硬體是,軟體也一樣,趨勢如此。


雲計算不扯淡,重點是國內做雲計算這幫人都在扯淡。


站在企業和用戶角度來講,雲計算不是來得太快,而是來得實在是太慢。2003年我們去浙江爵溪調研,企業家們的態度就十分鮮明:不需要企業級ERP,需要企業間協同(集群式ERP);2005年起我服務於港口物流產業,也深感信息化成本對單個企業過於高企,而雲計算的應用來得太慢(參考我在08年的博文:軟體產業:SaaS的更大目標是服務於企業間的協同協作_Tyrotan_新浪博客)。隨後,我在智能交通、智能維護,乃至生物雲計算(源自華大基因)的深入研究,發現無一不是意義巨大,唯一的遺憾就是IT界人士動手太慢。換句話說:站在IT業界指手畫腳的人太多,能沉下去了解用戶需求,能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的人太少。

從互聯網接入到門戶,再到電子商務,最後是電子服務,這就是互聯網產業的大趨勢!而雲計算的特點是整合資源、將海量數據包裝成特定的服務,然後個性化推送給用戶!

所謂雲計算~就是企業不再需要自建機房。今天看到一個對比,愛迪生的直流電 PK 特斯拉的交流電。直流電因長途輸電損耗大,所以愛迪生的商業模式是向用電企業推銷直流發電機;而交流電使得遠距離輸電經濟可行,最終演變為電網模式,並成為主流供電方式。雲計算最終也會成為主流,但就IT業界目前這種速度,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1年,雲計算可以被認為是高估。概念炒作嚴重的時候,雲計算被描繪成各種功能,如同三頭六臂,每項都非常有顛覆性。由此把雲計算和傳統IT放在了一個非常對立的環境下,而實際上,相比傳統IT實打實的規模,雲計算真正落地的沒有多少。因為實踐案例的稀缺,導致雲計算的實際形態,也基本是各說各的,演繹的多,共識的少。當時的狀態基本是「」說得多,做得少「」。

而到2016年,雲計算其實可以被認為被低估的。所謂低估,即是「」做得多,說得少「」

在過去的幾年裡,雲計算底層的技術問題得以解決和強化,雲和傳統IT的關係,也能被更理性的認識。雲和傳統,其實是逐步升級共生演進的長期過程。一旦行業認識趨於理性,媒體反而容易失去宣傳的爆點,於是風口會不斷的變化,從之前的O2O,智能硬體,到今年的VR、AR。處於風口的,通常反而只有概念。

從實踐角度,雲這幾年的發展足夠穩健。去app熱榜搜下,眾多熱門遊戲和app是建立在公有雲上的。百度雲盤、微博、小米等大廠,自身服務很多已雲化。金融、政府這些傳統行業,雲化也已開始。鵬博士這種IDC服務商,每次去開展會,都會看到他們在找雲計算人才。世紀互聯就不用說了。上雲不再是噱頭,而是自然的選擇。雲的規模化已被確立,而且趨勢不可被逆轉。

現在中國雲計算所缺少的,和汪峰老師一樣,是搶頭條的能力。也就是需要一個大故事大新聞,類似於AWS從IBM手上搶走五角大樓的巨額訂單,Google宣布基於SDN的B4網路商用一樣。當有這樣一個契機出現時,大家才會意識到,原來雲計算已經做了這麼多。


我覺得LZ問是雲計算作為概念是否炒作過頭了。

首先,現在確實各式人等參與炒作。

其實,它也算是疑似另一波產業變革,關心發展的人是不會錯過這個時機的。

再次,現在信息化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何標本兼治,如何讓後來者彎道超越,雲計算或許是答案,至少目前還未證實其不是,那麼怎麼能不敲鼓助陣?

總結起來一句話,炒作不怕,就怕只炒不「作」。

前兩個月看《IT經理世界》的一篇文章可以作為另一種佐證:「

當我們談論雲計算的時候,矽谷在幹什麼?」

http://www.ceocio.com.cn/12/93/648/671/60351.htm


贊同 培利 的觀點。另外,個人認為,雲計算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強大的計算,還在於它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IT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很多情況下是可以「共用」的,如果有越多的企業採用雲計算,那IT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將會越高。對於「共用」的企業來說,IT基礎設施帶來的成本也就相對越低。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雲計算解決方案無疑為其解決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另外,由於基礎設施的「共用」,不論在設備數量,還是在用電方面,都有一定的減少,這也有「低碳環保」的理念在裡面吧:)


雲計算概念中所包含的業務模式,解決方案,技術,產品與服務對人們生活以及社會生產的意義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當然,它並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


雲計算是沒有錯的,但是國內的企業或名人,談雲或做雲...99%都是騙子,再等幾年就知道,有多少公司做出來,有多人或企業會用他們的產品......


我們用大白話來分三層吧:

1,雲應用

很奇怪,產品級的東西大家基本還是互聯網思維這一套,比如icloud,讓照片等個人存儲作為入口,當你不夠存的時候,自然會付費。或者是evernote,核心功能是雲存儲,但其創造的入口功能是圍繞著筆記生態展開的,變現是移動saas那套玩法,基礎+付費。這算基於雲技術的產品,還是按照移動互聯網的方式融資和燒錢,盈利模式不夠「羊毛出在豬身上」,感覺較難走遠,等待下一春,預計18年。

私有雲,騙小孩的玩意。

雲服務,高級伺服器出租嘛。

企業雲實現的扭曲、畸形的老大哥中央大腦服務,你不怕宕機么?

巨型機構(比如大企業或者電廠)實現的超級機、伺服器和pc的小霧聯網,沒看出有什麼必要性。

想起來再補充。

基本上,如果是獨立創業公司做的話,應該是產品級(移動互聯網產品為噱頭)容易帶來融資,而更純粹的雲應用產品會被認為脫離場景。(vc一定會說的:你這個脫離用戶場景啦,其實是個tm非常劃時代的雲應用)

2,雲+機械演算法or大數據應用

我就問你一句,你開會的時候習慣立刻掉出來rms看一眼么?或者是公司內部的運營數據?

你看,市場需求還沒激活呢,投機型資本不會賭這塊兒的,他們慣常的說辭是:偽需求、尼基市場等等。

但我個人認為這是未來中國在這個領域能走到最遠的地步了,一定是個趨勢,且會為接下來的什麼分散式演算法的延續性創新之類的創造場景、提供數據,而下面要說的這個領域應該「不是中國市場能幹的了的事」

3,霧、(不是霧的另一種)萬物運算、特殊雲的基礎構建、類似taas的產品或基礎設施、與萬物互聯相關的適配性雲基礎設施等等。

說來並不全是基礎設設施,也沒有多前端,但總體上看起來是前端的,或是嘗試著不同的方向,比如霧運算,被稱為雲計算界的共產主義,甚至有理論家認為雲的初衷就不是那些郊區的機房,而是現在說的霧,我們走偏了,anyway,突然蹦出來一堆這個高科技號稱武林正統。

特殊雲還是拼構建能力,比如建立在公有雲並藉助共有雲資源,虛擬架構一個特殊雲,為了加密換一個進位(保證第二天就被破解),或者是其它基礎假設與大多數能見到的雲難以兼容的另一個世界(時尚界來的,裝逼追求個性)。

萬物互聯網ioe的相關雲還是挺有趣的,比如植入一個主板指令集然後送給軍方,軍方是私有雲,物理隔離,但是軍隊有攝像頭和投影儀,投影儀可以鏈接外部互聯網,因此無法隔離這個ioe關聯雲,通過演算法調節測試頻次,讓投影儀裡面播放的內容可以自動被遠程修改但肉眼看不出來,修改的內容觸發主辦裡面的晶元……指令集自動編一個程序破譯這個物理隔離的雲,讓所有私有雲內的攝像頭開始尋找圖像發射源,共有雲入侵物理隔離的私有雲!哇哈哈哈哈哈哈!

(我怎麼解釋了一遍ioe在間諜領域的應用?騷瑞)這個基於萬物互聯的雲的基本設計就和我們見到的不一樣,具體哪不一樣,我不是學技術的沒記住那麼多,賣個萌求諒解。

好吧,我解釋不下去了,解釋一遍都很費勁,還解釋得不嚴謹,我沒看過這種項目,都是從techbolger那兒讀來的,說得不對別罵我。

以上。


還好吧,雲計算還是可以的,前景也很大。

近年來,我國雲計算,特別是物聯網等新興產業快速推進,多個城市開展了試點和示範項目,涉及電網、交通、物流、智能家居、節能環保、工業自動控制、醫療衛生、精細農牧業、金融服務業、公共安全等多個方面,試點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果,將產生巨大的應用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174.12億元。2010-2013年三年間,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91.5%。

2013年,我國公共雲服務市場規模達到47.60億元,同比增長36%,增速有所放緩。2014年,產業規模有望超過80億元。具體而言,國內IaaS市場呈現高增長態勢,市場規模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105%。PaaS與SaaS市場規模分別達到2.2億元與34.9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20%。

在企業使用比例方面,IaaS使用比例最高,達到56%;PaaS其次,為38.9%;SaaS比例為5.1%。與2012年相比,PaaS使用比例增長明顯,表明企業用戶採用公共雲服務的重點正在從基礎設施租用轉向針對自身業務的開發平台。

前瞻網雲計算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私有雲市場規模達30.7億元,同比增長189.2%。自2011年以後,中國私有雲市場迎來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0%的爆髮式增長。2012年,私有雲成為中國雲計算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其市場規模約為383億元,2013年,中國私有雲市場規模突破400億元,達到507億元,預計2014年中國私有雲市場將達到649.73億元,中國私有雲計算基礎架構市場還將保持高速發展,增長率約在50%以上。

混合雲把公共的外部雲和內部私有「雲」整合成更具功能性的解決方案。而混合雲的「秘訣」就是處於中間的連接技術。為了更加高效地連接外部雲和內部雲的計算和存儲環境,混合雲解決方案需要提供企業級的安全性、跨雲平台的可管理性、負載/數據的可移植性以及互操作性。

2013年,「混合雲」的使用方式在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被擴展了,即虛擬伺服器與物理伺服器的混合部署。2013年以來,PaaS平台的重要性愈加凸顯。2013年,Microsoft Azure平台使用量激增了200%,IBM收購了softlayer也加入了混合雲的市場競爭中。VMware發布其混合雲解決方案vCloud Hybrid Cloud Service;Rackspace在基於OpenStack之上推出混合雲服務;RedHat則在混合雲的跨平台管理層面推出Cloud Forms工具來敲開混合雲市場大門。雖然百度、騰訊、阿里都開放了自己的平台,但是目前主要吸引的還是互聯網應用、移動應用,還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級市場的要求。未來,這個市場的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據預測,未來混合雲將佔據整個雲市場的67%。


我談談對雲計算的理解。

大家知道,超級計算機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科技、國防等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是國家投入重金、重點發展的領域。但超級計算機造價昂貴,一般企業是用不起的。雲計算技術可以將廉價的PC組成一個個超級計算機,提供超強的計算力和海量的存儲,而且造價比相同性能的超級計算機至少低一個數量級。雲計算平台相當於超級計算機,所以它成了信息化的基礎設施,並非是一種應用。

那麼如何使用雲平台提供的計算力和存儲呢?就採用IaaS、PaaS、SaaS形式。其實,我覺得SaaS更像是基於雲計算平台上的一種應用,不屬於雲計算技術範疇。並且SaaS的概念的出現和實現早於雲計算,只是基於雲計算平台更容易實現SaaS。

雲計算被稱為互聯網時代的一次革命,那麼它能帶來什麼好處呢?

1.對於企業來說

不管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的企業,其信息化開支是相當大的。信息化開支主要包括伺服器等硬體設施和信息化管理人員費用。如果企業構建私有雲,那麼它的硬體投入費用將降低很多,因為雲計算平台能以低一個數量級的價格提供相同的計算力和存儲。進而,如果一些傳統企業單位購買SaaS提供商的服務,那麼他們不僅節約了硬體投入費用,還降低了信息化管理人員方面的開支。節約成本對於企業來說就是創造利潤,就提升企業競爭力。

另外,有些業務只有有了雲計算後,才在經濟上變成的更可行。如google在世界範圍內提供優質的搜索服務,CCTV的網路電視台CNTV在國內外提供節目豐富、播放流暢的視頻服務。

2.對於政府來說

雲計算帶給傳統企業的好處也同樣適用於政府信息化。

另外,既然雲計算相當於超級計算機,是一種信息化基礎設施,那麼就被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所以現在一些地方政府都在建雲計算中心,雲計算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推動的。

3.對於應用開發者來說

應用開發者分為兩類:一類是產品型應用開發者,也就是做出來的產品自己用的;另一個是項目型應用開發者,就是為政府、其他企事業單位開發應用的。

對於產品型應用開發者來說,雲計算帶來的好處是明顯的,尤其是藉助公有雲來開發大型項目,其技術難度降低了不少,加快了開發速度,節約成本。有人曾寫文章稱「雲計算讓程序員重回個人英雄時代」。

對於項目型應用開發者來說,我不知道有什麼好處,可能在開發複雜的功能上會容易一些吧,可能也給後來者提供了新的機會吧。但是項目型應用開發者必須以客戶為中心,如果雲計算模式能為客戶帶來好處,那麼也只有採用雲計算才比較有可能爭取到項目。

另外,會有越來越多的項目型應用會採用SaaS形式,而不是賣軟體。連微軟office去年10月在美國以SaaS形式來提供服務,這可能也表明軟體以後的發展方向吧。

4.對於普通用戶來說

計算的架構從過去集中於PC或伺服器的某一「端」走向「雲」+「端」,在這樣的架構下,會有更多的方便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應用出現,今後「網路即生活,生活即網路」的感覺更加明顯。


我的公司就是一個雲計算的公司(非國內企業), 公司有2大產品, 在業界, 還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很多人理解雲計算都不全面, 有的人認為是存儲, 有的人認為是計算, 有的人認為只要在遠端, 就是雲. 其實不然, 雲的核心, 是資源的統一和重新分配, 這是一個先統一, 後調度的過程, 目的是為了資源的合理利用, 這才是雲的核心和目的


雲計算非常有實用價值,我來舉個例子,這是昨天發到微博上的,直接貼過來吧。

vorojar(@vorojar) #迅雷#可以出雲文件平台,讓全國大部份下載類網站的資源全部都搬至迅雷雲平台。OK,網站也不再需要擔心迅雷的盜連,也不再頭疼大量伺服器的運維,硬體成本等大大降低。而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帶寬消耗也將減少至少40%以上,實為最佳選擇。


好苗還是有的。換一個角度來看,即使苗少,也改變不了趨勢。


一個產業的炒作需要一個概念,一個載體,就行姚明只於nba


把雲計算做成房地產,將其作為商業地產開發的包裝,誰都不傻,這是中國的偽高科技之一,又是政府固定資產投資的新借口。


雲計算個人認為是IT架構的進化,嚴格意義上來說雲計算代表的是一個新的IT架構模型,當然任何的IT架構模型都是以提供服務作為前提的,對內提供服務的叫做私有雲,對外的叫做公有雲。

其實樓上有些童鞋說的還是很對的,雲計算這個東西本身確實不扯淡,但是扯淡的是某些公司把雲計算作為一個營銷的噱頭去搞,搞得雲計算和大數據這兩個都跟大忽悠一樣。

對於雲計算來講,剛剛其實我也說過了,他就是一個IT架構模型,最終還是要對外提供服務的:比如計算資源,資料庫資源,儲存資源,網路資源等等。


國內的泡沫很大.特別和政府相關的雲計算.


雲計算就是個框,什麼都往裡裝!


是有炒作的成分,但是感覺並未誇大,的確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拿雲存儲來說,現在不用拿著優盤到處跑了


推薦閱讀:

浙江特色小鎮未來將會作為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雲時代 U 盤會被淘汰嗎?
老機器編譯linux內核花了幾個小時,像編譯內核這樣的事情能用免費的雲計算來做嗎?
選用什麼雲伺服器做編程學習比較好?
zstack vs openstack 你怎麼看?

TAG:雲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