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會否使計劃經濟最終掌控世界?
網上看到的一個問題,覺得挺有意思,也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求問各位知友,看看有沒有新的看法~
這個問題,先請如何保證針對計劃經濟責難的思維陷阱中的各種隱含假設條件成立?再說你的鑽思維陷阱的牛角尖問題!
思維隱阱1:如何保證每個消費者工作找錢瞬間即至?只有保證每個人找錢瞬間即至,才能保證每個人千萬化的消費,才能保證他們在某一領域開支了,在另一領域就不會減少,有無限金錢才能保他們的隨意性不會受錢的制約。思維陷阱2:如果何證某一時間內某個人不買內褲,其他人也會不買,如果其他人要買,對於社會群體來說一段時間內就是一個產品庫存流量的消耗。現實任何制度,工廠或者企業是按庫存流量來生產,這顯然不能保證瞬間按個人念頭而不顧群體念頭而保持這種瞬間生產的思維陷阱,請問這個思維陷阱的隱念條件如保證,以使思維陷阱成立?
思維陷阱3:如果讓工業生產周期像證券市場那樣隨意的波動,而使工業社會不解體?某些人總以變化內來責難計劃趕不上變化。是不是企業今天計劃生產飛機,明天行業變了,就是大炮,再後就是汽車?工業設備瞬間折舊?工員瞬間開除重新僱傭?如何保證現實市場經濟中企業不按價格波動,而對項目追加預算以維持項目,而是讓項目像證券市場那樣波動,讓工業社會解體,這樣以滿足針對計劃經濟的思維陷阱。思維陷阱4:如何證明價格代表的是供求關係上的變數?現實中市場經濟生產的唯一目的是利潤(商品化生產),而計劃經濟是非商品化生產,這也是實質區別。在這裡如保證市場中行業、企業會為維持一定利潤率的價格而壓縮產能、產能?出售利潤率較低資產,而夠買利潤率較高領域一部分資產,以使各行業維持不低於平均金錢積累速度的利潤率,價格是代表所謂需求的變數么?(又或通縮時存在大量的失業率,企業會直接的壓低工資,或直接看得見的形式增加勞動時間)
如果價格不是代表供求關係上的變數,而是代表與利潤率相關的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那麼價格與優化配置資源還有什麼關係????
思維陷阱5:如何保證每個消費者都全能全知能預知未來,正如因為古代人想不到互聯、手機、個人電腦,因為想不到,這些就永遠不該出現或者假設每個人必須全能全能無所不能預知未來。在這裡如保證知識、信息不是相應的技術人員才知道,而是消費者每個人全能全能預先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商品化(計劃經濟或者說時間經濟)與市場經濟(商品化或者說為利潤而生產)的區別是在「計劃」字眼上打思維陷阱的轉轉?????XY,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我想了很久,好幾次都是寫了幾百字又全部推翻,我覺得大數據的優勢就是能夠發現以人類的智慧無法發現的東西,當這種優勢達到一定程度,則又會反過來影響大數據,即:哪怕大數據預測的趨勢有偏差,但當這一預測得到公認時,則能使得實際情況向預測趨近。但是計劃經濟完全不是這回事,計劃經濟是一種經濟手段,以發展經濟為目的,計劃經濟的缺點之一是無法做出準確預言,但如果有足夠的信息和足夠大的計算量就能做到,比如一個人掌控一個小賣部還是足夠的。認為大數據不會成為計劃經濟的理由,我認為應該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個世界是混沌的,當大數據真正達到了對所有經濟行為的掌控時,又會反過來產生大數據級別的混沌。大數據本身就會影響大數據,人類活動永遠無法被精準預測和掌控。但是,當大數據達到一定級別,非嚴格意義上的計劃經濟是可以做到的,所謂全知全能,只要做到了全知,那麼全能就不是問題了,但這需要人工智慧做到革命性進步才可以,我覺得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可能就會討論機器人統治世界的話題了。
總之我還是傾向於認為大數據最終會通向計劃經濟,我還認為計劃經濟應該是經濟模式里的終極形態,市場經濟其實是在人類處於生產力低下階段的時候才不得已而為之的。
不會。因為大數據的應用是有條件的。首先,很多問題是大數據無法預測的。比如非線性複雜系,這類系統微弱的初始條件差異就會引起結果的巨大差異,是不可預測的。再如博弈類問題,商業世界充滿了這類問題。很多博弈問題的最優策略恰恰是不能讓對方預測自己的行為。其次,存在數據產權問題。哪個企業或個人會傻到把不利於自己的數據公開出來?沒有一個機構能獲得足夠全面的數據。再次,大數據解決問題依賴建模和演算法。建模是需要人去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既然是人抽象的,就有主觀判斷和近似方法的取捨。而且非常多的數學模型都缺乏足夠好的演算法手段去解出來。最後,數據的採集、演算法的調試、計算能力也不是無限的,也是需要花費時間或金錢成本的。所有的計算都是對世界一種近似。人們總是傾向於神秘化不熟悉的技術,認為是萬能的。當年蘇聯採用計劃經濟也與神秘化大型計算機技術有一定關係。現在是神秘化大數據。在可預見的將來,肯定會神秘化人工智慧,神秘化量子計算...其實,這些都是能解決有限問題的技術手段。我們對世界運轉規律的理解還非常淺。
當然不會。舉個例子,假如根據本年的唱片銷售量數據和歌手數據,怎麼能把下一年的唱片價格定下來?大數據對於藝術創造這方面的預測是非常困難的。個人認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相輔相成。計劃經濟可以根據國家獨有的優勢,平衡國內擁有絕對成本的企業和比較成本的企業,但在市場定價上更加多交給市場經濟。大數據只是一種優化產業結構的工具,不能取代市場經濟的。
我最近也在思考計劃經濟與大數據,搜索了一下,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我想如果考慮計劃經濟與大數據,不能單純的只考慮這兩者。應該考慮一下幾個方面:1,人類社會的發展中,經濟或者說商業影響人類社會的結構形態過程。2,計劃經濟的本質,計劃的本質並非預測,而是有目的的引導。一個個體,人,或者群體,國家,對自己本身有一定的認知,並制定相應的發展方向。3,市場經濟於計劃經濟並非衝突對立的關係,並存於國家之中是事實,所以二者不是矛盾,而是怎樣配合發揮各自作用。
那麼我們再來看待這個問題做一個假設:一個群體,了解自身的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並有意識的運用大數據有計劃的引導社會的發展方向,包括經濟,教育,科研,軍事等。對這個群體的市場經濟不干預,用於調整社會的財富分配。
那麼這個假設的群體在現在的人類社會上算不算先進的社會結構呢?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因為之前在考慮供需側關係時候,,就發現,現在科技已經可以實現按照訂單生產,那麼,假設每個人把自己的需求輸入訂單,然後,每天快遞把產品送來^_^。當然沒有解決的是,誰對訂單進行審核?通過制定訂單管理辦法么?還有資源是稀缺的,如何對資源進行調配?沒有激勵,如何推動創新?等等純點題。下面還會繼續更新。
個人認為不可能。計劃經濟和大數據都有一個特點是基於已知事物進行判斷。出現的任何一件以前未出現的事物都會對這種制度產生干擾。請問到時候怎麼辦?
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中國的確考慮過這種方法,但是想想也知道根本實現不了。
計算機和大數據也許會讓完全市場信息假設趨於實現,從而讓市場的波動趨於平緩,但是人類的複雜程度太大,很難完全用機器擬合人類的所有需求、供給曲線。
不會,其實大數據都是事後諸葛亮,和炒股的看得那條起伏線一樣
「花店的花都有人施肥,有人照顧,當然長得大。
這朵花雖然很小,
但靠自己的力量努力開出的花,才最美麗。」
如果不存在技術瓶頸,我覺得基於大數據的經濟政策如果想奏效,有一個前提,就是只有少數人掌握數據——換一種說法就是信息壟斷。
如果每個人都有採集和分析數據的自由,那和自由市場沒有什麼區別——沒有什麼模型能準確地作出預期。
如果一個國家禁止除政府之外的機構採集和分析經濟數據,規定經濟數據是郭嘉機密,這樣的話由全知全能的中央來根據數據調節經濟,應該能夠奏效。——問題在於,你願意生活在這樣的國家嗎?
計劃經濟,市場經濟,表面上看是經濟問題,本質中隱藏著人類的兩種未來技術的發展只會讓兩者的分歧越來越表面化。推薦閱讀:
※如今大數據交易平台和大數據交易所有很多,如何解決數據的歸屬權,數據的定價以及交付方式?
※岩土工程/土木工程怎樣應用大數據?