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所 211 大學的校長,你怎樣做才能使學校接近或達到中上 985 大學的水平?

普通211如南京理工,武漢理工,南航,華中師大,西電,哈工程等水平的大學。

(不要再討論南理工,哈工程是不是上等985了。我不是沒有提上財,北郵,中財,對外經貿這種211中的bug么?)

中上985指的是除去清北和華五之外較好的大學,如中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之類。

大學校長一般認為是工程院或者科學院院士,且根基比較牢。

任期暫時不考慮,假設可以一直做下去,或者可以欽點下一任校長。


這個普通211高校,沒提到底有錢沒錢啊?

假設要是有錢的話,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砸錢買人啊!

像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傑青」這種檔次的,掏上1000萬到1500萬挖來一兩個,有可能整個學科的排名就能往上竄幾十名。

有的圈子特別小特別冷門的學科,可能一個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就可能讓整個學科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圈子裡流傳著一個真實的笑話,兩家本來處於競爭關係的高校,各自的王牌學科一個排全國第七,一個排全國第六,一直就這樣上下輪換,差不出一名。結果突然有一年,甲高校的這個專業排名從第六直接排到了全國第二,而乙學校的排名則一下掉到了全國四十幾名!

一年之間如此巨變,圈內人一時間都懵逼了。趕緊找熟悉內情的去一問:乙學校該專業的大牛帶著自己的弟子直接叛逃到甲高校了!然後乙學校該大牛的老師一時間氣血攻心去世了!

這一正一反,其實只有兩個人的變化,直接學科排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幾年大家注意看高校綜合排名往上竄的特別厲害的幾所高校,多多少少都採用過揮舞支票本挖人的手段。

這種手段省時省心還見效快,人挖來可能當年就能見療效,比自己培養大牛要輕鬆多了。

假設如果是特別有錢的高校,而且地理位置也好,不是北上廣也是東南沿海的話,卯足勁挖,一年挖上五六個,在陪著挖點小牛、潛力股啥的,挖上一個任期,985下半區的高校還真不一定能拼得過。

至於從哪挖?西北五省、中原地區、西南邊塞,哪裡經濟比不上你發達就從哪裡挖啊!

最後,附贈一個對高校挖人的詳解:你聽過哪些賺錢的歪點子? - 知乎


謝邀。

講真,主要是要有錢,有錢就能挖人挖設備。在國內學術界普遍比較窮的情況下,錢給的多是很有吸引力的事情。

然而,學術水平提高了,不代表錄取分數線也能相應提高了,不代表本科生源和學校名聲就能提高了。每個學校的prestige,在中國大概真的是欽定的事情。。只要各地教育局和民眾繼續以考上清北人數來作為衡量一所高中優秀程度的標準,清華北大就永遠不會跌落神壇。這種觀念上的事情真的很難改變。。


其實對很多211大學來說,努力將綜合實力達到985的水平是沒有意義的。像@立黨 說的在北上深建分院更沒有意義。

真的。

學界和社會更多認可的是專業,而不是學校。比如上財是211,同濟是985,現在上海外企招會計,他們認上財,還是認同濟?同樣,西工大是985,西電是211,西安的通信企業認西電,還是認西工大?國外也是這樣的,比如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這些專業在業界的評價往往高於該學校的全球排名。

說起學校比專業更能獲得社會認同,這類學校很少的,每個國家就那麼兩三個。在中國,清北肯定是,復旦稍微可以,上海交大、浙大都很勉強。其他大學畢業,除了本地省份,根本不能給你在圈外帶來多少認同。比如山東大學和西安交大差不多,除了各自的王牌專業,其畢業生去對方省份就業,相比當地普通一本,就業溢價不會高多少的。同樣,行內學術研究也不會怎麼在意你們大學全國排名。

所以個人感覺,211大學全面追趕985是沒有意義的,在北上深投資也沒有意義,因為社會和學界都不怎麼會認可,況且大部分院校根本撐不起這麼大的投資。

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就是先培養王牌專業,再培養王牌系,最後培養一個王牌院。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就夠了。個人感覺靠譜的領域,應該是純理論的理科,以及偏理論的社科,且這些領域國際化前景比較好,可以迅速被國內同行認同。

學校要超趕,肯定要改變現有的學術考核激勵制度。如果要全面超高,就需要全校鋪開,結果校長可能被迫下台的。另一方面,以專業、系、院為改革路徑,可以通過新設機構,漸進式改革減少阻力。比如北大,也是中國第一個現代經濟學院,國發院當年就是這樣一步步來的。

先千金買馬骨,要2、3個新星,再加上推行新的考核制度,只要當地政府不反對,這樣很快一個系就建立了。對大部分211大學來說,北上廣的一棟樓,夠學校年薪60w,請10個該領域新星了。如果以純理論研究為主,設備和試驗要求比較少,那麼新院系投入也已人員工資為主,這樣學校的投資壓力不大。

在一個校長任內,能培養出一個牛逼的系,比如武漢大學的圖書館學、同濟的建築等等,那麼這個大學都好受益良多,校長的政績也就很高了。


我想談一下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在這百年的校史中,多歷磨難,幾經沉浮,現在不說TOP3,起碼TOP5還是比較穩的,算是中上等的985水平。

由於歷史種種原因,包括學校主體西遷和文革荒廢的十年(詳見其實全國高校,拆分歷史最悲催的是上海交大_中部吧_百度貼吧),使得到了80年代,這所曾經的「東方MIT」已經衰落到了全國20名左右。在當時,上海交大是遠不如兄弟院校西安交大的。

幸而近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使得交大再次崛起,離校友在交大百年校慶中題詞的願景越來越近:

繼往開來,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那麼我就以一個上海交大畢業生所掌握的有限信息,談一談上海交大是怎麼樣悶聲發大財,再次崛起的逆襲歷史吧。

簡而言之便是開放包容的姿態和國際化。

(一)訪美破冰

1978年,在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之前,鄧旭初書記領導下的上海交大積極爭取組織專家教授訪問美國。同年十月,在交大在美同學會的幫助下,上海交大教授代表團踏上赴美旅程。在美國47天,代表團共訪問了美國20個城市、27所大學、14個研究單位和工廠。這次訪美架起了上海交大與海外校友、學者交流的橋樑,開通了中國高校從海外引智和引資的道路。緊接著,一批海外著名教授如楊振寧、李政道、克萊因,企業家王安等,紛紛駐足交大進行學術交流。

(二)建築冠名

1981年,上海交大接受了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贈的1000萬美元,建立一所以其父包兆龍之名命名。包兆龍圖書館於1985年落成,主樓18層,建築總面積2.6萬平方米。在改革開放還沒幾年,上海交通大學就敢為天下先,成為了第一個以捐贈者命名圖書館的大陸高校。

(三)新建校區

1985年開始在閔大荒修建新校區,以極低廉的地價和校友的支持,獲批了數千畝土地。這是國內最早的一批大學新校區,修建日期比國內很多大學的新校區超前十幾年。這為上海交通大學之後的擴大招生,擴大院系規模提供了最根本的用地保障。時至今日,閔行校區還有不少土地處於閑置狀態,如電院大草坪,這為交大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基礎。而對比清華大學,用地捉襟見肘,感覺想新建點什麼新東西,就不得不把舊房子先拆除,例如蘇世民學院。而如今,想要在北京上海的郊縣,拿下5000畝土地,無異於天方夜譚。

(四)院校合併

2005年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合併,這所原211院校成為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不但極大緩和了原上海交大那失調的理工科男女比例,還極大增強自身綜合實力,進一步向綜合性研究大學邁進。

  • 醫學院共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70項,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3項。
  • 近五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累計達2387項,2015年獲得537項,連續六年穩居全國第一。
  • 2010-2014年發表SCIE論文9721篇,醫學學科論文數第五次位列全國第一,其中表現不俗文章數2918篇,占同期論文數的近1/3。

上海交大醫學院 - 學院介紹

醫學院有專職院士12人,遠超很多985院校,比如西北農林僅有2名專職院士。而且擴大了校友資源,例如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振義院士和前衛生部部長陳竺。

其過程的艱難曲折甚為傳奇,推薦有興趣者自行查閱。

(五)國際合作

2006年,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全美第2,電子全美第4)成立了交大密西根學院,主要項目就是機械工程專業和電子工程專業,每年畢業生中,近90%以上進入國內外一流高校深造。

密西根學院2010-2016屆的畢業生留學統計

辦學成果 | 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

(六)排名評選

2007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雖然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它評出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卻能和國際教育研究機構發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以及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THE世界大學排名並列,成為公認的世界三大最具影響力的全球大學排名。雖然看似不務正業,但上海交通大學卻通過這個學術排名,極大提高了自己的國際知名度。

(七)其他的微小工作

上海交通大學還很重視校友資源和國際頂尖學者資源,近幾年分別在徐匯校區和閔行校區修建了錢學森圖書館和李政道圖書館,全國各個主要城市都有成規模的校友會,校方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例如北京校友會規模龐大,設有全職行政工作人員,而且每年校友聚會都會有校長或書記前來參與。交大還十分重視校屬企業的建設,也十分重視和企業的合作,這些每年都能為學校發展提供不少物質保障。同時還交大注重教師福利待遇,早在1998年就完成了住房制度改革,且近些年挖人不惜代價,不惜餘力,為交大帶來了數不清的世界一流學者。

通過以上,自1978年起,至今近三十年的發展史中,上海交通大學一直在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尋求變革,以建立世界一流高校為目標,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包括借上海經濟崛起和國際化的東風,努力與世界接軌。一步步把上海交通從20多名,拉到了今天的TOP5。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有錢就好辦。

學校的排名是有幾項指標來決定的。

大致包括,師生比例,外籍老師和學生人數,學術科研能力,獲獎項情況等。

這些都可以拿錢砸出來,而且國內的高校也是這麼乾的,為了爭取好的國際排名。問題是有沒有財政支持。

所以,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

1. 高薪招聘外籍教師。包括招聘諾貝爾獎獲得者作為客座教授。

2. 高額獎學金支持國外留學生來校學習。

3. 高待遇引進人才,青年千人,千人,各類學者,這些人是科研論文的保證。

4. 提高宣傳力度,砸錢買排名,提高知名度,獲得優質生源。

5. 推進科研學術研究,獎勵刺激科研創新。

6. 建立與國外牛校的合作。

7. 製造輿論話題,佔頭條,多宣傳學校的革新與進步,提高知名度。


可以邀請蘇大校長來回答這個問題。

額,偏題一下,蘇大曾經的閔書記在我母校。心痒痒,我母校會不會沾點光也蹭蹭蹭往上漲呢


可以問問蘇州大學以前的校長,深圳大學也有這個潛力。關鍵看所在地的富裕程度和支持力度


1. 想辦法搬到北京、上海和深圳去,不能全部搬過去就想辦法建「北京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和「深圳研究院」,而且可以讓一些技術一流的互聯網企業冠名贊助,比如「山東大學北京滴滴打車軟體園」,「山東大學深圳魅族信息學院」,「山東大學上海美圖技術研究院」;

2. 大力優先發展計算機和軟體工程這兩個專業,甚至只設立這兩個專業,最多加一個信息學院,並且扶植當地互聯網創業/大公司校友群體,推動廣泛合作;

3. 大力發展管理系,大規模擴招MBA,當地政府幹部和企業高管無條件錄取,保證按時畢業;

4. 積極跟北美准一流公立大學搞「聯合學院」,比如山東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崇明校區,山東大學-得克薩斯農工大學-東莞學院,山東大學-亞利桑那大學-懷柔分校等,讓北美的Faculty們來中國分校做research和上課,或者和英國二流大學搞聯合培養,本科本部兩年英國兩年,PhD本部一年英國三年,然後同時頒發兩個學位證書;

5. 多招幾個北美CS/EE的PhD當副教授,便宜又努力,態度誠懇一點,給點安家費,買不起房子的給個房租,工資按照市面海龜平均水平即可。海龜PhD們連女朋友都沒有,最多再花點錢買點電腦,投個會議,不會亂花錢的,每年還能給你發一大堆頂會paper,一個人玩兒命帶十幾個PhD外加拚命申funding,投入少回報快。千萬不要多招國內的功成名就的「發表100多篇SCI」的正教授、長江學者,863、973、NSF這些項目沒個卵用;

6. 千萬不要把錢浪費在傳統工程領域,比如風洞實驗室這種東西,更不要在生物和化學的進口實驗儀器上花冤枉錢,發不出幾篇Nature和Science的。有錢多修個好點的食堂,翻修一下大樓,多辦點著名學者講座,多請幾個客座教授掛名,軟實力上去了,自然人心所向;

7. 行政上大力精簡,提高效率,簡化行政手續,教授治校。學生方面取消軍訓,取消政治課,所有課程成績開根號乘以10,發新東方托福GRE課程打折券,取消暑期學期,鼓勵去BAT大公司實習和去英美交換學習,提高校友凝聚力和榮譽感,充分做到以人為本。


如果是排名上靠近,其實不是很難。無非是錢的問題。

挑中幾個容易出成果的領域,比如醫學,材料學。花重金請或者挖一批牛人,買儀器,使勁刷論文,或者買論文掛名。學術指標就上去了。

再花錢請一批洋教授,養一批留學生。國際化指標又上去了。

花點錢打點一下出排名的機構,比如武書連,把有利於貴校的指標權重加大點,不利的調小點。排名就上去了。

比如說蘇大就錢多,可惜當年我交向蘇州金蟬脫殼不利,現在只有被挖人的份。高校挖人大戰:有院校靠挖人排名從100升至前20


關鍵是靠山硬不硬。你看,中國有個剛招三年本科的某大學,人家對清華北大是一臉不屑的。

正經回答:抓住自己的特色,在某一方面做到北大清華都不好使的地步。哪怕你連211都不是。


合併同城其它高校


說實話,只要主要辦學經費還是國家發,211就別想趕上985,省屬就別想趕上211…… 一般985和靠前的部屬211年度預算都在30億往上了,是地方院校的好幾倍。這些錢投下去,只要校長不是故意搞砸,能把一眾省屬211和地方院校打出翔來。

舉個栗子,我校前幾年領導飯後想了想是該發展下大熱的材料與生物化學新能源交叉學科了,怎麼做?直接引進海外名校院士,花一年建樓買設備,然後該院士拉來了他的團隊一幫大牛中牛,然後再招兵買馬,清一色的國內top本,海外名校碩博後,實驗室招博後30W起,讀研免學費還發錢,就問你來不來……paper分分鐘發上去,各項指標分分鐘達到。不用從頭開始建設,真的只用了幾年時間拿錢砸就行了。

PS,省屬學校中的佼佼者蘇州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兩校2015年和2016年預算分別為26億╱22億,和16億╱14億。數據在這,不是倆校校長多厲害,而是地方財政拿錢碼起來的。

記得某校長說(原話忘了,大意),校長最主要的工作不就是拉錢么……

沒法全面趕超985,能趕超的只有個別專業。


(注:以下均為個人隨便亂扯,僅代表個人淺薄看法,不喜勿噴)第一,發展特色專業與優勢專業,憑藉優勢專業打造地域品牌優勢,例如暨南大學的新聞學專業在廣東省內就可與中山大學相媲美。第二,搶奪優質生源,改善高考招生組工作質量,利用本校資源包括經濟利益儘可能吸引高分生源。第三,注重本科生教學質量,集中優質老師,完善本科生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鼓勵考研深造。第四,積極引入優質教師資源。第五,提高學校行政工作效率,很多985高校的行政讓學生很不滿。總結一下,最核心的還是王牌優勢專業與生源,吸引優質生源依然靠王牌專業效應


無非就是,好老師,好學生。

好老師怎麼來?得加錢。但是很多人也說了,經費額度擺在那,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但是,還有其他辦法,那就是招來好學生。招好學生靠什麼?靠名聲。
一所學校的名聲,最重要的是這所學校及其各專業的文憑,在社會上被認可的程度,但是這是急不來的;

不過,在文憑含金量大致相當的情況下,就看學校在多大程度上以學生為本了
這在短時間內也是不難提高的,就看願不願意做了。
而且,隨著資訊傳播越來越發達,一所學校對待學生的態度如何,也會更加廣為人知。

先來看某個高票答案。雖然他很可能是在反裝忠;但是其中說的部分東西,卻真的是一個好大學應該有的

修個好點的食堂,翻修大樓
提高行政效率,簡化手續
取消軍訓,取消政治課
鼓勵去公司和外國著名高校實習或交換
以人為本

當然,到這一步,還只是從硬體上成為了好學校(給學生創造了良好條件)而已。

不過這不是問題,因為這樣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自己學校的吸引力了,從而能夠吸引到比以前稍微好一些的學生。
等到他們畢業之後,打響更大的名氣,競爭力和吸引力就更強了,實現良性循環。


傾盡一切資源,把全校的所有教授都換成海歸年輕的PhD們(能聘到IEEE/ACM Fellow級別的大牛自然最好,但是成本太高,還不如培養年輕人)。顯然這需要時間,但我認為這就是提升學校水平的最好辦法。


河海大學表示,我們的水利專業是和國際接軌的。

順便為河海大學打一下廣告。首先,我不是二本,不是三本,更不是什麼野雞大學!!!

我是一所有百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授權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擁有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創建於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交通大學水利系、同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合併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60年成為全國32所工科重點大學之一。1985年恢復「河海「傳統校名,並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

河海大學校本部坐落於南京市鼓樓區,並在常州市新北區、南京市江寧區設有校區,佔地面積2580餘畝。

雖然我很小,但我很有內涵!


簡單,學習陳敏恆就行!他是當代中國最優秀的大學校長,華東理工大學在他手中僅僅5年就不同凡響;我們現在畢業快30年了,見了無數的校長市長了,越來越感覺到他的偉大,只不過當時不願意給蛤蛤甜菊而已!

附一篇我多年前寫的回憶錄,要知道,讓一名不認識的學生寫文章懷念自己,就是一名校長偉大性的標誌!

作者:秦兵

鏈接:怎樣看待陳敏恆? - 秦兵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2005年寫的一點記錄,其中有一段,分享給大家:

二十年前的我所感受到的知識,現在很多學生都沒有學到,即使是剛畢業的學生,競爭能力未必超過我這個年近四十的老青年,不是我比他們智慧,是當年的教育教會我競爭的技能。

沒有比較,不知道珍貴,學校給予我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從來沒有感到過壓制,非常感謝陳先生和他的支持者,他們創造了空前的、也可能是絕後的機會,讓我們的一生因此而變得豐富多彩,人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為什麼陳敏恆先生能夠實行這種競爭機制?現在想來,大約是因為他把學生當成了學校的客戶。

客戶是近幾年來才興起的概念,也僅僅是在商業領域中才不斷提起,人們強調客戶,一方面是為了能夠建立重視面向客戶的服務,另外一方面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

1985年,中國還不是一個市場經濟的社會,絕大多數資源都由政府來控制,購買肥皂、香煙、糖果都需要用票,整個社會的商品供應都處在稀缺狀態,我們只有接受恩賜的機會,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權利,更不能想像自己還會受到服務,但成政府或者學校服務的對象。但是,我們卻在學校里享受到了服務,體會到客戶的感覺!

對於大學來說,四年中最見的活動不過是上課、實驗、圖書館、學術活動、文娛體育和飲食這六件事,我們在這些方面都體會到了學校的服務意識。

在課程安排上,除了工科學生的基本知識(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外,學習還安排教師對學生進行談心式的調查,發現學生最常見的問題,然後據此設計課程。

例如,很多同學都反映英文單詞和化學公式記憶困難,於是學校開設了記憶課,老師姓邵,是一位上海回鄉知青,沒有什麼學歷,學校只關注教師是否有本事、有成績,和學歷沒有關係,學校就請他上課,每周兩節課。邵先生能記到π以後三千多位,他把自己的形象記憶法總結成小的訓練,教我們怎麼樣記憶,包括英文字母、化學公式、π。經過邵先生的訓練,很多同學可以輕鬆記憶π以後一百位。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學習方法,不是一般的接觸,是很深入的理解與操作,每天有上課還有作業,當然還有考試,學習方法本身成為知識傳授的重要內容。

還有同學說不知如何表達,每次在與人交流時,往往是心中有千言萬語,口中難說一字半言,特別是農村來的同學,更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妨礙了同學之間的溝通,影響了自尊心。學校就開設了演講課,這門課程可以與大學語文互換學分。

我就選修了演講課,我在六歲以前,說話都不太清楚,不是說話嗑巴,就是長時間停頓。那時讓我連說三分鐘,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經過不斷的課程訓練後,我可以說半個小時,而且能夠完整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課程消除我的自卑感,經過多年的訓練,現在我可以在公眾面前演講三個小時了。

除了記憶課和演講課外,我們還有面向文學愛好者的寫作課、有面向女同學的化妝課、有還有面向歌唱家的演唱課、面向文藝愛好者的話劇課和小提琴課,很多同學把一半的精力用到了這些課程上,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沒有選擇太多的課程,現在想起來很是遺憾。

記得有位同學參加了小提琴課程,經常在宿舍里進行彙報表演,一次,當他沉浸在悠揚的琴聲中時,突然隔壁同學闖了進來,大聲問道:你們的門怎麼回事?總是關來關去,還讓不讓我們休息?

(未完待續)


南京醫科大學的校長會表示很多985的醫學院都不行啊……


參考香港科技 新加坡國立 南洋理工。近的可以參考上海科技和南方科技


目前蘇州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幹得不錯

對於這個問題 首先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最好是杭州,蘇州,南京,武漢等,有衝擊力的城市,入股歐式西部招生和人才引進很成困難。

另外對於人才,這個一定要有魄力,對於老教師盡量讓他們搞教學,發不了文章的老師就直接轉崗

爭取搞塊地,多建人才公寓,90平米的小剛需三房。對於人才引進無論海龜還是土博,有能力的都行。

盡量招聘有後台的,大老闆底下的學生能夠帶來很多基金。另外全部實行特任副教授,非升即走,對於工資盡量開高點。

明確分工,對於工科的,盡量去搞實體的,對論文沒有要求,搞實體。

對於理科,多搞論文,搞高檔次論文

對於經管類就負責吸引學生。

多舉辦國際或者國內大型會議,提升知名度

多請大牛做報告。

還有一條就是和媒體朋友搞好關係,多做公關。

大概就差不多了吧


推薦閱讀:

如果你能提前七天預感到地震發生,如何最大化降低傷亡人數?
有什麼方法能用來避免古埃及文明的滅亡?
如果你是奧勒留皇帝,怎樣改革能讓羅馬在接下來的一千年保持強大和進步?
如果把fa里的齊格換成士郎故事會如何發展?fsn里的士郎換成齊格呢?
一個有核武器及發射系統和完整軍工體系的王朝能否千秋萬代?

TAG:教育 | 211工程大學 | 985工程大學 | 中國社會 | 帶有假設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