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永吳公路建設的時候為什麼不考慮最高水位?

究竟是政績工程還是要保護自然環境特意規劃在湖底建設的,枯水期露出水面方便去吳城鎮及候鳥保護期,汛期沉入水中不至於像大壩一樣擋住水以及不影響魚類在這個季節的洄遊繁殖。


吳城工作人員告訴你,這條公路修好後全省所有鄉鎮都通水泥路啦。從環保角度來說這個高度的設計室考慮了濕地保護,可以具體諮詢保護區的同志;從經濟角度來說,聽過金橋銀路嗎?建作橋要花多少錢啊,吳城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這個代價太大,畢竟只通這一個鄉鎮。一年差不多11個月可以走陸路,為什麼要修橋呢?這個設計也造就了別具一格的水上公路,多美!(缺點是一年有那麼個把月的汛期要渡船,等汛期過後,看到的是一片狼藉臟髒的公路)


這條路拖拉了許久,一直沒修,政府說沒錢!11年鄱陽湖乾旱,溫家寶來了一趟,慰問群眾,問群眾有什麼問題?大家都不敢說,有人發狠,不讓說!那時蘇榮還沒下來!扯遠了,那段路本來是想高架橋,不知為何被斃!後來考慮到候鳥,就修成這樣子了!


推薦閱讀:

公路上使用限高架的目的是什麼?不能通過改良限高架而避免事故發生嗎?
為什麼修掛壁公路而不直接通隧道?
高速公路命名邏輯是怎樣的?
高速公路寬度的標準是如何設定的?
山東的公路好在哪裡?

TAG:環境 | 公路 | 水文學 | 鄱陽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