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FD模擬室內氣流組織的難點在那裡?有什麼注意的點可以讓模擬結果更貼合實際的流場?


讀研時玩過一陣子動網格,畢業後也做了一些室內外風環境的模擬,前兩年在公司搞了一個《基於室外風環境CFD模擬的城市規劃及建築設計》的課題撈了點經費。

雖然是玩過一陣子,自己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個半桶水,CFD這玩意兒博大精深,玩過的一大把,精通的極少,室內風環境這塊敢說自己做出的結果能指導工程的也為數不多。

簡單說一點我認為的難點,有高手多交流。

1、建模

曾經有一陣子想把BIM模型直接導入到ICEM中畫網格,結果發現基本不可能成功,BIM模型細節太多,導致網格質量極差,基本沒法用。所以建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簡化實際模型,但是簡化的太過簡單又影響對實際流場的分析,所以要尋找一個平衡點,既能簡化提高網格質量又能方便結果的分析。

比如下面的建築,簡化的模型可能就是幾個描述建築外形的體塊,因為建築的細節對室外的流場幾乎沒什麼影響,那就沒有必要保留這些細節了,否則網格質量太差是沒法計算的。對於室內的模擬同樣的思路,不可能建一個人體模型還把五官都建出來,只要描述大體的外形即可。

2、網格劃分

網格質量對計算結果有非常大的影響,大多數人一個尺寸的非結構體網格全部搞定,什麼邊界層網格、網格加密、網格質量一概不管,這樣做出來的結果可想而知了。

邊界層網格不能忽略,特別是要研究物體表面傳熱、受力的情況。

盡量提高網格質量(比如網格長寬比、扭曲度等等,在ICEM中可以直接顯示網格質量低的部分,可以通過不斷的調整去優化網格);能劃分結構體網格的盡量結構體網格,稍微複雜的可以考慮混合網格,即複雜部分用非結構體網格,簡單部分用結構體網格。

流體變化劇烈的部分網格要加密,網格大小要足以描述此處流體的特徵。

看看這個飛機的結構體網格,不得不說,劃分網格是個技術活兒。

3、邊界條件

邊界條件是求解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設置,正確定義了邊界條件,讓求解的邊界條件最大程度的符合實際情況,求解的結果才可能符合實際。

拿室內風環境的模擬來說,散流器是貼附流,平送出去之後冷氣流再下降,如果就只開個口,按照壓力邊界來計算,結果必然跟實際相差太遠,當然這個對於室內環境的模擬是最大的難點,一般情況下可以單獨模擬風口的特性,再用模擬結果作為室內環境模擬的邊界條件,複雜情況下還要用到UDF來處理。

比如研究活塞風對地鐵環境的影響,只能先模擬活塞風的特性,再用模擬結果作為車站環境模擬的一個邊界條件,如果用動網格加室內環境的模擬是非常難以計算的。

4、太陽輻射對室內的影響

室內冷負荷的形成主要有太陽通過玻璃的輻射傳熱、玻璃和牆體的溫差傳熱、室內人體、設備的發熱,除了太陽輻射其它的因素都好描述,難度就在太陽輻射這裡,太陽輻射形成的冷負荷具有延遲性,如果要精確描述就要加入輻射模型,這無疑給計算帶來很大的麻煩,室內氣流模擬很少見有人考慮太陽輻射的。

讀研時一個同門是研究太陽能煙囪的,這東西當然要用輻射模型去做,結果這哥們直接給煙囪設置了熱邊界條件,就這樣室內氣流還是不流動,沒辦法直接給了煙囪速度邊界,這就直接屬於湊數據了。

5、室內相對濕度的模擬

室內最重要的幾個環境參數:溫度、相對濕度、風速,溫度和風速都好解決,是計算軟體直接可以輸出的參數,但是相對濕度要輸出就很麻煩了,因為要計算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這樣一來就成了多相流或者多組分模型了,這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看過很多論文都沒發現對相對濕度進行關注的。

比如做一個大型游泳館的項目,那麼室內的相對濕度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如果用數值模擬來指導空調設計,那麼對於相對濕度的分析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6、計算結果分析

數值計算的結果最後都要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出來,用這些雲圖、矢量圖、流線圖、二維點線圖等等來分析人們關注的結果,這部分的工作就要抽絲剝繭,一步步的從海量的數據當中抽出所需要的數據,用這些可視化的工具來佐證你的觀點,讓讀者信服,而這部分工作要做好並不容易。

室內環境的分析當中除了經常關注的幾個參數之外,其它一些熱舒適指標比如PMV、空氣齡等等都是更近一步的分析工具,如果用基礎的fluent計算軟體來做要輸出這些參數是要用到UDF的,難度偏大,如果用較為專業的airpak,phenix的flare模塊就比較好實現。

7、UDF的應用

不會用UDF很難說你是個CFD的高手,因為現實中有太多情況是軟體所無法描述的,只有通過UDF去私人訂製,才能讓模擬工況和現實接近。

比如地鐵列車在隧道中的運動是有加速、勻速、減速的過程,這就需要用UDF來描述列車的運動;比如室外風環境的模擬中,來流風是一個梯度風,這就需要用UDF來描述來流風的梯度特性。

UDF的學習跟編程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很多博士讀到最後都成了編程的高手,現在不是都流行轉CS嘛,UDF編程倒是給他們提供足夠的轉行資本。

以上是一個半桶水的一點見解,歡迎高手指點。


風口氣流分布可以說是數學模型,要麼建立接近真實一致的風口幾何模型(網格數量可能巨大),要麼利用現有帶風口數學模型部件的CFD軟體,這方面日本做的比較好


出風口處理確實是比較麻煩,尤其一些打了很多小圓孔作為出風口的這種情況。

另外流體區域的衡量指標如平均溫度、濕度、速度場的輸出會受到局部地方失真的影響,導致結果越做越不敢相信。

CFD做多了且不精通的話,就有一種經驗學科與玄學的結合體感覺,有時候會自己都會懷疑結果的準確性。


我們工廠配置了3位CFD工程師,已經在新風設計中引入CFD。


風口模型應該是難點之一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星球、水滴等都是球形?
為什麼沒有裝純水的沙漏?
為什麼混合氣體的密度可以按照各組分氣體所佔體積百分數計算,而液體不可以?
船是否會受到綠色箭頭所示的力的作用?
如果用一句話評價《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這個專業,你會說什麼?

TAG:流體力學 | 中央空調 | 計算流體力學CFD | 暖通 | ANS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