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通過虛擬的金錢來獎勵是否合適?

孩子不聽話、做事動作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沒禮貌、亂扔玩具、調皮搗蛋等等問題都是家長非常頭痛的。我嘗試了一種辦法,就是用一種叫強手棋遊戲的假紙幣(分為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百元多種面額),來激勵孩子遵守行為規範。比如按時認真吃飯、洗澡、刷牙獎勵5~10元,認真完成作業獎勵10~20元,有禮貌的表現獎勵5~20元等。然後他如果要玩手機遊戲,想看動畫片,需要通過積攢的錢來支付,比如玩一次遊戲10分鐘,需要消費10元。在一次次賺錢和消費過程中,不但有效提高了孩子的行為(一周下來,孩子提高巨大),還加強了對數學加減乘除的練習和理解,甚至是對經濟意識和理財能力的培養。孩子也是將賺錢當作了遊戲來玩,每次數錢時都開心無比。總體來講感覺好處多多。

但同時,我們家長也深感憂慮,就是怕這樣的教育方式會造成孩子以後都唯利是圖,一切只注重金錢。這樣的教育做法是否科學呢?應該如何把握這樣的度?

補充問題:顯然這樣的教育方式還要看幼兒的年齡,我們家孩子6歲,上幼兒園大班,馬上要上小學,數學的加減法基本掌握,此時有一點點錢的概念。但我相信這樣的做法對5~10歲、10~16歲之間的孩子,應該是有差異的,但到底有什麼差異,如何區別對待還是有待討論。


通過與 @張英鋒 的交流(見他回答此問題下面的回復),我更清晰地認識到了量化獎勵在教育中的壞處,非常感謝交流和討論。但我對這個問題做了仔細的思考後,發現問題還是有很多方面可以討論的,所以我整理了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由於我沒有長期的實驗結論,只能通過邏輯來推斷我的觀點,以供參考,不對之處,大家討論。

量化獎勵分析

教育中是否需要獎勵?
這個毋庸置疑,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獎勵都是非常需要的。

獎勵分為幾種?
1. 精神獎勵。如口頭表揚、擁抱、鼓掌、戴紅花、發獎狀等都屬於精神獎勵。
2. 物質獎勵。如吃好吃的、買禮物、旅行等。
3. 量化獎勵。如真實的貨幣、虛擬貨幣、積分等,最終可以通過這些量化數據再轉化成物質或相應希望。

什麼時候需要獎勵?
1. 設置一個期望高度,達到目標後給予獎勵。
2. 孩子做到了未預想到的好事,如幫助了同學,在母親節給媽媽驚喜、超出了預期高度的優異表現等,給予獎勵。

我個人認為任何時候表現好時都應該精神獎勵。沒有不適合的時候。但對於物質獎勵和量化獎勵卻需要分具體情況而定。

什麼時候不適合量化獎勵?
1. 與他人涉及情感相關的付出不太合適量化獎勵。例如幫助同學,做家務,禮貌待人。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們對孩子付出時不需要孩子物質或量化獎勵,反之也是如此,這一點需要不斷在教育中強化。
2. 對已經很有興趣,比較愛好的領域,不太適合量化獎勵。比如已經非常喜歡畫畫了,再去強調畫每張畫給多少錢或積分都沒有太大的價值,甚至去過多強調外在獎勵還是傷害孩子。
3. 做了未預想到的好事,不建議量化獎勵。因為未預想到的好事,是意外或者自己已經有動機。不需要再通過量化獎勵來鼓勵這個動機。此時更建議精神鼓勵。

什麼時候適合量化獎勵?
1. 對未知領域、無興趣領域、恐懼領域、克服不好甚至惡劣習慣等,量化獎勵是一種有效的在缺乏動機時克服困難達到目標的手段。
例如與自我提高相關的付出、像練鋼琴、學書法、背古詩、算術準確等短期難以激發興趣,又必須要努力才能提高的技能。
2. 在精神鼓勵已經基本無效時。量化獎勵是比謾罵與體罰等更優秀的激勵手段。

換句話說,量化獎勵是一種轉化,因對某種獎勵存在希望,而決定忍受暫時痛苦的轉化。

量化獎勵的好處是什麼?
1. 獎勵有助於人成長。而量化有助於成長中更大程度的明確和細化目標。
與物質獎勵相比,對達到的目標和期望的結果都可以具體量化。比如期末考試考好就去旅行。這是一種物質獎勵的表述,但顯然,去本城市一個公園遊玩,還是出國旅行,這是有顯著差異的。量化就可以明確出,每個作業做得好都可以積分1分,一次小測驗考好積10分,一次期末考考好積50分,多科目再積分。最終去一個公園玩,可以消費10個積分,去某個地方旅行可以消費50個積分等。量化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將獎勵細化,並給期望結果定價。
再比如說細化目標的例子,兩次馬拉松世界冠軍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在自傳中說道自己的奪冠秘訣:「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終點線上的那面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顯然量化獎勵也有這樣的效果。

2. 量化獎勵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和數學能力。
對數量多少有清楚的認識是很重要的能力。我個人覺得,正是因為很多人兒時對數字的不敏感,造成成人後相關工作或生活技能相當糟糕,比如理財能力,搞不清楚收支情況,不理解銀行利率、購房或買保險被騙等等。

量化獎勵與精神獎勵是否矛盾?
量化獎勵與精神獎勵不是取代關係,而是相輔相成。
在與孩子量化獎勵的互動中,需要與孩子一起定價,陪同一起努力,過程中需要不斷鼓勵、不斷對達到目標的肯定、祝賀和讚美,需要堅持原則,嚴格執行。
也就是說,精神獎勵不但不能少,而且應該在每個量化目標達到,需要量化獎勵時都給予精神上的肯定。

量化獎勵的實踐操作舉例
比如像我兒子,畫畫非常喜歡,不用我任何要求,讓他每天畫一張都沒有問題。那麼在畫畫上,就沒有必要去量化獎勵了。再比如像母親節時,他畫了一張卡片給他媽媽,我們都非常高興,給予了他很多肯定和鼓勵。這些我們也沒有量化獎勵。還比如像做家務勞動,那是對全家人做貢獻,這也不應該量化獎勵的方式來處理。

但是像他做算術題,做10題就有1、2道是錯的,不是不會,就是馬虎。鼓勵沒用,批評也沒用,就是不願意檢查(檢查一般就可以檢查出來錯誤),最終如果強迫檢查了,也是心不甘情不願。於是我和他做了約定,以後做題完成獎勵10積分(說金錢可能太敏感),檢查後可以獎勵翻倍的積分20積分,檢查全對可以再加5積分(注意我的定價策略,我顯然更加鼓勵做完後檢查對錯這個行為,而不是全對這個結果)。通過近一周的觀察,他的算術準確率大大提高了,基本沒有了錯誤,相信繼續堅持下去,他可以養成做完作業檢查的習慣。
人都有惰性,做抽象的算術題本就不是特別感興趣,再需要檢查一遍對於孩子來講確實是相當困難的任務。我曾經是數學教師,我深刻地理解,要想數學考試得高分,不是將難題都做出來,而是要將簡單題做全對,所以檢查是必須要養成的習慣。這與興趣無關,僅僅是習慣而已。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引導他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是值得的。

再比如,我兒子此前有一個跪凳子的壞習慣,可能與小時候桌子高度不合適有關,我們發現後買了合適的桌子,他這壞習慣養成了,就是改不了。提醒了多少次都沒有用,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我們也很著急。
我後來想到的辦法就是,如果他可以連續10天不跪凳子,我就給他買一個他最想要的藍鯨模型玩具。他非常想要這個玩具,所以他開始了克服困難的行程。在第5天時,他又一次跪凳子了。我堅持了原則,重新開始。他也認可了。最終在15天後,他改掉了這個壞習慣。當然,也如願獲得了玩具。
我一直秉承著「延遲滿足」的教育理念來教育孩子的。所以他近幾年所要的玩具都是需要付出代價才可以獲得的。但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他努力了5天不跪凳子,然後失敗了,這其實也是值得鼓勵的,為什麼不細化給予肯定呢?(例如第一天獎1元,第二天獎2元……第5天獎5元……第10天獎10元,一共需要55元可以買,那麼即使第5天失敗了,他也積累了10元)有了量化,可以對細微的努力也給予相應的鼓勵。所以我才考慮引入虛擬貨幣的原因。

我感覺,對於這種未知領域、無興趣領域、恐懼領域、克服不好甚至惡劣習慣等,量化獎勵是一種有效的在缺乏動機時克服困難達到目標的手段。僅此而已!等孩子哪天喜歡上數學了,做題對自己有要求了,我想這種量化獎勵也就不再需要了。
我和孩子在量化獎勵上,只是一種類似過家家,買和賣的遊戲。他覺得很好玩,做得快做得好有獎勵,動力也十足。但既然是遊戲,也是有膩味的時候。教育手段應該多樣化,一招鮮是不可能的,總是需要不斷的變化,才能夠達到很好的目的。

總之,教無定法。量化獎勵顯然是風險極高的教育手段。在毫無深入思考的前提下,教育時就去全盤量化獎勵,是相當可怕的,比如可能會把孩子培養出唯利是圖、見錢眼開、認錢不認人的性格。但因為害怕風險就完全不使用量化獎勵,也是沒有必要的,並且在教育中會面臨手段單一,粗暴等問題,比如譏諷、謾罵、體罰等。如果用好了量化獎勵的手段,它將是在精神獎勵基礎上,更進一步幫助孩子成長的利器

————————————分割線—————————————

今天我晚上在兒子睡覺前,與他談心。我問他:「如果爸爸想請你幫爸爸捶捶背,你會要我的錢嗎?」 他想了想說:「不會呀。因為你剛才幫我吹頭髮了。」

然後我和他介紹了關於人與人之間,特別是親人、同學之間,相互幫助是很正常的,也是無價的,不能用錢來衡量。平時我們對生活與學習中所謂的虛擬金錢的獎勵是一種遊戲,是一種對取得好的表現的肯定,這樣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好了。

他或許不能完全明白我的意思,但大概也是理解了一點點。我相信,只要強化這個觀念,我就不太擔心他會因為錢而失去人與人之間愛的本心。畢竟,親人朋友的感情是無價的。


先放結論:合適,但是要注意細節,尤其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之培育。

題主所使用的方法 - 代幣制(token economy),是一種使用代幣作為增強物,以發揮正負增強效果所採用的行為改變方案。

代幣是一種操作制約中以增強為原則,類化的制約增強物,促使個體產生動機重複完成被期待的行為,並以此根據代幣的價值換取自我選擇的獎勵。

家長在實施代幣制來增強孩子正向行為或矯正孩子不良行為時,不給予孩子具象的增強物,而給予其代幣。之後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積累的代幣,從父母方面換取自己想要的,具象的增強物。

一般來說,實施代幣制需要以下四個步驟:

1.確立目標行為:目標行為決定於孩子,比如孩子寫作業時字跡比較潦草,目標行為就可訂為「讓孩子自己變得工整」。

2.選擇適當代幣:代幣一般具備輕巧耐用、外觀吸引人、不易仿造、便於攜帶等特點,並且家長需要準備足夠的代幣,包括小紅花、五角星、貼紙和題主所用的遊戲假鈔等等。對於小紅花還是假鈔,基於核心的邏輯相同,個人認為沒有過多討論必要。

3.選擇實質增強物:可以與孩子進行討論,實質增強物需要做到多樣化,並且是孩子喜歡和感興趣的。

4.制定代幣交換規則:根據行為符合期待的程度不同,每一個目標行為的價值也就不同,每次獲得的代幣個數不同,然後換取不同的增強物。

代幣制的好處顯而易見,實施方便、效果顯著,正如題主所言,一周下來,孩子的行為提高非常明顯。

但是其缺陷也不可忽略。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必須了解孩子的改變是基於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還是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其實代幣制無論在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里都十分常見,即使我們不去花費精力選擇代幣、制定交換系統,也能常見到諸如「這次考試成績如果滿分就給你買一台遊戲機」或者「洗一次碗獎勵一塊錢,拖一次地獎勵五塊錢」這樣的教育方式。

究其根本,是父母和老師,希望通過「物質獎勵」來「誘導」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這其中包括孩子的飲食習慣、作息、對學習的態度等等方方面面。

在心理學上,這種物質層面的誘因,被稱之為「外在動機」。用外在誘因來刺激孩子的動機,雖然可以立即收到效果,但是外在動機仍然是外在動機,當有一天外在的誘因沒有吸引力,或者被取消了,孩子的學習動機也會隨之消失。

每年,約有 1300 人進入西點軍校,但只有約 1000 人能畢業。《國家科學院院刊》一篇由耶魯大學心理學家 Amy Wrzesniewski 和斯沃斯摩爾學院心理學家 Barry Schwartz 的研究,收集到了西點軍校過去 14 年來一萬多位學員的動機和結果數據。結果發現控制了性別、種族、宗教、智力等其他因素,具有強烈內在動機的人,畢業的可能性比平均水平高 20%。研究總結出,至少對於軍官而言,內在動機是他們成長最重要的因素。

這也就是代幣制最大的缺陷之一,無法刺激起孩子的內在動機。因此在家長實施代幣制——或者大一點說,通過獎懲制度來獲得孩子預期行為——的時候,不能因為短暫的「外在行為控制」而蒙蔽雙眼,更應該注意「內在動機建立」,讓孩子經過學習階段,逐漸地在沒有增強物的影響下,期待的行為也能長期出現。

也就是說,相比「外在動機」的即效性,家長更應該關心如果將其轉變為「內在動機」。

何為內在動機呢?內在動機是指在孩子在執行一個行為或者活動時,行為和活動本身以及參與過程中的愉悅與滿足感。

之前有答案提到,題主這種量化式的獎勵行為會讓孩子過於依賴,因此可以將物質獎勵轉變為口頭上的鼓勵或者行為上的支持。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想法,但其實實質上這還是一種「外在動機」,因為孩子良好的行為也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

當「外在動機」過於凸顯的時候,「內在動機」就有可能降低。所以我們在執行獎勵的時候,就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保護內在動機的同時,也要避免獎勵的負面影響。

比如一個孩子一直就有睡前刷牙的良好習慣,就不適用於獎勵範疇。因為對於這種習以為常的事情過多獎勵,相反會讓孩子對獎勵造成依賴。

而一個孩子如果不太喜歡學習,我們就可以選擇先使用代幣制來增強其「外在動機」,先讓他開始認真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引起他對於學習的興趣,增強對於學習的好奇心,隨後逐漸地減少代幣,建立其「內在動機」,變得從學習中找到樂趣。

同時,我們可以從一開始家長制定目標,變成慢慢地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一般來說,相比由別人設定目標,自己設定的目標會更加努力去完成。

這些說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其實千難萬難,中間的過程,根據孩子的不同,可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情況。這世上沒有一套盡善盡美的教育方式,代幣制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家長的壓力,提高培養孩子行為的效率。但在從「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的過程中,家長需要付出的心血,卻一點也能不少,亦絕不應忽略。

但是在自己的努力下,看著孩子一天天發生改變,變得更加優秀,更加卓越,更加幸福,回望那些背後的辛苦,我明白,這些欣慰都是教育者及家長為之努力的原因。

播種動機,可以改變行為;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培育人格;播種人格,可以掌握命運。


現在很多家長會跟孩子說:如果你好好睡覺我就給你買什麼,如果你好好吃飯我就給你買什麼。前幾天又看見網上賣一種小冊子,跟題主的方法類似,如果小朋友一周內按時起床、認真洗漱、開心上學,就可以貼上小紅花,憑積攢的紅花可以跟家長要禮物。

現在有些理念提出要讓孩子通過這種「交換」理解最基本的契約精神。但我認為,這並不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孩子會成為一個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求回報的人,哪怕是自己本應該做好的事。想想看,如果一個孩子連吃飯、睡覺、上幼兒園這種事都需要家長威逼利誘,ta還能做好什麼事兒呢?

我的女兒鄭在到了晚上也是「睡覺困難戶」,其實她也知道明天需要早起上幼兒園,但她就是不想睡。如果每天晚上我都去跟她交換,她就會形成潛意識,做這些事兒都要獲得回報,給我獎勵我才能完成。但實際上類似睡覺、吃飯這種事應該是不需要回報的,沒有人因為好好睡覺、好好吃飯獲得報酬,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懂得這些最基本的人生道理。的確,「交換」的確能培養孩子的財商,但也不能將孩子吃喝拉撒睡這些事進行「交換」。

當孩子做了本來不是由他負責的事兒(幫家人洗碗、擦地)時,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是合乎情理的。因為孩子做了家長本應該做的事兒,為家長節省了時間或金錢,應該受到獎勵。

在我看來,不要培養孩子無論做任何事都要「交換」的習慣,尤其是3、4年級前的小朋友。


強烈不建議,特別是這麼小的年齡,家庭內部應儘可能避免使用金錢獎勵,或任何量化型獎勵。

量化型獎勵是指:金錢、積分、排名等等可以用數字衡量的激勵方式。

雖然量化的獎勵很簡單、見效很快,但這會塑造出你絕不想看到的思維習慣,更壞的是這會讓你和孩子之間的親情逐漸淡化。

量化激勵培養出的孩子會習慣性的去思考量化收益,但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完全無法量化(藝術、創造、成就等),養成了量化激勵的習慣,就會把孩子局限在一個極小的領域裡,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父母與孩子的親情其實是更好的方法,就是用你的認可和情感去激勵孩子,讓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成為強化父母情感的契機,這是更好處理親人之間關係的方式,雖然見效比較慢,但是副作用最小。

即時的稱讚、具體的認可、誇讚努力而非聰明、設定期望而非責罰,這些都是很有效的非量化的激勵方式。

什麼時候適合使用量化型的激勵?

量化型獎勵是用到陌生人之間的激勵方式,例如社會中的交易、僱傭、合作等經濟關係,這些可以使用量化的方式。

量化型獎勵還適用於簡單重複性的、無需創造性的或對品質要求不高的工作,例如工廠流水線、市場銷售等。

但是如果是父母、親戚和朋友等熟人之間,要避免使用,短期當然好用,但長期副作用極大,應儘可能的去建立信任和情感。

對用需要創造力、需要高品質、需要質量高於數量的領域,例如設計、管理、研發等工作,量化型激勵恰恰會起反作用、打擊積極性,這時必須使用非量化型的激勵方式。

關於鍛煉財商

近幾年出現了很多關於提高孩子財商的文章,而且很多都引用猶太家庭對孩子存在金錢獎勵的案例。

我的觀點是,鍛煉孩子的經濟自立能力是對的,我們希望孩子更好的適應社會,能與陌生人交易、交流和合作。但我們也需要孩子學會如何與熟人建立情感、分享和信任,學會如何把陌生人變成熟人,建立更持久的合作關係。這是兩個不同的領域,要用完全不同的手段。更不能為了讓自己省事,讓金錢取代情感。

例如,我們知道利息是一種對放貸人的獎勵,但是猶太教在《申命記》- 第二十三章中明確指出,放貸給外族可以收利息,但是對本族是不可以的。

申23:19 你借給你兄弟的銀錢、食物,或是任何可以生利的東西,都不可取利。

Do not take interest from an Israelite on anything, money or food or any other goods, which you let him have:

申23:20 借給外族人,你倒可以取利;只是借給你的兄弟,你就不可取利;好使耶和華你的神,在你要去得為業的地上,和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給你。

From men of other nations you may take interest, but not from an Israelite: so that the blessing of the Lord your God may be on everything to which you put your hand, in the land which you are about to take as your heritage.

不要以為這只是死板的教義,這是人們經過數千年反覆實踐才得來的教訓。

知乎上類似的討論:

讓孩子做一件家務獎勵幾元錢,卻養成了斤斤計較的習慣,還要求漲價,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挽回?

最後推薦丹尼爾?平克 的《驅動力——在獎勵與懲罰都已失效的當下,如何煥發人的熱情》,雖然是面向企業的激勵研究,但對教育領域也同樣適用。


非常同意有個答主說的代幣獎勵。不妨把虛擬金錢換成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比如雪花片~拼圖~積木~這樣孩子就好有動力收集的!


不請自來.

在此之前,較長時間思索高效的幼童教肓方式(兒子逐漸長大的迫切需要),於2個月前開始完善的教育方案與此題不謀而合.

此問題的虛擬幣教育方式待改進方面雖多,但整體十分認同. 本人從二個方面來討論此問題,希望能為知友借鑒.

………………

一.虛擬幣方式的合理之處在哪裡?

1.人天生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差別在於年幼時著眼當前,年長著眼長遠. 虛擬幣方式可以針對年齡的不同階段,充分運用了人的這個本能加以引導

而隨著年歲的增長,人的自然需求重點將逐漸轉變(如零食玩具對幼童吸引力佔主導地位). 而虛擬幣能充分運用人的自然需求,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而傳統教育與人的自然需求對抗,容易產生事倍功半的結果

2.兒童之間能力素質差異的重點,廣義上來講,非是有與無、高與低之別. 而是能力水平獲得時間的早與晚之別. 人年幼之時需要多通過行動體驗的方式來學習效果最佳. 虛擬幣方式首先就解決行動體驗開始難的難題.

同時,我們終身受益的重要技能包括選擇與判斷能力.這尤其需要不斷實踐體驗. 而虛擬幣方式可以為受教肓者從小就創造精進選擇與判斷能力的環境(選擇獲幣方式,選擇獎品,最佳方案都需判斷).

二.我認為的虛擬幣教育方式應改進的幾個方面

1.虛擬幣在實際運用中名稱與介質應修正. 與現實聯繫的同時也可以與最高教育目標關聯. 如改名為智慧幣,且打造實幣,在父母老師處兌獎

2.通過獎勵,達到的2個目的應該明確:強化日常行為(如按時吃飯做功課),作用於保持;修正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習慣與能力的跳躍進階,作用於修正與鼓勵. 這2個方面的獎勵輕重與方式必須有所區別

3.倒退行為與不良行為可以扣幣懲罰. 扣幣的重點可以放在日常行為規範上

4.獲幣方式與兌獎應針對不同階段修正. 尤其是兌獎的數量控制.如每天食品或誤樂的兌勵數量可以調整至既有吸引力又在健康教肓範圍內

……………

對於所有家庭而言,這種教肓方式一定程度突破了家庭教肓水平高低有別的瓶頸,使受教肓者成長穩定.前提當然是方案需要更完善,細節不斷修正.

答題過程用手機完成,內容排版有不足之處見諒


其實對小孩子,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都不合適。最好的辦法是通過積極的溝通和效能訓練,讓孩子自覺的做正確的事。具體方法幾句話解釋不清楚,可以參考父母效能訓練,正面管教等書。


在幼兒教育心理學中,有一種矯正兒童不當行為的方法,就是使用代幣,當然,這裡的代幣不是題主採用的金錢類型的,而是像小紅花一樣性質類型的東西,幼兒園裡通常會用貼紙星星或者貼紙紅花等,矯正兒童不當行為的時候,通常是採用集齊一定數量的代幣就可以獎勵兒童想要的東西或者其他。


一堆說獎勵不好的那些朋友們,我真是奇了怪了。如果你去上班,無論做的如何,你老闆不給你任何錶揚和獎勵,工資再高估計你心裡你不舒服吧?人就是需要獎勵的。

我兒子五歲,周圍媽媽們90%都用小紅花獎勵法,目前聽起來利大於弊。我親身實踐了大概四個月,效果很好。

以下是簡陋的圖片,湊合看吧。

誠然,最開始用這個辦法的時候,兒子的確經歷過討價還價的階段,無論做什麼都問我要獎勵。但是做家長的堅持原則就行,告訴他,只有寫下來的達到共識的才有獎勵,比如做作業和刷牙,其他的不算。他慢慢就接受了現實。

另外,小星星不但可以用來獎勵,也可以用來懲罰。當他做錯事情就可以扣小星星。這樣獎罰分明。

最大的感受是,自從使用了小星星獎勵法,買樂高省了好多錢。以前他只要看中了樂高,就要買。商場樂高好貴。

現在他會用小星星換(基本上一個星星現在等於一元錢),他就會特別小心地花錢。有一次我們在商場已經看中了一個樂高,他考慮了二十分鐘,跟我說,媽媽我還是回家網上買吧,這樣便宜一點。


emmmmm

幼兒本身對很多事物無法得出準確的判斷,辨別是非能力是比較弱的

幼兒教育的話還是不要以金錢教育才刺激孩子學習各種才能

無論這金錢是實物還是虛擬的東西、從小就把孩子培養成「向錢進」不好的奧 、

這樣的教育方式會使得孩子對金錢的認識加以扭曲,唯利是圖

其實孩子的世界沒有那麼複雜啦

他們很簡單很單純,一顆棒棒糖,一個擁抱,一個吻瞬間如同天晴

我們完全可以用其他得方式來對孩子進行獎勵啊

真的們不要讓孩子過早的複雜

不信你看看身邊的小孩子,他們的微笑多麼明媚啊,像冬日裡的艷陽,像清脆的鈴聲

像夏夜習習吹來的涼風

請保護好他們的善良


從小培養紅鑽貴族么。。。


個人覺得合適哦 剛剛結束的小學實習 班上的老師就是用的金錢獎勵方式 如果害怕孩子養成唯利是圖的習慣 可以把孩子分成幾大組 整組一起努力每周好好表現 最多錢的那一組可以使用抱枕一周 這樣孩子還可以鍛煉團隊合作的能力


不建議這麼做,孩子太早接觸「金錢觀念」容易導致早熟


nonono,千萬不能!這樣做一開始就把社會規範(自尊 榮譽感等)扼殺在搖籃中了,眼中只有市場規範(用金錢代替)!


1,文首所有提出的問題真的是問題么?

2,聽話是一個人的良好品質?小孩子為什麼要聽大人的話?

3,做事慢那是大人以為的或者是大人比較的,不是孩子的問題

4,亂扔玩具那是他們處理玩具的方式,擺放整齊是大人處理玩具的方式,為什麼非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

5,禮貌,也是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的

6,調皮搗蛋是多麼的富有孩子氣的 優點

綜上,孩子本沒有任何問題,是你太糾結於成長速度了,這些本該就是孩子的特性,為什麼要給他們抹掉?而且還是通過一種交易的方式?


關於幼兒教育問題,也可以去「考拉優教」上看一些相關的經驗分享,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哦。


其實別人說什麼都沒有用。

因為除你之外所有人都不了解你的孩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適不適合某種教育方法

因為只有「因材」才可以做到正確地「施教」

只有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是怎樣的一個人,才能夠對教育方法的正確與否做出正確的判斷。而這一點,只有家長或孩子親近的人才能夠做到。

其他任何人提供的教育方法或者是判斷只是針對他們的孩子或者是日常生活經驗。

But,

每個孩子,都不應該被一概而論。


結論:不合適! 幼兒教育的根本在於成人通過引導和鼓勵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能力。 通過獎勵去讓孩子完成各種任務,並不能夠讓孩子在心底產生一種我需要學會刷牙,我需要把自己的房間保持整潔的主觀能動性,而是培養了一種為了錢而幹活的行為。 總的來說,通過金錢獎勵這種方式並不能夠教育到孩子。

多說幾句,從一個幼師的角度,我會這樣做去讓一個孩子積極主動的去做需要做的事

1.鼓勵 和讚賞- 當看到孩子自己跑去主動打掃衛生時,我會說,你真棒。已經能夠給媽媽分擔家務了,媽媽特別喜歡你屋子整整齊齊的(誇獎-表明為什麼覺得孩子做的好)。

2.通過讀書或聊天來引導孩子自己認識做某件事的重要性。 例如,走過孩子的房間,看見他丟了一地的玩具時, 1.把他叫過來說- xxx,發生什麼了,怎麼玩具到處都是。2.耐心聽孩子解釋後表明態度-Xxx, 你覺得這麼做對嗎 3.聽孩子說---4.表明自己態度和期許 (xxx, 媽媽覺得你可以做得更好,把玩具放回原處,這樣下次玩能輕易找到)!----5. 給出解決方案 (來,媽媽和你一起放回起)6. 一頓收拾完後總結髮言: 先表揚(收拾的真好,下次玩玩具可以容易的找到了);再說期許 (媽媽希望你以後每次玩完玩具都放回原處)。

3. 獎勵活動而非金錢- 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可以獎勵他與你一同做個小活動,例如一起做個麵包,一起拼個樂高,一起讀本故事書


題主可以看一看心理學上的「德西效應」,行為主義理論喜歡用獎勵的方式加以強化,但是外部誘因是有副作用的,會逐漸抵消內部的動機。

相關有很多實驗,用通俗的語言說就是如果做一件事和某個獎勵掛鉤之後,做這件事的意義就純粹變成獎勵了,一旦沒有獎勵,被試就會拒絕去做這件事,哪怕這件事曾經是他喜歡做的。

外部獎勵一定要慎用,一般在孩子本來就很討厭的事情上再考慮,隨便用可能會使孩子連本來喜歡的或者無感的事情也一併討厭了。就算要用也盡量用口頭表揚。

培養孩子習慣的方法,用代幣的確看上去很通用,但是一旦孩子對這個不感興趣就完全沒轍了

(他總會長大嘛)

能不能盡量試著將這些事情變得有趣呢?大人盡量營造一種很有趣的氛圍(自己嗨一點,表現出自己很喜歡),讓孩子把做這件事和積極的情緒聯繫起來。

其實還有很多激發孩子動機的方法,但是孩子教育真的是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的,爸爸媽媽應該是最了解的~

父母的鼓勵是最重要的,無論如何,盡量和孩子溝通,培養習慣的時候也表示自己是想幫助他,而不是逼迫他。親子關係是一切的基礎。

以上


自己家的案例。

在我弟弟很小的時候,我爸媽就開始對他進行有償服務教育。就跟其他家庭一樣,掃個地五毛,幫忙跑腿買東西一塊等等。在那段時間裡,我弟弟的積極性前所未有的提高。我爸媽為此覺得很開心。

慢慢的,開始發現弊端。首先,我弟弟開始學會了講價。掃地可以,但是要給我一塊錢。不然我不幹了。我爸媽比較寵溺他,所以一切按照他想法實施,加錢就加錢。其次,我弟弟估計也摸清爸媽的脾氣了,他的新鮮勁嘗夠了,無論我爸媽加多大碼的錢干不幹隨他心情。有時候還會耍些小聰明。記得最清楚一次是我爸爸讓他下樓去買東西,他忙著看電視不願意出門,我爸只好加碼最後他不情不願的去了。但是,他拿著錢出門並沒有下樓,就在門口站著。站到五六分鐘後進屋告訴爸媽超市沒有了,東西雖然沒有給你們買著,但是我跑腿了,所以這零錢我還是得要。最後,有些自私心。小孩子有了錢之後肯定會買零食小玩具。但是我弟弟在擁有零花錢之後買了東西不會與全家人分享。藉此事件的發展,無論是他勞動所得還是他人贈予,只要打上是他的旗號就必須讓他一人獨有。

所以,到最後,我爸媽覺得這樣下去培養不下去,就強制結束了。對於我弟弟來說,有償服務變成無償服務的那段時間應該對於他是個童年的陰影吧,畢竟,打罵的滋味不好受。

我比我弟弟大了七歲,所以他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走路第一次斷奶我都記得很清楚。在旁邊看著我爸媽一路教育培養他的歷程也讓我深有感觸。

我覺得凡事實施應有對其的實施階段。有償服務起發點很好。但是孩子怎麼可能明白這樣做的含義呢。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進行有償教育,因為基於他年紀小,正在努力做著本不屬於自己年齡應該乾的事情,所以對他這種精神進行嘉獎。到了大一些,他就有能力可以單獨去做了,那麼嘉獎結束,因為這是你的義務了。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讓自己和幼兒交流的話語不刻板?
有哪些幼兒教育類最經典的書推薦?
請問如何引導三歲半說出實情?
幼兒圖書繪本讀物推薦?心理,行為指導,豐富內心?
真正對寶寶有利的幼教應該是什麼樣的?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