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基石是什麼?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那麼問題來了,是通過什麼來研究的呢?研究的對象又是什麼?人的身體是物質的,結構是複雜的。我一直持「自我意識是自然界的最高造物」的觀點,那麼心理學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石上的呢?
==========================================================================先上一個文不對題的觀點:心理學起於意識(思考),終於物質(數據)。題主不是專業人士,只是一個業餘愛好者,但這個業餘愛好者又從未讀完一本心理學書籍,同樣的還有哲學,從未去了解任何一個哲學理論,這是背景。記得高二那年,思考活著的意義的問題,這種沒人能回答的問題自然是得不到答案,為何生?為何死?生死何分?我是我?我非我?他人何用?生復死?死復生?輪迴無盡?天之涯,地之角,與我何干?本就無解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是毫無意義。那為何不死?不忍?不舍?感情是什麼?情緒又是什麼?理智又是什麼?慾望又是什麼?人又是什麼?!!!
所以當時一直在思考這生死與人性,在一個封閉的自我中,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其他的知識,其他的理論,其他的觀點。有的只有我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情緒,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所以為了得到盡量多的論據,我必須非常非常深入的認知自己。這確實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站在任何一個交代看事物都會有不同的觀點,自問自答,理智與感情分離,簡直人格分裂。這樣的經歷讓我把自己的世界觀拆了重建了一個。這樣直到高中畢業,當時似乎是並未得到什麼好處,沒有增長知識,沒有改善脾氣,還落下了看破紅塵的毛病。後來找找哲學和心理學相關的東西,卻沒有發現我想找的。再放我現在的理解,本質應當是簡單的,或者稱其為道,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比如cs里我看別人反覆強調演算法和數據結構,初時猜想是怎樣的武功秘籍,但看到鏈表之後,我知道了演算法考驗的便是人對規則的理解,數據結構創造能被演算法使用的數據類型,演算法再使用數據類型達到目的,這名字真是起得再適合不過,一者為體一者為用。而演算法和數據結構又是複雜的,複雜的結構,龐大的工程,繁多的種類,這就是有簡單的本質或道衍生出的複雜的規則。問題應該是簡單的,而答案可以是複雜的,答出答案所用的方法也可以是複雜的,然而得出方法所使用的(?)卻必然是簡單的,因為這(?)是本質與道的體現,這個(?)我覺得應當是直覺。日常中我們經常用邏輯來判斷對錯,用邏輯來關聯結論,那麼什麼是邏輯,我覺得邏輯是連接正確在與真確的鎖鏈,這裡的正確只表示客觀實在的正確,如1+1=2,而在主觀角度上的任何正確錯誤都不應該用邏輯來連接,也就是說邏輯只有在處理與人無關的問題上才必然是正確的(這兩句話有問題,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表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這裡我不知道怎麼用語言表達,總之本質和邏輯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用直覺表示更恰當)這裡必須說下語言,人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覺來感知世界,所得到的信息再經過自己的世界處理以後得到認知(這樣我們認知的有多少是真實),再用語言表示出來,(所以如果肉體感官正常,那麼為什麼人與人的想法千差萬別,因為每個人的世界都不一樣啊),那麼人與人交流,就是把別人處理過的東西再自己處理一遍,能理解別人的意思反倒是件神器的事,這要歸功於語言的通用性和世界本質的唯一性。我知道以上寫的東西槽點無數,如有常識性錯誤請指出。再問個問題吧,大家的世界都是怎麼樣的呢,是否可視化?
有一點時間了,讓我試著拆解一下題主的想法。 @劉鎮銳
題主,事實上你並不是一個人,還有很多很多如你一般的思考者,包括高中時的我。
如果說我們這群人有什麼特點,那就是一點高傲的心氣。我們不屑於平凡的、工具性的生活,在日復一日完成工作的背後,總還保持著對神秘、對世界未知深處的好奇。我們尋求理解(understanding),以嚴肅的態度審視自己的內在和周遭的環境,而後或平靜、或激奮地在筆記本上寫下真誠的、片段式的札記。這時候,我們的心裡往往升騰起一種奇妙的、令人陶醉的感受,這種感受似乎將我們與實在聯繫在一起。是的,這是智識初起的哲學思考,這是初生的嬰兒對世界的觸碰。可惜的是,這並不是好的哲學。好的哲學不是一團真誠的、相互糾纏的情緒,而是艱苦的思考,是基於對事實、對信息的充分掌握而做出的合理的論斷和推理。而這一切,沒有精緻的概念工具,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1. 題主是一個經驗主義者,認為所有的知識都是經驗的知識,所有的論斷都得經過觀察證據的辯護才能被接受。那麼,經驗是什麼?題主的意見是,認知主體對自我、對周遭環境的感受。感受往往又是私人的,是他人不能共享的,語言也難以描摹其萬一。於是,題主被封鎖在了某種唯我論的困境中,似乎只有自我是唯一確定無疑的,而自我的唯一恰當認知工具只能是個人體驗,語言對於認知世界並不是必要的。
然而,我們並不打算用語言來做一切事。語言確實不能描摹私人的經驗,只因為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服從於這一目的的所有概念的意義只能是可分享的。【提示1:維特根斯坦的私人語言論證】我們使用公共的語言來表達判斷和命題,在此基礎上形成我們的命題知識(propositional knowledge)。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被語言所表述,我們關於私人體驗的「知識」似乎就落在命題知識的範疇之外。但是,沒有了命題知識,人類就不可能擁有目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沒有了語言,人類也難以擁有思維的能力。【提示2:思維與語言的關係,被Donald Davidson, W. Sellars以及D. Dennett等一眾著名哲學家所討論】
(i) 如果是這樣,題主要如何對自己的感受進行加工處理,形成題主所言的「信息」?
(ii) 如果這些信息完全是以非語言的形式傳達的,那麼,在信息傳達速率如此低下的情況下,快節奏的社會流動又如何可以被抽象為信息的流動?
(iii) 如果感受是不能被公共分享的,題主設想的美妙的「精神交流」又何以可能?
2. 題主也許會說,人說的很多話並不只有字面的信息,還有言外之意,而言外之意並沒有被語言表達出來。可是,如果語言的目的是交流,那麼就會有對語言使用的規範。按照H. P. Grice的觀點,言外之意並非不能被傳達的神秘之物,它們不過是對語言交際規則的公然違反。在特定的會話情境下,語言使用者通過識別出類似的規則違反,進而達成了對言外之意的理解。而這一切,首先也得有語言。【提示3:會話隱涵(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與言外之意是語言哲學的一個主題】
總而言之,語言是我們認知世界、進行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語言哲學試圖處理與語言的意義、規範和交流相關聯的問題,進而解釋我們如何達致對他人的表達內容的理解。確實,我們能理解別人說什麼、想什麼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即使別人說了一個我從未聽過的句子,我也很快地理解他想說什麼,這是如何可能的?如果題主對語言的使用規則、語句意義與說話者意義的差異、以及語言意義與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的關聯有比較細緻的考察,那麼絕對會獲得比現在苦惱乏味的思緒更多的東西——理解。
3. 題主以為沒有了語言,我們還能恰當地談論邏輯嗎?當然,要明白邏輯是什麼,總得實際地去做一點邏輯,做一做命題演算和謂詞演算,證明幾條常用的定理,否則就只能是說說而已。邏輯處理概念的關聯、命題與命題間的推理關係,但並沒有限定概念得是與人無關的概念,命題只能是與人無關的命題。難道「所有人都會死」不蘊涵「某個人會死」?這兩個命題之間有實質蘊涵的邏輯關係,但它們也是與人有關的。
4. 如果題主承認數是世界的基礎構成,那麼好玩的地方就來了:數作為抽象對象,並不能為經驗所感知,那麼作為一個經驗論者的題主憑什麼認為數是存在的?題主又怎麼可能達到對數的認知?語言的作用又一次顯現了出來。弗雷格在《算術基礎》中提出一個建議:對數這類抽象的對象,我們只能通過它們在語言中的表達式——數字,去理解、認識它們。
5. 讓我們離開對語言的關注,回到私人體驗上來。關於私人體驗的知識是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的一部分,這裡涉及到心靈哲學的一些比較複雜的內容,我並不熟悉,因而不好班門弄斧。不過,題主有一個優點:當一些民哲在毫無論證的情形下就構建了一個關於實在和關係的體系時,題主依然在很誠實地對自己的內在體驗進行現象學描述(phenomenal descriptions)。但是,唯我論並不是唯一的出路。我們的知識不僅停留在自我知識的層次,我們還有關於其他對象和關係的命題知識,這樣的知識並不是由自我知識推導出來的。而且,即使是經驗主義,也很少有人堅持主觀體驗是我們所有判斷的唯一理由了。重要的不是私人的主觀體驗,不是觀察,而是公共的觀察語句(observational sentences)。私人體驗在我們的認知框架中並不是那麼核心的東西,也許它不過是一種錯覺呢。
6. 題主在談論本質的時候,並沒有限定對象,因此我只好把題主的談論理解為是針對任何實體或範疇。一個實體或範疇的本質是它的一個必然性質,這個必然性質往往可以起到將它與其他對象區分開來的鑒別作用(individualizing role)。為了理解本質,難道題主不應該首先對模態(modality),對可能性與必然性的討論有一點了解?
本質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如果按照經驗論者的觀點,否認實質本質(real essence),只承認名義本質(nominal essence),那麼就連老虎的本質都會很複雜——老虎的本質是一堆可觀察性質的集合,包括有毛的、黃黑相間條紋的、有四條腿的、食肉的,等等等等。
說到有限和無限,這一區分既可以是認識論的,也可以是形而上學的。一方面,我們的認知和實踐能力是有限的,我們能了解以及能進行對象化的東西也是有範圍的。如果在經驗的現象世界(phenomenal world)的背後,還隱藏著實在世界的某些部分,那麼這些部分就構成了認知意義上的無限(the Infinite)。另一方面,如果有限和無限的區分是形而上學的,那麼這一區分需要以某一非認知範疇(non-epistemic category)為基準才能成立。例如以長度為基準,那麼在理想平面上,一條線段就是有限的,而一條射線則可以說是無限的。類似地,如果以改變對象的能力為標準,那麼人就是有限的,而耶和華(如果真的存在的話)就是無限的。無論在哪個方面,無限都未必是一個空概念。
7. 生活的意義真的那麼難以理解嗎?我們問生活的意義,其實是在問生活的重要性,生活有什麼價值。對於經驗論者而言,價值的客觀存在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價值怎麼可能既規範了人的行為,又是客觀的?【提示4:John Mackie的Error Theory】可這樣一來就好辦了:價值是主觀的,要麼是個人賦予的,要麼就是集體施加的。那麼題主要麼就自己為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要麼就去遵循自己所在的集體或文化傳統的價值觀好了。
綜上所述,題主的想法大概就是這樣吧,至於題主對歷史的抒情我就不加分析了,建模的想法我也草草略過(提一句:建模不是沒有限制的,至少模型內包含的判斷得具有邏輯一致性,等等)。我在一開頭的時候就說過,我們這群人是有點心氣的。但是,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我卻忘了提:那就是懶。孔老先生的話講得太好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題主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題主不是專業人士,只是一個業餘愛好者,但這個業餘愛好者又從未讀完一本心理學書籍,同樣的還有哲學,從未去了解任何一個哲學理論,這是背景。
這就是我們這群人的寫照。當時的我讀了一點周國平寫的尼采式格言,就已經用筆記錄下一條條玄妙的、「深刻的」札記。但真正的好哲學不是這樣的。好的哲學是由無數的論證支撐起來的,內部一致的觀念系統,它的所有洞見都在於其背後的種種論證。這些論證才是我們對世界所達到的理解,唯有它們哲學才有價值。
題主,行動起來,新的大門才會為你而開。否則,就此止步,抽身回頭。空想不能代替理解,現象學體驗也終究不能代替論證。
【後記:事實上,做這種分析是費力不討好的事,很傻,沒什麼用。就當作是對當時的我的一種緬懷吧,儘管這樣的事我不會再做了。】
心理學的基石是行為
在我看來,所謂「基石」和範式是類似的東西。在這種視角下,心理學的基石可以是階段性變化的,從曾經的行為、認知,到如今的大腦模塊;但本質上,還是行為主義的
行為主義(刺激——反應)
「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的心理學思潮,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可以被觀察和直接測量的行為,反對研究沒有科學根據的意識」。一部分行為主義者當時的想法,簡單來說是這樣的:A打了B一頓,B下次見到A要不繞著走,要不主動和A打了起來,不是因為「害怕」/「憤怒」這些想法/情緒,而是因為「A打了B一頓」這件事 另外一部分人主張,雖然行為可能只是心理狀態的表現形式,但因為心理狀態的測量非常困難,所以藉助行為應該是唯一的、至少是最簡單的觀察心理的手段認知主義(刺激——O——反應)
喬姆斯基對斯金納(一位著名的行為主義者)關於語言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設進行的批判,推動了20世紀50年代起心理學從行為到認知的範式轉移。同時,計算機科學及相應技術的發展讓某些心理狀態的測量稍微變得比之前容易了。於是,知覺、記憶、思維等和內在信息處理有關的概念成為心理學的研究熱門,人腦被比作電腦。通過研究人如何處理信息,來研究人的心理神經科學(刺激——腦——反應) 隨著fMRI等非侵入性腦成像技術的發展,在一定時間精度內實時測量大腦激活狀況(通過血氧含量的變化)成為可能,這又進一步讓和心理狀態相關的變數測量變得比之前容易。心理學開始了從認知到神經科學的範式轉移。於是,各個大腦區域被賦予各種心理功能說真的……題主想得太多……讀得太少……
@小丑君的面具這裡面涉及了多少邏輯學與哲學方面的東西……你來解說一下吧……
至於心理學的基石……已經有些人說明了——心理學的基石是行為……就你的闡述來回答。 首先能看得出你是個熱愛思考的人,喜歡往內心走,去探索內心的奧秘。一般這種思維的人的動力是一種孤獨感或者不安全感,加之從小很少得到關愛或者得到太多關愛,對社會關係、物質滿足的需求不會特彆強烈,反而更加追求精神需求。其實很多時候,我也是這樣的狀態。然後針對問題:心理學的基石是什麼?是不是再問我們該如何去研究心理學,或者心理學有什麼思考點幫助我們更加了解所謂的心理學?從心理學史我們可以看到,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經歷思辨期,經驗描述期和實驗期。思辨期的基石肯定是每個人獨特的經歷,所以這個時期出現的很多哲學家,用自身的經歷和體驗去思考宇宙和人的關係。描述期的基石是語言,能否創造辭彙去描述內心,把內心進行解剖和歸類,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論和榮格的自性。實驗期的基石是科學方法論,是通過現代的科學方法論進行實證的研究,嚴格遵循科學原理得出的心理學結論,比如認知心理學是現在各大學的主流方向。雖然現在在實驗期,認知與神經科學的發展對心理學有些重大的意義,但是在改變和影響一個人的過程中,我們還是在作用經驗描述的基石,通過諮詢師的接納和語言去影響來訪者。諮詢師也應該與時俱進,時刻關注前沿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把科學的結論賦予心理治療的意義。這是心理學與心理諮詢的大勢所趨。最後講到了心理諮詢,有點偏題了,但是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思考。
謝謝邀請,我一個有神論者,當然覺得意識來自於魂魄。但是在這個嚴謹的話題下,我會不會被打死啊。
謝邀。
心理學研究對象是人的認知、情緒和動機、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其他動物的心理現象。
研究方法主要是實驗方法。
基石是近代哲學和實驗生理學。
題主有空隨便買本教材看看,這年頭一本盜版書才10塊錢- -推薦閱讀:
※當我們談論「符合邏輯」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雞認為先有雞後有蛋,蛋認為先有蛋後有雞,這類問題該怎麼從哲學角度解釋?
※嚴格運用邏輯學去談戀愛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數學可能有窮盡的一天嗎?
※什麼是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