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民科力推的「抗糖化」可以延緩衰老是真的嗎?

長圖,流量黨慎點


這種東西討厭之處在於它真的假的摻著說。

真的有ada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這個東西,它還真是高度糖化的蛋白質和脂肪,這東西還真的一個有害的東西。這東西的代謝主要靠蛋白酶解,會造成一定的腎臟負擔。

然而它那個實驗就是純扯淡了,你在糖里加熱到95度你也變成褐色了,因為你被煮熟了可以上桌了啊親。

少吃GI高的食物,這也是沒啥毛病的,但是那個口服液,要是它真的是target ages的,你要知道兩點,一來瞬間大量代謝ages會給腎臟帶來負擔,二來任何直接干預某種代謝路徑的東西必然會導致這個代謝路徑原本的穩態被打破,以適應這種干預,也就是說你的身體會變得適應這個口服液幫你代謝ages,效果會越來越差並且一旦停葯,因為你自身代謝ages的能力已經不足,很可能會讓ages累積在體內,造成心血管問題等等一堆別的毛病。

這種營銷號,話可以聽聽,東西不能隨便亂買。


一、這個AGEs對糖尿病人比較重要,也與衰老相關。簡單說一說: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會有很嚴重的併發症,而對併發症的監控手段非常少,一般都要到有癥狀的時候才能被檢查出來,那時悔之晚矣。

這麼多檢測方法里,跟併發症最相關的證據就是糖化血紅蛋白了,糖化跟視網膜病變、腎病變、死亡率之間的關係我們之前有很詳細的說過(回復「糖化血紅蛋白」查看)。

我們都想知道,怎麼在早期

就發現高血糖對我們細胞的摧殘呢?

那得先說說高血糖對細胞的損害

高血糖也就是血液中高濃度的葡萄糖,可引起細胞內代謝產物聚集的聚積,如山梨醇、二醯甘油、高糖化終末產物(AGEs),而且細胞內的氧化還原狀況轉向以氧化佔優勢;同時高血糖也可在細胞外通過共價鍵修飾逐漸改變細胞外分子包括脂質氧化產物和高糖化終末產物。

這些東西多半都有細胞毒性的,堆在細胞里排不出去可不是好事兒。

而這些由高血糖導致累積的代謝廢物中,最有名的就是高糖化終末產物,它是指蛋白質、脂質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在沒有酶參與下,自發的與葡萄糖或其他還原單糖反應所生成的穩定的共價加成物。

簡單來說,就是葡萄糖和咱們體內細胞上的蛋白髮生了不可逆的結合。

那這東西是怎麼形成的呢?

高糖化終末產物的形成過程非常複雜,小學生們可以直接跳過:

?

①首先,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末端的還原性氨基與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進行縮合,從而形成可逆的席夫鹼,反應迅速且高度可逆。形成的席夫鹼的數量主要取決於葡萄糖的濃度,當葡萄糖被清除、濃度下降時,席夫鹼將在數分鐘內發生逆轉。也就是說,這個階段,血糖濃度越高的人形成的席夫鹼就越多。

②幾天之後,不穩定的席夫鹼逐漸發生Amadori重排,然後就形成相對穩定的醛胺類產物,此過程發生得較為緩慢,但是因為Amadori產物能在蛋白質上積聚,並在幾周之內達到平衡。這個時候,葡萄糖對蛋白質的損害就已經顯現出來了,這倆過程的產物統稱為早期糖基化產物。

③Amadori產物再經過一系列重新排列、脫水、縮合、交聯產生不可逆轉的高糖化終末產物,讓很多蛋白質喪失掉原有的功能,相當於直接就把這蛋白質殺了。

可能會有人覺得,我們人體這麼多蛋白質,沒事兒:

?

這樣真的沒影響嗎?

當然不是

對於高糖化終末產物的免疫特性和生物學活性,科學家們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高糖化終末產物對細胞的危害已經很明確了:

高糖化終末產物可使蛋白質分子結構和功能性質發生改變,如高糖化終末產物可以使結締組織的膠原蛋白髮生交聯而使血管和韌帶變硬;使血清蛋白沉積於基底膜而增厚;

高糖化終末產物修飾蛋白可被內皮細胞識別和攝取,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內皮細胞表面的抗凝物凝血調節蛋白減少,促血凝的組織因子合成增加;

內皮細胞損害之後,一氧化氮產生減少而滅活增加,使血管舒張反應性降低,血管收縮而影響組織器官的血液輸送。

終末期腎衰患者血液中的高糖化終末產物濃度增加,高糖化終末產物修飾β2微球蛋白增加,高糖化終末產物交聯戊糖苷增加,均可加重組織損毀。

那怎麼檢測高糖化終末產物?

高糖化終末產物形成過程中,有中間產物3-脫氧葡糖松,它和高糖化終末產物的濃度基本是可以對應的。

而它可以被還原成無活性的3-脫氧果糖。所以測定人血漿和尿液中的3-脫氧果糖值就可幫助了解人體3-脫氧葡糖松的產生情況,順便也就可以知道體內高糖化終末產物的濃度。

當然非糖尿病患者每天可產生幾毫克的3-脫氧葡糖松,產生的同時就被還原成3-脫氧果糖而解除其毒性作用,以為我們體內有特異性的還原酶,這些還原酶可以將高糖化終末產物的前體還原並防止高糖化終末產物的產生。

那糖尿病患者呢?

從動物實驗中看出,糖尿病大鼠血漿3-脫氧葡糖松比非患病老鼠高出好幾倍,關於血糖水平、高糖化終末產物和組織病理學之間的關係早就在動物中廣泛研究。

在視網膜血管標本中,25周糖尿病大鼠的高糖化終末產物濃度為非糖尿病大鼠的2.6倍,類似現象也見於糖尿病動物的晶體蛋白和腎臟皮質。

高糖化終末產物的累積可能發生在糖尿病之前或者同時,近年的實驗證明,5~25周的動物標本中,高糖化終末產物水平增加了10~45倍,這說明高糖化終末產物的積累速度遠遠超過血糖增長水平。

所以,高糖化終末產物與糖尿病併發症息息相關。

高糖化終末產物不僅可以和人體的各種組織細胞相結合,從而破壞這些組織和細胞,最終對人體造成危害。而且研究證明:高糖化終末產物還能夠加速人體的衰老,能夠引起各種慢性退化性疾病,比如阿爾茨海默病、動脈粥樣硬化等。所以普通人降低高糖化終末產物也可以起到抗衰老和預防各種慢性病的作用。

二、再說一說葡萄糖毒性:

2型糖尿病史一種多基因參與的高度異質性疾病,而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和胰島素抵抗是主要的發病機制,雖然目前尚無法證明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開始環節,但大量研究提示胰島β細胞分泌缺陷是疾病疾病進展的必要條件。

我們都知道胰島素是胰腺中胰島β細胞所分泌的,而胰島β細胞分泌缺陷的意思就是,咱體內的胰島β細胞再也分泌不出我們所需要數量的胰島素了,從而引發了糖尿病。

而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與高濃度葡萄糖(高糖)毒性密切相關。

那什麼是高糖毒性理論?

?

針對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β細胞數量減少和分泌能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高糖毒性理論就是接受度最廣泛的一種。

高糖毒性的概念最早由Unger等在20世紀80~90年代提出,認為長期高血糖環境使胰島素的需求不斷增加,β細胞處於持續激活狀態,導致胰島β細胞內胰島素儲存消耗,加重高血糖,而高糖毒性反過來使β細胞功能更加惡化,不斷地惡性循環下去。

慢性高血糖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包括三種不同的狀態:

對葡萄糖敏感度下降,葡萄糖失敏感是指短期血糖水平升高引起的快速可逆性的β細胞胞吐機制異常,是一種生理性的適應。

β細胞消耗是指在長期促分泌物質的作用下,細胞內可釋放的胰島素耗竭;

而高糖毒性作用則是在長期慢性高血糖作用下對β細胞功能的慢性、進行性的不可逆損傷。

早期對於高糖毒性作用的研究主要是採用體外培養胰島β細胞,比如在高濃度葡萄糖的培養基中培養幾個月,那這些在高糖環境下生活的胰島β細胞日子過得則么樣呢?

在11.1mmol/L葡萄糖的作用下,細胞胰島素基因的表達、胰島素量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分泌均顯著降低,高濃度的葡萄糖還可以使胰島素基因表達量、胰島素含量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分泌量降低。

除了細胞水平,在組織水平上也證明了這一點。用離體培養的大鼠胰島也證實了高唐的毒性作用,在含有16.7mmol/L的葡萄糖的培養基中培養6周後,胰島素的表達量水平下降了50%。

這就是高糖毒性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糖毒性不能作為科學術語,因為葡萄糖是哺乳動物的營養物質,在生理和病理環境中對胰島素基因的表達均起著重要作用,而毒性作用僅是指過量的葡萄糖對胰島β細胞的損害。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高糖毒性呢?

這就是氧化應激作用

我們要先說說什麼是氧化

葡萄糖進入細胞內之後,逐漸代謝成甘油酸、甘油醛和丙酮,丙酮進入三羧酸循環,通過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為細胞供能,同時伴有活性氧簇的產生。當有大量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時,來不及進行糖酵解,甘油醛的代謝受到抑制,從而激活6重代謝支路,共同導致活性氧簇的生成。

這些活性氧簇(ROS)包括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氧化性最強的羥基自由基、過氧化氫和單線態氧,這些活性氧能夠觸發自由基的鏈式反應。

那自由基有什麼危害?

所謂自由基,就是指含有奇數價電子並因此在一個軌道上具有一個未成對電子的基團或者原子。它具有反應性強和壽命短的特點。當然能產生自由基的方式很多,比如輻射誘導(包括可見光、紫外光、手機電腦輻射和高能粒子),還有熱誘導和單電子氧化還原等。

自由基產生之後,很快就會發生抽氫、歧化、取代、加成等各種反應,但最重要的是在細胞膜內發生鏈式反應,導致脂質過氧化發生,導致蛋白分子聚合和交聯,降低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影響膜蛋白的正常功能。

那身體怎麼清除自由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雖然我們細胞內時時都在產生大量的自由基,但是我們身體也進化出很多清除自由的的方式,比如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抗氧化劑(維C、維E)等等,能夠保護各個組織器官不受氧化的損傷。

比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將超氧陰離子催化為過氧化氫,而過氧化氫酶可以進一步代謝氫過氧化物,但不能代謝脂過氧化物,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對兩者均有作用,生成水和氧兩種無害的物質。

而胰島恰恰是機體內抗氧化能力較弱的器官,比如它的起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數量僅為肝臟的30%~40%,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僅為5%~15%,很容易成為氧化攻擊的靶點。雖然生理水平的活性氧是維持β細胞生理功能所必須,但是高水平的活性氧對胰島β細胞是災難性的,會對細胞的功能產生損傷。

胰島細胞面對自由基氧化,肯定想說:快拉兄弟一把啊。

那氧化應激是怎樣損傷胰島細胞功能的呢?

如前所述,大量的活性氧產生之後,能夠引發胰島細胞的氧化應激反應,如果不加以控制,接下來情況會繼續惡化:

首先就是胰島素基因相關的蛋白表達水平下降

我們知道胰島素也是蛋白質,也涉及到基因的轉錄、翻譯等過程,這期間有很多輔助性的蛋白質參與其中,如果這些蛋白質的表達數量減少,相應胰島素的表達量也會下降,比如PDX-1和MafA。

當β細胞暴露於高糖環境幾周之後,胰島素原前體基因的表達就會受損。比如在高糖環境下培養的β細胞中,PDX-1和MafA是氧化攻擊的重要靶點,氧化應激之後,PDX-1和MafA的表達水平下降,從而導致胰島素基因的轉錄活性降低,進一步胰島素的表達量下降,細胞內的胰島素含量降低。

隨後就是胰島β細胞凋亡

正常情況下,β細胞的數量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即每天有約0.5%的β細胞凋亡,隨即有相當數量的細胞再生補充。當β細胞死亡的數量明顯大於細胞再生數量的時候,β細胞的絕對數量減少,整體功能隨之下降,分泌的胰島素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而發生糖尿病。

很多實驗都證實高糖造成的氧化應激促進了胰島β細胞的凋亡。

那抑制過多的自由基能不能保護胰島β細胞?

當然可以

用腺病毒感染β細胞,讓細胞內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升高6倍達到接近於肝臟的水平,可以使細胞內的氧化應激減弱,防止細胞中的胰島素的表達量和含量下降。

除了採用基因手段提高細胞內抗氧化酶的含量,還可以使用抗氧化劑清除過多的自由基。

比如給2型糖尿病老鼠使用N乙醯基-L-胱氨酸(NAC)等抗氧化劑,可以減少胰島β細胞的氧化應激水平,緩解高血糖的程度。當然也有人用NAC和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喂糖尿病小鼠,結果發現飼餵抗氧化劑的糖尿病小鼠胰島細胞體積比未加抗氧化劑的小鼠明顯增大,所以作者推測抗氧化劑能夠明顯抑制長期高血糖引起的胰島β細胞凋亡。

以上

這就是高糖毒性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損傷。

參考:

《糖尿病學》


大概掃了一眼,只能呵呵了,sugar和carbohydrate豈能混為一談,應該去看本書《carbohydrates-the essential molecules of life》


這種東西,半真半假,別說沒學過生物化學、生理學之類學科的普通人,就算是學過這些的不小心都被蒙過去。

題主的圖我沒看完,按順序看到做實驗這張就不看了,氨基酸水裡加糖,做成梯度,加熱,發現糖分高的變得顏色深,然後得出結論,人得皮膚黑色素的生成和高糖分有關。WTF?如果我做個實驗,往水裡加墨水,發現加墨水多的試管變得更黑,我能說人得皮膚變黑是因為喝的墨水多嗎???風牛馬不及的事情,竟然這幫專業忽悠編在了一起。

順便說一句,皮膚里的黑色素,是氨基酸中的酪氨酸或3,4-二羥苯丙氨經過代謝生成的,本質是氨基酸衍生物,和糖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補充一下,接著看到了最後,這個微博被人揭穿這個實驗是假的,竟然又說「糖激活酪氨酸酶」,我有句MMP真想直接噴到這個騙子的臉上,糖一不是黑色素的前體(底物),二不是酪氨酸酶的調控因子(阻遏蛋白之類的),三不是酶活性中心(一般是金屬離子),怎麼就能影響酪氨酸酶的活性了?(紫外線刺激麥拉寧色素,激活酪氨酸酶,麥拉寧色素才是酪氨酸酶的調控因子。)這種把戲,其實不用學生物化學、生理學也是可以揭穿的:比如,蒙古人是不是喜歡吃肉喝酒,南方人吃米飯?一般可以這樣認為把,你看到南方人和蒙古人膚色相差到一個黑一個白嗎?非洲部落的人應該是打獵吃肉多吧,按理說他們應該白啊?至於後面推銷所謂抗糖化液,終於暴露了目的了,這種東西吃不死人,吃了沒效果就說你吃得不夠多,吃得多了說你曬太陽了,怎麼都是你的錯,不是產品沒效果,呵呵,至於扯范冰冰做大旗,呵呵「據說」的事多了去了,他敢言之鑿鑿嗎?不敢!你丫沒給代言費,敢說就要被索賠!而且范爺壓根不用這玩意兒。

這種營銷號的文章,呵呵,信你就輸了!!我還見過說抗生素治艾滋病,不吃飯只吃XX餓死癌細胞(「餓死癌細胞」是有這麼個研究,但是這是通俗的說法,但好像都沒有到臨床實驗,更別說商業化了),干擾素治百病的。。。。


槽點太多。不知道怎麼說好,高中生物差不多能解決,我還是給大家拜個早年吧


微博刪了

抗糖化的確有

但不是他說的那樣

但是按照正常科普知識說的話

就沒人看了

so


有益健康也許是真,延緩衰老就懸了


劃重點,不看這篇,損失一個億

我……沒有一個億啊!


滿滿的營銷號味道,為什麼還要去看


推薦閱讀:

好奇學醫的同學們怎麼看待韓劇《Doctors》?
汗腳特別容易出汗,走著走著就出汗了,襪子一脫味兒特別大,原因是什麼?怎麼治?
什麼時刻讓你後悔學醫?
中醫今後的發展會怎麼樣?
腰突,腰5骶1,中央型,中度患者(女孩)如何在家自己健身,如瘦腿,瘦胯,強健頸椎等?

TAG:常識 | 生物學 | 生物化學 | 醫學 | 民間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