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環境學派的領袖和各自觀點謝謝了?
媒介環境學派從20世紀初期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三代。
說媒介環境學派的發展之前,想先說一下媒介環境學派的特點。了解媒介環境學派的特點和整體氣質,就對後面奠基人的作品觀點看起來好像和我們平時理解中的媒介沒什麼關係,為什麼把他們稱作奠基人更能理解了。
1、媒介環境學派具有深厚的歷史視野,關注技術、環境、媒介、知識、傳播以及文明的演進,跨度極大。
2、主張泛技術論、泛環境論、泛媒介論,關注的重點是媒介而不是狹隘的媒體。一個字,就是特別的泛。
3、 重視媒介長效而深層的社會、文化和心理影響
4、 懷有深切的人文關懷和現實關懷 (研究媒介環境學派的時候,甚至會覺得這些學者太操心了,想得真多......)
其實看起來這麼多特點,只要感覺媒介環境學派整體是一個系統而寬泛的氣質就好了,思維更偏向於發散。
一、奠基人:
帕特里克·格迪斯
格迪斯最早研究自然、人造環境及人類文化的相互關係,開啟了人類文明和環境聯接研究的視角,最有名的是他的有機城市觀點——視人和城市為有機生命體。(不過個人感覺國內傳播學也沒有特別看重他。)
劉易斯·芒福德
芒福德在我心目中留下的印象還是特別深的。相比他廣為人知的《城市發展史》,更推薦他的《技術與文明》,把技術與文明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係用網路狀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值得一看。
本傑明·李·沃爾夫和蘇姍·朗格
不分開講了,這兩個人我了解得都不多。他們倆都是語言學家,在比較兩種語言差異中,發現了語言作為一種中介並不只是承載信息,還一定程度決定使用語言者的思維方法。相信大家對這點深有體會......就像阿倫特在接受君特高斯採訪的時候說的, 「如果人們漸漸忘記自己的母語,人們在自己語言中具有的獨創性就跟著破碎了。 」
二、第一代的代表人物
哈羅德·伊尼斯
多倫多學派的奠基人,他最知名的觀點是他的時空偏向論。
他認為時間偏向的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適宜運輸,如石刻文字和泥板文字。空間偏向的媒介:較輕巧,容易運輸,如莎草紙和紙張。 某種文化主流媒介的偏向,影響著這種文化的穩定程度、保守性以及這種文化所覆蓋的地域面積的能力 。一個穩定的社會應儘力維護時間傾向和空間傾向的平衡。現代西方文明的危機就在於對空間偏向的強調超過了對時間偏向的強調。
馬歇爾·麥克盧漢
只要對新聞傳播有了解的人,應該都聽過麥克盧漢「媒介既訊息」。推薦閱讀他的《理解媒介》。
他的觀點包括文明演進三階段論:口頭傳播時期(部落文化)、文字印刷時期(脫離部落文化)、電子傳播時期(重歸部落文化)。
媒介是人的延伸:「各種先導技術不再有異化作用,媒介是人感知信息後處理信息的延伸,並且不同的技術會影響人類感知的結構。輪子是腳的延伸,衣服是皮膚的技術投射。書是眼睛的派生物,廣播是耳朵的技術表達。」
媒介即訊息: 「在鐘錶發明之前,人們遵循的是自然時間。所謂自然時間,即日出而落,日落而息。人們根據直接的長期性規律性的經驗觀察來體驗時間。而當現代鐘錶發明之後,一切都悄然發生變化。鐘錶的發明無疑是一種新媒介,時間從此被量化,現在意義上的分工得以可能,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才更加順暢。」 新媒介會引發社會的某種變化,這是它帶給人類社會的信息。
冷媒介和熱媒介: 熱媒介只延伸一種感覺,並使之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滿數據的狀態。比如廣播,書籍,報刊,無聲電影等。冷媒介是低清晰度,參與度高,具有包容性的。比如漫畫,有聲電影,電視等
伊麗莎白·愛森斯坦
讀過《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愛森斯坦認為印刷機屬於歷史的動因,而並不是環境的誘導性因素,並且其主張印刷機是一種完全獨立存在的推動性因素。 分析機器印刷是怎麼催生傳播革命的,對常規的問題進行了重新研究並做出了自己的闡述,系統性思維非常強(其實就像前面說過的,大多數媒介環境學派學者都研究得很寬...) 想要了解愛森斯坦,可以讀一下這本書。
第一代還有路易斯·福斯戴爾、約翰·卡爾金、埃里克·阿爾弗雷德·哈弗洛克等,就不詳細介紹了。(主要是我也不是特別熟,他們的著作我基本沒讀過。)
第二代代表人物:
尼爾·波茲曼
他的《娛樂至死》的流行告訴了我們書名的重要性......不過他的論證主要聚焦在電視這個媒介上,《童年的消逝》也是如此。
波茲曼認為電視傳媒的娛樂本性使得非娛樂性的信息不得不在「聲像」上包裝自己,最終導致這些信息在內涵上縮水,越來越具有作秀的成分。另外由於電視傳媒僅僅是單向溝通,無法與觀眾進行有意義的交流,它也就沒辦法實行教育的職責。他對於技術的發展態度是比較悲觀的,正如他所寫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體現在技術上的思想是不可辯駁的。」他批判技術的這種不可辯駁性。
沃爾特·翁
主要讀過他的《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沃爾特·翁將口語文化和書面文化做對比研究,這可以在各個學派的研究中提供「參考框架」,也有助於我們理解印刷文化、電子文化等等。他認為,從口語到書面再到電子的媒介變遷「必然要引起社會、經濟、政治、宗教等結構的變化」,但這並不是他直接關注的問題,正如麥克盧漢重感覺,伊尼斯重歷史,感覺沃爾特·翁更偏向麥克盧漢的思維,他的研究針對的是口語文化和書面文化不同的「心態」。並且用最直白的語言表達了:「你費盡心機說出來的話如何才能夠回憶起來呢?唯一的答案是:你思考的是可以記住的東西。」
第二代代表人物還有詹姆斯·凱利、唐納德·F·特沃爾等。
第三代代表人物:
保羅·萊文森
江湖人稱「數字麥克盧漢」。
萊文森的理論主要有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趨勢」理論:人類技術開發的歷史說明,技術發展的趨勢是越來越人性化,技術在模仿甚至是複製人體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或複製人的感知模式和認知模式。
「補償性媒介」理論:人在媒介演化過程中進行著理性選擇:任何一種後繼的媒介都是一種補救措施,都是對過去的某一種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補救和補償。換言之,人類的技術越來越完美。
「後麥克盧漢」主義:萊文森的技術樂觀主義揚棄了麥克盧漢的「技術決定論」,認為人可以對技術進行理性選擇,人對技術具有控制的能力。
亂入一段以前看他的書寫下的吐槽:【 第一次看到萊文森這麼樂觀的技術學派思想。一個勁地反駁波茲曼以及麥克盧漢,有意思嗎口亨。主要是你的論證都說服不了我啊,各種三階段論三分說難以說服我,以及什麼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趨勢」,你以為進化論是到處可以套用的是嗎,更何況,人不會破壞環境嗎,你就知道最後人一定是和環境一起和諧共處還是一起毀滅嗎???感覺真是太信奉自由主義以及個人理性了...也許在他的眼裡人類這個整體就是一個充滿理性判斷和選擇的成年人吧。但在我心裡,更覺得人類這個群體是個莽莽撞撞的孩子。就當批判地閱讀了一個批判批判技術學派的作品吧。(看得我極其想反駁忍不住吐槽的學術論文也是少見= =) 】
第三代知名的還有約書亞·梅羅維茲、蘭斯·斯特雷特、林文剛、埃里克·麥克盧漢等,主要就是對媒介環境學派做出更系統的評價和延伸闡述。 其中林文剛的《媒介環境學》用紀傳體的方式描繪並評價了十多位媒介環境學學者,包括我前面提到的大部分人,這本書值得一看。
如何為了考研應試而不是學術,了解三人即可。英尼斯是奠基人,麥克盧漢是旗手,波茲曼是學科制度化的關鍵人物,集大成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