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條約是如何助長了希特勒與納粹的崛起,又是如何推動了二戰的爆發?

如題。


謝邀

凡爾賽條約全文太長,就不抄原文,直接說結論了

總的來說,對於德國,這是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一個在這種條約下存在的政府,必定是軟弱的,是很有可能在政治浪潮中被推翻的

這樣的栗子歷史上有很多,不提遠的,大清就是一個很恰當的栗子

至於到底由誰來推翻它,誰會在這場血戰中獲勝,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希特勒是什麼樣的人,他有什麼樣的能力?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當然,總的來說,凡爾賽條約對納粹黨的壯大沒有什麼決定性的作用,一些所謂主流觀點認為:希特勒通過鼓吹反對凡爾賽條約煽動民族仇恨獲得支持。這是極為荒謬和愚蠢的。因為當時德國存在數百個大小政黨,它們中的很大一部分幾乎都反對這一條約,而其中只有希特勒的德國工人黨變得強大罷了。

=================================================

關於如何推動了二戰的爆發呢

那就挑幾個主要的決議

德國保留十萬國防軍

銷毀過剩軍事裝備

取消預備役制度

解散德國陸軍總參謀部

對德國禁運武器

德國保留三所軍校

德國海軍限制艦艇噸位

德國不得擁有化學武器、裝甲車和軍用飛機

沒收德國航空工業原材料

建立萊茵蘭非軍事區

以上決議全部達成了,摸著良心說,這叫推動戰爭還是預防戰爭呢?

或者換個說法,今天對日本的政策,難道也是在推動戰爭嗎?

但是德國後來一條一條把這些都給恢復了,有明著乾的,有暗地裡乾的

等到1936年,凡爾賽條約真的變成了廢紙一張,這樣還怎樣阻止戰爭呢?

這個結局,一方面可以說是德國人民在澤克特、興登堡、元首及國社黨領導下的奮鬥成果

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國聯廢物組織,一些國家為了私利甚至不惜賄賂德國,自己廢棄了凡爾賽條約


光從凡爾賽條約而言,如果戰後戰勝國都嚴格執行的話,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德國根本沒有反擊之力。

真正給了德國,給了希特勒捲土重來的現實可能的,是英美兩個攪屎棍出於自身政治經濟利益的考慮,在凡爾賽條約簽訂後,不斷對德滿足,對法抑制,這才給了德國機會。

從賠款問題看,

美國制定下的道威斯計劃,幫助德國復興經濟,提供貸款,大幅削減賠款額。德國把所獲貸款的大部分都用來發展與軍事有關的工業部門。

四年後,德國不滿足於道威斯計劃。在美國支持下,專家委員會又通過了楊格計劃,賠款總額比道威斯計劃又少了20個百分點,並取消了對德財政經濟監督。所以從此,德國小夥伴有錢想造什麼造什麼,發展軍工我們也不管啦啦啦啦。(咳刻刻,沒忍住賣了個萌)

到這兒,在經濟問題上,英美為德國軍國主義復活準備了經濟基礎。

從安全保證問題和德國國際地位來看,

洛迦諾會議上,德國作為平等國家參會,會議對如果發生德國東部疆界糾紛的情況,沒有規定任何保證的辦法,給了德國向東侵略的自由。英美變相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為德國軍國主義勢力重新登台鋪平了道路。

凡爾賽條約簽訂不到十年,德國就加入了國聯,取得了在歐洲問題上的發言權和表決權,成為和英法平起平坐的大國,恢復了歐洲強國地位。

至此,隨著德國實力的增長,國內復仇主義運動迅速蔓延,明裡暗裡加速重整軍備。

這就好比,你先是把一個人打的半死不活,別人就算再恨,他也無力回擊。但你偏偏打了他之後,還要喂他好吃好喝,解開他身上的手鏈枷鎖,還按住了他身邊的看守(法國)。你說,他會怎麼做。


戰後的德國經濟非常羸弱,只支付了條約規定的賠償金額中的一小部分,但即使這一小部分也給德國經濟造凡爾賽和約成了極大負擔並導致了近1/3的通貨膨脹。條約規定德國以礦產資源和工業設備賠償未能以現金支付的部分更激起了德國民眾的不滿。

根據1919年6月28日的凡爾賽和約,德國一共喪失了擁有7325000人口的73485平方公里的國土,從1920年3月21日起,德國國防軍減少到10萬人,而且只能用於維護德國內部秩序和執行邊防警察任務。凡爾賽和約禁止實行義務兵役制,不準有任何空軍武器。

1933年希特勒剛上台時,德國經濟幾乎陷於停頓狀態,失業人數高達600萬,如果加上400萬臨時工,算上家屬,德國6600萬人口中,幾乎一半在飢餓和貧困線上掙扎。1933年2月1日,也就是希特勒上台的第三天,他就在廣播電台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聲稱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農民,維持給養和生存基礎!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業展開一場大規模的全面進攻!」通過納粹當局的努力,到1938年德國失業率僅1.3%,而同時美國失業率為1.89%,英國為8.1%,比利時為8.7%,荷蘭為9.9%。用納粹黨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創造了「消滅失業的經濟奇蹟」。

在著力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納粹德國也高度重視社會福利政策。希特勒在1930年就說過:「用警察、機關槍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單獨維持統治。」這不僅是他的思想,也是他的實踐。希特勒上台後大力推行社會保險制度,增加和提高國民的社會福利,擴大了職工的有薪休假制度,勞動陣線在療養勝地魯根島等地,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建造「力量來自歡樂」旅遊船。僅1937年1年內,全德約有1000萬人參加「力量來自歡樂」的休假旅遊,一時間納粹報刊、電台和電影廣為宣傳「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現在納粹德國的工人也成為可能」。德國還通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聲稱,德國要實現「每個德意志職工擁有一輛小汽車」。納粹並非完全是在玩「吹牛政治」,就經濟發展而言,從1932年到1937年,國民生產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納粹創造了德國經濟恢復的奇蹟。

一個始終籠罩在戰敗國陰影中的民族,自然容易激動於在國際舞台取得的成就。就連體育,包括1936年柏林奧運會,都成為了德國政治宣傳的工具。希特勒親自擔任柏林奧委會大會總裁。他下令用16噸銅鑄了一座奧林匹克巨鍾,建造了一座高達70米的希特勒鐘塔,建了一座能容納10萬人的運動場,建了一個可容納2萬名觀眾的游泳池,並修建了比洛杉磯奧運會更豪華的奧運村,而且大肆宣傳德國的「繁榮與昌盛」。為了開好1936年柏林奧運會,希特勒不但允許一些德國猶太人優秀運動員代表德國參加競賽,甚至還任命猶太人沃爾夫岡·菲爾斯特納爾負責管理奧林匹克村。1936年8月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希特勒宣布開幕。會場上飄揚著納粹旗幟,德國運動員通過主席台時,行納粹禮,高呼「萬歲—希特勒!」德國第一次通過電視播放了奧運會比賽盛況。當時,希特勒完全有理由稱這是歷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奧運會。在這次奧運會上,德國獲金牌33枚、銀牌26枚、銅牌30枚,拿了世界第一。

希特勒在戰前的另一個成就,就是通過不流血的外交征服,一步步使德國從一個戰敗國成為了「正常」國家。根據1919年6月28日的凡爾賽和約,德國一共喪失了擁有7325000人口的73485平方公里的國土,從1920年3月21日起,德國國防軍減少到10萬人,而且只能用於維護德國內部秩序和執行邊防警察任務。凡爾賽和約禁止實行義務兵役制,不準有任何空軍武器。當然,這是一個地位低下的戰敗國,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正常國家。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就立即秘密重整軍備。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國際聯盟對德國破壞凡爾賽和約的行為只是口頭上抗議,沒有誰準備用武力制止希特勒的擴軍備戰。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開始他宣稱這次佔領「純屬象徵性質」,還提出要跟鄰國簽定為期二十五年的互不侵犯條約。1938年3月,奧地利「回歸」德國。半年後,希特勒又要求有350萬人口的蘇台德地區回歸德國。希特勒說這是他向歐洲提出的「最後一個領土要求」。古德里安說:「薩爾地區的收回,軍事自主權的建立,萊茵河地區的佔領,奧地利的合併—這些事情都能夠得到全德國人民的擁護,甚至於外國也都不乏表示同情的人。」到入侵波蘭時,希特勒僅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使德國的空軍力量超過英國,陸軍力量也超過法國,成為歐洲軍力最強大的國家。德國再次成為歐洲強國,從此走上了復仇稱霸之路。


正好有一篇文章,《諸神的黃昏——二戰前的戰略變局 》,引用如下:

慘絕人寰的一戰結束了,英法美3個「民主」國家聯合起來戰勝了德國。美國作為新興的一極躊躇滿志的登上了世界權力舞台,並倚重強大的經濟實力開
始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整個世界,歐洲列強聯合統治世界的體制開始崩潰。這一歷史進程從一戰後開始,直到二戰結束才正式完成。二戰前的相互叛賣,導致美蘇兩
極爭霸格局的出現,昔日統治世界的歐洲列強,就此退出世界權力結構的中心舞台,諸神的黃昏來臨了一戰結束後,法國在歐洲大陸重新獲得了自普法戰爭失敗以來
夢寐以求的霸權——它收復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佔領了德國的萊茵河左岸地區;萊茵河右岸50公里內的地區被劃為非軍事區;它還通過與比利時、波蘭、捷克、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結成政治軍事同盟,一面對德國進行戰略包圍,一面對新興的蘇聯進行隔離。正是法國建立的這個安全體系,在兩次大之間,有效的保衛了歐洲的和平。

一戰後,法國的如意算盤是依靠在戰爭期間確立的與英美的同盟關係,操縱新成立的國際聯盟,組建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安全網路,
維持一戰形成的凡爾賽體系,確保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優越地位,壓制德國的東山再起。可是歷史彷彿換了個主角,悲劇照樣上演——法國要永久壓制德國,而德國如
同普法戰爭後的法國一樣,要收復失地,向宿敵雪恨,於是法德矛盾繼續成為歐洲大國外交的軸心,並最終把整個世界都帶入了戰爭深淵。

英美作為法
國盟國,儘管表面上不便公開反對法國的歐洲霸權,但盎格魯-薩克遜民族一貫反對歐洲大陸上的單一霸權。於是,老盎格魯帝國——英國和新盎格魯帝國——美
國,不僅聯合起來挫敗了法國肢解德國的計劃,還極力扶植德國削弱法國,防止歐洲大陸被法國掌控。一戰後,世界財富和權力的中心已經向美國傾斜,美英聯合的
力量是法國所不能抗拒的,因此法國外交註定將喪失獨立性和自主權,最終不得不推行一味追隨英國的對德綏靖政策。法國的衰弱,使得歐洲安全體系的支柱動搖,
最終導致二戰爆發。

凡爾賽和會:揚湯止沸,抱薪救火

一戰結束後的凡爾賽和會上,法國依仗戰勝國的地位,對德國極其苛刻,下決心要永除後患。但在英美
看來,如果德國被肢解,那麼法國將徹底掌控中歐和東歐,加上法國已經佔有的北部非洲和地中海東岸地區,勢必對埃及、土耳其和伊朗造成巨大影響,在地緣政治
上,將對英國在埃及和中東的存在形成巨大壓力。英國一向在歐洲大陸奉行扶弱抑強政策,因此英國毫不猶豫地把盟國法國當成了外交遏制的對象。

美國隱
藏在和平面具下的真實目的是:依據急劇膨脹的經濟與財政實力,攫取世界霸權。為此,威爾遜總統前無古人的提出了「十四點計劃」,號稱要改變舊歐洲的權力政
治,以民主與和平這種貌似理想主義的外交原則,來取代冷酷無情的現實主義的外交原則。歷史經驗卻證明,偽理想主義者帶來的問題比他們打算要解決的問題更
多,而現實主義者之所以犯錯誤,恰恰是因為他們違反了現實主義的原則。

凡爾賽會議的組織者宣稱:要如同維也納會議一般締造歐洲的百年和平。但維
也納體系之所以長存,是因為當時的外交決策者的深謀遠慮和恩威並用。當時的戰勝國對戰敗國法國寬宏大量,以避免戰敗國激烈的對抗情緒;極力營造國際共識,
以消除挑戰者覬覦之心;在地緣政治上圍堵挑戰國,以遏制挑戰者賣弄實力;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能確保執行外交決議的機制(神聖同盟組織及其會議)。對比之下,
凡爾賽會議幾乎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對戰敗國德國的誅求無已,坐視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對民主的挑戰;在地緣政治上為德國製造了無數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紛;乞
靈於國際組織和「集體安全」,但應運而生的國際聯盟卻成為著名的清談館和廢紙簍。

凡爾賽和會的最大錯誤便是對德國的無比苛刻。讓德國承擔巨額賠
款,造成了日後的魯爾危機和超級通貨膨脹,引發德國復仇主義和種族主義情緒,為希特勒上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割讓德國八分之一的領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一
個強大的德國在東方面臨著一大堆小國的包圍,在地緣政治上製造了極大的隱患。事實上,希特勒上台,德奧合併,捷克和波蘭被拋棄;西方與蘇聯和平陣線的破
裂,都在凡爾賽和會上定下了框架。針對凡爾賽和約,一戰時協約國軍隊的統帥——法國元帥福熙一針見血的指出:這不是和平,這只是二十年休戰!

德國:卧薪嘗膽,鋌而走險

民主制度在德國的建立,並未如理想主義者一廂情願認為的那樣,成為德國與西方的共識。喪權辱國的凡爾賽和約使魏瑪共和國成為了替罪羊,經濟危機和戰爭賠款,則令民主政府成為人人唾棄的對象。


國戰敗後,蘇德兩國因為共同的孤立處境而相互接近。1922年,兩國在熱那亞會議上籤訂了「拉巴洛協定」,突破了西方大國的孤立和封鎖,為兩國初步復興打
下了基礎。而德國的真正復興,得益於美國壟斷資本大舉進入德國。但是「成敗皆蕭何」,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從美國首先爆發時,美國便大量抽回資金,使德
國經濟陷入危機。由於德國的殖民地被剝奪殆盡,不可能像英法那樣,在殖民帝國的基礎上組建排他性的經濟集團,對外輸出經濟危機。在回天乏術的態勢下,德國
壟斷資產階級便打算依靠希特勒和納粹黨的統治來拯救德國,走上了一條瘋狂侵略的不歸路。


為一個依靠直覺與天賦駕馭群眾運動、指導國家外交的鐵腕人物——希特勒,看清了法國的色厲內荏,利用英美希望他向東擴張與蘇聯火併的妄想,借口反共反蘇,
在英法眼皮底下重整軍備,滿口謊言的進入萊茵蘭,吞併奧地利,通過外交欺騙與訛詐便佔領了捷克。小勝數盤後,希特勒便夢想要征服世界,終於發動了一場不可
收拾的全面戰爭。

為了尋找侵略幫手,希特勒聯合同為法西斯獨裁統治的義大利。法國也曾極力拉攏墨索里尼參加反德陣線,為此英法甚至容忍了墨索里尼在巴爾幹和衣索比亞的擴張貪慾。但墨索里尼眼見希特勒羽翼豐滿,權衡利弊,終於在貪婪和畏懼的雙重感情下,投入希特勒的懷抱。


管「鑄造神劍,尋覓戰友」是納粹德國的外交方針,但日本與德國的聯盟並非天作之合。日本對德國在歐洲戰場上的援助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日本與美國在亞太
地區的矛盾卻是不可調和的。與日本的結盟,就意味著德國會與美國敵對,最終將導致德國兩線作戰。希特勒完全沒有汲取一戰的教訓,再次為結盟而兩線作戰,而
且不分青紅皂白,把英美兩國捆綁起來一起反對,這正是希特勒的短視之處。

法國:捉襟見肘,窘態百出

一戰後的歐洲安全體系掌握在法國手中,然而這個體系是脆弱的,由於法國的絕對實力不足,這個網路經不起複興後德國的撕扯,更經不起英美的刻意破壞。


了制止德國賴掉賠款與戰債,法國夥同比利時佔領了垂涎已久的德國魯爾區。英美抓住這一天賜良機,極力削弱法國的歐洲霸權。兩國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法郎和法國
有價證券,打垮了法郎,在經濟上破壞法國的佔領行動。德國則消極抵抗,以總罷工和超級通貨膨脹政策來對付佔領政策,馬克變成廢紙,德國人民的財富被洗劫。
法國的佔領政策在經濟上得不償失,不得不按照英美要求退出魯爾地區。在隨後的《道威斯計劃》和《洛迦諾公約》中,法國被逐步剝奪了對德事務的主導權。
1935年,薩爾地區經過公民投票回歸德國,進一步提高了納粹德國的威望,同時也打擊了法國的士氣。

法國和蘇聯,是二戰前歐洲地緣政治格局中
的兩極,是遏制德國的最佳夥伴,但法國對與蘇聯結盟猶豫不決,唯恐因此被英國拋棄。這種外交心態,標誌著法國已經不是一個世界強國。而法國外交之所以變得
唯英國馬首是瞻,其根源在於法國自身。魯爾失敗的前車之鑒,使得法國外交已經喪失了獨立性和主動性,沒有英國的全力配合,便不肯採取任何行動,這反過來更
加深了英國的疑慮——法國面臨的危機是否就那麼危險,值得英國全力支持?

內政是外交的基礎。法國的國內情況也不容樂觀。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使法
國社會深刻的分裂了。而一個分裂的國家是無法提供一個統一、強有力的外交政策的。此外,由於英國對法國的曖昧態度,和在非洲、地中海地區與法國的利益沖
突,外交界和軍界幾百年來傳統的反英情緒再度上升,親德派則蠢蠢欲動。而且軍界被自身承擔的對東歐盟國的保護性義務嚇呆了,打算屈從於希特勒帝國,在維繫法蘭西殖民帝國完整性的前提下(後來希特勒果然答應了這個要求),在德意志民族領導下的新神聖羅馬帝國中找一個適當的位置。

英國:見風使舵,順水推舟


戰後的英國,承受著內外煎熬,世界霸權已經是明日黃花。自治領和殖民地離心傾向加強,使得英國不得不在1931年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承認自治領的獨立
地位。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一戰後,英國的經濟在世界經濟總額中的分量進一步下滑,已無力進行軍備競賽。從1922年《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看,英國
放棄了長期堅持的皇家海軍「雙強標準」,同意美國與英國擁有同等海軍規模。如果英國全力對付日本或者德國,那麼在大西洋或者太平洋,總會有一個地方出現制海權喪失的局面,這就意味著英國對德日外交政策,都將受制於美國。


國的外交對策是:把德國養起來,並迫使它去和布爾什維克主義決鬥。因此,英國借口英帝國內部自治領的反對,一直拒絕介入東歐事務,但又不余遺力的阻止法國
聯合它的盟國對德國採取強硬政策。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還不算完,波蘭也被英國繼續出賣,為的就是實現英國統治集團永恆的夢想——消滅布爾什維克,與德國佬接吻。


了一戰的慘痛教訓,面對德國的再次挑戰,二戰前英國的外交無非是在思考:到底是把世界霸權移交給德國還是美國?綏靖外交政策的推行,是英國統治集團權衡利
弊的結果。英國統治集團遲遲不願意重用丘吉爾這樣的主戰派,而寧願讓鮑德溫、張伯倫這樣的綏靖主義者久居高位,就是為拖延對大英帝國最後審判日的到來。丘
吉爾之所以長期以來不顧一切的主張聯合法國對德國採取強硬政策,也是因為他看到,英國實質上已無力單獨掌控歐洲局勢。與其坐視德國掌控歐洲,不如最後一
博,或許還能再次呼喚美國參與世界大戰。他認為,羅斯福不會坐視英國淪亡,英美兩國同文同種,依仗英美特殊關係,英國至少可以繼續做統治世界的第二小
提琴手。

美國:借刀殺人,隔岸觀火

一戰結束後,英法兩國餘威仍存,還在力圖維護其世界霸權。美國單憑經濟實力,還無法
將英法建立的世界霸權取而代之。因此,美國拒絕加入其倡導成立的國際聯盟。但在上世紀30年代,相互拆台的世界大國經濟大戰中,美國發現自己已被英法排斥
於它們殖民帝國範圍外,在拉美和亞洲也面臨英法的挑戰。因此,美國便利用德意損害英法在歐洲的地位;在亞洲則既挑動日本與蘇聯衝突,又聯合蘇聯遏制日本;
既縱容日本侵略中國,又援助國民黨政府抗日;假他人之手,實現削弱競爭對手的戰略目標。二戰前,美國的中立政策和不承認主義的實質,就是到處煽風點火,亂中取利。


歐洲,美國只能旁敲側擊,但在亞洲卻採取攻勢。美國在歐洲通過資本輸入扶植德國經濟復興,通過道威斯計劃幫助德國賴掉對英法等國的賠款;在亞洲則極力拆散
英日同盟,避免英日聯合排斥自己。1921年,美國通過《四國公約》給英日同盟安排了一場盛大葬禮,且在1922年《海軍軍備條約》中,爭取到了美國海軍
與英國保持同等標準的地位,事實上在軍事上提前準備介入下一場大戰。


管不是英國的盟國,對英國也不承擔正式或非正式的義務,但美國每次總不失時機地打亂英國的總體戰略,為的是把英國推到無路可走的地步。最終,美國的算盤在
二戰中的《大西洋憲章》中得到了充分滿足——設法保證一切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貿易並獲得世界原料資源。英國對美國承諾,在戰後放棄帝國特惠制和英鎊區,為美國勢力的擴張掃清了道路。號稱絕不給大英帝國當清算者的丘吉爾,不得不在大英帝國的死緩判決書上簽字畫押。

蘇聯:胸有城府,步步為營

希特勒叫囂要發動征服和奴役東方斯拉夫人,建立第三帝國的戰爭;英美則極力慫恿希特勒首先向蘇聯開刀;德意日三國反共產協定的簽署,使得蘇聯面臨兩面夾擊的
態勢。然而這一切都在斯大林的掌握中。他一面整肅國內,防止國內出現第五縱隊,另一面試探性的加入以法國為首的反德陣營。

慕尼黑危機後,英法開始
與蘇聯進行軍事談判。但英法尤其是英國在談判中虛與委蛇,加深了斯大林的疑慮——法國是否有推行自主外交的能力?英國是否有誠意與蘇聯進行全面有效的軍事
合作,以反對希特勒?英國是否打算犧牲東歐國家,來換取希特勒首先進攻蘇聯?因此,斯大林不得不重新考慮如何使蘇聯置身事外,免遭德國的第一波攻勢。為此斯大林果斷的決定雙管齊下,同時與德國進行談判,為蘇聯爭取戰爭的空間和時間緩衝。

1939年8月,蘇德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1941年
4月,斯大林如法炮製,與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至此,蘇聯已經昭示各大國——在英法與德意日兩個集團的鬥爭中,蘇聯將置身事外,任何國家想挑動蘇聯為其火中取栗都是徒勞的。二戰前各大國的政治家中,只有斯大林才有這樣鋼鐵般的意志,完全以現實利害關係和力量對比來推行外交政策,完全無視意識形態與
社會制度的限制和差異。但是,出賣波蘭還是讓蘇聯吞下了被德國侵略的苦果。

斯大林在二戰前外交政策的關鍵性錯誤在於,它把希特勒當成和他一樣精
於評估利害關係和力量對比的政治現實主義者,他希望希特勒對其在外交政策上做出的種種微妙暗示(諸如允許蘇聯後方進行軍事演習和戰略工業大搬遷,卻不允許
前線進入臨戰狀態,表明蘇聯有保衛自身免遭德國侵略的實力,但無意與德國主動開戰;與被德國佔領的國家一一斷交,表明蘇聯正式承認德國的政府成果而無意干
涉)能心領神會,並在外交上做出相應反映。那就是承認蘇聯向西擴張的成果(如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比薩拉比亞和波羅的海三國等),冷靜評估蘇聯的實力,
在沒有把英國拿下之前,為避免兩線作戰的危險,老老實實的坐下來與蘇聯進行利益上的討價還價。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斯大林忘記了希特勒是個政治浪
漫主義者,一輩子以藝術家自詡,本質上是個賭徒,一貫不按常理出牌。當然,政治現實主義者所犯的錯誤,一般都能夠彌補,而政治浪漫主義者不管獲得多少成
功,卻多經不起一次失敗。希特勒的冒險,斯大林的勝利,雄辯地說明了這一點。


凡爾賽條約狠狠地打疼了德國,使德國國民心懷怨恨,但卻沒將其徹底打死打殘,給了德國復仇的機會。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來說極為苛刻,德國損失慘重,並在軍事上受到極大的限制。德國各階層都對這一賣國條約充滿怨念。希特勒和納粹黨正是利用人民對條約的不滿,充分發揮了其強大的煽動能力,打著廢除條約,復興德國的旗號上台的。

但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遏制並不徹底,特別是在執行方面更是有很大問題。法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想要徹底弄垮德國,這樣它就可以充分保證自身安全,甚至可以稱霸歐陸。但奉行平衡政策的英國顯然不會允許德國被過分削弱,讓法國一家獨大。最終法國沒能如願以償。

而且為了防範蘇聯和防止共產黨上台,也不敢讓德國崩壞。美國和英國想法類似,而且為了賺錢大量投資德國,讓德國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一直持續到經濟危機。

希特勒上台後,公開違反凡爾賽條約,擴充軍備,出兵萊茵非軍事區,但英法奉行綏靖政策,企圖禍水東引,最終自食其果。


如果把希特勒視為德國川普,將大蕭條視為壓死德國建制派(如天主教中央黨和社民黨,以及後來短暫出場的政治容克們)的最後一根稻草,那麼對德國民眾帶來精神和經濟雙重打擊的凡爾賽條約就是一切的起點--對建制派極度不滿的起點.

沒有凡爾賽條約,很難相信德國民眾會走向極左和極右--而不論是極左還是極右,基於德國恐怖的生產力以及對重構世界的強烈衝動,一場新的世界大戰是不可避免的.

至於在理想情況下凡爾賽條約能否永久消除德國的戰爭潛力,可以說只要蘇聯存在一天,英法就不會允許一個對共產主義毫無抵抗能力的德國的出現,畢竟在蘇波戰爭中表現平平的小國波蘭是不足以作為反共屏障的--尤其是在蘇聯發動對芬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的攻擊之後,對德國的重新武裝必然會成為英法政客們的重要議題.而重新武裝起來的德國會僅僅滿足於英法反共屏障這一角色嗎?施特萊斯曼在蘇聯和英法之間精妙的外交政策就能說明這個問題了:必要時刻,德國完全會以與蘇聯的合作來要挾英法,所以歐洲永遠不會出現單純的兩極對抗,而至少是蘇聯.德國,英法的三人鬥地主,甚至是四人鬥地主.


條約永遠只是條約 如果沒有制約的因素 那只是一張廢紙而已。


推薦閱讀:

古代的羅馬士兵和北方蠻族單戰肉搏誰厲害?
用穿甲深度500mm的穿甲彈,打1000mm裝甲的主戰坦克。穿甲彈是穿進去一部分,還是直接被彈開?
你所看過最慘絕人寰的真實紀錄片是什麼?
坦克會被壕溝坑死嗎?
漢尼拔不惜損失一半兵力翻越阿爾卑斯山,真的像博弈論中講的一樣那麼不合理嗎?

TAG:歷史 | 戰爭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