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與羅馬軍事力量對比,誰更勝一籌?同一時期是否就這兩個文明最為繁盛?
羅馬帝國與西漢基本屬於同一時期,但對於軍事實力,一直有疑問。羅馬主要征服的是迦太基、高盧人、色雷斯人,他們大多構不成龐大的軍事系統,主要以部落為主。是否說明就沒有同一時期,西漢強大。
這個答案是我在別處找到的,其中確實有錯誤之處。希望大家指出,誠心求教。
………………………………………………………………………………………………………………內容在貼吧找到的,原作者為出羽最上,我覺得很好的解決了我的問題。其中不免有些許錯誤不足之處,但總歸還是很全面客觀的。
一、政治制度比較:當時漢朝開始實行中央集權方式管理帝國,擁有一個完善的官僚體系。以郡縣製為基礎的牢固的中央集權使得國內的維護成本降到最低,所有兵力和資源可以集中到對外的戰爭中去。古羅馬的政體演變過程是由王政開始的,後來發展為共和國,最後變為帝制。羅馬的全盛時期也就是由共和制向帝制過渡並開始逐漸穩定的時期。羅馬的帝制與漢朝有很大不同,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要弱的多。羅馬尚無完善的官僚體系,地方由軍團駐守,而軍團屬於將軍個人掌管,羅馬皇帝只能徵召地方軍團參加大型對外戰役,至於服從或是不服從全都取決于軍團將軍的決策。隨著羅馬疆域的擴大,地方主義的勢力抬頭,地方軍團完全不關心帝國的其它地區。可以想像,假設羅馬對陣漢朝這樣的強大敵人時,內部的矛盾,地方勢力的反彈,被征服國家的反抗,局部利益的平衡都將成為羅馬不得不面對並需要慎重衡量的問題。綜述,漢朝郡縣制的中央集權對於聯邦制的羅馬在經濟總量和人口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可以動員的戰爭潛力要大於羅馬,而城邦制的羅馬在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時必然要保留足以彈壓內部的力量。所以在全面戰爭中漢武帝的漢朝帝制要相對的強勢和高效。二、生產力比較:大漢和羅馬都以農業為主,漢朝早已進入封建制社會,大漢從事生產的都是自耕農,到了東漢中期一個貧苦的農民還能保持差不多有25畝地。羅馬是奴隸制國家,從事生產勞動的基本上是奴隸,羅馬公民後來一般不參加勞動。而且漢朝已有犁鏵,掌握了發酵技術,農業的第一個事情就是你得耕地,鬆土犁地。而羅馬當時還沒有像中國這樣的犁鏵。除了翻土,我們看糧食去殼(去糠)。羅馬人是拿著一個籃子,最好是到山坡颳風的時候,籃子來回抖把糠吹出去,而中國在漢代就有了碓與扇車。這個東西歐洲知道是十六世紀了。漢代的糧食作物有粟、豆、麻、麥、稻五穀,羅馬糧食種類比較單一,所以在糧食供應和抵抗災害等方面大漢更強。當然大漢和羅馬斗吃麵食,中國在漢代的時候就有饅頭,而且是發麵饅頭,當時叫起酵餅。羅馬人吃麵包,我們現在吃的麵包也挺好的,可是那時候的麵包是不發酵的,是死面的。死面的麵包烤出來以後不吃,放幾天再吃可就考驗你的牙口了。十五世紀,奧斯曼帝國打亞美尼亞的時候,有一個奧斯曼帝國的將領,亞美尼亞人很不歡迎入侵者,一個婦女拿一個麵包一下子就把一位奧斯曼將軍腦袋開瓢了。大概一個死面麵包就像一個磚頭一樣堅硬。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大漢是重農抑商,而羅馬的商業非常發達,有完善的財政制度和金融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生產力上的缺陷。 綜述,漢朝在生產力領先於羅馬。如果真全面開戰,必然曠日持久,拼的就是綜合國力,而生產力是其中關鍵,因此大漢在綜合國力上優於羅馬沒有疑問。當然你可以說羅馬的雕塑怎麼好,下水道怎麼科學,閥門怎麼精巧,但是打仗拼的不是這些,大漢在很多工藝方面是不如羅馬精美,但是大漢講得是實用。三、軍事層面的比較:羅馬軍隊的特點主要有:(1)職業化的軍團建制。羅馬士兵多由自由公民招募而來。羅馬軍團被稱為「代表了西方軍事制度成就的完美頂點。」它是為戰爭而存在的機器,充分適應戰爭中的各種情況。相比較漢朝的軍隊在士兵素質和軍隊組織成熟程度上都要遜色不少。可是有一些內容需要說明下,羅馬的軍團制始於馬略改革,馬略剛好和武帝是同時代人,而馬略改革已是武帝晚期,如果開戰在武帝早期,那羅馬還沒軍團制。羅馬軍團的強大毋庸置疑,但是並非像一些人說的那樣完美無缺。古代地中海沿岸的狹窄地形決定了羅馬的對手不會是擁有大縱深,大量城市和人口的國家,而多是以一些大城市為中心的城邦小國,強大如迦太基這樣的羅馬對手,公元前149年被滅時也不過60萬人口。至於對北方大的游牧民族或者東方廣大國土的國家時,羅馬鮮有完全成功征服的例子。成熟後的羅馬軍團繼續向東擴張,但是在阿拉伯和中亞的廣大土地上依然屢屢受挫,即便是羅馬這種強大的帝國和羅馬軍團這樣強大的戰爭機器,當時也沒有從戰略層面上發展出一種能夠征服擁有大縱深領土和持久經濟支持能力國家的戰略思想,所以無論是之前安息,還是之後的波斯,羅馬依然只能獲得戰役上的勝利,而在戰略上寸步未進。 (2)步兵優勢。羅馬軍團以步兵特別是重步兵為主體。他們有著良好的體質、嚴明的紀律和充分的訓練以及豐富的戰鬥經驗還有最適合他們的戰陣和良好的後勤支援。羅馬軍團的底層軍官和士兵的素質應該超過西漢軍隊。如果是一場兵力差不多的步兵遭遇戰,大漢恐怕十有八九會被擊敗。(3)海上優勢。地中海就是羅馬的內海,這點我想大家沒有異議了。漢朝雖然也有相當規模的樓船水師,但主要用於內河作戰,與把地中海當成內湖的羅馬的海上實力相比還是處於劣勢的。但是我大漢也有自己的優勢,大漢的船已經按上了舵,舵對於船來講非常重要,羅馬的船沒有舵,羅馬的船在船尾這個地方出來兩個大槳,之後經過一些年稍微進步了,在船的右舷,船尾有一個大槳,那個大槳就叫舵,歐洲在船尾有了舵是到十二世紀。
(4)戰爭經驗優勢。不可否認老兵和新兵的差距是巨大的,羅馬軍團士兵一生就是在戰爭中度過的,每個軍團的成員都可以說是百戰餘生。其作戰經驗之豐富,戰術素養之高對於放下鋤頭拿上武器的漢朝農民來說幾乎是難以彌補的優勢。漢朝軍隊的特點主要有:(1)漢朝兵制主要是以徵兵為主募兵為輔的卒兵和募兵。卒兵主要分為更卒、正卒、戍卒,基本屬於被迫服役性質。募兵則分為募兵、選募、發徙徒,除發徙徒外,前二者的選擇要嚴格的多,類似於志願兵優中選優,是漢朝京師軍的主要組成。漢軍主要由京師軍、邊防軍、郡國兵構成,漢武時期南北營的京師軍約在6萬人以上,這部分的軍隊建制還算比較先進,是多兵種的集成化軍團並且有了軍官制度的雛形(當時西方的合成化軍團還只是一種構想)。但總體來說絕大多數漢軍機構臃腫,指揮效率低下,軍隊作戰積極性不高。在兵源構成上漢朝軍隊的主體是破產的小農,雖然也有少數民族的募兵參雜其中,但不是主要部分。而羅馬軍團的構成相當複雜。士兵來自於不同的國家地區,有破產農民,當地招募的土著,還有奴隸。羅馬僱傭兵的動力來自於持續的擴張所帶來的財富掠奪,是以戰養戰式的,因此羅馬軍團不憚於曠日持久的戰爭,但是也正因為兵源的複雜,在管理上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混亂。而對於漢軍來說,小農生活培育出的鄉土意識是難以割捨的,因此勞師遠征會遭致反對,也會降低軍隊的戰鬥力,但是兵源單一,管理上會比較有序。 (2)軍隊指揮層對比。漢代軍隊主要由貴族特別是皇室控制。有漢一代,外戚一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從整體講外戚並不是一種積極的力量。但幸運的是漢武帝時期外戚卻在對匈奴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衛青、霍去病等皆出身外戚。衛青、霍去病更為漢朝最終擊潰匈奴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軍事勝利的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隱憂,體現著漢朝軍事人才的缺乏乃至用人制度的缺漏。羅馬情況與漢朝類似,羅馬軍團幾乎從誕生起在原則上就不是由富有軍事素養和經驗的職業軍人擔任指揮的,軍團在戰時由本屆執政官擔任指揮官,而這些執政官卻是選舉產生的,他們的主要來源是羅馬的貴族。當然羅馬貴族中也有許多優秀的將領,西庇阿、蘇拉、愷撒等都是傑出的軍事家。可以講,從高級將領的任用方面,羅馬與漢朝基本持平。羅馬將領由於經常指揮軍團級的戰鬥所以他們在戰術上的水平應該還是很優秀的,但是在戰役和戰略上的水平應該比漢朝這些名將和武帝差些。 (3)數量對比。漢朝軍隊在人數上的優勢很明顯。馬邑之戰漢朝投入近三十萬兵力,匈奴也有將近十萬。朔方之戰漢軍十萬,漠北之戰漢軍十餘萬,匈奴更是號稱控弦之士三十萬。值得提醒的是,漢朝對匈奴作戰實際並未動用最精銳的京師軍,而是以北方車騎營為主的騎兵部隊。羅馬可投入的兵力則少的多。由於羅馬崇尚精兵政策,加之羅馬每次面對的對手都相對比較弱小(舉例迦太基,漢尼拔入侵義大利帶領的軍團也不過3.8萬步兵,8000騎兵37頭戰象,羅馬迎戰則是8萬6千軍隊,這應該是羅馬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會戰了),所以羅馬軍隊戰鬥規模要遠遠小於漢朝。羅馬全國長期駐軍約25-30個軍團,不到15萬人,每次能出動的軍隊就更少了,愷撒的高盧戰役中,總共四個軍團兵力2.5萬人;克拉蘇東征的卡萊戰役7個軍團不到5萬人,其它戰爭推斷也不會太大過如此規模。(4)騎兵對比。漢朝與匈奴的長期戰爭中,騎兵部隊得到空前的發展,騎兵已經是成建制的部隊。幾次對匈奴大的勝利騎兵都起到決定性作用,成為漢軍擊敗匈奴的主力。而羅馬軍團實質上更傾向於重裝步兵軍團,它的騎兵只是輔助作用,沒有成體系的騎兵戰術,數量和質量都相距漢騎兵甚遠,並且戰法也比較單一,主要是騷擾牽制。
關於馬鐙的一點看法:馬鐙是騎兵發揮威力的關鍵,有了馬鐙騎兵就可以更好的駕馭坐騎,並解放雙手使用武器,發動更有威力的衝擊。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實物馬鐙最早出於土西漢晚期(吉林帽兒山墓地),是一種金屬馬鐙,這是中國最早使用馬鐙的確鑿證據。但是是不是漢武帝時期就沒有馬鐙或者起到類似馬鐙功能的裝備呢?個人感覺西漢如此大規模的騎兵使用,尤其是有記載裝備了繯首馬刀和重馬戟(需要借力劈砍和突擊破陣),而且可以千里奔襲突擊,回首騎射戰法的廣泛應用。所以至少應該在馬上有著力點,否則以當時漢軍的騎兵數量來看不可能人人騎術都如此精湛。公元3世紀末被漢軍擊敗的匈奴殘部進入歐洲,當時人們就發現匈奴騎兵是有「馬革蹬」的,這是一種雙腿借力的皮質裝備。估計西漢也應該有這類裝備的,不然就沒有使用大規模使用騎兵和與匈奴騎戰的條件,而重型馬戟和漢玄甲的復原已經證明西漢有類似於重騎兵的編製了。(5)兵器對比。1、冶金方面:中國西周末就已經有了人工煉鐵。中國到戰國以後就已經用小高爐煉出來鑄鐵,漢代把生鐵擱在悶火爐里多日,900℃左右,把炭從片狀變成團絮狀,這樣的鐵就可鍛鑄鐵,可鍛鑄鐵的性能在某種程度上說已經接近鑄鋼了。羅馬沒有合金工藝,甚至沒有哪怕是最簡單的熱處理過程。在這方面中國當時遙遙領先,歐洲是公元一千多年以後才有鑄鐵。 2、短兵器方面:羅馬短兵早期主要是青銅短劍為主一般在30-40厘米,號稱是「征服世界之劍」,羅馬有自己的絕活,羅馬可以在鑄造過程中完美控制武器的重心位置,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手工作坊時代每一把武器都能夠擁有合適的重心位置是很難做到的,合適的重心位置絕對可以幫助士兵發揮出更大的實力。中國在漢代以後,刀就已經作為主戰短兵器了取代劍了,而刀在戰場上的殺傷力和易維護程度都要優於劍。順帶說一句,羅馬用短劍並非完全因為羅馬士兵的格鬥方式用短劍更合適而特意發展起來的,是因為工藝不夠做長了就容易斷,按照人體工學來說,短兵器長度最少應在65厘米以上才能充分發揮的手肘的揮擊和穿刺力量(漢代刀劍刃長最少80厘米以上)。羅馬軍隊精研短劍戰法也是受到冶煉鍛造工藝水平的限制而迫不得已發展起來的。3、長兵器方面:漢朝軍隊裝備長矛戈戟,而羅馬軍隊主力軍團基本沒有長兵器配置,附屬軍團倒是配置有少量木矛,主要為保護軍團的遠程攻擊力量。由於缺少有效的長兵器,羅馬軍隊在對騎兵的作戰上是很吃虧的。
4、遠程兵器方面:大漢擁有射程優勢的強弩和連弩車,以及優異的複合弓。西漢弩不但在秦代的基礎上,又添刻度,使弩擁有了穩定的彈道參照,且隨著金屬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對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強了。腰引弩最高拉力可達 370公斤,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有效射程超過600米,400米內可以射穿4毫米青銅盔甲,而複合弓的射程可達300米以上,對羅馬板甲的殺傷力在100米以上,連弩車每次可以一次性發射3-7枚重型長弩,也可實現單發精確射擊,需要5-7人操作。射程沒有確實的證據,但是根據西漢使用人力開弩的十石弩直射400米,拋射600米的射程和宋代床弩1500米的射程來看,西漢機械蓄力的連弩車射程至少應該高於人力弩的600米最遠射程,不說穩壓羅馬弩炮一頭也至少不弱。羅馬人最著名的遠程兵器應該就是投矛和弩炮了。弓箭羅馬雖然也有裝備,而且應有一定的規模,但是羅馬當時用的還是原始的單體弓和漢朝相比沒有可比性。羅馬方陣的投槍殺傷力大,但是數量少,射程短,射速慢,火力覆蓋面積小,按照現代標槍來計算應該在50米之內,而且攜帶和補充不便,火力持續性差;漢軍弓弩則是數量多,射速快,射程遠,十分便攜,補充容易,而且針對不同作戰目的配置了不同彈藥,比如六棱破甲箭簡直就是為羅馬板甲量身定做的。羅馬的經典是對弩炮的使用,羅馬從希臘學得弩炮技術,當時羅馬的最大型軍團一般配有55門弩炮,由正規軍團的附屬軍團使用,每部大約需要7-10人操作,射程在500米左右。由於數量有限、機動性差,攻城可能還行,在野戰中就很難發揮作用。至於投石機,並不是常規武器,可以忽略,但是有一點要說明,中國的投石機在戰國就有了。 5、防具方面:要實現防護力和機動性的結合是一個難度很大的課題。從歷史上看,羅馬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經歷了好幾百年的努力,在最初的時候,羅馬重步兵跟希臘重步兵一樣,也是穿著銅甲的,但顯然,鐵比銅機械性能要好得多,所以羅馬很快引入了兩種鐵甲:魚鱗甲和鎖子甲,今天流傳下來的文物和藝術品上,都有羅馬軍人穿著這兩種鎧甲的證據。而它們的弊病,除了耗費工時以外,前者太重,後者防護力又並不理想。因此羅馬人依然繼續探索,到前一世紀,終於發明了羅馬特有的羅馬板甲。它跟後來的板甲的相似之處是都採用大塊的甲板,因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薄殼弧形結構」分散打擊力量的物理學原理,當然,在這方面它是不能像真正的板甲那麼有效的(羅馬也有真正意義上的半身板甲比如奧古斯都胸甲這類的作品,但即便是軍團將軍也未必穿得上);它的另一個好處是便於活動,而且質量較輕,頭盔和胸甲的重量相加不過15公斤——當然羅馬鐵甲也就只有這兩部分而已,對於裸露的四肢,需要羅馬大盾和高質量的皮甲作為保護措施。經過盔甲和盾牌的進步,到前一世紀,羅馬軍隊已經擁有既方便靈活又堅固可靠的防具(封閉式頭盔、半身板甲、四肢皮甲、大盾),它們的結合是非常有效的。另一方面,較輕的防具使得羅馬軍隊可以相對快速機動,常常可以出敵不意的襲擊對手——應該指出,這種能力的取得,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嚴格訓練,雖然羅馬鐵甲相對輕便,但加上全裝備之後,羅馬重步兵的負荷還是很大的,要做到快速行軍,沒有良好的體力是做不到的。相對漢軍的防護能力相較羅馬恐怕就要差一些了。有人認為漢軍多數穿著皮甲,鐵甲僅限於精銳部隊使用,這個是不對的,漢軍同樣擁有鐵甲片編製的半身甲,而且從上面東海郡武庫賬目來看,無論騎步兵的盔甲,都是鐵甲占絕對多數,漢玄甲和魚鱗甲相對羅馬板甲來說雖然都屬於半身甲但是漢甲沒有護肩,那是因為漢軍裝備了重型長兵器和繯首刀,相對來說劈砍揮擊的時候較多,而當時漢朝還沒有不影響關節活動的盔甲鏈接工藝,雖然漢甲採用比較先進的炒鋼技術,但是恐怕相比羅馬的組合鎧甲,總體性能上要差一些。且漢朝和羅馬的建軍理念不同,羅馬講究精兵政策,每一個士兵都是寶貝,漢軍講究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大軍團配合少數精銳,也造成了漢軍人命相對廉價的現實……6、戰法方面:羅馬最有威力的戰陣是著名的三隊列陣法,後演變成二隊列法,並非想像中的密集方陣,相反每人之間至少相距1.8-2米,三排一組排成9-12排,每三列交錯布陣輪番替換,可以保證任何情況下只要陣勢不被擊潰每名羅馬戰士的面前只能有1-2名敵人,可以最大限度發揮羅馬小團隊和單兵能力強悍的特點並保持戰力的持續性,合適的陣型規模還可以得到遠程兵種比如弩炮的火力支援,布陣後的規模是常規方陣的3-4倍。這個時期只有在平原地形羅馬才會使用密集方陣(就是電影中常看的)。三隊列陣法主要是為了適應各種地形條件,而且要給以重盾和短劍為主的羅馬戰士足夠的發揮空間,羅馬戰陣一直都是屬於防守反擊,綿里藏針類型的,但是嚴格來說羅馬戰陣是戰術上的極大成功和戰略上的極大失敗,純步兵為主的重型方陣缺乏選擇戰略主動權最重要的機動性和攻擊性,他們無法主動選擇戰場和開戰時機,只能被動的等待。雖然羅馬也精心的在戰略層面上研究出一套適合這種戰陣的戰術思想使得羅馬三隊列在地中海周邊所向無敵,但是這種無敵也直接導致羅馬軍團戰法單一,兵種單一,不講究協同作戰,不對新的戰術進行研究,可謂有利必有弊,直至卡萊之戰被安息輕騎兵以騎射的方式近乎屠殺的擊敗,羅馬也沒有放棄這種戰陣。羅馬軍團在作戰策略上也相當單一,主體戰略思想就是想法設防迫使敵人主力儘早與自己決戰。由於當時地中海周邊地帶狹小,缺乏戰略縱深和周轉空間,附近的城邦和國家也都是的奴隸制的社會,所有國家的財富、資源還有人口都集中在1個或幾個大城市中,所以羅馬軍團只要穩紮穩打的向這些要害地方進攻,就可以迫使敵人主力不得不為了保護城市,財富和人口按羅馬軍團的計划進行決戰,從而發揮羅馬軍團戰力的優勢。可這是和地中海周邊的客觀條件密切相關的,事實證明一旦羅馬擴張到了廣袤的東方,遇到安息,波斯這類大縱深,多城市的國家時,羅馬就很難征服敵人了,敵人完全可以憑藉廣大的土地和多元的經濟組成保存有生力量和羅馬周旋甚至給羅馬軍團以重創。遇到北方的野蠻人部落也同樣,沒有必守的大城市或經濟人口中心時,羅馬也很難征服日耳曼人,因為他們無法迫使野蠻人因為某些必須的原因與自己決戰。戰爭中是否具有優勢,不僅取決於實際力量還取決於戰場環境。在《劍橋戰爭史》中總結了能將羅馬軍團置於死地的兩種地形,其一是平坦狹窄的地形,其二是廣闊的平原。而中國軍隊歷史上遇到的敵人就比較多樣化,擁有很多各種各樣,各種條件的戰爭經驗,因而在軍事戰略理念上一直都是比較先進的。漢朝軍隊主要是在和游牧民族的戰爭中發展起來的,因此對開闊草原環境早已適應,在對待西域部落時也積累了相當的山地複雜地形的作戰經驗,包括內部戰爭時也積累了很多城市攻防的經驗等等。而且中國兵家用兵最講地利,所以有理由相信漢軍在地形地勢的利用上應該可以壓制羅馬。 7、後勤方面:後勤周轉的效率和可靠性在戰爭中將起到決定性作用,羅馬的優勢在於商業和海上商運的繁榮造成的低廉的運輸成本,劣勢在於較差的的陸地運輸效率,羅馬的牲畜使用規模和方式都較漢朝落後,例如羅馬一直用前挽式的揝頭,這樣的配帶方式使得同一頭牲畜的運輸效率比漢朝背架式要低近3倍。漢朝優勢在於龐大的後勤規模,西漢軍隊運輸部隊的規模十分龐大,光是牲畜就有幾十萬頭,《漢舊儀補遺》中記載「太僕牧師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邊、西邊,以郎為苑監,官奴婢三萬人,分養馬三十萬頭,擇取教習給六廄,牛羊無數。」劣勢在於較大的補給耗損,同等規模的補給,對於漢朝的經濟壓力要大很多。但總體而言大漢後勤問題對於羅馬方面壓力較輕。羅馬軍團的境外作戰非常依賴其完善發達的商業體系,由於商業集團對軍事的支持是有其明確目的性的,這種聯合在羅馬軍隊形勢佔優的時候很有效率,但是一旦羅馬軍隊處於劣勢,商人作為一個有明確利益目的的團體其對於羅馬軍隊的支持力度是要受到影響的,也就是說不會有商人進行一種不會盈利且可能將自身置於一種危險境地的投資。 綜述,如果交戰,漢軍應該是佔據優勢的。兩側有游騎稍微突前布置,中間步兵坐鎮,陣後又有步兵保護的遠程漢軍團,我實在想不出來在正面衝突的情況下,羅馬軍團怎麼來突破漢軍的防禦,至少漢軍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實際上,羅馬軍團的績並非一些人所說的那樣不可戰勝,同期的漢朝對外作戰戰績要好得多,至少漢軍並未遭受過重大的戰略失敗。羅馬的軍事實力歷史上經受過很多次近乎毀滅性的打擊(迦太基,日耳曼,安息,波斯都多次對羅馬軍隊進行過傷筋動骨甚至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只是羅馬對手的綜合實力不足以在擊敗羅馬後進而進行大規模擴張。並且羅馬的極其先進軍事制度可以保證了對軍事實力進行快速重組,擴張的機會稍縱即逝。四、軟實力比較:羅馬的征服手段一貫殘暴,滅族屠城是家常便飯,對屬地也是採用奴隸制的比較殘暴的統治。對財富的極大需求也使羅馬不停的四處征服,所以羅馬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盟友或者利益相關的勢力,對征服地區的統治也不是一種正常的政治統治,而是完全依靠軍事力量的壓制並得益於羅馬敵人的弱小和敵人之間的互相對立。大漢在這方面要高明的多,合縱連橫是中國曆來的「優良傳統」,並且有專門的理論有專職的「縱橫家」,蘇秦,張儀這樣遠的就不提了,武帝時期的張騫家就是一個極為優秀的外交家,幾次西域之行使多數西域國家脫離匈奴控制以中立的姿態對待漢匈之戰就是一個了不得的成果,頂得上十萬漢軍。羅馬帝國的征服方式和經濟發展動力造成了羅馬帝國內被征服勢力的極大不穩定性,而西漢爭取盟友的可能和聯盟後的勢力對比羅馬應該是有優勢並且要比羅馬穩定的。 如果我們異想天開的設想一場羅馬與漢朝之間的戰爭,雙方之間各有長處,偶然的衝突誰勝誰負都是可能的,但是如果大漢和羅馬真的爆發一場傾國之戰,漢朝取勝的機會還是要大一些的。雖然羅馬與大漢之間沒有直接的軍事衝突,但是通過一些間接地比較,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對比關係,公元前53年羅馬鼎盛時期的戰鬥,羅馬三大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率7軍團近5萬人和相當數量的附屬軍團發動了針對安息的克萊爾戰役,被安息輕鬆擊敗,僅剩下長子帶6000人倖免,過後安息攜大勝之威發動更大規模的針對漢朝爭奪絲綢之路的戰爭,被漢軍西域部隊以絕對弱勢兵力華麗擊潰,從此不敢覬覦絲路。把克拉蘇打得全軍覆沒的安息國後來被匈奴滅了,而那支匈奴部隊正是被漢武帝趕得走投無路的北匈奴致支單于的部隊。這支匈奴人後來進入歐洲征服了日耳曼人,被匈奴趕得日耳曼人最終跑到羅馬的地盤上把羅馬滅亡。羅馬帝國和西漢同一時代。。。
論軍隊素質,單兵作戰能力,感覺羅馬強,畢竟是職業軍人。但中國古代的軍事戰略思維比較先進,迂迴,火攻,地形的利用等等。影響戰爭的綜合因素太多了,打了才知道。
短短几句話就沒有一句對的也是nb,說明你根本對羅馬的基本常識都一點不知道。1、羅馬帝國對應的是西漢末年到東晉,羅馬共和國才對應西漢,其時羅馬尚處於高速擴張通道未至鼎盛,國力、面積、人口都不如西漢。2、迦太基是高度發達富得流油的商業共和國,你可以說它軍事貧弱不尚武力只會花錢買僱傭兵,但是當成游牧部落?笑尿。
羅馬崛起的標誌是布匿戰爭及其後針對馬其頓—希臘、敘利亞、西班牙的進攻,那時候中國是戰國晚期到秦漢交替,但是羅馬其後不久國內的平民派和貴族派即爆發嚴重衝突,這種斷斷續續的衝突一直到屋大維確立元首制,完成從共和到帝政的過渡才基本平息,其後的疆界在五賢帝時代達到最大化,但是那個時候,中國是在西漢到東漢過渡的時候吧,西漢時代的確有羅馬,而西漢時的羅馬也的確是強國,但是遠遠沒到羅馬最鼎盛的時候吧……
而且歐洲最先有鐵,在公元前二十世紀就有了,而且,有埃及有複合弓,所以那時羅馬也有複合弓了,駑?連瞄準器都沒有,射都射不準,怎麼打,還有羅馬人的短劍是工藝不行,笑話,這是戰術,而且人家劍是用的鋼!按你說的,前期不要緊,後來打全有鐵兵器的蠻族為什麼還不換?短劍可是隨便幾下砍碎人的存在,還有你的駑能曲射嗎?從義大利,騎兵無用啊,漢朝水兵打羅馬?呵呵呵呵呵!水土不服,人多管個人卵用
1漢帝國有鋼製武器,羅馬只有鐵兵器。同時漢帝國是高爐冶鐵,產量上佔優勢,所以漢帝國有大量的武器儲備。漢軍在騎兵上完全碾壓羅馬不解釋。但羅馬控制的人口有一億之多,漢帝國只有五千萬,羅馬財力佔優勢。此外羅馬軍團是職業化土兵,漢帝國除了屬國胡騎之類的部隊,往往還要徵發惡少年、七科謫,專業化程度不足,只是動員能力更強。但如果是西漢初期,還基本是一個自耕農辦主體的社會,漢帝國完全可以下詔解放對手奴隸,用政治攻勢配合軍事行動,則有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乎?
推薦閱讀:
※黃巾軍既然是官逼民反順應民意的事情 應該得到廣大民眾支持 但何解劉備所謂「破賊安民」又得到廣大群眾支持?
※古埃及王朝的年表可信嗎?
※一戰後,丹麥為什麼只收回半塊石勒蘇益格?
※阿提拉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嗎?為什麼騎射軍讓歐洲人膽寒?
※二戰時,坦克行軍是靠車輛運輸還是自走(如蘇聯和中國這種基礎設施差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