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滿族沒有省級自治區?


首先要知道,設立自治區的目的,不是給予民族聚居地區自治權,相反,目的是取消一部分自治權。設不設自治區域,差別只是在於自治權取消到什麼程度。

要是理解不了,我就問一句,中華民國廣西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哪一個自治權更大?不要以為叫「省」它就是省,就是Province了,現在大陸的省翻譯成Province當然沒有問題,而在解放前,「省」要是正確翻譯成英語,甚至都不能叫State,應該叫Republic,你看,從Republic降格為Autonomous Region,自治權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反過來看,東北是第一個全境解放的地區,共產黨在東北地區經營多年,解放後,其他幾個行政區還只能由中央派駐軍政委員會的時候,東北已經在選舉東北人民政府了,一些新解放區,還要從東北抽調「南下幹部」去維持統治。換句話說,東北都是新中國最早做實了的Province,本來就是黨在直接控制,為什麼要反過來改成Autonomous Region,去增加自治權?

最後是兩學一做時間。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對蘇聯模式、任何形式民族自決的摒棄,是對「大一統」而又「因俗而治」政治傳統的超越,是我們黨探索創新和深思熟慮的偉大創舉。


滿在清末民初全境範圍內被報復過,你來我往,大家都服了。

你知我長短我知你你深淺。

真的區別不大啊。

能吃能住一起,還有啥說滴啊。

你瞅啥啊。


滿族與漢族融合的好,沒有自治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建國初全國僅有的那一丁點兒工業底子就在東北,再自治可真完蛋了。


身為滿族人,我都不知道我和漢族人有啥區別,你為啥要讓我自治啊


如果真的要設立自治區,地區無疑是偽滿洲國的範圍。

你稍微想一下也不可能把原來偽滿的地盤給建成個自治區

再加上上面所有人說的原因


民族自治區乃至自治州的產生都是有解放初期的政治需求和形勢所迫的。說的直白點就是,tg也有妥協性,不敢搞大新聞。

新疆是因為三區,內蒙古是因為德王搞獨立,為了籠絡蒙古王烏xx幫助取得正統。西藏不用說了,至今可以說西藏問題在政治上恐怕還是沒能解決。至於廣西也是因為桂軍,大家可以看看廣西剿匪問題,不拉攏壯族制衡,真是沒法管。寧夏和臨夏則是因為馬家軍,寧馬投降,給了自治區。青馬死扛,投降後還要多次叛亂,導致青馬被割裂成了兩半,漢人大規模屯駐青海,青海民族比例從此完全改變。

剛才查了下青海的民族人口比例,不好意思,確實有錯誤。東部地區漢回藏比例確實變化不大。主要是海西變化很大。因為格爾木和德令哈的出現。青海的青海的形成比較複雜。自古就是維持西部各省平衡的作用。且不在題目之內,就不細究了,不過臨夏青回和青海東部的青回被分割,確實有青馬彪悍和叛服不定的考慮。建國初期因為多次叛亂和剿滅,不少村莊甚至到了男丁凋零的地步,不得不說馬步芳在青回中的根基之厚,以至於後世還有人給他洗地

滿族之所以沒有自治區,我個人認為,一是因為散居比例很高,所以沒有意義,雖然河北還有遼寧有比較大且連片的滿族聚居區,但是單獨設立一個自治區會破壞原本省區的區劃。而是因為偽滿洲國作死,雖然偽滿漢奸很多是漢人的遺老遺少,但是畢竟傀儡皇室是滿人,於情於理都不適合再搞自治。第三,偽滿是被消滅的,跳出中國自己的角度,按照國際上的慣例來說,也沒有重新建立自治區這種級別的理由。第四點,民國因為排滿政策,很多滿族和混血都已經填了漢族,所以力量也不算大。第五,長期和漢人混居,實際上滿人和漢人互相涵化了,而旗人制度從19世紀晚期的崩潰讓滿人沒有了自己的自治機構或者組織,這和邊疆的少數民族同胞不一樣,甚至和寺坊制度的城市回民也不一樣


因為新中國建國初時,工業中心全在東北,人口過百萬的城市至少一半在東北,也就是說全國的重心在東北,你能想像這樣的地方建自治區么?要不把北京變自治區?

另外,我一哥們是滿族,有次--忘了什麼事了--得到了政府優待,我們就此事讓他請客,理由就是「他算個毛---少數民族」。同化的太嚴重了。而且滿族喜歡漢文化這事是有傳統的,從完顏亮就開始了。


滿洲國就是前車之鑒,還自治?


我知道現在北京的滿族對於我大清還是十分懷念的,不用上班就有工資拿,漢族見了他們還得叩頭,鐵杆莊稼,世襲罔替,心中念念不忘自己的祖上是上三旗,貴族中的貴族,要是恢復八旗就更好了。

自治無所謂,他們對於恢復傳統也沒什麼興趣。滿族最大的政治訴求應該是恢復貴族身份,最好直接改族名為貴族。


這個問題我們要通過幾個層次來回答,分別為為什麼要建立自治區,什麼條件下建立自治區,從行政區劃角度看自治區,以及綜合評價。

我國的民族關係是複雜的,既有中原王朝對邊疆民族的鎮壓,也有少數民族對漢族的血腥屠殺。只有建立一個真正平等的民族政策才能治理民族矛盾。因此,無論是在中共一大還是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時期,中共都思考過如何處理民族關係。

受到當時「學習蘇聯」的思潮影響,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體制受到推崇。單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國名就可以看出當時TG對蘇聯的仰慕。因此也提出了一些鼓勵少數民族自我解放、民族自決的設想,但由於實力和現實所限未能落實。

長征期間,紅軍不僅要履行解放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的承諾,也不得不團結一部分少數民族地方武裝頭目。這次過程中過,統戰和民族關係的界限越來越模糊。TG就常常把對待少數民族的模式錯當做對待政治團體的模式。因此那種兩黨之間討價還價一般的「利益割讓」就出現在民族政策中。這也是民族政策日後出問題的原因之一。

隨著建國,老毛也在實踐中發現加盟共和國確實不好使,分裂隱患巨大。但前期的政治許諾也不好食言,同時新疆和內蒙古的分裂勢力極其龐大,而蘇聯對其態度曖昧。所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應運而生。即通過設立民族自治的行政區幫扶少數民族、拉攏少數民族上層精英,減小統一阻力。

因此,設立自治區的主要依據要看民族佔比、政治形勢和現實需要。因此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屬於依照政治形勢設立的自治區;而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設立一定程度上參考了民族佔比,也參考了現實需要(體現民族政策)和政治問題(安撫穆斯林)。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由於闖關東、戰亂等因素,東北的民族比例發生劇烈變化。這使得東北不僅過去不是滿族一家的,建國後也完全不是滿族一家的。漢族佔有了壓倒性優勢,又由於滿清發家於此,因此沒有必要按照疆藏的手段對待東北,因此東北從滿清以來就更臣服於中央。

從歷史、人口角度看,沒必要設立滿族自治區,同時從行政區劃角度看,即便在東三省各自內部某些特定區域可能滿族數量佔優勢,但這也沒必要設立自治區。自治區作為省級行政區,其自身的行政成本並不低。對一個面積、人口和經濟都很小的地區設立自治區,無疑是浪費資源。TG曾經這麼干過,結果就是這個面積最小的自治區如今和可能已經成為中國的瓦哈比恐怖主義基地。

總的來說,自治區能發揮積極意義完全依賴於民族政策公正、經濟政策和階級矛盾得以妥善處理。但這就是一個悖論,自治區作為一種行政區劃類別,其發揮作用的條件竟然完全不依賴於自己的機制。而一旦TG無法保證政策不出錯,那麼自治區就成為了分裂主義的孵化器。隨著漢族新生兒佔比極速下滑,數量多到不合理的少民通過民族政策以加分進入政府,這必然會激化民族矛盾,把自治區變為國中之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必然要在一場席捲全國的內戰之後被廢除。

因此,滿族沒有自治區主要因為「人少佔比小地盤少」,且政治上不需要,自治區自身隱患大TG已不願意再增加。

補充幾個對TG不重要的因素(也就是指別人可能認為重要但對TG來說不是影響其統治級別的阻力):

偽滿存在過,滿族搞自治區很可能引發嚴重的民族衝突,東北當時工業和經濟都不錯,不能輕易自治。


因為蒙古族、壯族可能是漢化的蒙古族和壯族

而唯獨滿族,其本質是滿族化了的漢族。

滿族化了的漢族的存在本身,就是近現代文明社會的奇恥大辱。請參考:大希臘地區的土耳其人(突厥化希臘人)、伊朗南亞塞拜然的亞塞拜然人(突厥化波斯人)

反對一切「滿族已經被漢化」了的說辭、因為A化B族,應該算作A族而不是B族。滿族習俗上可能是漢化的,但這種現象的前提是大量的漢族轉變為了滿族。類似於突厥人的習俗被拜占庭化,但是結果呢,「土耳其人」的數量是希臘人的幾倍?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反對一切「滿漢已經高度融合」了的說辭。

類似的情況,還有一個,那就是某族。某夏某族自治區的設立也是百害而無一利毫無必要的


這個問題有意思。

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繼續深化,如果有可能搞得話,在哪搞,怎麼搞?形式是怎麼樣的?

首先東北是不合適,別看歷史上叫滿洲,但是隨著闖關東、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整個東北除了博物館以外,還能見到多少滿族的風俗么?整整東三省雖然裡面摻雜很多滿族味道,但是整體還是以東北味道為主,中國的滿族氣息就是北京了的。

要建一個自治區,首先要解決滿族語言和文字的問題。可惜滿文沒了。

那就解決滿族話問題。

我們這時候才驚奇的發現,現在正宗的京韻京腔才是更具有滿族特色。

現在日常所用的很多辭彙,比如"邋遢"(滿語lete)、"馬虎"(滿語lahu)、"彆扭(滿語aniu)"、" 呵護"(滿語heku r)、"褲襠" (滿語kabudang)、"央告"(滿語yangge)等等。

比如北京話的這樣一句:「這小姑娘,牌兒亮啊,幹事兒也利索、麻利,哪兒拍來的?追你的帥小伙多吧。」姑娘,也是清朝以後由京城滿族先用的,而 「「挺」,「牌兒亮"和「拍」「帥」都是滿語辭彙的音譯。利索,麻利」中的「利索」和「麻利」來自滿語中的「lali」. 現在兒化音也是滿語的特色。

這時候,學滿語,就要學老北京的話。滿族自治區要推廣的是京味普通話,是不是好尷尬。

以前滿清貴族後代大多居住在北京東城西城,把這個地方開闢成一個滿族自治區吧。

恢復以前滿族子弟的生活吧:成天提個鳥籠子,手裡盤個好物件,腰間再掛個鼻煙壺,斗個蛐蛐,喝豆汁,腳上穿者老北京的布鞋,打扮上充其量就是男人穿件馬褂、戴個瓜皮帽、留個辮子。女的在穿著滿族最民族傳統的衣服------旗袍。這也是唯一的顯示滿族特色的東西了。

再把一些滿族人全都遷回這個區,我們就可以看到滿族的名人。齊秦, 關之琳, 那英, 曾格格, 馮曉泉,
火風,
佟大為,關悅, 柯岩,胡軍, 凌子風, 謝園, 張山, 英壯,英達, 吳京, 惠英紅,
周海媚,關寶慧, 馬景濤, 庹宗華,庹宗康, 張拉拉,北京華誼兄弟-王中軍、王中磊 戴嬈, 李宗翰,關琦, 黃海波,關凌, 沈傲君, 林依倫,郎朗,胡松華,佟鐵鑫,鄧玉華關牧村,小柯, 雷振邦,
雷蕾,傅庚辰,金鐵霖, 關峽.......

天呀,中國在京文藝界音樂界的小一半的精英了

再看看曲藝界,侯家三父子,候寶林,候躍華、候躍文、那麼候躍文的弟子郭德綱及其他的德雲社也應該算是半個滿族的了。裕德隆,郭啟儒, 楊少華, 楊議, 黃鐵良, 常寶華, 常貴田, 趙佩如, 蘇文茂,佟守本, 常寶霆, 王鳳山, 連笑昆, 武魁海,白全福。

我的天呀,怎麼老一點的能開宗立派的相聲大師幾乎全是滿族,難道相聲莫非是滿族人的民族精華?

中國評書四大家其中三家劉蘭芳,連闊如,連麗如也是滿族。

至於現在京城京劇界滿族人,我們就不提了。

他們也想用滿語說話,可是說出來,就是京腔京調。搞不好,說出來就是相聲評書的味道,中間還摻雜京韻大鼓的節奏,想想這滿族話聽起來還真有意思,內心還有一點小激動小期盼呢。

他們吃吃滿族的特色食品,涮羊肉、羊蠍子,薩其馬,餑餑,奶茶、各類果脯、芙蓉糕、香椿魚、豆汁、粘豆包、酸湯子、白肉血腸、溜肉斷等等,這和現在老北京人吃的有什麼區別?

你說這些人就居住在他們滿族自治區能幹什麼?沒事時候給自己滿族爭取更多的權益?還不如說給中國戲曲界文藝界增加關注度。

就算把整個東城、西城划出來,搞一個滿族自治地方,你走了進去,只是能感受濃濃的京味。有意思么?而現在的滿族和漢族有什麼區別?

滿族八大姓:佟、關、郎、索、齊、富、那、馬 ,特別前幾個,你的身邊沒有么?

所以,早已漢化的滿族,有必要再強調我們的民族身份么?搞個自治什麼的,你讓這些人搞,也不願意搞呀。哪個影星明星會傻到強調自己民族身份說事?強調多了,郭德綱第一就不樂意了,他還想把相聲推廣為國粹呢。


自治區不是用來拉攏少數民族老百姓的,而是用來懷柔其上層統治者的。

滿族的上層是前朝統治者,不能給他們機會鬧騰。

另外東北並不是滿清的嫁妝,東北是滿清蠶食的漢人土地,滿清入關之後又不經營東北反而圈禁東北,導致最後東北的主體民族還是漢族。

所以即使想把東北作為滿族自治區,也不現實。


我把這個問題翻譯一下:「為什麼沒有北京東城西城滿族自治區」


歷史上看,第一次是女真滅北宋,第二次是滿清入關,第三次是偽滿洲國。TG民族政策再左,也不會給一個三次捅刀子的人第四次機會


在中國的大環境下,其實都沒必要設立自治區。


辛亥革命後,滿族害怕報復,紛紛改頭換面。好在漢人心胸比較寬大,沒有大規模屠殺滿人,然後出現了偽滿洲國的黑歷史。所以,建國後滿族的自治區域不能大於縣。


以下來自@清徽在另一個問題的評論。

新中國剛建立的時候,現在民族自治區所在的地方,其實都是有自己的民族武裝或者地方武裝的,所以中共才設立了民族自治區,讓渡了一部分政治權利,以此來換取一部分政治人物的效忠,使得戰爭減少。

西藏我們就不用說了,讓渡出去的政治權利是最大最多的,時間上也是最長的。

新疆方面,中共當時是用維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中的部分人來制蘇聯支持下的哈薩克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部分人,當然因為新疆各種少數民族很多,所以中共在自治區下面,又搞了好幾個其他少數民族自治縣,讓他們互相制約。

內蒙古你也應該知道,蘇聯和蒙古國,不敢不讓利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因為有相應的回民武裝之類的

只有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個是用來對付桂系的殘餘力量。

抗戰後,共產黨和蘇軍已經牢牢控制了東北,不需要搞大範圍民族自治了。


別忘了偽滿州國,建國時才滅了幾年


其實是要搞得!

http://mp.weixin.qq.com/s/JgKuPJL54dfCWsqhjyn51A

87歲高齡的李維漢,在肺心病已到晚期的時刻,坐在病榻上寫一封信。「滿族自治問題過去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的歷史同我關係較多,我應該把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寫出來,供中央決策參考。」他寫一會兒,又休息一會兒,吸著氧氣斷斷續續寫了十幾天,最後完成了那封對「打開滿族自治的道路」起了重要作用的信

「滿族自治問題過去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的歷史同我關係較多,我應該把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寫出來,供中央決策參考。」

早在延安時期,李維漢擔任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主持了對回族和蒙古族的調查研究,起草關於回回民族和蒙古民族的兩個提綱,經中央批准成為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指導民族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這一工作也成為我們黨系統研究少數民族問題的開端。新中國成立後,李維漢擔任中央統戰部部長和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長期主管統一戰線和民族工作。根據《共同綱領》規定,1952年他主持制定了《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實施。此後,他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貫徹落實,做了大量的工作,傾注了大量精力,對中國民族問題的理論和實踐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983年10月,李維漢已是87歲高齡,病重再次住院五個多月,肺心病已經到了晚期。一個時期以來,一些滿族幹部和群眾通過不同的途徑向中央反映了他們要求建立滿族自治地方的強烈願望,李維漢也收到了這樣的信,並希望他協助向中央反映。

李維漢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他認為這是民族自治方面的一大懸案,他要打開滿族自治的道路。他對身邊工作的同志說:這個問題的歷史同我關係較多,我應該根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的歷史實際,把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寫出來,供中央決策參考,過去沒有這樣做,現在補一課。他要秘書從中央統戰部找來有關資料,他不顧身體虛弱,也不顧醫生勸阻,以極大的理論勇氣和深刻的馬克思主義見解給中央領導同志寫信。

他坐在床上寫一會兒,又休息一會兒吸氧,這樣斷斷續續寫了十幾天,寫了大約近3000字的提綱。然後約請江平、黃鑄、張聲作等幾位統戰部的專家領導到醫院談,由他們協助補充完善,又經過李維漢幾次反覆修改,最後完成了《關於建立滿族自治地方的問題》給中央領導同志的信,由中央統戰部上報中央

李維漢認為,民族是千百年的歷史形成的,今後還將存在很長的時間,在社會主義階段還不可能消滅民族差別。他指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黨,從馬克思主義原理、原則和中國的具體情況出發,一開始就主張民族平等聯合,即廢除國內民族壓迫制度,實行各民族一律平等,並在平等的基礎上聯合起來,共同反對帝國主義的壓迫,於反帝反封建革命勝利後建立各民族自治聯合的國家。這是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綱領和基本原則。這個綱領和原則反映在黨的二大宣言,也反映在第三國際和我們黨幫助制定的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宣言中。以後,六大、七大綱領都作了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始終堅持民族平等聯合的綱領和原則,領導各民族人民共同奮鬥,終於使中國各民族同時獲得解放,建立起各民族平等聯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李維漢認為,滿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民族。滿族進入中原,建立清王朝後,對統一祖國,奠定祖國的疆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說:孫中山先生提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滿族位居第二。毛澤東同志也很重視滿族問題,他有兩件事給我印象很深,至今不忘。一件是在延安的時候,西北民族工作委員會成立不久,毛澤東同志同我談到關嚮應同志病重時,他去醫院探視,關嚮應同志向他說:我是滿族,今後滿族有什麼問題,請毛主席給講一講。這件事說明,像關嚮應這樣一個老同志,民族感情也很深,同時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同志也不對這種民族感情採取漠視的態度。另一件是1949年召開新政協時,新政協代表名單中沒有滿族代表,北京有些滿族人因此哭了。毛澤東同志聽到此事後說:「一個民族沒有代表,整個少數民族為之不歡。」後來,召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時,作了補救。

關於滿族建立自治地方問題,在1952年《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頒布後,李維漢曾向東北局提出過,當時設想在東北滿族聚居區建立一個滿族的自治地方,但遭到高崗的反對。1956年12月,中央統戰部向中央寫了報告,中央政治局討論原則同意中央統戰部的意見,並請中央統戰部徵求有關省的意見,提出具體方案,送中央審批。

嗣後,中央統戰部向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轉發了上述報告和政治局批示,遼寧省委根據報告和指示的精神,對滿族區域自治問題作過研究。周恩來在1957年青島民族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也說過:「滿族人口有240萬之多,滿族要自治是肯定的。至於怎樣自治,現在還正在研究中。」後來,由於反右鬥爭和「文/化/*大/革、命」,這個問題被擱置起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遼寧省委、省人民政府徵求黨內外意見後,於1980年向黨中央、國務院寫了《關於建立丹東滿族自治州和新賓滿族自治縣的請示報告》,但尚未得到指示。

據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滿族有人口430萬人,在全國少數民族中占第六位。滿族文化水平在少數民族中名列前茅。李維漢指出:滿族在我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建國以來我們黨也一直承認滿族是一個民族。根據這些條件和憲法「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規定,滿族享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權利,並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條件。現在,百萬人口以上的少數民族除滿族外都有了自治區或自治州,唯有滿族至今沒有自治地方。

這種情況使許多滿族群眾和幹部感到「不正常,不公道」,傷了他們的民族感情,別的民族也會有「一人向隅,舉座不歡」之感。這是民族政策方面的一個重大懸案。李維漢認為,在丹東地區以及其他滿族聚居區建立若干滿族自治地方的意見是適當的,可行的。

「在滿族自治問題上有些不同的意見,這是正常的,為了便於中央決策,我想對有些觀點,表示點看法。」

對於認為「滿族的民族特點已不顯著,因此沒有必要實行區域自治」的觀點,李維漢指出:這種看法不夠全面。滿族入關以後,特別是清末以來,逐步接受了漢族的語言和文化,同時漢族語言文化中也吸收了滿族語言文化的成分。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現象,也是一種民族間自然融合的因素。

但是,有民族融合的因素,並不等於民族融合。滿族接受了漢族的語言文化,並不等於民族特點的消失。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徵,但不同民族使用同一語言,也所在多有。如回族完全使用漢語,但不失為一個民族。事實上,滿族的民族特徵還是存在的,特別是在滿族人民聚居的地方特點更為顯著,有些地方至今還講滿語。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全國有430萬人報了滿族成分,許多原來報漢族的人,這次又恢復了滿族成分。

這突出地說明了滿族的存在。我們要善於體察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這種民族感情和心理,才有利於民族的團結、接近以至融合。民族融合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自然而然的歷史過程。我們歡迎民族融合的因素,但如果看到一些民族融合的因素,便否認一個民族的存在和它應有的權利,這反而會剌激民族感情,不利於民族團結,堵塞民族接近、融合的道路

對於認為「滿族自治只是幹部和知識分子的要求,是他們想當官,不是滿族群眾的要求」的看法,李維漢指出:滿族區域自治的要求首先從幹部和知識分子中反映出來,這是完全自然的。這是因為知識分子比較富於政治感覺,民族的要求往往首先從他們中反映出來。這是整部中國革命史證明了的。我們決不可因為滿族自治的要求首先從幹部和知識分子中反映出來,就認為不是滿族群眾的要求,恰恰相反,我們正好應當從中體察滿族群眾的民族要求和民族感情。至於說到「當官」,不管搞不搞滿族區域自治,我們都應當按照黨的民族政策和幹部政策,大力培養、選拔滿族幹部。當然,搞了滿族區域自治,就更有利於滿族幹部的選拔、培養和成長,那也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對於認為「現在要搞四化,搞什麼滿族區域自治」的觀點,李維漢指出:這是把民族區域自治同四化建設對立起來了。

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們黨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團結全國各民族維護祖國的統一,鞏固邊防,建設四化的基本政策。實踐證明,正確地貫徹執行這項政策有利於正確處理民族關係,調動各民族人民的積極性,加速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和建設,而不會妨礙四化建設。相反地,如果我們不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就一定不利於民族團結、祖國統一、邊防鞏固和四化建設。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滿族出過慈禧太后,搞過滿洲國」。對此,李維漢指出:以此作為反對滿族區域自治的理由,這恐怕不恰當。清朝末年,特別是慈禧當政,喪權辱國,這是滿族和漢族腐朽的封建階級反動統治造成的。滿族人民則同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一樣是受害者,許多人還同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參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我們馬克思主義者對此應當採取階級分析的態度,決不能籠統地歸罪於滿族。

偽滿洲國是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東北後一手製造的,極少數滿族的(也有漢族的)反動階級分子賣身投靠,充當傀儡,這也不能歸罪於整個滿族。廣大滿族人民同樣是偽滿傀儡政權的受害者,其中的先進分子還積极參与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和偽政權的鬥爭。這同漢族中出了汪偽政權,漢族人民並不負責,並同它鬥爭,是同樣的道理。我們還應當看到,日本帝國主義的慣伎是挑撥利用民族矛盾,製造傀儡政權,達到侵吞割占我領土的目的,它不但製造了偽滿洲國,還製造了偽蒙疆自治政府,還妄圖搞回回國。我們如果要從中吸取必要的教訓,那就是要看到民族問題的重要意義,正確對待少數民族,加強民族團結,不給敵人以可乘之機。

最後,李維漢懇切地表示:我深感對滿族自治問題欠了一筆賬。我以還賬的心情寫了這封信,請予考慮。

李維漢由於病情惡化,沒能看到這一問題圓滿解決就離開了我們。可以告慰李維漢的是,黨中央對解決滿族自治問題非常重視。此後不久,有關省根據中央批示精神開始研製建立滿族自治地方的具體方案和著手籌備有關成立事宜。

1985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首先在遼寧省成立了新賓、岫岩和鳳城3個滿族自治縣。自1985年至1990年五年間,在遼寧、河北、吉林等省先後建立了13個滿族自治縣。

由於黨中央國務院正確地解決了滿族自治問題,極大地激發了滿族人民的民族感情,正如李維漢所說,許多原來報漢族的人,又恢復了滿族成分,滿族人口由第三次普查的430萬,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猛增到了982萬,增長了128%,居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第二位。


推薦閱讀:

中國幾千年來唯一一次落後於印度在民國時期,這個說法對嗎?
宰予晝寢,孔子為什麼對晝寢持這種態度?從哪些地方能體現出這句話的思想根據?
如何評價youtube上美國之音中文網的解密時刻節目?
馬克思主義與愛國主義相矛盾么?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的城市特徵?

TAG:歷史 | 政治 | 民族 | 滿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