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科恩兄弟的電影《米勒的十字路口》?

科恩兄弟早期的作品,與中後期作品有什麼不同


科恩兄弟的電影是不需要高潮的,他們的每部作品都很平淡,但平淡中處處埋藏著驚艷,如同一路明媚的風景,無需多餘的點綴,自會讓人賞心悅目;又如一位長者的諄諄長談,細細回味,儘是珠璣。

《米勒的十字路口》作為科恩兄弟早期的作品之一,也是科恩兄弟唯一的一部黑幫片,已經奠定了兩人作品的風格與基調。

主角湯姆表面上是黑幫成員之一,在各股勢力之間如魚得水,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局外人。愛情與友情,或許只是像貫穿影片始終的帽子,虛無縹緲,不知所往。

在經歷了你死我活的黑幫內鬥之後,湯姆最終選擇告別愛人,告別摯友,在叢林之中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慢慢低下頭,戴上那頂帽子,走向連自己也不確定的遠方。

扣人心弦的配樂,暗黑憂鬱的攝影,精雕細刻的對白,組合成了這部氣質不凡的傑作。《米勒的十字路口》是所有黑幫片中最具文藝氣質的,也是所有文藝片中最有黑幫色彩的。

毫不誇張地說,科恩兄弟對所有題材的影片都駕馭得遊刃有餘,卻又像個魔術師一般,使其所有的作品都打上自己的標籤,變得耐人尋味。


這是科恩兄弟的第二部長篇作品,是在&<巴頓·芬克&>之前,居然約翰·特托羅早在這部電影里就參演了科恩作品,很高興看到他,這裡面他的角色與男主之間的爾虞我詐,將人性的貪婪與背叛展現的很現實。特別是男主從窗戶抄近路準備幹掉威脅到自己的伯尼,結果被伯尼倒打一耙的那一場戲,太黑色幽默啦!

片頭的音樂很美好的感覺,一頂黑色帽子被風吹向遠方,非常有feel的一個鏡頭,跟之後男主捏帽子戴上的一系列優雅的舉止,和劇中黑幫人物都頂著帽子有鮮明的關聯。在本片中的黑道人物幾乎都是戴著帽子,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帽子掉了意味著地位的動搖,甚至生命的殆盡。一開場就是兩位主要衝突人物的對話,鏡頭從Casper搖到Leo的過程中,其實是跟隨著男主角Tom的入場,不難發現,男主的下半身身影從Casper的身後出現,然後慢慢的走到Leo的身後,這一個過程將男主的角色性質完整展現,也可以看作整部電影的故事路線的濃縮:假裝站到Casper那邊,通過離間手段幹掉Casper,再次回到Leo的身後。

故事並不是一個特別新意的類型,傳統的黑幫反間鬥爭,但是科恩兄弟用他們初形成的敘事結構和表現形式,把故事講的不那麼直接,少了許多枯燥和直白。幾位主要人物的利益關係和屬性都設置的很合理,互相牽制,一步步逼著故事往曲折的套路里鑽。不過我沒看出來是男主Tom的反間計,倒是有點像是誤打誤撞把這一堆麻煩借力打力解決掉了,如果是真的反間計,那真是掩飾得天衣無縫,我作為劇外人也沒看出來!

第一次男主放過伯尼的時候,伯尼哀求的話在後來被男主殺之前又說了一遍同樣的。而且從伯尼回來找男主並威脅的時候,我就已經察覺到了作死的節奏。

男主一直是非常淡定,睿智的他看清整個事件的突破點,穩定地走好每一步棋,除了被識破差點掛掉的那次。他不願意殺人,他也有能力在不殺人的前提下幫Leo擺平所有的麻煩,包括這一次。最後的開槍殺人實屬沒辦法,既要保全自己,又要考慮Leo,身在江湖的他不得已開了殺戒。好歹伯尼也是救過自己性命的,不過貪婪無恥的伯尼本也該死,男主的眼裡大概只有Leo吧!電影最後那個壓下帽檐,慢慢抬起頭的鏡頭,男主那眼神滿滿柔情,簡直要融化我心!(BTW, 加布里埃爾·伯恩太帥了!跟抖森有幾分神似...)

突然出現的那隻凝視鏡頭的狗,緊接著出現的小男孩,看似他們倆在對望,不過又出現了第三張臉,最後三個同框出現,才把整個場景展現出來,有趣的鏡頭語言,加上最後小男孩撩開假髮的詼諧,算是片子中我最喜歡的屬於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

還有一個細節,在男主將死的時候峰迴路轉,那個伯尼的屍體在劇中交代的是死了的Mink,但我看的時候以為是伯尼自己裝死在那的,因為鏡頭移動那具屍體的時候能明顯看到他下巴動了一點點,所以我產生的想法是活人假扮,而能假扮伯尼屍體的當然就是伯尼自己本人嘍。

有一個疑問,裡面沒有叫米勒的人,為什麼要叫&<米勒的十字路口&>?而且此處的crossing翻譯成十字路口也不太對味,感覺"離間"會比較合適。

反正,我是很喜歡這種,每一句台詞,每一場戲的安排,每一處音樂的切入,每一個鏡頭的變化,都是在為劇情的走向作催化效果。而科恩兄弟,總是能把很普通的故事講述出他們特有的味道,值得回想。

原文發布在我的個人電影公眾號:【低俗影迷】

沒有專業的角度,卻是最真實的感受


斷裂與連結-「米勒十字路口」的解讀

作為有自主剪輯權的導演之一,科恩兄弟一向牢牢地把握著劇本、演員與後期製作。(奧迅威爾斯淚流滿面)當然,對於一般觀眾來講:

劇本往往我們看不到也看不懂, 演員大部分都不認識(當然,科恩兄弟的電影中如果出現了名演員的話往往會對電影本身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喬治克魯尼戴著一副「我很有魅力」的胡茬老臉;布萊德皮特面帶「我在好萊塢很有名」的傻笑;湯米李瓊斯則眯著「我早就看透世事了」的眼袋到處亂晃,湯姆漢克斯則裝腔作勢,一改之前的憨厚本性), 故事整體很多更是半懂不懂(我們同學很多看完裝懂的,可見一斑)。

「撫養亞利桑那」摩托車手從哪裡來? 「巴頓芬克」在賓館大火,海灘女孩是真實的嗎? 「謀殺綠腳趾」錢哪裡去了? 「老無所依」殺手想要什麼? 「嚴肅的人」全片什麼意思? 「大地驚雷」為什麼小姑娘掉進蛇洞還截肢了

對於本片來說:湯姆什麼目的?其一直不為人知。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故事發展失去了解的觀眾會不由得陷入痛苦或著迷之中,前者有可能昏睡或者怒刪,後者也許會寫一篇爛文章 。但無論如何,科恩兄弟鏡中的美國無疑是最真實的美國形象之一。這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外部環境的構建----時代特徵與地區特徵

科恩兄弟的電影中大部分都帶有一個明確的時代背景或者地區特徵(有時兩個都有,也有時兩個都沒有,其通常被認為是平庸之作)。 「血迷宮」在德州荒漠; 「撫養亞利桑那」在里根執政後期, 「米勒的十字路口」在禁酒時期; 「巴頓芬克」在二戰前夜的紐約和加州; 「冰血暴」在明尼蘇達; 「謀殺綠腳趾」在海灣戰爭時期的加州; 「金錢帝國」估計在柯立芝執政時代 「老無所依」在美墨邊境; 「嚴肅的人」我則猜測是60年代後期或者再晚一些(傑佛遜飛船,哈草的少年,唱機、磁帶和音響)。 翻拍的「老婦殺手」在南方;「大地驚雷」當然在拓荒時代

這樣看起來,科恩兄弟的電影對於美國幾個具有獨特時代特徵的時代與地區幾乎都涵蓋全了。其中「時代」帶給人們的往往是「輓歌」,「地域」帶給人們的往往是風土人情。這兩個因素往往因為其「參差多態」使得人們感到有趣,但同時人們很難發現在時代與地域下面存在的普遍的規律,所以人類會長時間的產生誤解與爭端。

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對於科恩兄弟電影中的地域與時代特徵,我們往往視而不見,這就是科恩兄弟的卓越的表現力所在:無論在什麼時代或者地區的背景下,人的行為總是有共性的:德州人篤信宗教並稍顯得兇狠,明尼蘇達人無論是動作還是語言都顯得很遲緩,加州人則輕鬆休閑滿不在乎。但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有人類的理性與邏輯,卻也有動物趨利避害的本能(也就是「靈與肉」)。兩者比例失調時就會形成鮮明有趣的人和故事。

本片在禁酒時期(充斥著言語中的「what』s the rumpus?」「whack him」)的外殼下,同樣引入了一批極具特點的人。對於常見的禁酒時代黑幫片(例如美國往事)來講,本片中的的愛恨情仇一樣也不少,卻構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這就得益於人物的塑造。並使得這個具有老舊外殼的故事看起來甚至可以延續至今。

二.人物的塑造

Tommy: 湯米的動機初看起來很難被理解。觀眾很難理解他。劇中人說他「smart」,里奧和卡斯帕老大們喜歡他的聰明,伯尼則認為他不如自己聰明,艾迪則當他的「smart」是「殺馬特」,恨不能除之後快。實際上只有弗娜了解他這種聰明,因為只有弗娜跟他是一路人——夾縫中的局外人。 當然,作為故事來講的電影,只有導演才知道這個形象怎麼塑造的。實際上,作為猶太人的導演來說,「不可知」是永恆而潛移默化的話題。在本片中:儘管劇中人物或者觀眾能用眼睛看到了事實,但所有人都很難了解人物的目的與心理。 就事實來講:湯米的「聰明」永遠來源於審時度勢,信奉:「因必成果(」you always do things for a reason),採取最折中,雙方損失最少的方案,這也是劇中人所認可的。

1.對於早期義大利幫與愛爾蘭邦均衡的局勢,最好的選擇是犧牲不遵守規則(破壞禁酒時代經濟秩序)的伯尼,「市長和警察局長都乖乖的,你瞎鬧什麼」。當然,為了排解苦悶他去賭馬,不出所料的輸了錢,這就更加深了他對伯尼的反感。 2.事態發展:里奧誤以為義大利幫殺死了盯梢的本幫成員,砸了義大利幫的酒吧,義大利幫試圖暗殺里奧失敗,使得矛盾激化。當湯米對弗娜與里奧同時說服失敗的時候,只能「真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是假裝的)轉會,加入義大利隊。 3.在米勒的十字路口,湯米因為「愛」放走了伯尼(消失就好,沒有必要殺掉,以便留存弗娜的「愛」)。自此之後,事態逐漸失控。 4.伯尼反過頭來的勒索,使得湯米一直想找機會幹掉他,從找到「軟腳蝦」這個角度來看,湯米相當聰明,但是他大部分聰明的行動都逃不過艾迪的跟梢與對其參與者的拷打,同時,每一個聰明的行動都逃不過觀眾之眼。這一點無一例外體現了科恩兄弟電影的重要觀點「計劃遇上無常」。此時,導演讓觀眾與湯米同時感受到這一點:湯米返回米勒的十字路口時不可抑制的嘔吐,卻撿回一條狗命。湯米通過「軟腳蝦強森」試圖找到並幹掉伯尼卻被艾迪盯梢,在幾乎被扼死的情況下再次撿回一條狗命。 5.接近結尾,卡斯帕死後,殺死伯尼只是一個選項:殺死伯尼獲得里奧之「愛」與弗娜之恨;留下伯尼獲得弗娜之愛。當然,後者稍微要強一些,因為殺死伯尼的話弗娜一定會翻臉,保留伯尼不懂的話湯米也許只會受到一些名譽上的損失。但這時湯米已經處於失控的邊緣,理性與「愛」已經被一系列強大的心理壓力所帶來的獸性壓制了,所以他對「看看你的內心」(look into your heart)的哀求自然地冷酷回應「什麼心」(what heart),扣動了扳機。

最後,人人都認為湯米聰明地搞定了義大利幫,只有他自己(也許還有弗娜)才能體會自己心中的沉寂與悲哀。

Kaspa: 卡斯帕有妻子兒女。當然,他很愛他的胖兒子,也有時間聽他的胖老婆快速的嘮叨。比起愛爾蘭老大向經營企業一樣經營黑幫,他更像管著一個家庭。 對於黑幫來說,實際上都脫不開「削郎」這個本質。禁酒無疑對於美國社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經濟影響,所以,私酒交易自然大受歡迎。難怪片中的警察局長和市長天天和兩位老大協商辦事。警察局長-愛爾蘭人奧杜爾就多次抱怨出這個意思:為了那個臭小子伯尼,兩位老大不和氣,天天砸兩邊的酒鋪,值得嗎? 同時,相比陷入愛情的里奧老大,有妻子兒女的卡斯帕更看重整體利益和下屬,但同時也更輕信。對於忠誠卻兇巴巴的艾迪和冷淡鎮定所以看起來很聰明的湯米來說,艾迪自然落入了更深一步的困境。 最後,作為家庭化的老大卡斯帕最討厭秩序的破壞與權威的挑戰。在片中,里奧和他是權威,剩下的人全不是。所以他一開始向里奧商量事宜,這無疑是合乎秩序與權威的。但是非理性的里奧根本不在乎這一套;湯米一開始也不願意認可他並出賣伯尼;影片中後期市長則對於他的要求為難。所以他們都遭受了卡斯帕的沙啞嘶吼:臭架子!(high-hat!) 影片末尾,當禁酒時代的秩序與權威蕩然無存的時候,在這個體系上構建的理性自然被無常所打敗,卡斯帕葬身樓梯口。

Mink: 明克狡猾而敏感,跟伯尼區別不大。其因為恐懼而打死了跟梢的假髮黑幫成員,假髮卻被過路的拿走。對於這個裡奧老大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小事件成為影片中人們的唯一一個謎(當然觀眾看來很有趣)。

Bernie 伯尼被稱為「猶太佬」,屬於破壞規則的人。當然,影片中他也遵守「計劃遇上無常」的原則。其認為姐姐的愛人不會出賣自己卻被出賣了,以為要死卻撿回一條狗命。但他試圖通過狡猾而危險的計劃擺脫自己的危險處境並最終除掉最大的威脅—卡斯帕的時候,被湯米一槍打向額頭中央。 在這裡,科恩兄弟給了我們一個典型的樣本,那就是:靠著精妙的計算與理性的揣測可能會獲得「概率上可行」的結論,但實際上的操作卻不要忘了風險與非理性的動物本能。當然,科恩兄弟後來在十幾年後才在「嚴肅的人」中正面闡明了這個道理。

Drop Johnson 軟腳蝦約翰遜充當了「嚎叫的胖子」這一角色,作為沒接受多少教育幾乎目不識丁的可憐人來說,他的心智幾乎是小孩一般:吃牛奶麥片,看漫畫報紙,通過伯尼危險地賺一點小錢(這更體現了他的無知),在目睹鐵杴貼臉的慘象時恐懼的大叫。體現了對獸性的原始的恐懼的最直接反映。 影片中另外一個嚎叫的胖子是湯米撞上的胖女人,與其壯碩的身材相比,她用來打湯姆的提包小的可憐。這也體現了禁酒時期不公的社會和扭曲的時尚品味

山姆雷米: 山姆雷米飾演了一名拿著兩隻左輪手槍的暴徒,其先是一槍打死了投降的愛爾蘭邦匪徒,然後又被湯姆生衝鋒槍打死。 當然山姆雷米以「鬼玩人」成名(更常見的說法是以「蜘蛛俠」成名)。在本片里,「鬼玩人」中鏡頭快速推進的攝影方法直接照搬到了最後艾迪死亡的場景中:「軟腳蝦約翰遜」恐懼的嚎叫和卡斯帕老大的怒吼。無疑給湯米和觀眾一起造成了壓力。

Leo 里奧作為愛爾蘭的老大,顯然缺乏理性。當然,在混亂的禁酒時代,敏銳的直覺往往能把理性干翻。深夜不期而至的造訪,湯姆生衝鋒槍利索的反擊,對於自己最忠心手下的飽以老拳。無一不反映出了里奧的豐富經驗與敏銳感覺。但是,作為一個難以遵守規則的性情中人,一下就喪失了了市長和警察局長的支持,酒館紛紛被砸。 但是可笑的是,卡斯帕的徒然死去,掩蓋住了里奧的非理性,並意外地讓失去溝通與支柱的局外人弗娜附上了她。理性的湯米則黯然離去

Eddie: 艾迪兇狠而又忠心,厭惡耍小聰明的人。曾經對弗娜說「我一開口,全世界都變聰明了」。一眨眼制服了持槍的弗娜,幹掉了里奧的兩個手下,後來先是胖揍了卡斯帕的手下tick-tack和frankie逼供,然後又胖揍了軟腳蝦再次逼供。只可惜功敗垂成就要揪出湯米的小尾巴時,喪生在自己跟從很久的老大槍下。 艾迪嚴苛地帶著用大頭針固定的領帶(他是劇中唯一這麼打扮的人),靠著持續的理性與堅持不懈的調查去制止湯米的無常,卻敗在自家老大的手下。這也同時反映了無常戰勝理性的主題。

Vernna 弗娜是最特殊的一個角色,她是唯一一個用且只用「愛」來指導行為的人。她用「愛」來用自己保護伯尼,用愛來對陣湯米。與里奧的求愛,湯姆的索曲愛來相比,弗娜的愛無疑有意義得多。但是,「愛」燃燒得越純凈就消失的越快。當自己用愛來構建的東西蕩然無存時,弗娜只能黯然給自己找個愛的最終歸宿。 這也是科恩兄弟對於女性的認可之一,在他們看來,從不忠的妻子(血迷宮)到懷孕的警官(冰血暴),從嫁給前罪犯的前警官到篤信宗教的黑人老婦,都是以單純的「愛」來指導行為,去超越與戰勝被濫用的理性。

附:科恩兄弟電影中的典型角色

陷入困境的主角:所有電影 嚎叫的胖子:所有「約翰?好人」飾演的角色,血迷宮中的偵探,當然可能也包括「嚴肅的男人」中的奪妻之人 女豪傑:幾乎所有女主角 善變的權威人物:所有「老闆」的形象:包括製片廠、黑幫、企業家 神秘的智者:所有旁白,酒吧西部老頭,軋鐵路的老盲人

對於本片來說: 陷入困境的主角:tommy 嚎叫的胖子:drop Johnson 女豪傑:vernna 善變的權威人物:leo和kaspa 神秘的智者:幾乎沒有,也許本片中也是vernna

三. 敘事結構與意象 鮮為人知的是,「米勒十字路口」的拍攝經歷了一次中斷與停滯,在其中斷的過程中,科恩兄弟創作了「巴頓芬克」這個電影。現在看來,這兩部電影有著同樣的成因與截然不同的結果。湯米被認定是成功了,內心卻充滿失落。巴頓芬克創作出了一個不錯的劇本卻被老闆怒罵一頓,儘管這樣,他還是回到了海灘的理想夢中。

關於為何中斷,我們永遠無從知曉,但筆者隨便猜測在拍攝這樣一個「失控」與「不可知」的影片當中,拍攝過程本身變得「失控」與「不可知」,於是導演轉向心靈的深處尋求方向。

關於「失控」與「不可知」在科恩兄弟的電影中,人們往往陷入與自己性情和喜好截然相反的絕境。從這種境地中解脫出來,就化為超人,否則則墜入深淵。

「巴頓芬克」傳統的劇作家寫了一篇關於心靈的劇作 「謀殺綠腳趾」最慵懶的「督爺」必須承擔起風險 「老無所依」獵人必須應對殺手 「嚴肅的人」最平和的大學教授必須應對不公 「大地驚雷」小姑娘必須應對狂野西部與匪幫

當一切都是去控制之時,不可知與神秘就充斥著熒屏。

儘管是美國的導演,科恩兄弟的猶太出身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創作風格,他們非常自然地將對本族的主觀認知融入了作品當中。科恩兄弟的電影本身模仿著生活本身的不可知性,儘管體現了猶太神學中的神秘與不可知,但科恩兄弟往往是通過電影在嘲笑他們的宗教、他們的境遇,最終嘲笑著他們自己。其中包括: 「米勒的十字路口」中的狡猾的猶太佬 「巴頓芬克」中神經質作家與唯唯諾諾的副總裁 「謀殺綠腳趾」的被前妻同化的假猶太人,卻起了個德國手槍名字(瓦爾特,walther p-38是二戰著名的制式手槍)的波蘭裔胖子(歷史上波蘭和德國都頗為反猶) 「嚴肅的人」中古板的教會學校,嚴格的教義與儀式 當然,科恩兄弟只是把不可知之處呈獻給了觀眾,局中人的無知冷漠使得觀眾詫異,但觀眾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樣也扮演了無知的角色。與基督教的預定、恩典和公義不同,猶太教喪失的救贖性使得在其文化影響下的作者更加發散與缺乏定式。但正因為如此才格外引人入勝。

結語

綜合來看,米勒的十字路口也許時代輓歌氣息不夠濃厚,也達不到黑色電影的陰鬱風格,不如「美國往事」或者亨弗萊鮑嘉的一系列片子更容易欣賞。但其更強調了一種「因必成果」與「神秘不可知」的調和。所以,米勒的十字路口可以作為這個主題下最出色與當之無愧的代表作


他好像一頂風中的帽子啊


推薦閱讀:

有沒有和<他是龍>里的龍之歌類似的,人聲吟詠,有儀式感的,空靈的,又有點震撼的音樂?
周星馳作為導演,地位如何評定?
如何評價 2018 電影《迷鎮兇案 Suburbicon》?
萊昂納多是最偉大的沒有得到奧斯卡獎的演員嗎?
如何評價「鏢客三部曲」(《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科恩兄弟CoenBros | 米勒的十字路口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