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無表情」在跨文化的情境中傳遞出的信息可能會遭到誤解嗎?為什麼?

看到關於《EmotionCognition》剛錄用的一篇論文的分享:

讓白人與中國人同時看「面無表情」的人臉照片(照片中中國人與白人數量各半),最後研究結果表明,白人感覺表情消極的白人人臉要比中國人臉更多,中國人感覺表情積極的白人人臉要比中國人臉更多。

文中猜想這是因為人們對本族人的覺察能力更強,更容易從「面無表情」中覺察出「消極」、「不積極」的意味,這樣的分析對么?原因是什麼呢?


感謝劉柯邀請。

樓上提到的是Schyns研究的結果,證明了不同社會環境下,人對於情緒識別需要不同的臉區。他這麼做是反駁了Paul Ekman的比較簡單的所謂跨文化情緒假說。但是Schyns認為,這一張靜態圖片包含了大量信息(ceiling了),所以大家都能判斷;但是實際生活中,情緒表情是漸變的,東方人更傾向通過眼周圍肌肉判斷,而西方人更喜歡通過嘴部附近肌肉判斷;更進一步的是,情緒大方向一致情況下,不同文化地域的人對於這個情緒強弱理解不同。

但是這不能解釋為什麼面無情緒還是被人認為有情緒。

那麼我終於可以上乾貨了。來,這個是我最近實驗的一部分,一個實驗的baseline也就是基準線結果。

在這個基準線測試中,被試會反覆看到一次出現的若干張照片。每張照片都或多或少帶有著一定的情緒(x軸上,0為純粹的無表情,1為純粹的開心)。然後被試要判斷這圖上的人開心不開心(0為不開心,1為開心。)。結果兩個人的判斷如下:

這說明了什麼?雖然說他們都認為面無表情的面孔是無表情的,但是對於捎帶有表情的面孔有了分歧。(判斷差距大致有10%)。所以說在判斷情緒上個體差異不能忽略。

那麼我們回答問題上來。題注提出的觀點有兩個可能性:(1)所謂面無表情的面孔可能捎帶有表情;(2)每個人的個人因素會影響我們對於表情的判斷。前者可能性不大,但是不能完全摸去。後者該怎麼理解呢?

個人的情況會對情緒判斷影響多大呢?視覺後效對此做了研究。什麼事後效?當你看著紅色光線一會兒之後,白牆就會顯得有點綠色,這就是後效。後效證明了環境會塑造我們的認知能力,短期的適應會帶來短期的認知改變,若是長期的塑造就可能帶來終身的變化。我們看下圖:

一個被試看到不開心地面孔很久之後,會認為面無表情的面都有點開心了(見虛線部分)。這麼看來,一個人內心的情況會影響自身的判斷。回到題目上,兩個國家的人在判斷別人的面孔時候難免會有異族效應

為什麼美國人區分中國人臉能力很差? - 華沙的回答

再加上我們腦內識別情緒依賴著pSTS(後顳下溝),以及Amygdala(杏仁核)兩部分。

面部表情在腦內是分類處理的么? - 看臉的世界 - 知乎專欄

杏仁核一般是為了預警作用而判斷對人們有威脅的東西,比如消極情緒。所以說,假設人群中不善的人比例一定,加之以異族效應影響了我們的識別過程,肯定是識別內族的人比外族的人有效和靈敏,杏仁核就會跳出來更多指認熟悉的「壞人」。


這個你問留學生答案肯定是啊。天生撲克臉到了外國總被人當做不開心.......


為什麼我會覺得俄羅斯人的測試結果肯定是異類。。



推薦閱讀:

成癮機制是什麼,如何避免成癮?比如上微博。
性格太衝動怎麼辦?
如何培養同理心?
人們的審美差異真的會這麼大嗎?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科學嗎?這個理論,對現實生活能起到什麼意義?

TAG:心理學 | 人臉識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