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平時說話的口音是這樣嗎?
隨便舉一個剛剛翻到的例子吧Bayonetta on Steam 第二個視頻片段
老早就覺得句尾的那種音調聽來怪怪的,て、に、は這些似乎都。。。有一種加重的感覺。日本的很多綜藝節目也是這種發音。。。似乎和一些國內基礎教學(我不是日專,只上過一段時間培訓和看過一些視頻)中的腔調不大一樣?
據我的感覺,國內教學的發音和日語新聞播音之類的是比較接近的。 當然新聞里的發音和日常對話不可能一樣,但是就普通話而言,除去地方口音的影響,大家說普通話只是隨意一些,和新聞主持人的發音、聲調這些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吧。。。然而感覺日本新聞發音和在綜藝、採訪里聽到的發音的區別感覺就像普通話和台灣腔一樣。。。 對。。真的像台灣腔那種句尾頓一下的感覺。。。
所以說我聽到的這種差別,是說話人地方口音影響的呢,還是說真正日常中的日語「普通話」就是這樣的語調呢? 我不是日專,平時聽到的都是遊戲、新聞里的腔調,也暫時沒有與日本人對話的機會,確實不太了解。所以希望能向知乎里的先輩們請教一下,謝謝。
我也覺得文節末尾加重的讀法很常見,聽起來像韓語……
聽了一遍。
從結論上來說,這是一種很普通的說話方式。特別是在「被採訪者」或者是「專業人士」「教師」中常見的說話方式。
在「被採訪者」給「採訪者」描述自己設計的、或者是自己懂而對方不是很清楚的東西時,一般會一邊在腦子裡整理信息和邏輯,一邊提取出來轉化(也可以說成是翻譯)成更非專業的語言來說給「採訪者」聽。
其實注意一下的話他們並不是每個句尾都會重讀,一般常見的會重讀的有から(原因)、ので(原因)、が(排他)等幾個經過重讀之後能更提示邏輯關係的助詞。而且語速比較慢,說明他們在對自己傳達的信息不停地在做加工。
我相信在他們組內真正工作時,絕對不會這麼說話。
另外 @法國培根 さん說的ティーチャートーク,也是這個感覺。當然這裡面並不是嚴格的ティーチャートーク。ティーチャートーク是指母語使用者在教授語言時對第二語言學習者發話時的一些傾向,如使用高頻詞、簡單句型、絕對遵守語法、語速緩慢、反覆確認、重要語法重讀等等的習慣。這個習慣養成之後會被其他母語使用者吐槽「你是小學生嗎?」(我的某日本同僚曾經被自己朋友這樣吐槽過)。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這種專業人士被採訪時的說話方式與ティーチャートーク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對信息加工處理的結果。
先說結論,這樣講話是壞毛病,說白了跟很多人一上台講話就愛用「然後」「那個」「額」一樣,是演講能力低的表現。
你看哪個播音員播新聞時敢用這種說話方式,肯定早就被炒了。
為什麼呢?這種說話方式有兩種具體表現:
1.把詞尾的母音拉長
2.過分強調助詞
以上兩種表現方式,都是徒增噪音(ノイズ),反而讓人聽不清楚主體,而且還有催眠的效果。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這麼講話呢?因為這種說話方式有兩個優點:
1.給講話者賺思考時間。
2.這種像小學生讀課文一樣的說話方式,讓你的演講有親和力(反過來講,讓你的演講完全失去專業性)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種情況,第一次在日本人面前開講座時,結束後我把錄像看了一遍,發現我演講就是這個毛病。分析原因:一是緊張,生怕別人聽不清楚,就喜歡加強助詞,二是大腦不清楚,靠拉長語音賺取思考時間。而其他輕車熟路的演講者都是那種很流暢的講話方式,只會強調重要的主題辭彙(體言)而非助詞。
還有一種說法把這種說話方式叫做「新左翼腔」,當年日本學生造反運動時,很多人拿著大喇叭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講話,以強調自己的主張。所以現在很多大學教授喜歡這樣講話,原因是當年留下的習慣(有待證實)。
最後說明一下,上面的批判不適用於日語教學這一部分。
因為為了讓學生聽清楚助詞,日語教師培訓時會被要求強調助詞,這種講話方試叫做Teacher Talk。
日本語教師のティーチャートークとして、助詞を強調する、主語を省略しない、接続詞を使わず単文を並べるなどが挙げられる。
『日本語教育教科書 日本語教育能力検定試験 50音順 用語集』
著者: ヒューマンアカデミー
非常多的日本人這麼說話,並不只是綜藝節目。日常生活中也很多的。通常是助詞加重音,然後停頓一下。我最開始是大學時聽到我一個老師上課說日語時總是這樣,當時我也覺得怪怪的,還以為是她個人習慣。後來聽多了日本人這麼說話就習慣了,估計我那老師也是學了這種說話方式吧。而且日語學習者這樣說話反而好啊,這種切割的方式能帶來思考空間。
至於這種說話方式是怎麼產生的,就回答不了了,因為我沒有研究過。
很常見。
我自己的推測是,可能和英語里的continuation rise作用差不多,表示還有下文的意思。
其實就是和大家說話時想思考一下差不多,加重些語氣,也給自己增加點組織語言的時間
日本人平時說話的口音是這樣嗎?
是。
就和大多數人平時說的普通話一樣不標準,只是大家都不在意,或者說都以為自己說的很標準而已。
除去地方口音的影響,大家說普通話只是隨意一些,和新聞主持人的發音、聲調這些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吧 。
不知題主是哪裡人,不才是湖南。湖南塑普很出名,但我出來這麼些年自以為已經消得差不多的塑普,和一個北方朋友語音的時候還是能聽出很明顯的湖南腔;而我聽北方口音也很明顯。口音就是口音,沒有什麼地方不地方,不同地方雖然有不同口音,那總歸都是口音;你除掉口音,那就是普通話;日本人除掉這些「口調」,那也就是「標準語」。自己聽慣的口音沒感覺,聽不習慣的,比如南方人聽北方口音,北方人聽南方口音,中國……大陸人聽台灣口音,怕就不是一個「隨意一些」這麼淺的感受了。
至於這些 口調 到底跟 標準語 有多大區別,怕是就有這麼大的區別。
比如不才,現在每周有兩三節課基本就是念稿子或者讀台本。一句話十幾個字要念十多遍,平均每兩三個字都能找出毛病來,反覆讀,顧了前面又忘了後面,記著後面又忘記前面。辛辛苦苦讀完一頁回頭一看,媽的這句怎麼讀來著。
還好,應該不會被歧視,因為老師糾正班上其他那些個日本人的時候,有的比我花的時間還長。
然而感覺日本新聞發音和在綜藝、採訪里聽到的發音的區別感覺就像普通話和台灣腔一樣 。
如之前提到,題主如果是南方人就去聽聽北方人扯淡,是北方人就去聽聽南方人聊天,恐怕會覺得跟普通話的差距比台灣腔大多了。至於為什麼會覺得台灣腔像日語……難道不是台灣腔本來比較像日語?台灣日本我不想也不能多說,總歸政治不正確,總歸要被查水表。
所以說我聽到的這種差別,是說話人地方口音影響的呢,還是說真正日常中的日語「普通話」就是這樣的語調呢?
倒不是什麼地方口音,因為地方口音會有很多更多奇奇怪怪的發音,且日本就那麼點大破地方,哪來那麼多地方口音。(
日本人日常生活中說話基本就是這種語調,且他們都是當做標準語在說,只是很可惜並不標準就是了。就和我們拿塑普當普通話說一樣。
其實很簡單,只要認知到自己平時說的普通話不普通,就不會在意為什麼日本人說的標準語不標準了。學習日語接觸的當然是標準語,聽到日本人平時說的話自然會感到違和;外國人學中文學的普通話,聽到塑普還不是一樣難受。
最後,不才一定要反駁的是 @法國培根
這樣講話是壞毛病,說白了跟很多人一上台講話就愛用「然後」「那個」「額」一樣,是演講能力低的表現。
這樣的語調固然不標準,但也上升不到演講能力低的程度上。演講總歸要準備稿子,至少要準備好自己想說的內容打好腹稿,這跟平時聊天說話天馬行空扯到啥說啥,或者像是這種接受採訪被問到啥說啥的對話是完全不是同樣目的,也不是同等級的。且不說這種語調到底是不是為了爭取思考時間,就算真要思考,日語也大有「ん…」「そうですね…」這種詞句。再者,只要不是專業修鍊過這方面的人,就算是很出名的演說家、政治家等,在發表演說時照樣不可避免會有這種現象。跟演講能力並無什麼太大關係。
因為為了讓學生聽清楚助詞,日語教師培訓時會被要求強調助詞,這種講話方試叫做Teacher Talk。
至於teacher talk,就更加相去甚遠了。教師的說話方式是為了讓對方能清晰明確無誤地理解自己所說的句子的意思,是由主觀意志控制,有明確目的的一種說話方式;而這種語調沒有任何意義,硬要說的話也就只有一點,「讀起來比較輕鬆,舒服」。teacher talk和這種口音沒有任何關係,就和幼兒園老師說的話和塑普沒有關係一樣。
不少見,和場合有關。我在這幾種情況見得比較多:
- 聽話人不方便反問時 (發表 / 會議 / 採訪)
- 內容比較多或複雜時 (我們知道日語可以寫出非常長的句子..)
目的往往是幫助理清含義 (對聽說兩方都是),或給自己留出思考時間。
日專不邀自來…感覺在學習日語的人中這種習慣更明顯,因為畢竟不像母語,需要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而且腦中會說出來助詞之後還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說錯。而且的確日語一句話的斷句一般都出現在助詞後面。
去年夏天選過一門集中課程,一個文部科學省的部長來學校講課程改革,他全程都保持一個特別小的音量,坐在倒數第二排我只能聽到「……が………で…………に…………は……………」每一個停頓之前的助詞……
那門課一次一整天6個小時,上了三個周六,我基本是在昏昏欲睡和睡死過去的兩個狀態來回切換中度過的…
當然日本人平時不這麼講話,學校其他老師也不這麼講話……和中國教授講課強調雖然!但是!可是!不過!是一個意思,也是演講、授課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至於學生注意力在哪兒,那就因人而異了。反對某票說這是演講能力低和壞毛病的言論。抨擊別人,先問問自己。
在他們看來ta和da發音根本沒有區別
我也發現這個問題了,但我一直不知道怎麼表達出來,謝謝題主幫我表達出來了哈哈哈
身邊的話。很多留學生都是。作為一個日專生,懷疑過這個問題。以為那些重音是地道的表現...所以也試著這麼說過。後來發現如果正式場合的話,這樣會顯得有些隨意。て、は、に這些都會被日本人說重。覺得日常的話完全沒問題。
在打工的店裡深有體會。特別是當對方在給你進行某個解釋說明的時候尤為明顯。按照個人習慣也有講話平穩快速一筆帶過的日本人,但是在我個人接觸到的日本人里比例比較小,多數還是像國內的日語外教一樣的教學口吻?
可以這樣說日語啊,但不是一直都這樣講。。講中文,我腦袋在不停的轉的時候也會這樣拖長或者強調的時候。。題主看一些綜藝節目可能會有收貨
強調的文節中重度助詞是有的。但每個文節都這樣就不好了。助詞也只應該在後面斷,前面斷不好的。
我跟我老師聊天就經常重音加在奇怪的地方。單詞的意思要結合整個句子才知道說的是什麼
綜藝節目中人的對話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這點你對比一下中國的綜藝就知道了。還有街頭採訪。
日語本來就是助詞加重音……至於原因,助詞在日語里太重要了,要是が は に不加重聽不清楚整句話意思都有可能變,所以一般斷句也是在助詞的位置
推薦閱讀:
※你在日本留學打工時必須掌握的用語有哪些?
※用片假名寫英文單詞的規律是什麼?如何用日語讀英文?
※為什麼日語中「やばい」「危ない」等等在口語中會變成「やべえ」「あぶねえ」?
※怎麼樣才能提高日語口語呢?
※新手如何學習日語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