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歷史、宗教文化都類似,為什麼不能形成一個面積較大的、穩定的、統一的國家呢?

歐洲(尤其是西歐、中歐)各國歷史、宗教文化都類似,為什麼不能形成一個面積較大的、穩定的、統一的國家呢?而是形成了十幾個小面積的國家。

有人說是因為沒有出現一個具有絕對實力,可以征服所有對手的國家,但歷史上不是出現過羅馬帝國、日耳曼帝國等幾個實力超強的帝國嗎,為什麼仍然沒能統一歐洲?


地理的結果來自地理的原因。

撇開其他基於地緣因素的表象,從最直接的內因和外因來分析。

內因:山水。

歐洲和中國面積近似,但是山水形態卻完全相反。從海拔高差上來說,中國的核心區,基本對應所謂的漢地十八省,是由燕山山脈、陰山山脈、賀蘭山脈、祁連山脈、唐古拉山脈、橫斷山脈等一系列山脈及其周邊高原由北至西再到南,呈C型圍就而成。因此中國的核心區形同一個大碗,周邊有著明顯的邊界和阻隔,而內部又有充分的空間。核心區內部沒有難以逾越的地緣分界,且受到強大的太平洋季風的共同影響,氣候多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便於溝通交流。

所謂水往低處流,有怎樣的山勢就會造就怎樣的水勢。碗狀的地形導致了水系的相對集中,三級階梯的高差讓中國核心區的主要河流都"東流到海不復回",長江黃河淮河珠江皆是如此。幾條主要水系又橫向延伸出大量的支流,加之相互之間不難逾越的阻隔,各大水系之間很容易通過運河相連,將沿各大水系幹流和支流聚落,依靠河流飲用、灌溉、通行的人群連成一片。

內水將中國核心區內人口形成網狀聚落,外水則在東部形成地緣上的閉環。由於海岸線平直,又有著強勁的西太平洋氣流活動,中國的近海風大浪高,夏秋季節颱風活躍,使得中國人在古典時期海上活動較少,通過海路的對外交流也屈指可數。所以儘管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但中國卻是一個標準的陸權國家。

我們再從山水角度審視下歐洲,會發現歐洲的情況和中國完全相反,如果說中國整體地形如同一個碗,那麼歐洲也可以同樣拿碗做類比,可惜的是,卻和中國蓋成了相反的方向。歐洲整體地勢降低,西南北三面環海,東邊的東歐平原對接歐亞大陸,這裡也是整個歐洲橫向縱深最大的部分。

歐洲在陸地上沒有任何地理上的邊界,但是在中心腹地,卻高聳著阿爾卑斯山脈和喀爾巴阡山脈兩座大型山脈,這直接導致了歐洲的中心腹地被位於「歐洲屋脊」的瑞士和處於兩大山脈圍就的盆地之中的匈牙利所佔據,並且這兩國具有高度的地緣獨立性:瑞士由說義大利語、法語和德語的族群構成,卻和周邊的義大利、法國和德國涇渭分明;匈牙利與之情況截然相反卻又殊途同歸,最初起源於亞洲游牧民族的匈牙利主體民族馬扎爾人無論在語繫上還是族源上都和周邊歐洲三大主流族群(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相去甚遠。有這兩個國家放在核心區的中間,歐洲內部南北之間和東西之間都很難打造完整的地緣聯合體。

歐洲的覆碗地勢的主要影響不僅是在碗底形成了兩個獨善其身的國家,形成了尷尬的環形結構,更重要的是歐洲的水系會隨著這樣的地形,如同傘面上的雨水一般呈放射狀四向滴落,相互之間漸行漸遠,難以通過運河相互溝通整合。歐洲的主要河流,萊茵河、塞納河、波河、多瑙河、第聶伯河、頓河、維斯瓦河、易北河等幾乎都發源於歐洲的碗底,但是分別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注入北海、地中海、黑海和波羅的海,這樣的水系分布加劇了本已去中心化的歐洲的離心趨勢。沿著這些河流水系繁衍生息出了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烏克蘭、波蘭等族群,這些歐洲的主要族群呈環形分布於歐洲大陸的四周,彼此所佔據的板塊體量和資源稟賦相當,沒有任何一個板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使它有力量去整合和消化哪怕是相鄰的幾個板塊,相反,由於相互間實力差距並不懸殊,歐洲各個板塊間的拉鋸和世仇格外多,最典型的便是法德、德波以及巴爾幹諸國間的歷史恩怨。

如果說內水加劇了歐洲的分離傾向,那麼外水則幾乎將整個歐洲從各個方向上進一步撕裂開來。歐洲大陸三面環海,海岸線漫長的,且多深入海中的半島,出海極其便利。而且歐洲的各大半島及周邊大陸和歐洲大陸之間形成了一個個形同內湖,風平浪靜的陸間海,比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日德蘭半島所圍合的波羅的海,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科西嘉島之間的利古里亞海,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間的亞德里亞海,伯羅奔尼撒半島、小亞細亞半島及克里特島圍成的愛琴海,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間的黑海,及非洲大陸幫助下圍就的地中海。

這些陸間海海岸間交通便利,以至於很多親緣族群沿著海盆四周聚落,如芬蘭灣南北同屬烏爾戈語系的芬蘭人和愛沙尼亞人,分居於日德蘭半島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諾曼人,英吉利海峽南北,分別位於布列塔尼半島和不列顛島的凱爾特人,散佈於愛琴海諸島的希臘人等,這些族群在歷史上憑藉陸間海提供的便利,建立了很多環海的政權實體,如環波羅的海的瑞典帝國,橫跨英吉利的安茹帝國,環第勒尼安海的阿拉貢帝國,環愛琴海和黑海的雅典帝國,以及整合了整合地中海海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等。

這些以海洋為中心,陸地呈碎片狀的國家形態往往會令身處我們這個陸權國家的人們難以理解。不過如果我們把歐洲這些陸間海收窄成江河的寬度,可以發現其實這和我們沿著江河流域,背山面水地聚落分布沒有什麼兩樣,在這裡,形成陸間海的海盆,恰似中國核心區的碗狀結構,成為族群聚居和板塊整合的基礎。而在這種力量的牽引下,歐洲大陸本身變得進一步離散化,大陸的歸屬感被周邊板塊的跨海親緣關係所稀釋。

外因:邊緣板塊

同樣先看我們熟悉的中國。中國在陸地上有著明顯的邊界,周邊板塊在地緣潛力上與核心區差距明顯,這一點僅從人口承載量上便可見一斑,加上地緣的阻隔,這些周邊板塊很難對中國的核心區構成致命的威脅。中國在陸上主要的威脅來源於北方,且基本都為游牧民族。這種方向和類型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外力讓中國在防禦時的收縮方向以及反擊時的擴張方向上都高度一致,縮小了核心區內部南北之間的差異,並且堅持修築長城以抵禦游牧勢力的南下,加強了核心區的內在歸屬感。

在時間軸上,隨著技術的發展,火器的普及讓中國在應對北方游牧勢力的威脅時逐漸變得遊刃有餘,而核心區的龐大體量優勢得以發揮,並逐步四向出擊,開始整合消化邊緣板塊,逐步鞏固今日中國的版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唯一出現變數的是位於海路的日本。肇因於來自海上的西方力量的影響,日本憑藉地理和船小好調頭的特點,在近代取得了相對中國的先發優勢。不過日本與大陸之間的距離並不近,也缺乏歐洲陸間海那種航行條件,日本很難對中國核心區採取直接進攻,只能先進取與日本本島更近的朝鮮和東北地區。在最後的決戰中,中國巨大的體量成為了日本難以克服的天王山,可以說是中國的統一維護了中國的統一。

我們再比對歐洲,覆碗狀的歐洲中心界限分明,但是周邊卻沒有明顯的阻隔,相反,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都極易與周邊板塊溝通和滲透,換言之,周邊板塊也極易對其發動攻勢。從歷史上看,歐洲的威脅主要有:來自東方的亞洲游牧民族,即所謂的「黃禍」,典型的如匈人、烏拉爾人、突厥人、蒙古人;來自東南方中東地區的政權,主要有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來自北非的威脅,迦太基人、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等;來自北歐諾曼人的威脅,即維京海盜,丹麥人、挪威人、瑞典人等。這些周邊板塊從各個方向,以各種交通工具和武器對歐洲各處發動混合攻擊,這令歐洲內部各板塊不得不選擇不同的發展路線以應對威脅,使歐洲內部的差異化繼續拉大。

歐洲的外部因素在時間軸上的變化是從原來雜亂無章的進攻方向逐漸變得有規律起來,由於技術的發展,領近代文明之先的歐洲確立了對亞洲游牧民族、中東各帝國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明顯優勢,威脅主要來自東西兩個方向,並且分別源於海洋和陸地,但是即便如此,歐洲的情況也不如中國樂觀。

先說海上,和中國一樣,歐洲的外洋也有體量與日本相當的英倫三島,但是與日本不同的是,英倫三島與歐洲足夠近,英吉利海峽最窄處不到兩百公里,這讓島上的英國有充分的利益和能力去干涉歐洲大陸事務,但是英倫三島離開歐洲大陸又足夠遠,以確保英國在近代從未被來自歐洲大陸的力量征服。

英國在歷史上一直扮演著「歐洲攪屎棍」的光榮角色,作為一個以商業金融立身的國度,歐洲的分裂是英國利益最大化的保障。四分五裂的歐洲不僅給了英國充分的議價空間,而且歐洲各國間的戰爭造成的外逃資本,其最直接的流向就是金融避風港英國。除了經濟上的算計,軍事上的實惠可能來的更為直接,通過在歐洲各國間合縱連橫,英國成為了歐洲大殖民時代最大的贏家,最終成就了空前絕後的大英帝國。

這一次,歐洲又出現在了中國的反面,在來自海洋的威脅面前,中國由統一維護了統一,而歐洲則是因分裂而持續分裂。

但是歐洲的悲劇還不僅來自海洋,在東邊的陸上,還有一個巨無霸,俄國,成為了歐洲統一的障礙。為了保證自己在歐洲的陸上霸權,在面對歐洲的內部整合時,俄國總是與平時齟齬不絕的英國保持戰略協同,歷史上法國和德國對歐洲統一的兩次嘗試最終都被俄英兩國聯手破壞。

即使在今天,歐洲表面上看似通過歐盟和歐元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和經濟層面的整合,但是在地緣上卻沒有絲毫的改觀,英國和俄國依然扮演著原來的破壞者角色,更糟糕的美國的加入,絕對是升級版的英國,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給歐洲的整合加塞,並且還在上個世紀和蘇聯平分了歐洲,事實上直到今天,這一歷史仍然在左右著歐洲的一舉一動。


因為他們的歷史文化和宗教並不類似。覺得類似都是只了解個大概或者壓根沒什麼了解的。

法國德國英國這三個西歐國家簡直差別太大了。

  • 法國是最傳統的西歐封建制,早期有點像中國的漢朝,有一個統一的國王和若干分封的諸侯,諸侯聯合起來力量足以威脅國王,後來也像中國,國王的力量越來越強,諸侯越來越弱,最後形成了完全的君主專制。然後君主和貴族的驕奢淫逸與壓迫導致了新生資產階級的革命。
  • 英國和法國不同,基本上沒有出現過像法國王室一樣強大的國王,因為國王是外來者,強龍不壓地頭蛇。貴族勢力在英國歷史上一直扮演著主要角色。以至於在英國國王試圖加強自己權利的時候貴族們跳出來,脅迫國王簽署了大憲章。表明貴族和教會的權力不受國王的侵犯。16世紀更出現了克倫威爾這樣的資本主義的新貴族勢力聯合軍 打敗了國王將國王送上了斷頭台。
  • 德國停留在類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統治階段,整個國家追溯到羅馬時期,被羅馬僱傭的各路蠻族軍人的軍事領袖被稱為dux,後來在羅馬帝國分崩離析之後,dux變成了標誌軍事領袖身份的稱呼,中文翻譯為大公。區別於後來由君主冊封的公爵。軍事領袖中最強的奧托一世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地區,重建了羅馬帝國即所謂「神聖羅馬帝國」。事實上神聖羅馬帝國由星羅棋布的大大小小的貴族諸侯國各種大公國 伯國 侯國,什麼黑森公國,巴伐利亞公國,巴登公國,美因茨,科隆大主教等等宗教與貴族勢力組成,推選出一個強者(也有選弱的時候)作為盟主,繼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真正民族意識覺醒成為一個完成意義上的現代國家要到18世紀了。

這只是政治體制上來說,還沒有講宗教 天主教 新教,國教會等等。

其他國家差別更大了。

總結:歐洲(尤其是西歐、中歐)各國歷史、宗教文化都類似。這句話就不成立。不用回答後面了。

你看歐洲類似,歐洲人看日本韓國中國也是差不多的。但中國人和日本人和韓國人其實性格差的很遠好嗎。


我們不妨看看歐洲歷史上最有統一可能的三次機會(談古代史,撇除歐盟)

一是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統一了地中海區域,但是北邊有各種蠻族一直抵抗和入侵;二是拿破崙帝國,拿破崙帝國本土加上僕從國、傀儡國佔據了除了英國和俄國的整個歐洲,但是在他最鼎盛的時候遭到以這兩個國家為首的反法聯盟的合擊;三是第三帝國,第三帝國前期的擴張無所顧忌,但是一敗於不列顛空戰,再敗於東線蘇德戰場。

我們總結一下這三次統一失敗的原因,那就是每次當一個強大的(類似於中國戰國時期秦國的)國家要發動統一戰爭時,都有如下兩種敵對勢力進行干預

1)絆腳石型國家(民族):羅馬帝國時代的日耳曼蠻族,匈人;拿破崙時代的沙俄;希特勒時代的蘇俄。

2)打狗棍型國家:英吉利,以及它背後的英聯邦,部分時間包括遠在美洲的美國。

尤其當歷史發展到了近現代,有能力統一歐洲的可能是德意志和法蘭西,而有能力阻止歐洲統一併且有強烈動機這麼做的是英吉利和俄羅斯。

其中我把俄羅斯叫做絆腳石,因為它的體積龐大,但動作緩慢,以俄羅斯的經濟實力,科技水平以及宗教文化方面和西歐的隔閡,是不可能主導統一歐洲的,但是足夠羈絆住德國和法國擴張的步伐。

我把英國(以及英聯邦)叫做打狗棍型國家,是因為它的體量輕盈,但動作靈活,所謂棍子,一棍下去打不死狗,但是能分開兩條正在交配的狗。你知道的這就是所謂的「大陸均衡政策」。

如果我們更嚴苛地看中國的情況,我們會認為其實中國目前也不算是真正的統一,當中也是由於「絆腳石」俄羅斯對於外蒙、外東北的割裂和「打狗棍」日本及其美國對於台灣問題的干預。

現在,我們把歐洲情況來和中國的戰國比對一下。俄羅斯(包括後來的蘇俄)就是歐洲版本的楚國。楚國的經濟和科技不發達,文化和中原各國迥異,但卻幅員遼闊,一直是秦國統一六國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英國是可以勉強比作是歐洲版本的秦國。秦國制度先進,生產效率高效,地處偏僻,東部拒守函谷關險要(相當於英吉利海峽),南部兼有巴蜀(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吞併巴蜀,相當於英國開拓北美十三州)。法國、德國、義大利分別相當於魏、趙、韓,巧的是這三國都來自分裂了的法蘭克王國,好比魏趙韓來自分裂的晉國。戰國時期前期的魏國(法國)和後期的趙國(德國)都極為強盛,但是不斷的遭到來自秦國(英國)和楚國(俄國)的打擊、削弱。我回答本題的關鍵是:歐洲和中國的類比裡面,把英國比作秦國是不恰當的,這是歐洲和中國的最大不同----歐洲不缺一個俄羅斯扮演的楚國,但很遺憾,缺少一個能扮演的好秦國的角色;另一方面,英國雖然沒有扮演好秦國,但它對歐陸的干預卻相當成功,而戰國時期最有條件成為中國版本的「打狗棍」的齊國(或者是匈奴)卻在眼睜睜地看著秦國擴張,不加任何軍事或者外交政策以阻止。英國只有秦國那樣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但並不是一個陸權國家,沒有強大的陸軍。它所扮演的角色,與其比作秦國,不如比作北洋軍閥時期的日本,它的實力足夠保證它自己不被大陸國家統一,但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它擔負不起秦國統一中國那樣的重擔。並且,作為島國,對大陸的依賴程度和關注熱度也遠遠超出了匈奴之於戰國時的中原,使它不能坐觀歐洲陸權國家把自己排除歐洲之外進行統一(匈奴坐視中原統一也是因為它當時沒有戰略眼光吧)。最後,俄羅斯像極了楚國的角色,只能是「絆腳石」而不能是「發動機」。

另外一點,歐洲發生的歷次統一戰爭,其發起國家的制度和領導階級都與其他國家有很大的意識形態方面的不同:拿破崙帶著法國大革命的餘波和一部《民法典》去征服封建制的普魯士和農奴制的沙俄;希特勒作為納粹主義者去征服民主的西歐和共產的蘇俄。這無疑加大了征服和統治的難度。秦朝崩潰的原因,相當大的成分來自於六國舊貴族階層的反撲,因為郡縣制和軍功制影響了他們的利益,剝奪了他們的飯碗,如是所以秦朝對中國的統一隻是個半成品,秦朝的這次不成功的統一其實相當於拿破崙敗於反法同盟和第三帝國敗於反法西斯同盟。

至於歷史和宗教類似的說法,似乎並不成立。即使這種說法成立,在這種條件下面分裂敵對的國家也比比皆是,就不舉例說明了。


在世界上你可以發現,除了中國,幾乎沒有別的人煙稠密的大片區域在古代可以長期處於統一狀態(或有著統一意向),古印度沒有,歐洲沒有,非洲沒有,中東沒有,中亞也沒有。

中國和這些地方的什麼區別導致了這種局面呢?我認為是文字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只有中國地區的佔領導地位的文明使用表意文字,「蠻夷」在文明早期早期想要接受先進文化只有照搬漢字,逐漸地,表意文字使獨立的語言變為了漢語的方言(如百越),雖然可能方言互相聽不懂,但大家的文化,思想能保持一致,都是中華的一員。表意文字有個特點就是,形成花費時間相比表意的字母要長,導致在早期,「蠻夷」難以迅速擺脫被同化的下場。如西夏文雖藉助漢字創造出了自己的文字,但終究太倉促,推廣速度趕不上漢族同化速度,還是被同化掉了。而蒙古文,藏文都是借鑒了相鄰印度和中亞的字母文字,迅速上手,才避免了被同化(當然也與地理有關),結果就是中國大部分宜居地區都屬於一個民族——漢族。

而歐洲開始時最先進的文明就是使用著字母文字,周邊想學習先進文明的蠻族們,可以很容易地創造出自己的表音體系,保持自己的語言。表音使得語言能保持獨立,語言是民族的基礎,而國家的形成主要基於民族,於是歐洲現在有如此多的國家也就不難理解。英國,西班牙對我們來說也就是一兩個省的大小,但內部的蘇格蘭,加泰羅尼亞還在鬧著獨立。而中國國內,廣東和山東隔如此遠卻對國家都有著同樣的歸屬感。

而美洲國家,統一的印度,澳大利亞的形成都與西方殖民有關,它距今只有幾百年歷史,這裡就不予考慮了。


歐洲地形太破碎,不像中國很集中。另外你不把歐盟放在眼裡,另外文化不是一開始就統一的,而是慢慢的擴散出去的!


不說歐洲,就說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文化和北部文化根本不相似,然後東北角山區還有奇葩的巴斯克文化,搞了個埃塔解放組織,整天搞恐怖襲擊要求獨立。伊比利亞半島相對而言是四面封閉內部空曠的尚且形成了多種文化,其他各個半島加上不列顛的文化一點都不相似。

至於宗教,我大荷蘭混得風生水起的加爾文主義者在英格蘭被逼得走投無路乘坐五月花號去新世界作死了,注意荷蘭和英格蘭都是新教國家,同一宗教兩個教派尚且不能相容,你覺得天主教和新教和正教算是相似么?

============

本來這種小問題我也不想改答案,不過還是給評論里科普下,你家管這個地方不叫東北叫北部么,方向感有點差啊少年。

然後現在沒有教皇這個詞了,羅馬教會確認的中文翻譯應為「教宗」。



以下選自新語絲網站丁不二方舟的文章《歐洲城堡多,中國長城長》:

從梵蒂岡出來,前行不遠就是天使堡,也音譯為安琪兒堡。電影《羅馬假日》中,有在台伯河邊的酒吧打鬥一場戲,背景就是天使堡,所以我對它的外觀已有印象。古堡用磚石和混凝土建成,主體呈圓柱形,分多層,外圍是一圈正方形城牆,四角各建有一個副堡。走進古堡後,頓覺一股寒氣襲來,光線驟暗,幾盞昏黃的照明燈營造著神秘感。沒登多高,轉出一門,來到一處平台,又恢復陽光燦爛的景象。平台上視野開闊,盡覽羅馬古城風光。俯看副堡,可見垛口和火炮。牆外草地上幾名年輕人或安睡、或讀書,一片祥和。堡內建築布局複雜,每個房間都有不同功能。印象較深的是有一間鐵匠房,鼓風打鐵設備一應俱全。另有一處從鐵篦子向下望,深不見底,不清楚用途。以現代眼光看,天使堡像是一座具有防禦功能的大別墅。

歐洲許多地名的後綴有「堡」字,其中一些源自各種城堡,不過現存的城堡數量也就是歷史上的零頭。多數城堡建造周期長,依靠自然地形,多次改建、擴建,所以樣式並不規整,像天使堡這樣過於周正對稱的並非主流,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它的特殊身世。天使堡位於台伯河畔一片平坦的高地,前身是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78-138)及其家人的陵墓,所以結構非常規整。590年羅馬城發生瘟疫,教皇組織信眾舉行懺悔遊行。路過此地時,教皇宣稱看見天使在上空顯靈,因此得名。現在古堡的頂部還留有天使的青銅雕像,以示紀念。天使堡在羅馬帝國解體過程中,已作為軍事設施使用。後來某教皇下令將其改建成現在的模樣,因為四周都是開闊地,要進行同等級防禦,所以改建完的城堡依然中規中矩。另外還建有一條與梵蒂岡相通的暗道,遇到危險時,教皇可以來此避難。將皇帝陵寢改建為城堡,這樣的奇思妙想估計在全世界並不多見,也算是一種廢物利用。後來天使堡的軍事功能漸漸喪失,改作軍營或監獄。1925年又改變用途,變成博物館,現在則成為旅遊景點,估計這是最終定位,不會再變了。歐洲的城堡建築隨著法蘭克王國的崛起而興起,後來迅速向全歐洲擴展。在此之前的一些建築也可以稱為城堡,但是一般僅具有軍事意義。而中世紀的城堡不僅具有軍事意義,還具有政治意義,甚至後者還大於前者。中世紀的經濟基礎以農業生產為主,底層民眾以各種形式依附於土地,從事耕作,向土地所有者領主(也包括教會)交糧納稅。領主則組織提供各種公共服務,例如安全、宗教、司法等等。各種領主大大小小、層層疊疊,最高歸於世俗的國王和宗教的教皇。

中世紀是一個各種權利極為分散的時期,對某一階段所謂「統一」的描述只是表明提高了分散的集中度。教皇、君主、貴族在其領地,從本質上說都形成了獨立的政治實體,生產獨立,商業分配(包括稅收)獨立,軍事獨立,從而導致政治獨立。儘管各種獨立都有相對性,但是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這種差異非常明顯,就是過於零碎。軍事獨立是政治獨立的最重要基礎,而每座城堡就是一份獨立宣言。從此歐洲不再建造和維護具有聯通作用的輸水道,而熱衷於修建城堡。

按照中世紀的標準配置,每個領主的領地都有城堡,是整個領地的核心,常常與教堂配套建造。城堡可大可小,由經濟實力決定。遇到軍事威脅時,一旦外圍防禦陷落,守軍及其他人員可以撤進城堡,進行最後的防守,其中有水井和糧食儲備及其他一切供長期固守的設施。在冷兵器時代,如果缺少大型攻城裝備,要想攻破城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就是城堡戰鬥力的體現。有了城堡提供的安全保證,領主就可以在領地為所欲為了。國際象棋中,車的原意為城型棋子,圖形就是城堡,實力僅次於王后。翻譯為車,是從中國象棋的戰車而來,原意盡失。

現代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系出同源,由印度或中國的古老棋類遊戲演化而來。中國象棋定型於北宋末年,國際象棋定型於16世紀宗教改革之後。兩種象棋的規則有差別,另外更有意思的是棋子角色的差別。按照中國的稱謂,國際象棋中沒有炮和士,而多了一個極有威力的王后,車、馬、相、兵雙方均有。馬在國際象棋中是騎士,兼具貴族和戰士身份,與中國象棋中代表的騎兵不盡相同。相的原意是主教,可以隨便斜行,與中國象棋中只能走田字格、不能過河的文官相差別更大。另外還有王和將、帥,作用相近。歐洲逐王、殺王習以為常,但是不能如此對待教皇。同理在中國也不能如此對待皇帝,否則是大逆不道。所以教皇、皇帝兩位頂尖人物,都沒有出現在棋盤中。象棋雖是遊戲,但濃縮了很多精華。要想簡單說明古代雙方的一些社會差異,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是一對較好的例子。

歐洲當時的社會局面與中國的西周及春秋時代相似,但是中國在經過長期土地兼并後,向戰國時代演化,最終由秦完成統一。秦始皇的本質就是中國第一個頂級大地主,歷代帝王皆是如此。但在歐洲中世紀,土地兼并比較困難,主要原因是歐洲的地理條件。如果將西歐與中國東部的地形圖加以對比,不難發現,早期中國的關中平原、華北平原,以及後來開發的長江中下游平原都是大河東流,總體地勢平坦,只有一面向海。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下,生產條件差異小,水利維護需要共同協作,交通順暢便於管理,沒有分塊提供安全防務的需求。因此導致權力趨向集中,形成了中國的統一和集權傳統。反觀西歐的地理條件,三面環海,山脈錯落,河流恣意,沒有成規模的平原。阿爾卑斯山脈兩邊又分處差異很大的氣候類型,北海、波羅的海沿岸因緯度高,冬季異常寒冷。這樣的地理條件形成的農業生產格局,更像是一個個孤立的沙漠綠洲。要想進行統一,只怕是有心無力,因為根本無法提供高昂的維持成本,由此形成了歐洲分立與分權的傳統。而城堡尚只是最基本的單元,每提高一層,都要經歷一番血雨腥風。從古至今,歐洲統一之難超出中國人的想像,同理中國分裂之難也超出歐洲人的想像。這種差異是中西分野的巨大鴻溝,由此還衍生了其他各種差異,要想理解對方更不容易。

歐洲的城堡後來隨著火器普及,迅速做出變革,向大型化發展,一些軍事要塞的城堡建造受到重視,一些小城堡則喪失了必要性。在此過程中,歐洲逐漸形成了很多統一的民族國家。原來的一些城堡向住宅發展,改造成宮室、宅邸及後來的宮殿。當火炮的攻擊性再度提高後,城堡土崩瓦解,剩下的最終成為旅遊景點。

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一般是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建一圈城牆,如今保留下來的多為明清時期建造,如平遙古城等。它的軍事作用與歐洲城堡相同,但是規模更大,在分裂時代也是政治獨立的象徵,但在統一時則失去這層意義,只是一個地區的行政中心。與歐洲城堡相似的建築在中國歷史中肯定產生過很多,不過後來大部分都慢慢毀棄了,在中原地區難覓蹤影。這很容易理解,因為私自保留軍事建築,有謀反的意味。相反在一些邊遠地區,中央集權照顧不到的地方,地方政權和民眾出於安全考慮,自行建造防禦建築,如西南羌族的碉樓。而在漢文化區,現存較著名的有福建土樓和廣東碉樓。兩地受武夷山、南嶺之隔,均遠離政治中心,宋朝以後才充分開發,地形複雜,平原窄小,農業落後,多有匪亂,很多方面與西歐中世紀相似,所以在明清兩朝和民國時期造出土樓與碉樓,但是仍受控於中央集權,和政治獨立還有相當距離。另外八年抗戰期間,侵略者日本鬼子在華北平原修建眾多炮樓,加強農村地區的管控和防禦,可能是老一輩中國人對於城堡的最深印象。

其實中國有一個和歐洲城堡作用相同的大傢伙,就是長城。春秋戰國時各國為了互相防禦,在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築城牆。秦統一後,為防禦匈奴南下,將秦、趙、燕三國北邊城牆予以修繕,連成一體,稱作萬里長城。以後多朝都曾修建,最後一次明朝的工程最為浩大,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長城與中國其他三面的天然屏障,共同形成了一個超級大城堡。清朝疆域擴大,長城廢棄,在抗日戰爭初期時還零星發揮過作用,但垂垂老矣,現在的修葺同樣是出於旅遊目的。長城與大運河作為農業社會中國特有的頂級工程,是一對絕配。二者一橫一縱,一隔一連,外御強敵,內通經濟,既展現農耕生產的優勢,又都是保持大一統的利器。

修建長城的地理條件看似雜亂無章,實則受降水和氣溫影響,遵循一道大自然鑄就的鐵閘。除了東部一小段受溫度影響顯著外,其他主要部分是中國東南濕潤的季風氣候與西北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分界線,大致是一條年400毫米降水線,以南可種糧,以北宜放羊,對農業社會的影響是農耕、游牧的分界線,所以季風區基本就是傳統的漢文化區。這條線的作用在中國遠比秦嶺淮河一線要大,一旦氣候變化,出現劇烈擺動,社會必有大震蕩,也會影響長城的位置。明朝比秦漢時期氣候要寒冷,農牧分界線南移,造成明長城比秦漢長城位置偏南。

為了建造和守護這道北方防線,歷朝歷代,多少仁人費勁移山心力,多少將士戍邊埋骨他鄉。及至近世,天然屏障被突破,早已摧毀自家古老城堡的外敵多從海上來。中國自身形成的這座大城堡,四面漏風,也就慢慢消散在歷史中了。


我結合辜正坤老師的觀點,從語言文字對歷史走向影響的角度來給個解釋。

先陳述兩個基本事實:

1.中文文字表意

目前的中文是從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形聲字,雖然不像象形文字那樣完全單純表意,但表意仍然是中文文字的主要、基礎功能。比如「江」、「河」、「湖」、「海」因為裡面有三點水,我們知道和水有關。

2.西文文字表音

歐洲文字都屬於印歐語系,是符號化的字母,字母表音不表意。比如abcd,代表特定的讀音,但我們根本沒得知出它的意思。

(注意,以上說的是文字不是詞語。我們也許可以通過1000—2000個英文詞根弄懂絕大部分英語的意思,但詞根本質上是詞語不是文字)

再陳述兩個基本推論:

1.中文是文字(字形)本位

因為中文文字是表意、而且是單音節的(經過前人整肅後),交流的關鍵在於將特定的意思和字形聯繫起來,所以字形對於中文語言很重要。

2.西文是語言(字音)本位

西文文字表音,交流的關鍵在於將一連串字母組成表達特定意思的詞語,詞語和特定的讀音結合起來,所以字音對於西文語言很重要。

接著說兩個歷史事實:

1.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統一了文字(字形)。(我認為秦始皇不僅在外顯的政治上統一中國,也在內隱的文化上統一了中國。自此之後天下一。)

2.羅馬征服歐洲大部與亞洲、非洲一部,拉丁字母也推廣至下屬地區。之後隨著西方殖民擴張,拉丁字母繼續推廣。直至今日,西歐、美洲、大洋洲、非洲(除北非和衣索比亞)諸語言和東歐的波蘭語、捷克語、霍爾瓦特語、斯洛維尼亞語以及亞洲的越南語、馬來語、印尼語和土耳其語均採用拉丁字母書寫。

再陳述一個一般性事實:

不同地區的語音很難統一。

即使文字統一了兩千多年,中國各地不同的方言還是大不相同。講真,在我老家那個省,不同兩個縣的人說話雞同鴨講。

同樣的,在歐洲,即使羅馬把拉丁文字普及了,不同地方的發音還是不一樣。

那麼問題來了:中文文字本位,即使各地發音不同,但不會影響語文的統一,比如福建人儘管讀福建、支付寶這樣的詞讀的不標準(如「fujian」為「hujian」),但不會寫成胡建、支護寶。

但歐洲,發音不同則導致拼寫不同,最終導致語文的分裂。英國人portuguese、cattle,葡萄牙人Português(結尾發sh音)、o gado。儘管字母是差不多的,但最後不僅口上雞同鴨講,寫出來也一頭霧水

從政治表現看,秦、漢的統一和羅馬的統一區別不大。但從文化上,由於中文和西文的特質不

同——中國是以較易固定的字形本位、而西方是以多變的語音為本位,導致了某種程度上中國的語言趨於統一、西方的語言則趨於分裂,最終導致了不同的歷史走向。


那天和人在知乎大V群撕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近代史源於西班牙的地理大發現,還是英格蘭的蘋果砸頭。(隱喻)我支持的觀點當然是地理大發現和伊比利亞主義。所謂大V撕逼和別人撕逼,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問題並不局限於問題本身,假如他們是對的,那他們的觀點(英國版本的世界史)就是正確的。假如我是對的,他們所有的觀點就需要重新解釋,而這才是辯論最最關鍵的問題。

主要是因為民族,還有其他一些不可消滅的文化因素。以前講過,朝鮮為了不讓中國和蘇聯控制他,專門搞了一個主體思想。而歐洲有太多這樣的主題思想和既得利益者,而他們手裡操控著這些民族和國家的命運。

從神聖羅馬帝國想到的

(貼出這篇文章,當天就取消關注6人,所以決定還是步伐小一點的好。)

從神聖羅馬帝國的極盛,談歐洲文化多樣性對地緣政治的影響。

美國的大西洋湖戰略(先歐後亞)裡面有句話,控制了西歐,就控制了全世界。那美國為什麼可以後來居上,影響和控制歐洲呢?中國有句話叫:分而治之。理解大西洋湖,理解歐洲現狀,就要從神聖羅馬帝國開始。

西漢滅匈奴,匈奴西遷,驅趕克爾特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向東歐和西歐遷移,這些人駐紮在羅馬邊境幫助羅馬拱衛邊防(相當於中國的內蒙古),當匈奴人開始進攻的時候,這些人就開始要求到城牆的那一邊防禦,於是這些人進入羅馬境內。羅馬人把他們統稱為蠻族!這些蠻族後來先後建立了義大利、西班牙、英格蘭、德意志、愛爾蘭,還有你們沒有聽過的汪達爾。

故事切到神聖羅馬帝國,羅馬覆滅以後歐洲大陸進入黑暗時期,此間出現了一個叫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羅馬教廷對他賦予極大的希望,希望這個國家能統一歐洲。1500年哈布斯堡君主查理誕生了,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個人品行無可挑剔,他控制的疆域達到了奧地利、德國、義大利北部、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國東部、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美洲大部分,他被歐洲人稱為自羅馬覆滅以後最偉大的皇帝!1525年,查理在帕維亞戰役中擊敗並俘獲了法王費朗西斯一世,這個時候統一歐洲幾乎指日可待,可查理釋放了法王,他認為他可以懷柔天下,換來卻是法國與奧斯曼帝國結盟。1555年,查理終於累了,他簽署了宣布《奧格斯堡和約》,正式宣布新教的合法性。此後歐洲人追隨他搞航海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中國的印刷術傳入歐洲,從此歐洲知識傳播的速度呈現幾何速度上升;1517年,在他治下的馬丁路德在維滕貝格萬聖教堂貼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為英國由此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鋪平了道路。與此同時中國的鄭和開始下西洋,此後幾百年,中國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航海活動。

為什麼查理大帝最後放棄了統一歐洲,復興羅馬的重任?當時神聖羅馬帝國有南美黃金源源不斷運來,支持統一歐洲的偉大事業,但查理大帝發現宗教、民族、文化不同的人群,內鬥不止,你根本不能把他們組織成一個國家!此後拿破崙、希特勒都想統一歐洲的文化、政治、經濟,但這可能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查理大帝有美洲黃金的支持尚且不能,何況英美有美洲黃金的反對!所以說,我不看好歐盟的前途,不看好歐元的前途,因為根本不靠譜。

附:1955年英國駐歐洲委員會高級官員羅伊-登曼在墨西那會議上的發言:你們正在討論的未來(歐盟)條約,英國根本不可能同意,即使同意也不會得到實施。即使得到實施,英國也將認為完全不可接受,......祝你們成功!再見。

我的很多粉絲,都經常問一類問題,美國能不能打過中國?中國能不能打過美國?中國能不能打過俄羅斯?俄羅斯能不能打過中國?答:呵呵一笑,現代戰爭的成本非常之高,兩個國家之間根本打不起一場現代化的戰爭,即使是兩個國家不過日子,砸鍋賣鐵要互毆,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所以大國之間面對均勢局面都不願意打破。

俾斯麥是玩弄這一類均衡政治的高手。他的名言是:一個大國的政策唯一健全的基礎就是自身利益,而不是浪漫主義。自他以後,歐洲均勢政治被他的實用主義和存林法則所替代。克里米亞戰爭以後,英國厭惡戰爭,法國因為法國大革命期間被外國干涉軍肆無忌憚的破壞而選擇保守孤立,當時的軍事強國奧地利面對看不懂的歐洲政治搖擺不定,俾斯麥看準了時機,不動聲色的在列強的眼皮子底下統一了德意志。

這才是一戰、二戰真正的起因,俾斯麥的霸道(達爾文主義)取代了王道(均勢理論),世界戰爭的本質就是人類社會在一次次嘗試構建新的政治均勢(國際關係)。

俾斯麥不僅僅懂達爾文主義,他還懂均勢理論,在他完成影響全人類命運的德意志統一之後,他當然要鞏固自己國家的既得利益。他親手打破的花瓶,還要自己親手粘起來,這就是他的同盟理論。(假如待在一個只有5個強國的世界裡,最好待在一個3國集團內。)於是俾斯麥同奧地利結盟,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他又和俄羅斯結了盟,並長期和英國保持友好關係,從表象上看德國貌似無敵於天下,但事實卻是德國走到了死胡同。德皇威廉二世上台,對政治均勢毫無概念,對現有的既得利益非常不滿,最關鍵的是他還罷免了俾斯麥的首相職位,任用了列奧-馮-卡普里維。(卡普里維的名言:俾斯麥能同時讓五個球不落地,而他連兩個都做不好。)

在俄德同盟條約到期以後,德國居然無視自己盟友的存在,只是因為俄羅斯不是日耳曼人。自此以後,德國開始走下坡路。英國敏銳的發現了這一契機,迅速與俄羅斯結盟,並拉上了自己的老弟兄法蘭西,雖然德國通過一系列外交努力取得一些成績,但大錯已經鑄成。上帝叫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個時候的德國已經徹底瘋了,他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無敵艦隊,要奪回被英國霸佔的海洋,完全無視自己傳統的陸權大國利益戰略取向。

戰爭的所有條件都已經成熟,唯一缺少的就是導火索,而巴爾幹那些破事又浮上水面。奧匈帝國的王儲被一名塞爾維亞青年刺殺,奧匈帝國與俄羅斯之前的火藥桶首先被點燃,於是德國跟進,法國、英國也迅速跟進,一戰開打,死亡2500萬人口。一戰前,歐洲王室長期保持通婚狀態,關係處的是相當融洽,你來我往絡繹不絕,戰爭之後,國際關係、貴族血緣都被打的灰飛煙滅。一戰作為一門培訓課程,最大的成就就是培訓出了希特勒堅定、果敢的領袖氣質。假如誰能預知一戰的後果,那當時的參戰國沒有一個會參與。

對於英國而言,一戰之後能不能滅德國?答:可以。但不能,因為會打破均勢。二戰之後能不能滅德國?答:可以,但還是不能,還是為了政治均勢。1919年凡爾賽合約簽署,法國還是不懂政治均勢,為二戰埋下了伏筆。有一個決心立馬吳山第一峰的青年看到了這一點,他的名字叫列寧。

放在最後的導讀:看完這篇文章,然後再去看從神聖羅馬帝國到衰落那篇文章,其實寫的是政治家廢寢忘食設計的歐洲均勢政治被一個叫俾斯麥的毛頭小夥子打破。

http://weixin.qq.com/r/izkGHvnEC6R0rb1992yZ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從一個側面補充幾句。世界上大面積統一的國家有幾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等都是近幾百年在很荒涼的地區或者新大陸擴張的,大部分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語言文化等等都不一樣很難統一,倒是中國早早的統一是個奇蹟,不如問問中國為什麼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ヽ(???)?


必須說下自給的感受,因為在法國生活7年時間,確實感覺到這個問題確實非常有意思。

首先我贊同大部分第一個回答的正確性,地理學中經度差異跨度出現變異的幾率小,而緯度差異出現變異分裂幾率大,大部分國家的地圖上長寬比高度都大,而只有少部分國家是長條狀態的,這些國家都是中型國家。這個叫做「氣候文化差異假說」,認為南北的氣候其實對形成文化和壓文化分裂具有決定性作用,但是現在看很多社會學、氣候學、地理學、人類文化學、地理文化學等方面的JOURNALS,總是發現這樣的普遍現象,但是無法證實兩者關係的格蘭傑方向。

1.歐洲近代形成了最大面積的國家是俄羅斯(USRS或者蘇聯),但是必須承認俄羅斯的擴張主要依靠向非文化區、非人口區擴張的方式,且晚於16世紀中葉,在政治上西伯利亞地區及遠東北部是政治真空區,也是人口、文化、經濟真空區。即時2016年,俄羅斯大部分聯邦州、自治區還是這樣的狀態,俄羅斯依靠文化經度差異不敏感特性延展到了極限,但是畢竟還是有極限的。俄羅斯將阿拉斯加州和阿留申群島都賣給了美國。因為國土管理成本已經非常高,國土內部凝聚已經下降至分離大於統一。

同樣對比中國的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我們發現中國核心區域是東西走向略長過南北走向的。中國人從戰國時期(已經有中華的概念了,並且把統一成為最高的文化目標和政治目標)已經開始在地圖上標註中國的邊緣了、那時候我們的祖先把自己定義的華夏是一個兩河之間的走廊,從黃河源頭、長江源頭到兩條河水的出海口,這裡算中國。而相對越、吳、交州都是外國,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地區。中國確實是一個長寬比高比值超過1的國家。到了秦朝後,國家政治力量向南方擴展到了今天的地理邊界。而北方的擴張乏善可陳,中國北方的極限都沒有擴張到瀋陽,而內蒙古之佔領了「河南地」(俗稱塞上,要塞的上面)。並且用長城的形式固定了中國核心去區域。

如同第一個答案所回答的:中國東西的地理延展至戰國已經達到了地理條件的極限,而南北的延展是首次文化目標的確定話過程,並且標記成為長城這樣的具體事物。也就是說,中國從先秦時代已經確定:中國的主要壓縮方向來自北面。而非西、東、南。中國切實形成了一個兩面環海,一面環山的地緣形式。如果把海和山都看成不能通行的牆壁,那麼長城就是中國的大門,而大門的方向是中國對外政治方向。確實歷史也告訴中國大部分的壓力來自中國自己定義的大門方向:北方。匈奴、契丹女真、蒙古人。中國所有被壓縮方向都是來自北方,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中國東西方面的正常比例,而沒有出現東西分裂。而北方的持續壓力使得中國沒有機會南北擴張,從而避免了南北差異分裂(元朝沒有避免這樣的分類)。

這種長期的壓力維持,產生了地理上的一種假象,及中國可能很難再度擴張,中國的擴張是對周邊板塊的文化滲透。但是我認為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中國的這一特徵形成了統一的另外一個特點:中國宅。現在社會我們終於有了語言來說明什麼是「中國中心主義」,我們的國名、民族的字命名都是凸顯了中國中心主義。中國,中央之國。中華,站在人群最中央穿著絲綢的衣服的人。

-------------------------------百度百科---------------------------------

中國中心主義(英語:Sinocentrism),是認為「中國」(包括古代地理概念上的中國以及當今現代國家概念上的中國)是世界的文明中心的一種概念,是古代中國的一種世界觀。古代漢文化圈亦以中國禮儀風俗、國家制度、道德標準作為文明的標準。清代以來這一概念才被推翻,在中世紀時期很多民族都具有的文化中心主義的表現。

在政治方面,中國中心主義是中國歷代王朝對外關係的核心。在古代至近代典籍中出現的詞如「中國」「中華」「中土」「四海」「四夷」也屬於某種意義上的中國中心主義。中原人聚居的區域為世界中央,而華夏之外的民族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蠻夷」(史稱「四夷」,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1]在該理想主義下,中國的皇帝是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或「上國」,而其他民族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和屬國的關係,其首領只能被稱為王。在東亞歷史中,除游牧民族組織的部落制國家,很少有周邊小國能挑戰中國在東亞外交的統治地位的例子。

-------------------------------百度百科---------------------------------

中國中心主義的誕生是長期地緣政治的結果,如果想在對中國擴張並且取得實質的政治力量而非簡單的佔領,那麼就必須讓中國人來用中國中心主義來肯定入侵的正確性,進一步說,就必須首先參加到中國中心主義的範疇內。中國核心區域從來不主動將文化滲透至佔領者的土地上,但是佔領者想得到實質的中國,首先必須信仰中國中心主義。所以看元朝的例子,元朝徹底征服了中國核心區域,但是如果不認同中國中心主義那麼將無法成為事實上的統治者。所以元朝取代了金後,將所有游牧制度廢除,連祖宗姓氏都換成了中國核心區域的民族姓氏,就是為了爭取成為中國文化圈的一個合法身份。當取得合法身份後即用了無可爭議的中心控制權,元朝也成為蒙古帝國的宗主國,向其他汗國冊封君主的合法性。

而這種中心主義的追隨者不僅是中國,連越南(大南)、朝鮮、琉球、包括摩薩都有試圖爭取成為「中國人」。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要求他們主動併入中國領土,但是他們卻嚮往成為「中國人」,將更靠近中國中心主義的權利核心,所以被動間就實現了對中國的文化模仿,成了中國的亞認同國家。

正如以上另外一則回答所說:中國的巨大統一是巨大的奇葩!

是一種隨機地理封閉做出的選擇。向內收斂性地緣特徵導致中國從北向南收斂,而此基礎上形成中國中心主義得到了地緣上周邊的認同,而這種對文化目標的追求導致了中國核心的文化演變,主動的形成並且最終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成為大部分周圍國家的政治追求。開玩笑說:這是陝西、河南、河北、山東、湖北省的文化勝利!從前秦至晚清,所有的中國人和中國周邊的亞中國人都在努力形成中國,而偶然的分裂只是在追去再一次統一。如果看錶象,就像我們在一直滲透別人的文化並且取代,但是事實上是周邊一直在努力變成我們。

這種獨特的現象在歐洲則是相反的,中心主義的應用是分散的,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使得周邊國家和民族信仰自身的中心主義思想,所以沙文主義的流行在歐洲歷史上導致了幾次試圖融合的武力佔領及征服,但是最終歐洲各國又回到以自身為主體的收縮狀態,勢均力敵的維持著這樣國家邊界。20世紀民族主義傾向代替了所有主流宗教意識,而民族主義實質上是各國中心主義的變種,歷史已經早在千年前分好了邊界,所以民族主義只是再一次強調了歐洲各國的歷史文化邊界。雖然今天依然發現歐洲較為統一的文化風格、宗教力量,但是各國的民族主義向內力量均已經固定,所以無法也永遠無法維持本質上的統一,而僅能維持表面的文化一致性。

晚清以後的中國面臨了一次大規模的文化分離,民族主義向各自中心主義的收攏導致中國中心主義已經不再流行。所以越南、緬甸、朝鮮、琉球、洪福涵國等均紛紛離開亞中國文化區域。

所以說,中國統一確實是奇葩的隨機事件,證明了文化紐帶的必要非充分特徵。而歐洲的分離特徵才是符合正常統一結構的一般範例,而中國是文化紐帶的特異性表現。


因為歐洲從來沒出現能夠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的秦始皇


極簡歐洲史里提到民族主義(nationalism)時,有這麼一段

下面是英文原文


樓主是把中國的統一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會驚訝於歐洲為什麼不統一。其實,就全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的統一是特例,其他國家通常都是分裂的,統一了才真是奇怪。你與其去想歐洲為什麼不統一,不如想想中國為什麼會統一。


我沒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覺得周朝的歷史,是解開這個問題的鑰匙之一。很多人在這裡強調了歐洲各民族文化和宗教上的差異性,但是,中國統一的文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並不是。甚至也不是秦始皇奠定的。實際上中國的文化統一是在周朝完成的。周朝之前,商朝實行方國制,即部落聯盟,商朝並非其他方國的統治者,而僅僅是一個比較大的方國而已,商人稱自己為「商大邑」,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城市國家而已。它對其他部落的影響力非常有限,甚至作為與商朝關係緊密的周國,都不太理解商朝的宗教,更談不到文化的統一性了。而在西周時期,已經推行嚴密的宗法制,天子對諸侯的權力大於歐洲的神聖羅馬帝國,在周帝國版圖中,人們用金文,說雅言,尊奉周禮(周朝的法律),違者殺頭(即便是諸侯,違反周禮,天子也可以殺掉他,如齊哀公)。這中間的過程是如何形成的?周朝初年,對各部落進行了分封,顯然各部落還處在非常獨立的狀態。之後爆發了三監叛亂、周公東征,這成為帝國統一各部落的契機,可以名正言順的使用武力推行統一政策。此後帝國勢力滲透到長江流域。

但具體是如何強迫地方土著部落尊奉周禮的?靠類似傳教的文明感化?還是劍與火?有人考證過周朝軍隊對東南地區原住民的排擠和迫害,使一些土著居民跨海逃亡到太平洋島嶼的考古證據。

又或者主流就是周人和殷人根本不理原住民,只是在一些他們認為的無主土地上,築城繁衍?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歐洲民族的獨立意識很強,國家和民族都管叫Nation。中國的民族意識主要體現在「華夷之辨」上。


澤然史觀,試著回答下。看到很多人的答案,地理上的,歷史上的,包括宗教上的,都很有道理,澤然想從另一個角度作答,那就是文字!

如果沒有秦始皇統一漢字,各個國家仍舊沿用各國的字體,那麼中國的道路也必然和歐洲一樣,是分裂的。

強大的漢字維繫了中華民族,儘管各地人風俗和習慣不同,方言也有很大差異,但由於使用相同的文字,就會活的強大的民族向心力,才會使中國所以為中國,而不是分裂的歐洲。


今天頭腦里忽然產生了一個新的看歐洲的認識角度。

切香腸,一軲轆一軲轆的。

伊比利亞兩個牙,比利牛斯山切成一軲轆,往右走,接著切,法國,德國,波蘭,俄羅斯,這麼幾大段,再往上,繞個垂掛大香腸,斯堪的納維亞,往下,亞平寧,巴爾幹。

為什麼波蘭人那麼多災多難?交通路口,

為什麼巴爾幹是歐洲火藥桶?還是因為交通路口,

凡是交通路口,富盛與衰敗都其興也忽,其.....

不過歐洲的地形決定了,沒有人是安全的。


一次次的原因都是英國。


推薦閱讀:

古代讀書人真的比現代人努力得多嗎?考試動腦程度如何?
如何評價施瓦辛格擔當三星堆文化全球宣傳大使?
印度泰姬陵為什麼會被稱為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
古代 羅布泊與黃河之水淵源相通?
怎樣寫中秋祝福不被吐槽?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歷史知識 | 歷史地理學 | 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