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電影拍消極負面時並不害怕對社會造成影響?

比如《搏擊俱樂部》絕對是我的最愛 ,

看完之後看生活的角度也發生變化。

我願意相信對電影理解深刻的人會產生積極的正面影響,但如果有的人只從電影里獲取了表面形式,像Tyler一樣成立搏擊俱樂部,毀壞一座城市甚至建立一種信仰怎麼辦呢?也聽說過很多犯罪是根據電影情節和小說情節去殺人。這種負面的啟示對社會帶來的影響,電影人會去考慮嗎?


謝邀!

因為:

  1. 負面影響並不是一個客觀存在,只是主觀認識。一個內心沮喪的人,即使看到別人結婚喜氣洋洋也會聯想到他們最後可能會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你沒辦法控制任何人看了你的作品,會有任何的「正面」或者「負面」影響。
  2. 退一萬步來說,電影並不是那些讓人不愉快的消息的唯一傳播途徑,口口相傳至少是一個有效途徑了吧?所以古代有「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說法。還有罪案推理小說——福爾摩斯、狄公案等其他類似作品裡也有詳細的犯罪作案過程,所以他們也「教人犯罪」么?甚至喜羊羊都曾導致有人用平底鍋去砸自己家人,以為沒事兒呢。美國有部片子里,有個色情雜誌老闆回應宗教組織指責他們的雜誌給社會帶來墮落的批評時,就質問對方:難道電視新聞里報紙上提到的那些犯罪和戰爭內容,大家看了就不會同樣受到「負面」影響么?所以你看實際上你擔心的「負面」影響,隨處都可以產生。
  3. 歸根結底,這些問題都是社會上客觀存在的,或者是有這樣的可能性,因為覺得「負面」而不去面對它們(實際上生活中很多人就是這麼選擇的),它們也不會消失,而是依然在發生,甚至蔓延,就像我們的霧霾一樣——你不讓人說霧霾,把標定值提高,大家就不會出呼吸問題了?中國有個成語叫「掩耳盜鈴」啊!只有正視這些問題,把問題說出來,讓大家都關注,或者至少敢於討論,才有可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這點其實並不是歐美的「專利」,魯迅在《吶喊》自序里就用過「鐵屋子」的比喻講過,不知道現在初高中課本里還有沒有這篇課文。


人就是正面和負面的結合體,生活也是這樣,一切的一切都是這樣,沒有絕對積極的事物,也沒有絕對消極的事物。

既然這就是最真實的我們,那有什麼可怕的呢?就像以前家長怕孩子早戀,其實那是人長到一定年歲內心對於了解世界,了解異性的探索,是正常的成長軌跡。而家長的怕,其實大多都是自己臆想出來的。

人也是這樣,如果一個人體會不到負面情緒,每天都很亢奮,像打了雞血一樣,那他不是被黑暗勢力洗腦了,就是真的需要去回龍觀醫院看一下,或者是最後一種情況,真的感覺不到內心的負面情緒。但是這種情緒會用各種方式對他的生活造成影響。比如突然抑鬱了,比如失眠,焦慮,等等等等。

其實負面的東西往往在提醒我們,需要改變了。對於社會來說,青少年犯罪是負面新聞,可是當你深入了解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孩子小時候從沒有得到過愛,長大了他們也不會愛自己,不會愛別人。那麼這是不是也提醒我們,政府需要加大力度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解決邊遠地區孩子受教育的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這個社會也在進步。

對於個人來說,也許這個人有著一份央企的工作,周圍人都覺得很好,可是他卻整天悶悶不樂,每天都很消極。這種情緒其實在告訴他,也許他壓根就不喜歡這個工作,而這個工作也不適合他,他應該重新選擇了。

所以你看,負面的東西有時候是在幫助我們認識更真實的自己,更真實的生活,它在幫助我們進步。所以有什麼可怕的呢?

電影是一面鏡子,它只不過把每個人都會體驗的情緒,或者一些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反映了出來,真實有時讓人痛苦,但並不可怕。

歡迎關注公眾號Mirrorland。

裡面一定會有屬於你的故事。


中國的導演們也不怕。害怕的是廣電總局以及背後的...

就像柴靜的穹頂之下


怎麼不害怕?電影分級制度很嚴格。。。20世紀30年代,好萊塢電影不允許出現接吻鏡頭。因為當時有一個15歲左右的男生模仿電影鏡頭強姦並殺害了一個婦女。。。


負面不至於,電影或者藝術作品本來就是振聾發聵的一個功能,可以不斷反思自我,得到警醒。關於這部電影對社會屬性的討論,我把我前兩天寫的關於這部電影評論貼一部分,作為回答吧。-~~~~~~~~~~~~~~~~~~~~~~~~~~~~~~~~~~~

關於此部電影里出現的搏擊俱樂部,後面演化為一種反社會的組織,其實也是一種集體主義的瘋狂。不管那句「他的名字是鮑勃」還是無處不在的手下,都無不反應如此,當一定數量的人盲目相信一個人的話語,而盲目崇拜並且瘋狂執行此人之言行時,其實都是王小波筆下那種集體主義的癲狂。因為過於強調集體意志,就是在忽視個人的利益,甚至是抹殺個人,也是在道德倫理學一直討論了很久的一個問題,美式每一部超級英雄的電影,無不是在說一句我很渺小但我就是與眾不同么。所謂的少數服從多數,也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或者是蠻不講理,我們應該認識「大同」,卻要尊重每一個卓爾不同。進一步要討論,就要說到自由,也就引出了我要說的第四部分。

搏擊俱樂部我最近看完,才逐漸體會到的細節,其實不過就是男主角內心深處不敢言明的自由。主角鍾情於細緻的家庭裝飾品,他由於被自己所謂的品質生活羈絆,限定自己只能拚命賺錢上班奮鬥,或應該說叫苟且。他其實早已厭倦於此,卻又因為難以啟齒的柔弱,只能靠一個理想中的自己,也就是人格分裂的自己去改變自己的生活。追根到底,他所要求的品質生活,這種徹徹底底的消費主義,其實不過是希望你消費的人給你灌輸的思想,也就註定最後只能被自己「消費」。拋卻慾望與能力是否匹配不說,只說後面的自由與牢籠,電影里為了脫開牢籠用了很形象的一個辦法——爆破,因為前一個貌似高尚的理想,就開始堂而皇之的做一件極為恐怖的事情,(所以說就怕流氓有文化,關鍵你還說不過人家的歪理)。自由誰不嚮往,只是當大多數人都在安逸的夢中時,你卻要做一個敲鑼打鼓的驚夢人,那已經超前了太多,就已經格格不入,所謂欲速則不達,也就這個道理,畢竟這是個安逸的時代。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因為在夢中本身就是他的追求,作為一個旁觀者又怎麼能理解呢?


中國想拍廣電總局還不讓呢,電影不是救市良藥,它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推薦閱讀:

從章瑩穎失蹤案中,48小時內沒有相關消息。在美國的城市裡偵查技術很難展開么?
如何評價德國電影《希特勒回來了》?又名:《元首在現代》?
一個人累到極致是什麼感覺?
男票總是喜歡亂送親戚東西怎麼破?
如何看待薛之謙話題之下的,娛樂圈欠陳冠希一個道歉?

TAG:電影 | 社會心理 | 社會 | 美國電影 | 搏擊俱樂部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