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國軍方的輕型坦克招標案?


這次的「輕型坦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坦克,而是防護性能更好的步兵支援火炮。

The U.S. Army Is Searching for a New Light Tank

稱為「機動防護火力」,目的是給現有的步兵旅戰鬥隊配屬一個連(14門)的裝甲火力支援車輛。

This initiative, called Mobile Protected Firepower, intends to outfit infantry brigades with their own 14-vehicle companies of armored fire support vehicles.

以後就不用從其他部隊中抽調裝甲連來增強步兵旅戰鬥隊

美國陸軍官網:Army releases Request for Proposal for Mobile Protected Firepower

The MPF capability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needs for the Army, particularly for its Infantry Brigade Combat Teams (IBCT) who lack protected, long range, cyber resilient precision direct fire capability for early entry operations.

「機動防護火力」是陸軍最緊迫的需求之一,尤其是對於輕步兵旅戰鬥隊,在作戰行動的早期階段,它缺乏帶防護,遠射程,聯網作戰,精確打擊的直瞄火力。

按目前的美軍手冊 atp3-90x1 《Armor and Mechanized Infantry Company Team》(裝甲和機械化連 2016年

裝甲連(可能包括M1A2坦克和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可以 臨時配屬 步兵旅戰鬥隊或者斯崔克旅戰鬥隊。增強其快速突擊,伴隨火力,以及偵察力量。

譬如 2003年的 Operation Northern Delay,第 173空降旅在伊拉克北部實施空降,就配屬了一個裝甲聯兵營。(根據 @蘇翻譯 指正,"裝甲聯兵營"應改為營級裝甲特遣隊,注意下圖的坦克連 x 2 是錯誤的,應該是一個營部連+一個坦克連)

目前的空降兵編製內沒有裝甲力量,在需要裝甲的時候,只能抽調其他部隊來支援。

如果輕步兵旅戰鬥隊有了新的輕型坦克,就不用這麼麻煩了,其它的輕步兵旅,斯崔克旅同理。

據 《A tank company in the light infantry bridage》 ADA416559 一文,以前的美國陸軍輕步兵師內部編製有坦克連或者坦克營。

在 1997年,最後一個步兵師的師屬坦克營被取消。(第 82空降師下屬的第 73坦克團第 3坦克營。

自那以後,美國陸軍的所有輕步兵師/旅,都依賴臨時調派的坦克營/連,為此,美國陸軍也準備了一支快速反應裝甲部隊(immediate reaction company),在接到命令後 18小時內起飛,靠戰略運輸機空運到全球任意地點。

譬如:Army』s immediate reaction tank force stays ready in Savannah

這裡報道的部隊隸屬第一裝甲旅戰鬥隊,擔負的任務是快速全球部署,協助其他輕步兵旅戰鬥隊作戰。


感謝邀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一個現狀,暨美軍在過去近二十年的時間裡,一直與技術水平較差的敵人作戰,為潛在對手(無特指)長期觀摩美軍行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窗口。在此過程中,潛在對手不但在諸多領域縮短了與美軍的差距,並且依託美軍的理念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軍事發展模式。

當前美軍正在探索陸、海、空、天、網路、電磁「多域戰」,以及聯合作戰群小型化的理念。美軍開始研究輕型坦克,這是其為應對未來戰場進行快速部署的新舉措,還是迷惑潛在對手的虛擬計劃,尚且不得而知。至少我們相信,現代戰爭不會拘泥於某款武器的優良而改變態勢,而輕型坦克無法取代主戰坦克也已經成為共識,重裝機械化兵團仍然是確保戰爭勝利的王牌,哪怕是威懾。

那麼,如果美軍占絕對優勢的運輸機動與後勤保障能力都不是問題的情況下,輕型坦克唯一的用途就是針對山地作戰。


騙我造EFV然後你們跑了

騙我搞斯特賴克然後你們跑了

現在又要騙我弄輕坦,我們有!不上當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1月22日報道,美國陸軍計劃研製新型輕型坦克以加強火力,該項目命名為「機動保護火力(MPF)」,目前美軍已經提出了具體要求。

與之前美國陸軍招標的「聯合輕型戰術車輛」類似,此次輕型坦克的招標也將在兩家公司之間競爭,根據美軍授予的合同,兩家公司將分別製造12輛原型車,然後美軍將決定勝出者,以低速率生產總共54輛輕型坦克,首批26輛,然後視情況追加28輛。其中包括8輛經過改裝達到預生產型標準的原型車。

美國陸軍計劃在2025年裝備首個新輕坦作戰部隊,根據計劃,美軍將在2019到2022財年撥款1.76億、3.11億、3.6億和3.76億美元,為美國陸軍提供一款具備較強防護能力、遠程網路化精確直射火力的輕型坦克。

目前有多家來自世界各地的軍火公司都對美國新輕坦項目產生了興趣,其中美國通用公司在不久之前展出了新型坦克原型車,採用英國「阿賈克斯」裝甲車的底盤,配備了一門120毫米主炮。

綜合上述新聞報道可以看出,美國發展輕型坦克,說明美國一直致力於全球快速部署、快速打擊的軍事戰略部署沒有發生任何改變,而且還在不斷推進這種戰略的縱深發展!輕型坦克注重的是機動性、火力支援,實用的戰場主要是反恐、戰場偵查、維和、低強度戰場的戰術火力支持。


2014年,有人問我對未來坦克技術發展的看法,我的回答是:

未來坦克在火力上不超過現有火力,但在防護能力滿足能抵禦70%反坦克武器的前提下會降低重量。最大的變化是其將成為一個班級別信息傳輸的中轉節點,在滿足車際、空地信息傳送能力的前提下承擔地面戰鬥小組的信息中轉。


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輕坦在美軍的應用

二戰是m24,然後擺到朝鮮戰場上面對t34發現這個東西火力和防護都不行,於是就作出了m41這種妖孽(比輕坦重了不少但是又沒有中坦的配置)

彼時美軍的思路是一個以三種坦克建立的裝甲部隊:輕坦(m24→m41), 中坦(m4), 重坦(m26→m46).後來中坦和重坦被綜合成了現在的主戰坦克。

但是美軍就發現了:m41它雖然火力防護都不錯,但是好像太重了,我們沒辦法空投。

於是喜新厭舊的老美研發了m551,從越戰用到海灣戰爭。

那麼m41怎麼辦了?美國發現這玩意兒意外的適合自己的盟友們。於是一時間西德台灣日本南越等都拿到了不少m41。因為它防護和火力還不錯所以也很受歡迎,包括台灣大改以後用到現在的

m41d。

再說美軍的m551,皮薄,扛大炮。火力上去了,重量下去了,但是防護也下去了。雖然能夠空投了但是就有些活靶子的意思。不過本來目的就是要和步兵一起行動,所以老美也就這麼用著了。

後來想開發的x-8被擱置了

如今美國發現自己的行動可能還是需要一種有效的大口徑火力支援車輛。悍馬和斯崔克畢竟要扛大炮還是很困難的,於是可能輕坦又被提上了日程吧

講了一些自己微小的見解


謝邀,個人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美帝一腦門子想著什麼好事都占,同時代裝甲車輛防護能力和火力與重量之間是完全的正相關,如果重量下去了還想要火力,那麼裸奔就是一種必然。

有個形容現在火箭筒威力大的段子是中說就現在20噸級步戰的裝甲厚度,火箭彈能在理論上連續擊穿串起來的五輛裝甲車。如果說美帝接受空降戰車防禦不了火箭彈的現實,那麼可以按使用目的進行取捨,搞出一個要麼要火力要麼要防護的空降自行火炮。如果不接受這個現實,那麼SP70的覆轍就在前面。

個人認為從美軍需要高機動性的裝甲自行火炮來看,美軍已經露出了英國在20世紀初的那種問題,過於龐大的勢力範圍需要有高機動性的武力,而經濟的空心化使得軍隊無法接受單價較高的先進武器,所以在防護力方面不斷放水。阿布拉姆斯不斷翻新卻不是新造,萬一主要強國之間出現重大陸上衝突的話對美國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無須過度關注。

冷戰後三等人搞項目的標準流程:

招標——研製——超支——下馬。

除了死脆殼這種現貨能快刀斬亂麻外,三等人在冷戰後就沒搞成過什麼項目。


必須申明,主戰坦克無疑才是主導裝甲車輛技術前沿方向的弄潮兒。

相較而言,輪式裝甲花費少,購置,使用,保養全壽命周期費用要比履帶裝甲少一半以上,在硬質公路上駕乘體驗無疑要比坦克強好多,但越野性差,安全性要小好多。

輕型坦克則剛好介於兩者之間。

這些年,美軍在各個戰場上順風順水,能夠利用已方的情報優勢,形成單向透明的戰場環境,對敵方作戰部署基本上一目了然,而且僅師一級編製通常就編組多層的防空火力和縱深火炮等對地打擊力量,另外還有陸航,電子情報分隊。依靠情報,火力,機動就能形成如龜甲般的防護,輕型坦克在戰場上基本不用與敵方重火力硬磕,恣意縱橫。再考慮到快速部署,靈活機動。可以說輕型坦克已經可以滿足其在大部分地區的作戰需求。

縱觀美軍近些年裝備採辦的趨勢,在繼續保持裝備上的技術代差外,也在多樣化,模塊化,靈活性上下了不少功夫,畢竟現在的武器裝備幾乎個個都是吞金巨獸,老美也在想法子「少花錢,多辦事」。


法爹牛逼,法爹威武


其實美軍就是想要一個能空運的信息化梅卡瓦。


必然會重型化。


先瀉藥。

1.我覺得美帝不拋掉那個C130可以運輸的杠杠,輕坦是搞不好的

2.其實土鱉的新輕坦挺就合適


遙記當年美軍剛「解放」伊拉克的時候,為了維持治安,大量地面部隊投入治安戰,結果凸顯出來一系列血淋淋的問題:悍馬裝甲防護不夠,根本防不住街頭巷尾的冷槍冷炮,後來湊出來個重裝版的M1114型也扛不住反抗武裝的反裝甲武器,傷亡很大。而坦克、步兵戰車的數量又不足以滿足正常的治安戰需求,以至於有一段時間,連M109自行火炮都拉到路上去「站崗」了,我記得是2003還是04年世界軍事的戰地記者探訪巴格達還對這種情況有所描述,原文內容忘了,但概括一下就是「美軍兵力及重裝備不足,連女兵和M109以及裝甲彈藥輸送車都派到街頭巡邏了」。

打了幾十年不對稱戰爭的老美招標輕坦,也許就是出於這種降低成本、提升防護的目的。


美軍無論造什麼中俄都會拚命的想,因為這玩意十有八九是拿來針對中俄的,但輕坦這個東西也不必過於緊張,第一美國海空軍還足夠強大,還沒到陸軍也要搞殺手鐧的程度(或者說,美國陸軍的殺手鐧還沒必要那麼關心),第二以技術優勢碾壓對手是美國的長期戰略,所以沒什麼必要的前提下弄新裝備,你既可以理解為美國找到黑科技了,也可以理解為為技術領先而技術領先,美國人一直說,我並不要碾壓哪個國家的武器,我要的是把自己上一代碾壓,不然就是垃圾,這個策略說到底是跟自己過不去,我們應該都曾有過這個經歷,知道這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屬性溢出,比如過度前瞻性,造了白造性(當然東西還是好東西),所以你千萬要對美國人能夠有多無聊保持足夠的寬容,具體到輕坦,可以理解為一個自然的技術升級過程與技術優勢碾壓心態的結合,技術在發展,美國現在能夠把中坦上的性能挪到輕坦上,同時還有些新點子,另一方面,這個新輕坦在實用性上可能早出生了二十年,但美國人卻等它好久了,於是就有了不明覺厲的輕坦了的新中坦,核動力,但是車內空調有根本缺陷,車裡彷彿鍋里,但如果它是完美的,那隻能說是MAGA了。

最後,祝願世界永遠和平,軍備競賽永遠無聊下去,畢竟平底鍋擋不了子彈。


是不是準備賣給印度啊 軍火公司在刮一波資金壯大自己的企業 同時不被咱們搶佔市場


我勸美軍要迷途知返啊,治安戰之類的活計還是要交給偽軍去干。

當務之急是新一代重型坦克要拿出方案,F22改型要大幹快上,切實做好準備跟一個正兒八經的國家打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吾觀今日之美軍,莫不痛心疾首,上次美軍拿個像樣點兒的新玩具出來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輕型化坦克絕對不是發展方向,超重型坦克作為信息節點配合各種快反火力才是王道,要不然單兵裝甲不都白研製了(其實未來單兵裝甲的作用就類似於輕型坦克了)。輕型坦克受限於噸位裝甲是天生缺陷,可以模塊化在有需要時掛n層複合裝甲充當攻堅角色,但本質還是火力支援,只是作戰體系中可有可無的一環,自行火炮、武裝直升機都有類似的功能。老美在裝甲力量的研究上一向缺乏思路,導致蘇聯解體前都是被毛子帶著跑的。當然,對於老美這種需要四處干游擊隊和巡邏的軍隊來說還是比較實用的,畢竟維護運行成本低(相比重坦),防護能力好歹也是坦克級別的。


看細節似乎是斯崔克步兵戰車的妥協版,,感覺美帝緩過神了,,知道走什麼方向了


emmm……

抖個機靈:這坦克一定打不過黎曼魯斯坦克。


推薦閱讀:

李景隆真的是軍事白痴嗎?還是說有一般人(我這種對歷史並沒有研究的人)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如果十輛現代坦克穿越到一戰,會對戰爭起到怎麼樣的實質作用?
蘇軍大縱深戰術里負責衝擊突破的主要是裝甲部隊還是機械化步兵部隊?
為什麼大多軍事天才都不懂政治,這是什麼樣的規律。懂軍事又懂政治的好像只有林彪啊?
為什麼坦克的炮管很長,與射程有關嗎?

TAG:軍事 | 軍事研究 | 坦克 | 美國軍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