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裡面為什麼「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對於自己卻恥師?


韓愈這句話是針對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士大夫都是已經通過了科舉考試當了官的人,但這一階層在當時有一個極不好的風氣,就是看不起成家立業後還拜師學習的人。

《師說》是韓愈在貞元十八年(公元802 年)做四門博士的時候創作的。

當時能進入太學學習的學生大多出身名門,地位較高。韓愈在《請復國子監生徒狀》中引《唐六典》說:「國子館學生三百人,皆取文武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三品以上曾孫補充;太學館學生五百人,皆取五品以上及郡縣公子孫從三品以上曾孫補充;四門館學生五百人,皆取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子補充。」與之相對,總理教育的國子祭酒也不過從三品,以下的學官官階都比其所要教授的學生的祖父輩的官階要低。因此,人們自然就會覺得拜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做老師,感到羞愧。典籍中也多記載有學生不尊重甚至侮辱老師的事例。韓愈擔任的四門博士在唐代是正七品。四門學收的學生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員的子弟。想想還是蠻難教的。

唐科舉分明經、進士兩科。進士科以文章詩賦取士,考明經者只需背誦經義。在當時,進士科倍受推崇。以講授儒家經典為主的官學,與科舉考試,尤其是進士科的考試內容脫節,逐漸呈衰頹之勢。在明經科的考試中,考官出題時經常會找一些生僻的句子,而考生也發現了考官出題的這一規律,因此只把心思放在如何押題上,反而對經書的本意根本不加重視和了解。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當時很多學生的學習是具有很強的功利性,並不是為了明經義,傳承儒家經典而學習。我們再回頭看「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這句話。此句不是一般地慨嘆人們不願從師,而是抱怨時人尤其是士大夫權貴對儒家道統的冷淡與背離,失去了正確的指導思想。

摘自:從《師說》看唐代師道不存的現象


這就是自滿。一個人的成長就止步於自滿。


可以參考必修四的《哈姆萊特》:

「從前我曾經抱著跟我們那些政治家們同樣的意見,認為字體端正是一件有失體面的事,總是想竭力忘記這一種技能,可是現在它卻對我有了大大的用處。」

兩個字,矯情。


推薦閱讀:

作為老師怎樣在長時間上課的情況下保持聲音狀態穩定和體力良好?
如何看待「武書連2016中國大學排行榜」?
如何看待網傳北航和首醫合併計劃擱淺?
親戚亂提要求,得寸進尺該如何處理?
如何看待盧梭認為自然原始淳樸安寧的狀態反而能比文明精緻的生活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更多?盧梭這種看法是否是一種「人類文明的倒退」?

TAG:教育 | 語文 | 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