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illionaire fastlane有人讀過嗎?談談感受吧?
我在這本書裡面只看到了一小部分有邏輯的思維方式,大部分只是一些觀點的分享。
有一些觀點是有邏輯的。比如財富的構成是 freedom, relationship, and health,你們應該關注 freedom,不要拿錢買些嚴重破壞自己 freedom 的東西(沒錢依然貸款買個車啊,有錢卻只花在貶值的物品上啊之類的傻逼行為),有錢就要「買」 freedom,有了 freedom 你才有時間陪陪自己的朋友家人以及健身,這樣你才是真正有了財富。再比如搞生意不是填表報名,入行門檻低的東西你賺不了錢。
另外一些觀點是常識,但非常感謝作者指出來。比如有錢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事件,但大家看到有錢人實際都只能看到了一些事件而言。什麼寫個網站賺了大錢,寫個 iPhone 應用賺了大錢,這些都是事件,而不是過程。如果抱著賺錢的心理,熱心學習所謂主流的東西,比如學網站開發,學網站設計,學 iPhone 開發,學某個編程語言等等都只是關注了事件而忽視了長期的過程,都是沒有意義的。作者也寫到富人們節儉在時間上,但平庸的人節儉在金錢上(比如為了吃頓便宜的飯排隊兩小時)。
書中也不缺乏一些比較激進的想法,比如第30章末尾,你對某事物的狂熱可以幫助你做出所有的決定(和這篇文章[1]類似);沒人在意你喜歡什麼東西,他們只在意你能為他們提供什麼東西(的確是,但也基本亂棍打死了藝術存在的意義)
我喜歡邏輯清晰的文章和書。什麼東西最好都給我講 Conclusion,Reason,以及背後的 Assumption 和 Value。但這本書裡面,我認同他批判 Sidewalk 和 Slowlane 的人的理由,但是開始講 FastLane 之後(一直到第30章),我根本看不出作者寫的東西到底是在論證哪一個子結論,作者對 FastLane 以及如何製造財富的關係的論證遮遮掩掩(30章之後好一些,到了36章,How to Spot Open Roads 的確在指出一條實在的創業的路)。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就開始計算 compound interest 對於幾千刀沒有意義對於幾百萬產生的 passive income 就足夠你吃一輩子。我擦,這我當然知道了,但你能告訴我我的原始資本怎麼搞出這 $5 million 嗎?當我有這麼多錢的時候你以為我會不知道?
雖然作者講了很多非常實在的東西,比如教育在現在已經是免費的了,你們少看電視,少玩遊戲,拿起書本來,進圖書館,不要用「我不知道」來作無知借口;比如說你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賺50000一個月,你可以從賺50一個月開始;再比如說作者一再強調讀書讀書讀書(第27章)但我深深懷疑有多少的人能接受並轉變,因為現實情況是,沒有主動性的人說多少東西都是無用的。
對於我來說,讀這本書的時候讓我感覺又回到了初中那會讀卡耐基成功學全書的時候,我討厭一個簡單的道理還被用各種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例子比喻來比喻去。一轉眼已經快十年沒有看這類書了,現在看起來感覺依然還是一樣的。
祝你們好運;祝大家好運。
[1]: 給明年依然年輕的我們:慾望、外界、標籤、天才、時間、人生目標、現實、後悔、和經歷我不但讀過了,而且做了一個書評視頻給你們中國人分享:http://t.cn/Rx2vUQp
這麼有價值的一本書怎麼可能還沒有中文版呢?我也是醉了。
作為一個英國人,我看過無數的關於富人思維的外國書,這本是對我影響力最大的一本。
- 騰訊視頻視頻
看了一下,最早的答案是15年1月的。我也是大概那個時候入手的,用畢業後僅剩的英語水平吃力地讀了四章後,扔到角落吃灰去了。最近要搬家,又從角落裡把它清了出來。抱著一邊學賺錢,一邊學英語的態度又讀了幾章,現在大概還有一半沒讀完。
就像我給一個朋友介紹這本書的時候說的,這個作家是個買得起蘭博基尼的人,算得上是一個有錢人。聽有錢人講如何賺錢,比聽算命的講賺錢好的多。然而,也像作者在書中自己說的一樣,他並不在乎這本書的銷量。所以這本書里充滿了對個人的吹噓以及一些沒怎麼推敲過的觀點。就像他用幾個星期天早晨,在提綱的範圍內想到哪寫到哪一般。
現在書市上有個有意思的現象,許多人在聲討雞湯文,雞湯文卻仍大行其道。不喜歡雞湯人的人不外乎一個觀點:這麼大一鍋熱湯,你好歹也給個勺子啊!然而大多數這麼喊的人卻忽視了一個基本的觀點:成功是不能複製的。
我討厭那種老生常談的雞湯文,比如「年輕人,你要優秀」之類的,你不說我也知道的觀點——而且,類似卡耐基的成功學等經典,因為無數次被人引用、無數次被人仿寫,雖是先驅,卻也成了爛大街的東西。讀這類文章,空耗時日,繼續鞏固你已有的觀點,我認為這是無用的。
但這本雞湯文,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的。
引用@ Li Junsong 所說的,The millionaire fastlane花了40章才講到如何走上快車道,而且也遮遮掩掩地僅用了這一章去講如何去做,看來也是一本不給勺子的雞湯類書籍。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新觀點,以及新觀點帶來的衝擊與思考。
隨便舉兩個例子。
Unaffordable material possessions are destructive to the wealth trinity. Work creates income. Income creates debt. Debt force work.
負擔不起的資產會毀了你的財富三體(家庭、健康、自由)。工作產生收入,收入帶來賬單,賬單逼你去工作。
聯繫現實,有的人年紀輕輕就背上了房貸,之後便被困在了一個地方——因為擔心換工作後會還不起月供,更有甚者被困在了一個公司里。而在多數公司中,沒幹到領導層的普通員工,為了不被淘汰,只能拚命幹活以達成業績,變相地忽視了家庭與生活。
即使不是為了房貸,也有的人因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負債纍纍。比如,當你年薪三十萬的時候,你會想買一輛價值五十萬的好車,並為這輛好車配一身好衣服、一堆奢侈品、一幢不錯的房子,最終為了你的生活追求負上超過你收入的債務,從而變成「富有的窮人」。
Money secures one agent of the wealth formula, freedom, which is a powerful guardian to wealth"s sibling ingredients: health and relationships.
錢能提供你自由,讓你去追求另外兩個重要的東西,健康與關係。
我們一直被教導,錢是萬惡之源。但作者反問道,錢難道不能買來幸福嗎?當你用錢完成你的願望時——比如給愛人買一捧玫瑰,看到她開心的笑容時,難道你不覺得幸福嗎?拜金者的錯誤在於把錢當成目的,而不是工具。追求財富並沒有錯,有了財富你才能追逐更重要的東西。
離經叛道吧,但這種話語不是更值得我們思考嗎?
更別提,蘊藏在字裡行間,冷不丁冒出來的睿智。
If you have to think about "affordability", you can"t afford it.
當你不得不考慮你是否可以負擔得起時,你是負擔不起的。
同時,作者足夠誠實。他告訴我們,在通過創業的槓桿創造高額的利潤前,他學了很多東西,讀了許多書。正是這些支撐他創業的實力。
(Wealth and health) require discipline, sacrifice, persistence, commitment, and delayed gratification.
(財富和健康一樣)需要紀律、犧牲、毅力、承諾和拒絕誘惑。
剛啃完一個豬蹄、還在打著遊戲的我,又什麼時候能得到八塊腹肌和八位數的銀行存款呢?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是一本不錯的書,有不從眾的新穎觀點,也不缺乏靈光一現的智慧,可以帶給你一個新的價值觀念,也許你通過踐行其中一些行為,能改變你的一生——
對於一本書而言,你還能要求什麼呢?
之前看知友尼克余在窮人思維話題中的推薦 在網上下了PDF版的 現在讀到第四章了(現在中國亞馬遜有現貨 也買了一本收藏)
對於剛接觸這本書的國內讀者的生活環境 加上尼克余的一些註解 對這本書的評價是比較高的 最起碼是很能激起閱讀慾望的不過我去看了一下美亞上這本書的書評,褒貶不一 第二名的反對答案更是逐一列出了此書許多不嚴謹的地方 總結成一個詞是 unrealistic不切實際的個人認為每本書都有它的受眾群體,應該不存在哪本書對每個人都有積極意義
而TMF這類型的自我激勵的書籍 受眾群之一就是我這樣的
年輕 對生活要求高 想要 big house, designer cloth, fancy car可是沒有rich daddy, 在各方面也沒有突出天分-對財富有著狂熱追求的普通人注意, 是狂熱追求
書中提到的慢車道上的人,大部分對財富並沒有狂熱追求,雖然按照他們每個月存10%, 生活節儉, 積极參与401K計劃和股市投資等項目的進度, 從理論上四五十年後到年邁的時候才能變得富有, 但是至少在這個過程中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 努力工作十來年還是可以買車買房。這也是目前許多人的現狀, 所以這本書對於對現狀並無特別大的不滿的人群,是不太受用的, 從而也是不切實際的.
雖然我也想迅速切換到快車道, 但是如果不上班, 我如果不從家裡拿錢, 基本生活都撐不過4個月(14年7月畢業), 更沒有資本去做producer和inventor.
關於書中提到Luck這個點, 我覺的作者的觀點也有些過於絕對.
這本書我才看到20%左右, 現在的一些觀點很可能會片面 期待更多的書友來評前幾年的時候,曾經流行過一種睡眠方法,好像叫什麼多相睡眠。那時候我是個傻不拉吉的中二青年,覺得世界需要我成為一個千萬富翁。我發自內心的想滿足世界的需要。而多項睡眠這個神奇的東西讓我意識到我每天只需要睡四到六次,每次15分鐘,天啊,我每天比別人多了多少時間啊,據說是達芬奇發明的,天啊,達芬奇可是個天才,我發自內心的相信就是他發明的,網上還有網友們的證據呢。我同樣對這些發自內心的相信。後來啊,我的頭髮就差不多也是達芬奇那樣了,只不過那時候我還小……
有一天,我看到了這個什麼tmf,然後哦,我想起來那時候看過的報道,關注這部書的人肯定也是:年輕,男子,有壓力有野心。當然,這是醫生們對當年像我一樣的中二們的統計和概括。
安踏曾經有個廣告,就是運動員啊受傷然後再次嘗試,最後成功的故事,那時候廣告出來後,鞋子的銷量不錯哦,畢竟是耐克的廣告團隊作品,他們對特定受眾的研究可是透透的呢。看了下書評,覺得好的人能夠發現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給人積極的思想,鼓勵人去行動,而這正是好多人欠缺的。覺得差的人都是搞錯了需求點,人家給你的是思路,他非得要步驟,沒有步驟,差評。由於老外買書成本比較好,人家不想花錢買一本爛的掉渣的書,我們國內這麼無視版權,你自己看看自己覺得有沒有用不得啦。題主也是個懶人。
然並卵
意譯過來1. 無消費計劃,無財務計劃2. 有消費計劃,無財務計劃,或者財務計劃保守3. 不需要消費計劃(有錢了嘛),積極的財務計劃
是能激發閱讀慾望,帶領讀者思考的一本書。
當然全書並不嚴謹,大部分談感受,相對而言是主觀片面的。
全篇介紹的三種財富思維形象的比喻為人行道,慢車道,快車道。
前四十章慢條斯理的分享+解釋兩種窮人思維是如何不能致富。接下來遮遮掩掩的用一章去講如何去做,這就好比端來一碗滋味濃郁的熱雞湯卻不給根勺。如果想從本書的故事中總結出什麼發家致富,一本萬利的模式,naive。講到這,那本書歸類為英語課外閱讀教材倒是不錯。
但是回歸本意,究竟何為思維,何為富人思維。思維是形而上的,或許是個集合,而非幾個公式。富人思維千千萬萬,作者拋磚引玉。去感受不同的富人思維,根據自己的經濟基礎總結屬於自己的致富方法論,不斷的與這些富人的思維擬合,才是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
故事總得有轉折,回答問題,談談感受。
根本上還是有錢的作者立著雞湯的flag,卻做著zhuangability的事。
6月13日 這本書的解讀 在知乎live上有 《用富人思維跳出財務平庸》
書寫的挺不錯的,很多觀點很實際,作者是靠寫網站掙的錢,身邊確實有大神也是這樣走出來的,但實踐做起來不容易,加油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偷影子的人》這部小說?
※看過20遍《三體》是種怎樣的體驗?
※讀韓寒的文章時,你會有什麼想法?
※讀完《平凡的世界》後,你作何體驗?
※許多年沒看書,想培養看書興趣,增加內涵;由於讀後感理解能力退化,想先從淺再到深,有哪些推薦?
TAG: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