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BIM概念牛皮徹底吹破的一年么?
1.從2011年後開始火熱的BIM概念,號稱要取代CAD,改變施工格局,不懂BIM就out,五年全面展開落地云云。現在5年過去了,BIM乾貨沒有,是不是說明已經吹不動了?
2.Revit的發展是不是回歸初心,老老實實做一個建築設計軟體?想聽聽各位的意見,謝謝
感受到您提出問題時有一些批判和鄙夷,當然有可能是我的錯覺。
我司因為參與國家及地方標準定製,給地方政府做發展規劃的顧問,和一些bim發展好的企業有一些接觸,所以對於上面說的上層的問題,並不完全認同,在這裡一併說了。
結論,任何現狀的不合理,都有原因,而且是多方面原因。1 首先牛皮不會破,因為它不是牛皮,但不否認,有人吹來著。關於誰在吹,這也是一個多方面的,早期的bim推手,推得有些過了,多是學院派出身,在搬運國外資料的時候,自己沒有項目實踐,卻被奉為上賓,造成了早期行業在接觸bim的時候太多幻想。國家一直在倡導創新,國企們正好需要表現自己的創新,於是多了很多不明真相卻在跟唱的企業。初期實施遇到了很多問題,大家就避重就輕,揚長避短,後來地方政府也被要求要創新,看這麼多企業在搞bim,那好吧,也來推一把。這個過程一定有人在吹,吹多吹少罷了,但這吹也不全是負面的,積極的一面在於加速了推廣的過程。2 中國不具備大範圍發展bim的土壤,bim在國內實施過程中遇到太多先天不足。bim在國外的興起,是國外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一種事物發展的必然。但放在我國,被提前了。我們和國外比,差距挺大的,粗略看,應該有20年的發展差距,發展bim的基礎並不好,但不排除一些企業本身就有超越行業平均水平10年以上的,他們在實施bim時,土壤較為適合。所以大範圍實施bim,客觀上,很多企業需要先惡補的東西太多了。3 行業近幾年競爭挺混亂的,行業市場太不規範了,很多企業想到通過入門門檻來實現淘汰和排他,於是又在bim上做文章。主動造成一種氛圍,非bim皆淘汰,很多企業恐慌了,恐慌的結果就是盲目,和尋找捷徑。4 從業人員的素質其實也挺糟糕的,不是說智力上的缺陷,而是說心理上的,大家都有些浮躁,當然這個社會就浮躁。吹完了,就要放氣了,放完了,會好很多。
太多的可以窮舉,都是現狀中負面部分的原因之一,地鐵到站了,就答到這裡了很多單位都轉倒bim上面了,只是人家花了大價錢才打通的。自然不會公開核心技術。那些沒打通的,要麼捨不得出錢,要麼不知道bim能幹什麼。
這裡說個好玩的事情,我去開一個關於設計單位總包的會,主辦單位這個做的很好,一年好上十個億的產值,其中80%是來自總包。開會的時候好玩了,底下就有人問,他們單位的BIM在總包中起了什麼作用。人家發言的立馬說,我們的BIM弄得還不成熟,不方便拿出來 交流。其實大家都私下都知道,因為都是同行誰沒有個熟人嘛,這個單位是國內做BIM最早的一批,上面至少花了5000萬,弄了快8年了,水平很高。只是…………人家很清楚這是核心競爭力,所以嘛…………哈哈。這要淘汰一大批人的,就算政府不強制,先打通的人或者單位,也會幹掉這些不思進取的。面對效率和品質的代差,這個過程會是摧枯拉朽一樣。
補充一點政府的動作,在中國做什麼都要看政府的動作,政府想弄的基本都可以弄成,現在上海市政府拿出真金白銀了
關於進一步加強上海市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推廣應用的通知看下補貼規模和範圍喲,基本國有投資都可以覆蓋,然後補貼額度不菲喲。所以某些不以為然的人,你們那點設計費每平方多少???呵呵呵
三、鼓勵機制 (一)對於應用BIM技術進行協同設計並建立施工圖模型的工程項目,在辦理施工許可手續時,施工圖審查合格證書可放寬至施工許可證發證後3個月內提交。 (二)由建設單位牽頭組織實施BIM技術應用的項目,在設計、施工兩個階段應用BIM技術的,每平方米補貼20元,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在設計、施工、運營階段全部應用BIM技術的,每平方米補貼30元,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補貼資金由建設單位向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提出申請,從上海市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示範項目專項扶持資金中列支,相關申請審批程序由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另行制定。沒感覺BIM要完蛋,因為人家走的是上層路線。
下層的用戶——設計師不用沒關係,17年大部分地方政府要求了公建必須用BIM,一般建築推薦用BIM,這個上層路線打通了,不怕設計師不用,你還要不要飯碗?BIM搞了這麼多年上不去,核心問題是這玩意權責利不對等,付出最多的收益小,收益大的不願意付錢,各個供應環節都把BIM當唐僧肉要吃一口(比如自動桌子)。於是這牌局沒法打下去,現在政府出面,帶頭做而已。BIM不是吹(你來看看之前的遊戲業,這才是吹泡沫好伐)。
不過整體產業不景氣,缺乏資本支持力度。政府這邊到還是支持的,不過缺乏足夠的專業性。後續很多政府工程招標都開始制定BIM,但目前比較大的問題是缺乏BIM的標準信息化程度到如何?設計方,施工方,運維方責任的劃定?目前屬於走一步看一步的摸索階段。人才需求還是高的,前提是高級人才,而不是現在很多BIM培訓出來的只會轉模做碰撞的技術工人。
BIM主要應用其實不是在建築設計上面,優化的內容實際上是減小設計到落地之間的偏差,同時對於施工及後續維護帶來便利。
前景是有的,不過受整體行業縮減影響。難免看起來發展不好。像之前全國都蓋樓的那種盛世很難再出現了。不過確實是建築業升級方向,做得好衣食無憂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那些打著BIM旗子,實際上就轉個模做個碰撞的偽BIM產業,確實會在發展中消亡吧。當年設計師還在用圖板三角板丁字尺畫施工圖的時候聽說電腦能畫圖,幾年後少數人在研究怎麼用電腦畫圖,大家懷疑地看著想「電腦什麼的牛皮快吹破了吧?」,後面發生了什麼不言自知。BIM是趨勢,只是目前在國內還有一些不小的障礙,到大潮勢不可擋的時候回頭再看看如今,就會有現在回頭看當年的可笑,它所需要的僅僅是時間。
矯枉過正,國內常見手法。
2016是BIM發展加速的一年
有人問我 我就會講
但是無人來我期待到雲端有話要講得不到裝載我的模型猶像樽蓋等被揭開族庫卻在養青苔施工內愈文靜 愈變得不受理睬
管道要搞出意外像突然地高歌任何地方也像開四面台著最閃的族扮十分巨擘有人來拍照要記住模態你當我是浮誇吧誇張只因我很怕似CAD似SU的話 得到注意嗎其實怕被忘記至放大來演吧很不安 怎去優雅
世上還讚頌2D嗎不夠爆炸 怎麼有工程讓我誇做大地產家你當我是浮誇吧
誇張只因我很怕似CAD似SU的話 得到注意嗎其實怕被忘記至放大來演吧很不安 怎去優雅世上還讚頌2D嗎不夠爆炸 怎麼有工程
讓我誇做大地產家歐特克並不多
若然斯維爾就知我為何用十倍苦心做插件一個廣聯達夠我富議論性么你叫我做浮誇吧加4D5D也不怕我算量有偏差的話表演你看嗎夠渲染徹底嗎
以全部周期吧一心想業主驚訝我舊時似未存在嗎3D爆炸 設計也現形話我知翻模存在嗎凝視我別再只看沙發我的前景大泡沫盡情地high吧別遺忘未來在為你聲沙上海2017年20000平方以上的項目要用bim報建;廣東是2020年實施。但廣州目前已有幾個團隊可以全程用bim出圖啦。
-
是的,已經吹破了,並進入到各階層整合的階段。於是:以前吹的人,可以不用再吹,成為中層管理者;一大批院校培訓班使人力成本降到足夠低;軟體企業跟進配合完善;就企業而言,新常態本身就是一場考驗,於是從以往BIM圈下層忽悠上層的風氣,轉變為掌握資本的上游企業對BIM投入,進一步掌控下層,以爭取主動。__問題__以往BIM概念吹的時候,有個很大的弊端:過度碎片化。以前說能搞掂效果圖、動畫、施工圖、造價、進度管理、碰撞協同、各類分析、機器學習、VR……把建設工程流程中各個環節雜七雜八拼湊進這個體系中,就以為能統籌解決問題。當我們在雲端跟各方大牛談論時,都以為大家同在一高度。但當浮雲慢慢散去時,才發現自己腳下空空如也,而大牛腳下卻都踩著高峰。
BIM就像這把南大西洋的季風,把建設各方都吹到一起,相互了解各方的工作內容和難處。談不上泡沫,在相互了解過後,不乏很多精明的管理者,開始藉此統籌互相的工作,促進信息的互通交流,而不是取代對方。
__現狀__無論對於什麼泡沫,對於被洗掉的人而言,是泡沫的破裂;對於站穩腳跟的人而言,是行業的提升。
以出各類分析報告的第三方BIM顧問/包裝團隊慢慢轉型,一部分拆離為項目信息化的過程中獨立的翻模團隊,另一部分成為投資方的工程管理者。前者效率高,後者對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也對新技術下的企業信息管理有充分的認識。
以往企業推廣BIM,更多是與軟體公司合作,企業提供項目,軟體公司搞個競賽,互相宣傳。但企業只得到個包裝好的PPT而對內部流程沒有幫助、軟體不成熟也賣得不好。而現在,看到大量開發商開始高薪挖來BIM管理高層,自建企業信息化研發團隊,兩頭抓推動建築信息化。而經過前期的BIM的宣傳(吹),各高校各種培訓班,已經有足夠的人力完成各類建模工作,人力成本也很低了,這不得不說是吹泡沫取得的一大成就。現在全部的項目,都要進行管綜建模和調整設計的工作。第一步模型的取得已經解決了一大半。第二步模型的招投標和驗收交付,這就是進一步細化和政策下台的工作了。
__總結__從2000年互聯網泡沫,到現在各類併購潮,計算機和互聯網行業一直滲透著各行各業:網購、外賣、app打車……IT界跟工程界的氣質氛圍差別太大了,你以為他在吹,其實在工程界,能接受新事物並不斷學習的人很少,如果本身專業能力還很強,已經是很牛逼的人,根本不會因為BIM破不破而受到影響。而泡沫破了,只是一次併購失敗,不代表可以繼續安枕無憂,危機意識和年輕不斷學習的心態,無論放在朝陽抑或夕陽行業,都是個人立足的根本。-剛從設計院實習回來,臨走前院長語重心長的塞給我一本bim應用手冊。我想,我大概知道我以後要幹什麼了。
BIM對體量巨大,造型結構複雜的項目還是有需求的。但是,拋開需求談BIM的都是扯淡!20塊一平方的設計費你讓我全專業BIM? 住宅小區你讓我用BIM?
工民建不太了解,在交通基礎設施行業,現在施工單位的bim研究和應用以及投入遠遠大於設計單位,而且在地鐵,市政,路橋都有大量的bim應用。各單位開始成立bim中心。
你會發現現在BIM應用的項目越來越多了。。從土建工程到機電安裝再到招投標的方案展示,從市政到公建,特別加上政府的大力推行,BIM現在已經越走越順暢了,在我看來BIM的服務對象本來就業主,從業主通過BIM模型來主導整個項目的進行也許會變成以後建築行業的趨勢。
我作為結構工程師抵制這玩意。
前段時間和一位本地挺出名的老前輩(教授)聊天,說進他們院(本地龍頭院),門檻就是會BIM,就算不會操作,也得會翻圖,勸告我們趕緊學BIM。。。。。坐標西北。。。。現在看見這個題目我方了,小白到底聽誰的?
題主匿名估計是怕被噴吧。。。問題1、BIM各種宣傳是不是太浮誇了? 當然浮誇的不行就像21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一樣,毛用沒有,高端的技術和規範的權利還是在少部分人手裡,另外設計和施工上都遇到的不多,不過有一定量的的學習群體。問題2、Revit做回一個建築軟體題主是想說砍掉MEP部分只留下Architecture和Structure,MEP有特定的受眾,題主你不能自己不用還不給別人用啊問題3、學Revit有沒有用在知乎平台上 只能說CS大法好。。。
個人覺得bim後期肯定是會在施工中應用起來,只是時間問題,這些年各大工程局,私企,地方不斷推行 bim,包括在投標中的應用,一些培訓機構的誕生,bim等級考試,加上bim自身的優勢,唯一的缺點就是bim對硬體要求稍微偏高,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包含數據過大。個人覺得bim這種不可能由施工單位自行來建模或者模擬施工,但是施工單位可以找諮詢公司類似的專業單位來完全bim模型,個人覺得這樣是比較合理的。bim在眾多人的吹捧中確實吹的過大,但是bim應用肯定是會被政府推廣。
呀!為什麼現在翻模培訓那麼多?
前幾年還沒真正流行起來,諮詢公司項目少,負擔重,還想著擴大市場,那肯定就是搞培訓,一個人頭十天大幾千,潛在客戶的工程師免費,喔喔,一舉多得。 麻煩來了,概念那麼好,學費那麼貴,大家眼紅啊,趕緊搞培訓,學生不夠?吹牛逼,騙進來交了錢再說。什麼?培訓完了說用處不大?嗯,那是政策不到位bla bla甩鍋。。。 好了,大家觀念開始分化,學了用不了唱衰,培訓的還要賺錢,唱興,那些不說話的,默默用著這東西悶聲發財偽乾貨來了 企業要用這東西賺錢,最需要的兩樣東西,人,軟體。人更重要,人更重要,人更重要。 最簡單,施工單位,revit +navisworks 小學級2000塊軟體培訓組合。可以根據項目定目標,根據目標選應用,根據應用選信息,什麼時候做完模型,裡面構件怎麼畫方便後面應用,什麼時間點插入應用,怎麼評價應用效果。人的水平決定了bim 效果,也決定了項目提升多少的效益。 這還只是施工單位的部分,全生命周期,加上開發,設計,運維(這我屁都不懂),嘿嘿嘿嘿嘿嘿。真.乾貨來了噢,累了,就不分享了(打死也不分享)
對了,我偏題沒有?現在我們很多項目,甲方都主動要求做BIM,可見BIM是實際上給客戶帶來了利益。當然不得不說國內相當多打著BIM旗號實際上並不具備相關技術和能力的公司,為BIM的口碑造成了負面影響。說到底,我們始終是服務方,滿足客戶的需求是第一位,我們能夠提供產業化、智能化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不過客戶是否需要呢,這就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了。
推薦閱讀:
※現在國內機電BIM建模的深度怎樣?方便的話能否展示一下您見過的、做過的好的模型細節
※自學BIM怎樣開始?
TAG:建築設計 | BIM | AutoDeskRev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