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區別?

怎麼理解全球化和國際化?和兩者之間的區別?


山民自家後院的竹子在自家作坊里做出來的席子從中國賣到日本叫國際化,

山民把公司註冊在免稅的開曼群島,從日本進口竹子,在深圳加工,席子出口到歐美各國,這叫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

定義

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衝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繫、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係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同時,全球化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

全球化的時代背景

工業文明的困境是全球化到來的一個前提,現代文明的危機中已經孕育著一個新的時代。因為各種各樣的危機把人們從現代工業文明的幻夢中驚醒,促使人們反思現有的文化模式,思考人類的未來。

  以自然資源為基本要素的發展模式所造成的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幾乎把人類逼到了生存的絕境,人類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必然尋求全球範圍內的合作,因為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是不分國界的,發達國家盡可以把垃圾、化學廢物等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但大氣圈、水圈、自然風向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在人類的命運真可謂「風雨同舟」,人類只有聯合起來共同解決面臨的危機,才有可能渡過難關。以擴張為特徵的現代文明導致了極權主義,致使整個世界處於風險狀態,導致了貧富分化,第三世界各國正在越來越深地陷入到貧困、疾病、戰爭和獨裁暴政的泥潭之中。這本身就構成了對和平生活的威脅,人們不得不擔心:衝突,在今天比以往更加可能了。

  人們推測可能會爆發兩種形式的災難:一種是環境災難和生態大事故造成的全球性問題;另一種是國際衝突和地區性戰爭的後果,在這種災難當中富裕國家也不可能不受衝擊。以上兩種可能不僅是發展中國家將面臨的困境,也是發達國家不能迴避的現實,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既然世界各地的人們認識到面臨著共同的災難,那麼他們就應該聯合起來去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這樣看來,烏·貝克的話不無道理,「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年後的今天,應當發表一篇世界公民宣言:全世界的世界公民,聯合起來!」環境問題所引發的文化危機,泰勒認為只有通過全人類的聯合才能拯救。雖然人類怎樣聯合的途徑還有待尋找,聯合起來的人類怎樣去克服危機也還需要時間,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人類面臨的文化危機必須通過全人類才能解決。泰勒提出:「一旦圍繞環境威脅形成了一個共同理解的氛圍,情況就會發生變化。當然,局部群體和全體大眾之間的戰鬥仍會持續。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垃圾存放處,但沒有人想將其置於自己後院。不過,某些局部戰鬥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它們被置於不同的框架中。例如,對某些原始區域的保護、保護環境免受破壞性攻擊,業已被視為新的共同目標的一部分。事實上,只有當人們分開和分裂時,那些具有不可逃避性的機制才會起作用。當一個共同意識出現之時,困境就有了轉變。」

  總之,人類要規避各種風險現實化,要規避全球性災難的發生,要阻止文明世界的全面崩潰,全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各國家的人們必須訂立契約、共同行動,積極地尋求解決措施,自覺地形成一種全世界的文化差異和平相處、彼此尊重的全球依存狀態。

全球化產生的動力

  全球化時代既產生於現代西方文化的危機中,也產生於促使全球化到來的各種力量中。這些力量主要是指技術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和人道主義全球化。就技術全球化來講,它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相互往來和互相理解,而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習俗逐漸消解,新的觀念、新的生存方式陸續出現,繼而文化全球化開始生成。這裡我們要注意,技術不能僅被當作一種工具來看,它在執行工具這一職能時,實際上參與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作用。雅斯貝爾斯認識到,「技術使前所未有的交往和通訊變為可能,它造成了全球的統一。人類整體的共同的歷史開始了。統一的命運控制著人類整體。全球四面八方的人都能互相理解。由於比起以前東亞對於中華帝國,或者地中海世界對於羅馬來說,現在通訊聯繫技術更容易到達世界各地,因此全球的政治統一隻是一個時間問題。」由於技術的發展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變成了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里共同生存的整體,這種相互依賴、風險共擔、共同生活的現實是全球文化產生的最大動力,顯示了交通技術和通訊技術與全球歷史、全球意識的關係,就是說,在自然土地上的共同生活和在時間裡的共同存在造成了人類的統一。

  歐文·拉茲洛則著重分析了通訊技術與人的交往之間的關係,指出了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形成的多種多樣的文化,現在正通過技術的中介而發生了十分廣泛的密切聯繫。在這種聯繫中,多樣性的文化得到體現,普遍性的文化得以形成,而全球文化正是文化同質化與文化異質化兩種趨勢相互作用的過程。他說:「實現一定程度的統一性的方法不是通過文化統治來消滅文化多樣性,而是在現有文化之間創造更密切和更永久的交流和接觸。這樣做的工具是現成的:現代通訊技術不只能聯繫給定國家和文化內的人民,它們也能聯繫不同文化……以理解為基礎並由通訊產生的合作與參與可能把當代世界提高到超越共存階段而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相互依存階段。相互依存不僅意味著並肩生活和成長,而且意味著彼此合作,互相通過對方得以生存。」由此可見,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從電話到電子計算機再到網際網路的發展,消除了人們之間的空間界限,加強了各地人們之間的聯繫,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人造衛星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相互融合推動了全球化的進程。全球化的進程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著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改變著社會的結構和組織。

  就全球化來講,不能否認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為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像今天這樣需要有世界範圍的規則,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在經濟上,隨著大型跨國企業的建立以及伴隨他們一起發展起來的金融市場興起,產生了一種新的生產力,它帶給很多人以富裕,然而也呼喚要求與新的經濟市場活動範圍相適應的遊戲規則。」可以看出,世界範圍內的經濟交往是全球化時代的動力,也是促成人們形成全球意識的一個因素。現在,加入到共同貿易協定中的國家越來越多,貿易商品的範圍越來越廣,世界金融市場在貿易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已經是一種事實。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引起了全球性的競爭,結果是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惡化、金融風險等全球性問題,這些都說明了競爭的極限性,也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世界的整體性,在這個整體的世界中,發生在遙遠地區的事件可以對我們產生影響,反過來,我們作為個人所作出的決定,其後果也可能是全球性的。於是人們意識到了同在一個地球的意義,開始了彼此之間的合作,認識到了相互依賴的重要性。正如湯姆林森所說:「資本主義在其生產、流通及商品消費的各個時期的原動力,對我們日漸增長的相互聯繫來說都是意味深長的。」

  如果說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是全球化客觀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麼人道主義因素就構成了全球化動力的主觀部分,它們的存在對於全球化同樣是不可缺少的。為了解決全球性問題,人們創設了多種國際機構,包括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如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紅十字會、野生動物基金會等等。儘管這些機構的能力十分有限,期望它們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前景也很渺茫,但它們的初衷畢竟是針對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而建立的,如生態保護、南北關係、人權問題等等,它們發出了維護正義的聲音,提供了人類為之努力的方向。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樣的組織越來越多,所起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它們的存在和作用,能加快全球化時代到來,是促進全球化文化產生的重要力量。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將國內問題與全球治理相聯繫就不再是烏托邦了,因為二者已經在實踐中緊密地聯繫了起來。在市場的波動和技術創新的動力之下,在全球層面上運作的合作性機構在數量上已經有了很大增長。例如,在20世紀初,有二十個以上的國際性政府間機構,以及一百八十個跨國的非政府機構。而到了今天,前者的數目已經達到三百個,後者的數目將近五千個。全球性治理已經出現。」

  綜上所述,可以說全球化時代既產生於現代文化的危機中,也產生於現代化的成就中,現代文化成就則為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如果對促成全球化時代到來的各種因素作一個綜合考察,阿爾布勞的概括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全球性至少在五個方面使我們超越了現代性的種種假設。這五個方面是:由全部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性的環境後果;由具有全球破壞性的武器導致的安全感的喪失;通訊系統的全球性;全球性經濟現象的湧現,以及全球主義的反省性——在有這種反省性的地方,人們和各種團體都以全球作為自己確定信仰的參照系。所有這些匯聚在一起,就對那種認為『現代性會不斷擴張』的觀點,並因而也對民族國家構成了極大的挑戰。」所以說,全球化的出現既是各種客觀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人們積极參与、共同創造的一個主觀進程。

  關於全球化產生的背景及其動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化時代是繼現代工業文明文化模式之後的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既不像有些人主張的那樣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起源,認為它已有5000年的歷史。因為那時雖然不同的文化有所交流,但文化傳播的規模、速度及範圍都相當有限,與今天的全球化不可能相提並論。同時,全球化也不像世界體系理論所認為的那樣起源於16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我們固然不能否認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揭開了全球交往的序幕,但是它只是開闢了全球各國家、地區之間相互往來、相互作用的時代,卻沒有顯示出人類相互依存、共擔風險的特徵。確切地說,全球化是近幾十年出現的新現象、新事物。具體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全球作為一個整體獲得了十足的重要性,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暴露了現代工業文明的局限性,全球通訊系統的建立標誌著人類進入了相互聯繫、共同生存的全球化時代,在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人們已經達成了共識:我們生活在地球這個「太空船」上,並且只擁有一個「共同的未來」。

總結

  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里,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啟發性。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徵正對應著這四個問題。

  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

  任何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於一家,只有理想主義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

  2、無法預知國家損益的全球化

  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向,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

  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衝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家疆界的全球化

  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產生於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家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眾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麼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家疆界呢?曾幾何時,為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克和世界盃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場,國家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家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

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

國際化是設計和製造容易適應不同區域要求的產品的一種方式。它要求從產品中抽離所有地域語言,國家/地區和文化相關的元素。換言之,應用程序的功能和代碼設計考慮在不同地區運行的需要,其代碼簡化了不同本地版本的生產。開發這樣的程序的過程,就稱為國際化。

在經濟學中,國際化是企業有意識的追逐國際市場的行為體現。它即包括產品國際流動,也包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美國學者理查德·D·羅賓遜(Richard D·Robinson)在其著作《企業國際化導論》一書中提出上述觀點。

企業國際化就是指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局限於一個國家,而是面向世界經濟舞台的一種客觀現象和發展過程。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國際市場,去組合生產要素,實現產品銷售,以獲取最大利潤。

  就單個企業來說,企業國際化是指企業的生產國際化、銷售國際化和管理國際化。

  就所有企業來說,企業國際化是指企業的內含國際化和外延國際化。所謂企業的內含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技術、人才、服務等非物質性的生產要素而實現的企業國際化。所謂企業的外延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資金、設備、廠房等物質性的生產要素而實現的企業國際化;就企業活動的方向來說,企業國際化包括內向國際化和外向國際化兩個方面。企業內向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直接或間接進口生產性要素或非生產性要素而實現的企業國際化,其主要形式有進口貿易、三來一補、合資合營、購買技術專利、成為外國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企業外向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直接或間接出口生產性要素或非生產性要素而實現的企業國際化,其主要形式有出口貿易、國外合資合營、技術轉讓、國外合同簽定、在國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企業國際化和國際化企業是兩個既相互聯繫又有明顯區別的概念。前者強調的是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後者強調的是這一過程的結果。儘管如此,「國際化企業」仍然是企業國際化之應有之意。

內容

  企業國際化包括管理國際化、生產國際化、銷售國際化、融資國際化、服務國際化和人才國際化六個方面。 

  1、管理國際化,是指企業的管理具有國際視角,符合國際慣例和發展趨勢,能在世界範圍內有效配置資源。

  2、生產國際化,是指企業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採購、運輸和生產,利用海外資源提高生產績效的方法。

  3、銷售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國內外的銷售網路,根據不同地區和產品,有選擇地進行銷售活動,使自己利潤最大化。

  4、融資國際化,是指企業有能力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成本低、風險小的融資機會。

  5、服務國際化,是指企業能根據實際範圍內不同的地區提供從售前到售後並且符合當地文化習俗、法律規章的服務。

  6、人才國際化,是指企業擁有的人才不僅要熟悉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等領域相關知識,而且懂經營、會管理。

  由此可見,一個企業國際化程度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上述六個方面。

特點

  企業國際化一般具有下列特點:

  1、企業在確定經營方向、制定經營決策時不僅要考慮國內市場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慮國際市場的需要,並自覺遵循世界經濟規律,按國際貿易規範和國際慣例辦事。

  2、企業一般根據國際價值和國際市場供求狀況確定進出口商品的價格。

  3、企業依據利潤最大化原則選擇投資領域,配置生產要素。

  4、企業一般利用國內外資源,尤其是國際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等,促進本國經濟發展。

  5、企業既可以從某一局部或某些個別產業出發,也可以在多個領域進行多種經營,通過揚長避短,最終實現完整的企業國際化目標。

上為百度百科理解國際化與全球化,其目的為防止讀者閱讀模糊,不能真正理解國際化與全球化!

下面再看全球化與國際化主要不同點區別!

國際化和全球化的區別:

首先,範圍上的不同:國際化主要是研究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是建構在不同國別基礎上的,是以國家為單位進行的比較。而全球和則是跨國家、跨民族、跨不同文明體系之間的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種趨同。

其次,內涵上:國際化主要是強調某一國家在與其他國家交流時,更注重交流、合作、理解;而全球和則是在交流、合作與理解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即是不同環境、不同文明之間的某種趨同、相互認同,達到一種和諧共處、共同發展、求同存異的境界、

再者,視野上:全球化比國際化的研究視野要寬廣,因為它突破了原來那種以國家為單位的交流的藩籬,而更多的強調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之間的和諧共處。如全球化更加註重不同文明的交流: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拉美文明及非洲文明。從文明體系的角度來把握,更體現了全球化的系統性、完整性。

最後,組織機構上:國際化有一定的政治或非政治組織機構來協調、組織,而全球化則沒有這樣的機構運行。

總之,以上幾點是經過思考後的簡單總結,雖然不盡全面甚至有偏頗之處,但是思考之後的問題和思考前的認識就是很不一樣。

下為金融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化之區別!

在經理人網站上看到一篇文章《蘇榮琛:「全球性和國際化是兩個概念」》,就想到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區別在哪裡呢?自己的理解是「全球化」是指全球融為一體,有點像地球村的意思,「國際化」是指與國際接軌,各種流通比較暢順。當然這只是簡單的理解,真正意義上的解釋應該沒這麼簡單。

看了文章,也沒看出來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在哪裡,然後我就百度了下,也沒有具體的文章做陳述,只有「經濟全球化與資本國際化有哪些區別「: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繫而形成的全球範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簡單的說也就是 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繫的一個整體)。

資本國際化,指跨國公司的股權在國際間分散,國際上形成巨額遊資,各國相互開放資本市場,經濟間形成資本通道,而各國經濟「休戚相關」。這是經濟全球化的第三階段。? 區別:資本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階段,經濟全球化除了包擴資本外,還有貿易、技術、生產等領域的全球化。?

資本全球化就是資本的跨國流動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美國的投資基金正在美國股市,但是它預期股市將下跌而英國北海布侖特原油期貨將上漲,它就可以在三十分鐘內把資金撤出美國股市而在倫敦建倉進入原油期貨市場.這就是資本的跨國流動,也可以成為資本的全球化.因為隨著國際經濟聯繫的加強,資本的流動越來越頻繁和低成本.資本的跨過流動又反過來促進了國際經濟的一體化.而經濟全球化是各國之間貨幣的流通。還是沒有單獨解釋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區別,不過從文章來看,不能單獨的將全球化和國際化區別開,應該放在特定的環境下,就比如在金融資本和經濟的層面上來看的。

另外一種說法是國際化是全球化的前奏,全球化之後就是一體化了。

再分享幾個觀點:

1/服務行業的品牌象徵著什麼。一個老品牌需要現代化,就像鑽石需要被擦亮一樣。

2/我從不害怕競爭。就像90年代後期每個人都在說.com一樣,現在每個人都在說中國。但很多人不懂中國,也不一定會在這裡待很久,而我們不同,我們投資的是人和一整套制度。在中國,你要很謹慎,這是一個大國。

剛才有位朋友看上則看了之後說像讀歷史文化似的!好吧!

下面我會更加直觀清楚詳細的描述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國際化的區別與聯繫?

根據國際投資周期理論,試述對外直接投資四個階段的特徵

第一階段,年人均GNP在400美元以下,這些國家幾乎沒有直接投資流出,也很少接受直接投資,凈對外投資為零或較小的負數。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的企業不具有所有權優勢,因而沒有對外投資的條件。同時,由於國內缺乏令投資國滿意的區位優勢,如沒有足夠大的國內市場和優良的投資環境,外資流入也很少,多為落後國家!

第二階段,年人均GNP在400~1500美元之間,處於這一階段的國家接受直接投資處於上升階段,

並開始少量對外投資,對外凈直接投資為負,且負數值在增大,意味著吸收投資大於對外投資。這說明由於實施進口替代,市場擴大,投資環境改善,區位優勢增加,直接投資流入也開始增長。

但該國企業所有權優勢有限,難以克服國際化生產障礙,所以直接投資流出仍然很少,且集中於鄰近國家。

第三階段,年人均GNP在2000~4000美元之間,處於該階段的國家對外凈直接投資雖也為負值,但其絕對額在不斷減少,這是由於接受外資減少,或對外直接投資的速度快於接受外資的速度。在此階段,該國一些企業所有權特定優勢增強,原來的外國投資者在該國的子公司的所有權優勢下降,該國企業對外投資開始上升。

第四階段,年人均GNP在5000美元以上,處於該階段的國家對外凈直接投資為正值,並呈增長趨勢,對外直接投資比接受的直接投資增長得更快。這表明該國企業具有強大的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能力,也善於發現取得國外的區位優勢。

與此同時,外國投資者獲得該國的

區位優勢和發揮自身所有權優勢方面受到更大的挑戰。

試述威爾斯對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動因的分析

第一,保護出口市場。由於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紛紛設置貿易壁壘來限制進口產

品。發展中國家只有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繞開貿易壁壘,護在國外的出口市場。

第二,突破配額限制。發展中國家為保持和擴大國外市場,打進發達國家市場,日益傾向於通過直接投資手段突破發達國家的進口配額限制,這實際上是保護出口市場的延伸。同時,發展中國家企業也在注重向不受配額限制的國家進行直接投資。

第三,謀求低成本。尋求更低的成本成為促使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因素,

只有藉此才能保持和加強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一些工業化進程較快的發展中國家和地

區的企業,在努力尋求比本國工資水平更低的勞動力,以低成本的產品參與國際競爭,勞動力成本也構成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之一。

此外,一些對外投資投在目標市場國或第三國,也是謀求降低生產過程中的運輸成本。

第四,種族紐帶。種族紐帶對發展中國家作出到其他國家參與生產活動的決策有重大影響,擴大的海外華人社區和印度社區推動了這種業已導致投資的出口活動。實際上,分散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同一種族的關聯性往往導致對外直接投資。

首先,海外僑胞可以幫助企業獲得可靠信息,並提出投資倡議,這要比企業自己到國外調研的成本低得多。

其次,發展中國家往往選擇當地同一種族的人作為合伙人。

再次,許多家族企業常派家族成員到國外作為公司代表,並參與公司決策。總之,東方民族尤其是華人,更多傾向於種族紐帶,而拉美的大多數西班牙裔家族內部因缺乏相互信任使這種作用減弱。

第五,分散資產。一些發展中國家國內政局不穩定,社會動蕩,一些公司為避免資產損失,常尋找機會分散資產,造成國內資本外流。

第六,其他動因,如母國、東道國政府或國際機構的倡議和幫助,某些企業主為親友尋找職業,在國外為公司培訓人才等發展中國家跨國直接投資的優勢有哪些?發展中國家雖然還不具備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雄厚實力,在技術尤其是高精尖技術的掌握上也沒有優勢,但在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活動中仍具有以下競爭優勢:

第一,小規模製造和密集使用勞動的製造技術優勢。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國內市場小於發達國家建廠所需達到的規模經濟的起點值,為適應這種小規模市場的需要,發展中國家的跨國企業往往採用勞動密集型技術。這種優勢使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在比其更貧窮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第二,使用當地資源和生產當地需要的產品的優勢。因外匯限制、東道國鼓勵本國工業化政策和國外訂貨後發貨時間長、運費高等問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較多地利用東道國的技術、設備、人才和研究開發能力,使用當地原材料和零部件。這不僅降低成本,而且保持了與東道國融洽的經濟合作關係。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生產的產品許多是適合東道國市場需要的產品,特別是以種族紐帶聯結的社區需要。

第三,接近當地市場的優勢。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通過僱用廉價勞動力,較低的基本建設費用和廣告費用,形成低成本優勢,其價格更接近於當地的收入水平,具有價格上的競爭優勢。並保持老客戶的關係,積極發展新客戶,維護和穩定擴展市場份額。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從發展中國家近年對外直接投資的實踐看,還有三個重要優勢:

第一,許多發展中國家已擁有或正在擁有對外直接投資所必需的經濟基礎。當前跨國

直接投資發展較快的發展中國家有三類:

一是近年經濟發展迅速的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

二是國內市場廣闊、人口眾多、工業化發展達到一定水平的發展中大國;

三是擁有龐大石油外匯儲備的石油輸出國。

這些國家經濟的迅速崛起和大企業集團、大財團的發展為對外直接投資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第二,國家的大力扶持。國有企業是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主體力量,跨國直接投資通常是這些國家實行特定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發展中國家政府從國家利益出發,必然會大力支持本國企業跨國直接投資,如實行出口導向發展戰略支持企業尋找新的國外市場,集中部分資源對企業支持和援助,使這些企業在不具備所有權優勢條件下進行跨國直接投資。

第三,在吸引外資過程中積累了經驗,培養了人才。在吸收外資、引進技術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不僅獲得了資金,掌握了先進技術,而且通過合資辦廠,鍛煉了一大批懂得跨國經營管理知識、掌握跨國公司管理和國際市場營銷訣竅、熟悉國際營銷網路的人才。這種吸引外資引起的效應,已轉化為發展中國家迅速走向對外直接投資,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因素。

試論國際企業管理人員的來源渠道及其利弊。

國際企業人員的來源一般有三方面:從母公司派駐外人員;從東道國招聘人員;從第

三國選擇人員。

(一)從母公司派駐外人員。這在公司在國外開設分公司的初期非常重要,也是最理想的,

因為他們對母公司的意圖和興趣都很了解。

但也有弊端:

一是不可能有那麼多人才;

二是花費開銷大;

三是往往會盲目地將本國的管理方法搬到子公司支實踐;

四是可能有違東道國的法律規定。

(二)從東道國招聘人員。好處:

(1)人事成本低。

(2)聘用當地人擔任子公司經理,有利於子公司同當地顧客、僱員、政府機構、工會組織等建立良好的關係,從而有利於子公司在東道國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3)選擇當地人出任海外子公司經理,一般任期比較長,可以避免子公司經理人員的頻繁更換,從而保證公司經營政策的連續性。

(4)利用當地人管理海外子公司,為當地管理人員提供了晉陞及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從而可以增強他們對公司的責任心,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5)從東道國招聘人員可以使國際企業在東道國敏感的政治形勢中,以一種不太引人注目的形象存在,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和東道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國有化政策的壓力。不足之處:難以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起橋樑作用;難以適應總公司的要求等。

(三)從第三國選擇人員。跨國經營人員在國際經營知識、經驗、談判技巧等方面各具特長,經營績效大多比較喜人,他們是企業國際化經營人員選擇和培養的最高標準,是實行全球大市場戰略的基本保證。但這種類型經營人員的人工成本較高,流動性大,總公司控制其經營行為的難度也較大。試述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

(1)投資戰略。從投資的區位戰略看,我國的投資重點放在亞太地區及發展中國家,同時還應積極發展對發達國家尤其是高新技術領域的投資。從投資的行業戰略看,應主要放在加工製造、資源開發、貿易、金融保險等服務業,並積極發展向高技術領域的投資。

(2)籌資戰略。從當前看,跨國經營所需資金的籌集渠道主要有國際股票和債務市場、國

際融資機制、跨國公司內部資金調度系統及東道國金融市場。

(3)市場進入戰略。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里,應以股權式合資形式為主,輔之以獨資企業。非股權安排是當今跨國經營企業進入市場的變通戰略,即通過合同方式,參與東道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種形式。

(4)技術戰略。制定正確的技術戰略,不僅可以儘快收回技術投資,延長技術效益的壽命

期,而且可以通過技術轉移帶動設備、產品的出口,繞過貿易壁壘,以技術換取市場。

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呈現哪些特點?

從發展中國家跨國直接投資有歷程看,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發展速度快。

第二,主要投資於鄰近國家和地區,向發達國家投資的比重逐漸增長。

第三,小規模和特殊產品是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優勢。

第四,經營策略側重擴展出口的市場銷售戰略。

國際企業經營所面對的環境有哪些?主要內容是什麼?

無論國內企業還是國際企業,所要面對的環境大都可以分為直接環境和間接環境。

(一)直接環境通常來講都要包括三個方面的構成要素:

一是產業要求;

二是客戶要素;

三是資源來源(包括供應商、貸款人、勞動力)要素。

(二)間接環境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內容:自然環境;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環境;技術環境;

社會文化環境。

(1)自然環境:主要是指企業所處的與自身生產經營有關的自然資源及自然條件。它包括地理環境、氣候環境、資源環境等。

(2)經濟環境:主要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經濟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勞動力結構、消費水平、消費結構及國際經濟發展動態等。

(3)政治法律環境:主要是指一國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針、法令法規、政治形勢、黨派鬥爭、社會秩序等。

(4)技術環境:主要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當前的技術狀態、新技術的成就及技術發展動向等,也包括國際上有聯繫的技術發展動態。

(5)社會文化環境:主要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組織、社會結構、社會風俗習慣、歷史傳統、生活方式、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

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存在什麼問題?

我國企業跨國經營還處於初級階段,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企業經營機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2)投資結構不盡合理,總體投資效益不高。

(3)企業海外融資和投資能力較低。

(4)生產企業與外貿企業的矛盾制約著跨國經營的綜合競爭力(

(5)許多項目缺乏科學的決策。

(6)缺乏能勝任國際化經營的專門人才。

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必要性和意義有哪些?

答:

(1)國際化經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2)國際化經營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需要;

(3)國際化經營是適應世界環境變化的需要;

(4)國際化經營是有效利用國際資源的重要途徑;

(5)國際化經營也是轉移國內剩餘加工能力和技術的需要。

名詞解釋

對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FDI),是指企業在國外進行的以控制企業經營管理權為核心,以獲取利潤為主要目的的投資。其最大特點是投資者對所投資的企業擁有經營控制權,即投資者在所投資的國外企業中擁有控股權,能夠行使表決權,並在經營管理中享有發言權。

企業國際化經營(Internationalization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指企業為了尋求更大的市場,尋求更佳的資源,追逐更多的利潤,突破國家界限,向國外發展經營業務,參與國際分工和交換,實現產品交換、生產、信息傳播利用以及企業組織形態國際化的過程。

國際企業(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簡單講,凡從事企業國際化經營活動的企業稱之。

具體:它以通過對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要素的有效規則、組織協調、指揮和控制,

形成有形和無形資產在國際間的流動,獲取利潤,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跨國公司(Translational Cooporation)根據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的定義:「凡是在兩個或更多國家裡控制有工廠、礦山、銷售機構和其他資產的企業都屬於跨國公司。

國際化

意指國與國之間企業在經濟和貿易等方面的聯合和交往,有一定的政治含義。(有較強的民族意識)企業只關心自己的利益發展。

全球化

是指企業在全球範圍生產和銷售同類和同質的產品與服務。它是一種趨勢,更是一種經營戰略。從本質講也是一種全球經營意識和理念。

直接投資

實質是「股權投資」,其結果通常形成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主要經營形式有合資、合夥、獨資企業、戰略聯盟、併購等。

間接投資

通過購買股票或債券並獲得分紅或利息收取的回報。經濟一體化(Economic Integration) 在國際分工、國際市場發展的基礎上,世界經濟的各組成部分(地區、國家)之間通過資源(商品、技術、資本等)流動而實現相互開放,相互融合,聯繫緊密的過程。理解要點:①客觀經濟的聯繫和結合過程②主觀經濟聯合和調節的行為。

區域經濟一體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指地理位置相互鄰近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地區)為獲取區域內國家(地區)間的經濟效應和互補效應,促進產品和生產要素在一定區域內自由流動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國性經濟區域集團的過程。

國際企業經營戰略的涵義:是指從事國際化經營的企業通過系統評估自身實力,確定一基本任務和目標,並根據國內外環境實力變化擬定經營方針,以求得企業在國際環境中長期生存和發展的總體謀劃。

核心能力是指某一企業內部所具有的,競爭者無法輕易趕上或模仿的技能。它可存在於生產、營銷、研究開發、人力資源及管理等活動中。核心能力最明顯的是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或增加產品價值從而高位定價成為可能。

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成功模式

1格蘭仕模式

國內辦廠,貼牌生產為主,別人營銷格蘭仕模式的好處在於減少了對外直接投資的風險,靠薄利多銷獲得多方面的積累,其弊端是:由於大量的貼牌生產,營銷渠道歸別人所有,利潤中的大部分被外方拿走,企業資金積累的過程拉長,影響到研發的投入,使企業由OEM向ODM過渡的進程拉長;同時,由於缺乏自有品牌的知名度,自有品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長期處於低端,要想扭轉這種印象會很困難。因此,格蘭仕為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所選擇的道路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2海爾模式:

國外辦廠,自創品牌,自己營銷海爾的戰略核心是創世界名牌。海爾採取的戰術是先創牌,後靠品牌打市場,從一開始,海爾就選擇了先難後易的發展道路。上世紀90年代海爾靠先出口發達國家,然後在中國市場擴大品牌影響力,正是這種與國內同行差異化的競爭策略,使海爾獲得了不菲的戰績。如今,海爾又一次採用先難後易的策略,打算將產品在國外市場銷售,先在歐美辦

廠,採取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服務三位一體的本土化經營方式,使海爾品牌首先在發達國家立住腳跟,進而獲得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

問題:海爾模式能否獲得最終的成功,

首先與企業家的風格有關,企業家個人素質的高低將起到很重要作用;

其次,有賴於能否在國內市場獲得持續的較雄厚的利潤保證,能否不斷地發揮優勢,扭轉劣勢;最後,必須具有快速成長壯大的能力,以及優秀的企業文化、高超的管理技術等諸多因素合力的保證。

中國企業在與外國公司的競爭中,究竟是應該創牌還是貼牌?

通過調查開展跨國經營活動比較早、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的企業,得出的結論是:不應將二者截然分開,甚至對立,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特點、所處行業以及競爭對手等方面的因素,作出不同的戰略選擇,即創牌戰略、貼牌戰略以及創牌與貼牌並舉的戰略。

創牌戰略

海爾集團公司等大型企業以創國際知名品牌、建立國際化企業、早日進入世界500強爲目標,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創建國際知名品牌是這些企業追求的目標,海爾名牌戰略的實施,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從質變到飛躍的四個階段。同時,這四個階段也是海爾從創中國名牌到創世界名牌的過程。外國跨國公司在搶佔中國市場的過程中,大都經歷了一個從技術輸出到資本輸出再到品牌輸出的過程。在世界進入21世紀的今天,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也必然是品牌全球化的過程。當企業的品牌發展成爲世界名牌時,就意味著更加廣闊的市場、大批忠實的顧客以及良好的企業與國家形象。

感謝閱讀,篇幅大多來源於網路,筆者詳細了解回答,感謝對本人的支持!


@FlyRideR 的回答舉了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我想歸納一下,國際化戰略就是最簡單的產品出口模式,其主要的產品研發仍然在國內,然後在國外建立製造和營銷渠道,這種模式既不能很好的適應國外市場需求,也不能形成區位優勢;而全球化戰略是把全球作為一個整體,充分利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區位優勢,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在其最有利的國家或地區開展,生產標準化產品,從而獲得區位優勢和規模經濟,具有很強的成本優勢。


大眾汽車把汽車從德國賣到中國國際化,在中國找合資廠然後僱傭中國人再設計符合中國市場的產品賣給中國消費者,這算全球化。


山民把席子從中國賣到日本叫國際化,一個商貿公司把席子賣到歐美各國叫全球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72次聯合國大會上的演講?
為什麼很多外國項目很少有中文版,但是大部分有日文版?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到底是走向同化還是多樣化?
trump已經當選美國總統對全球化有什麼影響?
如何看待二戰後的這一波全球化浪潮?

TAG:全球化 | 國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