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探空氣球任務完成後都去哪了?
一般來說,日常放的探空氣球都不值錢,就隨它去了。但是比較值錢的,會帶上GPS,並在施放前貼上小條子,上面寫著:精密儀器,請勿拆解,撿到有獎勵,聯繫人XXX。
有一次接到電話說村民撿到了,結果跑過去一看,儀器被劈成兩半……原來是有兩個村民同時撿到,他們想平分獎金,所以想出這種方法,真是哭笑不得。
更厲害的,有次儀器落在水田裡,幹活的人家很多,要求見者有份,結果每家分得一塊電路板,回收的時候挨家挨戶去要,每塊電路板十塊錢……
能回收回來的其實不多,第一是儀器落點太偏,很難被發現。第二是撿到的人所處位置太遠,鎮里村裡,他們不想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上交到縣裡氣象局。
也有不貼回收條的情況,那是有可能因為沒和當地政府聯繫好。曾經有次落到田裡,農民也不知道是什麼,就給報社打電話,還上報了,至今還經常談起。
所以回收這件事情,就要看人品和釋放地點了。
如果釋放地點在人口密集區,且氣球飛行方向人員活動多,則撿到的可能性就大,曾經有一個儀器被撿到四次的經歷。儀器上帶有GPS,可以預估降落地點,這樣可以開車去找,但需要爬山過河,也會比較累。
其實不是回收氣球,氣球在升到一定高度就炸了。 空氣密度隨著海拔升高會降低,所以氣球在上升過程中會逐漸膨脹,一般的探空氣球升至30km左右時就會爆炸,所以回收的時候是不考慮氣球的,因為沒有價值。 除非釋放的氣球帶有自動放氣裝置,這樣可以獲得下落廓線;但是由於氣球在上升過程中經歷了極端低溫條件,所以也不會重複利用。
儀器落下,降落傘自動打開。其實回收的主要是儀器,因為儀器價格不菲,能再次利用就能省很多錢了,為項目考慮也為科研考慮。
對於球降落會不會砸傷人,一般不會,降落傘正常打開的話,落地速度在十米每秒左右,且儀器都由泡沫包裹,所以砸傷人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儀器很多,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某年對比試驗,好幾件儀器捆在竹架子上,結果落到了一輛寶馬車上,至於賠了多少錢,就不知道了……
無厘頭吐槽:
***:以前資源匱乏的時候,無線電愛好者能撿到一個就算撞大運了,因為上面有元件可拆了利用。
***: 你們運氣真好,我只撿到過墜落的孔明燈,上面寫滿了情侶的肉麻情詩……
***:氣球沒撿到過,小時候在新疆撿到過2個增雨防雹火箭的殘骸。上面寫著:「拾獲此火箭請交至氣象局。「……後來降落傘繩子和散布被鄰居割走了,說是栓毛驢用。
1、目前,除了少量科研需要回收探空儀以外,一般業務施放探空儀都是一次性的,不能被二次利用。為了保證測量的精度,每次施放探空儀前都要進行基值測定,已經施放再回收回來的探空儀感測器特性已經發生變化,即使被撿回來也不能再次利用。2、探空儀搭載有溫壓濕感測器,一般也就兩三千塊,板子什麼的都是批量生產,硬體成本不高,更多的是研發成本。掏空儀不值得回收,還不如愛好者自己留著玩,搞定興趣開發啥的~
荷蘭氣象局KNMI的氣球會發射無線電(其實大家都會啦)~然後就變成了廣大無線電愛好者的大玩具:因為高度較高,所以可能飄到很遠的地方去,比如德國,然後無線電愛好者們會追蹤,找到,然後還給KNMI,搞得跟比賽一樣。當然KNMI也在盒子上寫說明啊,會有報酬30歐之類的,但人家更在乎的是have fun啊~
不知道為什麼上傳的照片都是顛倒的,就不貼圖了~2014年的電影《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里就有這個情節,牧民們都叫他氣球盒子,草原上放牧的時候偶爾會撿到,最後基本上都做了孩子們的玩具。這個電影真的很推薦,沒有專業的演員,全是當地人本色出演,看過了之後內心有一種很平和的感覺。
謝邀。不是被回收就是直接曝屍荒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