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是不是最「乾淨」的燃料?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說法,說人體最適合代謝碳水化合物,代謝蛋白質,脂肪會產生大量有毒物質(比如脂肪分解會產生酮類)。這是不是說高糖飲食是最健康的?


是時候祭出這張圖了,侵刪

不難看出代謝產物之間非常複雜,沒有什麼哪個一定有毒什麼的,因為基本都能互相轉化


大錯特錯。

這大概是素食主義者編的又一個瞎話。

人體對高糖攝入,尤其是高gi峰的食品的攝入能力遠晚於人類吃烤肉過日子的時期。

人類對糖的高效利用模式是用來讓你追死牛追死馬的,宅男天天吃糖就是笑話(人類通過強大的耐力滅絕了很多偶蹄目)


來填坑啦!

這個問題要分三個部分來看,乾淨,代謝,健康。

首先說乾淨,蛋白質是最有可能絡合重金屬的,所以蛋白質最不幹凈。而脂肪中的磷元素,相對於碳水化合物中的碳氫氧,都是要相對「不幹凈」一些的。所以,不考慮附著的微生物的情況下,碳水化合物是最乾淨的。

再說代謝,首先搞清楚結構問題。碳水化合物指的是經驗結構式可以寫成Cn(H2O)m形勢的有機物,當然也有脫氧核糖核酸這種特例。碳水化合物,基本都是由寡糖monosaccharide組成的。無論你吃進去的是什麼類型的碳水化合物,最終吸收進體內能夠被幻轉化成能量的都是這些個小分子。同理,蛋白質被吸收的單位是氨基酸,脂肪被吸收的單位是脂肪酸和甘油glycerol。代謝這個詞,看上去很高級,實際上更高級。從你吃進嘴巴里,到最後被轉化成能量,都算在代謝裡面。在消化道中的代謝部分,是把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口腔胃腸胰腺等分泌的酶,基本上把吃進去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轉換成了小分子。這個步驟裡面,蛋白質是最好代謝的,而纖維素這種碳水化合物是最難代謝的。所以round1,碳水化合物落敗。

在進行round2之前,要幫題主科普一下。酮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

凡是滿足這個化學式的東西都是酮。再來一個聽起來更可怕的東西,醛。

聽起來是不是很讓人恐慌?別急,我們再來看看葡萄糖glucose和果糖fructose的結構。

不好意思,吃的碳水化合物,最後變成的全是酮和醛。

round2就涉及到這個代謝路徑了,學生化的同志們估計一輩子也忘不了這一溜下來的代謝反應有多煩。但總之,葡萄糖在一系列瘋狂的化學反應之後,產生了可以儲存的能量,以及經歷了兩個重要的中間產物,丙酮酸(不好意思又有酮)和乙醯輔酶A。而脂肪酸代謝,需要經歷β氧化,一步步的變成乙醯輔酶A。蛋白質代謝更加的複雜,要按照不同R基團來區分,有的代謝產物是丙酮酸有的是乙醯輔酶A,並且會產生尿素代謝。所以,就方便程度上講,葡萄糖是最方便代謝的。

最後談及健康,高糖食物在極度飢餓的時候是最佳的補充能量的方式,因為它見效快。但同時,你也很容易餓,這裡涉及到餓的機理,不贅述了。就這點而言,吃飯除了保持能量外,還需要不餓。再者,吃不完全是為了能量。蛋白質之所以特別重要,就是因為其中很多的氨基酸我們人體無法自身合成,就是那些能合成的,也不如吸收食物來源來的高效。這些氨基酸對你的健康極其重要。而脂肪的攝入,還正是因為酮的存在。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脂肪可以轉化成酮體,直接穿過血腦屏障來給腦子供給養分。要沒脂肪,你餓久了就傻了。

健康最重要的是膳食均衡,且不提單一攝入高糖食物容易高血糖,你想想看你消化道那些酶們,每天分工明確,結果你就把負責碳水化合物的酶累的半死,然後不給負責蛋白質和脂肪的酶一口飯吃,你忍心嘛?╮(╯_╰)╭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人類對糖的利用能力高,所以才要少吃啊,不是嗎?

不 然 就 冗 余 了 !

不知道題主說的高糖飲食是從量來說還是從比例來說。

按量來說。中國營養學會(忘了是啥)推薦的一天碳水化合物物攝入量是400g到500g。吃的更多都吸收了但是代謝不掉就變胖了。另一方面糖的吸收速率快,容易造成血糖峰值,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胰島素耐受,進而有糖尿病的風險。

按比例來說攝入更高比例的糖類勢必會讓對其他物質的攝入量減少,尤其蛋白質是不可或缺的,因為蛋白質中含有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非必須氨基酸,如果你每天都喝糖水,可能幾天內看不出問題,但是沒有必須氨基酸做原料,許多蛋白質就無法合成,身體機能會崩潰。另外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也是有必要的,DHA(奶粉里那個)有促進腦部發育的作用。即使在代謝過程中產生酮類,只要不到一定的量,對人體可以認為沒有影響。

綜上儘管糖是一種乾淨的燃料,但是可不要貪杯哦 (??ω??)??


來,大聲告訴我,一氧化碳有毒沒有?

還有,碳和水放一塊,CH2O,這是啥玩意兒?


如果我告訴你酮也可以是碳水化合物你會怎麼想2333


碳水化合物這種傻屌稱呼,真是每看到都想吐槽一次


最乾淨的是氫氣,。只生成水。

碳水化合物還有二氧化碳的生成,雖然不是污染物。但是會影響氣候。


推薦閱讀:

Cell 上發表的「靜脈注射維生素 C 抑制白血病」的研究成果可靠嗎?
在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做實驗的女生應該怎樣盡量減少有毒物質對身體的傷害?
生的孩子dna是父母dna各佔一半嗎?
培養大腸桿菌除了LB培養基,還有什麼其他的培養基嗎?
如何判定熒光定量結果的真實性?

TAG:營養學 | 分子生物學 | 膳食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