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機制是什麼,如何避免成癮?比如上微博。
如果你假象一下成癮的反面就明白了:成癮就是對某樣事物有著細緻深入的追求,成癮的反面就是對任何事情都淺嘗輒止。
你願意做一個對所有事情都淺嘗輒止,什麼都懂但什麼都不會的人,還是願意做一個在某方面能夠出人頭地的人,自己去選擇了。
理解了這一點,就能理解為什麼成癮對人類的發展來說是必要而且必須的。成癮的機制,所涉及的理論很多,也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但是對於微博,我倒覺得可以分析一下。
微博雖然和博客、QQ空間不一樣,但是我覺得本質裡面,對微博、博客成癮的人,都有一定的共同點。
我們先回顧在微博誕生之前的博客,也算是風靡一時的產品。而微博現在的勢頭蓋過了博客,也是因為順市場需求之勢,得到信息的短、精、快。 我個人也是曾經沉迷博客的一個小丁,但到後來,卻不太玩了,有一個原因上面的某個朋友也提到,那就是當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的時候,自然就從癮中走出來了。這是原因之一,但並不是主要的。 先一分為二的看微博: 1、給我們提供了大量並豐富的信息,即時性的信息,讓我們時刻可以關注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一個滿足了我們的求知慾,一個,也滿足了我們在現實中與他人交流的信息積累的需要。(現在的信息更新太快,如果稍微不關注,我們就不知道身邊的朋友、同事他們在談論的話題是什麼,會影像我們融入群體。) 2、給了我們展現自我的空間,發布有個性,有特點的信息,說不定什麼時候我們就火了,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空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期待」或「希望」的強大力量。 3、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社交產品,吸引人持續使用,或者增加用戶黏性的一個因素之一,是現實社交網路化。例如人人網、facebook,人們之所以喜歡上,我猜測,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之一,是我們覺得可以把網路社交現實話,或者把現實社交網路化。因此,很多人在微博發自己的狀態,做的事,想的事,有很大的一部分動機是吸引自己現實社交人群的關注(例如朋友、同事),因為我們會覺得,很多網友對自己生活的記事,是在熟悉的人、或希望把網路關係發展為現實關係的網友面前展現自我。 這是微博帶給我們的一些心理層面的需求滿足,而這些指向了一個更本質的需求:他人的關注度能一定程度提升自我效能感。 因此,我理解的是,排除掉名人或者有一定宣傳自我以達到商業目的或成長目的的人士,過於沉迷微博,可能是自我的自尊心不足了。成癮就是具有了依賴性
肉體的就不說了
心理上的,其實主要就是在別的地方無法滿足的需求,能通過這個東西來滿足,自然就對它產生了信任感,親近感。尤其是在其他地方遭到挫折後,就想去那獲得滿足,這個過程逐漸加深,到最後就成了只有這裡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自己離開這裡就活不下去了。來自譯言網onizhang的回答,在此複製,不知道有無不妥。
原文鏈接:http://article.yeeyan.org/view/133446/112917我們談起社會化媒體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別人說它很容易上癮。「我現在Twitter/Facebook上癮了。」人們穿梭於不同的社會化媒體網站時,比如在博客,論壇,新聞引擎和SNS上分表東西時,都會忽略時間。而導致這一結果的一個原因就是,這種參與事實上真的很容易上癮。
我在這裡並不是比喻,而是我的確認為沉溺行為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現在的社會化媒體。 為了更深入的討論,我們先來看一看20世紀著名心理學家,「交互分析理論」(Transactional Analysis)之父,艾里克·伯恩(Eric Berne)的著作。雖然當時伯恩的理論飽受爭議,而且在流行心理學書籍比如《I』mOK, You』re OK》中,被無限簡化。但是「交互分析理論」的基礎原理,作為一個合適的分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實用模型,而被眾人接受,並且很多注重實踐的理療師把該理論用於了他們的實踐中。 用一個簡單又粗俗的版本來解釋「交互分析理論」,就是人類的行為看起來像是經濟結構。這種關係經濟(relationship economy)流通的基本貨幣叫做「肯定」(Stroke。有些文章將其翻譯為「安撫」,本文章中統一使用「肯定」。譯者注)。「肯定」指人和人之間的任意互動(交互分析理論中,「肯定」被定義為對另外一個人表示認可的任何行為。這種「肯定」可以是正面的,負面的或者正負混合的。譯者注),「肯定」根據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價值。比如你在星巴克里跟店員互相問候,這種「肯定」是比較低級的慣例。慣例是重複性的,可預測的低程度「肯定」的交換。在關係經濟的頂端,有種「肯定」叫做「親密」(Intimacy)(伯恩解釋「親密」為一個人不通過任何「花招」(Game)給予其他人最強烈的「肯定」,跟「花招」(Game)不同,「親密」沒有任何隱藏的目的。譯者注);另外一種則叫做「花招」(Game)(伯恩定義「花招」為人和人之間一系列互補的,別有用心的,想從可預測的結果中獲取利益的交互行為。譯者注)。 基礎的「交互分析理論」認為我們都有得到「肯定」的心理需求。絕大多數人,即使他們本身從沒聽說過「交互分析理論」,都會比較熟悉一種觀點:人們渴求得到其他人的注意,而且會盡其所能去得到它。你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觀點:如果不能名垂青史,那就遺臭萬年?無數搗蛋的孩子用他們破罐子破摔的行為解釋了這個觀點。很明顯,大家或多或少,不管通過什麼樣的形式和或事情,都會稍微了解這些概念和觀點。 我要拋出來的下一個觀點:尤其是最近的幾十年來,西方文明經歷了「肯定經濟」的土崩瓦解。隨著越來越多的道德觀念和傳統被拋棄,這些傳統道德觀為上一代人形成了可靠的慣例(Rituals),消遣(Pastimes)和活動(Activities)(低價值卻量大的「肯定」(或者「安撫」)),那麼現在的人們就需要尋找一些彌補的辦法。我之所以那麼說,是因為我們再也不會在早上出門的時候跟送奶工問好了,我們大多數人也沒有見過郵遞員,我們更不用去親自去銀行(因為有網上銀行和自動取款機)。那麼現在,我們必須在網上通過Tweets,即時通訊軟體,連接回復(Pingbacks)以及其他社交網路,來彌補我們失去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層面。記住,「肯定經濟」中計算的不僅僅是數量,而是程度(Intensity)。社會化媒體給現在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交換相對高程度「肯定」(high-intensity strokes)的平台。BBS和博客上激烈爭論(熱烈的,通常是私人的甚至輕蔑的爭論,慢慢就演變成傑瑞·斯普林格電視秀(一檔在美國流行的,由傑瑞·斯普林格主持的低俗電視秀,經常邀請通姦犯,同性戀以及受爭議的人物做嘉賓。譯者注)一樣的網路自由競賽),釣魚行為(「Trolling」-為了挑起爭端,故意在博客或者論壇上留下挑釁評論的行為),以及其他能夠製造心理學意義上的「戲劇」(Drama)效果的令人討厭的行為,都開始大行其道。 雖然爭論和釣魚都可以看作網路版本的交互分析「花招」,社交網站中還有其他不同層次的時間結構(TimeStructuring),從慣例(Ritual)一直到頂端。我確實認為「親密」(Intimacy)也在網路中發生(當然我不是指成人網站上那種親密……),但是這不是這篇博文主要討論的話題。總結一下: 從人性上來講,人們都有很大的動力去尋求彼此的交流互動。這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就是「肯定」(Stroke)。 我們根據我們發出和收到的互動的數量(Volume)和強度(Intensity),來決定我們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平衡」(humaninteraction balance)(這個平衡可以決定我們的幸福感)。 當後現代化的生活和科技正在減少人們傳統的互動頻率時,我們被迫去尋找替代品。換句話說,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一種輕微的肯定不足(strokedeficit)的狀態下,大概就像我們都生活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一樣。 對於我們這些充滿後現代知識的工作者來說,參與社交網路給我們提供了各種程度的「肯定」。我們被迫通過社交網路尋找「肯定」的程度大小,取決於我們個人的「肯定」缺失有多麼嚴重。你在現實世界中的「肯定」不足越嚴重,你就對社交網路越有癮。1大腦因為無聊找樂子而缺氧2需要外來的清新氧氣
3把電腦砸了
當你經過認真思考後,發現你現在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後,你就不會沉溺於目前成癮的事上了。
手機怒答:
多數成癮性都要歸根於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而不是什麼心理依賴。
微博成癮的機制跟賭博成癮的機制如出一轍,沒有本質區別。
你刷無數次微博,只為了發現那一條有意思的信息。這就跟古代狩獵一樣,走了大半個山,最後抓到一隻兔子。你從兔子身上看到了生存所需的卡路里和蛋白質,這時候基因的獎賞機制開始發生作用,告訴大腦分泌一點多巴胺,即使你沒有飢腸轆轆,由於多巴胺的原因,這隻兔子也給你帶來的快樂,促使你不斷的搜尋下一隻兔子。
是的,沒有這種獎賞機制,人類沒有動力去捕捉更豐富的食物,沒有動力去探索更深更廣的世界。但是,在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世界,這個獎賞機制被濫用了。以前的信息沒有那麼容易獲得,即是說你可以探索的領域經常被限定在一個不大的範圍內,你的牌局是有數的,也無所謂成癮。
但現在,動動手指頭,信息撲面而來,確實其中又有很多讓人快樂的信息,人類的狩獵本能被徹底激發出來。
另外,人類還有一個本能社會性,社會性給人類帶來安全感,微博充分利用了這一特性。當然,我還不知道這個安全感是不是也跟多巴胺有關,但有些毒品如大麻也是在群聚的時候興奮作用更明顯,可見社會性跟影響人體歡愉程度的化學物質有一定關係。社會性這點其實是次要的,因為很多人匿著名在上癮。
我們都是基因的奴隸,珍愛生命,遠離獎賞它迎合了你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所以你會上癮。當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佔據你的時間的時候,你就擺脫它了
沉迷的危害:成癮是對美感對象化。
執著於一物,無法超脫,沒能成為美感的主人,讓美感對象役使。喪失了自由的心靈,而自由的心靈是美感的源泉,是原動力 。 你在執著於美感,又有何妨?只要你的美感不執著於一物,不易化為佔有,就不愁得不到滿足。 ——周國平
如果自己想融入或正處於其中的圈裡朋友都在做一件事情,並互相分享中,為了不被排斥在外,自己也會嘗試著參與。
有的只是開個賬號,掛個名;有的體驗到樂趣,從被動地參與,例如瀏覽,到主動地參與,例如評價與上傳。
參與,付出越多,對付出對象的寄望就越高,儘管不清楚具體想得到什麼效益。付出越多越難放棄,就像咱做學生的,一直讀,只會讀,問你是想繼續讀還是打拚去,還是會想著讀吧,就算最終還是要工作的。成癮是依賴感害的。而扼殺依賴是扼殺天性。
不是之前有人講過三三定律,每天三次,每周三次以上,這樣叫上癮
1.上手容易,精通難,
2.不斷的設置小的門檻,一旦成功之後,給予小的獎勵作為激勵,刺激用者的慾望
3.要有一定的內容或情節,可以滿足使用者的某些需求(比如上微薄看冷笑話,看評論)不知道具體的機制是什麼,但我覺得一段時間後換個環境、做點別的事可能有點幫助。比如一個小時後一定從電腦前面站起來或走開做點運動之類的。。
上癮一點都不美麗,愛上癮的人也都挺糟糕的。我就聽糟糕的。
滿足人的虛榮心.....你只是被滿足.....所以上癮.......時刻保持「自己很愚蠢」的想法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法..
推薦閱讀:
※性格太衝動怎麼辦?
※如何培養同理心?
※人們的審美差異真的會這麼大嗎?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科學嗎?這個理論,對現實生活能起到什麼意義?
※怎樣含蓄催促別人還錢?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