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女性生孩子前期需要做些什麼樣的準備,如何讓產婦恢復要快一些?

在歐美等這些國家,產婦在產前一段時間有沒有比較先進的醫學護理,或者在懷孕期間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措施,能讓生產變得不那麼痛苦,以及恢復快得一些?

生了7斤4兩重小公主 凱特王妃不坐月子引熱議


產後恢復得快,這不是靠你生完孩子那一兩個月能做到的,這需要生孩子前就經年累月地鍛煉身體,營養充沛,打造結實的體質。你只看到她們生完孩子後強壯的形象,沒看到她們平時也強壯的日常生活,沒看到她們跑10公里不帶喘氣,游一小時不帶休息,沒看到她們一拖2、拖3個娃樣樣事情自己做,一手娃+汽車座椅一手手提包+買的菜上下樓梯的樣子……差距真心不在那一個月。


相比生孩子,你們是不是更在意產後體形的恢復?

摘要:有些姑娘的問題讓我堅定的認為,生孩子這件小事遠遠比不上產後體形的恢復的重要性。

導言:

現在的社會發展階段,我們大多數人可以有自己的獨立選擇,至少在某些方面,比如:生孩子,由於基本的醫療條件可以滿足之後,人們開始對於生孩子的環境和醫院有了選擇,同時也開始注意起很多之前無暇顧及的事情,比如:體形恢復和身材保持。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生出健康的寶寶,母子平安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其他的要求在滿足第一位的需求之後,也可以努力爭取一下,因為,也沒有見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規定,生了孩子的媽媽不能美美噠,更何況那些女明星和模特們,哪個不是剛剛生完孩子就大秀完美身材的?比如:小S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身材維持的情況好到還可以繼續接各種廣告,當然讓很多年輕媽媽對產後體形恢復趨之若鶩,再加上前一陣子有個名模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整個懷孕過程,幾乎全程腹肌和馬甲線,更是讓人驚嘆的同時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身材完美的年輕媽媽……

首先,我的立場是完全支持的,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產後恢復秘笈。

懷孕階段:控制體重增長量

一般來講,產後的體形恢復是從孕期就開始的,因為懷孕期間的體重增加決定了產後的恢復起點。

所以,咱們先從懷孕期間開始說,每次去產科都會看到無論是病房還是走廊里都是加滿的床位,因為我們醫院是無權拒收病人的,所以產科一直很熱鬧,除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准媽媽以外,就是忙前忙後的家屬們,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時時刻刻手裡端著飯盒,只要准媽媽一個眼神,吃的東西立馬就遞到嘴邊了。至於准媽媽的形象,你們好好體會一下我剛剛用的那兩個定語,一個個從懷孕到產前,體重增加的令人髮指,除了有可能影響孩子的健康情況以外,還增加了分娩的難度,甚至左右了生產方式的選擇,更重要的是,你體重長了那麼多,你打算怎麼減啊?

所以,這裡需要跟各位說分享一個體重正常增長的概念:

1.在孕早期,孕婦的體重變化基本保持在1-1.5kg,這個階段可以吃適當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6,這些成分也主要是在蔬菜和水果當中,所以體重變化並不明顯,而且這個階段的孕吐比較明顯,體重增加也不會太多。

2.孕中期,就是指16-27周,這個階段每周體重的增加量應該控制在0.3-0.5kg,雖然這個階段你們會發現突然食慾大增,而且總是會半夜醒來吃東西,但是請三思啊!想想那些完美的身材……

3.孕晚期,是指28周到分娩,這個階段是胎兒發育的最大加速度期,胎兒每周的體重增加量就有200g左右,所以准媽媽這個階段平均每周增加量在0.5kg左右。

這樣整體算下來,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在11-13kg左右是令人滿意的,如果保持這樣穩定的增加曲線的話基本上就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了。

對了,還需要考慮孕婦懷孕之前的身體情況,如果本身偏瘦,那麼可以在上面的數值的基礎上適當的增加重量,避免營養不良,如果本身偏胖,那麼就要適當的減少增加量,避免影響過剩。

產後階段:堅持運動和飲食控制

來到產後階段,一般人認為在月子期間是不能控制體重的,加上一些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的「月子禁忌」,還有人認為在哺乳期,如果開始運動或者控制飲食有可能會影響母乳餵養,針對這一看法有研究表明,雖然運動和飲食有可能會影響要的乳汁的口味,但是從胎兒的體重變化來看,並沒有產生實質上的影響,也就是說其實沒有問題,解決了有可能影響孩子的疑慮後,我們再來敞開了聊聊產後體形恢復的問題。

首先,月子期間,也就是醫學上稱為產褥期的階段,本來身體內就會排出大量的水分,體重會有一定程度的減輕,(有關月子期間的問題六層樓之前已經寫過,所以您可以回復【XX】查看一篇文章。)不過,六層樓這邊倒是認為可以從產後就可以著手開始恢復的事情了,比如:順產的媽媽基本在卧床休息後,依據自身情況就可以開始下地活動了,除了特別注意電解質平衡以外,飲食基本正常就好。

不過,在國內的大環境就是月子期間要老老實實坐月子,而且我慢慢的也明白了「坐月子」不是簡簡單單的「坐月子」,這其中包含了太多妻子如何在家裡確定地位以及家裡同時存在三位媽媽的一台戲該如何演的問題。

這實在太難,好想有個導演給我說說戲啊!

拉回正題,因為上面的原因,基本上認同的是產後6周左右開始進行體重恢復大業。

在上面已經說明,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堅持運動,一個是飲食控制,之前,看過田吉順老師寫的一篇文章里有提到一篇文章說單純運動的主要作用在於提升女性心血管功能,單純控制飲食的作用主要是減輕體重,但是對於塑造體形意義不大,所以,結論就是控制飲食和堅持運動,既可以減輕體重又可以塑造體形,同時還可以提升心血管功能。

那麼在運動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四個字:有氧運動。

六層樓肯定是不推薦各種大型器械以及劇烈的運動的,因為沒有必要,又不是備戰奧運會,必須要產後立馬恢復到競技狀態,那麼相對溫和的有氧運動是最適合產後恢復的運動,我們這裡有這樣一種方法,剛剛開始階段建議以散步為主,基本上每天走1萬步,大概就是3-4公里左右,時間差不多就是45-60分鐘,這樣的運動量剛剛好,每周走上個4、5天,就會神清氣爽,上下通透(其實,很多孕婦不知不覺就坐到了,因為要推著嬰兒車除去遛彎兒嘛~),之後就要改為慢跑,每天慢跑15-20分鐘,然後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自身對美的要求來適當增加運動量了。

在飲食方面,六層樓其實並不是很有底氣,因為我自己在面對美食方面都很難控制,所以讓你們控制飲食,實際上並沒有說服力,但是!注意,但是!說要美美噠的人可不是我哦,是你們要美美噠的,所以,為了達成你們的願望,請管住你們的嘴。

突然,我萌發了一個新的想法,就是給會員增加一項新的服務:幫助監督飲食和運動,真正變成健康管家。

你們看怎麼樣?

今天就講到這裡吧,我去想想這樣到底可行不可行。

微信公眾號:ConsultingRoom_11(婦科門診第十一診室)或掃下面二維碼

知乎專欄:婦科門診第十一診室 - 知乎專欄

推薦文章:婦科門診第十一診室


米國生孩子親歷。

我和老公在美國讀書,我碩士最後兩個學期的時候懷孕,第六周用試紙測出陽性,去校醫院檢查確定,醫生讓我儘快聯繫產科醫生,第八周要體檢和孕檢查看身體和子宮狀況。我和老公都很慎重,就找了鎮上新建的一家私立醫院,確定了醫生,也叫OB。這位醫生是要一直跟進負責孕婦的所有檢查,身體狀況和生產。如果臨產時醫生不能到,還有備選的醫生。雖然我是第一次懷孕非常緊張和擔心,但是不得不承認美國人壓根就不認為懷孕是個事兒。只要不是高齡高危產婦,他們的對待方式與正常人沒有任何區別。這一點我很不理解國內把孕婦當寶貝當易碎品一樣小心呵護倍加照顧。

我孕吐有些嚴重,老公平時要上課和工作,所以我媽媽過來美國照顧我到第四個月,國內通常說的前三月危險期我並沒有感受到危險……醫院會給你跟多各式各樣的科普手冊讓你了解自己懷孕期間的身體和變化,包括能不能有性行為,這些都很有用,會安心很多。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前提是醫生確定你是健康的孕婦,這個很!重!要!我第八周和第十六周做了B超,美國並沒有什麼更先進的手段可以讓你孕前更安全或者更少吃苦,相較之下反而國內的醫生要更當回事兒。28周前我每個月去見一次醫生,15-30分而已。醫生也只是聽一聽胎心音,測量一下胎兒的大小就沒了。孕婦真的沒有特殊待遇,我也是照常去學校上課考試,直到導師免掉我剩餘的三個學分讓我在家安胎為止。

再來說說我自己,兩個月的時候去檢查稱重,因為孕吐我的體重不升反降,醫生建議我多吃奶製品以增加營養,當然也是強忍著進食的。16周左右孕吐緩解很多,也變得有食慾了,老媽也回國了,於是開始自己下廚做飯,每天做新鮮的蔬菜搭配著,很快精神就變很好。我懷孕期間瞌睡變的很多,所以每天花12小時左右睡覺(*≧▽≦)。我之前看了過多微博和朋友圈關於懷孕的危言聳聽,所以當時精神緊張,老公做了很多安撫我的工作,讓我變的很輕鬆也很愉快的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五個多月的時候我們還去外市買婚戒,七個多月的時候我們開車出去玩兒,八個多月的時候去跟老公去超市買了15磅的小龍蝦回來做,還跟著出去找房子搬家,九個多月的時候還跟老公ooxx當助產……現在想想真的不像一個「規矩」的孕婦。。。但是我很快樂也很享受。

第40周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囑咐我隨時會生,所以要放鬆心情,有了情況直接去醫院的emergency,我是預產期過了3天才生的,到醫院的時候肚子還不疼,只是破水了,護士做了身份確認和基本檢查後就把我推到產室,然後掛上了輸液,因為我要求無痛分娩,所以護士在我開始宮縮後就用了較輕的一種麻醉,感覺特別像喝醉酒一樣,暈乎乎的。六七個小時後,宮縮加劇開始很疼的時候我要求了無痛,麻醉師來從脊椎扎針之後陣痛立刻沒有了,完全沒有了生產的不適感,然後我就躺在床上睡覺了……直到醫生來告訴我因為寶寶頭大了,而我盆骨窄小,所以需要剖腹產。。。(美國順產是默認的生產方式,除非特殊情況)

我答應剖腹產之後就立刻被推往手術室了,不過這裡好在任何生產方式都允許家屬陪護,所以老公跟著我進了手術室,可以陪著我。這其中給我的安慰不言而喻。術後的護理非常貼心,每天有不同的護士分頭照顧我和寶寶,並且有專業的哺乳師來指導餵養寶寶,止痛藥也是想吃就吃,任何需要都隨時有護士來滿足你……

上圖是術後第二天的樣子……我右邊是寶寶的小床,病房有家人陪護的沙發床和獨立的衛浴,也有電視,跟賓館的房間沒什麼差別…

然而,他們對待產婦的方式和國內是截然不同的!這就是坐月子的中西方差距………我手術當天大概四個小時後,護士說可以進流食,然後給了我一杯冰塊,讓我吃一些看有沒有什麼不適!呵呵,直接違反了國內月子法首條:月子期間不能吃生冷的食物……之後又端了冰水,冰淇淋,果凍,冰沙,酸奶…總之一切冰冷的東西,讓我都嘗嘗,如果沒有胃部不適就可以正常進食了……真是漲姿勢了……

關於洗澡,術後第二天護士檢查傷口確認沒問題之後就可以洗頭洗澡了,這簡直是對月子大法的啪啪打臉,不過這是對我的解放!天知道我一兩天沒洗澡有多痛苦!(???^???)我第四天出院,護士會給很多關於產褥期恢復和新生兒護理的指導,關於產婦,除了不能提重物不能ooxx盡量不上下樓梯多休息和保持傷口乾燥之外,其他的正常活動都可以做,沒有了那麼多限制對產婦的心情也是有好處的。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助於心情和身體的恢復。關於身材,他們也沒有什麼神奇法寶,通常建議的是6周去見醫生做產後檢查後可以開始恢復鍛煉。那些在網上看到的什麼產後立刻恢復身材的女人都是個案,而且別人常年保持著運動,又怎是一朝一夕能學來的呢?還有,美國大多數媽媽都是自己帶孩子,沒有保姆月嫂婆婆和親媽,一個人拉扯幾個小孩怎麼可能不瘦呢……………

總之,我覺得在美國對孕婦就像是對待正常人一樣,對產婦有特殊的優待但也是對待病人的方式,少了不合理的講究一切也都變的簡單輕鬆很多。不是歐美科技發達對孕婦產婦就更多好處,相反他們依然遵從著很古老的生育觀念,懷孕是女性的生理階段,順其自然該幹嘛幹嘛,瓜熟蒂落對身體是最好的照顧。借用住院時醫生對我說的一句話:You should trust your body, your body knows. 你應該相信你自己的身體,你的身體會知道的。


懷孕期間多運動,該幹嘛幹嘛。在美國只有老弱病殘沒有老弱病殘孕。生的時候打無痛,打完睡覺,開到十指起來生,體力保存得好。生完有側切或撕裂的吃止痛藥,吃上渾身輕鬆心情愉悅。不了解英國的情況,但至少在美國生孩子恢復超快,和種族無關。


首先不同意人種論

也不同意孕前必須常年累月鍛煉。經常鍛煉體質更好,當然相對恢復的更快 但是這不是必須的。

坐標澳村 女兒三歲半 兒子九個月 應該算有點發言權吧。

最重要的是

控制孕期體重增長

控制孕期體重增長

重要的事情反覆說

這裡的體重增長主要說的是嬰兒體重增長。不知道國內是如何操作的 澳洲產前檢查的時候見產科醫生 B 超的時候會直接告訴嬰兒的身高體重 頭圍。

和中國傳統不太一樣的是 澳村的產科醫生建議把胎兒的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並不是越重越好。 我老婆懷孕的後期 醫生就說過一兩次體重增長太快, 要注意控制。比較理想的是三公斤多, 超過四公斤就偏大了。太重 生的時候會很困難,產後恢復也更困難。 當然太輕營養不良也是不行的。

控制體重的原則是保證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的同時控制熱量的攝入。 日常飲食中 最主要的熱量來源是澱粉和糖 所以主要是控制澱粉的攝入。 簡單地說 少吃麵食 選澱粉含量少的米 吃粗糧 吃肉類和蔬菜。

當然飯後適量運動也會幫助消耗熱量。


本來我沒什麼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沒在國外生孩子,可是看回答里那麼多提倡多運動的我也是實在忍不住了。。。運動也要分人分體質分情況好不好啊,要是讓懷孕之前就不愛運動的孕婦多運動是會出問題的!

作為一個整個孕期基本沒有運動的產婦,我剖腹產不到24小時也下地溜達了。。。生前體重增長20斤,生完四個月體重恢復到懷孕前,靠的不是運動,是嚴格的飲食控制!

中國傳統養胎觀中靜養是沒問題的,只要不是躺床上啥也不幹就成,至少我孕期雖說不運動,但洗個碗掃個地的家務都正常做,工作時也該幹啥幹啥,受不了有些孕婦,一邊說著我要運動,特意做這個鍛煉做那個鍛煉的,結果正常家務工作一點不做,然後一頓吃。。。

當然讓孕婦管住嘴,比讓她運動其實更難。。。


產後恢復快,靠的是產前的體質和產程是否順利。

我產前體重100斤,孕期嚴格控制體重,堅持到最後一周才休產假,每天晚上公園走一小時。生前一天122斤,雖然肚子很大,但人一點也不笨重。產程也順利,小朋友6斤8,生完休息了兩三個小時就自己去上廁所了,當時就感覺腿軟了點。第三天出院體重是104。

凱特王妃的狀態其實不難達到


生完過來嘚瑟了,哈哈哈。

凱特王妃這個狀態其實很容易達到。

不需要什麼長年累月的鍛煉。

只需要產前控制好體重。

只需要產前控制好體重。

只需要產前控制好體重。

具體參考六層樓老師的答案,說的已經很詳細了。

孕期反應大,八個月以前基本跟床相伴,最後才走了走路。生前還是鍛煉一下,其實能鍛煉盡量還是要鍛煉,有利於生產。兒子六斤半,沒側切也沒撕裂,運氣好的不要不要的。生完半小時下床去廁所然後滿樓道溜達,是的,即使你看我生龍活虎的,其實下身還是火辣辣滴。產後七天的體重比孕前還輕十斤,昂哈哈哈。

——

——————補充答案————

今天是產後46天,已經比懷孕前輕了二十斤,感覺生孩子以後更年輕了 帶孩子全母乳才是最好的減肥方法呦!


運動,懷孕前懷孕後都堅持。別人都說生孩子難痛苦,我會說我覺得很容易嗎?從覺得有點疼到生不到20分鐘,生完吹牛聊天數個小時。


科學的生寶寶的法子全世界都一樣,只不過在中國有些不科學的法子依然有人堅定不移的相信,然後這種事不僅僅中國這樣~就醬紫。

產後恢復的好的,除了先天因素,多半還是科學的去照料自己了吧~


我現在36周,體重增加了22斤,看來還要控制。


d


產後保持身材的秘訣

1.母乳餵養

每次看到有媽媽說了為了產後儘快恢復身材而放棄喂母乳,就會忍不住白眼,因為,喂母乳明明是產後減肥最好的方法好么?

事實上,媽媽每喂1ml的母乳,會消耗掉0.6~0.7大卡的熱量。如果以每天親喂體重6公斤的寶寶來計算,媽媽每天要喂600ml的奶量,即消耗360-420大卡的熱量,所消耗的熱量相當於跑步40分鐘、快走1小時、拖地2小時的運動熱量。

只要短短2周,哺乳媽媽即可輕鬆減重1公斤,比現在流行的每天走10,000步有效多了。

而且,母乳餵養更有利於寶寶生長發育,一舉兩得的事情幹嘛要放棄?

2.自己帶孩子

這其實就是凱特王妃所分享方法的精髓。有過獨自一人帶孩子經驗的媽媽都知道,帶孩子其實是很費力的一件事,這種「體力活」能讓人不知不覺瘦下來,而且經常抱孩子,還能趕走「麒麟臂」哦。

3.少吃鹽和調味品

產後瘦身,很大一部分需要瘦掉的其實是孕期產生的「水分」,如果新媽媽吃的食物太咸,或含有較多醬油、番茄醬等調味品,會使身體內的水分滯留,自然難以減重。

因此,新媽媽產後飲食一定要清淡,腌制食品、罐頭食品等高鹽食物應盡量避免

4.細嚼慢咽

吃飯時細嚼慢咽能增加咀嚼的次數,不但有利於腸胃的消化,同時還能夠控制食量的大小,可以避免因為吃太多而影響減肥效果

很多媽媽反映帶孩子時吃飯像打仗一樣,能吃就不錯了,哪有時間細嚼慢咽?我只能說,這就得靠你自己了。

5.睡好覺

注意是睡好覺,而不是多睡覺。有的新媽媽老覺得自己睡不夠,而有的新媽媽因為不用自己帶孩子則睡太多,這樣都會影響人體新陳代謝,造成脂肪堆積,不利於減肥。

建議媽媽們產後夜晚睡8個小時,午睡1個小時,盡量保證睡眠的質量。雖然自己帶孩子既能減肥又能增進親子感情,但該自己休息的時候還是要學會放手。

6.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不僅能刺激腸胃蠕動,促進體內宿便排出,更能加速腹部脂肪燃燒。每天睡覺前躺在床上,做10分鐘腹式呼吸,簡單又有效。

7.適當運動

這個方法其實一點都不另類,但我們仍然要提出,因為產後恢復身材,一定不能少了運動,尤其是腰身的恢復,更需要積極的運動才能夠完成目標。雖然帶孩子已經運動量很大,但要消除腰部、臀部的贅肉,讓皮膚恢復彈性,還是得靠運動。

掃描二維碼

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閱讀:

現在的90後都想不想生孩子?
遇到借精生子(借種)的朋友怎麼辦,如果幫忙會有法律上的隱患和責任嗎?
在美國生孩子和在中國生孩子對產婦而言有什麼區別?

TAG:生孩子 | 婦產科學 | 產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