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桂系演義》這本書?
若干年前很喜歡讀這些廣西先賢的故事,《桂系演義》也就讀了兩遍,寫過一篇書評。有點長。就摘取主要幾段貼在下方:
這本140萬字的長篇小說《桂系演義》,洋洋洒洒,從舊桂系陸榮廷被孫中山連同陳炯明的粵軍擊潰開始書起。陸氏下野,廣西陷入群龍無首的紊亂,新桂系三巨頭的發跡功成,直至1949年的那個分水嶺落幕。此書成於一九八八年,嚴格來評說這本書書名該作為《新桂系演義》更貼切些,因為舊桂系的戲份只佔很小,且是以陸榮廷潰敗為開篇,少了許多陸老帥由氣概走向地方霸主的史事。
作者黃繼樹,1943年出生,廣西永福人。桂林市作家協會主席。由於身份意識形態,也局限了這本書對桂系以及國共雙邊人物的判定標準。但作為一位中共黨員,能夠作到此種程度的客觀已屬十分難得。作者屏棄了以往傳統大陸現代史學的死板定義,把各種不同身份的人物描寫塑造得更顯得人性化。譬如像李宗仁、白崇禧這類人,不因他們具有曾經的反共背景而描述為黑臉將軍,又如俞作柏人等,不因他們參加了廣西百色、龍州起義等就描述為高大全的英雄。因為這是一部地方史(很大程度上看來),對熟悉地方的廣西籍讀者而言能夠找到更為清晰的貼切感。
作者曾在書尾結語,說不知該把此書歸類傳記還是歷史小說。依筆者看來,這兩類皆可算是,但嚴格而論還是當歸類歷史小說,畢竟演義體其中對白動作神色多為杜撰。不過筆者仍有許多地方十分欽佩此書中對言論細節的嚴謹,確實各有出處,不一而同。譬如台兒庄戰役前,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鄧錫侯和副總司令孫震處處受排擠,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與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皆表示不予接受,蔣介石聞知後,「把桌子一拍,『把他們調回四川,當土匪、土皇帝由他們自便好了!』」(這是此書中所描述的情節)。而同類題材作品86年版的《血戰台兒庄》,故事中也有這樣一個情節:蔣介石惱火道:「既然都不要他們,那就讓他們回四川,稱王稱霸算了……」此類相互吻合的細節之處,書種皆多有來源,不一一列舉。總論,《桂系演義》採用了白話文結合舊式演義寫作文體,加上作者不失幽默的語句,用通俗的語言羅織出了新桂系軍閥的歷史往事,是一本不可多得,對廣西歷史普及和研究都有著很大幫助的文學作品。順帶一提,導演陳家林先生早於2001年即為本書拍攝同名電視劇,據傳已完成上卷20集,因為多種原因未能與觀眾分享……
另外答主收藏有一位桂林臨桂籍網友寫的書評,非常中肯。也在這裡分享下:
一段值得驕傲的歷史——評黃繼樹先生再版的《桂系演義》
作者:qinshengzhong 一、桂林的桂系、桂林的《桂系演義》 作為桂林人,確切的說,應該是臨桂人,我認為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桂林、臨桂是人傑地靈。中國科舉歷史上,廣西出過有9位狀元,5位是我們臨桂的。最值得驕傲的還是我們中華民國時期臨桂出了李宗仁、白崇喜為首的桂系,後來成為國民黨最大派系之一,影響著中國近代發展進程。李宗仁還在1949年,蔣介石下野之後,擔任民國代總統。無論在廣西,還是在桂林,這也許就是除了太平天國之外,廣西能給中國帶來巨大影響的、為數不多的政治人物了。所以,目前在廣西,中國近現代史中太平天國歷史、國民黨歷史研究是比較有名的。在桂林文化界里,相關研究的學者、文人、專家的著作、文章很多。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桂林市作家協會主席、桂林土生土長的知名作家黃繼樹先生的《桂系演義》就是非常好的一本反映桂系歷史著作。儘管從字面上,這看起來和《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歷史章回小說很像,但是《桂系演義》卻是一部經得起考證的歷史書,而不僅僅是譯本長篇小說。
在引用大量歷史事實基礎上,作者充分運用了作家優美、細膩的文筆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描繪了20世紀前半期的中國政治軍事歷史。特別是蔣介石集團與桂系集團只的的分分合合,明爭暗鬥,或戰場角逐,或政壇用智,既反覆無常又充滿情理,險象環生又柳暗花明。 《桂系演義》1988年出版之後,海內外產生巨大反響。該書業內被譽為「當代的《三國演義」》。由於對民國歷史動向的深刻把握,台灣出版界認為該作「寫出了我們自己的命運,自己的處境」,揭破了「那個決定了海峽兩岸分裂現況的歷史啞謎」。評者稱之為「三分之一部中國現代史」。 二、桂系如何演義 以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為代表的桂系集團在中國現代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在援桂戰役剛出場時還是舊桂系營連級的下層軍官,憑著智慧和勇氣,機會的眷顧和種種歷史條件,最後成為治理一方的軍政大員,成為影響中國現代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他們的成長過程、人生命運的盛與衰、進與退,無不暗藏著歷史的發展規律和人物的歷史選擇。初版的《桂系演義》是從1920年的粵桂戰爭寫到1949年底白崇禧飛往台灣,時間跨度30年。再版時候,作者用一個章回將蔣介石、李宗仁、白崇喜最後結局作了一個交代。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對黃紹竑、黃旭初的晚年交代。我這裡補充一下:新中國成立後,黃紹竑歷任政務院政務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等,為新中國的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遭受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迫害,1966年8月31日,黃紹竑自殺身亡。桂系另一首領黃旭初,於1949年底赴香港,台灣當局委其為總統府國策顧問。1975年11月19日,黃旭初在香港病逝。
《桂系演義》一書描繪了從粵桂戰爭、聯沈倒陸、統一廣西、興師北伐、出兵抗日直到決戰大陸,中間還穿插了桂系倒蔣、國大選舉、國共議和等中國現代重大政治事件。北伐中的賀勝橋攻堅、德安克敵,抗戰中的血戰台兒庄、勇奪崑崙關以及桂林保衛戰,第三次內戰中的青樹坪之戰、衡寶戰役,則重點進行了敘述。書中多次交代了四一二事變、國共和談等重大政治事件。雖然不是正史那樣均衡敘述,但是各有側重。前二十回說的是桂系主要任務的發跡,主要說的是廣西、全國軍閥混戰的大形勢;接下來的十回說的是他們如何統一廣西,聯沈倒陸,再擊敗沈;然後十回就是北伐統一,以桂係為主力如何為國民黨統一中國,佔據中央政權;再下來十回就是蔣桂鬥爭,桂系從中央下台,回到廣西,聯合南北倒蔣;接著十回是抗日戰爭,介紹了血戰台兒庄、桂南會戰、桂林保衛戰;七十到八十回說的是桂系如何將李宗仁送上副總統,白崇喜與蔣介石討價還價;八十到九十回幾是說白崇喜為主的桂系集團如何在大陸覆滅。 看得出來,作者將更多的筆墨放在桂系如何統一廣西,桂系與蔣介石集團的鬥法上了。書中採用了順敘、倒敘等方式將很多將書中主要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蔣介石的縱橫捭闔,運用政治權術的熟能生巧,確實令人觀止。與之相對應,李宗仁德鄰,小說通過寫其用人、容人的智慧與肚量顯示其性格。此外,白崇禧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名副其實的「小諸葛」形象。黃紹竑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勇於冒險,鮮明的性格形象更是令人難忘。 這也說明作者是在掌握了豐富的歷史資料後對這眾多歷史事件進行連接的駕御能力。這種能力往往是現在很多「後現代作家」、「80後」作家所沒有的。作家之所以叫作家,原因是在於作家有著常人沒有的細膩文筆。但是,一個作家可以有始終細膩的文筆,那就不容易了。 三、文學和文學家的局限從全書的結構一共90多回上看,作者更多側重桂系集團的如何擴大軍力、統一廣西和、建設模範省,與國民黨蔣介石集團鬥法等事件的內容。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過程中對「政治敏感」問題(國共雙方是非問題)的時期沒有過多的描述。作者更多以一種目前我們主流中共黨史觀點、看法來看待當時的桂系。這其中,作者主要還是挑選一些桂系所涉及的主要事件如青樹坪之戰、衡寶戰役等進行敘述。桂系中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黃旭初等在這些解放戰爭諸多戰役中沒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作者輕描淡寫也是常理。
儘管從筆調上說,作者是一直帶著桂林人對桂系集團的特有的好感來繼續的;但是有些時候,作者的「是非偏向」顯得很明顯。 書中開始部分一直對桂系領導人的凌雲壯志進行了多面的闡述,特別是強調歷代傳統文人「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抱負。特別是危機時候,選擇上山為王,還是繼續做官兵的態度上,作者始終強調桂系領導人統一廣西、治理民生的遠大理想。 但是,書中自從開始出現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特別是國民黨左右派分裂,四一二政變時候;作者開始以目前我們主流中共黨史觀點來批判桂系領導人與國民黨當局的所作所為了。讓感覺沒有中共之前,桂系就是絕對偉大正確;有了共產黨之後,桂系做的事情都是與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無異。特別是在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之後,逐漸消滅白崇喜集團,解放西南的章節中,作者有種「事後諸葛亮」的情節,「為盛者歌,為敗者隱」的文學、文學家局限就顯現出來了。 文學家、作家是沒有歷史學家、真正的歷史學家那樣的客觀公正。特別我們目前文藝界中還有很多政治因素。就像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就強調:「文藝要服務大眾,服務人民」。這裡的人民就有很強的政治含義了。很多時候,我們專家、學者也不可能達到像馬克思韋伯說的那樣的「價值中立」。看待歷史,我們需要像陳寅恪先生說的那樣帶著「對歷史的同情」的基本心態。克羅奇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現在的歷史不可避免的帶著當代的價值觀念、取向甚至是偏見,或者是屈從於現實的壓力去隱諱、修改。在《桂系演義中》,作者或許是無法跳開這個局限的。作者作為當局者的無奈,也只有當局者才可能知曉。我在這裡的評論,畢竟只是一家之言。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正統歷史教科書里沒有很多關於1927年—1945年的國民黨歷史,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我們正統歷史裡面只有中共的武裝起義、根據地建設、反圍剿戰爭等,至於國民黨派系鬥爭、中原大戰等歷史事實則沒有什麼內容。《桂系演義》中則滿足了我們很多對這段歷史的渴望,或多或少的反映了歷史的真實。 四、電視劇的遺憾 《桂系演義》初版在1988年,今年已經19年了。作者黃繼樹先生近些年來重新修訂書稿,並在今年的6月剛剛再版了該書!書的裝幀不錯,但是比較厚。價格68元,還是有些貴了。特被是目前桂林市經濟發展水平還不是很高的時候。我想,更多買書人還是,有地位的人,想回味桂系歷史罷了。畢竟,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愛歷史了,更不用說地方史了。 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按照該書拍攝而成的電視劇《桂系演義》,早在3年前就封鏡了。但是,電視劇卻由於政治上的原因沒有得到批准,一直沒有得到公開上演。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在中國,歷史的敏感始終觸動當局的神經。在目前中國,說歷史的是可以的;但是,最好說遠古中國、中古中國的歷史,哪怕是清代都好;一旦是涉及民國時期、國民黨與中共的關係的歷史的時候,就需要得到官方許可了,需要與官方政治需要保持一致了。這也許是我們時代里的遺憾吧!相信不久將來,兩岸統一之後,一些歷史問題得到澄清和公認的時候,我們的《桂系演義》就可以得到更加完善了。不僅僅有書,有電視劇;可能還有電影、專門研究會、博物館等了。 無論怎樣,桂系的歷史永遠值得我們桂林人(當然也包括我們臨桂人)驕傲的歷史!
推薦閱讀:
※《編程之美——微軟技術面試心得》是一本怎樣的書籍?
※如何評價《異人傲世錄》這部小說?
※如何評價雷米的《心理罪》系列小說?
※如何評價韓庚的《夜伴三庚》這本書?
※<殺戮之病>這本小說該怎麼正確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