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券市場的多頭監管何時是個頭?多頭監管是否明顯阻礙了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
被分割成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銀行間是由央行來監管,而交易所是由證監會監管。
而其他更有發改委,銀監會,保監會會參與其中。如果要打破這種多頭監管,誰更應該主導債券市場的監管?打破這種多頭監管對於我國目前的債券市場是否有好處?
現在債券格局是這樣的:
交易市場分為:銀行間、交易所和櫃檯市場監管方面:銀行間市場 監管單位為銀監會和人行,當然發改委也有部分話語權。 交易所歸證監會管。櫃檯人行跟銀監。交易方面:交易場所分為外匯交易中心和上交深交以及場外市場。
債券發行和登記:除了中票和短融在上清所,其他全部在中債登。證券公司短融要中債登發完在上清所託管。 託管:國債、央票、企業債、金融債大部分也在中債登。中票和短融上清所。另外交易所市場是中證登負責。 然後接下來就涉及到了市場分割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因為主要有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大市場,某隻債要想在兩個場所同時交易,一是要所以要獲准在銀行間和交易所同時流通,這個是在發行註冊登記時已經明確的。如果發行時沒有聲明在交易所流通,那麼除非重新申請,那麼也只能在銀行間。如果某機構手裡持有某隻債券,本來託管在銀行間市場,想要拿到交易所進行交易,或相反,則需要在中債登或中證登辦理轉託管。轉託管,那就麻煩了,少則t+1,多則n天(要寄材料)。國債可以在系統自動轉,企業債至少要t+1的。因此,市場分割導致效率低下。so 平安abs 中債登託管和交易所交易,相比於交易所其他證券,流動性大大提高。 另外還涉及到了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不同的結算制度,銀行間交割結算都是即時的,交易所至少要t+1。那麼跨市場又降低了效率。另外對於上清所中票和短融,一是因為期限原因,二是信用等級,所以在市場交易的主力仍是企業債、金融債和部分中票。至於多頭監管,據我所知,無非就是幾大監管機構之間相互扯皮。很多創新的東西也因此一直沒發展起來。要不中金所怎麼這麼多年,僅僅才推出國債期貨和股指期貨兩個品種。其它監管層之間扯皮的事,大夥可以看看11年人民銀行力推的信貸資產轉讓是怎麼被銀監打下去的。其它扯皮的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搜搜看,我也就點到這裡為止。說白了其實就是分業監管和混業經營的矛盾,以及某監管部分放權之後,又想收權的不甘。不能說了,再說就要被查水表了Orz...
至於二樓這位所講的這幾年債券市場創新速度,重要品種沒有,最多是私募債等非標產品的創新,而這也是大部分是市場成員的行為,以及場外市場的產品。如果仔細研究一下,發現實質創新並沒有增加多少,增加的只是債券發行量以及在債券中鑲嵌的各種條款和期權。 從國外經驗來看,幾大發達經濟體的債券交易市場和清算機構,像美國DTCC,歐清,都是在呼籲建立統一的監管和託管市場,而實際上也是這樣做的。作為企業發行人來講,我們更喜歡這種多頭監管的格局,這種格局下,不僅對於我們募集和使用資金沒有太大影響,而且由於監管機構間的角力,更加推動了產品創新節奏和審批速度,使發行人實實在在得到了監管紅利(姑且這麼叫吧.....)舉兩個例子:
1、15年交易所放開公司債以來以其快節奏的審批速度倒推了銀行間市場審批速度,現在發個中票審批明顯比原來快多了,減少了長時間拖延造成的市場窗口不確定性。2、債市中在永續債,熊貓債,綠色債幾大創新方向上都可以看到交易所和銀行間兩個市場監管競爭的影子,為爭取優質企業創新主動幫助企業梳理條規並溝通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
相信存在著競爭關係下,市場環境會越來越公開和高效,同時雙方看到對方產品的優勢,比如交易所的質押回購安排等,互相也會不斷創新推出更好,有競爭有比較才會有發展和變革的動力,一統天下的大局對進步未必會有好處呵呵,跑題一下 上次開會時,其中一個主管機構的某位大領導說過一番話,大意就是:
你們中介機構不要以為債市統一就一定是好事情,現在幾個婆婆管,也不一定是壞事,婆婆間的競爭會比較大的推動債券市場的發展與創新;如果只有一個婆婆,在中國的體制下,不一定有很強的動力去創新。
從這幾年債券市場的創新速度來看,這話也有一定道理推薦閱讀:
※2014 年 1 月 12 日出台的證監會《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都對新股發行做了哪些實質改進?
※如何認定上市公司的關聯方?
※2017 年國內市場的 IPO 否決率為什麼激增?以後會成為常態嗎?
※國外大學為什麼要投資中國 A 股?其作為投資人有何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