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拒絕採訪怎麼辦?
當天就需要的採訪資料。通常最沒轍的是,採訪一些專家。他們以很忙為借口拒絕接受採訪(現在很忙,這幾天都很忙)。怎麼才能成功讓他們接受採訪呢?
謝邀。
請準備多個採訪對象、閱讀這些採訪對象之前回答過的問題,然後提出有差異化的問題,並提前兩個月開始預約。
另外,想讓對方記住你,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關注對方同樣在關注的領域。多找幾個備選專家問問;盡量能細問忙者的時間安排,看能不能配合對方的時間,擠出一點時間供自己。別的,比如,盡量讓別人覺得你比其他的事重要,願意為你取消其他比較不重要的事情。暫時想到這些。
先明確一件事,就是採訪這種事就是求著別人,別人幫你了是道義不幫你是義務。
首先看問題,你應該是名新記者,沒有自己的線人圈和專家團,所以難免在找人方面就會不太靠譜,畢竟去找個陌生人,然後還要讓他同意訪問難度相比較找個認識的要大很多,所以這方面建議你多跟老記者或者領導套套近乎,如果人家能給你找幾個,你就燒香吧,老記者可能藏拙,但是領導真的是個很好的資源,多加利用。其次,你一定要對所要採訪的內容有個掌控度,這個東西很重要,你要明確無誤地告訴專家你要從他那獲取到哪些方面的知識,而不是您是XX方面專家,我有些問題想問你,這類太寬泛,如果你不是個大報出身,讓專家無法感受到光環效應,那麼你被拒絕的可能性會非常大。但掌握好了度,如果專家覺得就這麼幾個問題太簡單了,告訴你就告訴你了,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而且說句老實話,沒有多少的採訪能上升到學術的高度,科普成本現在好低。
最後,方式很重要,您的採訪在我看來是要面談了,如果你是電視台無可厚非,但如果你是紙媒,如果對方不能面談,你可以電話,電話不行你可以QQ,QQ不行郵箱這個東西很少有人會拒絕的,到底問題是否一定要上升到面談這個最有效卻成本最大的方式,你一定要想清楚啊,芭蕉桑。我有一個朋友,暫時叫她阿桃。
11年的時候,阿桃還沒有畢業,在武漢一家報社做實習記者。
入職一周之後接到任務,出差京津冀,採訪十幾家百貨公司化妝品類目的主管,並實時將稿件發回,時間大概半個月。
阿桃有點懵,她的專業不是新聞,做記者純屬體驗生活。
而且她剛剛入職,主編辦公室在哪兒還沒摸清楚,就出差,單獨出差,單獨出差半個月,還背著採訪和發稿的任務,她緊張之餘甚至懷疑編輯腦袋瓦特了,就不怕我給搞砸了嗎?
組裡同時領到出差任務的還有比她早入職半年的一個姐姐,她去江蘇和上海。
報社的相機被出差的記者們全拿走了,幸虧新聞院向學生出借相機用於採風或課程拍攝,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然後,在同事們討論出差目的地風土人情以及要帶多少換洗衣物的時候,阿桃做了一件事。
將發給她的採訪名單列印出來,一一打電話過去warm up。
這樣做處於兩個目的,一是確認聯繫方式無誤,二是提前通知對方有這麼個採訪,打探對方的意願,讓雙方都有個準備。
一圈電話打下來,阿桃在願意接受採訪的人名後打鉤,在推脫或不確定是否有時間的人名後打半勾並標註原因,在無法聯繫上的人名後打叉,然後把打叉的那部分反饋給頭兒,看是否未更新聯繫方式。
兩天後,阿桃脖子上掛著相機,肩上背著雙肩包,包里是換洗衣物和採訪提綱,再揣上臨時加印的一盒名片,(工牌都還沒發下來),就這樣出發了。
不管怎樣,這是她第一次單獨執行任務,緊張之餘還升騰起滿滿的激情和鬥志。
第一站是廊坊,走出廊坊火車站,阿桃就被撲面而來的城鄉結合部氣息震撼了。
到處是瓜子花生煙酒茶和驢肉火燒。
阿桃走進火車站附近的招待所,定好鐘點房,放好行李,簡單洗漱。然後給採訪對象打電話,約定採訪時間是一個小時以後,馬不停蹄的打車到了該商場。
那時候大眾點評還沒有現在這麼火,一家百貨商場的品牌類目還不能輕易地在網上查到,阿桃在商場一樓轉悠了兩圈,默默評估了進駐品牌的類型和檔次,站在一個專櫃旁邊觀察導購的銷售話術和流程,半小時後,她給負責人去了電話。
採訪很順利,阿桃覺得自己的一堆口水話問題中,還是有一兩個切中實際略有水平的。
採訪完,她到旁邊買了一個驢肉火燒,打車回招待所,帶上耳機一邊整理錄音,一邊寫稿,稿子完成後檢查了結構和錯別字,用前台電腦發回報社,背上她的雙肩包,開始下一站。
每到一個城市,阿桃的策略是:
先易後難,先約名單後打勾的採訪人,談完之後,既對當地市場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又能以這個作為跳板約見本來態度有遲疑的受訪者,而最最壞的結果,採訪無法進行,至少還有之前的採訪素材可以用,不至於開天窗。
而當採訪邀約被對方拒絕時,阿桃一般有以下方式:
窮追不捨:「不好意思,我今天沒有時間」 「我不會耽誤您太久,採訪大綱可以先發您郵箱,您準備好後我再來,時間可以壓縮到十分鐘」
示弱賣萌:「我從xx過來的,要是訪不到您不是白跑一趟了嘛~」
戴高帽:「昨天跟xx商場的x總聊了一下,關於xxx問題,他建議我也聽聽您的意見」
曲線救國:「x總很忙」「我只需要十分鐘」「他真的很忙,下午跟各部門開會」「我能旁聽嗎?」「。。。」「或者您發我會議紀要也行,其中涉及商業機密的部分您大可以刪除」「。。。」
霸王硬上弓:「我來都來了,您幫我問一下吧,不採訪也行,我就拍張照片,登在報紙上宣傳」,這麼說了之後,阿桃被帶到老總辦公室,他從一大堆文件里抬頭,笑眯眯地說「拍吧」,阿桃慌忙取下相機,揭開鏡頭蓋兒,調焦距對光,老總問了她的名字和來歷,說「你這照片拍了,打算幹嘛用啊?」阿桃愣了,回答:「登在我們的報紙上。」,老總又問,「那文字說什麼啊?總不能幹巴巴一張照片吧」,阿桃緊張地,「您的意思是,那咱們聊聊?」,老總依舊笑眯眯的,「聊吧,你先過來坐下,照片待會兒再拍」
於是又完成了一項採訪任務。
雖然拼盡全力絞盡腦汁,還是有好幾個人極其堅決地拒絕了採訪。
半個月後阿桃回到報社,因為沒有圓滿完成任務而內心忐忑,直到領導告訴她,她是整組人里成功率最高的,她才放下心來。
並不可抑制地充滿了自豪感。
通過朋友,哪怕是朋友的朋友介紹,也會好一些。如果被拒絕,也要繼續嘗試,誠意總是管用的。
推薦閱讀:
※中文媒體界有沒有「on/off the record」的說法?
※人物專訪,Q&A形式和文章形式,特點或者利弊各在哪裡?
※採訪明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看待練習生們應對一些媒體採訪的情況?
※在街頭採訪的時候如何讓被訪者在心理上更願意接受採訪?(比如說提問的方式上面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