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封建盛世大都在王朝初期?

封建時期的盛世一般都是在封建王朝的初期,一般是2-3代為多,這是為什麼呢?有歷史必然性么?


人少地多啊~

補充:

其實題主的觀察不準確,盛世和治世是兩個概念。

王朝初期一般是治世。

治世之後才能有盛世。

人少地多雖然邊際收益高,可是總財富低,還是不滿足盛世的要求。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

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雷海宗先生總結過這樣一個問題:亂世和治世循環交替的原因何在?雷先生給出的回答有三個:「就是皇族的頹廢人口的增長外族的遷徙。」

以此為切入角度我們來分析本題:「為什麼王朝盛世多出現在前期?」

(以下內容部分整理和引述了雷海宗先生《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一書中的觀點。)

第一點,史家典籍中偏重描述的皇族的頹廢,是一個自然的趨勢,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生物學/血統上的,一是社會學/習慣的。前者有歐洲貴族作為例證,如百年戰爭時代法國王族血統中已經有了神經病苗,而今歐洲王族幾乎沒有健全的。(原書是一個論文集,最晚一篇也發表於近90年前。生物學、優生學上的進步是否支持這個觀點有待專業人士論證。)社會學角度來看,創業的皇帝無論出身如何,都需要有出色的政治、軍事等能力,「老經世故,明了社會情況」,「不至受人愚弄」。後世,尤其是王朝穩定以後的歷代皇帝,由於政治制度的需要,更多地生長於深宮之中,「何不食肉糜」的情況較為普遍,對於社會、政治的理解過於平面化且缺乏歷練,也導致了後世皇帝缺乏王朝初期皇帝的創造能力,守成而已。因而盛世不大可能出現在王朝後期。

第二點,人口的增長,我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也是雷先生著重提到的一點。

皇族的退化只是天下大亂的一個次要原因。由中國內部的情形來講,人口的增長與生活的困難恐怕是主要原因。

哪怕到今天,吃不飽飯的問題都一直是大問題。中國有機會上網討論時事的人大多基本溫飽問題能夠解決,因而這個群體經常會忽略全國至今仍有很多吃不飽飯、吃不上飯的人。這個問題在古代更加嚴重,農業生產更加受氣候影響。一旦氣候乾旱,糧食就會減產,人口較多的社會就會出現饑荒;此時原本就覬覦中國內部定居民族優越生活的游牧民族本身也會歉收,就只好進行遷徙和侵略(第三點再詳細論述)。

古今來中國的一部或全部被西北或東北的外族征服,幾乎都在大地氣候的乾燥時期。這絕不是偶然的事。

亂世通常是一種「自然選擇」,用來消滅經過了盛世之後過剩的人口。方法無非三點:饑荒、瘟疫、屠殺。

雷先生論證了歷代稅制與官方人口統計的關係,指出只有在人丁稅被取消後(雍正時代田租和丁賦統一),人口統計數量才與實際人口數量相符;而之前的千餘年中均有嚴重瞞報,比例大致逢五報一。(事實上,以康乾盛世為例,康熙六十年統計人口只有兩千七百萬,不到三十年後的乾隆十四年,已經激增到1.77億,十年後,1.94億,盛世後期,乾隆四十八年,2.84億,這個增速一定是由於大量補報造成的,絕對不可能是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雷先生同時也提到了中國家庭傳統對於人口增長的「貢獻」。

由此可見,王朝初期盛世期間的人口增長其實是王朝在中後期背負的巨大包袱。面對一個人人張口要飯吃的局面,守成也確實不易。盛世期間的生產力發展通常與期間人口的激增不匹配,人均生產能力隨著人口增加逐漸降低,人口紅利一旦消失,那麼王朝的中後期就要為過剩人口的影響買單,盛世難現。

第三點,在雷先生書中突出體現在兵力的不足。由於秦漢以下兵制從徵兵制變成了募兵制,由全民皆兵變成了國無兵的情況,一旦王朝建立階段經過戰爭歷練、有充足戰鬥力的軍隊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凋亡,後世的軍隊往往不堪大用。遇到外族入侵時,也就更容易喪地亡國。

插一句,雷先生認為自秦大一統並且這種中央集權統治思想逐漸根深蒂固以來,中國就再也沒有了

真正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進而形成了無兵的文化。數卷阿姨對雷海宗「托克維爾是群眾時代的最後一位貴族。斯賓格勒是戰國時代的最後一位春秋思想家。雷海宗是拋在石田上的一顆種子,只有祖先、沒有後裔」的高度評價中,似乎認為雷氏指出了真正問題所在,因而解體是強國必經之路。對此不做評價,沒有私貨,但列出書中看法而已。

綜上,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盛世都成了後世的包袱,使得王朝在後期只能守成還債,而難以有所建樹。


原因很多~

  1. 創業團隊懂得創業艱辛,更努力刻苦並且有節制;
  2. 剛剛滅掉一個腐朽時代,全民心氣都很足;

  3. 戰亂過後人少地多事多工資高物價低,百廢待興,努力就有收穫;
  4. 有收穫就有盼頭人就有精神就會有幹勁……


個人以為,這種規律在皇權越集中的朝代越明顯。中國王朝更迭的歷史其實就是皇權逐步集中的進程史。而國變為家,家變為個人的痕迹越嚴重就越會產生題主說的規律:

太祖平天下,王朝建立之初,舊王朝腐朽的過往在新統治者眼中還記憶猶新。所以經過歷史篩選出來的政權建立者一定是當時亂世的雄主而且還兼有對往昔興衰清醒的認識。所以他們的能力最強。

太宗守成,天下已定,父皇的熏陶以及,老臣的輔佐確保帝國的新主人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銳意進取的心態。而且,皇二代通常成長於亂世,對逆取的江山還有得來不易的覺悟。

皇家2~3代這段時期,通常帝國也建立了半個世紀了,此時戰亂對國家的創傷已經癒合,經濟發展,天下太平。這時候作為江山唯一遊戲玩家的皇帝,會覺得不知還有什麼值得操作,值得努力。於是產生了「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明」云云。帝國黃金時代的來臨實質上是掌控帝國的皇家黃金時代的來臨。當「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年代到來的時候,作為一個」人「,自然就會產生志得意滿的情緒。

題主可以回憶下,從貞觀,開元,到永樂,康乾。每一個盛世的當權者晚年都是一副昏君像。

所謂帝國的盛極而衰其實只是帝王樂極生悲的放大版。而之所以會有這种放大效應就是因為帝王一人對於國家的重要程度。

總結:

當帝國的治亂興衰全繫於帝王一人時,那麼一個王朝的歷史規律其實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規律而已:

出生-成長-輝煌-懷恙-重症-死亡

------------------------------------補充-----------------------------------

嚴重同意超速違規的觀點!

馬爾薩斯陷阱是對於中國王朝更迭最精彩最透徹的解析!

中國作為農業國家馬爾薩斯陷阱的直接表現就是史書中的」田制不力「

這也解釋了幾乎每一個王朝動蕩之後的」中興時代「都有關於田制的改革。

但是中國由於儒家文化,君權神授,科舉取士等特殊手段緩解階級矛盾,往往使得在中國古代帝國資源能承受更多的人口。


在歷史上, 每次封建王朝的崩潰,大體上都是兩個原因——

第一,王朝體制僵化,導致社會矛盾加劇,又無法改良,只能爆發革命,來重新洗牌。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秦朝、漢朝、唐朝、明朝等。

第二,遭遇少見的歷史原因—— 包括氣候、地理,天時等等,遇到外族或者外部環境的壓迫,導致統治終結。

例子就是宋朝遭遇遼金蒙古,清朝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對第一種情況來說, 新建立的王朝,在充分吸收了上一個王朝的教訓後,會重新建立起一個符合當時(王朝新建立時期)各個階層實際情況的體系, 保證大多數人的利益。

這個體制,就會保證王朝在初期發展穩定。

而只有在王朝中後期,原有的體制慢慢僵化、腐敗,或者落後以後,才會導致社會矛盾的漸漸累積,最終拖垮整個王朝。

要解決這一點, 就要求王朝的體制擁有自我更新,自我升級的功能。 但是這在集權主義的古代,是很難的, 權力結構決定了自我更新的代價和阻力都是相當的大,所以歷史上能完成這種更新的,很少,幾乎沒有。 商鞅變法算一個,張居正算一個,其他的包括王安石,都不算。而商鞅和張居正的下場,大家也都知道了~

相對來說,西方從來沒有建成過強有力的王朝,最黑暗的時期就是教會強大的時期,一旦教會崩潰,分崩離析的歐洲,反而給各種改革機會留下了天然的發展空間,所以說人類社會,福兮禍兮,都不好說的。

另外有一點,就是每次大亂之後新王朝建立,經歷了戰亂屠殺之後,都有一個恢復性的發展,所以王朝初期看起來都是欣欣向榮的。

關於因為歷史原因造成的王朝崩潰,目前為止也能分兩種:

一種是落後文明對先進文明的征服,比如蒙古入侵。征服者雖然用屠刀佔領了統治權,但是落後的文明導致他們無法長久,而他們的存在也會嚴重的拖緩甚至倒退文明的進程,那麼在他們崩潰之後,文明是有一個反彈式的恢復和發展的。

而另一種就是清末,屬於外來文明更加強大,衝擊了本文明, 本文明需要浴火重生,打碎之後重新來過,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一套體系。這個過程就比古代單純的——破壞-重建二元體系要複雜多了。直到今天我們還在摸索呢。


我覺得古代封建王朝的主要矛盾其實是關於土地的矛盾,封建就是封而建之,沒有土地,也就沒有了封建。至於封建王朝的盛世為什麼在建朝的初期,答案顯而易見:每一個封建朝代的建立都需要通過流血和屠戮生成的,建朝初期的人口密度小,相對的人均的土地擁有量就多,社會矛盾也相對較小,所謂太平盛世也就是如此而已。經過了建國初期的百十來年,在除了創造人類基本上沒有其他娛樂項目的古代,人口開始激增,每個人佔有的土地開始銳減,社會矛盾激增,衝突加劇,幸福感降低,然後開始怨聲載道,大家開始懷念建國初期的幸福美好單純的日子。一點淺見,望採納


馬爾薩斯陷阱,在工業革命前,哪個朝代哪個國家能夠跳出呢


我想這有幾方面的原因

1.這是農業王朝的宿命。

1)先說人口,王朝的人口一般是這樣,少——多(盛世)——多,朝代更換時人口會因為戰亂,經歷一個巨大的變動

2)土地兼并:少——多——多

首先說第一點:一方面是人口的不斷增多,一方面是有限的土地,當人者有其地的時候(最適合的面積),就是盛世。但學過博弈論的都知道,這還不能形成平衡,人口會繼續增長到僅能維持人生活為止(這就是博弈的均衡點)——但前面討論的參與者只是人,還有一個參與者,是老天——年份好的時候,自然可以勉力維持這種平衡,但一遇災年,就無法維持了,系統就會崩潰。——系統需要變革了。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也是這一點造成了千年朝代不停地更換。

再說第二點,土地兼并,隨著王朝的穩定(穩定的環境),財富會自然的集中,形成利益集團,而如果總體環境沒有變,這種利益集團會進一步增長,這樣會形成兩種結果。

1)利益集團自身的壯大,形成新的力量極——權力分散,導致內亂——西漢有七王之亂(後來武帝盡遷富戶於茂陵),東漢末有三國,晉有八王之亂,隋有諸侯割據(李淵,宇文家等等),唐有節度使之亂,宋沒有(呵呵,後面再說),明有靖難之役,清沒有。

而內亂只有兩種結果:1.形成新的力量格局,並繼續發展(西漢,明為例),2.內耗,造成力量薄弱,在外敵入侵下滅亡(三國到西晉,看到的一份資料是,三國前全國有900萬戶,而西晉末只有200萬戶了)。

2)土地的兼并集中導致下層民眾生活極端困苦,同時造成社會的極端不公平,導致民變——農民起義。

人口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而兼并的問題,各朝有不同的方式,最明顯的是:漢武盡遷富戶於茂陵,唐時武瞾代唐,包括高宗時對氏族大姓的打壓,武周之前只有皇族一支,而武周之後,皇族也被極度削弱。所以宋沒有內亂(貌似宋朝也沒有異地稱王的)。甚至從宋開始,一直延續的是強幹弱枝的做法:宋初杯酒釋兵權,明初朱元璋的大開殺戒,甚至唐太宗去世前留旨李治處理李績(沒找到這個字),都只為了軍權的統一。

當然,這樣看朱元璋分封諸子就是愚蠢——西漢殷鑒不遠。

2.然後就是第二點,領導能力的弱化。

同時有兩個趨勢:

1)皇帝能力的逐漸弱化

2)中央集權日益重要

先說第二點:

因為平穩的環境需要絕對的權威,不允許被挑戰,所以歷代權力不斷集中:漢時滅異姓王,(甚至晉時的大屠殺,嵇康是最有名的代表),唐時滅氏族大姓(三國時九品中正專為世族而設,到唐初開科取士,慢慢走向終結),宋時杯酒釋兵權,文人掌兵,並且不長期掌兵,明時費丞相,設內閣(內閣一度收拾過皇帝,所以才能千年一現的張居正改革成功),到清直接設立軍機處,皇帝事無巨細,什麼都管。

而另一方面,皇帝的能力是逐漸弱化的。開國皇帝是從許多人競爭出來的結果,可保證最聰明的人領導天下,但一代代下去,君王的能力是跟不上的。——這就相當於不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而皇帝的身份決定了,他的權威不可能被別人行使(大權旁落),就會造成管理水平的不斷下降。張居正因為操控了皇帝才能改革成功,但也不得善終。

這些因素夾在一塊兒,盛極而衰是可預見的。


經理過上個時代的腐朽,想改變這種情況才會起來反抗。只能說在朝代初期開創盛世的領導人未忘初心呀。


「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於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黃炎培


承平三十年,時以男生女相為美!


不能這麼說。

歷史上喜歡把一個朝代盛世到衰敗再興盛稱為中興,如果算中興的話傳承三代以後的盛世其實還是很多的。比如少康中興(夏)、盤庚遷殷(商)、漢武帝時的盛世、昭宣中興(西漢)、光武中興(東西漢算一個朝代的話),再比如唐朝的武則天的武周、唐明皇的開元盛世、宋朝的仁宗盛治、遼的景聖中興、明的仁宣之治以及清的康乾盛世等等,基本上都是三代以後出現的盛世、治世、中興。

所以說,「封建盛世大都在王朝初期」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不正確的。


中國歷史上是個農業大國,中國的朝代變遷大多處於這樣一個循環(還有一個外族因素):

土地(資源)分配-&>經濟發展-〉土地兼并-〉貧富分化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造反-〉土地(資源)重新分配

因此封建王朝的初期意味著土地被重新分配,矛盾緩和,底層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強,社會穩定,另一個因素是開國統治者(包括部屬)能力較強(昏聵的怎能得天下), 因此-〉盛世


主要兩點原因

建國就意味著由混亂建立了初步的規則,只要生活在一定的規則下就可以正常的活下去。但任何規則都不會一直管用,都存在增長邊界需要調整的時候,譬如土地資源瓶頸.財富生產瓶頸,糧食瓶頸等等。

皇權規則的影響力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讓位給地方豪強,一旦皇權基層的影響力喪失到一定程度,規則自然就變成了各豪強的隱性割據環境。盛世的條件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新王朝伊始,對生產資料進行重新分配,使得大多數基層勞動人民可以掌握較多的田地,國民的積極性也能被調動,國家可以得到更多的稅收。

當皇族與權貴數量增多時,更多的生產資料被權貴擁有,新生權貴要想主張更多的利益,不然就是繼續從基層中剝奪,不然就是幹掉舊有權貴。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盛世的定義是什麼?財富平均、流民少還是生活平均水平?王朝初期,經濟水平較戰亂前的下降、人口數的急劇減少(一定土地能承載的人口數量是有極限的)、按照新的社會環境建立的上層架構。請從數據讀歷史,國君的表象後面是什麼


實際上這是一種循環,帝國的開創人通常文武並舉,明朝朱元璋,精力過人,大小事物一併自己處理,有豐富軍事經驗,能戰能治,後面的建文,永樂,仁宣皇帝基本是半吊子皇帝,帝國的發展,生產力進步是非常緩慢的而皇帝的政策基本朝令夕改,稅務加重就會伴隨的農民和土地流失,自然就會產生內部崩潰或迎來外部入侵也就緊接著朝代的更替,再繼續這種循環,自古沒有哪位皇帝的能力能超過第一代皇帝


推薦閱讀:

想要了解歐洲史,應該要先讀哪些書?
凱撒為什麼會在元老院被眾多政敵刺殺?
春秋時期的貴族精神和中世紀歐洲的騎士精神有什麼共性和區別?
有哪些歷史知識顛覆了你的世界觀?
滿文寫出漢語同等信息量需要更多時間嗎?

TAG:歷史 | 政治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