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Gary Stanley Becker 的學術成就?

今天驚聞 Dr. Becker 於 2014 年 5 月 3 日逝世,特開此題致敬 Dr. Becker 前輩。

雖說是「評價」,我們學術尚淺的人不好評價多少,但想此題能讓更多的人了解 Dr. Becker 做過的研究。


人們如何選擇自己的婚姻?

人們怎樣決定應當生幾個孩子?

一些人為什麼要犯罪?

50年前,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人們會去尋求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法學家、教育學家……等等學家的幫助。沒有人會想到經濟學家,因為當時的經濟學家們正小心地將自己的研究限制在生產和貿易領域。

直到Gary Becker的出現。他帶領經濟學家們進軍了這些本不屬於經濟學的世界。將經濟學納入人類的行為分析中,是Gary Becker的最大貢獻之一。

犯罪複雜嗎?複雜。反方有殺人放火搶劫偷盜,正方有法律警察法官監獄,NPC里還有無助的民眾。當時的學者,正從各個角度研究犯罪率的變化原因,各種關於違法(數量)的決定因素的理論大相徑庭,有的強調頭骨的形狀、生物的遺傳特徵,有的強調幼年教養和對社會抱有的幻想的破滅……

而在Becker這裡,犯罪變成了犯罪的供給,上面那些複雜的因素,變成了犯罪的成本、犯罪的收益、定罪的概率與懲罰力度。如果再細化,每種犯罪又可針對其犯罪收益進行敏感分析,分為衝動型犯罪(犯罪供給對犯罪成本的敏感程度低)或者籌劃犯罪(犯罪供給對犯罪成本的敏感程度高)。將各方的收益加總,再求解最優化,政策制定者就知道對各種犯罪行為應當設置怎樣的定罪成本與處罰力度。

婚姻複雜嗎?更複雜。愛情、性、道德、社會傳統、家庭觀念……每一個話題都說不完。但這麼多話題,卻難以為社會的變化提供解釋。當時的流行看法認為,與富人相比,窮人更容易早婚而且離婚率更低。但實際情況與此相反;當女性收入提高時,沒有人預測到結婚率會快速下降。但事實卻仍然相反。

Becker提供了他的模型。在那裡,婚姻變成了比較優勢的產物:相對更能從事生產的一方,就讓他花上全部時間去賺錢;另一方則負責操持家庭。這樣的分配,會讓兩人結合的總產出大於兩人單身時的產出之和。當「合夥」的預期收益大於保持單身或繼續尋找配偶的成本時,人們會選擇結婚。簡單粗暴冰冷的理性人模型,卻意外地與傳統學科難以解釋的現象相吻合。

生育複雜嗎?還要複雜。宗教、文化、避孕知識、糧食的收成……幾乎一切因素都會影響生育率的變化。人口學家們試圖預測生育率的變化,但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等於什麼因素都沒考慮,於是人口學家的預測一般來說僅僅是過去數據的外推。當然,這樣的預測幾乎總是失敗。

Becker又來了,他的第一個假設就驚天地泣鬼神:子女是耐用消費品。不僅其他學科的學者們驚呆了,連經濟學家都驚呆了。怎麼能這樣假設呢?子女如何會成為消費品?宗教的要求呢?社會傳統的約束呢?醫療條件呢?給孩子的吃喝拉撒支出呢?父母對子女的愛呢?

Becker不慌不忙,把所有變數一一歸類並抽象:喏,這個是孩子的價格,這個是父母的利他偏好,這個也是孩子的價格,這個是孩子帶來的效用……一個標準的理性人模型又出現了,在這裡父母有預算約束,孩子有價格,孩子帶來效用,父母選擇「購買」幾個孩子來最大化自己的效用。

按照他的模型分析,子女的需求數量簡單地由三個因素決定:嬰兒死亡率下降、子女成本的提高與避孕知識的普及。子女的成本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為了養育子女所耗費時間的機會成本,這又與婦女的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女性教育程度越高,為了生孩子與養育孩子所放棄的收入就越多。

事實證明Becker是對的,實證研究發現,只需要嬰兒死亡率和年輕女性的教育年限兩個變數,就可以解釋從1960年到2010年世界上150個國家生育變化的80%。不管人們如何抱怨經濟學數學化,或者抱怨經濟學的假設粗暴簡單,都沒有人能否認Becker為當時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提供了最富有解釋力的模型。

建立精鍊而又開放的基準模型,是Becker的最大貢獻之二。Becker的模型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他為其他所有社會學科提供了介面,無論是社會學家還是心理學家,都可以在Becker的模型中找到自身學科所能影響到的參數。換句話說,Becker的模型總是能根據學術上的最新發現進行調整,不管是不是經濟學。他的特點就是包容和開放。

舉一個例子,Becker的所有模型都假設人們是理性的,都在優化自己的效用,而理性人模型可能會有這個公式:

U=U(y)

其中y是消費,該式說明,一個人的效用是由他的總消費決定的。

這時來了一個人說,「Becker,你說人們是理性人,這是錯的,你看那麼多人選擇捐錢給窮人,他們寧願放棄自己的消費,難道不理性嗎?這證明了人們是有道德的。」

Becker微微一笑,把上式修改為:

U=U(y_i)+eta U(y_j)

其中y_i表示自己的消費,y_j表示他人的消費,eta表示利他主義偏好。

「你瞧,人們還是理性人,只不過他最大化的不是自己的消費,而是在一定的eta下,選擇一定的自己和他人的消費來最大化自身效用。而且,當eta大於0時,說明這個人是利他的,當eta等於0,說明這個人不在乎他人過得怎麼樣,他是完全自私的;當eta小於0,說明這個人很喜歡損人利己。」

Becker的模型不需要道德、傳統這種東西。如果一定需要,那麼他必須變成模型中的一個參數。事實上,簡單的參數變化,就輕鬆地把看似完全不同的範疇統一在了一個模型中。經濟學對數學的運用本身就是社會學科中較多的,到了Becker手裡,更是如虎添翼,不管是社會還是文化,不管是宗教還是心理,不管是貪得無厭的資本家還是窮苦勞動者,在他的手裡統統變成了成本、價格、收益和偏好,然後在模型里變成一個一階微分,或者再複雜些,兩階。

讓本文以Becker在1976年的書《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中的一段前言來結束:

筆者雖然認為經濟分析為理解全部人類行為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框架,但無意貶低其他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作用,甚至也不認為經濟學家的貢獻勝人一籌……但是,我還是要說,經濟分析提供了理解全部人類行為的可貴的統一方法。也就是說,雖然經濟分析提供了一種綜合性方法,但是,其他學科正在並將繼續提供許多重要的概念和分析手段。

全書的中心在於,人類行為不能被條塊分割,這種條塊分割認為人類行為有時基於最大化,有時不然;有時受穩定的偏好驅使,有時任隨意的動機擺布;有時需要最優的信息積累,有時則沒有這種需要。相反,所有人類行為均可以視為某種關係錯綜複雜的參與者的行為,通過積累適當信息和其他市場投入要素,他們使其源於一組穩定偏好的效用達至最大。

如果全書觀點成立,那麼,經濟分析就為理解人類行為提供了一直為邊沁、康徳、馬克思及其他學者長期求之不得的統一的方法。

從中我們能看到Becker的野心——用經濟學來建立人類行為的統一分析模型,並讓所有學科都為其所用,為模型提供合適的參數和假定。

Becker幾乎把他的野心全部實現了。


不那麼長篇大論的回答了。

我就說一點,你看哪個諾貝爾經濟學家在幾十年之後其名字還能存在於各個高校、名校的PhD課程的syllabus上?

注意,是現在的syllabus上。

就只說1990年以前吧,我能想到的比如薩繆爾森、希克斯之類的,你只能在教科書裡面看到他們最具代表性的成果。

MM定理奠定了corporate finance的基礎,但是其貢獻也只是MM定理了,現在很難在syllabus上看到他們除了這個貢獻之外的東西。

大家知道索洛恐怕就是增長模型吧?現在名校的syllabus上還有人推薦他的論文讀嗎?

舒爾茨、劉易斯?現在發展經濟學的新進展都快把他們忽略了。

我不是說上面的人不牛,只不過他們的貢獻影響的廣度和影響的持久性可能遠遠不及Becker。

如果你做應用經濟學,你會發現Becker即使到現在也是避不開的一個人物。

說的不好聽一點,多少人的飯碗是他開拓出來的經濟學的疆界?

===============

另外貼個東西,Heckman對Becker的評價:

Heckman on Becker Notes: http://t.cn/8srbWHL Slides: http://t.cn/8srbWHU From EJMR

===============

還有微博網友 子夏曰 的評論:

一個經濟學者,如果Google Scholar顯示有兩篇引用數上千的作品,就是貨真價實的大牛了。老一輩的諾獎得主,如Fogel和Schelling,引用數上千的作品不足5篇。不世出的盟主級人物Samuelson,有14篇而已。Becker有28篇。在經濟學的名人堂里,找不出哪一位前輩像Becker一樣,名下有這麼多本壘打。


Justin Wolfers 評價 Becker 時說:「Becker 很大程度上是第一位行為經濟學家。」在此,我就以 Becker 將利他主義(altruism)引入家庭經濟行為的分析這一點來簡單談談他在這方面的貢獻吧。

古典經濟學認為,在市場交易中人是利己的。引用 Adam Smith 在《國富論》中的原句:

Give me that which I want, and you shall have this which you want, is the meaning of every such offer; and it is in this manner that we obtain from one another the far greater part of those good offices which we stand in need of.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interest.

但不可否認的是,利他似乎亦是人的天性。引用 Adam Smith 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論》中的原句:

How selfish soever man may be supposed, there are evidently some principles in his nature, which interest him in the fortune of others, and render their happiness necessary to him, though he derives nothing from it except the pleasure of seeing it.

我們在家庭中觀察到的行為就十分符合上述兩點:一方面,家庭成員是利己的;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做出無私的奉獻,照顧好年幼的子女、自己的兄弟姐妹、年老的父母……Becker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就開發出了一個分析的框架,在不違背利己原則的情況下,將這種利他的行為也包含了進去。

他一系列分析的前提是:一個獨裁的丈夫h對完全利己的妻子w有效利他的。利他被定義為:丈夫的效用U_h隨著妻子的效用U_w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效用函數本身是連續可微的,那麼這就意味著:

frac{partial U_{h}}{partial U_{w}}>0

具體而言,

U_{h}=U(Z_{1h},dots,Z_{mh},psi(U_{w}))

其中,psi(U_{w})>0是單調遞增的,Z_{jh}則是丈夫消費的第j個商品。有效被定義為:由於丈夫的利他主義,他的行為被改變了。換句話說,當他通過選擇Z_{1h},dots,Z_{mh}做決策時,均衡水平下的消費會因為U_{w}進入了U_h而產生變化。

為了簡化表述,Becker 將丈夫的消費Z_{1h},dots,Z_{mh}抽象到一個商品Z_h之中,而妻子也只消費一個綜合商品Z_w。假設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將價格標準化為1,此時丈夫的預算就是:

Z_h + y = I_h

其中,I_h是丈夫自己的收入,y是丈夫為妻子所購買的綜合商品。這樣一來,妻子的預算就成了:

Z_w = I_w + y

則整個家庭的預算:

S - Z_h - Z_w = 0

其中S=I_h + I_w。現在,作為家庭的獨裁者的丈夫開始做決策:在家庭預算的零集上最大化效用U_h。假設內部解存在,我們可以得到無套利條件:

partial U/partial Z_{h}=partial U/partial Z_{w}

如圖所示:

如果初始狀態下或在家庭收入重分配的情況下,妻子自身收入較少,如在圖中的E_0, E_1, E_2位置時,那麼在均衡狀態下丈夫的選擇e始終是帕累托有效的。而當妻子在初始狀態下收入較多,如在圖中的E_3位置時,丈夫就會變得不再利他。

Becker 用這個簡單的分析揭示了一個深刻的思想:由於丈夫利他行為的存在,家庭成員的抗風險能力提高了。假如妻子的收入下降了,那麼丈夫會通過減少他自己的消費來增加妻子的消費,從而避免出現妻子被餓死的情況。反過來,假如丈夫的收入下降了,那麼縱使妻子再利己,她也不得不減少消費,從而避免丈夫被餓死的情況。

在此基礎之上,Becker 進一步豐富了他的模型,將多個家庭成員都包括了進來。他假設家庭中除了丈夫以外還有p個完全利己的成員,此時丈夫的效用函數就成為了:

U_{h}=U(Z_{h},Z_{1},dots,Z_{p})

而他的預算是:

Z_{h}+sum_{i=1}^{p}y_{i}=I_{h}

其中,y_{i}是他對第i個成員的貢獻。那麼,第i個成員的預算就是:

I_{i}+y_{i}=Z_{i}

則整個家庭的預算:

S-Z_{h}-sum_{i=1}^{p}Z_{i}=0

其中S=I_{h}+sum_{i=1}^{p}I_{i}。運用相同的決策方法,在家庭預算的零集上最大化效用U_h,我們可以得到無套利條件:

partial U/partial Z_{h}=partial U/partial Z_{1}=dots=partial U/partial Z_{p}

從而一般化了二人模型的情況。

然而一個問題出現了:由於模型中新出現的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完全利己的人,某一個人的利己行為會不會導致一種情況,即為了實現自己的小部分利益而損害了其他人的大部分利益?換言之,如果家裡出現了一個不孝子,他以破壞自己兄弟姐妹的所有為樂,那麼他的行為會怎樣影響其兄弟姐妹的福利?舉個例子,如果不孝子找到一種方式使他自己的收入上升 1,000 元,但這會導致他姐姐的收入下降 1,500 元,那麼他真的會這樣做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Becker 提出了著名的不孝子定理(Rotten Kid Theorem),從而明確了答案:不會。闡述一下這個定理:

任何一個利己的孩子,無論他/她有多麼的自私,總是會最大化其父親的家庭收入,從而內部化由於他/她的行為所產生的對其他孩子的一切影響。

簡單地講,在上面這個例子中,不孝子如果這樣做了,那麼整個家庭的凈收入就會減少 500 元,此時作為家庭獨裁者的父親可以通過轉移不孝子消費當中大於 1,000 元(但小於 1,500 元)的某一部分,來「補貼」其姐姐所受到的損失。當不孝子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得不償失的結果時,他就會抑制住這種通過損害自己姐姐的福利來獲得額外收入的行為。為了更清楚的看到這個定理的精髓,我們考慮父親的效用:

U_{h}=U(Z_{h},Z_{j},phi(Z_{j},Z_{t}))

其中,phi(Z_{j},Z_{t})是不孝子t的效用,Z_t是他自己的消費,而Z_j則是他姐姐的消費。不孝子嫉妒自己姐姐的消費,因此:

partialphi/partial Z_{j}<0

現在我們求全導數:

frac{dU}{dZ_{j}}=frac{partial U}{partial Z_{j}}+frac{partial U}{partialphi}frac{partialphi}{partial Z_{j}}

如果姐姐的消費被優先考慮,那麼無套利條件就保證了當y_{j}>0時,上述式子嚴格大於0。因此,如果不孝子的行為降低了整個家庭收入,那麼他的效用不升反降。

不孝子定理是家庭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幾個結果之一。[1] 而之後誕生的一系列與家庭經濟和利他主義相關的文獻或多或少受到了 Becker 的啟發,包括後來引入博弈論的 intra-household bargaining process 方面的研究,如 Manser and Brown (1980)。實證方面,Becker 的模型暗示了家庭收入的集中處置(income pooling),因此也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文獻,如 Thomas (1990)。

限於篇幅,以上就是簡要地介紹了一下 Becker 眾多學術成果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但從中不難理解他 1992 年獲獎時所得到的這句評語:

(He has) extended the domain of microeconomic analysis to a wide range of human behavior and interaction, including nonmarket behavior.

---------------------------------------------------------------------------------------------------------------

[1] 當然,Becker 的模型並非十全十美。比如當效用不可完全轉移時,家庭中就有可能出現懶惰的不孝子(lazy rotten kid)。Bergstrom (1989) 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家庭中有一個父親和兩個孩子,第i個孩子的效用是:

U_{i}=Z_{i}(1-Y_{i})

其中,Y_{i}(0,1)上取值,代表工作的勤勞程度,因此1-Y_{i}代表其休閑程度。假設父親的效用以一種特定的函數形式存在:

U_{h}=sqrt{U_{1}}+sqrt{U_{2}}=sqrt{Z_{1}(1-Y_{1})}+sqrt{Z_{2}(1-Y_{2})}

假設父親不需要工作,但依然有I_{h}的收入,且不會餓死。每個孩子的收入僅僅取決於其勤勞程度:

I_{i}=wY_{i}

其中的w是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工資率。此時家庭的預算是:

S-Z_{1}-Z_{2}=0

其中,

S=I_{h}+wY_{1}+wY_{2}

當父親在預算的零集上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時,我們發現均衡水平下兩個孩子的消費滿足這樣一個比例:

frac{Z_{1}}{Z_{2}}=frac{(1-Y_{1})^{2}}{(1-Y_{2})^{2}}

但是對於第一個孩子,相對於他工作勤勞程度,這一比例是邊際遞減的:

frac{partial}{partial Y_{1}}left(frac{(1-Y_{1})^{2}}{(1-Y_{2})^{2}}
ight)=-frac{2(1-Y_{1})}{(1-Y_{2})^{2}}<0

因此,這不是一個良好的激勵機制。


這個問題關注一天了,沒想到才這麼幾個回答。我就讓它再熱鬧一點點吧。

故事得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那時候古典經濟學家對未來經濟的發展抱有悲觀的預期,因為所謂的「報酬遞減法則」,其中最悲觀的是馬爾薩斯,他認為人的情慾是無法阻止的,因此生孩子會使得人口以指數形式積累,而生產的報酬卻是邊際遞減的,所以我們早晚又會重新回到原來的生活水平之中。

我們常說,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但是馬爾薩斯對生育的解釋卻是完全出於感性,出於本能的慾望;而貝克爾的解釋則又回到了理性上,他認為生多少孩子是家庭最優化其效用的結果,當生孩子的成本非常高的時候,家庭就會選擇少生孩子,因此(由於經濟的發展撫養孩子的機會成本變高)人口的增長會逐漸慢下來。

現代人口演進規律和人們的生育選擇,看來是支持貝克爾的。雖然我不知道保險套在其中發揮了多麼重要的作用。

我想這就是貝克爾的特色,他把經濟分析擴展到任何可以用這種工具去分析的領域,譬如犯罪,李玫瑾老師會說這孩子犯罪是因為從小壓抑著,他的痛苦和仇恨需要發泄,這是一個純粹感性的問題,也能解釋的通;但貝克爾認為犯罪也是理性人權衡的結果,一個人犯罪是因為犯罪的收益大於成本。不像前者那種毫無政策建議的解釋,經濟學複雜而精巧的模型會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例如同樣是提高犯罪的成本,加重刑罰和提高抓獲犯罪的概率,哪一個對阻止犯罪更有效?

這就是所謂「經濟帝國主義」擴張的原因。

所以貝克爾可能和科斯一樣,是最為非經濟學領域所熟知的社會科學大師之一。

由於我才疏學淺,對他老人家的學術地位說不出什麼來,但是他老人家的身影卻總是在,法經濟學領域當然不說了,前邊提到的人口的內生化,現在已經常見各種增長模型之中;另外,他老人家也是最早研究人力資本的大牛之一,而人力資本的重要性,無論是現實中還是理論上,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很久以前我們曾經組織過一個關於經濟學是不是應該數理化的很二的辯論,其中有個同學舉例希特勒的種族歧視,認為這種行為是無法用經濟學範式去解釋的。而貝克爾老師的博士論文就是用經濟學範式去分析歧視的,所以。。。

效用函數真是一個好東西,它可以無限擴展。假如理性自利就是最大化效用函數,任何行為都包含進來了,雷鋒是自利的嗎?是的,助人為樂在他的效用函數里。。。。


Gary S Becker是我最喜歡的經濟學家之一,在知乎上的第一次認真回答就交給他了!(有錯誤的地方請知友及時提醒!)

諾貝爾獎委員會提到其貢獻時,稱讚他極大的拓展了微觀經濟分析的適用範圍。(for having extended the domain of microeconomic analysis to a wide range of human behavior and interaction, including nonmarket behavior.)

而Becker本人在其諾貝爾獎演講中已總結過自己的貢獻,十分到位。主要有四個主題,以下僅作簡述,有心人還是讀原稿吧。(要是僅作了解,讀下四個標題即可,然後直接跳到最後一段。)(http://home.uchicago.edu/gbecker/Nobel/nobellecture.pdf)

1. 歧視少數群體

代表作:歧視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

在早期,經濟學界對於歧視行為探討的很少。Becker對這個題目很感興趣,就試著把它納入了經濟學的框架。方法比較笨,就是把歧視直接納入到一個人的效用函數里。舉個例子,小明歧視碼農,那麼Becker就假設如果跟碼農一起工作,小明就會不高興,而且小明願意為了不跟碼農一起,去找個工資更低的工作。他就用這個框架探討了歧視行為對經濟的影響,從此,歧視被納入經濟學的分析範疇。

2. 犯罪與懲罰

代表作:犯罪與懲罰:一個經濟方法(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oach)

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對於犯罪的探討主要被精神問題(心理學)和社會抑制理論(社會學)所壟斷。而Becker在一次停車時對這個問題產生了靈感。當時時間很緊,Becker可以選擇隨便停在路邊來節省時間(犯罪收益),但如果這樣做,他可能會被警察貼罰單(犯罪成本)。而政府為了減少隨意停車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會多派警察來查違章停車(偵查強度),但同時要支付警察的工資(偵查成本)。自此,犯罪行為也被納入經濟學的分析範疇。

3. 人力資本

代表作: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一個人的勞動是恆定的,不可增加的。被少數學者提到的教育與其他形式的訓練對於生產力的提升,並沒有被重視。在Schultz與其他幾個經濟學家開始先驅式的討論人力資本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之後,Becker也為這一主題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舉個例子,他利用美國的數據,控制住個人的智力因素(IQ測試分數)與其他一系列變數,發現教育(對人力資本的投資)仍使個人收入顯著增加。這也影響了八,九十年代宏觀經濟學家的內生經濟增長模型。

4. 家庭經濟學

代表作:家庭論(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Becker為了寫《家庭論》花了六年多,期間絞盡腦汁。他自稱寫完這部書,休息了兩年,才恢復了精力繼續進行學術研究。在這部書中,他利用經濟學框架討論了結婚與離婚,養老,生育以及政策對家庭的影響。

舉幾個例子,人們大多認為富人比較放浪,離婚率高,但他推導出富人的離婚率比窮人低的結論。因為富人保持婚姻收益更大,一個窮女人則會覺得,與其跟她得窮漢子一起,不如離婚重新進入婚姻市場,再找個漢子。而之後的實證研究恰恰發現富人離婚率比窮人低。

還有就是生育行為,Becker認為隨著社會發展,生育成本不斷上升,Malthus模型已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他認為一個家庭中,孩子的數量與質量之間是替代關係(quality-quantity trade-off),從而解釋了為什麼現代國家生育率普遍下降。

Becker在獲得諾貝爾獎後,仍然活躍在經濟學學界,不斷的拓寬著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他所涉及的主題有:腎有償捐獻,恐懼與恐怖主義行為,毒品,快樂等。

總結:

有些人的貢獻是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一件事,而有些人的貢獻是告訴我們有哪些事情我們可以做。我認為Becker最大的貢獻就是,經濟學不光可以這麼玩兒,這麼玩兒,這麼玩兒,還可以那麼玩兒,那麼玩兒,那麼玩兒,喏,你們玩兒去吧。

願Gary S Becker安息。


92年經濟學諾獎得主Gary Becker5月4號謝世了,比科斯少活了20歲,不應該為一個高壽83的老頭離去而感到悲傷。但作為芝加哥學派一顆耀眼明星的他,劃空隕落了,是值得紀念的。

貝克爾是弗里德曼的學生,經濟分析的高手。他把經濟分析推向了以前只有社會學、心理學才能分析的人類行為領域,拓寬了經濟解釋的範圍而得諾獎。對於犯罪、婚姻、歧視等人類的行為,那些只能用道德、環境、心理解釋的局限條件,被他一一簡化為成本收益。在他的框架里,犯罪其實是一種經濟活動,要考慮投入產出比。結婚生子是一種契約和生產消費,子女是「商品」。是的,他和科斯、博克、波斯納等芝派教授一同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法經濟學革命。經濟學解釋和適用的範圍被推到更廣闊的領域,經濟學如帝國主義一般入侵法學心理學社會學領域。尤其是法學,科斯1960年發表的鴻文「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至今引用次數最多的是法學而非經濟學,我讀的睡不著覺,看這篇文章智商會加十個點!法經濟學搞得很火,作為一名法律人,我歡迎這種「侵略」。法律中的權利義務,看不見摸不著,在具體司法過程中如何取捨,總取決於法官的內心裁量。想必在某種程度上量化了的權利,對司法過程會有著不小的意義。即使它爭議很大。

誠然,這種理論似乎有解釋一切的魔力,它也是有局限的。把所有條件都簡化,也許會忽略什麼,對於心理、影響人類決策的因素不一定就找到了最終答案。但,科學就是這樣,不是求對也不是求錯,是求在給定的局限條件下提出一套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而尚未被推翻的理論。沒有被推翻,就是有解釋力的學說,大可以拿來用,被推翻了,有了新的理論,科學可能是進步了,當然新的理論也有被推翻的可能性。這就是科學,沒有絕對真理的。就是這樣,這套簡化的理論不也是很有意思的嗎?

和Posner法官一起,兩個老頑童每周更新一次博客The Becker-Posner Blog,就最近發生的事件寫一篇法律經濟分析的文章,另一個做評論,真刀真槍,沒一點恭維。常看到波斯納手起刀落的指出貝克爾分析出錯,兩人互動,甚是精彩。界內說他二人文筆犀利,是清楚的文章,堅持時常看幾篇,既過老癮又學到了英文。大一寫婚姻法論文時候看到一篇契約婚姻的分析而思路大開,竊喜。只是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博客常有休假,有時要等近一個月才能看到新文章,最新的一次是三月份開始,貝克爾掛出一篇呼籲解除對古巴貿易管制的文章後就說要歇一歇。一個多月過去,一語成讖,老人家永遠的長眠了,波斯納會感到孤獨吧。

不是經濟學科班出身,只是跟著自己的興趣,東看西看的自學了一點皮毛。作為一個局外人,看到前輩們一個個老去,心裡多少有些嘆息。但前輩們還會站在那裡,激勵後輩學生努力學習經濟學。用經濟學去解釋世事,不也是很有趣的玩意嗎?

夜半睡不著,寫下這些文字紀念他,也算是自己對經濟學的一點情愫吧。


瀉藥啊!

他老人家的領域我不熟。我就不給專業評價了,我來說點別的。

搞研究拼的就是idea,他老人家一個idea開創了一片新天地,能不偉大嗎?

拿現在的經濟學眼光來看,也許有些理論可能有些過時甚至有缺陷。但你要知道這些理論當時提出來的時候是非常非常NB的。把你扔到科斯或納什當年寫paper的時候,你搞得出科斯定理和納什均衡?

做學術就要敢為天下先,錯不錯對不對那是審稿人的事情,你的事情就是把你的那套話編圓滿了。


謝邀。

弱弱地說,我對Becker其實不算了解,實在是不敢去「評價」他。

今天剛剛看到了Jensen的書,裡面還提到了Becker的貢獻,還有楊小凱的書,也提到了Becker,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學者,比如張五常啊,經常提到Becker,好吧這不算是什麼正兒八經的評價,只是說,能讓諸多大牛不停地談論的傢伙,一定是一個牛到極致的神犇了。

上面幾位大神已經介紹了很多了,我覺得我沒必要重複一遍是吧,說點兒不一樣的吧。

他是芝加哥學派裡面不太像芝加哥學派的人,他寫過一本叫做《經濟理論》作為芝大的諸多研究生教材之一,但這本書卻一點兒也沒有芝加哥學派的樣子……

好吧我承認,我不認為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經濟學者,這是一句廢話,因為把這句話給誰都是挨噴的節奏,不過,經濟學殿堂裡面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而且是很重要的一席之地,這個評價可不低了吧。

求輕拍磚,因為我的答案權當是拋磚引玉了。


一般來說,他理論代表作是這本 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 (豆瓣) 經濟學萬能理論帝國氣勢洶洶=。=


居然去世了。繼德沃金之後又一個崇拜的大師離去。

本身是學社會科學的,對經濟學了解有限,在研究犯罪問題的時候了解到有人用了經濟學方法研究過犯罪問題,進入過社會學領域,並拿了諾獎,於是找到他的《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讀了一遍,一發不可收拾,推薦閱讀。

他最大的貢獻,從一個社會科學初學者的角度上看,是將經濟學這種數學性很強的科學引入了社會科學,利用數字研究社會行為與人類行為,這對社會科學的發展改變是很大的。

畢業答辯的時候引用了貝克的資料,答辯老師感嘆:以後的法學會是經濟學和統計學的天下。

感謝嚴文同學指正錯字。


Becker的模型不需要道德、傳統這種東西。如果一定需要,那麼他必須變成模型中的一個參數...這一點我是非常欣賞的。這也是我推崇並不斷探索的思維方式: 思考問題設法排除個人感情,社會道德等因素的影響,而是把這些因素視為客觀因素的一部分來考慮。

人的感情和社會道德,共通點就是它們都是人類的主觀產物,但人在這些主觀因素的影響下活動,對客觀因素造成影響。然而,世界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人的感情本質上也是客觀的,因為人的感情來自人對世界的本能反應,跟求生有很大關係(比如恐懼是為了警覺危險)。社會道德也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客觀因素,不然人人野性泛濫,自相殘殺,只會自取滅亡。

這上面的事實對思維的啟示,就是我第一段所說的那樣。思考問題是為了解決客觀存在的問題,那必須以客觀規律為準。但是,人類是感性動物,感情是人的本能,所以無法完全排除主觀感情的影響,這就的把主觀影響作為客觀因素考慮。

比如說,制定一個計劃,是必須以實際情況出發來考慮的,在這裡就要切實排除個人情感和社會看法的影響。不過,人是感情動物,在制定期間必然有感情因素在裡面,比如說人一般是為了實現自己喜歡的目標做事的,在制定和執行過程中, 必定會有因為個人主觀因素造成的各種不完善和問題。這樣就要求計劃要有靈活性,要預料各種因為主觀因素而出現的問題(比如說偏見、懶惰、拖延等等),執行當中也要隨機應變。

就拿設定時間表來說,我要定一個時段來學習。這裡就需要排除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而是從客觀因素出發考慮問題。比如說考試需要溫習3小時,我個人不喜歡學習,最好半小時,但是這樣的話溫習量就不夠了。或者,我是學習狂,定10個小時,但身體受不了。這些就是要排除的個人主觀因素影響。但是,人總是有惰性的。哪怕是我定了3個小時,但實際執行當中,因為我不喜歡學習,所以注意力不集中,3個小時實際只溫習了2小時。甚至可能這」3小時「本來就沒有很好的結合實際,考試可能要求5小時的複習量,但我由於主觀」不喜歡學習「,往少里估計,結果得出了3小時的結果。這些就是個人主觀因素對計劃的影響。那麼,在計劃的制定和執行過程就把這些主觀因素當做客觀因素考慮,制定對策,比如考慮到個人的惰性,注意力不集中,那麼就制定4小時,實際溫習3小時。或者在執行3小時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專註不足,實際才學了2小時,那麼就要想辦法彌補,比如說再另外安排2小時來不足這個溫習量。

同樣,人是在社會裡活動的,那麼像社會輿論這樣的東西可能會影響計劃的執行。比如說,有些東西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甚至還是符合法律這種社會規範的,但是社會道德、社會上多數人的感情卻不一定能過關(所以有」合情合理「的要求),這樣最計劃的實現照樣會造成障礙。所以在制定和執行計劃的國情中,都要設想到這樣的情況,並預留空間和解決方案。


這位科學家我第一次聽說,但是他的做法我很欣賞

一、老子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老子說的啥意思?人的本質是趨利避害的,人的行為是以利益來驅使的,這就是「人道」

二、既然是利,那麼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可以拿經濟學衡量。

三,既然這種嚴謹的數學模式是建立在以利益為基礎的前提下,那麼它所闡釋的,就是人間大道。


排名第一的數據帝@chenqin的回答非常好,恰巧前幾天在 FT中文網 上看到其專欄作家 蒂姆?哈福德的一篇文章。貼出來供大家了解下。

5月3日,長期患病的加里?貝克爾(Gary Becker)與世長辭,享年83歲。他曾領導一場將經濟學思維運用到婚姻、歧視和犯罪等人類生活領域問題的運動。

貝克爾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個煤礦小鎮,在布魯克林長大成人,後來以最高榮譽從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畢業,獲得數學學士學位。直到進入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他才意識到,「我不得不再次開始研究經濟學是怎麼回事。」

他曾考慮研究社會學,但發現它「太難了」。不過,多少年來,他樂於運用嚴格縝密但化繁為簡的經濟學數理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回歸社會學問題研究。這一方法在1992年為他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s),使他成為20世紀全球最具影響力、著述被引用最多的經濟學家之一。

他的博士論文以歧視經濟學為主題,研究如何衡量歧視以及歧視可能產生何種影響。貝克爾發現,無論對歧視者還是被歧視者而言,其代價都非常高昂。經濟學家涉足這一主題看來有些奇怪,貝克爾1957年出版一本有關歧視的書時,他的思想沒有引起多少關注。

他看來並未對此感到煩惱。2005年他告訴我說:「我的整體人生哲學一直是,在服飾這類問題上墨守成規。但在思想方面,我就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如果我認為自己是對的,受到批評我也不怕。」

多年以來,他遭到了很多批評,因為他竟敢推出各種奇怪的經濟學理論,有關於犯罪與懲罰的,有關於對兒童的需求的,有關於理性癮君子(如果受到提高煙價的可信威脅,就可能戒煙)的。他的「個人可以把教育視為一項有回報率的投資」的思想,引起了人們的憤慨。不過,如今誰也不會對「人力資本」一詞的使用感到不快了。貝克爾寫的一本書的書名就叫《人力資本》。

這個例子展示了,貝克爾的研究方法是如何改變經濟學家群體對自己研究工作的看法的,而後者在被改變時常常沒有明確察覺貝克爾的影響。貝克爾在經濟學上的興趣十分廣泛:同事們,比如另一位諾獎獲得者拉爾斯?皮特?漢森(Lars Peter Hansen),發現貝克爾總在考他們,並在似乎與他本人主要興趣相去甚遠的研究領域,發表入木三分的看法。

漢森教授說:「作為以創新方式拓寬了經濟學分析領域的人、20世紀最優秀的經濟學家之一,貝克爾將被銘記。」

終其一生,貝克爾深愛著這門被他改變的學科。周末的下午,他經常出現在辦公室,或者寫作,或者回答比他小60歲的年輕學者提出的問題。他一直與法律學者理查德?波斯納(Richard Posner)合寫博客,直至辭世幾周之前。

多年與貝克爾同教一門課程的凱文?墨菲(Kevin Murphy)說:「他熱愛經濟學,許多經濟學家受到了他的啟示。」聽貝克爾的課,最可能的結果不是掌握一種特定的正式技能,而是學到這位傑出經濟學家對於世界的看法。在前往接受「與FT共進午餐」(Lunch with the FT)欄目採訪的路上,貝克爾違規停車,他的世界觀由此可窺一斑。經仔細盤問後,他快樂地告訴我,在權衡風險與收益之後,這是一種「理性犯罪」。

墨菲教授說:「這就是加里。他那是決定現身說法地給你上一次經濟學課。」

1970年,貝克爾成為鰥夫,1980年再婚,娶了芝加哥大學歷史學教授吉蒂?納沙特(Guity Nashat)。貝克爾過世後,他在世的親人有妻子吉蒂?納沙特,女兒凱瑟琳?貝克爾(Catherine Becker)、妹妹納塔利?貝克爾(Natalie Becker)、以及一個繼子和兩個孫子。

註:FT中文網 - 全球財經精粹 裡面的內容真的很好!


經濟學帝國主義開疆拓土的一代先驅。。講道理的話感覺有好多經濟學家現在的飯碗都是靠他開闢的疆土支撐的


加里?貝克的經濟學成就,簡而言之,就是拓展了經濟學領域,用經濟學的思維與方法去解析家庭、婚姻等廣泛的社會領域,給人耳目一新的震撼,讓人看到了這些熟視無睹現象背後的另一層含義。


莫名想起辜鴻銘先生的感嘆,大意即:當今世界面臨最大的問題並非某某主義與某某思想之間的對立,而是藝術變得越來越科學!


U=U(y_i)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來說,我認為這個公式就是標準的績效計算公式。

其中Y表示勞動時間,就是說團隊的績效(就是對於企業的效用)與團隊成員付出的勞動時間是正相關的,而勞動時間和勞動報酬之間的關係也是正相關的乘數。

而這個公式同時對於個人來說,個人的效用和勞動報酬之間也具備正相關意義。

這就是996模式得以存活的原因。

同時又有了以下公式

U=U(y_i)+eta U(y_j)

其中eta U(y_j)可以延伸為休假、激勵、懲罰、員工關懷、勞動保障、社會保險、福利、獎金、培訓等一系列不直接作用於提升績效的手段,簡而言之就是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學科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

而這個公式對於個人來說,除了提升自己的勞動報酬從而增加消費以外,也有了個人的生活。

結論:U=U(y_i)+eta U(y_j)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存在的根本意義,同時也是人們為什麼討厭加班的原因。

一個公式,奠定一門學科存在的基礎,讓我有了吃飯的飯碗,這就是我對貝克爾教授的學術成就的認識。


經濟學帝國(主義)的締造者


一百年前的人們無法想像的天地,現如今的我們習以為常的處理各界問題的「經濟學方法」。

附上大師晚年和Posner合開的精彩博客,以此緬懷這位一見如故的大師、好朋友--Becker

The Becker-Posner Blog


經濟學界的牛頓。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上海房價破34萬一平?
從經濟學角度看,除了廣告,還有哪些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商業模式,克服了難以解決的困境?
補貼/徵稅總額相等時,為何繳納所得稅優於消費稅,而收入補貼優於價格補貼?
微觀經濟學中相關商品是什麼意思?

TAG: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 微觀經濟學 | 加里·貝克爾GaryBec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