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希特勒,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會爆發嗎?

老實說,我個人認為是仍然會爆發的。因為這是政治經濟情況決定的。如果不是德國開始,就是美國開始,無非是看誰先撐不住經濟危機。沒有希特勒,無非是拖延一下戰爭的開始,然後德國完蛋的快一點而已。如果是德國開掛撐住了,那麼美國也遲早會主動開戰。

但是和別人的討論中,我發現很多人認為希特勒是戰爭的主要原因。

這不由得讓我很驚訝。

所以我想問一下知乎上的大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到底是什麼?希特勒在這其中到底起到了多少作用?


唯物史觀並不萬能,被樓上諸位答主用成了決定論謬論了。

什麼叫唯物史觀?

「抗戰期間無論有沒有張學良中國人民還是會渴望國共聯軍」 這是唯物史觀

「無論有沒有張學良,蔣介石都會被綁架、被迫與共聯軍」 你逗我呢?

「極端右翼主義有沒有希特勒都會在二戰前的歐洲流行」 這樣說的話,無法反駁。

「無論有沒有希特勒30年代的德國都會被極端軍國主義的納粹政府所統治」 這不叫唯物史觀,成決定論了。

肯定還會有戰爭,但是不太可能會變成一場所謂的「世界大戰」。正如二戰在美國參戰之前,其實只是兩場不同的地區戰爭(日本侵略東南亞、德國歐洲戰爭)。

用不同的歷史觀來看這件事,其實真的會發現這件事不會這麼簡單。

簡單說說為什麼我不同意幾位答主的看法

論:「凡爾賽條約對於德國的限制和壓迫導致的後果必然是德國的反抗」

事實上近代的修正主義學者普遍認為凡爾賽條約和二戰半點關係都沒有。20-30年代戰間歐洲歷史學家Sally Marks指出凡爾賽條約對於德國的影響遠遠沒有之前史學家認為的大,德國有能力承擔。而看20-30年代的歷史也會發現凡爾賽條約和二戰半點事情都沒有。凡爾賽條約的戰爭賠款、以及之後魏瑪共和國在魯爾危機中導致的經濟危機,其實德國在幾年之內就已經內恢復過來。納粹主義在30年代初之所以流行不是因為大家仍然惦記凡爾賽條約,而是因為29年以後的大蕭條。1923年納粹會員5.5萬,1925年就只有2.7萬,這證明24年德國經濟復甦的確讓極端主義無所去從。到了1928年11月,NSDAP會員慢慢增長到了10萬,1929年12月就已經178萬,1932年12月達到800萬。為什麼能在3年內內暴增80倍,而之前從5萬到10萬翻倍,花了6年的時間,很明顯問題在於當時的經濟情況,和凡爾賽條約並沒有半點關係。

論:「美蘇都極力想挑起德國跟英法的對抗」

美國根本不想管國外的事,為什麼二戰根本沒興趣打、等到別人拉屎拉到自己頭上才參戰?一戰已經讓美國煩死了,根本不想管國外的事。總統威爾森一回國,美國參議院就投票不參加自己總統設計的國際聯盟。美國挑起外面的矛盾對於自己有何利益?自己當時經濟都還在慢慢復甦。

斯大林一直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口號是一國社會主義。打仗對他來說沒半點利益,特別是30年代末剛剛殺完國內所有能打仗的。36年專門和法國簽互相保護條約,也就是為了防止德國想干點啥事。德國一要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就聲明保護捷克斯洛伐克。他對希特勒只有警惕,也一直在和英法企圖建立良好關係。之所以後來反而跟德國籤條約,原因在於38年慕尼黑會議,蘇聯全程參與捷克斯洛伐克的危機,最關鍵的會議不被邀請、又看到英法的膽怯,意識到這些人不是盟友,只是一群羊。還是一樣:蘇聯挑起德國跟英法的對抗有什麼利益?散發革命?我們說的是斯大林,不是列寧或者托洛茨基。斯大林後來佔領東歐如果沒有二戰不是必然的

論:「無論是合併奧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還是滅亡波蘭其實是這個階段德意志全民族的訴求」

民族的訴求和打仗是兩回事。問題應該是德意志全民族想在39年打仗嗎?答案是錯誤的。38年慕尼黑會議之前,希特勒商議可能打仗,在柏林閱兵,結果沒人去看。就連出征波蘭之後,德國絕大部分人都沒想著打大仗,後來的狂熱和德國在波蘭、法國的成功很有關係。但是如果德國沒法那麼快攻克波蘭、突破西部戰線,你覺得真的有很多人會支持這場Germany vs World的戰爭?

再說捷克斯洛伐克:38年當時德國軍中全體反對德國發起戰爭,哈爾德將軍當時在軍中已經準備好了叛變,一旦發生戰爭就把希特勒搞掉。如果不是慕尼黑會議的成功,希特勒並不會擁有軍隊的支持,並且利用這個機會把更多親信植入德國軍中。

入侵波蘭也不是為了向侮辱德國的所有人宣戰,希特勒根本沒打算這樣,因為他清楚39年的德國還沒準備好。侯斯巴赫備忘錄里他計劃41年才向英法宣戰,他沒覺得英法會參戰,他以為英法會和以前一樣繼續討好他,結果他計算錯了。這是重點:39年時的德國,就連希特勒都沒有打大仗的想法。

論:「實際二戰之所以版圖那麼大 不還有軸心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功勞」么」

的確這樣,但是這也不能成世界大戰啊。世界大戰的定義是什麼。日本東亞侵略戰爭、義大利非洲以及東歐戰爭那可不能算世界大戰。

要反覆強調世界大戰是一個什麼概念。德國不參加,軸心國方肯定不會鬧出一個世界大戰。拿義大利說:義大利的結果只有一條,繼續得寸進尺,繼續煩英法,一直到最終被英法宣戰,然後被搞掉。穆索里尼對於國際政治比希特勒頭腦清楚的多,39年的他本來根本不想被綁到希特勒的賊船上的。如果沒有希特勒義大利很難說,但是很有可能和獨裁的西班牙一樣,最終鬧不出個啥名堂。

日本同樣:只有一個結果,繼續得寸進尺,然後被搞掉。這也不能算啥世界大戰。要說世界大戰需要差不多實力的雙方,除非蘇聯或者美國參入軸心國。可是如果那樣的話咋樣YY都無所謂了。

論:「資本主義產能過剩 貧富兩極分化 社會結構已經不穩定 急需對外轉移矛盾」

這句話說的是哪個國家?當時哪個國家社會結構不穩定,急需對外轉移矛盾?

論:「因為這是政治經濟情況決定的。如果不是德國開始,就是美國開始,無非是看誰先撐不住經濟危機。沒有希特勒,無非是拖延一下戰爭的開始,然後德國完蛋的快一點而已。如果是德國開掛撐住了,那麼美國也遲早會主動開戰。」

39年德國早就走出大蕭條陰影了。的確希特勒當時因為經濟情況被迫宣戰波蘭,可是這和大蕭條以及大蕭條復甦沒有任何關係,而跟MEFO軍用劵有關。為了武裝德國的軍用劵馬上到期,納粹政府還不起,怕被推翻罷了。

「美國也遲早會主動開戰」我想問個問題就是樓主認為美國會跟誰開戰?英法?日本?繼續帝國主義?開玩笑呢,光參加二戰都是被全國抵制的,等到珍珠港才宣戰是為什麼?當時美國經濟條件為何需要開戰?

???

為什麼最終爆發二戰?為什麼真史上是希特勒?為什麼如果他不存在,很難會有一個東特勒、南特勒、北特勒?

希特勒之所以如此獨特,因為他這樣的人太少了。

狂熱的人格魅力?

非常牛逼的群眾煽動能力?

非常敏銳的政治頭腦?

這些加起來,歷史上符合標準的君主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有哪個人會和希特勒一樣

對於自己的幻想固執到恐怖?

會不管一切孤注一擲?

破碗破摔只因為自己心情?

軍國主義的納粹德國是究竟怎麼走到真正宣戰的?

一,軍事佔領萊茵蘭。

這件事懸到希特勒自己都承認當時他做好被推翻的準備了,他給軍隊的指示是一旦遇到法國阻抗,就立刻掉頭跑。希特勒自己都明白這件事非常可能做得不漂亮、而一旦那樣無論內外都會有壓力讓他退位了。就算這樣他還固執地繼續計劃,雖然這件事最終成功了,可是想想看有哪個領袖會打如此沒有準備的仗?希特勒作為一國領袖從此事就可以看出他和別的政治家的區別。他敢賭的,比別人都大。這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你覺得除了希特勒有誰能這樣干?

二,吞併奧地利。

至於奧地利如何被吞併的,大家可以仔細研究研究。當時希特勒就算在沒有任何策劃的情況下還準備一旦不行入侵奧地利,所有的德國軍中高層都認為他瘋了。看清楚,沒有任何策劃,他瞬間這樣做的決定。這和之前一樣,一旦做的不漂亮,後果會很嚴重。有誰會做出這樣瘋狗的決定?

三,慕尼黑會議+佔領剩下的捷克斯洛伐克

和奧地利一樣,當時希特勒也是在沒有任何策劃的情況下決定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不同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已經有蘇英法三國的保護條約了,考慮一下這一點:在沒有任何作戰計劃的情況下,他就有心宣戰整個世界了。搞錯了沒有??當時在法國戰線德國只有12個師,相比法國在同一戰線的65個師。你逗我呢?當時的德國軍中高層都認為希特勒瘋了,並且商議叛變之事。柏林閱兵,幾乎沒有任何平民圍觀,當時德國全國軍民都不看好戰爭。而慕尼黑會議之後希特勒的反應是生氣,因為不能打仗。

希特勒真的能代表德國人民?

四,入侵波蘭

為什麼希特勒入侵波蘭?很簡單的道理,因為他又固執起來了,覺得德法之前不管他,這次肯定也不會管他的。

事實上,入侵波蘭之時,德國根本還沒準備好全面戰爭,西方戰線只有23個師,相比110個聯軍師。

就這樣的領袖能代表德國人民?

就這樣的領袖能代筆德國軍隊?

就這樣的領袖能代表德國的政治意志?

換了一個人歷史真的會重複嗎?

結論:沒有希特勒,肯定還會有戰爭,但是不太可能會變成二戰那地步。 用偉人史觀的角度來看當時的德國,沒有希特勒真的會發展成這樣?希特勒的所作所為真的是眾望所向?事實上37年吞併奧地利之前希特勒的民眾支持並沒到狂熱的地步。1933年希特勒奪權之前,65%的納粹支持者表示支持納粹最主要的原因為害怕馬克思主義,而只有22%為軍國主義。希特勒的個人崇拜和仇恨猶太人最少。此外,納粹主義學者William Brustein認為納粹主義並不是基於軍國主義以及對他國的仇恨而獲得群眾的支持,最主要原因來自於納粹政黨當時設計了一系列為解決大蕭條問題的政策。很簡單啊,屁股指揮腦袋。誰給你吃穿你聽誰的,至於納粹注意其他的作為,你一個普通德國民眾管啥?

因此,沒有希特勒,德國還真的不一定會爆發戰爭,非常不可能爆發一場世界大戰。

參考史料:

The Illusion of Peac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urope 1918-1933 作者:Sally Marks

The Logic of Evil: The Social Origins of the Nazi Party, 1925-1933 作者:William Brustein

The "Hitler Myth". 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Third Reich 作者:Ian Kershaw

此外強烈建議不要隨便拿唯物史觀來說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不同的歷史學家都會有不同的史觀。直接拿一句話」唯物史觀」,不解釋、不提供數據,這不叫歷史。


希特勒在納粹黨內也是干倒了一大票人最後才站住了黨首的位置。這些人都和希特勒有些相同的意識形態,有些也十分優秀。如果沒有希特勒,這些人也會接過希特勒的大旗。

話說回來,一個人的思想不會憑空產生,必有其生長的土壤,一片廣袤的土地上怎麼會只有一顆植物?


無論是否有希特勒,歐洲的戰爭都是必然爆發的。

凡爾賽條約對於德國的限制和壓迫導致的後果必然是德國的反抗,所不同的結局可能在於對於猶太人的態度和戰爭的局面。而且無論有沒有希特勒,波蘭的滅亡都是註定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限制德國軍工限制德國軍備,把但澤走廊割出去給了波蘭,這些對於1871年在法蘭西第三帝國的屍體上建立起來的德國人無比的屈辱,所以無論是合併奧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還是滅亡波蘭其實是這個階段德意志全民族的訴求。從軍隊、容克、德國猶太資本家到一般的德國民眾都需要這樣一場戰爭。

至於會不會變成世界大戰,會不會有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則不一定。


大雷雨計劃。


這個問題其實我跟朋友也討論過,我們最後的結論也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們假設希特勒在一戰時被擊斃了。接著不變,德國在一戰後慘遭肢解,英法聯軍進駐萊茵河西岸,姑且之後德國依舊忍辱負重,也沒有右翼勢力上台就這麼過下去。那麼接下來視線往東移,蘇俄想要收拾波蘭這件事還是會發生的,當然時間軸可能會比現實中延遲,畢竟沒了元首這個隊友,單刷大波波還是得考慮的稍微久一點,而且在1939年他們還刷了個地獄難度的副本,叫芬蘭!那麼按照這個邏輯,蘇聯最快也得在1940年夏季拿下波蘭。那麼現在歐洲大陸的格局是東面蘇聯一家獨大,有一點像冷戰時期了對不對?沒錯!冷戰提早發生了!但是以當時人們的思考習慣,冷戰很快就會變成熱戰,理由很簡單,大家都沒核武器,戰爭成本對於蘇聯來說相對變輕了,這樣一來駐紮在萊茵河西岸的英法聯軍就成了蘇聯嘴邊的肉,想什麼時候吃都行,當然對於蘇軍來說越快越好!現在局面很清晰了,歐洲戰場基本逃不過戰火硝煙了。還有一點很有趣,如果德日同盟不存在了,美軍會否參加歐洲戰場?如果參加,那美軍是什麼身份呢?會為了什麼事呢?有沒有可能蘇日之間達成同盟,一起夾攻中國?最後中美聯軍和英法聯軍一起會師西伯利亞?


希特勒起了個卵左右,希特勒起的唯一作用大概就是讓德國多撐了幾年。

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必然的。

一,二次世界大戰歸根結底就是資本世界利益分配不均導致的戰爭,說直接點就是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相對於推動整個世界的歷史潮流來說,希特勒只是個小人物罷了。因為希特勒爆發?那我們要不要談談抗日戰爭?是不是抗日戰爭就是因為東條英機徹底爆發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二戰)常被誤解,雖然已經有很多歷史性的分析,並且一個流行的觀點是錯誤地將起因等同於「希特勒入侵波蘭」。這並不是說希特勒對波蘭的入侵非關鍵原因,但還有許多必須考慮的其他原因。當我們探索這些謎題的其他部分時,我們經常會發現我們不喜歡的答案,因為它們挑戰了我們對過去的看法,這可能是意識形態上的原因,因為我們總是在陳說我們所認為的觀點。希特勒顯然採取了擴張政策,但他也不是有些觀點所認為的,想要統治全世界。丘吉爾想維護大英帝國的霸主地位,不想同德國競爭。隨著德國迅速擴大其科技、經濟能力及軍事潛力,衝突總是可能發生的。然而,這並不一定是戰爭的直接原因。

簡單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接受了所有引起這場戰爭的職責,接受了經濟上的處罰,並部分創造了希特勒崛起的經濟條件。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希特勒領導德國進行戰爭,雖然希特勒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因為有許多其他方面的參與,就不能視為這只是他的錯。

The cause of the World War 2 (WW2) is often misunderstood, and while there has been much historic analysis, from a popular perspective, it is wrongly equated to 『well Hitler invaded Poland』. This is not to suggest that Hitler』s invasion of Poland was not critical, as it clearly was, but that there are many other aspects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As we explore these other parts of the puzzle, we often find answers that we don』t like as they challenge our views of the past, which can be ideological, as we tell stories about what we think happened. Hitler clearly had an expansionist policy, but I don』t believe that he wanted to take over the world as is commonly argued. Churchill wanted to maintain the British Empire』s supremacy and did not want competition from Germany. With Germany rapidly expanding not only it』s technological but economic capabilities, as well as military potential, conflict was always likely.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a direct cause in the war however. To give a simple version. At the end of World War I (WW1) Germany was made to accept all blame for this war, and was punished economically, and in part created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for the rise of Hitler. Taking advantage of many conditions, Hitler led Germany to war, but while Hitler had a major part to play, it cannot be viewed that it was only his fault, as there were many other individuals involved.


希特勒是敢於掀翻棋盤的人,是英國均衡政策中的不可預料因素。

如果沒有希特勒,可能會大概率上台一個符合英國政治預期的主導者,一個不得不屈服於國際資本壓力的代言人。這樣,德國就會被外來的資本力量所操控,一邊對法國形成制衡,一邊拉攏東歐形成反蘇同盟,以一個窮光蛋打手的形象重返歐洲政治的邊緣。

按照英國的算盤,後繼的發展自然是蘇德死磕,兩敗俱傷時英國進場吃肉,法國充當滅德打手喝一點湯,英帝國有驚無險的度過這一波衰退。美國恐怕只能隔著大西洋打打醬油,繼續搞孤立主義、大美洲。於是就沒有二戰了,而是一場慘烈的歐陸戰爭(英國最喜歡、最擅長的局面),蘇聯半死不活的充當威脅之源、德國與東歐一片爛地重返農耕社會、殖民體系不會崩塌、不會有原子彈、不會有未來獨一無二的美國、亞非的獨立遙遙無期、共產主義不過是俄國瘋子的笑話、盎格魯白人仍是不可戰勝的最優秀種族。

亞洲的局面可能變化更大,日本將會實現大陸帝國的夢想,而中國則繼續分裂衰弱,與印度一同充當農業古國活化石。這時的世界格局可能就是英國主導貿易規則下的美日衝突了。

而希特勒的才能與偏執改變了這一切,瘋狂、冷酷、激情、洞察,這些特性如此高效的融為一體,使他有能力打碎英國殖民體系的支配力,但也葬送了德國的未來。希特勒是邪惡的,理應被消滅,但如果他能在1937年死掉,將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德國人。


有沒有希特勒並不影響鬼子打我們。


天朝的唯物史觀論者有一批非常有想法的人,理論如下:

蘇聯成立是歷史的必然,一戰帝國主義廝殺必然導致共產主義興起。蘇聯解體是偶然,是地圖頭胡亂瞎搞,搞和平演變。

解放戰爭勝利是歷史的必然,國軍腐敗無能,共軍戰鬥力組織爆表,再多的美元和美國大兵都救不了花生米。台澎金未解放純粹是歷史偶然,誰知道北朝鮮突然進攻南韓,美國插手台海。

回到希特勒與二戰的關係,我認為沒有希特勒二戰還是會爆發的,但是這個二戰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二戰。


二戰必定爆發。一戰的所有國家矛盾基本都沒解決,二戰某種意義上就是一戰遺留矛盾的延續和清算。

英國為了制衡歐洲局勢不願意直接打死德國使法俄獨大,這就導致了之前的矛盾沒解決反而又有了新的矛盾。當法國陸軍元帥斐迪南·福煦看到他所提出的《凡爾賽和約》簽訂之後,他說「這不是和平,這只是漫長的二十年休戰」。

到了1929年美國爆發了經濟大蕭條並迅速波及了當時整個文明世界。德國算是最為嚴重的一個,當時的德國還沒從一戰創傷中走出來(大蕭條的時候德意志政府連一戰債務都沒還清)。而德國因無法償還債務(魯爾危機)便開始大量印刷紙幣,隨即導致世界金融史上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德國人連麵包渣都買不起。由於簽署了喪權辱國的《凡爾賽和約》,魏瑪共和國成為人人唾棄的對象,德國瞬間沙文主義和復仇主義在瀰漫整個國家。

簡單來說不是希特勒這個車夫選擇了德國馬車而是德國馬車必定會有個車夫。沒有希特勒也會有干特勒或者半希不幹特勒。只是希特勒的演講才能和煽動性還有經歷最出彩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當時的大環境創造出了希特勒而不是希特勒創造了納粹德國。

至於為什麼不在取得了初步戰爭果實之後就停下來是因為當時德國人民在希特勒上台後,很快餐桌上就能有麵包和黃油,一年後就能享受帶薪休假。這都是需要財政開支的。希特勒如果不發動戰爭,就會因為債務破產,發動戰爭才能活下去。早死晚死的區別而已。而戰後希特勒被妖魔化則是德國的資本方「容克」為了找個替罪羊而必須做的事情。要想知道具體的,可以去看看《失去的勝利》。希特勒做得事情沒有對不起德國的,他只是對不起除了德國以外的國家。希特勒解決了失業問題,保障了德國人民的生活,還讓德國迅速重工業化,但是他如果停止戰爭,失業問題就會捲土重來,他一樣會垮台,停下來就是死。不打毛子自己就會崩潰,打毛子也許不會崩潰,然後毛子把他打崩潰了。而且直接單挑毛子,沒有了巴爾幹弱者提供的炮灰,就德國那點人力怎麼打?至於猶太人問題,猶太人綁架國家的行為在當時的歐洲引起廣泛的排猶主義,站在德國的角度,希特勒做的都是對的,只是手段不人道。


你玩過紅警95嗎?


絕對會

一個人,再有領導力,再有煽動性,都無法改變歷史大勢。

說希特勒是德國二戰的魁首,倒不如說他與他的納粹組織是二戰替德國背黑鍋背的最嚴重的人。希特勒被吹呼的越神,越邪惡,德國人民的罪就越輕,直至無罪。

"人民是無辜的,人民是被納粹煽動的",無限擴大納粹的罪孽,來洗白"無辜"的德國人

可笑的是居然有人信,拿一些史料來證明德國人民不想打仗,這些史料真的是真的嗎?我怎麼看到的是一個直到最後關頭老人小孩拚死抵抗的德國?什麼叫不想打仗?德國國內像義大利一樣組織過游擊隊嗎?德國人會親手把希特勒弔死在勃蘭登堡門上嗎?

沒有希特勒,也會有其他人,德國人需要的只是一個契機,一個重新復仇一戰戰勝國的契機,本身是沸騰的油鍋,還在乎那一瓢水是誰潑的嗎?


發生肯定會啊 但是誰勝了誰就書寫了歷史 誰就有話語權說站在了歷史正確一方

說起二戰 第一想起肯定是小鬍子希特勒 畢竟集中營屠殺這種事 把德國釘在恥辱柱最高端 實際二戰之所以版圖那麼大 不還有軸心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功勞」么 義大利的墨索里尼 日本的東條英機都是大大的歷史罪人 沒德國他們不照樣侵略其他國家。

至於反抗法西斯的主要盟軍 英美蘇也是個個梟雄 說要不是法西斯主義的聲勢浩大。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都屬於獨裁主義 羅斯福連任三屆 在政治手腕等方面是美國公認的獨裁總統。 至於斯大林,丘吉爾也都是好戰分子 二戰結束後 這幾位也沒閑著 倒騰倒騰冷戰就開始了

所以希不希特勒二戰都肯定會有的 換個形式罷了 假設是冷戰在二戰前 美國英國和蘇聯打起來 反轉劇情 德意志成了維持正義的正方也不一定


說什麼沒有希特勒也有東特勒都是些什麼人?智障嗎?你怎麼不說沒有斯大林 也有 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赫魯曉夫。或者乾脆說沒有好皇帝,也有壞皇帝。畢竟哪怕是博卡薩那樣的皇帝,再愛吃人,他也來不及在有生之年吃掉多少人口。 當然很多知乎er都覺得自己是上帝,全知全能,不活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是不過過眼雲煙,那確實可以這麼說。

--------------------------------------------------就像沒有毛澤東,也一樣有共產黨, 甚至一樣能打敗國民黨, 建立新中國,無非是是道路曲折一點罷了。 這是歷史規律,但是也僅此而已了。中國前30年,留下了深刻的毛的個人印記,如果換成其他人 劉 周 鄧 林等人,歷史(至少對在那幾十年內生活的人來說)毫無疑問會大有不同。

在二戰中,希特勒起的當然是決定性作用。沒有希特勒,可能也會有戰爭,但肯定不會有國會縱火案 不會有長刀之夜, 也不一定會有對猶太人和工產主義的大規模清洗。沒有希特勒,二戰仍然會有,但二戰的規模尺度和走向以及最後贏家輸家是誰,很可能會完全不同,此二戰非彼二戰了。

不過有一個國家有所不同,那就是日本。日本是真的下層軍官和百姓綁架軍政高層的國家,無論換誰上去,都是一樣的,不到滅亡是不會停止瘋狂的。


其實除了德國想要「報復」之外,英法這些舊的殖民老大和新興的蘇聯美國的利益矛盾也是很重要的。英法在這套舊的體系中獲得了也他自身實力不對等的地位,後起的美國蘇聯包括德國都是不滿的。所以美蘇都極力想挑起德國跟英法的對抗 (德國的復甦和戰爭初期,美國蘇聯都有參與的)。而英法的綏靖政策除了大家被一戰打怕了之外,也有他們想保住自己這套體系,讓德蘇對掐的想法。大家都看到張伯倫和大眾的軟弱,但是丘吉爾的強硬卻也葬送了大英帝國最後的力量。僅僅為了美國的驅逐艦護航,英國就送掉了自己的殖民地貿易保護,這還不說其他的科技什麼的了。等到二戰勝利,歐洲卻徹底失去了自己的地位。美國蘇聯趁機瓦解了殖民體系,還用馬歇爾計劃控制了其經濟。就像丘吉爾自己說的,強壯的他在北美野牛和俄國棕熊面前也只能是一個瑟瑟發抖的小毛驢了


問題:如果近代時期的歐洲是一個穩定且統一的國家,類似中國等非西方地區會如何?

回答:土地全部變成白人的殖民地,人口成為奴隸(劣等人口)。

那個時代若白人不內鬥內耗,地球上的其他民族就將失去希望失去未來,真正淪為白人口中的劣等種族。

————————————————————

所以做為後世的中國人,我是非常感謝德意志,感謝二次世界大戰的。

歐洲爆發二次世界大戰間接給了所有有色人種崛起的契機。

如果沒有白人自己相互內鬥內耗、彼此防範制衡,就不可能有之後的亞非拉獨立浪潮。

世界也只會存在西方國家和殖民地。

西方世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種族優越論不會落沒,有色人種將失去未來真正淪為劣等種族。

非西方的國家的崛起都源自二次世界大戰。

沒有西方國家之間的內鬥和制衡,天朝早就被瓜分乾淨了,日本人也沒機會乘勢而起。

今天所有有色人種、所有非西方國家,都應該慶興西方不是一個國家(他們內部存在爭鬥、制衡和內耗)。

感謝二次世界大戰讓白人之間相互捅刀子,放血。

那時候一個統一的歐洲會滅絕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未來,讓有色人種絕望千年。


就這麼說吧,如果希特勒在一戰時被那個英國人亨利坦迪擊斃了,那麼二戰依然會爆發。一個希特勒倒下了,更多的希特勒會站起來。因為戰後德國的慘狀和經濟危機等等註定了會爆發二戰


肯定會啊Qw那個大時代造就的背景下,就算沒有希特勒,也會有另一個人出現頂替希特勒的角色。總而言之 這算是那個時代背景造就的必然事件。你看這種沒爭議的送分題都沒什麼人來答…


如果沒有東條英機,祖國就不會飽受侵略之苦?一個歷史關鍵人物的存在,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其背後有些盤根錯節的背景,和歷史驅動的必然性,時勢造人性。


推薦閱讀:

如果元首出生在中國,他的人生會是怎樣的?
凡爾賽和約上德國究竟要賠多少錢?
如何看待元首?如何看待民主共和即正義,獨裁專制即邪惡?
為什麼蔣介石時期國民黨努力模仿納粹德國還有人覺得他們代表民主自由?
希特勒的政治理想和民族社會主義的嘗試有哪些成功之處或曰進步意義?

TAG:美國 | 軍事 | 戰爭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