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神經可塑性理論,持續習得了超過6個月英文,為什麼英文沒有突破?

我在今年3月讀了@惡魔的奶爸的書,和@李笑來老師的《人人都能用英語》,然後就結合練習,使用。

1.從4.10號開始至今,每天至少讀兩小時原版書或者聽兩小時英語聽力。

原版書從簡易的開始讀的,根據i+1原則。

聽力是根據奶爸的書,從ESLPod聽完三本書,又開始聽EnglishPod。大部分都能聽懂。

因為出現了幾次突髮狀況,這8個月中總計大概有10天(間斷地),沒有碰英文。

2.讀過7本原版書,有《daughter of deceit》、《animal farm》、《1984》、《flapped》、《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the little prince》、《beyond feelings》(兩版)。

3.語法看過《文法俱樂部》,平日有語法問題會查《語法新思維》。

4月份之前英語四級600,六級430,然後10月份準備了20天雅思,完全自學,每天8小時,做了4套劍8閱讀和一套聽力,其餘時間做的是真經5和語料庫。第一次考。去考了一次才5.5(S5.5 L5.5 R6 W5)。5.5和英語六級進步不大。雖然說有可能是考試能力的問題,但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我英文能力變化不大。

為什麼我堅持了這麼久,聽了很多音頻,看了很多英文,卻進步不大呢?而且已經超過6個月了。難道神經元聯繫的建立,缺一天就要推倒從頭重來嗎?

ps:我不是在黑幾位老師,是真心請教交流,多發現問題,然後我好針對性解決。謝謝大家:)

相關背景:

以下內容摘自@魏劍峰 老師專欄為什麼你不需要背那麼多單詞? - 當我們在談英語學習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 知乎專欄 感謝!

在20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面,科學家們普通認為在嬰兒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後,人的大腦結構往往不再發生變化。而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理論的提出有力地挑戰了這一觀點。神經可塑性理論認為,大腦可以通過學習建立新的神經元聯繫,並且可以根據學習者所在的環境產生相應的適應。這些神經細胞互相連接,通過加強或削弱這些連接,大腦的結構可以發生改變。這一理論目前已經在機體損傷康復,技能學習等領域得到了應用。

神經科學領域的大牛Michael Merzenich 在TED上有一個演講,專門介紹了Neuroplasticity 這一理論。

Michael Merzenich —— 重塑大腦

從這個理論出發,學習外語的過程其實就是大腦中的神經元細胞重新建立連接的過程。而從建立連接到保持穩定這個過程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和努力,而且在中間還會經歷一個「平台期」(learning plateau)——在這個期間儘管經過大量訓練但卻看不到進步。但神經元細胞並沒有停止發展,而是在不斷鞏固原有聯繫,直到突破平台期。就像種子發芽,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從量變到質變,大抵也是這個道理。(Though there was no apparent progress in the consolidation stage, biological changes were happening internally, as new skills became more automatic and refined.)

這個平台期會持續多長呢?神經可塑性領域的另一位大牛Paul Bach-y-Rita 在他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給出了結論:六個月

————————————————————————————

感謝大家的建議!


簡單的來說,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的學習過程中,英語是「死」的。如果拋開一個語言作為溝通工具這個功能性來談習得,那就是耍流氓了。你已經堅持了六個月,毅力可嘉。要提高也是老生常談的幾句話了,多說多練,國內並沒有徹底的英語環境提供給你,所以自己必須給自己創造這個環境。


我覺得民科的想像力真是突破天際,神經元可塑性是咋扯到英語學習平台期上的?


謝邀。

我覺得樓主的勤奮努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應試考試和平時學習也是不一樣的,考試技巧和考試時間對於結果影響也很大。

僅僅從樓主的回答來看,我沒法完全了解你的信息,所以很難下結論為什麼沒有進步。我只能猜測你的輸入可能並不是可理解的(沒有很好的comprehensible input,來自Stephen Krashen的理論),或者輸入還未能很好地轉成輸出。

建議你找一個一對一的老師,看著你是怎麼學的,希望ta能給你一些建議。


雅思聽力是英式的,你平時聽的是美式的。

雅思閱讀是說明文,你平時讀的是小說。

而且,你平時可能沒有做精聽和精讀,不然的話很難解釋你的成績。


請題主還是詳細說明一下,什麼叫「大部分都能聽懂」、「讀過x本英文原版書」、「準備了20天雅思」。「大部分」,有多大?「能聽懂」,怎麼算懂?「讀過」,是怎麼讀的?「準備了20天」,都準備些什麼?也許最後會發現,你聽了很多,讀了很多,但是有效的部分並不多,這有可能是由於自身語法和辭彙的基礎較為薄弱。拿打球舉個例子,基礎動作始終不學,就一直在計分比賽,一直被虐(甚至有可能沒搞懂狀況還不知道自己是被虐了),然後說我半年來已經和高手打了多少小時訓練賽了,該能參加業餘比賽了吧,然後一輪遊了……之後發帖問,我怎麼還是那麼弱啊,我練了啊,水平沒提高啊?

如果假設樓主都是有效輸入,從樓主給出的這些材料來看,雖然可能並不完全對雅思的路(我個人認為還是讀時政類科普類文章更能反映到雅思分數上),但能聽下來、讀下來,而且並不是裸考,特意還準備了20天,那最後5.5的成績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另外5.5的聽說讀寫單項分數分別是多少?如果聽力和閱讀都低於6.5,那麼確實對樓主每日兩小時的效果感到擔憂,因為說明在你主要的學習方向上,你都沒有收到回報。建議樓主換更簡單一些的材料,同時提高自己對「聽懂」「讀懂」的要求,例如提煉段落主題和關鍵字、複述章節大意等等。


首先針對閱讀書目來說,你讀的書對於這類的考試幫助極其有限,你讀的都是文學類的作品,學會的單詞短語也大抵是此類,而托雅四六級更多的是偏向於實際應用類,即文章偏理科,多是科學報道發現等,相應的該讀經濟學人科學美國人之類的讀物。

其次,只要是考試都有答題技巧,出題規律,你不好好備考指望讀文學作品來實現考試成績的飛躍,這明顯是費力不討好。

第三,你的英語語法是否真的學懂了,文章是否真的能看得完全懂,聽力完全空耳一遍無障礙,這些的真實情況只有你自己知道,大概懂和真的懂這中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第四,你的英語能力肯定有所提高,這是無需質疑的,只不過沒有在考試上體現出來罷了。

因此無需對自己的努力懷有疑慮,適當調整方向,考試的成績會很快上去,但要知道考試成績不等於你的語言水平。提高語言水平是個長期辛苦的活,是一個需要耐心的活,希望你可以堅持下去。


不可能吧!6個月每天學半個小時都會有很大進步的啊。

別試i+1了,直接i+3,4。精讀,別泛讀了。

對了,說一點,現存的語言學習理論並不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學科,新興的不一定是對的,傳統的也不一定是錯的,畢竟培育出來了那麼多人。

只能說大腦差異化很大吧,不止在個體方面,在個體的不同階段也是。

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試,最好以一至兩周為周期,對get到的學習方法和訓練選材進行測試評估。感到進步就堅持,沒有就拋掉。

辭彙的積累不要斷,閱讀要沒效果就背誦,硬聽沒效果,就聽辨+複述,再不行聽寫。

還是的,要以結果論證理論,莫讓理論直接指導行動。特別是在人腦這種複雜而又不斷變化的實驗體下,沒有經驗是普適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共勉。


聽懂就行了嗎?每篇文章都要反覆的聽,聽到這些聲音和句子刻在腦子裡為止。你有平時說英語的時候腦子裡突然蹦出來曾經學過的一句話嗎?如果沒有,那你之前六個月的輸入完全就是無效輸入。


謝邀!

不針對任何人,但是通常來說,不存在適用於任何人都管用的學習方法。每個人要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性格特性,然後針對性地制定學習方案,而不是看哪本書,或者聽哪個人的說法就照搬。

比如說我從來不背單詞,但是我從來不會鼓勵別人也不去背單詞。


因為所借鑒的神經可塑性理論並不適用於題主的情況。

題主持續學習了六個月的英語,而英語能力沒有突破,這並不違背神經可塑性理論。因為這六個月的時間裡題主持續做了一些以往並不常做的事,大腦一定會跟著發生某些改變。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人每天用食指敲桌子一百下,半年以後,此人的一部分神經連接必然會發生改變。

只是,然並卵。

學習英語需要的是「計劃」。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你可能會用到的是健康心理學中的SMART plan

何為SMART?

S - Specific

M - Measurable

A - Achievable

R - Relavant

T - Time-frame

第一,制定的計劃必須要明確。包括但不局限於: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分別是什麼;每天學習英語的內容是什麼;如果有陪練,對方是否是native speaker或者fluent bilingual;練習過程的標準是怎樣,有怎樣的獎勵或懲罰。

第二,學習的成果應該可以測量。比如G、T、E成績;比如能用英語和別人聊天十分鐘;比如能用英語授課一小時。

第三,制定的目標應當是可實現的。

第四,計劃與目標應該是相聯繫的。比如想提高口語能力,就應該練習口語;想提高G、T、E成績,就應該多刷題;想提高寫作能力,就應該多寫多改多琢磨。

第五,所制定的計劃應該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比如每次學習多長時間,每周學習幾次,一共持續幾周。

SMART plan的應用範圍很廣,在行為醫學中常用於體重控制、戒煙戒酒等方面。上面只是以英語學習為例而進行的一些解釋。


學英語沒有什麼捷徑也不是人腦的原因(除非智障),這說明你在學的時候沒有用心或是方法不對,不要欺騙自己是神經元問題,而是壓根沒有記下來。你可以換一種方法學,不要糾結於其他因素。

共勉。


你這是在死讀書。重點是 你腦子儘力去動了么?!你做的很多死板的做題其實你的腦子很輕鬆 一點沒有壓力 不動腦=學不好。

腦子裡恐怕沒有一套套邏輯 那邊轉?比如看到一個詞去主動想到之前學過的類似的詞語,然後頭腦風暴把類似的都用法都寫下來,再查一下書或字典最後歸納起來這個過程。瘋狂轉動腦子=學得好。

這也可以引申到你生活中的思維模式 做事情的思考方式,是否有點太死板?是否也會有好像努力了卻沒有成果的感覺?自己想想吧 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想通了才會進步。

祝福你~英語很美好喲~


多一些不為什麼的堅持


歪個樓

小王子原版……不是法語么0.0?

瞧你把英語學得這麼乾巴巴我心裡真是慎得慌╭(°A°`)╮

我要是英語我都不讓你學我(?????)っ

聽音頻,看外文書籍,做試題……這挺好啊每天都這樣做是很正確的選擇

像我就喜歡一邊洗衣服一邊聽,睡前抱著kindle看書……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靈活的方式嘛(?&>ω比如看美劇啦

比較適合的個人覺得Desperate Housewives、Friends、Vicious還有Good Luck Charlie初學或者有一定基礎入坑都算不錯……吧

不過感覺你也許會更喜歡West Wing或者Boston Legal也不一定?

還有聽英文歌

網易雲音樂的歌單是個不錯的選擇(? ??_??)?

多聽多模仿多唱……口語會更加流暢,尊的= ̄ω ̄=

還有要開口說啊

大學應該會有英語角外文圖書館英語沙龍之類的地方

我學校外教有開咖啡屋(?&>ω這種地方可以多去去啊

跟外國朋友聊聊天,或者找幾個同好一起邊吃邊聊

他們能幫你找出你自己無法發現的語音語調還有用詞方面的問題,這是你光靠死板的學習很難達到的效果

英語就是用來交流的嘛

說到閱讀

你還是挺厲害的(? ??_??)?

雖然我很喜歡《1984》然而要我看,我真心是還不能看的……

我看書比較慢……嘖,還是個人閱讀方式的問題吧

不知道你是怎麼看的,是一路看下去,遇到不會的就查字典?還是怎樣?

你遇到不會的詞,在查字典的時候除了看主要的中文釋義還會瀏覽一邊它的英文釋義、它的詞根、它的搭配它的例句嗎?

你會反覆看一個章節,一段話一個句子嗎?遇到常見的表達卻不能用常見的意義來理解你會去查詞典嗎?你會看一個句子是主謂還是偏正結構嗎?你會看這個句子寫得不錯是因為用了賓語從句狀語從句介詞結構balabala之類的嗎?你會在心裡想想如果是你要表達這個意思你會寫出什麼東西來,而作者是如何充實這個句子並且使它很有邏輯的嗎?你會關注整本書或者各個階段的劇內在邏輯嗎?……

嘖,往精了讀還是很費神的,這還只是從語言學習方面的一些部分……但是真有用

但是看書看書,你看了也就過去了,你得內化它才有用

看經典名著絕對不會錯,選本好書靜下來慢慢看,因為真要看進去是快不起來的

而像我這種low比只能瞻仰大神們,學點淺薄的皮毛罷了╮(╯▽╰)╭


從題主的四六級成績來看,你的英語語法基礎很好,但是題主有沒有注意到英語語法是有基礎和高級之分?同時,像雅思,托福這種考試的閱讀思維上同四六級考試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些考試的閱讀更傾向於學術性質因此其邏輯性很強,而英語的學術性邏輯是有一套規律的。

即:學好英語高級語法是讀懂學術性文章的基礎;理解英文學術性文章的邏輯規律,是答題的關鍵。


精讀,就像之前一位知友說的,才是提升閱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什麼泛讀培養語感真的太玄幻了,我覺得沒什麼用,尤其對一個大齡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講。我只考過一次雅思,閱讀8.5,我的感覺就是以應試為目的的閱讀要詳略得當,通篇精讀沒必要而且沒時間,泛讀又沒那個一目十行還不落重點的水平,所以我就是主題句精讀,例子、背景泛讀,如果有題問到細節再回去看,有主題句定位,這樣會容易很多。當文章比較複雜的時候,我甚至會在段旁作段落概括。等題全做完,再摘抄生詞、分析長難句。


我覺得題主學習有點太機械和死板,拿閱讀舉例子,覺得題主閱讀的目的性不強,讀原版沒問題,但原版名著路子和你考試閱讀題的路子也對不上啊。都說活學活用,感覺題主吸收到的東西沒有消化和輸出。個人覺得用時間來學習英語,衡量學習效果沒有問題,但你列完學習計劃後要按時分期總結。可能這樣的方法不適合你,或者你自己的學習思路有問題。建議樓主詳細比較四級和六級單項得分差異在哪兒,找出不足項。僅供參考啊


語法和單詞呢?

有沒有系統啃過語法?有沒有大量積累單詞?在沒有建立紮實的基本功之前,終究是飛不高的。單純讀原著有點機械了。

趕緊買套劍橋語法和辭彙好好研究吧。你會回來感謝我的。

。。。。。。。。。。。。。。。

添加一條重要信息

很多人推薦讀原著,但要注意,不要讀太過文學類的作品。

大多數文學類作品都是拿來被研究的,以我們大多數人的英文水平,讀這個類型的書,幫助性不大。

這個觀點是新東方武峰老師的(他大學導師是大名鼎鼎的薄冰),專八當年考了92。

我覺得還是挺有道理的,看簡奧斯丁不如看水水的暮光之城。


要是只想考試就玩命刷題。要是真想提高英語就著重提高用英語思考的能力,把你想說的每一句話用英語說出來。

當你想說什麼都還需要先想中文再翻譯成英文的時候,你就還沒過平台期。

再說。。大腦的可塑性和你掌握的知識量是成反比的。。你如果年齡比較大或者在某個靠記憶吃飯的領域有驚人的知識,那你習得下一門語言的能力會大幅下降。


題主的輸入做的應該還不錯了,輸出現在最好不要有,一定要有一個沉默期在,積累了相當量的輸入,再去輸出的話,應該是順其自然的了。只是看起來選擇的輸入方式有些單一枯燥,可以嘗試多一些方式,看劇,看節目,聽電台,看雜誌,都挺好的。沒有什麼神經建立不建立的問題。建立足夠發達的神經突觸這個方法,本來就有些噱頭,多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最緊要。


推薦閱讀:

關於MTI的選擇學校問題?
掌握多少的辭彙量,才能閱讀英文原著?
一個披著足球外衣的英語問題?
英語連音對聽力理解的影響有哪些?
有什麼類似於 愛因茲貝倫 弗雷德里克 芙蕾德莉卡 一樣的英譯過來是五個字的英文名?

TAG:語言 | 英語 | 英語學習 | 大腦 | 腦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