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工業自動化程度能提高到什麼程度?3d列印取代數控機床是否只是時間問題?

當工廠不需要人工完成流水線,中國那麼多人的吃飯問題如何解決?


不談3D列印的技術,簡單談一下和傳統工業流水線的對比。

從目前的技術上來說3D列印還有很多不足,沒有辦法完全代替傳統工業流水線進行生產。但是技術上的不足可以不斷發展來彌補,3D列印還是有很大的前景,因為它體現的是一個工業新思路。

打個比方,傳統流水線好比活字印刷,先找到字的模具,排序。這些步驟很花費時間,但是印刷時卻是效率很高。噴墨印表機,軟體排版,靈活易變。但打單張很慢。很顯然,當一本書需要重複印刷成千上萬次,顯然前者效率更高。但是如果每本書都不一樣,顯然後者效率更高。

3D列印和傳統工業流水線相比,它的優勢在於靈活性。本質在於生產效率可變

傳統流水線將一個產品的生產步驟盡量拆分,這樣造成總體上是多個產品同步生產來達到提高生產效率。拆分的步驟越多,越系,效率越高。這樣的模式適合批量生產同一產品,一條自動化生產線從設計安裝花費很高,佔地面積大,但帶來的長期高效。最重要的是,一個生產線成型以後,生產效率是恆定的。假如產品需求變化性很大,有的產品需求量大,需要高生產效率,有的需求低,高生產效率沒有意義。這是不可變的生產效率體現了劣勢----大大提高了個性化產品成本。要知道,任何產品,買定製的,都是很貴的,就是因為成本高,比如阿瑪尼的西服。現在對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比如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提高了生產線的靈活性。比如現在大多汽車生產線都能同時生產不同型號的汽車,智能化在這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D列印的思路是將一個產品的生產一體化。產品基於程序,高度靈活性。生產效率和3D印表機數量成正比。通過增加或減少3D印表機的數量可以簡單提高或者降低生產效率。從而降低個性化產品的成本。3D列印也可以擺脫廠房面積的約束,是一種分散式生產的模式。這種模式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容錯率高,易於維護。生產線一環壞了,都得停產。一台3D印表機壞了,其他的照樣運作。

一項技術能夠推廣動力在於需求,上限在於技術

對個性化產品需求是顯然的,其實古往今來都是如此,物以稀為貴,都追求個性。但成本限制了這種個性化追求。每個人的iphone都是一樣的,所以才買的起。通過換手機殼,也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個性化不足吧。

3D列印能否代替傳統工業,還是在於技術瓶頸能否突破。要知道現在印刷廠也不用活字印刷了,也是印表機。就是因為印表機技術已經完全可以代替活字印刷了。同樣的數碼相機完全代替膠捲以後,膠捲也被淘汰。一旦3D列印技術能生產出足夠規格的產品,相信代替傳統流水線指日可待。


短期內是不可能實現的事,3D列印的精度太低,材料的力學性能也太差,加工時間過長,這些都是3D列印的硬傷,完全被現有的加工技術碾壓。並且3D列印技術在短期內對這些難題應該還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現在的3D列印技術還只停留在個人的玩具階段,要想代替車銑刨磨等工藝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的什麼取代數控機床了。

貼圖一張(用3D印表機列印出來的東方明珠),勿拍。


精度和強度是最關鍵的,如果不能突破,3D只能是玩具。


3D列印?太不成熟,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太多了,精度太低,量產效率太低,成本太高。


舉個簡單栗子吧,製造槍械,鍛造出來的槍管內部金屬細微結構是各向異性的,想讓3D列印出各向異性的東西恐怕目前還沒有


首先,3d列印是國家推廣項目,兩會上3次提到3d列印,國內企業也在努力開發和研究,不斷推出新技術, 新材料。就工業級3d印表機來說,東莞鴻泰把可變光斑技術研發並應用,效率直接提高5倍,其研發還在繼續。近來幾年不可能取代傳統行業,第一個硬傷就是材料品種少,第二個就是效率。


個人認為3D列印不能完全取代數控機床。。對於工業自動化的發展趨勢,這幾天看到一篇這方面文章,感覺說的不錯,(全球工業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大概說幾點:

對於工業自動化的創新和探索來說,2016年是令人興奮的一年。雖然2016年漸漸離我們遠去,但整個行業的聲音卻沒有。主要的控制領域廠商正在利用新技術改進其主打產品,更重要的是,非傳統供應商正在進入市場,利用技術和物聯網的進步引進新的和差異化的產品。所有這些尖端的發展進一步刺激了行業興奮度,但也提出了一個相關的問題:

這些發展會導致2017年及以後的趨同,分歧或混亂嗎?

作為自動化和控制領域的設計師和應用者,我已參與這個行業多年,但我仍然不知道未來將發生什麼。儘管如此,通過與廣泛的用戶、供應商和行業顧問的頻繁交流,同時參加了20多個行業會議和相關活動,我對2017年自動化的發展趨勢有了許多深入的見解。本文將討論十個我看到的將在今年行業中發揮突出作用、最具影響力的趨勢。我邀請大家在這個令人興奮的自動化時間點分享各自的想法、批評和觀點。

1、物聯網(IoT)技術將削減自動化成本

圍繞物聯網(IoT)概念和技術及其對行業影響的討論,正在變得越來越激烈。技術和產品的持續發展正在推動物聯網的「連接」創新,包括更高性能的處理器,感測器,分析軟體,視覺系統,雲計算,新通信(無線和協議)和高度分散式系統架構,以及許多其他產品。按理來說,這應該帶來更低成本和更高性能的工業自動化系統,並將繼續擴大影響,以幫助行業設計出更低成本和更高價值的產品,有利於該行業的發展。

行業已經得到強力的發展。以英特爾的新模塊化計算平台為例,該平台被稱為英特爾計算卡,它具有完整計算機的所有部件,包括英特爾SoC,內存,存儲和無線連接以及靈活可選的I/O介面。設備製造商只需在其設備中設計一個標準的英特爾計算卡插槽,就可以利用強大的英特爾計算卡獲取極具性價比的物聯網方案。英特爾計算卡將在2017年中期上市,該產品包含了一系列的可選處理器,其中就有最新的第七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

2、精簡和扁平架構將進入自動化領域

簡化的2-3層自動化系統開始出現,這提高了系統性能並降低了未來的軟體維護成本。這是自動化行業多年來集中的五層系統模型的顯著簡化。在新模型中,控制器使用適當的協議,特別是使用WEB服務,直接向所有級別傳遞信息,包括級別0/1到級別4/5。這種趨勢正在加速,計算被推向性能更強的控制器,智能設備和感測器,並被推向工控級計算機和雲託管應用程序。這種向精益自動化架構的發展遵循了一般的技術趨勢,看一看在雲中完成的高級計算,以及在邊緣設備上實現的更多功能就能體會到。想想你手中的智能手機 - 一個功能強大的計算機,而且往往擁有很多核 - 它在本地執行一些任務,但也會利用雲和通信完成一些功能,比如使用導航確定最佳的行車路線。2017年十大自動化與控制趨勢 - 融合,分歧或混亂?


3D列印技術目前更適合應用於產品建模,產品研發階段的快速出樣與技術指標模擬、建庫,以前一台轎車非動力結構研發周期在兩年以上,現在可以縮減一半以上,這不僅是節省時間,更是提高社會生產協作關聯。

題外話:

新技術應用有形無形之中滲入了人類生活,無論是社會生活還是個體生活,這都是人類發展之路

必經之路,當下就是正確之路。


實在的說,3D列印就是國外炒作股票炒起來的,基本沒啥用,被外行以為能引起工業革命。


推薦閱讀:

3D列印技術在近幾年能有多大的發展?未來十年會怎樣?
從研發者的角度考慮,如何提升增材製造(3D列印)的精度以及如何減少耗時?
3D列印中SLM和SLS成型有什麼區別?
3D印表機可以列印的的材料有哪些?可以使用瀝青列印路面嗎?
如何自學3d列印的數字模型設計?

TAG:自動化 | 3D列印 | 工業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