薙刀這類柄長刀刃短的冷兵器實戰使用程度如何?


樓上完全是在胡說八道,這裡引用下來自果殼的@ZZJhon 的發言

所謂「薙刀女子用」實際上是一個源自於現實的誤區。我們知道薙刀最早出現與奈良·平安時代。這種武器在早期也因讀音Naginata被寫作「奈木奈多」,這也是許多人在翻古籍的時候沒看到「薙刀」、「長刀」、「眉尖刀」之屬的緣故。關於薙刀的歷史大家如果比較感興趣可以百度一下基本也都能搜得出個大概,但是如果你要深入研究的話會發現那些知識實際上是很不靠譜的。

(日本歷史上異常兇悍的僧兵)

薙刀真的省力嗎?

薙刀的省力是相對的,即一個龐然大物揮動起來卻不是那麼耗費體力,當然薙刀省力的原因並不神秘,無非是那麼幾個點,下面主要結合薙刀在柄和刃上的結構與形制,以及具體的技術進行分析。

1、柄型「大判」型和「小判」型:

所謂「小判」、「大判」之屬實際上是根據江戶時期的流通幣形狀對柄截面作的形象比喻。小判說來就是小橢圓,大家可以查查看具體是什麼形狀(其實就是和斧頭柄差不多的)。將小判用於薙刀的柄實際上就是一個非常省力的結構了。為什麼呢?因為對薙刀術有一定了解的朋友知道薙刀,薙刀術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經常性的輪換把位,要做到在與人交手時順暢地換把且自由地控制刃向是不能憑眼睛的(特別是在夜間作戰),只能靠著熟識的技巧,而小判即是為了這實戰情況下能夠順利判別刃向而設計的一種柄。其次,小判柄型在揮動時可以有效減少空氣的阻力,因此便起到了省力的作用。再次,小判柄實際上是將圓柄削去了兩邊,這樣便在保證柄穩固的前提下大大減輕了武器的重量(薙刀術基本沒有用柄與敵刃相抗的技法,因此不會像中國的一些長刀那樣刻意使用粗重的木柄)。

(小判)

小貼士:這裡就順帶說下「大判」。「大判」是針對小判說的,沒有多少人提起過,只有一些武術流派在辨別不同形制的薙刀時會採用。一般男性用的薙刀就會採用大判柄,較小判柄更粗些。也有一些大判柄是比小判截面更窄的,特別是一些很大型的薙刀。

2、刃型「巴型」還是「靜型」:

一般說來,薙刀有「巴」和「靜」兩種刃型。實際上就是根據刀身弧度大與弧度小劃分的。「巴"型薙刀多為女性武者使用,而」靜「型薙刀的使用者則多為男性。其中緣由,在我看來,一是江戶時代對武器審美需求的提升,使得具有優雅曲線的」巴「型薙刀在女性中流行。二則是」巴「型的薙刀基本上屬於小薙刀(刃長與柄長相差懸殊,刃很短的薙刀)範疇,即是其輕便,便於女性武者使用。而」靜「型的薙刀則多為直型刀刃,刀幅相對較寬,刃長,刀身也厚重些(前面說的大判柄就是為了保證這種相對大型的刀刃在劈砍過程中的牢固度。倘若使用小判柄則有可能會因為刀刃劈擊產生的震蕩過大將前端的柄這段。有親身的血淚教訓)。這種形制的薙刀在江戶時代以前較多見。

(上圖就是典型的巴型薙刀)

3、技術各流派的薙刀術:

練過薙刀術的朋友都知道,薙刀術對人力量的要求其實並不高,這是因為薙刀術本身並沒有太多像中國武術那樣花樣百出的招式。勝負只在幾個回合之中,因此要求用最有效、最簡潔的方式保持與敵人的距離以發揮長兵器的優勢並快速結束戰鬥。技巧的簡潔化實際上也更便於普及,但是否真的像某些朋友說的那樣是因為女性「沒時間訓練」抑或是「技巧差」,就不得而知了。薙刀在江戶時代轉變為女子武器的闡述

(八重櫻劇照,幕末時期薙刀已演變為武家女性必修技能)

(然而劇中,山本覺馬亦是薙刀術高手,曾以薙刀擊敗無禮之人)

這一點馬馬虎虎地來說倒是沒什麼問題。然而,一但步入武道史的研究,便要十分謹慎地看這樣的問題了。總的說來,薙刀是否真的純粹稱為了只有女子掌握的武器呢?這一點大家當然會毫無疑問地否定之。因為即便是禁止攜帶大薙刀的江戶時代,仍是有許多男子習練薙刀術的。這些人來自於各個傳統的武術流派(研習、兼習薙刀術的流派成百上千,數不勝數)以及各座山寺中的護寺僧人(雖說江戶時代僧兵總的來說已經不再活躍。然而作為護寺僧的武僧還是存在的)。許多流派為了延續大薙刀術的傳承,在流派武術練習時仍會使用木製的大薙刀,而木製武具是不受限制的。

薙刀術傳承的闡述:

大竹利典先生演示香取神道流薙刀術)

薙刀術的傳承有悠久的歷史。有「兵法三大源流」之稱的念流、陰流以及神道流(有不同的說法)都含薙刀術。這些流派衍生而出的眾多分支則以此基礎之上對薙刀術進行了豐富,使得我們今日所見的古流薙刀術異彩紛呈。薙刀術在傳承上有「直傳」與「並傳」之分。前者即是說薙刀術屬於本流派的傳承系統(例如天道流、香取神道流等都屬於直傳)。後者則是指薙刀術本不屬於本流派的傳承,是後來從其它流派中接收過來的(例如圓心流的薙刀術原屬九鬼神流)。更有一些主研劍術的流派也有薙刀術(如北辰一刀流),這些流派的薙刀術則多屬於檢驗本流派劍技之用。(許多合氣武術流派中對薙刀術的傳承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刀術與薙刀道區別的闡述:

(現代薙刀道)

從字面上看,所謂「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術」是低於「道」的級別。然而有些人就此評判兩者的作法確是有失偏頗的。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薙刀術的舞台在殺戮場上,薙刀道的舞台則在於競技場,兩種技術體系既相連也相別。總的說來便是薙刀道的許多理念與技法源自薙刀術,而薙刀術在發展過程中也有競技的成分。毋寧說薙刀道是薙刀術在新時代的一個分支,這就是為什麼過去許多人將之稱為「體育流薙刀」的原因。我們說薙刀道無法替代薙刀術是毋庸置疑的。

4、形制(大薙刀、小薙刀等)

(長巻本來屬於薙刀的一種,因裝具的形式而名,如今約定成俗,頭大反大的一般稱為薙刀、其實是室町後的薙刀特徵,頭小的稱為長卷,其實是室町早期以前薙刀的特徵。)

薙刀分為幾種呢?

許多朋友大概都會答:總的說來就是大薙刀、小薙刀和長卷幾類吧!其實不然!下面我就來列舉薙刀的具體種類,不過礙於篇幅限制不做一一介紹了。薙刀可以分為大薙刀、小薙刀、眉尖刀(眉尖刀又分兩種。一種和小薙刀相仿但刀身弧度較小;另一種則接近於中國的偃月刀,是十分厚重的武具)、長卷(長卷也有很多不同的種類,總的說來就是因為柄與刃的比例不同造成的。使用長卷要求對於重心的把握十分得當)、鍵付薙刀、袋薙刀、筑紫薙刀(這是薙刀的一個特殊的種類)還有一些十分特殊難以歸類的薙刀,例如用船槳做的薙刀以及與原棍子相接的薙刀(這兩類薙刀的刃都是直型的,便於隱藏)。

總結:

綜上所述,薙刀實際上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兵器,自平安時代起到室町時代就一直是戰場的主要武器。而江戶以來至近代由於一些歷史客觀原因,現如今更多的是以薙刀道和女子武道的形象流傳於世並充斥於各類影視作品中,才讓不少朋友誤認為薙刀是女子專用或偏好的。但事實上無論是結構、形制還是技術,薙刀與女性之間一直不存在必然的邏輯關係,而關於薙刀技法的傳承,歷史上也從未間斷過。

最後做個廣告,如果對古流武道感興趣,歡迎掃描二維碼了解:香取神道流

http://weixin.qq.com/r/i3Xbw0-ERxI4rQug9yC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請問大家如何看待組建中國隊參加世界全甲格鬥賽事BOTN,以及如何使國內全甲格鬥玩家互相支持減少內耗?
中國古代重劍長什麼樣子?
練兵擊的人怎麼看待《權力的遊戲》中的打鬥?
職業格鬥選手的身體素質訓練是什麼樣的?與力量舉和健身相比在訓練內容、強度、頻率、時長的區別在哪?
古代的短兵器作戰中單手刀(劍),雙手刀(劍)與刀盾組合那種更佔優勢?小規模戰鬥與大規模戰役會有不同嗎?

TAG:戰爭 | 武器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