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內地的音樂節市場是否已經開始進入細分時代?


所謂細分,個人覺得還不到時候,其實所謂細分就是一個長尾的表現。歌迷進步很快,成長也很快,獨立音樂也好,搖滾樂也好,根據個人觀察,原有的搖滾樂歌迷已經出現了分化,也就是我們說的音樂分眾化。現在大部分消費者對音樂節的消費其實還屬於比較初級的階段,尤其是北京地區,很多家庭把去音樂節看做出遊的替代品,因為假期外出人太多,這其實是一種比較無奈的選擇,他們可能並不享受,即使是第一次消費,也未必能給他們帶來很好的體驗感,起碼就我經歷過的音樂節來說,歌迷的體驗感其實並不好。音樂現狀其實跟教育關係甚大,中國是一個缺少音樂教育的國家,所以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突破大眾對音樂的審美和消費,只能在受眾自我成長到一定階段,才有可能自然而然的生成出分眾音樂節,要不多少有點揠苗助長的意思。音樂節是未來的市場,這個無可置疑,但是操作方式對所有策劃人來說都是一堂值得探究的課。


試著純框架性的回答一下。

先是規範方面:

市場細分的前提是市場是可細分的,既存在有一定數量基礎且消費需求不同的消費需求者,也就是說是有量不同質的(即需求者偏好曲線U不同)。於是根據市場營銷學的原理,針對差異化市場採取市場細分策略,如此的集中力量在目標市場上佔據優勢,獲取份額。

然後是實證的來了:

感覺現在國內很多樂迷都處於比較基礎的階段,基本上對於音樂節很大部分的動機就是鬧騰(在迷笛都怎麼玩的去過的人心裡都有數,草莓什麼的還好點),套用一句我一哥們經常在場子里用的一句話就是:

「他們在台上唱他們,我們在台下躁我們的。」

國內音樂的底蘊普遍不行,大眾的音樂素養基本是上不了檯面的。大家都有自己中意的樂隊,喜歡的歌手,吉他什麼的也能比劃著幾下,但除此之外要再說點七七八八出來就不多了。更談不上成氣候的一片一片。音樂節都是面向市場的,都是要賺錢的,所以哪怕再不濟清一色的死搖硬核也得來幾支民謠民族風啥的調劑一下,說白了就是圖個平衡,能吸引到儘可能多的樂迷。

所以總的來說,想著市場細分這件事本身在方向上就反了,或者說專業化的產品從音樂發展的長遠來看肯定是必須的,但目前面對同質的市場,當然也只能先採取同質的策略。


首先從音樂行業的大環境來看,美國2012年唱片銷量最高的是阿黛爾400多萬張,而二十年前隨便一個BILLBOARD排行榜上的歌手都差不多能上千萬銷量(白金唱片),音樂人已經很難從單純賣唱片來掙錢,於是整個音樂行業的商業模式也就從賣唱片轉為賣現場。國內的唱片行業就更差一些(國人很仇視的日本反而做的很好,唱片銷量馬上就快超過美國),更沒有版權意識,於是很多藝人出了唱片只要能賣一點收回成本就好,大部分是作為「名片」發給媒體和演出公司,目的是為了演出時能有個更好點的出場費和更多的媒體曝光。

有人會問唱片賣不出去但靠現場也能賺錢啊,這裡有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歐美國家的藝人絕大部分是自己寫歌的,象LADYGAGA那樣靠另類出位的人早先進入音樂行業都是自己作詞作曲的,曾經還給小甜甜寫過歌。所以在格萊美上獲獎藝人的稱呼最後都是artist,而在國內絕大部分只是靠張好嗓子甚至只是個好皮囊就能當歌手的,頂多稱之為singer.

一首偉大的音樂作品,需要好的演繹者,但更需要才華橫溢的作詞和作曲者

作詞和作曲人基本都是靠唱片的版稅來維持收入的。早年間港台音樂的火爆,是因為你起碼還買卡帶或者CD去消費,像袁惟仁,李宗盛,林夕那樣的幕後工作者,也可以通過一首首經典作品獲得不錯的收入。但是近年來他們已經很少寫作品了,又後繼無人(有才華的音樂人不光需要理想主義,也需要一定條件的物質刺激),就造成這些年來整個華語樂壇的沒落。如今滿大街「月亮之上」和「最炫民族風」之類的口水歌橫行,並不是說口水歌不好,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除了滿足快餐形式的需求外,也需要一些可以打動內心的,能夠在夜深時直接觸動人心靈深處的作品。

稍微提一下大陸現階段的音樂版權,基本上所有和版權有關的事項都歸一個叫音著協的地方管理,但就像中國所有的衙門一樣,處於只收錢不辦事的現狀,基本上能給藝人的版權費用也就幾百上千的樣子,至於收到的錢嘛,可以參考紅十字。。。

====================================================================

上面說的是整個音樂行業的大環境,搖滾樂也是音樂行業的一部分,甚至很小眾,所以離不開大環境的影響

首先,不管是音樂節還是流行演唱會,只有在一線城市才有可能完全靠市場運作賺錢,也就是靠成熟的市場營銷取得的票房來掙錢。其他二三線城市除了那幾個天王天后以外,純粹靠票房都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就更別提以搖滾為主的音樂節了。但為什麼這幾年全國各地有那麼多的音樂節出來呢,因為在二三線城市的音樂節都是走的一個路子——政府搭台,企業唱戲。音樂節屬於文化產業,可以給當地帶來一定的知名度和旅遊收入,最重要的是給在位的帶來政績。所以全國各個地方的從業人員,甚至很多業餘人員,只要從政府圈了一筆錢,就可以名正言順搭台唱戲了。

不得不說,音樂節是個沒有什麼技術門檻的行業,只要你有錢或者能找到錢,都可以做出一場甚至還不錯的音樂節。音樂音響舞台都是外包的,而決定一場音樂節好壞的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陣容。像某年成都搞的那場大愛音樂節,老闆就是純粹的外行,搞到一筆錢就開始做了,雖然後來因為資金鏈問題被業內人士噴的狗血淋頭,但客觀來講,如果作為一個樂迷來說,那場音樂節還是不錯的

這種行業模式就決定了,絕大部分音樂節都可能或者說只能是曇花一現。以前作為從業人員研究過某年的所有音樂節,發現到了第二年就至少有三分之一消失了。有些可能是領導換屆,有些可能是效果不理想,反正都是一鎚子買賣。當然也有一些演出成本不高的小型音樂節一直在堅持,也許是通過個人關係的長期贊助,也許是主辦方某人對音樂純粹的熱愛。但這些只能稱之為行業模式,而不是商業模式,在商業世界裡,不能賺錢的模式永遠不能夠持久

==================================================================

打的累了,直接回答樓主問題好了

什麼叫市場細分,市場細分是指在某一領域充滿競爭的紅海里,尋找差異化的藍海

音樂節本身就是小眾市場,所有中國一年的音樂節綁在一起的收入都沒有鳳凰傳奇的收入多。況且這個行業在二三線城市還遠遠沒有市場化,更別提什麼市場細分了。也許在北京或者上海會出現類似爵士上海和INTRO,但也就僅僅如此了,市場太小,都先把蛋糕做大,再想怎麼分蛋糕的問題吧


泡沫時代才對,國內的音樂節還完全沒有到細分的時候,很多人看中了迷笛和草莓的發展,也開始想要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各種靠譜不靠譜的音樂節如雨後春筍一般誕生,對於這些人來說,賺錢往往是第一位的,樹立品牌?嗯,說不定瞎貓碰著死老鼠,我這個音樂節就跟迷笛草莓齊名了也說不定。

有些地方可能完全沒有旅遊資源,或者旅遊資源沒有什麼競爭力,當地政府為了吸引遊客過來,音樂節往往是相對成本最低,能夠吸引到遊客最多的方式,再看看幾乎一成不變的藝人陣容吧。哪個音樂節沒有痛仰?哪個音樂節沒有萬青?誰有名請誰,誰有票房請誰,選秀明星,獨立藝人,搖滾青年,上,全上,越全越好。說好聽點這叫風格全面,說難聽點就是賺幾波歌迷的錢。這算是哪門子細分?

很多人說國外每年有上百個音樂節,國內的音樂節數量還遠遠不夠,但不要忘記了國內的音樂消費能力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所謂「細分」,國內實力,樂迷數量,能夠撐起一個音樂節藝人有多少?談何細分?這也難怪主辦方老請那些老面孔,他們也是為了票房,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來看,那麼最後獲得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每個音樂節看上去名號都不小,但怎麼看都像都是圈錢的玩意兒,觀眾也不是傻子,換湯不換藥的音樂節誰願意跑來跑去看?

所以我覺得現在覺得內地音樂節進入細分時代還為時尚早,我甚至認為可能到了某個時間段中國的音樂節會進入一次全面潰退的階段,最終剩下的才是精華。但我對此並不悲觀,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觀眾和主辦方也會慢慢以一種成熟而理性的心態來面對音樂節。到了這個時候真正健康的音樂節市場才會最終形成。


行業里的人總是興緻勃勃的,講小眾音樂普及,講差異化競爭。中級以上的樂迷也很樂意看到細分懂行專業不和地方旅遊業掛鉤的純粹的音樂節。

問題是,現實是什麼呢?

如果稍微做點行業觀察,從樂迷、觀眾年齡層到討論內容,從走紅樂隊音樂質量到走紅原因營銷點,你都會發現這是一個泥沙俱下的局面。

去一趟音樂節,能很明顯地感到,看熱鬧的群體佔到極大多數。

什麼叫看熱鬧?就好比《小時代》出了,聽說很爛但是柯震東很帥,去擼一下吧,回去發個微博朋友圈~今天去了傳說中的雕爺牛腩,味道果然不一樣。進擊巨人很火?我們來惡搞一下兵長吧!

年輕人開始迷戀作為文化符號的搖滾樂/小眾音樂,消費作為文化符號的搖滾樂/小眾音樂,而不是搖滾樂/小眾音樂本身。

這種情況下去做爵士,夢象(純粹從細分角度舉例XDD),當然受眾和反響都沒有綜合性音樂節那麼好。爵士好多人沖著好聲音的那兩個爵士選手,夢象,呵呵,大家沖著李志,以及抱著崔忠鵬到底能不能辦成功捏 的 好·奇·心。

但這也都不盡然是壞事,我覺得對待音樂這個事兒,不管你是用來賺錢,還是作為愛好,或者純粹只是裝逼的工具,都應該放輕鬆。有時候,一些純粹和美好是塑造出來的,因為它存在在過去的時空,而當下所經歷的,未嘗不是未來某個時刻所眷戀的呢。

最後,再說做民謠獨立細分類音樂節的可行性。

可行。但也取決於主辦方對音樂節成功的界定是什麼?

收支基本平衡?(能不能接受廣告商入駐、和當地政府合作

觀眾數量反饋?(如何安排音樂人陣容比如請一兩個有話題性,沾小清新獨立邊的流行歌手,能不能接受真正好的不受待見,口水歌反響熱烈的畫面【喂,你是不是想多了

自身品牌塑造?(我覺得音樂節品牌樹立的關鍵在於輸出一些觀念,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可能比音樂風格上的差異化經營在國內本土更容易被接受,比如草莓音樂節的流行輕鬆,用了「草莓星球」這個看上去不算高明,文案也挺幼稚,但收效意外不錯的概念,迷笛偏重型和土搖,以學校為核心,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什麼的

……

但從獨立小清新的操作層面上講,已經比金屬電子爵士後腰釘鞋什麼的強太多了好嗎題主?放手去做吧,你已經和崔忠鵬市場重合了你造嗎,只要你比崔忠鵬靠譜一點點,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么么噠~

BTW,答題的時候,題主的一句話始終盤旋在腦海——

主攻某一類的受眾主攻某一類的受眾主攻某一類的受眾主攻某一類的受眾主攻某一類的受眾主攻某一類的受眾主攻某一類的受眾主攻某一類的受眾

祝早日拿下陣地 :P


我一貫是唱衰者。

我一直認為國內只有一種音樂,就是五月天、李宇春甚至鳳凰傳奇們的音樂。至於土搖們,怎麼說呢,我覺著只有倆趨勢:一個是越來越土(地下)了,另一個是越來越五月天了。

現在每個人去看看周邊,如果你不是音樂業者的話,會發現身邊估計超過25歲的人裡面有聽歌習慣的人的比例低的嚇人。

這隻能說明音樂在中國進入了螺旋下降的通道,何時見底還不知道。

所以,現在談差異化的音樂節,太早了。

當我們有獨立的榜單(甚至追隨者甚眾),當我們有獨立的音樂頒獎(甚至能保持公正),當我們有獨立的媒體(甚至有真的不收車馬費采編記者)的時候,市場才接近成熟了。才該細分了。才該有不同的音樂節了。

當然,如果能壓住成本,找到合適的宣傳通道,我覺著保持不虧的狀態還是能做到的。直到堅持到我認為的理想狀態去收穫吧。


我來提一些與以上答主不同的觀點吧

以下觀點有些刺耳!!!請未滿18歲,心態存在問題的人屏蔽,歡迎自認強勢的圈內老炮拍磚辯論

首先把我的觀點全都亮出來

1.中國音樂產業正在走向細分時代

2.中國的音樂節泡沫化是好事

3.中國的音樂受眾水平並沒有想像的低下

4.中國的唱片業並不能定義為滅亡,而是從運營本質與上下游結構發生了轉變

5.中國音樂與國外音樂的差距,會以最多十年左右趕上步伐

以上是我的觀點

下面闡述我的思路

1.中國音樂產業正在走向細分時代

我們可以透過阿里星球,騰訊音樂以及一些小規模的平台,類似幕後圈,樂童,豆瓣等等一系列平台的布局,來分析未來走向,從而看到未來的音樂作品,正在往電商化,精細化,流水程式化的運作方向走,對於這種現象的產生來說,我怎麼判斷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就取決於我們站在哪個立場上來看,如果從商業運營的角度或以平台的角度來說,是絕對的好事,因為可以用龐大作品基數代替掉作品質量,然後再用龐大的基數,吸引足夠多的受眾群體來獲得集群效應與收益,同時根據周期安排,集中宣發渠道以每年為單位,打造幾十個爆款音樂作品,一年的平台KPI指標考核就完成了!你跟我平台走到一起,就有錢賺,不認同我的方式?呵呵!請找別人。這就是未來BAT即將做的事情,而且這個事情無論口號喊的怎麼響亮,都會隨著時間,商業模式,以及綁定資源的影響而變質。

再從音樂從業者的角度來說,站隊是你判斷局勢的水平,圈子人脈關係的等等綜合考量。選擇一個好的隊伍,決定著你未來事業的發展,因為大部分的流量入口,與宣發渠道都已被BAT佔領。以至於以後做為一名音樂人,你的作品評價標準已經不再是一首歌好不好聽,而是你的歌播放了多少次,被翻唱了多少次,正版版權被購買了多少次,被多少人圈內人推介了多少次,拿過國內大獎幾次等等一系列的價值衡量指標,來作為你一個音樂人的價值。是不是內心中浮現出了FUCK的小激動呢?我個人是很討厭把藝術作品,以打分的形式來判斷好壞,很多作品是無法用標準判斷好壞的,但是就是有CAODAN的人想要幹這種事。而且會隨著資本的推動不可逆。而想要把這個歷史進程事情改變,則需要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錢,才能在一個細分領域翻盤。

然後就是音樂受眾,以後聽的歌就是高度流水線作業了,真的只要技術允許,以後音樂人都不需要了,弄個什麼阿里機器人,大數據一上,一年十幾萬首的歌沒任何問題,到時候聽眾想找個牛逼點的音樂人,來一首人工出的歌曲,就像搶購一款限量版的愛馬仕一樣。就算沒有機器人,中國的音樂產量也會不斷的增加,因為體系的協作會讓一首首作品像流水線的襪子一樣不斷出來,不過有一點,音樂人只要你不去唱歌,轉做幕後,在短期內,機器無法用窮盡法把歌都寫完前,你是不會餓到肚子的。各位聽眾老爺們,你們對於聆聽作品,判斷好壞的水準會越來越弱化,你們不可能再像我以前可以牢牢的記住一首歌的整首歌詞了。而能記住唱歌的人的長相,和零星幾句的歌曲哼唱,就已經代表音樂人的深厚功底了。

恩,第一個故事就這麼講完了,至於好與壞取決於幾個條件,標準如何判定?憑什麼來判定標準?誰來判定標準?你自己判斷,但想想這個故事的演變都是要伴隨著血與淚的過程。

2.中國的音樂節泡沫化是好事

有很多人都說近年的音樂節爆發是壞事,去音樂節的都是一群看熱鬧的?我就不懂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想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的判斷是好事。而且無論舉辦音樂節的人是誰,以什麼目的,無論是騙政府補助還是為了謀求私利這都是好事!!為什麼說他是好事?

政府有了文化政績;吃瓜群眾HI了,感覺錢花的值發了朋友圈;大腕賺大錢,小腕賺小錢,不是腕的起碼露了個臉,積攢了十幾個新粉絲;舞美設計,地方宣傳的團隊專業能力又提升了;這些都是利好的效應。

中國音樂產業一直跟不上國際的腳步就取決於幾點:「平均經驗;平均素養;平均商業認知;」對不起,我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詞了,只能用平均了。因為在我的理解里,中國有好的音樂人,也有音樂素養特別高的專業領域高手,也有非常好的商業操盤推手。唯一差的就是綜合實力和平均水平,這個都需要給予時間去進化和凈化的。必然的沉澱是很正常的,音樂節的泡沫化也是好的,我們就算往壞了說,起碼政府支持你發展,能否獲得支持取決你的關係唄,你拿到支持就是好的,拿不到就不好了?在說吃瓜群眾湊熱鬧,你別管湊不湊熱鬧,起碼他們願意掏錢!音樂節總邀請那麼幾個人!咋就不邀請我?音樂節的目的是有人去看?為啥別人能上你上不了?哪怕不要錢你都上不去?是你作為一個音樂人應該反思和思考的事情吧!而那些以前搭個舞台,都會出現失誤,造成事故的地方團隊,現在也在通過泡沫累計經驗。所以音樂節泡沫他一定是好事。你不可能因為你個人的角度判定這個泡沫不好,就否定了一系列人做出的努力。

3.中國的音樂受眾水平並沒有想像的低下

我從來不認為聽眾或者觀眾音樂素養低下,就喜歡聽口水歌,這個跟素養的關係不大,跟當下互聯網人類生活的方式,和音樂作品的傳播方式有關。如果你看過馬斯洛層次需求,你就能明白聽音樂從來就不是人類最基礎的本能需求。那麼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里,你從什麼地方聽到歌曲就很重要,這些歌的應用場景也很重要,首先一個人有天因為一個什麼理由,打開某播放器,某榜單全都口水歌或者神曲,打開朋友圈看到的標題都是「我擦快聽這首歌我被洗腦的不要不要的」或者「這首歌太有意思了,不聽後悔」,你作為一個聽眾,就只能以本能被迫驅使著打開,一聽這歌好SB但是挺有意思,就分享了,於是神曲誕生了。然後你就把這些過錯怪在聽眾身上?說他們沒品位?我的天什麼強盜邏輯?再說應用場景,任何一個歌都是有應用場景的,他不是做出來一直循環播放的。你跳舞的時候需要放,你傷心的時候需要放,你高興的時候需要放。但是一群跳廣場舞的大媽,那腿腳你讓他來首EXO的歌,你傷心的時候別人放戀愛ING;你過生日的時候,別人放分手快樂。你覺得對么?肯定不對吧!那不對在哪呢?就是誰來選擇在恰當的時候放恰當的歌!明白了么?就是放歌的人才是整個問題的核心關鍵。

所以當你的歌沒人聽的時候,不要抱怨什麼中國聽眾水平低,導致你的受眾少之類的腦殘答案!中國每年產的歌沒人聽的多了!你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別人知道你的歌,去尋求作品的播放渠道,和定義歌曲的應用場景。不要拉不出S怪地球沒引力。

聽齊秦 羅大佑 崔健 beyond 林夕 周杰倫 五月天等等的那些人都沒變,變的只是聽眾基量,和宣發渠道的良心,以及你的智商!

4中國的唱片業並不能定義為衰退,而是從運營本質與上下游結構發生了轉變

我從來不為那些唱片公司的倒閉感到一絲悲傷,這是註定的結果,成為音樂歷史裡珍藏的一段記憶,就像黑膠一樣,但他不定能以衰亡,永遠都會有一些小眾用戶作為留存市場,但是唱片行業被淘汰是不可逆的,因為在產業結構上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這是因為幾點。

以往唱片公司的輝煌源自兩個基礎

1.合格的音樂人少

2.聽眾接受的渠道單一

而當這些渠道變的豐富了,聽眾總數變多了,合格的音樂人變多了以後,唱片公司從產業鏈的上游,變成了產業鏈的中下游。所以現在音樂人多到吃不上飯,以前吃不上的是歌手,幕後工作者起碼還有唱片公司養著,現在從台前到幕後都在面臨沒活乾的尷尬境地。

以前聽眾聽歌只能聽CD,看電視,磁帶,唱片。說白了媒介是靠歌養活的。但是現在這些渠道都隨著科技的進步消散了。變成了,播放器,快手,朋友圈,微博等等傳播渠道。傳統的渠道是有各類頻率特徵的,比如電視不會經常有重播,唱片會磨損,磁帶會走音等等。而現在你只需要有電有網。你的選擇多種多樣!同樣這裡又要從兩個角度去考慮,是好是壞?對音樂人是好事,對唱片公司是災難。

但以我個人來講是好事,倒閉的同時,我們得出一個好的唱片公司運營的模式,和倒閉的唱片公司的經驗,這對行業是好的,對於企業主是不好的。

這裡我還要說一個問題,在傳統唱片公司里,經常會遇到這種問題,在以前的模式里,因為音樂人少,渠道單一,所以一個公司捧誰,很重要,大部分原本想做歌手的人,被公司壓抑著成為了幕後工作者,而又有多少人有著台前演出的夢想呢?

所以我從來不鄙視網路歌手,我也不覺得他們比別人第一頭,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為了他們的路,走了多遠走的多難,就跟其他音樂人一樣,我真是不懂為什麼音樂行業會有鄙視鏈的存在,我覺得只要自己有夢想,並朝著這條路一直努力走下去,都是好的也都是對的。

5中國音樂產業最多十年會趕超國外

為什麼這麼說?這個我們要宏觀審視音樂的歷史,從最開始的國家儀式(戰爭,祭祀,禮儀),到後面的貴族禮儀,在到普及大眾,再到最新的一波大眾創作。實際上變化的只有兩條,就是應用場景和受眾人群。而這兩條又可以歸結為一點,就是成本。

這個成本的概念包括,學習的成本,傳播的成本等等,但無論以哪種角度去認知,以往的音樂產業,都是需要精細化分工的,除非你是非常強的獨立音樂人。否則詞曲混編錄,很難在一個人手裡完成,哪怕完成,也會因為某個領域的不專業,導致作品擁有非常大的瑕疵。但是近年的電子音樂又顛覆這個產業的認知,由於軟體和互聯網的革新,以往做一首歌的壁壘消失了,不在需要你會彈鋼琴,也不需要你會打鼓,只要你對音樂的理解足夠,創意新穎,你就可以通過一台電腦,以採樣的形式拼湊成一首歌曲。如果你對於音樂有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在加上獨到的見解,把一些甚至不是樂器的發聲器,加入到歌曲,那麼妥了,你可能就是浪尖上的弄潮兒了!

是的,這波電子音樂的浪潮,極大的降低了音樂行業的准入條件,同時又塑造了一個年代對於電子音樂的認同群體。而這個時代,可能是極少中國音樂圈裡,可以用極快的速度追趕上國外音樂的一條小道,在不久的未來,也絕對會是一條陽光大道!

最後回答下題主的問題,中國的音樂產業細分了,但只是產業鏈的結構和工種在分工,中國的音樂沒有風格,只有標籤,所以你的問題,我最後總結就是音樂節標籤細分的很成功


可以細分,主要一個分類就是扎一筆錢,然後大家層層剝削。


從各大音樂節中不管台上是痛仰、窒息、謝天笑、還是逃跑計劃許多觀眾一律做那個被庾澄慶用泛濫了的金屬禮手勢就知道這個市場遠還沒到細分階段,很多人連音樂風格都未必分得清。

PS: 其實甚至還有很多人都分不清伸出食指和小指的金屬禮和食指+小指+拇指的手勢。


個人覺得還沒有吧,目前還是一鍋粥的泡沫繁華。民謠的為了大眾認知想忘流行上靠,流行的瞧不上窮與性的民謠,古典的瞧不上流行,還沒有形成既相對區分又統一的局面


正好看了篇很厲害的帖子 分析得很好很到位

轉貼:亂世音樂時代下的前世今生


我個人覺得是這樣的,應該說在初期階段吧,音樂節繁多,參差不齊,觀眾接受及認知能力的不同,地域氛圍不同,政策、主辦方實力以及一窩蜂似的音樂節大潮都是使音樂節市場細分化的原因,也是鳥幻音樂節這種細分化受眾人群的音樂節越來越得到歡迎的原因,相信之後還會有更多針對某一類年齡、職業、身份等等的音樂節的出現。我們也在策劃大學生受眾的音樂節,有機會多多合作


細分還沒有,剛剛走入商業運營,就是剛上道。但是很快就到來了。請大家關注三爺。關注張家口音樂節市場。


推薦閱讀:

南美有哪些有影響力的音樂節?
想去富士音樂節的話該如何準備?
2017國內音樂節有哪些?
草莓音樂節應該怎麼玩兒?有什麼要注意的?
參加tomorrowland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音樂 | 音樂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