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懷疑自己所堅持的東西,還應不應該堅持?

我今年20歲,大三,工科男,學的電氣工程,對前途迷茫。一直相信仁義道德,希望自己能做個"好"人,最起碼是個正直善良的人,但是我發現那些「成功」的人彷彿人品真的都不怎麼樣。我就在懷疑一個人成就和他的人品是成反比的嗎?

前天在學校看到一個比較「特立獨行」的老師,問他這個問題,他只對我說 人要堅持自律,五年河東五年河西。

我到現在真的很懷疑自己,為什麼自己在道德的約束下活的這麼痛苦,有些人就不被道德約束?

----------------------------------------------

謝謝您對我的問題看得如此細緻,我之所以打引號是覺得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都不一樣。我說的那些「成功」的人是指一些事業有成的人,如某銀行行長,某導演。

他們能夠達到那樣的位置,肯定是能夠說明他們有一定的能力實力,但是為什麼他們為什麼不在乎「道德」,不在乎「禮義廉恥」,為什麼他們做人不行,卻能夠達到那個位置?

一個人成就和他的人品沒有必然關係對嗎?

如果沒有必然的關係,為什麼我們還要自律? 因為這個問題,我真的好痛苦。


以前接觸教育學時,學到過道德發展階段的理論。

希望樓主能認真地看完,也希望對樓主做出正確的判斷有所幫助。

以下內容來自於維基百科詞條: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

柯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或譯為柯爾堡道德發展階段,是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柯爾伯格用以解釋道德判斷發展的理論。1958年,他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心理學時,受到讓·皮亞傑著作的啟發,對兒童面對倫理困境所作的反應產生了強烈的興趣,[1]在寫作的博士論文中,創立了這一理論[2],概述道德發展的階段。

柯爾伯格的理論認為道德判斷作為道德行為的基礎,可以區分出6個發展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比前一個階段對倫理困境的回應更為適當。[3]柯爾伯格的研究表明,道德判斷發展的年齡指標遠遠超出早些時候皮亞傑的研究結果[4]也宣稱邏輯與道德發展貫穿各建構的階段。[3]柯爾伯格在此基礎上大為擴展,確定道德發展的過程主要是對正義的看法,並且這一發展將持續終生,[2]賦予了這一研究的哲學含意。[5][6]

柯爾伯格在研究中使用倫理困境的故事,關注人們在面臨類似的倫理困境時,如何證明自己的行動是正當的。然後他將反應進行分類,總結出6個不同的階段。這6個階段屬於3種水平: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和後習俗水平。[7][8][9]

……

階段

柯爾伯格的6個階段歸屬3種水平: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和後習俗水平。[7][8][9]與皮亞傑建構主義的認知發展理論階段模型類似,柯爾伯格認為階段的倒退 - 喪失高級階段的能力是極為罕見的。[10][11]即便如此,還是沒有人一直能夠處於最高階段。不可能「跳躍」中間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比前一個階段的觀點更加全面、更加綜合、也更清晰。[10][11]

水平1(前習俗)

1.服從與懲罰定向

2.利己主義定向

(「對我有何益處?」)

水平2(習俗)

3.人際和諧與一致

(好孩子定向)

4.維護權威與社會秩序定向

(法律與秩序定向)

水平3(後習俗)

5.社會契約定向

6.普遍倫理原則

(原則與良心定向)

-----------------------------------------------------------------------------------------------------------------------------------------

一、前習俗水平

前習俗水平的道德推理對於兒童非常普通,有時成人也會表現出這種水平的道德推理。前習俗水平的道德推理,是根據行為的直接後果來進行推理。前習俗水平包括道德發展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純粹只是關心自己,表現出利己主義傾向。

在第一階段,個體關注行為的直接後果與自身的利害關係。例如,如果一個人由於某個行為而受到了懲罰,此負增強使這個行為被認為是道德上錯誤的。一個行為所受的懲罰有多嚴重,就說明這個行為有多「壞」。[12]此外,個體並不注意其他人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有何不同。這個階段也可以稱為權威主義階段。

在第二階段,個體持「對我有何益處」的立場,將正確的行為定義為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第二階段的道德推理,顯示對其他人的需要興趣有限,而只關注自己是否得到更多的利益(正增強),例如「你抓了我的背,我也要抓你的」。[3]在第二階段,關心他人不是基於忠誠或內在的尊重。在前習俗水平缺乏社會的觀點,不會因社會契約(第五階段)而煩惱,因為行為目的是為滿足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的。第二階段的觀點經常被視為道德相對主義(moral relativism)。

二、習俗水平

習俗水平的道德判斷是青春期和成人的典型狀態。用習俗推理的人對行為進行道德判斷時,會將這些行為與社會崇尚的觀點與期望相對照。習俗水平包括第三和第四個道德發展階段。

在第三階段,自我進入社會,扮演社會角色。個體關注其他人贊成或反對的態度,保持與周圍社會角色的和諧一致。他們努力要做一個「好孩子」,實現這些期待,[3]認為這樣是理所應當的。在第三階段,對一個行為進行道德判斷,是根據這個行為對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後果,包括尊重、感謝和互惠。法律和權威的存在,只是為了進一步支持這些固執己見的社會角色。在這一階段的道德推理中,行為的目的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們覺得很好...」。[3]

在第四階段,重要的是遵守法律和社會習俗,因為它們對於維持社會有效運轉非常重要。在第四階段的道德判斷,認為社會的要求勝過個人的要求。其核心觀念通常是關於是非對錯的規定,例如基督教基要主義的情形。如果有人觸犯法律,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來捍衛法律或規則。如果有人確實觸犯了法律,那就是不道德的。因此在這一階段,過失是一個重要因素,它把壞人與好人區分開來。

三、後習俗水平

後習俗水平,又稱為原則水平,包括道德發展的第五階段和第六階段。這時,個體又成為從社會突出出來的單獨的實體。個人自己的觀點應該放在社會的觀點之前。由於後習俗水平也是將自我放在他人之前(特別在第六階段),有時會被錯認為是前習俗行為。

在第五階段,認為個體應持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因此,法律被看作是一種社會契約,而非鐵板一塊。那些不能提升總體社會福利的法律應該修改,應該達到「給最多的人帶來最大的利益」。[8]這要通過多數決定來達到,以及不可避免的妥協。民主政治顯然是基於第五階段的道德推理。

在第六階段,道德推理是基於普世價值進行抽象推理。它超越了第四階段,認為只有在基於正義的情況下,法律才是有效的。法律所許諾的是正義,所以不義的法律就不必服從。同樣它也超越了第五階段,認為由於社會契約並非義務的道德行為之本質,會出現正義變成多餘之物的情況。在第六階段,作出道德決定不是根據有條件的假言命令(hypothetical imperative),而是根據無條件的絕對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見伊曼努爾·康德的絕對命令[13])。當你替一個人設身處地著想,他也會設想人人都在想同樣的事(見約翰·羅爾斯的「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14])。一致同意的結論是,採取行動。這樣,行為絕不是手段,而總是以自身為結果;一個行為因為它是正義的,而不是因為它是機械的、預期的、合法的或先前達成一致的。雖然柯爾伯格堅持第六階段的存在,但是他很難找到一個被試能夠一貫處於第六階段。結果顯示很少有人曾經達到柯爾伯格模型的第六階段。[11]

四、更多的階段

在柯爾伯格關於終生髮展的經驗研究中,注意到一些人顯然經歷了道德階段的衰退。他面臨選擇,或者承認會發生道德衰退,或者修改他的理論。柯爾伯格選擇了後者,假定此外還存在一些准階段,[8]如柯爾伯格所稱的4?階段或4+階段——從第四階段到第五階段的過渡時期,同時擁有這兩個階段的特徵。[8]在這個階段,個體對「法律與秩序」推理的專斷性產生叛逆,開始從單純由社會規定何為過失,轉變為認為社會本身也有過錯。這一階段經常被誤認為是第二階段的道德相對主義,當社會利益與自身選擇相衝突時,個人會認為比較而言,社會在道德上是錯誤的。[8]柯爾伯格注意到這經常發生在學生進入大學的時候。[8][11]

柯爾伯格進一步推測,可能存在第7個階段(超驗道德或宇宙道德定向),將宗教與道德推理相聯繫起來[15](見詹姆士·福勒的信仰發展階段)[16][17])。不過,由於柯爾伯格甚至對提供第六階段的經驗證據尚有困難,[11]他強調他對第七階段的大部分推測只不過是理論上的。[5]

以上。

------------------------------------------------------------------------------------------------------------------------------------------

突然想到一個視頻:1959年,伯特蘭·羅素寄語未來也很符合題意呢。

要知道,你所看到的,是你能看到,和你願意看到的世界。

願樓主能多閱讀,多體驗,多思考,理性而勇敢地面對真實的世界。

另附康德墓志銘的英譯版:

Two things fill me with constantly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longer and more earnestly I reflect on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without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謹此共勉。


我工作是做電氣工程,女生,第二年,小城市。

工作中太多下級對上級的溜須拍馬。平級同事之間表面的相互吹捧,背後卻是添油加醋的八卦議論。

當我和其中某一名同事關係漸好,間接並小心翼翼提出這些問題並覺得這樣不是很好的時候,他說:「每個人都是這樣,你不這樣,就會吃虧的。」但我還是無法真心認同。

一個人,心中對某些觀點有所堅持,即使會懷疑也很難去發自內心的改變。而不改變就要承擔相應的結果。

比如,閑暇所有人聚在一起討論別人而我不願意參與躲在一旁於是被貼上了「城府很深」的標籤。

比如,情商低不會說話不愛攀援所以公司大領導至今都不知道我的名字。

人漸漸成熟之後會知道好人和壞人其實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同理道德境界也是,沒有絕對的高與低。

而所謂的「堅持」也會隨著時間不斷的改變。經過不停的探索,不停的摩擦,總會知道自己需要的是隨波逐流還是獨樹一幟。題主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最適合的路。

唯一永遠不改變,是不停的改變。


真正會束縛你的不是你所謂的對仁義道德的堅持,而是你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將世界看成簡單的黑白兩級然後以之為基礎來理解這個世界,那麼你的思維必將在兩個極端內遊走,就是不往中間的正道上去;你的前路必將走得步步荊棘,而且對於自己的窘境滿腦子忿忿不平,說不定還會有見鬼的道德優越感,跟阿Q一樣可憐又可笑。

接著說下個槽點:題主你的「成功的人似乎人品都不怎麼樣」的結論是怎麼得來的?你憑什麼做出這樣的判斷?這是怎樣坑爹的邏輯思維水平?楊白勞和黃世仁是戲劇中對應的兩個面,但你不能因為看了一出《白毛女》就想當然的得出這樣的結論:弱勢者必然淳樸善良、貧農的女兒必然被強姦、地主都是沒人性的壞東西、窮人跟富人有你沒我勢不兩立(這種思維方式的人海了去了,尤其多見於底層,不然你以為我黨是咋上位的)。一個人成功與否的確與其道德不存在絕對關係,但肯定不是成反比,唯一與之有明確對應關係的就是能力(智力、情商和自身資源等)。

最後,這個世界的紛繁複雜遠遠超過了個體的人的局限,任何事都沒有固定的普適的和唯一的標準;而相信仁義道德跟一根筋死心眼是兩回事,不要把道德自律跟偏執偏激混為一談,否則運氣好了你以後就是個海瑞,運氣不好就是個失敗透頂的「有道德」的憤青。


我沒什麼理論,但是,我有個想法

道德完美

有很多錢

這算是人生兩個目標,有人選擇了第一個,有人選擇了第二個,但是有人也選擇兩條路都堅持,那就需要更多的努力。

如果按照兩者滿分一百分來說,絕大多數人兩個都是2、30分的樣子吧。極少數人可能兩個都是7、80分。但是還有很多人選擇了其中一條……只看他自己如何判斷人生的價值:為了金錢多得1分,能否放棄1分的道德?


我個人認為人品是很重要的。我想知道你對成功的定義和人品的定義是怎樣的?會不會認知有出入。社會是非常複雜的,成功沒那麼容易的,一半靠打拚一半靠運氣。

我現在感覺到你在抱怨社會,嫉妒別人。看到別人的光環,沒看到別人的艱辛。

要不要在你自己身上找問題呢?

你現在是不是想為干不道德的事情找借口呢?

你的本質如何?


要成為社會意義上的「好」人,需要付出代價,甚至持續地付出代價。

我不是什麼「好」人。

我可以因為一時惻隱給路邊的乞丐幾塊錢,但做不到每次看到乞丐都上去給點錢;

我可以因為網上的尋人啟事獻出自己的力量,但沒辦法發動身邊所有的力量一起幫忙;

我可以因為看到周圍的朋友沉溺於遊戲時提醒兩句,但無法在朋友心生排斥時硬生生將他/她拽出來。

我的能力不足。

只是因為我們是弱者。


我也曾經歷過類似這樣的心路歷程,我現在依然沒有找到答案。
當我從一個小地方的封閉的高中走到城市進入大學,從各個方面特別是網路接觸和認識到社會、人性黑暗的一面,完全不能接受,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壞人,為什麼有人為了利益可犧牲他人的健康幸福, 為什麼世界是這個樣子的,以前聽同學講社會上一些不好的事我都認為那是不是真實的,是謠傳,後來我明白是因為處在封閉環境中的自己見識太淺經驗太少,所以才如此相信社會是真善美的,灰暗是社會人性的本來面目,只是以前我沒看到。當越來越多黑色與灰色的事情展示在我面前,內心越糾結掙扎,可是自己無能為力,好像有某些力量在摧毀心中善良正直的價值觀,於是我開始逃避,避免看到醜陋的一面。現在我明白不必糾結,周圍的人依然是善良的。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是「聖人」,我看到人的貪婪自私自利,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我沒有能力改變他人,那就先修正自己,提高自己的素養,自己堅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這世界就多了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人是不斷成長的,你現在困惑正因為你有很強的正義感,不要因為社會上不好的一面就否定社會不存在好的一面。看問題看人都不能片面,多看到積極的一面,堅信自己,不要被動搖。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堅守正義,社會才會向我們更接近我們理想中的那一面。


我在提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心裡有一個答案,但是我不敢肯定它,希望能夠從各位知友這裡找到方向。 但是我現在很肯定這個答案,那就是堅持,堅持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沒有辦法改變別人,但我可以改變自己。就像羅永浩說的那樣「每一個生命都註定改變這個世界」。我可以把自己變得更好一點,可以讓世界上多一個善良的人。 也謝謝各位知友熱心的回答。 加油,


好好讀讀王小波吧,他會拯救你於水火之中的。


@朱炫,最近大師兄一系列專欄里,有意無意的都涉及題主問題(即「屁股」理論),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想必大師兄想過並有看法,邀請一下啦。


因為我也持有這種懷疑,所以我來看答案。但很遺憾我的懷疑還是沒有被解答。

下面是對答主們的吐槽:

每次都能看見回答問題的人對題目咬文嚼字真的是很不爽,對於題主以偏概全的定義所有成功人士雖然我也不贊同,但這是基於題主目前的認知與閱歷得出的結論。我相信題主也知道成功人士中也有品行佳的,不需要某些答主一再強調這一點。

另外就是,所有答題人都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不是絕對的肯定,甚至也都沒有收到過大眾的檢驗,這就等於是自己的問題都可能沒有解決的人來指導別人解題。

若是題主能從中選中一個信念固然是好的,但要記住,像某些答主說的,你相信的也可能是錯的。


沒有道德約束的人逍遙只在表面,在心底不知忍受著多少人唾罵,他們也是人,不可能視唾罵而不見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當今社會男人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外表這一現象?
老爸得了肝癌,到底要不要告訴他實情?
抑鬱症如何克服自殺傾向?
怎樣克服守財奴的心態?

TAG:人生 | 成長 | 社會 | 心理調節 | 人生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