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59式坦克出現在電影《狂怒》那樣的場景里,會有怎樣的戰鬥發生?
假設坦克都齊裝滿員,型號59D
59是咋回事就沒法穿越了,我只知道在79年戰爭中曾經有過一個中國版《狂怒》的故事,主角是62式坦克。
在1979年對越作戰的東線同登戰場,廣州軍區陸軍第55軍163師奉命指揮步兵487團2營殲擊探某核心陣地群的越南守軍。2月19日黃昏,進攻探某的戰鬥打響。
探某位於同登南側約1公里,北面是平頂山鬼屯炮台和火車站,西面是339高地,西南是那敏西側無名高地,東面是423高地。探某東側有同登至諒山公路通過,西側有同登至太原公路通過,西南側有同登至諒山鐵路通過,正是扼守交通要道的鎖鑰重地。探某附近有18個海拔280-300餘米的土山(編為1-18號高地),互相連接,山上茅草灌木叢生,多數土山上構築有環形塹壕、交通壕等防禦工事。另有兩條簡易公路貫穿於土山之間。探某陣地群及周圍據點群是越軍守衛同登的核心陣地,構成了一個工事堅固,火力密集,互相應援的環形防禦體系。除東面的423高地已被163師487團佔領外,其他各陣地還在越軍手中。戰前163師估計探某陣地群有越軍第3師12團的1個加強連在防禦。後來通過越軍第3師戰史才知道,防守探某陣地群的是越軍第3師12團4營、2團1營和第3師高炮營,有2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營,火力相當強大,遠遠超出了163師的戰前估計。因此,探某戰鬥前後共打了四次,是79年東線戰場的著名攻堅戰。
2月19日是487團第二次打探某,17日的第一次攻擊未能奏效,損失不小。這次還用了上次打主攻的步兵2營,並加強軍坦克團7連4輛坦克(62式輕型坦克)配合作戰。19日17時30分,炮兵向探某之敵發起炮火準備。10分鐘後,步兵開始接敵。
軍坦克團7連連長李德貴奉命率領710號、705號、702號、709號4輛坦克前出,支援步兵6連向探某衝擊。李德貴連長乘坐705號坦克指揮,4輛坦克沿公路向探某疾駛。當進至探某3號高地東側公路時,因步坦難以有效聯絡,遂與步兵6連脫離,單獨衝擊。4輛坦克不顧各高地越軍用機槍和反坦克火器織成的層層火網,猛打猛衝,相繼摧毀越軍暗堡、火力點6個和彈藥所1座。因沒有步兵跟進掩護,加上天色已黑,前後坦克出現脫節。710號坦克打迷了方向,與連長車等失去聯繫。702號坦克為發揚火力,離開公路插入越軍陣地中間,支援步兵向山頭攻擊。車長易謹勤掀開炮塔門,操縱高射機槍向附近高地上的敵火力點射擊。不久易謹勤頭部中彈負傷,隨車的副指導員袁才標立即接過高射機槍,繼續壓制兩側敵人。702號坦克邊打邊沖,一直衝到1號高地西側,在這裡遭到越軍火箭筒攻擊而中彈癱瘓,乘員下車轉移。
705號、709號坦克在前面衝擊,由於坦克電台聲音沙啞,李德貴連長就冒險從坦克中露頭用手勢指揮709號坦克跟進。衝到11號高地東南側時,兩輛戰車沿簡易公路向西拐直插越軍探某核心陣地群側後。709號坦克緊隨連長車前進,一路殲滅了不少越軍火力點。當衝到18號高地北側時,709號坦克被敵火箭彈擊中停車。旁邊山上立時衝下來幾名越軍,嗷嗷叫著向709號坦克撲來。709號坦克全體乘員迅速拿出輕武器和手榴彈準備同敵人戰鬥。當幾名越軍衝到附近時,駕駛員陳國文操縱航向機槍開火,當即擊斃一個敵人。炮長孫龍模也用手槍射擊,又打倒了一個敵人。隨即兩人從車底安全門鑽出,隱蔽在車下。山上的越軍繼續往下沖,其中有兩人手提火箭筒向山下的705號、709號坦克瞄準。709號車長雷仁才發現了險情,立即指揮二炮手李發用衝鋒向敵人掃射,消滅了這兩個越軍。其餘越軍見勢不妙,慌忙又逃回了山上。爾後709號坦克乘員全部下車,找地方隱蔽,用輕武器繼續同敵人戰鬥。
此時只有李德貴連長指揮705號坦克在敵人的重圍中孤軍奮戰。又擊毀了幾個越軍火力點後,705號坦克上的炮彈打完了。李德貴絲毫不懼,決心複製一打探某時的傳奇,指揮駕駛員許森開足馬力沖入敵陣地碾壓。當坦克衝到14號、15號高地東側時,遇到山腳一道約1米多高的陡壁。坦克連沖了3次不上去,反而向下滑進了稻田,被陷住了,動彈不得。這時越軍已集中火力向705號坦克打來。李德貴當即指揮全車人員摘掉工作帽,關閉了炮塔門、指揮塔門和駕駛窗,炮長何國獻、二炮手周創標卸下並列機槍,駕駛員許森卸下航向機槍,李德貴收集手榴彈,準備下車戰鬥。由於坦克陷在稻田裡,他們無法從車底安全門出去。情急之下,二炮手周創標猛地掀開炮塔門,探出身體操縱高射機槍向敵人猛烈掃射。當他換取彈鏈時,不幸頭部中彈,摔倒在戰鬥室里。許森趕快為他包紮,周創標已經說不出來話,只是舉起手指著高射機槍,示意戰友們繼續打擊敵人。這時炮長何國獻探出炮塔,架上並列機槍繼續向敵人射擊。不久,何國獻也被敵彈擊中左肩摔了下來。他不顧傷口鮮血直流,艱難地再次爬上去用機槍射擊敵人,直到第二次中彈摔入戰鬥室。看到周創標、何國獻均身負重傷,李德貴悲痛地說:「同志們,我們幾個人,活要活在一起,死要死在一起,只要還有一個人就要堅持到底!」這時周圍已有越軍向坦克摸過來。李德貴從炮塔中探出身體,接過許森遞來的手榴彈連續向外猛甩,炸得企圖接近坦克的敵人血肉橫飛。越軍不敢上來了,就用各種火器向坦克射擊。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李德貴通過坦克電台向上級大聲呼喊:「敵人把我們包圍了,向我開炮!向我開炮……!!!」許森也提起航向機槍,準備打開駕駛窗向敵人射擊。就在這時,兩發炮彈飛來,一發打中炮塔左邊,李德貴左胸中彈壯烈犧牲;另一發炸飛了駕駛窗,許森當即身負重傷倒在車內失去知覺。就這樣,705號坦克全體乘員悲壯地奮戰到了最後。坦克7連出擊的4輛坦克中,只有710號坦克打了一圈後返回了玻保的進攻出發陣地。
戰鬥英雄李德貴烈士19日二打探某的戰鬥487團2營最後攻擊失利。20日,487團2營第三次組織攻擊,又鎩羽而歸。經過吸取經驗教訓,重新研究戰鬥方案,調整部署,編組兵力,487團2營於22日晚第四次攻擊探某。經過8個半小時浴血奮戰,終於全部攻佔了探某陣地群,前後殲敵458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勝利。
20日白天,負傷昏迷在705號坦克內的許森艱難醒來。他發現自己的頭部、右手多處燒傷,耳膜也被震穿。而同車戰友李德貴、周創標、何國獻都已經犧牲了。許森非常難過,忍著傷痛將幾個戰友的遺體靠在一起,並脫下工作服蓋在他們身上。在此期間曾有越南兵登上坦克掀開炮塔門向里看,只見有幾具中國兵的屍體,但沒有察覺許森還未死,便咕噥幾句走了。許森鬆了一口氣,由於傷口疼痛和極度的疲勞飢餓,他再次昏迷過去,又是一天一夜。
到了21日早晨,許森被雙方激戰的炮聲震醒,知道探某還在戰鬥。他在車裡找到些乾糧和水,先填了填肚子,爾後又收集了能用的武器。許森還想發動坦克,但發現損壞實在太重無法啟動。就在這時,許森感到有人在撬坦克上的工具箱,急忙抓起了航向機槍。過了一會兒,有3名越軍從駕駛窗旁走過,兩手提著衣襟,兜著一兜從坦克上找到的罐頭和壓縮餅乾。許森不由火冒三丈,端起航向機槍架在駕駛窗上,對準敵人連打兩個點射,當即擊斃兩名越軍。剩下一個連滾帶爬企圖逃跑,許森再扣扳機,子彈打光了,再想取彈盒已來不及了,只好眼看著這個敵人逃掉了。許森在向外張望的時候,發現709號坦克就停在後面不遠的公路邊,不禁心中一喜。於是他抓起一枚手榴彈,爬出駕駛窗,不顧敵人火力威脅摸到了709號坦克上。
許森鑽進駕駛室,看到車內沒有乘員,可能他們都已經轉移了。他檢查了車輛,發現傷得不重,便很快排除了故障,開始啟動車輛。就在這時,一個被驚動的敵人悄悄爬上坦克,從沒有關閉的炮塔門縫裡塞進來一枚手榴彈。爆炸過後,許森的頭部、臉部、背部、右臂中了20多塊彈片,鮮血直流。加溫鍋的水管也被炸裂了,水嘩嘩地往外噴。許森意識到現在水壓太大,堵不住,一旦水漏光了,坦克就無法開動了。於是他忍痛脫下襯衣簡單包紮了一下傷口,然後開動坦克向來時的道路疾奔。旁邊高地上的越軍突然發現這輛被擊傷的中國坦克又「復活」了,一時手足無措,沒有組織有效火力進行攔截。許森用負傷的右臂拉操縱桿,每拉一次傷口就張合一次,鮮血流淌,痛得他渾身打顫。一會右手不聽使喚了,他就換用左手,交替操縱兩根操縱桿,頑強地駕駛坦克向己方陣地賓士。一直開到中國軍隊佔領的386高地附近時,坦克水溫已急劇上升,顯示水要漏完了,再繼續駕駛將燒壞發動機。這時許森才不得不帶上4枚手榴彈離開坦克,忍著滿身傷痛頑強地向祖國的方向爬行,直到被一群中國炮兵發現。許森被緊急送到醫院搶救,終於轉危為安。
英雄坦克手許森戰後,坦克7連和710號坦克(李德貴烈士原來的連長車,在一打探某時表現出色)榮立集體一等功;中央軍委授予李德貴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授予許森「英雄坦克手」榮譽稱號;周創標烈士、何國獻烈士均被追記一等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看了 @劉天的回答,發現很多人對坦克炮彈的原理還缺乏了解,那麼這裡我歪個樓,班門弄斧的科普一下,若有更多乾貨,歡迎斧正≧▽≦
特別感謝 @BLACK槍騎兵 大佬指正,謝謝了≧▽≦==========首先,關於答主所說的虎式VS59(對於題主所說的59D,已經徹底沒有比較意義了,所以我還是就原版59來說),我們來從防禦與火力來對比一下:虎式:
車體首上:102mm垂直角9°首下:102mm垂直角25°側面:車體上半部分82mm90°,下半部分62mm90°發動機艙:後面82mm垂直角9°,頂部26mm炮塔
炮盾:90mm-200mm不等側後面:82mm材質:全部為軋制均質裝甲火炮為Kwk36 L/56:
使用PzGr.39風貌被帽穿甲彈在100米內可擊穿162mm90°的均質裝甲;使用PzGr.40鎢芯穿甲彈在100米內可擊穿219mm90°的均質裝甲;使用PzGr.39HI破甲彈,靜破甲深度110mm。59:
車體
首上:100mm垂直角60°首下:100mm垂直角53°側面:80mm90°發動機艙:後面45mm垂直角17°,頂部30mm炮塔炮盾:200mm豬頭盾側後面:65mm(後面)-200mm不等,蛋形防彈外形材質:車體部分為軋制均質裝甲,炮塔部分為鑄造均質裝甲沒找到59用的炮的具體數據(也不會讓你找到),先用T-54(1951)的炮D-10T對比一下
使用BR-412D風貌被帽穿甲彈在500m內能擊穿197mm90°均質裝甲;使用ZBM-8脫殼穿甲彈能在2000米內擊穿249mm90°均質裝甲;使用ZBK-5尾翼穩定破甲彈,靜破甲深度380mm。這不用我說紙面數據誰厲害各位看官一眼可以看出(正常人不看數據也知道吧(#‵′))
關於 @NewSource 的回答,我就補充一下虎王(H)型的吧:
車體首上:150mm垂直角50°(正投影等效約220mm)首下:100mm垂直角50°側面:80mm90°發動機艙:後面80mm垂直角28°,頂部40mm
炮塔炮盾:正面185mm垂直角9°,200mm豬頭盾側後面:80mm材質:全部為軋制均質裝甲火炮為Kwk43 L/71:
使用PzGr.39/43風貌被帽穿甲彈在500米內可擊穿219mm90°的均質裝甲;使用PzGr.40/43鎢芯穿甲彈在500米內可擊穿250mm90°的均質裝甲;使用PzGr.39HI破甲彈,靜破甲深度110mm。所以說,虎王(H)對59,59在使用HEATFS和APDS時佔有絕對優勢,但二者防護水平相當。然而,59(T-54)作為T-44的進化版,用虎王一半的重量,實現了和虎王同等的防禦力、火力,機動還遠遠超出,所以綜合來說,59對虎王優勝。
關於 @錢昱 提出的虎王能否擊穿59(T-54)的問題,這兒有一份庫賓卡博物館關於Pak 43射擊T-44的實驗記錄,T-44的90mm首上已經可以免疫Pak 43,T-54的100mm首上就更不用說了。由於是毛語,還望懂的人翻譯一下。庫賓卡實驗,射擊虎王詳細記錄.pdf
==========
然後,談一下炮彈機理,首先,分為動能和化學能兩種以動能達到穿甲效果的炮彈:包括二戰時期的:- AP(實心穿甲彈,以英、美為代表)
- APBC(風貌穿甲彈,蘇聯人簡化生產工序的佳作,風帽的作用是減少炮彈在飛行中的動能衰減)
- APHEBC(穿甲榴彈,蘇聯人獨享,相當於高裝藥量的APBC)
- APCBC(風貌被帽穿甲彈,除去風貌外,彈頭還有層被帽,在炮彈擊中傾斜裝甲時被帽碎裂,使得彈頭轉正,減少傾斜裝甲的影響)
- APCR(硬芯穿甲彈,相當AP的升級版,次口徑炮彈的開創者,以鎢合金為彈芯,限於二戰時各國生產能力,並不是所有坦克都能配備,而且因為彈徑比過小,對付斜面裝甲效果很差。次口徑穿甲彈穿甲能力更強只是因為彈徑比相對AP更大,單位作用面積更小,所以才會有更優越的穿甲性能。 然而穿甲後效差,動能衰減非常嚴重。感謝@輕風的補充。)
- APDS(旋轉穩定脫殼穿甲彈,相當於APCR的改進版,增大彈徑比,能夠更有效的對付斜面裝甲,英國人於1944年首創於6磅炮,之後於9月應用於17磅炮,感謝 @Jin Dwight 的提醒。但是,因為缺少穩定裝置以及線膛炮的特性,精度不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不使用謝爾曼螢火蟲的原因。)
二戰後期的:
- APFSDS(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為配合戰後興起的滑膛炮,APDS加裝了一個尾翼,精度與侵徹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以化學能達到穿甲效果的炮彈通常為高密度合金材料重金屬材料,依靠彈丸強度、重量和速度穿透裝甲的炮彈。現代坦克或反坦克炮多配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這種炮彈的彈丸內沒有炸藥,依靠穿透裝甲以後產生的熱量和碎片殺傷坦克內部人員和設備。由於穿甲彈需要使用高膛壓火炮來發射以提高初速和威力,所以目前最好的穿甲彈都是為坦克炮配備的,例如中國99A坦克上面的125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採用鎢合金彈芯,初速可高達1700米/秒,穿甲厚度達1米以上。
關於APFSDS的動圖
- HEAT(破甲彈,線膛炮可採用HEATFS(尾翼穩定破甲彈)提高精度及破甲深度)
又稱空心裝葯或聚能裝葯彈,是利用炸藥的錐型中空裝葯的聚能原理,在裝葯爆炸後形成金屬射流穿透裝甲。通常由紫銅或相似軟金屬葯型罩和帶有錐形凹窩的炸藥裝葯組成,錐角一般為40°~60°。主要配備於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導彈等武器的戰鬥部,現代大威力破甲戰鬥部的靜破甲威力可擊穿1200毫米厚度以上的裝甲。
因為是靠高溫金屬射流擊穿裝甲,因而間隙裝甲、爆反裝甲會打散金屬射流,從而使其失去穿甲能力。因而現在有部分炮彈會採用串聯破甲戰鬥部,用前面一個小戰鬥部破壞第一層裝甲或爆反部分,再由第二個戰鬥部完成穿甲任務。不過隨之而來的是爆反裝甲的升級,已經有爆反裝甲能抵擋串聯戰鬥部,具體原理不再贅述,已經可以再開篇答案了。這其實是一個矛與盾發展的過程。關於HEAT的動圖
- HESH(碎甲彈)
通過塑性炸藥在裝甲板上爆炸產生衝擊波,利用超壓崩落坦克裝甲內層碎片來殺傷車內人員和毀傷設備的。碎甲彈最初是由英國人發明的,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為反掩體工事彈藥,用來破壞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由於它具有反裝甲作用,而又可以有效的殺傷人員,後來被作為一種多用途彈裝備坦克。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後,主戰坦克紛紛採用多層複合裝甲,削弱了碎甲彈的碎甲效應,現在多將此彈作為坦克炮的多用途高爆炮彈使用(對付建築物及水泥工事有良好的效果)。
關於HESH的動圖
引用自【科普姿勢: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的動畫原理】
==========
再說說他提到的無後坐力炮,雖然對摧毀59數量存疑,但理論上並不是什麼問題。我並沒找到相關印軍使用武器的型號,就以最著名的RPG-7(注意,這有個誤解,嚴格定義來說,RPG系列分類應該是無後坐力炮,不是火箭筒)說吧,使用PG-7B破甲戰鬥部破甲深度為350mm,所以說,紙面數據看,使用RPG-7穩穿59坦克的正面裝甲。那麼,各國無後坐力炮破甲深度都不會低於200mm,基本都能穩穿59坦克正面裝甲。關於RPG的介紹,可以戳這:【卧煙社】第26期:RPG-7_星海
因而,不要小瞧無後坐力炮,對於無良好步坦協同、無良好指揮的裝甲目標,裝備有破甲戰鬥部的無後力炮的組織有度的步兵是十分巨大的威脅。說個不恰當的比喻,無後坐力炮說是炮,其實相當一個不帶制導功能,射程極度縮水的反坦導彈。
根據@BLACK槍騎兵的說法,印度採用的是M40式106毫米無後坐力炮,有效射程1350米,使用M334破甲彈初速503m/s,破甲深度至少為400mm,而且擁有履帶底盤,使用得當的話對付59還真沒什麼壓力。M40 recoilless rifle
==========
同樣,關於這位答主提出的為什麼我軍還保有這麼大量的59的問題,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對手並不都和美帝一樣擁有高精尖的武器,在對付低烈度的小型衝突時,使用59顯然比使用96/99更經濟。哪怕是一場局部戰鬥,比如對付還是裝備著M60改勇虎的灣灣,59顯然就夠用了,能省的錢,為什麼不省呢?(當然就像評論說的,如果有指揮官用59D打台灣是智障,我只是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表示59並不是毫無用處)另外,作為訓練車,59成本低,不也是很方便嗎!感謝 @林劼 的提醒有人在評論里對這段提出異議,這是我的疏忽,沒表明意思,打灣灣的話肯定用59D,而且現在中國軍隊似乎已經沒有原版的59了(評論區說有,關於59D的數量也沒有公開,目前比較概括的說59D只有三位數,老59有四位數,因此不再討論),原版59對付M60肯定吃力,但升級過的59D就差不多半斤八兩了,畢竟灣灣也對M60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再次感謝指正 @毀譽參半補充:最後,關鍵的原因是不可能一下換裝全部的59,特別是二線部隊,人美國國民警衛隊不也還保留著M1呢。==========有什麼問題再之後補充吧其實我想說有(過)時(百)間(贊)了再放一張我在庫賓卡照的大59的照片吧(#滑稽)逃~==========我來貼上討論的三個主角吧59虎式虎王(H)==========相關回答:坦克的車內空間大小與被擊毀的難度有關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口徑、倍徑、膛壓和彈藥哪個技術含量最高? - 知乎用戶的回答你們不要在意細節和背景——都虎式對59了還要什麼細節對吧2333333
59正面裝甲,最厚的地方換算後大概200mm,像二戰中德軍常用的pak35/36、pak38、pak40什麼的反坦克炮應該是打不穿的吧,不過假如是88mm的pak43的話,59還是有壓力的
以下是pak43的性能 59的車體由軋制鋼板焊接而成,炮塔為鑄造件。近距離穿深和pak43差距不大,遠距離穿深更高的pak44就不說了,
當然那貨也更大。電影中好像沒出現過?題主沒說清59是出現在德軍還是美軍
狂怒里總共出現3次相對著重描述的戰鬥場景營救步兵、對虎式PK,最終的大結局部分,其它的小戰鬥不討論1、營救步兵那次,主要是謝爾曼和反坦克炮的對決(應該沒記錯?),這裡只能把謝爾曼換成59,當時沒看清德軍用的是啥反坦克炮,可能是pak40?(從42年底開始PAK40成為了德國反坦克武器的中堅力量,電影中描述的是戰爭末期),pak40 在1000m距離上,著角為30度時,可以穿透94mm裝甲,59笑了~假如是pak43,不好說。2、59對決虎式,或者59對決謝爾曼
59對虎式虎式坦克配備的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以下是虎式所用彈種的數據對59還是有一點點威脅的,而59無論哪個版本裝備的火炮都能穿透虎式正面,最早的100mm炮在1000m穿深140mm,虎式炮塔正面正好能擊穿,後期的炮更不用說了,放到電影中那個場景,虎式應該是直接被打爆了。然後是把虎式換成59,變成59對謝爾曼,我了個去,要不要這麼殘忍。(這裡沒有考慮謝爾曼後期的炮)3、第三個場景,59對決大量步兵
先看看德軍步兵裝備的反坦克武器吧,電影中也有出現-------「鐵拳」200mm哦,200mm哦!,200mm哦!!!!!!!30m的有效射程,自殺式的武器!!電影中,裝填手就是被這貨幹掉的(迷之音:裝填手陣亡,裝填速度下降)無奈電影中德棍們太2,不多來幾發。這裡我覺得59和謝爾曼做比較,最需要考慮的就是自衛武器和乘員數量(1)乘員 謝爾曼乘員5人 59是4人,少了一人(2)自衛武器 謝爾曼:2x7.62mm caliber MG M1919A4,車頂是一挺M2 59:輔助武器有1挺安裝在炮塔頂部的12.7mm高射機槍,1挺同軸安裝在火炮右側的7.62mm 並列機槍和1挺安裝在駕駛員右前方的7.62mm前機槍。所以,乘員少了一人,又有鐵拳存在情況下,59式的遭遇會更糟些吧,說不定電影能提早幾分鐘結束。寫完了,第一次在知乎這麼認真回答。我可是很認真的啊,沒開一點點玩笑。肯定會有問題,歡迎討論啊59! 59! 共軍的59下山啦!
虎王就是個渣,我59強吃一發斷履帶,貼上去就是無傷虐殺,他要是打我頭皮我就來回蹭,所有炮彈都得打飛。
為什麼要如果
太喪病了,59都不是二戰常用戰車能打得過的了,還59D。
然後就是社會主義抗德神劇了。打虎式連續過穿,打謝爾曼還是連續過穿,車長一氣之下腦溢血發作,卒。
「1...2...3...4...5...5!!!快跑快跑!!!撤退撤退!!!」
不管是虎還是虎王,面對59D在三個方面都有極大劣勢:
- 59D使用94式105線,這是一種使用APFSDS的現代坦克炮,虎/虎王的裝甲毫無意義,可以在最遠距離以幾乎任何姿態被干穿。
- 59D使用激光測距、光點注入式火控,靜對靜、靜對動可以輕易做到首發命中。
- 59D才30多噸,幾乎比虎/虎王輕一半,也沒聽說有懸掛、傳動系的可靠性問題,機動能力、通過能力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總之,這是在用二戰末期硬撐拉皮型號的性能,對抗冷戰初期完備型號的機動性能,和後冷戰時期的火力,屬於花樣作死。
59d啊。。。我估計沒多久炮管子上都沒地方畫圈圈了。。。。
以下來自百度你說這仗怎麼打 就是老鼠出來也射它一臉啊。。。。穿甲能力
該型坦克火炮,在2000米距離上發射8中國陸軍39集團軍現役59D坦克群[5]6式翼穩彈時,穿甲能力480毫米;發射93式加長翼穩彈時,穿甲能力接近540毫米;發射貧鈾翼穩彈時,穿甲能力已接近600毫米均制鋼板水平。該炮還能發射我國研製的105毫米口徑炮射導彈,該導彈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所以單從火力水平來說,該車已與日本90式坦克不相上下[4]。火控系統59D式中型坦克該車採用光點注入式火控系統及集成式雙向穩定炮瞄系統、二代光點與液壓/電動穩定系統,改進了火控彈道計算機,形成了簡單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火控系統,使得59D具備了在晝/夜間於靜止/短停狀態下對運動目標的射擊能力。夜戰能力該車裝有一種簡單型熱成像儀, 同時更換了第三代微光夜視作戰設備。在夜間或複雜氣象條件下,對坦克目標觀察距離達2000米,初步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防護能力炮塔520毫米破甲彈HEAT(帶FY雙防裝甲),車體490毫米破甲緬甸陸軍裝備的59D坦克[6]彈HEAT(帶FY雙防裝甲)。全車外側安裝了爆炸反應裝甲的掛鉤系統,明顯提高了裝甲防護能力,炮塔也增加了裝甲防護。車內裝有高效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可在10毫秒內滅火;擁有集體三防裝置,可在核生化條件下執行作戰任務[4]。
報告中央:發現毛子WOT軟文一篇,請指示!2333
應該是可以擼穿虎式的吧,和他們差了何止1.20年,根本就是50年以上的差距,不信?你看,這就是59最新改良型號
「59,59追上來了!」腐朽的美帝A-10報告基地如是說
會有手撕德國鬼子的情況發生
出息
推薦閱讀:
※AllThingsD 大會的歷史是怎麼樣的?Walt Mossberg 和 Kara Swisher 兩位主持人是什麼來歷?
※歷史上有哪些知名的鬧劇?
※古代官員是如何請假的,都有什麼樣的理由?
※有哪些推薦的歷史書籍?
※中國古代從分餐制過渡到合餐制的時期、原因和背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