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所有地方房源都要接入國家平台的新政?會帶來哪些影響?

新聞背景:國土部:年底前所有地方房源都要接入國家平台_網易新聞

2017年,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將迎來「決戰年」,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全部接入國家級信息平台。屆時,一個人在全國買過幾套房,只要進行過登記,就有望依法查詢。


我很少更新回答。但是不動產登記真的不是以收稅為動機。以現在信息化的程度,還有地方稅務系統,就算沒有不動產登記系統,想要比較精準的徵收房產稅也不是難事。沒有統一的不動產登記,最不利的,反而是普通老百姓,因為權屬狀況都不準確,何來維權?先進的制度,不應當被這麼多所謂精英詬病。評論是自由的,但如果一個人對某件事沒有真正的了解,起碼應當做到不「妄下定論」,這是我更新以上內容的目的。

原回答如下:

統一的不動產登記的本質有二。

第一,剝離行政審批和登記的職能。

第二,不動產管理的規範。

也可以收稅,也可以反腐,也可以保護國有資產,也可以保護私權,但這些只是拓展。

重要的是制度在進步。


很簡單。

賣地經濟不可持續,按年收房產稅才是源源不斷的稅源。

房產稅是一定要收,但割韭菜必須精準。例如:首套房不收,第二套房收房屋價值的0.5%/年,第三套房收房屋價值的1%/年,以此類推。房屋越多,稅率越高。

徵稅的基礎是房屋總套數,而要統計房屋總套數,就必須將各地房管局數據打通,在國家層面上形成完整的數據,也就是所謂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至於無產階級們關心的問題:房產稅會不會降房價?我個人認為不會,但增大投機成本的作用是肯定有的,可以間接起到抑制房價增速過快的作用。投機客如果不願承受更高的持有成本,也會將部分囤積的房屋出售,如果出售過於集中的話,在特定時間的特定地域可能會造成房價下跌,但並不是全局性的。

--------關於房產稅與漲房租之間關係的補充說明--------

以我現在在深圳租住的房屋為例,70平,月租金5800元,房屋市值約600萬元。假設房產稅按1%/年收取,每年就是6萬元,平攤到每個月就是5000元,相當於房租翻番。

在房租暴漲的時候,租房客也會用腳投票。要麼狠命買一套「上車盤」,要麼離開這座城市。而無論是哪種情形,都會造成高房租有價無市。投機客如果不想房子租不出去,就必須降低房租,自己承擔(至少一部分)房產稅損失。

所以,房產稅對於抑制投機的作用一定能達到,只是力度大小問題。房租可能會在實行房產稅之後較短時間內有較大波動,但最終會回歸正常市場價位。

對於租房族的建議:合同期限盡量簽長,爭取合同期限能覆蓋掉震蕩期,規避風險。

對於業主的建議:儘早出售多餘房產,或將房產零散置於家族內部各人名下,盡量爭取適用低稅率。


軍產房和一些經濟適用房小區現在還沒有地方上承認的房產證,怎麼處理?


早就說過了,官方的目標就是在2017年底完成所有房產稅徵收的技術基礎,剩下的就是等政策了——聯想到去年底中紀委派人到各大城市督促不動產的登記,就知道這個時間點是不可更改的!

當然這個平台的建立不只是為了徵稅,但徵收無疑也是其中主要目的之一!


房地產完蛋以後就收稅~這是為了給大家永久產權做鋪墊~有恆產者有恆心,大家就持之以恆地為國做貢獻吧~


世界範圍里來看我國的房產市場是很畸形的市場。這種畸形是機制上的畸形,本應起到監管職責的政府成了房產建設和銷售的最大受益者,賣地和建房賣房的相關稅收成了地方財政收入的支柱,政府拆遷賣地建房的積極性過高。這場盛宴終究有到頭的時候,房子終究不可能像前幾年那個速度一直蓋個不休,過去一二十年蓋起了夠十五億人住的房子的話,未來二十年你還能蓋出夠三十億人住的房子不成?靠天量房貸給市場放水刺激經濟會讓整個金融體系背上越來越重的包袱,早晚有持續不下去的那一天。就算是國家要加速出台房產稅,用存量房產代替增量獲取財政收入,那也不過是回歸國際通行做法,利大於弊。不如說越早理順房地產機制,越有利於根本上解決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但是涉及到收稅,收多收少就是個繞不過去的問題。稅率太低稅額就太少,也起不到抬高持有成本調控市場的作用;稅率太高一套房子自住的家庭又受不了。所以在收房產稅的國家,像是日本,採取的就是第一套房稅率大幅優惠、後面的多收的政策。如果沒有一個公允的房產估值體系還只是應稅金額不好確定的問題,但要是房地產不全國聯網登記,連這是他第幾套房,該用什麼稅率都不清楚,那還收個JB?還能真看稅務人員的心情?

當然房產登記未必收稅,但如果沒有房產登記全面收房產稅一定實行不起來。國家花這麼大力氣推行房產聯網,下一步真開始收稅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項改革不說利國利民唄起碼比政府賣地創收全民貸款炒房那一套進步和可持續多了。


要麼非永久房產,要麼收稅,總得選一個(逃


分析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思路就是,誰受益誰出力。這幾年中紀委不斷派出工作組去各地督辦此事,顯然表明這事是紀委系統主導的。而紀委系統要幹什麼自然也很明顯了。

貪官的贓款總得有去處,現金以及貴重物品太不安全,萬一遭了賊是有苦說不出,不甘心的話就很有可能變成另一個白培中。房地產是一個最大的池子,多少錢都放得下,還能保值增值,自然是貪官的首選。

之前紀委查房產不大方便,有了這套系統就輕鬆多了。最關鍵的是,以前紀委是有了事再去查人,現在可以去做常規篩查了。這簡直就是現代版的「百官行述」啊。有了這個,就有了很多人的把柄,再做很多事情就順利多了。大部分時候,不是非要把人整死,整趴下服從才有用。


繼續反對萬金油知友在評論里的回復,雖然您對我不屑一顧,但是涉及工作所以我還是要說清楚。你舉得例子是2014年的一則新聞,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是一篇《中國紀檢監察報》關於房產反腐的稿子,您在回復里引用的新聞論點我截圖了,我認為恐怕不能支持您的觀點。

不知您有沒有注意到最上面大寫的「輿情建議」四個字?這僅僅是小編的建議,中紀委並沒有出台過相關政策。

住建部成立的是「反腐敗協調小組」,不是推進不動產登記協調小組。

我原答案說了,住建部門從建國以後一直管理房產,分別管理房產交易和登記這兩個方面,其實已經有成熟的交易登記平台,只不過沒有全國聯網,在當地房管部門是可以查詢到的,查詢外地的房產可能會麻煩一些,但也只是多道手續而已。

14年5月,國土部在地籍司下掛不動產登記局的牌子,中編辦把分散在各部門的登記職責整合到國土部,也就是說這個新聞稿發布的時候不動產登記職責已經划到國土部門,中紀委即使要派工作組也應該派到國土部,更何況根本就沒有派,這不是紀委的工作範圍。說到督辦,國務院的督辦文件發到省政府辦公廳,國土部督察局直接有督察組來檢查工作聽彙報。明確告訴你,不動產登記整合是國務院主要領導親自推動的,我看過親筆批示和會議紀要。

單純反對一下@萬金油知友哈,不知您是從何種渠道得知不動產登記是中紀委主導,紀委派遣工作組督辦?

在下不才,正好在不動產登記局工作,前面五花八門腦洞大開的答案我一笑而過,可是到了您這裡我就忍不住反問了一句。

這高深莫測勁兒,嚇得我以為自己工作的單位是不是還有一個和火影一樣的「暗部」。我以前也在紀委工作過,雖然只是市級,但是紀委的工作職責里很明確沒有督辦政府工作這一項,這幾年更是強調聚焦主業,也就是查辦案件。機關工作講究職權分明,越級越權工作是大忌,您恐怕是信口開河了。

本來想在評論里提醒您,不知為何無法評論,是把我拉黑了?沒有辦法只好在我的答案里說一下我的看法,希望您不要誤導各位知友。

————以下是原答案

看了這麼多答案,實在忍不住了。一說起不動產登記就說為了收稅、為了反腐,這些都是延伸好不好?

實行不動產登記的原因:

一是我國長期房地分離登記,房產證由建設部門發,土地證由國土部門發,分頭管理造成了不少土地和房屋產權分離的歷史遺留問題,然而不動產不可能脫離土地獨立存在,急需整合管理。

二是信息技術發展到現在,面臨數字檔案逐步替代效率底下的紙質檔案局面,國家要更加科學精細化的管理資產,要依託國土雲和衛星地圖技術定位地面建築物,明晰產權。

三是便民利民,方便老百姓辦理業務。不要把目光只放在你們的房子上,一同整合的還有林權、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江河湖海的水產養殖承包權等,發證是為了促進資產流轉,承包抵押都有了依據。

談一下是為了收稅和反腐這個誤區。誠然,不動產登記後這些都更方便了,但是你們以為之前公檢法紀部門查這些不方便嗎?建設部門從建國以來一直發房產證,其實已經有了成熟的房產登記管理系統,只不過沒有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掛鉤罷了。收稅反腐只需要知道你有多少房子就夠了,真的要收不管有沒有這個不動產信息平台都能收都能查,而且說老實話和土地的關係不大。

總的來說不動產登記是為了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效率,理順法律關係,明晰產權,和老百姓的關係也就是方便大家辦事而已。


先說觀點

1.這是成立不動產登記局最主要的目的

2.不看好能在年低前完成聯網

3.房產稅全面開徵我估計至少還有十年時間等待。

4.

全國聯網這是不動產登記局成立的最終目的。

這事兒從14年前還沒不動產局就開始搞了,但阻力太大,中央先後推了三次最終截止日期,最後還是推行不下去,不得不另起爐灶成立這個不動產登記局,用存舊記新的辦法先接手不動產登記工作,應該會從一開始就在制度和技術上預留了全國聯網的手段。

相反比較讓人意外的是,地方不動產登記局居然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統一的資料庫做到全國聯網。

不管是因為阻力過大最初成立的時候有意延後,還是因為阻力直接讓登記局成立時無法做到聯網,都說明,體制內的阻力是相當大的,而現在在新部門全面鋪開一年後提出這個全國聯網的最終目的,至少七個月的期限也說明事情的阻力有多大,最後能不能成,這事兒真不好說。

其次,即便這事兒成了,依舊做不到房產稅開徵的基礎,前面說了,這個證是存舊記新,只有房產變動需要換證的時候才會去這個局登記,眾多已經存在的房子根本不在不動產登記局的信息庫里。房產稅可不是只對新房子徵稅啊。

此外,全國範圍房產登記只是房產稅徵收的基礎之一,稅務部門從企業徵稅模式轉變到直接向個人和企業都徵稅模式也是個非常複雜並且阻力不小的工程。相對於法律和理論準備,這些沒幾年功夫協調事兒。

我個人估計,除非中央再出政策,不再登記五年前房屋變動登記數據,或者說不動產登記局登記之房產,只記錄五年之內房產變動情況。之前記錄只有原始手寫記錄或不錄入電腦系統不能查詢。那麼或許存量房產信息才有可能被逐步的分更長時刻慢慢加入系統。

結論

不動產登記局房產信息全國聯網是一開始就規劃好的事情,只是目前信息來看,阻力比想像中的大的多。


官員財產公開和這個是衝突的。


都在考慮房產稅,如果到最後稅額趕不上賣地收入怎麼辦。

廊坊三河財政收入早就突破了百億大關,這其中賣地收入至少要佔六成以上。如果房產稅徵收額最後達不到這樣的數量,地方政府面對已經被高房價和高財政收入炒上去的施政成本該如何為繼?

要解決地方依賴土地財政,要麼改革體制,減少地方負責的具體事務,收攏權力邊界,同時裁撤機構,精簡官僚和人員。要麼分稅制二次改革,財政收入向地方傾斜,中央少辦事則少拿錢,地方事務多則多拿錢。

而現在則是不敢革既得利益者的命,只好徵收房產稅,讓百姓來為改革成本埋單。


有了房產稅,再也不用擔心土地財政枯竭了。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土地出讓金或許能折稅,完美解決土地出讓金的法理問題。

當年大家還都覺得供銷社是好單位呢,現在覺得有房就是好女婿呢。


因為皇上要收房產稅,把真中產踩扁掉,把偽中產打趴下。

有些人算盤打得好,北京買套學區房,孩子上大學再賣掉,毫髮無損,然後皇上有旨:學區房擴大片區,搖號~GG

有些人算盤打得好,貸款買小戶型,等房價漲了再抵押貸款買更大的房子,槓桿加槓桿,小球轉大球,小錢買大房,然後皇上有旨:全國大中城市最強限購~GG

有些人算盤打得好,買一堆小戶型,以租供貸,坐收房價上漲和租金飄紅雙重利好,然後皇上有旨:全面階梯型徵收房產稅~GG(即將到來)

利益相關:中部省會三套房。

不過我還是支持黨國,畢竟許家印都說了:恆大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某些偽中產居然敢恬不知恥說自己的一切都是奮鬥來的,別人窮是因為不努力?哈哈哈哈哈~


房地產稅早就列入計劃,參照國外經驗,很有可能每套房子都要收稅,不然很容易滋生權力尋租和腐敗,國外實行房地產稅的幾個發達國家,也是按套計稅,這不是沒有教訓和原因的,只是國內研究房地產稅的學者對於按套計稅這個話題這塊太敏感,很少有人公開討論細節而已。

就像當年明朝有功名的人不用納稅,結果有門路的人將好多土地託名到有功名的人名下,導致當時的政府收不上稅,從而更殘酷壓榨沒有門路的農民一樣,正好當時是小冰河期糧食歉收,結果農民活不下去了。(明代各級地方政府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知道收不上來稅的原因,只是利益代言人不吭聲而已,中央政府只管收到多少稅,如果不夠,那是稅不夠高,再加稅)

現在國家要讓房地產稅成為地方政府稅收的一塊重要來源,按套計稅大概率,否則會有很多擁有多套房屋的人(其中相當高比例是各級政府官員,國企領導,小老闆,村幹部還有炒房者)想辦法找門路最大限度採取合理或者政策邊緣手段規避(包括假離婚等等),導致這個稅成為形式主義。

此外,地方政府還等著這筆錢用於各種開支,收不上來稅,肯定要提高房地產稅計稅標準,到時候就是各地沒門路的普通老百姓倒霉,承擔比之前更沉重的房地產稅。

上海重慶試點是房產稅,和房地產稅有區別。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明顯作用。

第一,這是最主要的,為房產稅徵收做準備。

第二,統計完了之後就沒有認貸之說了,只要認房就可以了,可以讓改善型需求者別被無辜波及。

後面想到新的再加

-------------------------------------------------------------


很有可能開徵房產稅,而且根據做落地不同各地自主制定稅率,從0到5%,解決房價爆炒和四線城市去庫存問題。


根本不會有影響。

稅務不會有力氣去找那麼多人交房產稅

於是房地產登記的時候一起補交

等同於加了一次營業稅

而不賣房買房玩消失的,三五年拿你沒轍

看了評論感覺我這裡還沒有解釋清楚。

首先,我國有個特點就是經過若干次的政策失敗,政策不會一下子用力很猛。所以目前主要任務就是讓大家接受交稅,習慣交稅,還有就是方便收稅。

另外目前限購已久,其實北上廣深一個人名下多套的已經不多。再算上免稅範圍,所以和房租比,和房價比,這個房產稅是完全能承受的。

所以一開始稅率不會提的很厲害,也不會逼稅逼的太緊。這是我說的根本不會有影響的主要依據。

那普羅大眾一看房產稅的效果大失所望,那自然以為效果不彰的原因是稅率太低,免稅範圍太廣。那就會有傻子鼓吹提升稅收,減少免稅額,而那時候我國政府正好順水推舟,慢慢的把沒收的錢收上來,把稅再提高到喉嚨眼。

這個過程保守估計要有10年。

最後回首看房產改革20年,這是一個局,我們作為局內人,必然是要跟著控制者轉的。如果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玩這個遊戲,那控制者就會用各種優惠誘惑裡面的人繼續玩。大家只要明白,這個遊戲不玩也得玩,我們目標是站個好位置,不是去搶指揮棒,最後把兒子女兒送出國結束遊戲。就是這樣。


總結下目前的情況:

1.郭嘉想轉型,以地產基建刺激經濟的玩法很難繼續加槓桿了。

2.房產稅會轉移成本給租戶,從而帶來產業成本上升。房產稅也是加稅。

3.穩定壓倒一切,合法性來源於增長穩定,zf沒有勇氣現在去刺破泡沫的。畢竟房地產體量是股市的幾百倍,想想股災時候郭嘉為什麼救市,因為流動性危機下槓桿爆掉的都是銀行的錢。

4.美聯儲正式進入加息周期,央行高層也最近表態結束寬鬆(沒有說進一步緊縮),央行現在選擇的還是定向加息式放水。

5.沒有哪個國家在解決債務危機之前完成轉型。

6.說明房地產就是財政主要收入來源,以後需要新的收入來源。

7.目前什麼行業能取代或者分擔地產基建的支柱地位。金融?互聯網?

7.這和官員財產公開是不是有共同之處,為什麼後者辦不下去了,那這個能不能辦下去?

我始終覺得房產稅一定會推出,因為目前地產的玩法會出事,需要換一種合理長久的收割方式,但絕對不會是短期內。畢竟養老金入市喊了這麼久都還在初始階段,房產稅?等著吧,在有產業能替代或者分擔房地產支柱地位的之前,是不可能的。

希望你們能認識一點,漲多漲少不論,房價崩盤是郭嘉不允許的。陰跌三年,第四五年翻倍是算漲的。

不同意也沒必要爭論,因為只有市場會證明誰是對的,你我爭論皆為無用之舉。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天真的以為第一套房子不收稅?或者60平米80平米免稅?

你想想以下幾點是不是可能同時達成目的?政府最看重哪條?

(1)政府有持續的收入來源

(2)將多套房逼入市場流通增加供應,並減少多套房需求,控制房價

(3)第一套房不徵收,第二套一點點。第三套房多征。第四五套征死你。

(4)保持房產市場穩定(不要一瀉千里的大降)

就這麼說,即使一開始第一套不收,當該賣的賣,該買的買了,房價穩定了,第一套100%一定以及肯定也會收的。


推薦閱讀:

2015年房價走勢,請用宏觀金融思想分析?
2016 房價瘋漲的局面將如何收場?
假定一年級知道康定斯基的學生和五年級知道偽楚的學生分別屬於兩個學校,那麼這兩個學校哪個更牛逼?
如何評價《女博士在京辛酸買房記:同學想讀博嗎?先買個房吧》一文?
新聞說上海房價 2015 年要漲 3%,靠譜嗎?是否有可能?

TAG:經濟 | 房價 | 房產稅 | 房產 | 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