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的一生該怎樣度過?

這個問題我提的很寬泛,其實也沒有太適當的答案,每個人都不同。其實這個問題主要是問我自己的,反思一下,反思自己的思維方式,,等等。也許一開始給自己設定目標其實並不是特別好的作法,也許有些事情並沒有答案,也許走一步看一步其實是很正確的,它代表一種靈活。。。等等

給自己設定目標,好處自不待言;壞處則是把自己的視野與思路限制住了。而有些目標,在當下的時期內,其實是無解的,這就意味著,自己把自己送進了一個死結。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童年時期要好好玩,盡情玩,什麼考試成績、樂器跳舞的都是浮雲,誰家娃娃一生下來就喜歡跳芭蕾舞的?這個階段最有意思的事情是」XX特長班「;

少年時在玩的閑暇時間(我感覺這句話會遭雷劈)多看看書,能夠開始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少年時期的功課還是蠻有用的。這個時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五道杠和三好學生;

青年時有理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20歲左右的時候不拼搏要到什麼時候?反正這個階段是一無所有,闖蕩個5年最壞的結果還是一無所有(大叔又開始勵志了……),怕什麼呢?記得要多陪陪家人,並尋找另一半~這個時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職業規劃;

中年……待10年後再補充……知乎你給我堅挺著;

對於老年的理想是能有一個恬淡適從的歸屬,千萬不要在城市裡終此一生。


人的一生該怎樣度過,其實之前我也想問這類問題,可是發現有人問了,那是兩年前了。

現在來回答當初自己都想提出的問題了才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時間是會給你的!

過了兩年了,我發現我找到了屬於我自己的答案!

主要是跟隨你的心去過你的生活!就算一開始沒有具體的目標,你的內心也要有個大的目標,那就是你要了解自己,說的不是一開始就要了解,是一直要走在了解自己的那條路上。

你在慢慢了解自己的道路上,一定會找到自己內心最想要的東西,找到了這個東西,你就會出現具體的生活目標了!這時候的目標,才是你真正應該有的生活目標,因為它是你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為這個目標去奮鬥時,你的內心會更開心,更充實!人活著,摧毀它的不是災難,而是內心的空虛加無聊!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話,有所感悟,分享一下:

微博原文是:少年時恢弘氣度,青年時吃苦耐勞,壯年時沉穩幹練,老年時啟迪傳智。

我的理解就如下:

少年時恢弘氣度,我覺得年少的時候要有志向,所謂志當存高遠。年輕時候所立的志向雖然回過頭來看可能會覺得可笑,很不現實,但正是這種「高遠」的志向讓一個人氣度不凡。因為年少的時候是最有條件按照理想的方式來生活的,正是這種崇高的理想激勵和約束著一個人,使他的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只有少年時人們以理想的方式來生活,這個社會才有希望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青年時吃苦耐勞,就是說青年的時候要經受磨練。一個人要成功,必須要經受磨練,而青年時期是抗擊打能力最強的時候。

壯年時沉穩幹練,壯年時人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干一番事業。經過少年時的學習,青年時的磨練,壯年時的人最有條件也是理所應當的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干一番事業。

老年時啟迪傳智:到了老年,就應該逐漸遠離舞台中心,把位置讓給年輕人,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培養下一代上面。

劃分一個範圍的話,少年:20歲之前,青年:20-35歲,壯年:35-60歲;老年:60歲之後


我也是20幾歲的人,所以感覺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的資格,但,也曾為這個問題苦惱糾結過,經過這幾年的思考,算是勉強想明白了一些,記在這裡,以資參考。

幼年時期:撒丫子玩兒,童年只有一次;

求學時期:培養健全的人格,盡量養成愛讀書愛思考的習慣,千萬別太把成績當回事,學至少一門一技之長,將來可以靠這門手藝養活自己的,什麼都行,只要是自己發自肺腑的熱愛的;

青年、壯年、老年:不念過去,不盼未來,生如夏花,死而無憾(人生格言)。認真對待老天恩賜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活到這份兒上,也差不多了。

補充:我想像中的」死而無憾「是,每個晚上睡過去一覺不醒都無關緊要,因為,心中無牽掛,人生無遺憾,此乃境界!


保證物質,豐富精神。


最近一位親戚年事高,生病住院,一生追求成功,賺錢,對他來說,我看已非常成功。然而病倒,讓我思考,一生所奮鬥,為國家建設付出而得到的回報,人的一生獻給了國家。

同事聊天都說生的孩子都是給國家生的。

國人的一生已成國家的消耗品。

醒悟來思考,如何讓自己的一生,活的划算。而不是被國家消耗掉。

要快樂,做自己想做的事。目前只想到這些。


按照你自己的天性過,不要活在別人的價值觀里。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致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


沒有該不該,只有要不要。


快樂的度過——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更多選擇的自由。上面有位知友的回答很認可——保證物質,豐富精神。


少年的我們都是熱烈而堅持的,那是一種光芒,引人入勝。我羨慕那些時光流逝,卻沒能改變他們的人。

人的一生應該是熱烈而堅持的,不隨波逐流,不因世俗而忘初心。


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時刻保持學習謙虛的姿態


你是你一生的主宰,想怎麼過自己說了算


題主的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很多遍,很長時間。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是應該平凡還是偉大?應該付出還是享樂?略有所思,分享如下:

首先,我贊同@小芳的觀點。怎樣度過一生?首先是要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有著什麼樣的傾向(inclination)。上帝賦予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特質和天賦使命。有人喜靜,有人喜動,有人是數學天才,有人是多愁善感的詩人。要想知道人生應有的模樣,首先應該認識我們自己,了解到什麼樣的事物適合自己,能讓自己感到快樂。此其一。

其次,找到一個目標和意義並為之努力付出。第一點說要認識自己,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物。但是這種快樂不是放縱的享樂,而是平衡的、充實的快樂。這種快樂需要人生的意義去填充。需要找到一個目標去努力,目標本身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個目標(當然,前提是要符合人道的底線和社會的規範)。為這個目標賦予意義,也藉此找到生活和人生的意義,獲得付出和收穫的快樂。

總的來說就是要: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心中熱愛、認同的目標並為之奮鬥,享受結果和過程,獲得簡單、充實、快樂、有意義的人生。


推薦閱讀:

在不危害他人和社會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權自由選擇生活方式而不受指責嗎?
為什麼道教文化的精髓發揚不廣?
讀現代科學出現以前/初期的哲學作品怎麼能拋開自己受到的自然科學教育的影響?
有哪些「實際已成為常識」,而很多人卻以為「大家很多人都不懂」而要反覆講的知識或道理?
相比於一般的理工科,為何有些學科會經常引用早期甚至古代學者的言論、觀點?

TAG:哲學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