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傳祺GS8,5月銷量下跌至7000台,真實原因是什麼?

傳祺官方說法是6AT採購困難,導致產量受限在7000台。目前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官方解釋只是個託詞,GS8就是一台短命的SUV。

你怎麼看?

參考鏈接:

愛信6AT供貨不足,廣汽被迫降低傳祺GS8產量


去年廣州車展之後,我跑去廣汽傳祺設計總監張帆家樓下喝咖啡到差點趕不上飛機。

我們討論了以下幾個話題。

1 設計對於廣汽有巨大的加分,張帆功不可沒,而且以後會愈來愈有幫助。

2 廣汽自主品牌的利潤暴漲,而且產能用滿!

3 廣汽也和大部分窮慣了的自主品牌一樣,手裡有好幾張好牌卻不知道打的順序。尼瑪,產能用滿,沒有新生產線,結果2017年又發布排產幾款新車。你是不是需要讓高利潤的車型減產?否則新車咋辦,賣還是不賣。就是產能有保障為什麼不讓利潤率最大的車型多吸流量,用更多的廣告費用撕開市場。

4主機廠的老闆思考的事情根媒體不一樣。他們應該思考總體利潤而不是銷量。利潤對於股價有直接影響。中國市場裡面,長城是這方面最牛的,同樣生產100萬輛車,魏建軍和他的團隊可以通過上市排產策略、產品定位策略、配置包的細節差別把可以拿到的利潤榨乾。

5廣汽依然處於上升期,他們還有不少產品牌沒有打。

6 中國自主品牌的痛就是變速箱,長城、廣汽、吉利都一樣。我們國家真的有頂級變速箱供應商時,咱們的汽車品質提升就不被卡脖子了。


都別瞎猜了,實際情況就是廣汽自己對gs8的預期銷量是5000左右,年初訂6at的時候是按gs8五千加其他車型去訂貨的,一個月一萬自己也沒想到,突然之間讓愛信去增加你的供貨削減別人的供貨愛信當然不幹了,汽車生產的上下游零部件都是有一定生產規律和周期的,為什麼10月能恢復正常,因為愛信重新加產能需要三四個月的周期啊。

據說愛信給廣汽6at是看了豐田的面子的,價格比長安什麼的要便宜一點點。。。

利益相關:廣汽員工


愛信限制供應是確有其事,真不是廣汽編借口拿來推脫。跟傳祺經銷商聊過,GS4雖然推出了6AT,但產量很少,基本是買不到的。原因就是愛信6AT,GS8已經把額度用完,GS4隻能靠邊站。以前愛信主要供一汽自主品牌,B70、B90等這些車的產量很少,所以沒聽過什麼供應不夠的問題。近幾年一些熱銷自主車也開始用愛信6AT,問題就開始呈現,例如長安CS75,6AT版本產量也一直很低。相對來說,GS8被愛信掐得最致命,像CS75,以及同為傳祺下的GS4,手動擋占的銷量較多,且GS4還有雙離合版本,可說是有路可退。可是GS8,命運全握在愛信手裡,生產線什麼時候動,什麼時候停,都在愛信掌控之中。

陰謀論地說,愛信背後是豐田,GS8已經有踩漢蘭達地盤的苗頭,人家用「釜底抽薪」這招來制裁你也正常不過,將你扼殺在襁褓之中,兵不厭詐。還是那個老土道理,中國汽車必須自己掌握核心技術,否則被人玩弄在鼓掌之中。尤其是自主走高端化的時候,變速箱問題尤為嚴重。目前自主能自己製造,或輕鬆買到雙離合(如格特拉克)和CVT(如邦奇)。但是雙離合平順問題不好解決,且可靠性問題難根治,猶如定時炸彈;CVT則不能適配較強的動力,高端車使用有諸多限制。所以說,自主高端車還得靠AT變速箱,這個恰好是自主品牌普遍缺失的技術。當年長城H8遲遲不能上市,其中一種說法就是跟ZF談不攏。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國外大廠的AT變速箱就像毒品,用上癮之後就給你斷葯,讓你活不成,也死不去。

說到這裡,想起以前TVB電視劇《歲月風雲》里的橋段,國外車廠為掐死某自主品牌,通過斷供發動機,使之無法交付足夠數量的車,將其拖入巨額違約賠款的泥潭裡。最後劇中自主品牌出奇招應對,直接在市面上買合資車回來,把發動機拆掉裝到自己的車上,把最後幾輛車造好,避免了違約危機。順便說一下,《歲月風雲》整部戲其實就是吉利的宣傳片,被斷供發動機這個橋段,作為文學創造,高於現實,但也是源於現實,說的也正是中國品牌的心聲。


其實就是產能受限。

AW要求今年就給出明年這個月的供應量。我們領導可能也是過於自卑,沒料到GS8會突破一萬台的月銷量,因此給了一個保守的數字。以上導致接下來連續幾個月缺貨。

另外,同樣是6AT,GS4用的是低扭版本,和GS8不一樣,工廠也不同。GS4不受這次減量的影響。

以上是個人了解的情況。

利益相關:傳祺變速箱領域從業者~


其實根本沒有那麼多陰謀論,就是單純的廣汽低估了GS8的銷量,給愛信下訂單下少了。現在愛信的變速箱需求量巨大,愛信也只能按合同提供變速箱。廣汽新增訂單只能安排在四季度了。所以沒看到廣汽說十月份就能解決么。


6AT被豐田卡脖子,怎麼辦?

AMT的採購價只比6AT少0.5美元,更換變速箱之後的GS8在工程師的優化下使用體驗和6AT是一樣的!


不相信這個事情,很簡單寶馬新x1目前用的愛信6at與8at,沃爾沃新xc90 s90全系愛信8at。

這些車直接與豐田集團的 雷克薩斯正面競爭怎麼不見它們說自己被變速箱限制了產能。

還不說上代途觀1.8t與2.0t均匹配的代號09G的愛信6AT, 途觀當年一個月賣多少還是加價的情況。明顯對rav4與漢蘭達產生競爭關係,為何豐田 愛信不限制對大眾的供貨?


因為沒有刪掉38號對比測評GS8和VV7的視頻

恍恍惚惚哈哈哈


我姐結了婚定的這個車,現在懷孕7個月了,我只想知道,是車先到還是我外甥先到。。。


之前說是水箱裡面有雜質,論壇里很多反饋的。

不過現在廠家已經開始召回了,後續觀望。


朋友A已經下定GS8,但是要等到一個月以後才能提車。

朋友B也準備下手GS8。

我問B為什麼不選漢蘭達。

答:都是七座車,一個下地33萬,一個下地20萬,換你你怎麼選。

最後,我是一個開凱美瑞的屌絲。


現在已經是2017年底,離5月過去大半年,GS8是不是一台短命的SUV,銷量數據已經給出了答案。與、冠道一樣,GS8也是一款「網紅」。同樣的,傳祺GS8絕對量確實算不上高,但如果考慮到它所處的細分和市場地位,你就會發現給它打個「優++」都不過分。

傳祺GS8能獲得這樣的突破,原因到底在哪兒?是不是如很多人所說的那樣,純粹靠顏值?除了設計上的創新,在它身上就沒有別的需要總結經驗的地方嗎?

成績簡評:

傳祺GS8應該可以算作是打破自主車型價格天花板且能夠獲得過萬月銷量的第一款車型,這個意義絕對不容小覷。(主導車型)接近20萬的價格說明了它確實已經涉足到了合資車的價格區間,而足夠大的銷量則說明了市場開始認同這種價格的自主車。這對於我們討論了很久的「自主上位」是非常具有正面意義的。

從傳祺GS8車主的選車過程可以看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車主在選擇時,是將GS8和其他合資車(當然級別略低或定位略有差異,比如歐藍德、奧德賽等等)放在一起比較的。也正是因為傳祺GS8的這種表現,改變了一些人「自主車不能買」的「傳統觀念」。當然,這種改變效應也並非全部歸功於傳祺GS8,還包括博瑞、博越、WEY等諸多車型的努力,但傳祺GS8在其中的分量佔比絕對不低。

在此次成績考評時我們特地來把長安CS95拉了過來做「陪襯」。可能長安CS95會對此感覺很「不忿」,但銷售數據就是事實。從目前市場的觀點看,它們二者也屬於僅有的、針鋒相對的倆對手。最終的境遇也說明,傳祺GS8在銷量的表現方面確實是給力。

對了,別忘了,上市一年,銷量攀爬到萬輛以上,傳祺GS8的終端依然沒有優惠。從需要訂車的情況看,傳祺GS8靠「大量壓庫」提升銷售數據的可能性也很小。所有這些,都顯然支持我們給予它「優+」的評定。

顏值、更準確的說是賣相,確實很關鍵

我們可以來做個設想,如果將傳祺GS8與長安CS95能看到的地方全部偽裝起來,然後讓人去「盲測」,並回答同價格的情況下選擇誰,很難保證傳祺GS8能獲得一半以上的票數。因為從空間、駕乘品質、舒適性、操控性等等各方面考慮,傳祺GS8並沒有表現出比CS95明顯更好。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傳祺GS8最近的銷量是長安CS95的十多倍,並且是終端價格更貴的情況下獲得的。問題出在哪兒?地球人都知道答案:顏值,更準確的說是賣相。這方面,傳祺GS8確實要比長安CS95好太多了(針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

要說服消費者在同等價格的情況下選擇自主品牌而不是合資品牌,光靠宣傳不行、靠愛國情懷更沒戲。那靠什麼?自然是要比合資車更好。而這個更好,首先就是要讓人感覺更好。再說白了,就是要賣相更好。

傳祺GS8的外觀內飾必評菌不想再贅述了。這裡說個特別典型的結論:傳祺確實將一款十幾萬的車,做出了幾十萬車的感官效果。這可不光是造型,還有工藝,這個對「溢價」效果其實更重要。例如按說傳祺GS8這種大塊頭方盒子並不是當下的潮流,但由於它的「圓潤度」處理得很好,車身的鈑金工藝很有高級感,再加上那個點睛之筆的全LED大燈,衝擊力一下子就出來了。還有內飾,從造型到配色,還有裝飾條的搭配、控制區的設計等等,這都不是靠一個所謂超級大屏就能解決問題的——它確實顯現出了設計者的功底,並對消費者形成了非常直觀的視覺衝擊。

這種衝擊力,已經能夠達到「讓人感覺它比同價位合資車高級很多」的效果。事實上,在很多人眼裡、至少看起來,傳祺GS8已經要比歐藍德之類的合資車更高級——儘管在一些內飾材質的觸感、車內的氣味等細節上,傳祺GS8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好」。

定位的價值同樣不可忽略

大家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沒有:各方面幾乎都重疊的傳祺GS7,賣得就要比GS8差多了。要論技術、品質、售後等各方面,GS7跟GS8都沒區別,但境遇為何差別如此之大呢?問題就出在定位上。像傳祺GS8這樣的車,就應該有著這樣的大塊頭和大空間,當然還有第三排座椅——哪怕只是短了一點點、少了第三排的GS7,立刻就「玩不轉」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傳祺GS8的產品定位,確確實實切入到了一個新的定位區間——即願意花16-20萬元的價錢買一輛看起來夠大、實際也夠大,偶爾還能應付7個人乘坐的全能車。以前這類車要麼像漢蘭達那樣太貴,要麼像哈弗H9那樣太「硬」(不太適合日常用車),要麼則像一些雜牌自主車型那樣太次。傳祺GS8算是頭一個把這類需求都拿捏到位了的產品。

注意,傳祺GS8的成功還傳遞出一個信號,即這種車,看上去大有時候比實際上大還要重要。前面說長安CS95玩不過傳祺GS8是因為顏值不夠,那麼哈弗H7L(顏值並不低)玩不過傳祺GS8,則更多源於此——論長度其實哈弗H7L更大,但視覺效果卻相反。在此之前,市場上在車型設計時並沒有這方面的嘗試,傳祺GS8又算是第一次,並且很幸運地獲得了成功。更有趣的是,傳祺GS8的這種定位策略,還佔了個大便宜——它這種設計是非常有利於空間拓展的,因此傳祺GS8的空間優勢很好,尤其是頭部空間很大,看上去很開闊,這無疑又在終端銷售時形成了非常有力的加分項。

技術與駕乘:做好但求無過很關鍵

前面必評菌做過一個比喻,即如果拿GS8與CS95進行盲測的話,GS8並不見得能贏——至少肯定贏不了十倍這麼誇張。但如果說GS8光靠顏值賣相,駕乘品質和三大件技術方面不重要,那就走入另一個極端了。事實上,這方面GS8必須要做到的是「但求無過」——不見得要多麼出類拔萃或者好評如潮,但最起碼得好開、夠用、不鬧心——傳祺GS8也確實做到了。

傳祺GS8在三大件方面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亮點。橫置前驅布局、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懸掛,即便有廣汽宣傳的什麼新平台,但相比同類車也都是「正常」。2.0T+6AT的組合也屬於「慣例」,而且它這台2.0T還沒有直噴,都屬於「馬馬虎虎過得去」的水平。不過在實際表現上,傳祺GS8還是能讓多數人感覺滿意的。當然,這也與多數人對這類車的預期要求不高有關——誰也不指望它有多麼強大的推背感或操控性。

從調校風格來看,傳祺GS8做到了「好開」——沒有直噴但遲滯也不嚴重,中低速加速超車的時候響應性和加速性也都很稱職。這固然與採用愛信的變速器有一定關係,但做好匹配的功勞仍要歸功於傳祺。還有油耗,GS8也沒出什麼紕漏,做到了「但求無過」(這一點也確實反而做得比直噴的CS95略好)。底盤的調校也是如此,肯定不會鬆鬆垮垮,該有的品質感對得起它的賣相,但也不會有什麼驚喜。

應該說,對於這樣一款「高顏值網紅」來說,有這樣的表現就足夠了,但同時有這樣的表現也是必須的。

小結:

必須承認,傳祺GS8的成功大部分源於其外形與內飾的設計——同樣一款車,如果這方面沒做到位、哪怕只是過得去而不夠吸引眼球,它最終的命運也可能迥異。然而話說回來,誠然,光有這麼好的顏值賣相併非就一定能成,市面上顏值不錯的新車高開低走的案例並非沒有。傳祺GS8能夠維持到年考時仍然給力、增長,與其在工藝、品質、匹配等方面下的功夫也是密切相關的。只是後面這些,更像是陪襯而非決定性因素——它們更像是「沒有辜負這幅好顏值」而已。尤其是我們在參考同樣品質不錯的CS95和品質幾乎一樣的GS7以後,更確定了——自主品牌要想上位突破,設計這一關仍然是重中之重。


廣汽一直都學不會怎樣同時賣好多款產品,不管是產品線管理還是營銷管理總會顧此失彼。

換個角度,中型SUV的市場是一個不斷擴張的市場,隨著消費升級不斷的分流著緊湊級SUV的市場,新晉玩家不斷的加入,讓這個市場競爭環境愈發惡劣,作為第一個捅破自主15萬天花板的產品,GS8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個價格區間留給自主品牌的份額本就不是很多,稍有不慎就會被分流,自主品牌在15萬以上市場上若想穩定增長,勢必需要兩三年的品牌積澱,7000月銷不是最終結果,增長只是時間的事


這個銷量是廠家的批發量,不是賣給消費者的數量,因此供應商原因導致產量降低的可能是存在的。

GS8的主要問題是質量差,汽車之家目前20多個用戶反饋數據,百車故障數500,上市不到一年的車啊,質量這麼差,差不多是自主品牌十年前的水平…砸牌子…

21個人報告了106個問題。

所以未來某一天銷量跌,八成是因為質量差影響用戶口碑…


有些人總覺得,工業產品的買賣就跟逛超市一樣,都是隨時有貨,怎麼會有供不應求的問題,怎麼會有產能問題。

生產線停著不要錢?工人不發工資?工廠無視市場,反正加班加點干,反正賣不出去就是銷售的鍋,他們肯定能賣出去。

工廠也是要搜集信息決定生產產能的,好么?特別是汽車這種大型工業產品的生產,規劃的很嚴格好么。事後想起來不夠了,要不要加產能?要!多久?一張嘴產能出來了?要不要購入新的設備?要不要增加新的工人?新的工人要不要培訓?

買東西只買過超市的鍋。

我所處在的行業剛好也是這個情況,我們的工廠產能都擴大了一倍,我們的工廠擴招一倍不止,我們的新設備遲遲生產不出來,無法交付到生產線,導致新的生產線無法發揮真正的產能。我們的產品給客戶的交期已經是明年了!

然後這時候你來買現貨?不賣給你就是打壓你?您老回來逛超市先。


當你的產品開始入侵別人的生存空間時,怎麼會不卡你脖子呢?這點來說還是李書福有眼光。


不無邀自答。

世界上能排的上號的整車廠,基本都有自主製造三大件的能力,或者是豐田入股愛信這種的,其他小件還可以用二廠家替代,三大件就意味著重新開發。

目前國內能完整製造三大件的,貌似只有長城、吉利、奇瑞、比亞迪這幾家。不論性能好壞,能造,就意味著不會被別人掐死脖子。

廣汽GS8這一次,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例子,你和我的產品有競爭,用我的箱子,我就讓你沒有貨!

補充:其實也不是愛信完全不賣給廣汽,故意製造無貨。應該是前期合約就這麼多,現在你車賣火了,想追加,那麼就是沒有。


想買的都買了,加錢也買,不想買的優惠三萬也不買


這麼好銷量,只能說領導預估錯了


就現實來說 中國品牌爭氣的也就吉利 廣汽 上汽(排名不分前後)車廠行不行看什麼 一個是銷量和利潤 還有一個就是技術儲備

廣汽傳祺目前遇到的難題 產能跟不上 解決方法:杭州工廠(原廣汽吉奧)據說2017年10月能開始生產 烏魯木齊工廠(新)2017年底能投入使用還有正在進行改造宜昌工廠(原廣汽中興) 剛剛開始建設的(廣汽新能源基地)還有變速箱問題廣汽傳祺是非常貼近消費者的 拿GS4來說 1.3T感覺小 立馬換1.5T 雙離合不滿意 換 6AT消費者喜歡什麼我做什麼 所以廣汽傳祺的銷量才能增長的這麼快 至於有人說道為什麼不斷出新車來分解產能 的確 產能不夠為什麼還有出新車 老老實實躺著賺錢不好嗎?汽車行業的發展和變化太快 SUV大熱也是這幾年的時間 吉利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有沒有覺得博越出的太晚了 在SUV剛火起來的時候 如果吉利博越能馬上出現 那市場又是另一番情景了 所以必須保持新車的不斷 一個是提高技術儲備,二是保持新聞熱度 切不可固步自封


難道不是愛信的變速箱供不應求?


真實原因就是愛信限制了供應量,明確通知廣汽每月最多只能供應7000台。至於愛信為什麼這麼做,自己去問愛信,或者愛信背後的大牛


一大堆說愛信限制供應導致銷量下跌的,沒有在4S店買過車就別瞎猜了。這是銷量又不是上牌量,上牌那個數量才受生產製造影響。除了交錢買現車的,在4S店交錢的時候車還沒生產呢。

4S店都是先交錢下訂單,廠家才會組織生產,等一段時間才交車,像廣汽豐田的漢蘭達,最長的時候交了錢三個月才能拿到車,至今許多地方還是不加價壓根訂不著車,豐田的漢蘭達壓根就不愁賣的事情。

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出現了長城VV7一些列競爭對手導致的。


推薦閱讀:

TAG:SUV | 廣汽傳祺 | 廣汽傳祺GS8 | 汽車銷量 | 自主SU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