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中型的電子音樂演出中電音類型是否太單一,為什麼呢?

近兩年各大城市的電子音樂演出逐漸增多,風暴越做越大,而UMF和Summer Sonic今年也首次進入中國,雖然演出量多了但演出的電音類型依然是主流類型為主,比如Trap House Dubstep FutureBass等。往下稍微沒那麼主流的類型好像只有小型Underground場地才能欣賞到,是這樣嗎?


~只能反過來證明幾個問題,不噴不舒服。

1 商業因素比重過高,有點急功近利。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自發性的,原生態性的發展基礎,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拔苗助長。

2 電音文化體系不全面,過於單一,甚至我的心裡不認可這種能有啥文化。清一色流行電音,商業edm。這一點就是上述1所導致,缺乏自下而上的基因,會使得很多東西過於敷衍且膚淺,流於形式。

我不知道電音文化該怎麼去詮釋,但如果總是放著這樣的音樂,還能掙著這麼多人的錢。我不敢說中國人傻錢多,畢竟聽眾有自己的選擇。畢竟處於被懵的狀態,因為一無所知。此大可對比當年港台翻唱歐美日流行大賺特賺中國內地的年代。同樣的原因,聽眾沒有選擇權,一無所知。

3 最可怕的是聽眾被帶的很膚淺,對於電音一無所知。結果就是:追星不知音樂,追音樂節純屬盲從心理。當然這也是策劃金主以及圈錢團隊的主要目的,以及功利性為原則做音樂節的初衷,哄抬~價。全跑主舞台,一人就一小時,多了一個半輪著來輪著走,真是比去動物園看的動物都多,都划算。「大飽眼福」。

花著那麼貴的門票,交通食宿(主要是學生類群體,一倆千可是一個一般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我真的覺得良心是個好東西。

當然,在各大所謂的電音諮詢,媒體的宣傳和包裝下,極力的美化,鼓吹,心理暗示。總會讓年輕人心滿意足,享受所謂的電音盛宴。並且告訴你,讓你堅信:這是信仰,信仰,信仰。這輩子值了?良心真是個好東西。

年輕人喜歡天天討論愚民,懂個啥啊?還是王思聰那句話,愚人就是用來愚的。看看電音資本大佬是怎麼愚大眾的,自己聽著又嗨又樂呵,以為聽到了最牛逼的音樂(因為不斷的有人告訴你這是最牛逼的音樂)??

等到很多聽眾覺醒了,起碼有一個相當的群體意識和基數,這些國內外的臭魚爛蝦騙不到你的時候,再來討論中國的電音文化,電子音樂節。

10.7

夜深了

前段時間去了一趟上海南京看現場,真的想看一看這個事情在中國怎麼樣。後續包括和幾位朋友聊天溝通,很震撼,很顛覆。

我從未預料到事情發展成這樣,並且在我看來一個文化屬性,歷史承載起碼佔一半的東西,但我第一次實打實的感受到這份力量。

資本赤裸裸吸血的力量。

除了觸動還是觸動。心裡確實。。,但事情的結果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料。

從未料到 : 到了中國竟然變成了這個樣子,這完全超出我以往的理解範疇,以及曾經心理最壞的打算。把他們比喻成tx賺小學生的錢,鴉片吸血,絲毫不為過。

以往看不起,不願來,來了不情願好好打,甚至對中國惡言相向的人,都可以極盡「友好姿態」,把中國當做第二故鄉來表達愛意。這是有多少利益的籌碼才能讓人如此轉變。

一點點期寄,希望歷史是不只是向「錢」而且是向上發展的。


是。

為什麼:

像我國這樣跳舞派對文化根本自來就沒有的地區,根源舞曲風格如House、Techno,地下的舞曲風格如UK Bass等,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就是「很難懂」,無法從中獲得樂趣,於是也就不願意來了解、不想參與。可以說目前連這些東西存活的社會土壤都沒有形成。

(其實像京滬地區,有些club里放House、Techno、UK Bass這些東西也能滿,但實際上這群人里真是為了從音樂本身獲得樂子的並不多,表現就是這些人只會去固定的那幾個club,只要一換地方,哪怕DJ很NB他們也不會跟著去;而在那固定的幾個club,哪怕隨便拉兩個野雞DJ充充數,放得狗屁不通,這些人仍然會在舞池裡作狂歡狀——況且就算這幾個club全爆滿,這些人數加起來才佔全國的年輕人總數的多少?想想看)

總體來說目前在國內,這些根源的、地下的舞曲風格受眾群極小。經過今年的折騰,黑炮的受眾群突然暴起來了,甭管真的假的,肯掏錢的人確實多了很多;與之相比House、Techno這些本來跟Hiphop一個重量級的風格就非常尷尬,雖然粉絲也在逐漸增加但仍然遠遠不夠開音樂節的。

現在國內這些大中型的電子音樂節幾乎都是外來的品牌,他們實際上走的是當年賣鴉片的路線,把一種能獲取暴利的產品賣給你,把你兜里的錢拿走就完了,並不是來幫咱們推廣跳舞派對文化來了。不容易掙錢的舞曲風格他們是肯定不會做的。

那麼他們為什麼選擇了EDM作為主要商品而不是House、Techno、Bass什麼的就很好解釋了。

雖然中國一早兒就沒有跳舞派對文化,什麼東西過來都幾乎是從零開始,但EDM好包裝,容易把人忽悠起來,那就做;House泰克鬧沒法包裝,不好推,那就不做,就算是偶爾夾雜兩個Techno DJ也只是裝裝樣子,主舞台是絕對沒份兒的;偶爾夾雜個House DJ,也必須得是這兩年有過主流榜單較高成績的,來追這種DJ的人也不見得是因為喜歡House舞曲,只是因為他們是明星而已。

相對於House、Techno什麼的這些難懂的東西,在中國推EDM的成本低、速度快,錢兒也就來得快。百大DJ出場費是很高,布置豪華現場、放煙花是很貴,但只要這些元素能忽悠過來足夠多的人,他們就成功了。然後就人傻錢多速來,越滾越大咯。

最後還是那話,不要強求非得在大中型音樂節上聽到House泰克鬧Bass什麼的,如果沒有很好的氛圍,那還不如先在club里聽,或者自己玩點私趴,多給本土的地下DJ為大家服務的機會。以後咱這氛圍上去了,肯為純正的東西掏錢的人多了,音樂節自然會有的,我們自己就可以開,用自己的優秀DJ,再請一些特別牛逼的老師傅來轉轉,用不著那些鬼佬來扒我們的皮。


是,因為錢啊。


是的

現在的音樂節主要是high,爽就行了,大部分受眾對電子音樂了解有限,所謂主流電子舞曲也是因為他們比較容易聽得爽,沒那麼複雜,簡單直接,把電子音樂中最常用的一些高潮技巧糅合在一起。。

其他類型的,國內的大部分受眾還沒準備好吧,推廣肯定是有人做過的,估計效果不會和好到哪裡去,但是啟蒙的東西會讓一些真正對音樂有興趣的人繼續digging,繼續深挖電子音樂文化,這樣的話,各種類型聽的人也會越來越多了。相信大家聽音樂也是一個遞進,學習的過程。

最終理想的一個狀態就是,類型多樣百花齊放,並有自己固定的受眾


我只在幾年前爵士上海音樂節的電音舞台聽到過些冷門電子,drum bass什麼的,只是在下午,到了晚上的DJ一開場就來了首work hard play hard。


市場決定一切樓主。國內電子音樂文化沒有國外深。自然是請當下熱門曲風的製作人兼DJ來演出。好比老鼠的歌曲。你讓他在國內主舞台演出。我保證台下嗨的八成都是跟風的少數是真愛粉。


受眾沒那麼大唄。加上國內各大promoter心有餘而力不足,各種不重視後勤,又喜歡到處拉贊助,離真正的underground音樂節還任重道遠。


推薦閱讀:

美國著名DJ Steve Aoki有什麼故事?
如何評價混聲組合k.a.r.d及其三首企劃曲?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DJ?
如何客觀評價martin garrix, hardwell, dvlm的現場?
製作 house風格的曲子需要哪些知識儲備(具體的說)?

TAG:電子音樂 | 派對 | 音樂類型和流派 | 電音類音樂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